1. 找一部關於救孫中山的電影 5個奇人 各有各的本事
【十月圍城】1906年。清末。正是清廷瘋狂暗殺「革命黨」的黑暗年代。10月15日。革命領袖孫中山決定冒險赴港,名為探望母親,實則與十三省革命代表見面會談。這是清廷「刺殺孫賊」的大好時機,將軍白孝國(胡軍飾)買通香港警察,在全港織起了一張「刺孫」的天羅地網。而「中國日報」社長陳少白(梁家輝飾)作為革命黨人,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保衛孫中山的任務。大商人李玉堂(王學圻飾)是陳少白老友,多年來一直在暗中出資支持陳的革命工作。10月15日前夕,李玉堂正在為17歲的獨子李重光(王柏傑飾)考上大學大宴賓客,陳少白尋上門來,希望其能出資支援——當李玉堂隨後發現兒子重光竟然也受革命思想影響時,不僅不願再度投資,更欲與陳決裂。然而,就在此時,陳少白的突然被捕失蹤,以及香港各革命據點的連續遭襲,令李玉堂無法袖手旁觀,他被迫擔負起「保孫」的指揮工作,並花錢找尋民間力量,來替補遭到毀壞的保鏢隊伍香港。卧虎藏龍之地。曾是貴公子,如今淪為「乞丐」的劉郁白(黎明飾);對李家父子忠心耿耿的「車夫」阿四(謝霆鋒飾);因父親被殺而欲替父報仇的戲班「打女」方紅(李宇春飾);被南少林逐出山門,如今靠賣炸臭豆腐為生的「小販」王復明(巴特爾飾);他們身懷絕技,雖然並不明白「革命」真正的意義和慘烈,卻因自身的各種原因,最先加入到保鏢的隊伍中。而原本一事無成的「賭徒」沈重陽(甄子丹飾)因為與李玉堂「妾侍」月茹(范冰冰飾)的復雜恩怨,最終擔負起了重要的護衛工作。甚至是老奸巨猾的華人警察司長史密夫(曾志偉飾)都因深受感染而對保衛工作暗施援手。15日前夜,陳少白冒險逃獄成功,回歸保衛革命的隊伍中。李玉堂不知,他最心愛的兒子李重光已成為這次反刺殺行動中,最重要最特別的一員。15日。孫中山抵港。閻孝國組織的殺手隊伍一撥又一撥地逼近了保鏢隊伍。雙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全城追殺」……最終,孫中山安全離境,身後的香港已染滿保鏢和殺手們的鮮血。一年內,全國革命相繼爆發。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預覽:
2. 孫中山先生的故事和電影
《十月圍城》、《辛亥革命》、《開天闢地》、《孫中山與宋慶齡》、《國父孫中山》、《第一大總統》、《建黨偉業》、《開國大典》、《孫中山》、《宋氏三姐妹 《走向共和》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當了臨時大總統。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議。然而,大門前執勤的衛兵,見來人衣著簡單,便攔住他,並厲聲叫道:「今天有重要會議,只有大總統和議員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大膽的人要進去干什麼?快走!快走!否則,大總統看見了會動怒, 一定會懲罰你的!」 孫中山聽罷,不禁笑了,反問道,「你怎麼知道大總統會生氣的?」一邊說著,一邊出示了自己的證件。衛兵一看證件,才知道這個普通著裝的人竟是大總統。驚恐之下,衛兵撲倒在地,連連請罪。孫中山急忙扶衛兵起身,並幽默地說:「你不要害怕,我不會打你的。
孫中山故事二
孫中山出生於1866年,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一生喜歡讀書。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去看他,發現他的生活很艱苦,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離開前,這幾個留學生湊了40英鎊,送給孫中山補貼生活。
三天以後,這幾個留學生又一起去看孫中山。來到孫中山的宿舍門口,他們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們下次再來吧。」一個姑娘說。
「等一下兒,我來敲。」一個不高不矮的年輕人說。他用力敲了一會兒,孫中山才來開門。孫中山不好意思地說:「請原諒,我正在看書,沒聽見你們敲門。快請進!」
他們走進孫中山的宿舍,看見桌子上擺滿了新書。大家一算,買這些書大概需要30英鎊。他們覺得很奇怪,問孫中山:「你連吃飯的錢都不夠,還有錢買書?」
「這是用你們送給我的錢買的,我還剩下10英鎊呢!」
「你應該多買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孫中山笑著說:「我覺得買書比買吃的還重要。」 國父孫中山追打孫科的故事
1923年的一天,孫中山命令胡漢民以大元帥的名義發出手令,到廣州市政廳提款20萬元,作為軍餉發給滇、桂軍,讓他們出發攻取惠州的陳炯明。
那天早晨,胡漢民讓孫中山的侍衛副官張猛親持手令到市政廳提款。張猛8時半趕到市政廳,一直等到11時正,才見市長孫科登樓入辦公室。張猛趕快將提款手令面交孫科。孫科接過手令,看了一眼,非常生氣:「我不會印銀紙,哪裡有這么多錢?」說罷,隨即將手令撕得粉碎,投進廢紙簍,就下樓坐汽車走了。
當天下午,孫中山打電話問滇軍出發了沒有?滇軍總司令回答說:「還沒有領到糧餉,部隊不肯出發。」孫中山接著又打電話問桂軍總司令,也得到同樣的回答。
孫中山覺得情況不對,便趕緊去問會計司長黃隆生:「為什麼還不發餉給滇、桂兩軍,使他們馬上出發?」
黃隆生說:「會計司沒有錢。」
孫中山問:「市政廳20萬元還沒撥來么?」
黃隆生答:「我不知道這回事。」
孫中山聽了大為詫異,急忙到二樓問胡漢民。胡漢民說:「今天一早就讓張副官去取了。」
正要去找張猛,剛好,張猛回來了,就把當時的情況如實報告了孫中山。
孫中山氣得臉色發紫,半晌說不出話來。他立即打電話讓孫科趕來。
孫科戰戰兢兢來到父親跟前。不待他張口解釋,孫中山就厲聲叱罵他:「軍情如此緊急,急需發餉給滇、桂軍出發,你怎麼總沒有這回事!你馬上撥20萬元來,辦不到,就不要做市長……」
孫科被斥責得無話可說,便噔噔地跑到二樓找胡漢民出氣,說胡漢民假借命令索錢,挑撥他父子不和。
胡漢民氣得大叫:「這是你父親叫我寫的,怎麼是假借命令?」
盛氣凌人的孫科舉起手杖就向胡漢民打去。胡漢民一閃身,手杖落在辦公桌的玻璃板上,頓時「嘭」的一聲,驚動了在三樓的孫中山。這時,孫中山正要洗澡。他穿著毛巾浴衣走下樓來,看見這種情景,難過得幾乎流出淚來。他怒不可遏,一手奪過衛士的駁殼槍,就要打孫科。孫科嚇得慌忙逃走。孫中山一面追趕,一面厲聲斥罵,一直追到帥府大門口,連拖鞋也甩掉了。直到李烈鈞、朱培德、黃隆生聞聲趕來,才把孫中山勸住。孫科逃出大門,匆匆坐上江邊的一艘小電船離去。
孫科為何平白無故遷怒胡漢民呢?原來,孫科和代行大元帥職權的胡漢民早因意見不一,產生矛盾,以致頗受委屈的胡漢民曾向孫中山提出辭呈。當時,孫中山正在前線督戰,他深知兒子年少氣盛,容易得罪人,立即寫信力勸他以大局為重,同舟共濟。
過了五天,孫中山又寫信給孫科,再次強調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此時惠州尚未攻下,東江軍事仍然緊急,望吾兒勸告各同仁,務要一心一德,共維危局。」
孫科對胡漢民一直心存芥蒂,但迫於當時的形勢和父親的威嚴,也就相安無事。此時,他犯起少爺脾氣來,竟然感情用事,不顧大局,把父親的諄諄教誨拋於腦後,重演「同室操戈」,這就難怪孫中山惱怒不已,竟致出現了父打子的場面
3. 《十月圍城》里真實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2009年12月18日,《十月圍城》全球同步上映。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06年10月,革命領袖孫中山決定冒險赴港,名為探望母親,實則與同盟會十三省代表密謀起義。為保衛孫先生的安全,一支特殊的「護衛隊伍」臨時組成。這些草莽英雄與清廷鷹犬、港英政府之間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血戰與惡斗。十二小時後,「先生」安然離港,繼續為未竟的革命事業奔波。唯一的倖存者獨坐在漸被陽光充滿的書房裡,含淚將死者的名字一一記在烈士名冊內。五年後,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功,滿清政府被推翻。
為了探究電影《十月圍城》的歷史真相及創作過程,《十月圍城》的編劇郭俊立接受專訪,將影片中的歷史與現實一一道來。
英雄莫問出處
應該說,影片反映的時代背景我們並不陌生,但是《十月圍城》卻獨辟蹊徑,將歷史中的核心人物「孫先生」隱而不談,緊緊圍繞著刺殺孫先生和保衛孫先生這兩條線索,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壯烈年代中的無名英雄群像圖:對革命只出錢不出力的富商,血氣方剛的富家少爺,功夫了得的「濫賭鬼」,曾經家境顯赫卻為情沉淪的街頭乞丐,一心想重返少林的臭豆腐攤主,暗戀純情少女的年輕車夫……
影片中看似與革命壯舉毫不相乾的幾個人,在加入護衛隊伍時,都有一段情的牽引。他們原本是平淡無奇的凡夫俗子,也許並不懂得為民為國犧牲的民族大義,並不知道孫先生的安危對中國的命運意味著什麼,只因臨危時刻受人之託,容不得反復掂量比較,就此擔起歷史重任,一去不回頭。
影片中主要人物的歷史原型
楊衢雲(張學友飾)
影片以首任興中會會長楊衢雲被暗殺開場。楊衢雲(1861-1901年),福建海澄人。1892年秋,與孫中山相識,彼此志同道合,相見恨晚。1895年2月,香港興中會成立,楊衢雲被推舉為首任會長。
1900年惠州起義失敗後,清政府懸賞三萬大洋,發誓要「割羊(楊)頭」。楊衢雲表示寧願繼續在港教書,也不在逃亡路上耗費革命經費。
1901年元月10日傍晚6時許,楊衢雲正在寓所備課,清廷派出的殺手沖入室內,舉槍直射。未加防備的楊衢雲,急拿案上的厚英文字典擋阻,一發子彈穿透字典,貫入其前額後穿出撞射牆角。楊衢雲拿身邊的自衛手槍欲反擊時,又有兩發子彈射入其胸膛。
自小習武、體質強壯的楊衢雲,因傷情過重,失血太多而犧牲,年僅40歲。
陳少白(梁家輝飾)
歷史中的陳少白,因與孫中山、尤列、楊鶴齡主張反清逐滿、倡言革命、鼓吹共和而時稱「四大寇」。
陳少白(1869-1934年)是最早追隨孫中山參加民主革命的人之一。1900年1月25日他在香港創辦了《中國日報》,因此被稱作「中國民主革命報業第一人」。陳少白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當時重大軍事行動的策劃和指揮、興中會內部的經費使用和籌集以及報社的經營管理,都由陳少白負責。他更是一位風度翩翩的才子,通曉音律並且能編寫劇本,經常以戲劇形式宣傳革命。
在數十年革命生涯中,陳少白曾多次身陷險境。有一次,陳少白在廣州海幢寺附近被清政府偵緝人員發現,他急忙避入海幢寺,躲在廚房的一隻大鐵鍋中,請和尚蓋上鍋蓋,做燒火煮粥狀。偵緝人員入寺遍搜不獲,只好走了。辛亥革命後,陳少白徵得海幢寺住持同意,將該大鍋搬回家中,建了一座「粥鍋亭」,以作紀念。
革命勝利後,陳少白堅持「只做事,不做官」,開始興辦實業救國。晚年辭官後回到故里,為建設家鄉盡心盡力,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但是,因為《十月圍城》著重表現歷史中的無名英雄,因此影片對於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遠沒有史實那樣精彩。
李煜堂(王學圻飾)
影片中李玉堂的主要原型是香港金利源葯材行老闆李煜堂。李煜堂(1851-1936年),廣東台山人。他1868年隨父兄出洋經商,後返回香港,創辦金利源、水利源葯材行。1902年起經營保險業,被稱為「保險大王」。
李煜堂熱心革命事業,1905年,與其子李自重、女婿馮自由一同加入同盟會,入會儀式就是由孫先生親自主持的。1906年《中國日報》因受保皇黨人控訴,幾次險些停業,李煜堂斥資承購,並支持該報經費直到辛亥革命成功。
1911年9月,廣州光復,李煜堂隨胡漢民到廣州,任廣東財政司長。次年辭職,在港創設廣東銀行。後來的討袁之役、護法之役及北伐之役,他均聯絡港商,籌集資金,助孫中山革命。1923年4月,孫中山任命李煜堂為中央財政委員會委員,在職僅6個月,即潔身而退。此後專心致力於公益事業,1936年在香港病逝。
與影片中的李玉堂堅決反對兒子參加革命不同,李煜堂先生曾特命他的兒子李自重東渡日本求學,伺機晉見孫先生並加入同盟會。那時李自重只有18歲。
孫中山在倫敦曾遭清朝使館綁架
《十月圍城》講述的1906年清政府派刺客在香港暗殺孫中山一事,純屬虛構。不過歷史上有一件曾轟動一時的綁架孫中山案,確是清政府所為。
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於1896年10月1日輾轉到達倫敦。第二天,孫中山來到在香港讀書時的老師康德黎的寓所,師生在歡樂中重逢。
來到康德黎家後,孫中山受到了他們夫婦的熱勤款待,並被安排遷居到他們寓所附近的葛蘭旅館。那時,清政府正在到處緝拿孫中山,曾命令駐英公使龔照瑗「不惜一切代價捉拿孫中山,死活不論」。然而孫中山絲毫沒有察覺。
10月11日(星期日)上午十時半,孫先生由葛蘭旅館去老師住處途中,當街被使館人員一左一右強行挾持入使館,囚禁在使館三樓一間窗戶有鐵柵的斗室里。中山先生被囚後,曾托使館英國工人送信給康德黎及用信紙裹著銀幣向窗外投擲,但屢試均遭失敗且被發現。自此,使館對孫中山的看守更加嚴密了。這時,清駐英使館根據清政府密令,正陰謀把孫中山裝入一隻特製的木箱內,准備幾天後秘密押運回國處死。
在這十分危急的時刻,10月17日晨,使館英籍清潔工人柯爾冒著危險為孫中山送信。當天深夜,由柯爾之妻霍維秘密投書康德黎住宅。
康德黎得知孫中山被綁架後,連夜趕到警署,請英國警察出面干預此事。第二天,他又約孫中山在港相識的英籍朋友孟生醫師同去外交部,報告清政府使館非法綁架、囚禁孫中山。但是都無結果。他們兩人心急如焚,深知稍有遲疑,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他們果斷地一面由孟生告知清使館:囚禁孫中山已為外人所知,英國政府和倫敦警察署將出面干涉。一面由康德黎驅車至《泰晤士報》,擬約見該報記者,詳細揭露清使館在英國侵犯人權事件的始末。
10月19日中午,康德黎按英國外交部的通知將其學生被囚經過上報。英國外交部經過調查,證實了康德黎的申述。於是,英國政府在輿論壓力下,派了6名警察守候在清使館門外,加以監視。10月22日,英國《環球報》以《驚人消息!》為題,首先披露了孫中山在倫敦被綁架事件。接著,倫敦各報均以特大標題相繼報道了清廷使館的這一丑聞。清駐英使館在各方輿論壓力下,被迫同意釋放孫中山。
10月23日,康德黎迎接恢復自由的孫中山。
摘編自《文史參考》
4. 孫中山的電視 電影
電影《夜·明》《孫中山》、《非常大總統》、《廖仲愷》,電視劇《走向共和》。《千秋家國夢》
5. 港台拍的孫中山有關的電影
國父孫中山與開國英雄
94分鍾 / 劇情 / 歷史 / 丁善璽(導演) / 爾冬升 / 呂良偉 / 萬梓良
國父孫中山與開國英雄的劇情簡介
孫中山先生建立民國後,革命事業尚在進行,而孫中山先生下半生的事跡1922年陳炯明叛變,孫先生被圍奧秀樓,後再困於黃埔永豐艦,幾番遇險深見軍閥驕橫,其後孫先生成立黃埔軍校,培育青年棟梁,始北上與軍閥周旋,可惜未竟全功,心力交瘁,於1925年病歿。
6. 關於孫中山的電影有哪些(急用)
1、《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
2、《孫中山》是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丁蔭楠執導的傳記影片,由劉文治主演,王詩槐、張燕等出演,於1986年上映。該片講述了孫中山為建立富強民主的中國而不懈奮斗,尋找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的故事。
3、《第一大總統》是由王才濤指導,邱心志、聶玫、韓庚、田亮、張峻寧、熊乃瑾、周一圍、張頌文等主演的一部歷史題材電影。影片作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獻禮片,講述偉人孫中山從開始革命到生命走向死亡的一個人生歷程的故事。
4、《建黨偉業》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 。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
5、《走向共和》該劇由張黎執導,盛和煜、張建偉編劇,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楊猛等主演。該劇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