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劉小亮的夏天》觀後感500字
暑假裡,我看了電影《小亮的夏天》,感觸很深。
影片的主人公「網聖」劉小亮,家庭條件優越。可是,他自己卻無法體會到這是一種幸福。他逃學、厭學,迷戀網路。用他自己的話說,不在網吧,就在去網吧的路上;不在教室上課睡覺,就在去教室上課睡覺的路上。在父母和老師的眼裡,他是一個叛逆、冷漠無情的壞孩子。當他離開繁華的城市,走進山村、住進窯洞、喝著村民從幾公里外挑回來的水時,他慢慢地體會到了珍惜和關愛他人所帶來的快樂。
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剛到農村時,小亮餓了,李爺爺給他做了一碗刀削麵。小亮只吃了一口,然後就吃起了自己帶來的餅干。李爺爺為了能給小亮洗一次澡,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結果把腳給扭了。小亮不但把李爺爺背回了家裡,還到工地去干苦力活,掙了二十元錢,給李爺爺買來了治傷的葯膏。最後,小亮的生活體驗快結束了,他獨自一個人到幾公里外的地方去挑了一擔水給李爺爺。小亮也學會了關愛他人。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突然感覺到,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關愛是那麼的無私和偉大,而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吃穿挑挑揀揀,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對父母發脾氣。我暗暗下定決心:從今以後,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勞累;改掉任性的壞毛病,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後成為有用的人才,來報答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