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抑鬱症導演拍的電影

抑鬱症導演拍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11-30 22:25:02

1. 求蘇格蘭飛人電影觀後感.

你好 !希望能幫到你· 觀後感: 在我們的人生中,也是會有很多迷茫的時候,很多時間我們拋下了金錢,竟然都不知道在為什麼活著?生活中我們都在信仰和迷戀我們根本不了解的東西,眼前的誘惑遠遠高於自己的目的,學校學知識、或者還需要人的品格和意志,所以尋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是很不容易的,好比一億人信佛難有一人成佛——◎譯名疾速蘇格蘭/蘇格蘭飛人
◎片名The Flying Scotsman
◎年代2006
◎國家德國/英國
◎類別劇情
◎語言英語
◎片長01:42:34
導演道格拉斯·馬金農Douglas Mackinnon
◎主演約翰·李·米勒 Jonny Lee Miller .....Graeme Obree
比利·博伊德 Billy Boyd .....Malky
布萊恩·考克斯 Brian Cox .....Douglas Baxter
史蒂文·伯克夫 Steven Berkoff .....Hagemann
Laura Fraser .....Anne Obree
Morven Christie .....Katie
Nikolas Abs .....Junior Official
Rab Affleck .....Baliff

◎簡介

該片基於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的是蘇格蘭籍單車冠軍Graeme Obree的故事。1993年,作為業余愛好者,Graeme Obree打破了世界紀錄,而他的「坐騎」就是他自己用洗衣機零件等改造的自行車「老信仰」。劇情:
影片根據蘇格蘭籍單車冠軍格拉爾米·歐伯利的真實事跡改編而成,1993年,他以一名艾爾夏的業余單車愛好者的身份,打破了單車一小時國際大賽的世界紀錄。最神奇的是,他的「坐駕」還代表著一個非常有革命意義的創新——是由一台破舊的洗衣機的零件組裝而成的。
來自於蘇格蘭西南部的格拉爾米,從懂事起就一直在為能夠填飽肚子而努力地奮斗著。雖然他既沒有錢,身後也沒有贊助人的支持,但是他對單車比賽那股子顯而易見的熱情,以及在地方賽事上多次勝出的實力,似乎註定了他將成就一個單車歷史上的傳奇。在妻子安妮和好友馬爾基堅持不懈的幫助下,友善的牧師巴克斯特也將工作間免費提供給格拉爾米使用——他親手改造的第一輛參賽單車就誕生於此,命名為「古老的信徒」。
隨後,年僅27歲的格拉爾米帶著「古老的信徒」來到挪威的室內賽車場,第二天就粉碎了保持了幾乎有10年之久的單車一小時的世界紀錄,距離為51公里。雖然格拉爾米的新紀錄只維持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就被他的競爭對手克里斯·博德曼刷新了成績,但是屬於他的時刻將被永久地記錄在世界單車的歷史薄上。
賽場下的格拉爾米一直受到嚴重的抑鬱症的困擾,總是在沮喪與壓抑中來回掙扎。很快,他的單車事業就出現了危機,原來世界單車聯盟一直在研究他那輛被改裝過的新款單車,因為實在是無法忍受格拉爾米使用如此奇特的方式來「玷污」他們心目中神聖的運動項目,「古老的信徒」被禁賽了。
在巴克斯特真誠的鼓舞和指引下,格拉爾米漸漸從這次傷害中復原,他重新改良了「古老的信徒」,將它設計成為另一輛獨特新穎的參賽單車,最終算是勉強通過了世界單車聯盟嚴格的規定。克服了所有不利因素的格拉爾米有如神助,在世界單車追逐賽中神奇地打敗了一直以來的競爭對手、奧運會金牌得主克里斯·博德曼,而由格拉爾米發明的「超人姿勢」也成為世界單車史上最有決定意義的一個畫面,這個姿勢風行了三年後被禁,其間還被克里斯「借用」過。隨後,由格拉爾米首創、以減少阻力為目的的一體式自行車也成了比賽的「違禁品」,但這一切並不能抹煞他在單車這個比賽項目中的意義和存在價值。

幕後:
【飛翔的蘇格蘭人——格拉爾米·歐伯利】
與格拉爾米·歐伯利在單車界所取得的耀眼成績形成鮮明的對比,私底下的他一直在和嚴重的抑鬱症打著持久戰——這也是改編成電影後被主要關注的一個側面。現實生活中,格拉爾米抑鬱症的病源來自於他小時候經常受到校霸的恐嚇和欺負,再加上他的父親是一位嚴厲、冷漠的警察,長久以來的壓抑一直得不到疏解,才會得上這種「心病」。年幼的格拉爾米沒有朋友,與其和人打交道,他更喜歡和樹說話,所以騎自行車也變成了一種能夠讓他身心得到舒展的排解方式。格拉爾米回憶童年的自己:「只有在單車上,我才能感到舒服一些,如果能贏得比賽,就會更舒服一些……上學的時候,我最糟糕的科目就是體育,手工和英語也不咋地。11歲那年,在哥哥的幫助下,我學會了騎單車。那時候的我將單車看成了一種『逃跑』的工具,我總幻想著有一天自己可以騎著單車消失在地平線上——可問題是,那條『地平線』始終沒有出現過。」
只有極端的沮喪才會讓格拉爾米感到絕望:「大銀幕上的我有點超現實了,被描述出來的沮喪程度也是非常強烈的。其實我在現實生活中的情緒變化是很微妙的。」格拉爾米並不想一生都在這種消極的情緒中度過,現在他的病情已經通過一些短期的葯物治療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對於情感的掌握也可以收放自如了。
可能正是由於格拉爾米自身存在的這個原因,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打破世界紀錄對他而言更像是一種安慰,而非勝利:「只有這個時候,我才感覺自己和別人是平等的。成為一名單車選手,是證明我的存在價值的惟一方式。但我要說的是,如果沒有我的妻子安妮,就沒有現在的我。她就是那個永遠信任我、站在我身後的支柱……所以《疾速蘇格蘭》中還包括了一個溫馨的愛情故事,你可以把它看成一部嚴肅的影片,但其中不乏一些趣味性。」
格拉爾米對失敗有著強迫性的恐懼,成了促使他打破世界紀錄的動力之一:「這是一個要麼死亡、要麼獲得榮耀的時刻,我終於找到了那個能夠全身心投入的事業,一旦上了單車賽道,我能看到的,就只有在我面前無限延伸的跑道了。」但是,他也承認沒有單車的日子,他總是覺得自己是那麼地一無是處:「即使在訓練的時候,我也被恐懼感驅使著。每一天我都不斷地為自己打氣,然後以一種『生命中除了單車什麼也沒有』的絕然拚命地蹬啊蹬。我獲勝的動力源自恐懼,如果我沒辦法贏得比賽,那麼我就真沒有什麼生存的價值了。」
後來,格拉爾米開始寫自傳了,為了紀念這部影片,自傳的名字也叫《疾速蘇格蘭》:「將經歷過的所有情感都落實在筆頭,是一個反思過去的好機會。起初,是給我看病的心理醫生建議我用文字來記錄一些無法說出口的感受,漸漸地,就發展成了這本自傳小說。」開始創作小說版《疾速蘇格蘭》的時候,正好是格拉爾米人生的最低潮,他甚至跑到樹林里打算了結自己的生命……他內心的惡魔以抑鬱症的形式得到了體現,而他要做的,就是借著打破世界紀錄來與這個惡魔做抗爭。
格拉爾米的病情在2001年進一步惡化,被診斷為狂躁型抑鬱症,他甚至把自己吊在了谷倉里的房樑上,如果不是發現得早,他就自殺成功了——這是他第三次自殺未果。如今已經過去差不多6年的時間了,格拉爾米驚喜地發現,自己已經成功地戰勝了抑鬱症:「自從我開始寫自傳之後,對這種文字上的表述就越來越感興趣,有時候甚至比單車的世界還要讓我著迷……」

【12年的漫長等待】
這部在愛丁堡的國際電影節上備受贊譽、關於一個自行車手自強不息的故事,曾經歷了12年的「陣痛」。影片的原始編劇西蒙·羅斯(Simon Rose)在講述這個曲折的過程時,仍然免不了有一些無奈:「那是1994年,如果當時我知道這部影片最終會花去12年的時間才得以『重見天日』,我甚至連碰都不會去碰它……」羅斯一直想寫一個劇本,可是卻苦於沒有故事素材。然後,她聽說了有關格拉爾米·歐伯利的傳奇事跡,這個蘇格蘭小子用洗衣機的破零件組裝成的自行車,竟然打破了世界紀錄。羅斯認為:「如果像我這種沒什麼體育熱情的人都會被他的故事所感動,我相信其他人也會。」當他們第一次面對面的時候,羅斯發現眼前這個戴著時髦墨鏡的小夥子和自己想像中完全不一樣,吃飯的時候,格拉米爾先點了一份冰淇淋,說這樣可以開胃,然後他又點了肉和蔬菜,說這樣可以去掉殘留在牙縫中的糖——面對這樣的格拉爾米時,羅斯突然笑了:沒錯,這就是格拉爾米,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沒有一件是正常的。
劇本的初稿完成之後,西蒙·羅斯開始張羅著為影片找投資人了,導演瓦迪姆·讓(Vadim Jean)將她介紹給了一家英國電影公司的主席保羅·布魯克斯(Paul Brooks),然而,當布魯克斯允諾給羅斯的拍攝合同6個月後仍然沒有兌現時,她開始覺得也許他並不是一個負責任的製片人。然而事實證明,羅斯這一次大錯特錯了:「也許正是因為這個錯誤的第一步,讓《疾速蘇格蘭》一等就等了12年。後來布魯克斯製片的《我的希臘婚禮》,總額收入高達兩億英磅——可我卻愚蠢地錯過了他。」
在隨之而來的三年時間里,西蒙·羅斯氣喘吁吁地走過了無數條暗黑的樓梯,擠進了數不清的製片人簡陋的辦公室,希望他們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劇本……好在羅斯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一個對自行車運動非常痴迷的蘇格蘭製片人接下了她的劇本,而他則負責尋找導演、演員以及投資:「那個時候,我真是太天真了,每當他提及一些偉大的演員或導演的名字時,我都會忍不住跟著激動一番,那時名字出現得最頻繁的是羅伯特·卡萊爾(Robert Carlyle)和簡·德·邦特(Jan De Bont)這兩位導演。然而沒有拍攝的資金,除了跟著瞎興奮之外,我只能不停地潤色我的劇本,最後劇本是越改越糟糕——我煩死了那個製片人非要用閃回的畫面來交待格拉米爾從事自行車賽的原因,所以我退出了,我們之間的合約自然也就終止了。」
後來,這位製片人簽下了幾個劇本,也都拍成了電影,只能說,西蒙·羅斯再一次錯過了一個機會:「我的劇本一直處在各種『實驗』的階段,那種感覺就好像是你的孩子被人接走了,又被不同的人帶了回來,就這樣反復著。這期間,我也創作了其他劇本,其中的《煉金術士》(The Alchemist)甚至贏得了柑橘文學獎的編劇大獎,但我仍然對這部《疾速蘇格蘭》念念不忘。直到四年前,我突然接到了電話,說電影就要開拍了,主角是約翰·李·米勒(Jonny Lee Miller)……然而我才興奮了兩天,拍攝計劃就因為一位美國投資商的退出而再度擱淺,一度,我放棄了所有的希望。」
2005年,奇跡發生了,電視導演道格拉斯·馬金農(Douglas Mackinnon)接下了影片的導筒,西蒙·羅斯甚至為此喜極而泣:「在一個陰沉的下雨天,我拜訪了影片位於艾爾夏的片場,當馬金農為我引見參與到拍攝中的每一個人時,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淚……12年的等待,終於重新迎來了春天。」

花絮:
·2006年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
·格拉爾米·歐伯利本人在影片中以替身演員的身份出現,協助拍攝了許多技術性強的單車比賽場景

2. 燒腦電影《禁閉島》,究竟你有沒有瘋,它講述男主怎樣的經歷

主人公是一位二戰老兵,他成為了一名警察,有妻子和三個孩子。但他的妻子患有嚴重的抑鬱症。有一次,主人公發現妻子生病了,下班後殺死了三個孩子。除了悲傷,主人公殺死了他的妻子,燒毀了他的房子和屍體。他因犯罪而患上「謀殺妄想狂」和「精神分裂症」,被抓逃跑。

20世紀50年代,美國有嚴重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被迫切除額葉切除術。結果,他們中很少有人恢復正常。為了抵制這種不人道的精神醫學治療,一些知識淵博的人發明了一種名為「角色扮演」的治療方法,為了向醫學界、社會、政府證明這種非常「人道」的治療方法可以完全取代前額葉切除術,使實驗中的主角成為最佳。當主人公真正清醒的時候,他認為與其「承擔自己的責任」,不如「活在殺妻不救孩子的罪惡感中」。

(2)抑鬱症導演拍的電影擴展閱讀

《禁閉島》改編自美國小說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說,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馬克·魯弗洛、本·金斯利等主演。該片於2010年2月19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聯邦偵探泰德·丹尼爾受命到一座島上調查一個殺人機構,卻因此遇到了重重危險和謎團的故事。

創作背景:導演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在派拉蒙(Paramount)的圖書館里找東西時,偶然發現了《禁閉島》(shutter island)的劇本。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想出了拍這部電影的主意,他邀請達·芬奇(leonardo leonardo)出演這部電影。斯科塞斯對原著非常忠誠,電影中嘮叨的說明性對話來自原著,原著很難讀懂,對一些奇幻段落進行了刪減和修改,馬丁·斯科塞斯還添加了特別設計的段落。

拍攝過程:這部電影大部分是在馬薩諸塞州的medfield精神病醫院拍攝的。由於天氣原因,馬丁·斯科塞斯在拍攝過程中不得不數次修改拍攝計劃。在每次拍攝前,機組人員必須根據天氣預報和衛星選擇拍攝地點,但惡劣天氣仍然不可避免。有時天氣對演員來說是個大問題,因為影片中有很多外景鏡頭,但演員們都做得很好。

參考資料:網路—禁閉島

3. 有什麼關於抑鬱症的電影推薦

《憂鬱症》拉斯·馮·提爾導演,這是導演自己在治療憂鬱症過程中產生了靈感,因為醫生說,在面臨絕境時,抑鬱症患者會展現出更為冷靜的品質。電影設計了世界末日這個情節,平時貌似正常的人瘋狂的瘋狂,自殺的自殺,反而是抑鬱症患者的女主,能夠坦然接受末日的來臨,非常值得大家去深思。
《丈夫得了抑鬱症》《情歸新澤西》《關於一個男孩》《海倫》《薇羅妮卡決定去死》
希望能幫到您

4. 為什麼《大象席地而坐》能斬獲金馬最佳影片

《大象席地而坐》出人意料的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長片獎,也算是圓了已故青年導演胡波的一個夢。這部「喪氣」極重的電影憑什麼能夠擊敗大熱的現象級作品《我不是葯神》和人氣爆棚的新作《地球最後的夜晚》呢?難道金馬獎評委都是吃干飯的,或者是為了給死者胡波一絲安慰?我認為都不是,《大象席地而坐》能夠蟾宮折桂還是因為自身足夠強大。

任何事情如果做到極致,肯定會成功。《大象席地而坐》大概也是如此,才能斬獲金馬獎最佳影片吧?

閱讀全文

與抑鬱症導演拍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索尼9000h怎麼看高畫質電影 瀏覽:720
韓國電影惑 瀏覽:120
小伙抱著人頭是哪個電影 瀏覽:850
韓國政變的電影 瀏覽:721
免費下載電影永遠的第一名 瀏覽:660
偷天換日美國電影演員 瀏覽:333
十部頂級英文動漫電影 瀏覽:763
2018印度電影節 瀏覽:865
電影愛情公寓影評 瀏覽:807
西伯利亞日本戰俘電影 瀏覽:844
電腦wps最小化看電影 瀏覽:132
電影短視頻推薦愛情 瀏覽:969
拔牙歐美電影 瀏覽:90
狗咬狗電影票房怎麼樣 瀏覽:449
蘿莉控電影推薦 瀏覽:799
Sense8美國電影 瀏覽:41
民國時期的動漫電影 瀏覽:307
賽爾號大電影全部中文 瀏覽:663
哪些著名的反華電影 瀏覽:830
жить俄羅斯電影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