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鐵道飛虎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鐵道飛虎觀後感600字(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前天,我們去看了由成龍主演的電影《鐵道飛虎》。開完以後片中搞笑又感人的情節是我久久不能忘懷的。
電影中主要講了抗日戰爭時期棗庄的鐵路工人利用鐵路上的鐵路上的優勢與日本侵略者鬥智斗勇,最後炸毀日本侵略者運送軍需物資的一座重要橋梁的故事。
我認為電影中「飛虎隊」的人非常勇敢。當他們決定的時候,明知這次任務有去無回,卻沒有一個人退縮。而主角炸橋時,不顧自己的安危將炸葯包綁在橋的支柱上。這讓我想到中國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爭——官渡之戰。當時袁紹50萬大軍,曹操僅有1萬大軍卻將袁紹打敗了。我想,如果當時曹操的士兵一個個士氣低落,態度消極。曹操會贏得這場戰爭嗎?如果抗日戰爭時期,全國軍民士氣低下,會有今天的新中國嗎?
勇敢固然重要,但如果僅僅只是勇敢,那隻是一節莽夫。電影中,「飛虎隊」在偷炸葯包的時候在繩子上綁了一個類似於輪軸的東西,這樣可以防止繩子破損也更加省力。而主演被抓時,電影中的二嫂故意在煎餅里放了葯,再利用日本人貪婪的性格,故意說是給主演吃,讓日本人吃了下去,導致昏迷,救了他。無數智慧的事件讓我想起了三國里的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曹操40萬大軍周瑜只有3萬大軍。而諸葛亮卻巧用火攻使曹操敗走華容道。而春秋時期,魯國大臣公子季友巧施「以馬扮虎」之計使宋軍大敗……由此可見,智慧是多麼重要。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特點:搞笑。平常看抗戰片心情都非常沉重。而在這部電影中,導演故意把日本侵略者塑造得非常愚蠢。比如:一個日本士兵在切腹時用了一把殺豬刀……全場充斥著一片笑聲。
這部影片既有明確的主題又很搞笑,深得大家喜愛。
今天,學校里看電影,我可開心啦!這部電影片的名字叫『小小飛虎隊。裡面有3個鮮明的人物,分別是』虎子,小銀,大壯。他們幾個機智勇敢,不用任何武大笑器,卻能搞得敵人稀里糊塗,分不清東南西北,他們幾個十分佩服飛虎隊員。我最喜歡大壯,他看起來虎頭虎腦的,好像有點傻乎乎的,但是對於游擊隊的任務,他都完成的很好,這就是他,大壯機智勇敢,臨危不懼,他有一天在蘆葦叢里,一個大叔告訴了他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要大壯送給老洪,看到有一幕,我不滾雀含禁大笑起來,沒想到大壯這么聰明,告訴鬼子一個假的情報,是「晚上睡覺少尿炕,不尿它就憋得慌」,那些糊塗的軍官,竟然用這句話讓那些翻譯官來翻譯,哈哈哈,笑的我肚子疼啊,這部電影更讓我更多了解戰亂年代的艱辛和困難,相比之下,差的真是太多啦,我也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我們應該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努力工作,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美好。鬼子無論用什麼辦法都沒能從大壯等人的嘴裡套出情報,這是為什麼呢,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了想,大概應該就是比金子還堅硬的決心吧,這才使大壯寧死不屈,決不透露出半點信息。
在現代生活中,這種精神得到了發揚,像愛國的楊利偉,不顧生命危險,毅然走進神舟五號的駕駛艙,勝利遨遊天空,在宇宙上留下了中國的腳印,或奧運會上的田徑冠軍劉翔為中國,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這些不就是愛國主義情感的表現嗎,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好好愛護我們的家園。
今天,老師告訴我們要在操場上觀看精彩的電影,聽到這個好消息,同學們都高興的不得了。有人手拉手跳著笑著,像一群活波、愉快的花蝴蝶;有人一蹦三尺高、心花怒放,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有人樂得在地上翻跟斗,高聲的笑著、叫著、拍著手、跺著腳。
我們搬著凳子,排著整齊的隊伍,到電影棚里觀看。
影片里有三個小主人公,分別是:小銀、大壯、虎子。他們幾個機歲雀智勇敢,沒有武器卻把敵人搞得稀里糊塗,分不清東南西北。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鬼子逼大壯說出情報內容,大壯寧死也不說,敵人就拿錢誘惑他,還惡狠狠的威脅他,後來,他靈機一動,告訴敵人一個假情報,說情報內容是:「夜裡睡覺老尿炕,不尿他就憋得慌」。敵人的情報破解專家們,有的說是太極八卦法,有的說是古印度法等等他們怎麼都弄不明白情報的內容。同學們樂的捧腹大笑,前仰後合。 還有一幕令我最感動,那是大壯、小銀、虎子他們成立「小小飛虎隊」時,他們一起高聲喊「如果有誰叛變,天打五雷轟。」他們之所以這樣喊是因為對鬼子的憎惡,要為慘死在日本人刀下的中國同胞報仇。
他們這種愛國的崇高品質,現在也得到了弘揚;如:楊利偉叔叔,不顧生命危險,毅然走進神舟五號的駕駛艙,勝利遨遊宇宙,在浩大的宇宙中留下中國的腳印。奧運會上,田徑冠軍劉翔為中國創下新的歷史記錄……難道這一切不都是熱愛祖國,為國爭光嗎?同學們讓我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人民的安居樂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鐵道飛虎》這部電影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幾個火車修理工成立了一個「飛虎」隊,看見霸佔了火車的日本人,恨之入骨,決心干一番大事,卻總也找不到機會。有一天,他們遇到了傷員大國。大國告訴他們,集市旁的橋四天之內必須炸掉,因為四天後鬼子會來增援。於是,他們准備從日本人的火庫里偷一些炸葯包,可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個後,又不得不在被鬼子追擊時用掉了。後來,有人告訴他們,四天後有一列裝裝備的火車要從這兒經過。於是,他們就在第四天試著在橋上引爆所有的炸葯包,但他們沒想到會那麼困難。最後,當其中一個人只剩下最後一口氣時,他毫不猶豫地引爆了炸葯包,取得了炸橋的成功。
看完了《鐵道飛虎》,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這支鐵道「飛虎」隊,不就是抗戰時期無數為國捐軀的八路軍戰士中的代表嗎?他們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強盜行徑,勇敢、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他們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獻身精神,是多麼的無私、多麼的'偉大呀!相比之下,那些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漢奸走狗們又是多麼的自私、多麼的渺小!
對照革命先輩,再想想我自己,我不禁羞愧起來。我雖然不能算是「貪生怕死」的人,但也是個害怕困難的人。平時在家裡做作業時,我只要一遇到不會的題目,略加思索後再想不出來的話,就馬上去找媽媽來幫忙,自己卻跑到一邊去玩……
今後,我一定要向革命先輩們學習,好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改掉害怕困難的毛病,勇敢地同困難作斗爭,去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艱難險阻。
由丁晟導演,成龍、黃子韜、王凱、王大陸、桑平、吳永倫等主演的動作喜劇《鐵道飛虎》第一次集體亮相。雖然很早就公布了主創陣容,但電影里的頭號龐然大物「100噸的蒸汽火車」一直未露真容,發布會上,「鐵道飛虎號」火車頭撞出大屏,躍然眼前。
提到拍攝初衷,成龍表示:「我很喜歡看一些經典的黑白片,自己也想嘗試一下拍那個年代的戲。」成龍坦言,這次拍片不太一樣的是「重團隊,輕個人」,與以往作品裡的孤膽英雄不同,這次成龍與其他演員一起化身一幫小人物。
《鐵道飛虎》是成龍與導演丁晟第三次合作,「我們沒事就在一起聊電影,這是我們兩個日常的樂趣,《大兵小將》《警察故事》都是我們聊出來的。」成龍說。
在成龍的作品裡,《鐵道飛虎》是第一次大規模起用年輕演員。「飛虎隊」的組合公布後,引來眾人矚目,但丁晟坦言,這次選拔的標准格外高,「這部電影動作戲的屬性,需要每個演員都是有功夫的爺們兒。火車開起來是沒法剎車的,100噸的鐵疙瘩動起來的勢能,連成家班的武術指導看著都恐懼。對完全沒有動作基礎的演員來說,很多動作更是很難完成。」
丁晟透露,黃子韜是最先定的主演,他的武術功底很好,靈活度也好,最早選他是因為看了一段功夫舞蹈。「王凱是老天爺送給《鐵道飛虎》的禮物」,丁晟說,「電影開拍20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大家都著急了,我就想賭一把,堅持去找最合適的,直到看到王凱的照片,覺得有種落魄的貴族感,我覺得就是他。」
這些年國內電影行業發展很快,成龍的不再像以前那樣出挑,我也從未進到電影院中去看過他的電影。當滿世界在呼喊著「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時候,我偶爾會想:為什麼沒人說我們欠成龍一張電影票呢?這就是我走進電影院看《鐵道飛虎》的原因。
影片中,成龍、黃子韜飾演一群「鄉巴佬」,組成了一個民間抗日游擊隊,雖然他們做事沒有章法,也沒什麼明確的目標,只能是小打小鬧,卻也成功地破壞了日軍的一些行動,拖延了日軍的侵略腳步。
直到王大陸飾演的八路軍出現,他們才有了一個明確的目的——炸橋。而靠著這么一群連字也不識的鄉巴佬,又怎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於是整部影片的第一個高潮來了,王凱飾演的飯店老闆在眾人危機之時猶如天降神兵,騎著駿馬飄然而來,三下兩下就化解了危機。
當然,基於整部影片的搞笑氛圍,王凱肯定也是「帥不過三秒」,但不論如何,王凱這個角色在整部電影的劇情中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成龍飾演的角色不識字,在發表意見的時候經常會忘掉自己想要說什麼,他的相好由年輕貌美的女演員,換成了年老色衰的寡婦,甚至連他引以為傲的功夫,影片中都幾乎沒有體現。而王凱則彷彿變成了「年輕時候的成龍」,身手矯健,作用關鍵,虎虎生威,讓場下的觀眾都發出一陣陣尖叫。
於是成龍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的變成了一種對眾人精神上的指引,變成了一種號召力,一種信賴,一種穩重和踏實。
影片最後,最核心的一擊還是交給成龍來完成了,看著他在牆壁上抓出血手印,一瞬間思緒飄回到很久以前,腦海中出現了成龍英姿颯爽、化解危機的模樣,竟然有些感動。
我是抱著看娛樂片的心態進的電影院,沒想到除了笑聲,還看到了成龍大哥的另一種可能性。
成龍大哥領銜主演,丁晟執導,匯聚了王大陸、王凱、黃子韜、吳永倫等青年實力派偶像演員的動作喜劇巨制電影《鐵道飛虎》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悉,《鐵道飛虎》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六個各有缺點的小人物,聯合起來想干件大事的故事。
在「龍龘來了」發布會的現場,電影主創們各自暢聊了電影拍攝過程中的有趣故事。從武術指導轉型演員的成家班武指,香港最後一位「龍虎武師」吳永倫也作為主演之一,聊起了自己在電影中角色——小虎。吳永倫介紹說:「其實『鐵道六虎』裡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角色性格,比如『徐太宇』王大陸是太單純,別人說什麼他都信;『wuli滔滔』是太沖動,說了就要去干……至於我這個角色就是太悶騷。」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吳永倫從武指轉型演員後,首次擔當主演的電影作品。面對記者們提出自己的港普發音問題,手拿丑萌飛虎玩偶的吳永倫也露出了害羞的笑容。吳永倫笑著透露:「大概成龍大哥也是嫌棄我的普通話不好,所以交給我的台詞特別集中,『干』說了一百多次。」因為話少所以顯得悶騷,角色所有喜怒哀樂只能通過演技去詮釋,也展示了吳永倫不俗的演技。
據悉,《鐵道飛虎》是成龍大哥繼《大兵小將》、《警察故事》後第三次和丁晟導演合作,兩人強強聯手,再加上實力派偶像藝人王大陸、王凱、黃子韜,「最帥武指」吳永倫等實力派演員的加盟,必定會同電影宣傳語「干票大的」一樣,強勢進軍賀歲檔。《鐵道飛虎》已定檔12月16上映,一起期待吳永倫的表現。
電影《鐵道飛虎》講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穿過山東境內的津浦鐵路成為日軍在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戰略交通線之一。在津浦鐵路棗庄段周邊,活躍著一支民間抗日游擊隊,這支游擊隊主要由棗庄火車站的幾名鐵路工人組成,隊長叫馬原(成龍飾),是火車站的搬運工工頭。他們白天在日本人佔領並管理的火車站幹活,晚上出來秘密活動,利用對鐵路線的熟悉以及扒火車、開火車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擊隊跟大批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周旋較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當地老百姓給這支隊伍起了一個響亮的名頭,叫鐵道飛虎隊。
「我叫你大哥好多年,我一直都在你身邊。陪你時間進退,陪你喜樂苦悲,愛你每一天」,洛杉磯時間11月12日,成龍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成龍一襲中式長袍,抱著兩個熊貓公仔「龍龍」、「鳳鳳」,盡顯中國元素。舉著小金人,成龍懇切地感謝了所有觀眾,並表態要繼續為中國電影人爭光。作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成龍讓世界再一次記住了「Jackie Chan」,但「大哥」這個稱呼早已烙印在中國觀眾心中。《鐵道飛虎》導演丁晟親手改編歌詞,並和飛虎隊成員王凱、王大陸、桑平、吳永倫合唱了這首《大哥》作為禮物,簡單質朴的歌里飽含著濃濃的兄弟情。
兩個對電影有夢的人碰在一起,丁晟導演最能懂大哥,正像歌詞中所寫「放了真心在我胸前,盼望一天你會看見。我並沒有改變,會陪你一起做夢在生命的每一天」。如此的暖心的MV也打動一眾網友,「希望大哥的電影夢一直做下去,我們永遠不醒來。」
2. 成龍最經典的電影
成龍最經典的電影有:
1、《醉拳》
講述了少年黃飛鴻從只會招惹麻煩的混小子,經挫折,終於從乞丐師父蘇乞兒那裡苦練醉拳,死纏爛打地擊敗了前來他家踢館的大壞蛋的故事。
3. 《天將雄師》觀後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天將雄師》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多年以來,曾經在歷史上並存的羅馬帝國和大漢王朝,被進行過無數次的比較,比疆域,比經濟,比軍事,等等等等,有一種比較還是比較有趣,就是說,大漢打敗了匈奴,而羅馬被匈奴所滅,另一種對比則是說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有1000萬平方公里,而漢朝疆域最多達到20xx萬平方公里,其實怎麼比,都能揚我中華神威。
有這些比較的原因,也是因為兩個分列中西方且並存的超強政權,卻幾乎沒有對接過,無論是文化的交流,還是戰場的兵戈相見,但是《天將雄師》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讓羅馬大軍與西域邊關的守城衛士有了一次金戈鐵馬的戰斗,也讓護佑小王子的羅馬將軍與大漢西域都護府的大都護,有了一次惺惺相惜的協作。
歷史真相已不可考,但這樣的戰爭,卻並非沒有存在的可能,盡管作為一部娛樂商業大片,《天將雄師》有著千般的演繹,但戰台烽還是更願意將該片看作是一次在歷史長河中的打撈行動,至少我們可以通過大銀幕看到東西方的冷兵器大戰,也能看到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流,而那座由漢朝軍*與羅馬軍*共同修建的驪y古城,不知掩埋了多少的秘密。而歷史上傳說的那支消失在中國境內的羅馬軍*,或許就曾如設想般有過一段可歌可泣的過往。
所以,本片是一部典型的中西合璧影片,既有我們熟悉的輝煌的西漢王朝大漠孤煙戎馬壯,也有好萊塢常見的榮耀的羅馬帝國的鐵蹄踏遍全無敵,間或囊括了絲綢之路的諸多國家,共同陷入這一陣的榮譽與尊嚴保衛戰。本片的主演同樣是國際陣容,成龍、約翰·庫薩克、阿德里安·布洛迪三強鼎立,還有崔始源、林鵬、王若心、筷子兄弟、西蒙子、馮紹峰等一干明星加盟,滿足了各階層觀眾所需,走的是全民通吃的路線。
其實本片最值得稱道的,還是邊陲大漠的荒涼,與兩軍交戰的雄壯。
千軍萬馬對壘的千鈞一發,足夠有氣勢,也足夠充滿懸念,但影片又不僅僅著墨於戰爭場面,其中對羅馬宮廷陰謀內亂的描繪,不輸任何好萊塢大片,富麗堂皇的羅馬風情,陣容齊整的羅馬軍*,彪悍雄壯的羅馬鬥士,都呈現出國際大片的風范。而由成龍率領的西域眾將,也給觀眾呈現出中華文明的雄渾壯烈,不僅大戰磅礴,片中巷戰近博同樣拍到虎虎生威,動作戲的激烈精彩,更勝美國大片一籌。
春節期間看成龍賀歲電影《天將雄師》,感覺真的拍得很大氣,既有北美戰爭大片的史詩感,又有成龍電影一以慣之的動作喜劇風格,堪稱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不然,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期,尤其是在8部新片同時「搶錢」的情況下,從正月初一至初六拿下4億多元票房,真的很難。
影片開場一戰,就保留了不少成龍過往電影常用的功夫喜劇套路,這也讓觀眾誤以為成龍會就此風格一路打下去。然而從雁門關一仗群架打完,到與羅馬第一勇士盧魁斯遭遇,已經預示了成龍這部電影將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特別是片中東西方陣法的對決,為影片最後的終極大決戰作了全面鋪墊。直到看完全片,你不得不佩服成龍大哥,他不但自己塑造出了一位古代中國動作英雄的形象,而且把一向以文藝小生聞名於影壇的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勞迪,也調教成了動作戲高手,東方、西方英雄的果斷殺伐和凌厲動作,讓人感覺這不像一部國產大片,而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戰爭大片。緊張的情節,精彩的打鬥,大氣的場面,看得人熱血沸騰,腎上腺素飈升,精神會特別亢奮。
特別想強調的是,成龍這部大片無疑是近年來製作水準最高的華語片,就是與好萊塢任何一部戰爭大片相比也毫不遜色。而成龍最成功的地方還在於,他把北美戰爭大片的史詩感和中國動作電影的精髓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氣勢恢宏,又細致入微,更層次分明,觀之真的引人入勝。
多年以來,曾經在歷史上並存的羅馬帝國和大漢王朝,被進行過無數次的比較,比疆域,比經濟,比軍事,等等等等,有一種比較還是比較有趣,就是說,大漢打敗了匈奴,而羅馬被匈奴所滅,另一種對比則是說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有1000萬平方公里,而漢朝疆域最多達到20xx萬平方公里,其實怎麼比,都能揚我中華神威。
有這些比較的原因,也是因為兩個分列中西方且並存的超強政權,卻幾乎沒有對接過,無論是文化的交流,還是戰場的兵戈相見,但是《天將雄師》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讓羅馬大軍與西域邊關的守城衛士有了一次金戈鐵馬的戰斗,也讓護佑小王子的羅馬將軍與大漢西域都護府的大都護,有了一次惺惺相惜的協作。
歷史真相已不可考,但這樣的戰爭,卻並非沒有存在的可能,盡管作為一部娛樂商業大片,《天將雄師》有著千般的演繹,但戰台烽還是更願意將該片看作是一次在歷史長河中的打撈行動,至少我們可以通過大銀幕看到東西方的冷兵器大戰,也能看到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流,而那座由漢朝軍隊與羅馬軍隊共同修建的驪靬古城,不知掩埋了多少的秘密。而歷史上傳說的那支消失在中國境內的羅馬軍隊,或許就曾如設想般有過一段可歌可泣的過往。
所以,本片是一部典型的中西合璧影片,既有我們熟悉的輝煌的西漢王朝大漠孤煙戎馬壯,也有好萊塢常見的榮耀的羅馬帝國的鐵蹄踏遍全無敵,間或囊括了絲綢之路的諸多國家,共同陷入這一陣的榮譽與尊嚴保衛戰。本片的主演同樣是國際陣容,成龍、約翰·庫薩克、阿德里安·布洛迪三強鼎立,還有崔始源、林鵬、王若心、筷子兄弟、西蒙子、馮紹峰等一干明星加盟,滿足了各階層觀眾所需,走的是全民通吃的路線。
其實本片最值得稱道的,還是邊陲大漠的荒涼,與兩軍交戰的雄壯。
千軍萬馬對壘的千鈞一發,足夠有氣勢,也足夠充滿懸念,但影片又不僅僅著墨於戰爭場面,其中對羅馬宮廷陰謀內亂的描繪,不輸任何好萊塢大片,富麗堂皇的羅馬風情,陣容齊整的羅馬軍隊,彪悍雄壯的羅馬鬥士,都呈現出國際大片的風范。而由成龍率領的西域眾將,也給觀眾呈現出中華文明的雄渾壯烈,不僅大戰磅礴,片中巷戰近博同樣拍到虎虎生威,動作戲的激烈精彩,更勝美國大片一籌。
寒假中,我與媽媽一起觀看了由成龍叔叔主演的電影《天將雄師》。成龍叔叔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他拍的電影大多數代表了一種正義,表現了一種正能量,值得一看。
電影講述了西漢年間,在西域絲綢之路上,三十六個民族經常為搶奪地盤發生爭斗,以霍安為首的都護府的將士們組織了一支維和部隊,到處勸架,維持著周邊的和平,受到人們的歡迎。後來他遭到壞人陷害,與將士們一起被發配到雁門關修城。
而在此時,羅馬帝國正經歷著災難。羅馬皇帝年紀大了,想把皇位傳給小王子,因為他心地善良、獎罰分明,可是大王子不同意。羅馬皇帝早就知道大王子的野心,私下裡與安息國女王簽定了「和平協議」,只要羅馬有危險,安息國就會出兵協助。大王子為了登上王位,不惜殺死父親,毒瞎弟弟的眼睛。做完這些,他又買通西域太守,讓他陷害霍安等人,送去雁門關充軍。因為大王子想統治整條絲綢之路,而都護府是維護絲綢之路和諧的。保護小王子的將領盧魁斯帶著小王子來到了雁門關避難,他與霍安不打不相識,最後成了好朋友。大王子與西域太守內外勾結,一路追殺到雁門關,霍安與盧魁斯攜手,聯絡絲綢之路上三十六個民族,以及安息國,最終打敗了大王子。
這部片子告訴我們:正義最終戰勝邪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的每一字都是一個航拍鏡頭,這是唐朝開元年間的塞外,再把時間軸往前推到西漢漢元帝年間,《天將雄師》這場戈壁荒漠間的雙雄搏殺,更像是王維筆下場景的倒敘。從大格局和大製作來看,這是足以匹敵好萊塢的巨片,而這部片子又有著好萊塢大片可望而不可及的,那就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好萊塢更多隻能從未來和外太空去拓展,而中國歷史上可歌可泣的城濮之戰、桂陵之戰、巨鹿之戰、赤壁之戰,每一戰都是一部足以拍3部以上的好萊塢式史詩大片,當然不能少了與電影同一個朝代的李牧破匈奴的雁門之戰,李仁港導演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天將雄師》更為多維度和多角度的揭開風沙塵封的男兒義氣。
越來越多的電影用暖男來取悅和諂媚女觀眾,可無論是男觀眾還是女觀眾,心頭都是會為頂天立地的好男兒保留一個位置,李仁港導演之前的《三國之見龍卸甲》、《錦衣衛》和《鴻門宴》都能看到男性骨子裡的霸王氣概,此番由成龍飾演的西域都護府大都護,遭奸人陷害被貶,風蝕沙拍間盡顯真男兒的忍辱負重,一掃當下電影男性角色偏陰柔的局面,以往陪女朋友看暖男電影心裡罵一句「娘炮」就昏昏欲睡的男觀眾,這次能夠不由自主的振作精神,不亞於好萊塢的戰爭場面,看得會讓男觀眾血脈賁張,一旁的一位穿著衣不顯肉的男觀眾已然露出了肱二頭肌,每一個熱血男兒看到大戰來臨,都有一種摩拳擦掌的躍躍欲試。
這就是《天將雄師》里呈現出更勝於《角鬥士》的羅馬軍隊的出征戰法,奧斯卡影帝布羅迪和好萊塢男星庫薩克是這部巨片的好萊塢品質的堅強保證,他們收放自如又傾情投入的羅馬帝國大王子和第一勇士,能夠讓觀眾清晰的看到性格中與東方人的不同與相同,這讓此片完全是用好萊塢的全球視角來配置。「世界第二帥」崔始源區區幾次出場卻能勾勒出殷破這位霍安副將的城府和心機,另一位看之前不被注意看到之後會張大嘴「原來是他」的是小演員西蒙子,《一年級》里帥酷有型的他飾演的是羅馬小王子,對於花痴的女觀眾而言看到這一系列的帥哥就興奮不已了。
到了戰爭場面就不止是顏值能搞定的,霍安與古羅馬將軍的交戰,讓每一個男人腦海里浮現的古代不同地域的高手單挑成為現實,冷的沙洲、更冷的兵器,重劍上的花紋是要用鮮血來為它們染色,弓箭飛得比子彈更為優雅,彎刀與弦月互相映照,而片中善使彎刀的冷艷之女正好名冷月,相同級別的戰爭如果發生在山川和平原之間會血可漂櫓,而發生在沙漠之中,兩軍流下的血都不夠給沙解渴,這更讓戰爭的殘酷昭示於更多的人們,作戰是為了不戰,尤其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最高勝利的將士心裡。
單從文明而言,沙漠不貧瘠,海底的船艦會被後人潛入海底發現,陸地上的盛大城廓而被掘地三尺而找尋,沙漠只是留下了鳴沙作為口錄,只可惜人類都聽不懂,影片里王位之爭逃難而到西域的羅馬帝國小王子和將軍也留下了一個迷,甘肅有個村的居民眼睛是綠色的、頭發是亞麻色的,據說曾有一支羅馬軍團戰爭失敗後被俘。沙漠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是一部歷史,而沙漠一直都是最忠實又靜默無語的旁觀者,《天將雄師》是一部值得體悟和咀嚼的巨片,包含的信息量相當之大,而城市裡的更多人被護膚品所佔據的臉龐,早已失去了沙礫觸碰肌膚電光火石間的激盪全身的動能,沙漠里的人們找不到的只是方向之北,而城市裡的人們每條路都有指示牌,卻找不到歸宿。沙漠有了絲路而柔和,沙漠上的人們更是如此。
這部電影的架構非常有意思,基於羅馬軍隊消失東方的傳說,借用關於西域都護府守護絲綢之路的故事展開想像,將世界文明歷史中的文明大國大漢、西域三十二國和羅馬聯繫到了一起。應該說,這部片子最大的`亮點在於影片想傳達給觀眾的理念:任何種族、任何民族都是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尤其是看似對立的東西文明,在交融與合作中能夠創造奇跡,而在對立和沖突中只能兩敗俱傷。
首先,影片所展現的東西方的形象上。霍安代表的是傳統中國的形象。霍安對待盧魁斯「化敵共存」的態度也正是傳統中國對待異邦的態度:以一種交流、合作、共榮而不是以一種征服侵略的方式。就如同「鄭和下西洋」,我們走出的方式是物資的交換、文化的交流,而不是西方資本主義時期擴張性的強取豪奪。歷史上「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本身也是這種態度的體現,因為「西域都護府」本身並不是作為西域的管理機構設置,而是作為調節機構,保證西域的安定,而不是如匈奴統治西域時那樣強收征稅,剝奪他族利益。
在西方形象上,盧魁斯和提比斯正好分別代表著兩種類型的西方形象。盧魁斯代表的是友好、溝通、交流的西方形象。和霍安等人共同協作,不但完成了15天修築完城牆的奇跡,而且在共同生活中,來自羅馬、西域各國、大漢等戰士們在情感上達到了和諧和共存,彼此之間不但能互相扶持、幫助,而且也能逗笑取樂,當霍安等人唱起漢歌,隨後盧魁斯們唱起羅馬歌的時候,這種跨越語言、跨越民族的同理心和情感達到了高潮,在雁門關的這15天似乎真的達到了所謂「大同世界」的理想;而另一面,提比斯代表的則是充滿敵意、征服性的西方形象,影片賦予提比斯一個逆子的形象,為了個人的權力,弒父殺兄(這種想像在西方文學史上很常見),同時他極大的野心同樣也窺視著大漢的絲綢之路和西域三十二國的領土。這種征服性的態度最後帶來的結果必然是戰爭。
關於戰爭,導演的態度有了很明顯的流露,帶有很強的人道主義色彩。這在影片中表現為戰爭帶給人們的只有死亡的痛苦,沒有任何人是勝利者。在場景上,當西域各國和羅馬大軍交戰時,導演並沒有刻意刻畫原本應該是正義一方的西域各國的戰斗的英勇,而是通過戰爭中每個人被殺死時的長鏡頭來表現戰爭的血腥和殘酷,這里,導演給予生命同等的價值,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敵我,生命才是最寶貴的。
戰爭的結果自然以提比斯的死而告終,然而影片並沒有渲染這種勝利氣氛,而是沉浸於一種悲哀的氣氛中。因為戰爭帶來的殺戮和死亡,帶給每個人的都是朋友、至親的離,只有痛苦沒有勝利,這與導演的態度立場相關。
同時,霍安和提比斯的最後對決也很有意思,作為正面人物的霍安並沒有處於戰斗的上風,反而節節敗退,直到快被殺死的一剎那反敗為勝,這里出現了關於盧魁斯的回憶場面,也就是說是盧魁斯的死給了他勇氣和力量,讓他戰勝了緹比斯。這里導演刻意削弱了主角的英雄主義的色彩,而是賦予更多精神上的價值和信念,可以說最後是精神上的「信仰」戰勝了敵人。
那這種精神上的「信仰」到底是什麼?我們回想一下盧魁斯死前說的話就明白了:其實就是他們15天共同完成的「雁門關」,「我們一起建的這座城,是沒有恐懼、迫害、羞辱的城市」。「雁門關」就是人人平等、和諧共存的大同世界的象徵。這里體現了導演對世界的希望和理想:希望西方文明能拋開征服欲和侵略心,真誠地與東方文明進行交流,只有東西文明互相理解、互相扶持,世界才能夠如同這座「雁門關」那樣,人類才能夠真正擁有未來。
今年的假期里,家裡有些瑣事,沒有安排出遊的任務,但是為了調節生活,我們一家人為星美電影院做出了貢獻,整個假期檔的影片都看了。
說說《天將雄師》這部片子吧。老早就關注這部電影的預告了,因為是61歲的成龍的大哥主演的,一直非常佩服他的敬業的精神,期待著。終於,在第一天上映,我和老公帶著孩子我們欣賞了影片。
簡單說說電影的內容:西漢漢元帝年間,西域都護府大都護霍安(成龍飾)遭奸人陷害,淪為奴役,被刺配至雁門關修城。恰在此時,羅馬將軍盧魁斯(約翰·庫薩克John·Cusack飾)護衛遭到哥哥迫害的羅馬小王子(西蒙子飾)逃命至雁門關。雙雄在西域戈壁相遇,從開始的兵戎相見到惺惺相惜,最終化敵為友。一日,霍安為洗清自己冤屈四處追查時,無意間撞破了好兄弟殷破(崔始源飾)與羅馬大王子提比斯(艾德里安·布洛迪AdrienBrody飾)不可告人的秘密。與此同時,提比斯為追殺盧魁斯與小王子一行人也親自帶兵趕來西域。為保護小王子和西域諸國的安危,霍安與盧魁斯聯手與提比斯在戈壁大漠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
電影的評價:這部電影的票房很高,網路上對這部片子褒貶不一。有的說《天將雄師》是近幾年成龍最好的一部電影。
我的感受:《天將雄師》是一部大製作片,整部片子場景氣勢很壯觀宏大,把西部區域的空曠荒涼和絲綢之路的深遠、廣袤展現的淋漓盡致,有一種動人心魄的感覺。這部片子不能算是很典型的成龍動作片,打鬥場景不是很多,不很精彩,也沒有新意。算是部戰爭片吧。成龍一直在片子中多次的宣揚主題,緊貼國家要求呼喚」世界和平,民族團結,兄弟友誼「,這個思想是緊緊貼著國家要求的。
成龍曾在《飛鷹計劃》中帶著觀眾走進過茫茫沙漠,當時年少,尋寶泡妞才是人生大事,年事閱歷的增長,所思所述開始預設主題方向,從《功夫夢》到《十二生肖》再到這部《天將雄師》,帶著與好萊塢「主旋律」影片的類型模式以及「誓把亂世化呈祥」的宏願,對更多關於歷史、文化、政治、和平、人性、價值等等方面做出發聲。
《天將雄師》的事故發源於絲綢之路,這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時任西域都護府大都護的成龍,與崔始源、林鵬、筷子兄弟等人共同組成超強陣容,為西漢王朝督察邊境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制止外來勢力的侵擾,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
千年黃沙不掩名將風采,頗具史詩魅力的背景設置,讓成龍有了極具號召力的表現,在和逃亡的羅馬將軍約翰.庫薩克建立友誼之後,影片從恢復城牆的建設中展現「科技」力量,迅速衍變成西漢VS古羅馬的軍事對抗。保護小王子生命安全,以及維護各民族之和平,成為兩人必須擔負的責任,絲綢之路上,開始了一場無法被歷史淹沒的戰爭。
帝國時代的羅馬軍團聲名顯赫一時,羅馬軍陣被認為「代表了西方軍事技術成就的完美頂點」,影片也著重再現了這一時期羅馬軍團的強大——輕騎兵、重裝標槍兵、重裝步兵、長槍兵、騎兵等兵種組成無堅不摧的軍陣,由最外層的重裝步兵用盾牌排列出「龜甲陣形」,在漫天黃沙中,開始一場充滿血腥的殺戮。
放棄跳閃騰挪諧趣功夫的成龍,與拍攝過《見龍卸甲》、《鴻門宴》等多部古裝電影的香港導演李仁港搭檔,顯示出了對於宏大場面的把控,無論是雁門關的雄偉還是沙漠戈壁的蒼茫或者軍團殺陣的宏大,在導演的鏡頭下,俱都一覽無遺。這也是超出觀影預期的一點,一部完全由中國人主導的影片,展現出了好萊塢商業大片的規模和氣質。
影片對人性也有更深層面的挖掘和展現,只有數場戲份的崔始源將殷破,一個極富野心的副將詮釋的入木三分,心機與慾望,武功與陰謀,都折射著人性弱點;雁頭與老鼠的悲壯慘烈與筷子兄弟兩人一貫塑造的角色,也有不謀而合的重合,再加上林鵬巾幗不讓須眉的彪悍冷艷以及豪爽性格,讓影片時刻散發著豪情與熱血。
大反派阿德里安.布洛迪更是給影片增色頗多,和成龍兩人最後一場大決戰有《角鬥士》般的儀式和慘烈,最終也為故事中的忠誠與背叛,尊嚴與榮耀做出深刻解讀,歷史總是由後人評說,身處漩渦中心的人,總是當局者迷,當歷史的痕跡在歲月中失落,總會有人掃盡黃沙,給人看鐵馬金戈的輝煌。
4. 中國比較出名的武打女明星都有誰
拍戲的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古「打星」最辛苦,尤其是武打女星,在沒成名之前,這些武打女星可能是很多女演員的動作替身,什麼危險的動作都嘗試過了,在成名之後她們還能拼體力的依舊奮戰在劇組。接下來一塊認識一下,國內比較能打的一些明星吧!
1.鄭佩佩楊盼盼1959年出生於台灣,她自小跟隨粉菊花學習京劇,後學習古典舞蹈,17歲在片場學會了洪家拳、蔡李佛拳等功夫,她曾在無線台慶的時候表演過5次高難度特技。生平最著名的角色是83版《射鵰英雄傳》中的穆念慈,代表作還有《皇家飛鳳》、《喋血霸王花》、《猛龍威鳳》、《轟天皇家將》、《特警雄威》等。
5. 成龍最出彩的功夫片有哪些
成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武打明星,並且成龍從來不用替身,因此成龍最出彩的功夫片應該就是90年代早期功夫片。比較熟知的飛鷹計劃,包括龍兄虎弟都是非常不錯的作品,尤其是在龍兄虎弟這部作品當中,成龍從懸崖峭壁像熱氣球的一跳,更是讓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而如今的成龍依然沒有停止在影視這條路上的繼續前進,雖然他的作品上多了特技,沒有以前的那種蹦蹦跳跳的樣子,但是我們依然給予他更多的肯定,畢竟已經是一名60多歲快70多歲的老人,大家千萬不要以幾十年以前的他來要求。現在的成龍能夠繼續拍動作片,已經是難得可貴了。
6. 誰還記得,成龍大哥哪部電影中,有站立式的電動車
《新警察故事》中吳彥祖他們五個人藏身的那個場子里出現過的,在他們離去時停在門口時按下定時炸彈遙控器時一瞬間的那個鏡頭中騎的那個車子,應該是站立式電子車。
《寶貝計劃》segway電動車
這車出現在在游樂場里追成龍和古天樂的時候,是一幫壞鬼騎的,在電影上不是很清楚
這部車的特點就是沒有支點,兩個輪子,人踩到踏板上之後,該車可以自動調節重心,保持平衡。當人往前傾的時候,車子前進;往後倒的時候,車子剎車;以此類推。相當先進!
目前的售價大概是2500美元左右,國內的租金是1500元/天
7. 有一部電影是成龍和元彪主演,元彪擅長用凳子,是哪部
《師弟出馬》》(1980) 主演:成龍、石堅、元彪 導演:成龍 編劇:鄧景生、劉天賜、童路 武術指導: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