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被稱為男性觀眾一場春夢的《午夜巴塞羅那》,到底好在哪
《午夜巴塞羅那》是伍迪艾倫執導的一部愛情劇情片,主要描述了三個女人克里斯蒂娜、和藝術家胡安的愛情故事。很多觀眾往往被影片中復雜的感情糾纏所影響,難以感受到影片的趣味性和思想性。那麼今天就來談一談:《午夜巴塞羅那》到底好在哪兒?
浪漫的故事背景,充滿深度的電影主題以及驚喜頻出的精巧劇情結構正是《午夜巴塞羅那》廣受稱贊的主要原因吧。
B. 有哪些關於兒童教育觀念的電影推薦
1.《三傻大鬧寶萊塢》
宮崎駿的動畫也適合孩子們看,當然成年人看也是很好的,唯美的故事背後總有深刻的道理。宮崎駿對於電影的製作頗有一番獨到的看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娛樂泛濫的社會。過剩的娛樂,使孩子們的知覺淡化了,天賦的創造力減退了。我們的電影創作,就是要刺激那麻木了的知覺,喚醒那沉睡了的創造力。我相信一出用心製作的電影將是孩子學習的好對象。」宮崎駿並沒有乾枯地說教,在一個個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故事裡,孩子們漸漸成長,了解其中深奧的人生哲理,這是宮崎駿作品最高明的地方,《千與千尋》就是最好的例證。
《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毫不起眼的十歲日本女孩的一段離奇經歷。故事情節天馬行空,但是宮崎駿想要通過電影表達的涵義卻是復雜深刻,他說:「我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我要讓每個十歲女孩,都從千尋那兒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可人兒,也沒有特別吸引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沒精打採的神態,更是惹人生厭。但是她在面對困難時,能夠逐漸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境。這故事也令人聯想到現實社會中,一個初出茅廬的女孩進入一間大機構做事的情形。面對陌生的環境,冷漠的人事,這女孩要付出相當的努力,發掘內在的潛能,克服種種挑戰,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這樣勵志上進的主題,對於還在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說,實在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4.《放牛班的春天》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只看標題,讓人「浮想聯翩」,以為是講一群小孩放牛的電影。「放牛班」其實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所待的學校也被稱為「池塘之底」。
這里的學生大都是頑皮少年,到處充斥著烏煙瘴氣的不屬於學校的戾氣。謾罵和體罰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一種常見手段。
但教師克萊門特的到來,給「池塘之底」的孩子們帶來了希望。他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用音樂的方法打開了學生們封閉的心靈。解放學生們的思想,重塑孩子們的靈魂。所以放牛班的春天,看完電影,你會覺得名字取得確實有味道。
影片中馬修老師總是很和藹地與同學們對視,用眼神,用音樂教導這群「問題少年」。鼓勵、尊重、認同、理解、發掘、引導、他的教育方式是教師裡面的楷模。電影告訴了我們,只要有愛包圍,放牛班也有春天!
C. 哪些電影看完讓你覺得滿意
和長片不同,短片不需要大布局、整體結構、精細化節奏等等費勁的功夫,只要一個令人驚喜的小心思迸發出閃光,就足以讓觀眾滿足。《魔鏡3D》是曾經輝煌無比讓人回味良久的《三更》的延續。的確,隨著3D技術的成熟,香港、韓國、泰國電影人在如何拍攝驚悚題材上所迸發的小心思也得到了大幅的更新。延續《三更》的輝煌,現在正是一個最好的時機。
《三更》的三位導演香港的陳可辛、韓國的金知雲、泰國的朗斯-尼美畢達如今已經都成為各自國家的超級導演,運作的都是頂級大片。可是我們看《三更》會發現,即便是這些頗有大局視野的大導,也會有著想法很奇特的小心思。他們的小心思體現在短片中,雖然有時候會有和電影傳統觀賞體驗相悖的地方,卻能讓觀眾體驗到長片中規中矩後難以體現出的另類美。《魔鏡3D》也是這種體驗。有些時刻你會覺得怪,覺得和自己多年的觀影經驗不符,卻在導演抖出小心思後,恍然大悟、拍案叫絕。
韓國導演金成浩的第一個短片名叫《手機》,體現小心思體現得很明顯。這個短片想法是很大膽的。因為這個短片其實只有兩場戲,95%的戲份都在一個單間公寓內,都只是女主人公(甜美的李彩英飾演哦)自己的各種情況。這種高度集中的戲,在長片中就像《活埋》一般罕見。剛入戲的時候,觀眾會下意識擔心這種獨角戲如何撐足90分鍾,可是當驚悚的氛圍起來,靈異的危險越來越近的時候,觀眾會反過味兒來。對啊,他根本不需要撐90分鍾,他只需要撐30分鍾就行啦。於是,30分鍾、高度集中和濃縮的氣氛,以及最後一瞬間的爆發。我們又體驗了一下韓國復仇類電影復仇手段的高殘暴化。和韓國電影人注重外在視聽營造不同,泰國電影人更傾向在故事中加入情感的元素。因此第二部短片《奶奶》,也是三部短片中最有人情味的。這個短片充分運用了驚悚片中最容易營秘感的兩個元素:小孩和老宅。盡管嚇人的鏡頭並不多,但是很生活、很文化,最能引發觀眾的思考和回味。怎麼說呢,以內地審查制度而言,這個短片可能是三個中最值得表揚的,因為它畢竟是唯一一個宣揚了些許正能量的。呵呵~~最令人擔心的國產短片《電影》,不但沒有讓我們在同行面前丟顏面,反而成為了本次三國同台中最大的驚喜。我們突然發現,想要在90分鍾里全面擺脫廣電審查的局限很難,但是要在30分鍾里耍個小心思、跳脫一下審查的局限卻並不難。彭發的《六世古宅》就顯得拘束,遠沒有這個短片靈動。這個短片最大的驚喜就是恐怖與喜劇的結合。因為恐怖被禁止,華語電影人曾數次嘗試用喜劇來規避,結果每次都弄得事與願違。畢竟在內地環境下,你嚴肅地拍恐怖還免不了笑場呢,你還搞笑,豈不是找死?好消息是,彭發的這個短片第一次成功了!成功了!成功了!恐怖的尖叫和逗樂的笑聲,在這部短片的觀影過程中被鮮明地分解開,並且都能純粹。這種小心思,當真是靈感和想像力的產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