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劉德華2000年以後拍的電影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三國志之龍的復活 (2008)
門徒穗搭 (2007)
兄弟之生死同盟/兄弟 (2007)
投名狀/刺馬 (2007)
得閑飲茶 (2006)
師奶唔易做 (2006)
墨攻 (2006)
童夢奇緣 (2005)
再說一次我愛你 (2005)
人魚豎族慧朵朵 (2005)
十面余答埋伏 (2004)
電影往事/夢影童年/電影時代 (2004)
天下無賊 (2004)
江湖(2004)
麥兜故事續集之菠蘿油王子 (2004)
龍鳳斗 (2004)
魔幻廚房 (2004)
無間道3/無間道3:終極無間 (2003)
老鼠愛上貓 (2003)
金雞2 (2003)
大塊頭有大智慧/大隻佬(2003)
金雞 (2002)
給他們一個機會/繼續跳舞 (2002)
無間道/無間道I (2002)
衛斯理之藍血人 (2002)
嚦咕嚦咕新年財 (2002)
愛君如夢 (2001)
瘦身男女 (2001)
全職殺手 (2001)
⑵ 十面埋伏中是章子怡不殺劉德華還是因為血讓章子怡的刀偏了
不是,是因為捨不得。
《十面埋伏》由張藝謀執導,金城武、劉德華、章子怡領銜主演。影片開頭是在一家青樓,而這家青樓正是造反勢力飛刀門的產業,原本計劃讓金捕頭喬裝救走小妹最後獲取飛刀門的消息以便能夠捉到飛刀門的新任掌門。
沒想到最後小妹與金鋪頭在躲避追殺逃亡的過程中互相產生了愛意,星月之夜,兩人終究按捺不住,狂烈戀火,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劇情
在電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作為女主可謂是閉月羞花,自然追求者也不在少數,而劉德華和金城武就是影片中的劉捕頭和金捕頭,可謂是風流倜儻,但因為感情糾葛,最終還是反目成仇,影片中那句經典台詞「我不相信,我等你三年,比不上他陪你三天」也可以說是故事發展的緣由。但章子怡還是放棄了等自己三年的劉德華選擇了金城武。
為了拍攝該片,劇組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花費了200萬元來搭建牡丹坊,其中柱子做了200多根,真木手工雕的窗做了四五百扇,宮燈做了50多個。
片中演員在台上有兩段舞蹈,為了使畫面效果更亮,牡丹周圍的18隻蝴蝶都用玻璃鋼製成,平地搭起的台下用射燈照射, 周圍擺著40多面鼓,牡丹壁也用玻璃鋼製成,從後面打燈,上面是牡丹的浮雕,斗拱也設計成三層高,格扇窗全用鏤空雕 。
⑶ 十面埋伏劉德華章子怡這部電影演的是什麼
《十面埋伏》故事大綱:
唐大中十三年,皇帝昏庸,朝廷腐敗,民間涌現不少反官府的組織,其中以飛刀門的勢力最大。飛刀門總部設在靠近都城長安的奉天縣境內,朝廷深以為患,逐嚴令奉天縣加以剿滅。飛刀門幫主柳雲飛雖在與奉天縣官兵的戰斗中犧牲,但在新任幫主領導之下,飛刀門的勢頭不減反增。奉天縣兩大捕頭:劉捕頭劉德華飾、金捕頭金城武飾奉命於十日之內,將飛刀門新任幫主緝拿歸案。劉捕頭懷疑新店牡丹坊的舞妓小妹章子怡飾是飛刀門前幫主柳雲飛的女兒,逐用計將她拿下,押入天牢。二人並再度設下圈套:由金捕頭化名隨風大俠,乘夜劫獄,救出小妹;藉此騙取小妹的信任,查出飛刀門的巢穴,以便一舉剿滅。隨風依計救走小妹。逃亡路上,隨風對小妹呵護備致,小穏不禁對他漸生情愫;而隨風與小妹朝夕相對,亦被她的出塵氣質深深吸引。星月之夜,二人終究按捺不住,狂烈戀火,眼看一發不可收拾。林外,罡風凜冽,隱隱殺機正悄悄地向他們進逼……
《十面埋伏》影評:
無論是一個影評人還是一個喜愛電影的普通觀眾
我想都是喜歡有意義和有價值的評論的,
對於網上若干網友的批評我想大家已經看得夠多了
甚至我都認為它是一個十足的濫片
所以我認為有必要給一部分堅持眼見為實的朋友們,轉貼下面幾篇文章。
說的很中肯,也有一定的價值。也希望各位聽了滿腦子批評的網友們能夠冷靜下來重新審視,我到現在都沒有看到,所以不發表個人意見,
1。解讀《十面埋伏》焦雄屏:非建設性謾罵無意義
在《十面埋伏》於全國范圍內逐漸引起反響時,台灣電影人焦雄屏女士悄然到京,我們有幸就此部電影與一名資深電影人進行了一次對話,從另一個渠道對張藝謀與他的《十面埋伏》進行解讀。
這本是場很有力量的對話,因為對話雙方,原本應該是張藝謀與焦雄屏。一個國內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一個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影評人、製片人。他們的學術背景、從業經驗、國際能見度,皆比普通從業者更寬泛,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中做到了其他人沒能做到的事情,兩人的對話將在對峙統一中完成,這也將是一場視點相對高的、不可能避開正在上映的《十面埋伏》爭論的對話。這些足以讓讀者和我們共同興奮。可是,當天夜裡,所有人失去了與張藝謀的聯絡,包括張偉平,我和焦雄屏女士等待著,消息傳來,張藝謀一直在奧申委開會,會開至深夜仍未結束。第二日清早即將離開北京的焦雄屏,最終回到酒店,我們不得不放棄原本意義重大的兩岸電影人的深入懇談,這場對話從而變成了我對焦雄屏的采訪。
記者:看過《十面埋伏》您對它的感覺如何?
焦雄屏:張藝謀嘗試一個新類型電影並不容易。很多想法和努力,是我們能夠看得到的,在他擅長的部分,他做得很好,他超越了大部分的導演。但是,另一部分,在類型電影中,有一定的規則和手段,這是必須遵循的。首先,我必須要說,張藝謀真的是個非常上進的導演,他用所有的元素創造票房奇跡,就商業上講,這對中國電影是有幫助的,對於轉型中的華語電影的影響是不能被忽視的,從《英雄》到《十面埋伏》,他讓國際電影界了解到中國具有多麼大的一個潛在市場,中國本土電影也具有著驚人的本土市場。無論怎麼樣,在電影史上,這兩部電影將會有屬於它的地位。不過,作為一部類型電影,《十面埋伏》又有著與類型電影的距離,他在某些地方有值得討論的地方,這也是我特別想跟他聊的有關類型電影的方面。
記者:你說「有他值得討論的地方」是指什麼呢?
焦雄屏:類型片是一個演化型過程。絕對是市場的需求。我舉個例子你就知道,香港電影的小馬哥,在當時,香港社會形態不穩定正義不明的情況下,這樣一個電影角色的出現就被當成了正義英雄,超出了許多電影人的想像,這個類型電影有他的一定的環境,有市民對某些東西的期待,他們把希望賦予在電影身上,覺得有這樣一個英雄就在自己的身邊。我覺得這是環境與製作產品的重心相互影響的結果,電影中將投射出市場需求,這需要一個量產,在產品製作中移植符號或者套用符號都沒有關系,但是,導演要有一個直覺性的,對電影絕對有用的東西,每個影片出來的確是個溝通的過程,有個與觀眾溝通的基礎,不能大家各自一套,永遠沒有共識,永遠在平行線上運動。
記者:現在對於《十面埋伏》有許多各種不同的說法,絕大多數是批評,對這些你怎麼看呢?
焦雄屏:我不希望看到網路上的那些謾罵,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最好是有建設性的意見。非建設性的謾罵對於中國電影沒有任何幫助,什麼是電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一部電影不可能人人都喜歡,你可以不喜歡,但是不需要把它全部否定掉。華語電影需要非常小心這種現象的發生。台灣的國產電影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我非常希望有關人士注意這個問題。
焦雄屏
1953年生,山西人,台灣政大新聞系畢業,美國德州奧斯汀分校廣播電視電影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博士。以影評人身份致力於「提升台灣電影文化」,以她為首的大量評論曾促使了台灣「新電影」運動的興起,被人稱為中國台灣電影「教母」。目前,擔任著製片人、影展評審、教授等工作,並成立吉光電影公司,是《愛你愛我》、《望鄉》、《十七歲的單車》、《藍色大門》等多部影片的製片。
2資深評論:《十面埋伏》成全章子怡浪費劉德華
《十面埋伏》到底怎樣,記者在《十面埋伏》首映第一日,有幸請到兩位資深的電影研究者一起觀看了這部影片,並在觀映後采訪了他們:周承人,參經是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創辦人之一,現在是中國電影美術學會副會長;李以庄,周承人的老伴,中山大學中文系的退休教授,中國高校電影協會的創辦人之一。兩位老人嘔心瀝血20多年寫就的香港首部電影史《香港電影史》即將由香港三聯出版社出版。
目前對《十面埋伏》的各種評論鋪天蓋地,但客觀的說:多數評論都有意氣用事之嫌,要麼偏頗無力,要麼浮誇表面。兩位老人在看過影片後,對這部影片細致的作出了自己中肯的評價,他們認為:《十面埋伏》並不是一部失敗之作,但是也不能說有太大創新。記者將他們的觀點整理如下:
兩大創新:牡丹坊之舞和竹林大戰
《十面埋伏》在動作場面上勝過了《英雄》。。程小東在《十面埋伏》中的發揮比《英雄》要好。
《十面埋伏》中動作場面主要體現在兩場戲中,一場是「牡丹坊之舞」,這是全劇的精華所在,劉德華撒豆指路,章子怡飛袖擊鼓,是張藝謀的一個創意,這一場戲給人視覺上的驚艷和震撼,的確達到了張藝謀自己的追求目的———「即使影片被人批評得體無完膚我也不會在乎,只要我的影片能夠為觀眾留下過目不忘的燦爛3分鍾!」
《十面埋伏》另一場堪稱經典的動作場面是竹林之戰,竹林之戰在胡金銓的《俠女》和李安的《卧虎藏龍》中都非常經典,前者有殺氣,後者有詩意,李安《卧虎藏龍》的竹林戲周潤發如雕塑般的形象以及章子怡的足尖微顫完全顯示出了兩人不同的性格和身份,沒有一絲殺氣,只有詩意充盈。《十面埋伏》的竹林之戰殺氣凌厲,竹雨如箭,造成了困境重重之感,在這一點上,完全區別於胡金銓和李安,因而《十面埋伏》的竹林戲也得以脫穎而出,成為武俠片中竹林戲的又一個經典。
演員表現:章子怡有可塑性
可以看出來張藝謀把全部精力幾乎都用來力捧章子怡,章子怡這次的表現也不錯,證明她是個好演員。她演的盲女感覺到位,在感情戲上的表現,可以看得出是用了真感情的,不是K滴眼葯水,至少比當年的鞏俐會演戲。我記得當年鞏俐在《霸王別姬》中,張豐毅被拉去批鬥,鞏俐揭發張豐毅的一場戲,導演給了鞏俐一個特寫鏡頭,這對表現鞏俐復雜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當鏡頭推進的時候,鞏俐的眼神是空洞的。
而另一明星劉德華在《十面埋伏》中卻被張藝謀給浪費了。金城武是事實上的第一號,主場戲都是他,而卧底的劉德華並沒有表現出他的兩面角色的復雜性。他與章子怡以及大姐之間的見面,也沒有表現出他們的歷史背景(在表演上的)。他和章子怡的三年戀愛史以及卧底身份都是說出來的,並不是在動作中展現出來的,他也就無戲可做了。
劉德華成為了一個符號,張藝謀浪費了一個好演員。
三大遺憾
沒有超越的偷師:張藝謀說:「武俠片是個筐,啥都可以往裡裝」,其實《十面埋伏》里裝了《卧虎藏龍》里的人性和《無間道》中的卧底。張藝謀從《卧》中偷了很多橋段,雖然有自己的變化,但其實金城武+章子怡就是《卧虎藏龍》中張震+章子怡的翻版,是尊崇自我的,無忌的。而劉德華+章子怡,跟《卧》中的周潤發+楊紫瓊有某種相似,都是尊崇規矩的,剋制的。而對於《無間道》的卧底,張藝謀簡直就是照搬了過來,但是又沒有像《無間道》那樣在卧底身份的目的和感情上交代得那麼充分明白。
體裁上的失敗:《十面埋伏》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一開頭牡丹坊就讓觀眾興奮起來,很簡潔,節奏也很緊湊,但是後勁不濟,最後的高潮沒有上去,結尾沒有揚起來,這是最大的缺點。不過這跟張藝謀對影片的體裁把握不準有關系,《十面埋伏》到底是正劇還是悲劇?張藝謀沒有這個全局的意識,像影片最後的雪地大戰,本來是很蒼涼很凄美的,但是正當觀眾都要掉眼淚的時候,卻開始鬨堂大笑。如果導演按悲劇體裁處理,讓金城武和章子怡這兩個追求生命自由,用3天時間就愛得死去活來的戀人一起死去,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觀眾看,這會是很凄美很悲壯的,但是張藝謀沒有自覺地對體裁的把握,讓章子怡生生活過來好幾次,其實暴露了張藝謀不知如何讓雪中大戰結束的尷尬,搞得最後的結尾又拖沓又窩囊。
穿幫的激情戲:跟李安在處理《卧虎藏龍》激情戲時候相比,張藝謀在關鍵時刻捨不得。例如最後一場激情戲,章子怡和金城武兩個人在草地上翻滾的激情場面,攝像機一開始是平視的,但是後來突然用了俯視的拍法,這一鳥瞰,觀眾席上是一片笑聲,章子怡和金城武都是只裸露了上半身,下半身都穿得很齊整,這樣的激情戲就瞬間穿幫了。
發行霸道
對於《十面埋伏》霸道的發行,我們很有意見,曾經還想過抵制不看,《十面埋伏》這部電影雖然並不能說是失敗,但是我們不喜歡他們做買賣的方式,文革的時候10億人看八個樣板戲,但是這一次是13億人在兩周內同看一部電影。在《十面埋伏》的發行後面,明顯有一隻有形的手在操縱,對於其他影片是不公平的,國產電影花了半個世紀才從喉舌變成了商品,這一次,卻打著保護國產大片的旗號,行的是欺行霸市的行為,我猜度,這樣作的意思,是要創造一個讓全國人民都驚訝的票房,但是這似乎有生造「政績」之嫌,有違市場競爭的公平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