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香港著名導演、演員楚原的一生和他的成就
很多導演在生活當中給人們帶來了優秀的作品,而且他們也一直受著觀眾的喜愛和支持,楚原原名張寶堅,他畢業於中山大學,是中國香港男導演和演員,楚原在1960年 執導了《可憐天下父母心》而成名,在1979年憑借電影《孔雀王朝》獲得了第25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並且他還在2018年4月15日的時候,獲得了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終身成就獎,遺憾的是在2022年2月21日的時候,楚原因病去世,享年87歲。
㈡ 哪個知道香港是不是有個導演叫楚源
香港沒有叫楚源的導演,但有叫楚原的導演。
楚原,原名張寶堅,廣東梅縣人,1934年生於廣州,曾在中山大學化學系讀了三年。1956年楚原在父親影響下,對電影製作發生興趣,投身粵語電影編劇工作,之後開始執導拍攝近百部粵語電影,是粵語片時期的著名導演,筆名秦雨。
楚原第一部執導的電影乃《血染相思谷》,但較為人知的是《湖畔草》,自任導演。楚原的成名作首推一九六零年執導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2)楚源導演電影特點擴展閱讀
楚原導演的影響:
在1976至1981年短短的五年時間,楚原共拍了20多部電影,大多改編古龍的作品,是截至2020年拍攝古龍電影最多的導演。有《英雄無淚》《流星蝴蝶劍》《楚留香》《孔雀王朝》《絕代雙驕》等。
《天涯.明月.刀》(1976)等影片風格突出,技法成熟,為影壇帶來一股「三段片」(指片名分為三段)的新風。
拍攝《孔雀王朝》獲得第25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而《多情劍客無情劍》(1977)中的小李飛刀成為家喻戶曉的武俠英雄,以至於後來午馬又拍攝了《小李飛刀》(1979台灣南強公司出品),而楚千萬則再次拍攝《飛刀,又見飛刀》(1980,新世紀出品)。
㈢ 那些讓你覺得五雷轟頂的邵氏電影有哪些
按說80後大多是看90年代港片長大的,但鼎盛於70年代的邵氏片就有些就遠了。邵氏電影的影迷應該是愛好武俠、有點復古情結的特定群體。其總裁邵逸夫是既是煊赫一時的一代電影大亨,又是流芳留譽的大慈善家。邵氏片以其獨特的風格和當時特色的時代特點營造了一個巨大的電影系統,其拍片總量達到1千多部,涵蓋:武俠奇幻、歷史傳奇、恐怖科幻、桃色風月、民俗奇譚、名著改編等無所不包。
張徹、胡金銓、李翰祥等導演如雷貫耳,楚源、桂治洪等也各有特色。邵氏同時也締造了一個明星帝國。絕代雙子:狄龍、姜大衛,一個陽剛正氣、一個風流倜儻。新武俠電影紅星的開拓者:王羽。硬橋硬馬的一代武星:劉家輝。善演奸角的:谷峰。付聲、岳華、爾冬升、李修賢、張國榮當時都頭角崢嶸。武戲小生:陳觀泰、王鍾、羅莽也令人印象深刻。各色女星更是姚黃魏紫、燕瘦環肥,各有各的美:夏文汐、鄭佩佩、翁靜晶、余安安、惠英紅、邵音音、胡錦、樂蒂、恬妞等等。配角中還可以看到:午馬、樊少皇的爸爸樊梅生、王傑的爸爸王俠。
《新獨臂刀》
導演:張徹
開篇用了個亢龍有悔,兄弟之情英雄相惜用的也很好,正是這才得以使潛龍升天。狄龍施展雙刀真是帥極了,棕色皮坎肩也英姿颯爽,大戰群寇出彩被攔腰斬死既讓人感嘆又有悲劇餘味。結尾白衣獨臂長橋大戰,為兄弟之情泣淚重出江湖也是緊接著的亮點,一手三刀的絕殺就更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