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暑假在家必看電影,《何以為家》
電影《何以為家》
故事關注的是「底層邊緣人物」,贊恩一家人是逃難到黎巴嫩的難民,七個孩子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撿廢品賣果汁。父母經常打罵侮辱他,他眼看著自己11歲的妹妹被迫嫁給毒販,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四處漂流。被另一個難民拉希爾收留,並照顧她乳臭未乾的兒子,漸漸贊恩對這個弟弟也有了親人的感情,拉希爾的突然消失,令贊恩再也沒法撫養一個小孩,於是忍痛賣了弟弟,想要偷渡去其他國家,回到家裡要身份證明卻意外得知妹妹懷孕身亡,憤怒和憎恨在那一刻終於爆發了,拿起刀沖向毒販的家裡……
背景介紹
《何以為家》獲得第71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原名音譯為《伽百農 Capernaum》,伽百農據稱是耶穌傳道伊始,很多神跡在此發生,可如今已成廢墟。導演用此名字代表混亂和奇跡,用以形容影片里難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再形象不過了。影片全部使用素人演員,現實中小男主角就是導演在街上遇到的難民,和影片里不一樣的地方是他的父母很愛他。
電影看點:
「生而不養 是在犯罪」:從贊恩在法庭上的控訴開始,故事運用倒敘和插敘講故事,跟拍鏡頭和手持鏡頭非常多,具有紀錄片的真實感。在黎巴嫩這樣的一個貧民窟里,父母們無法養活孩子,還不斷地生孩子,讓觀眾感受到難民孩童被賣被逼婚被虐待,流落街頭吃垃圾的切膚之痛。
電影可以改變世界」:影片結尾,贊恩獲得資助得以移民其他國家,在拍證件照之時,露出了全片罕見的短短幾秒笑容(海報畫面),一個十幾歲的小孩,本身應該享受著快樂的童年,可他的生活只有挨打,辱罵,飢餓和痛苦。我想導演並不是為了單純營造一個美好大結局,聯合國難民署無法安置數量龐大的難民的問題依然存在,很多人連偷渡去別的國家苟且偷生的權力都沒有。即使這些底層人民痛苦不堪的生活不斷地上演,但導演相信這依舊是有解決辦法的,帶著一種我們仍是需要相信未來會變得美好的期望。把問題搬上大熒幕給觀眾去思考和討論。就像我覺得電影從來不是為了改變而是影響, 正如導演訪談中所說:「我不想天真地說電影可以改變世界,但如果它可以改變你看待這些孩子的態度、或是你看待你自己生活的態度,那麼它至少可以一定程度地改變你。當千千萬萬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這些問題時,真正的改變才開始發生。」
② 我想要何以為家網盤,聽說你有
未經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把他帶到這個世界,需要付出的是責任,要看的在v公呺里嗖,9號電影廳,可以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