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戰爭電影里是游戲主角的電影

戰爭電影里是游戲主角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06-10 15:53:23

❶ 求一個美國小男孩玩電腦游戲侵入美國五角大樓系統,差點引起美俄核戰的一個電影。

戰爭游戲

影片主角是名叫大衛·萊特曼的電腦天才,可自由進入學校電腦系統改動考試分數,因此全無學業之憂,整日將時間耗在電子游戲上。一日誤撞上了「北美空防系統」(NORAD)的一台超級電腦,大衛用它玩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模擬游戲,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游戲比他想像的要來得真實:當大衛退出,游戲並沒有結束,NORAD的電腦仍然認為蘇聯人發動了核戰爭,對兩個超級大國的電腦而言,戰爭游戲並沒有結束……
對吧~加分!!

❷ 科幻電影講述男主角進入虛擬游戲 ,一開始搶戰 要闖關才能生存(片名好像是三個字的)

這部電影名為《真人游戲》。

《真人游戲》是由獅門影業發行,馬克·耐沃爾代執導,傑拉德·巴特勒、邁克爾·C·豪爾等主演的動作電影,於2009年9月4日在美國上映,2010年3月19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被游戲玩家操控的囚犯貝爾在游戲中走出陰暗的囚牢,重獲新生的故事。

劇情簡介

在未來,有一種全新的娛樂模式——真人操控游戲《兇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想法和肢體動作來控制游戲當中的角色,進行槍戰及廝殺。然而,許多人無法了解的是,游戲中參與殺戮的角色是當下在監獄當中服刑的犯人們被迫出演的。

他們被當做人肉玩偶而放到游戲當中任玩家擺布,其中,一個名叫卡貝爾(傑拉德·巴特勒)的囚犯以其超強的戰鬥力和智慧漸漸受到肯·卡斯特(邁克爾·C·豪爾)以及眾多玩家關注。他與該游戲的設計者和操控者發生了分歧,於是,一場「虛擬人物」與操作手之間的較量展開了。

❸ 有關電腦高手的電影有哪些,

1、《真假戰爭》

講述大衛·萊特曼(馬修·布羅德里克飾)是一位天才少年,他將業余時間全都投在了電腦游戲上。一天,他通過搜索,搜到了一台網路電腦,簡單破解後,他開始玩一個叫做「全球熱核戰爭」的游戲,一個模擬世界大戰的游戲。

2、《通天神偷》

由菲爾·奧爾登·羅賓森執導的動作片,羅伯特·雷德福、西德尼·波蒂埃等參加演出。該片講述了五個電腦高手組成的小組,為拯救世界和平,利用高超的電腦技術與惡勢力展開斗爭的故事。

3、《網路驚魂》

由艾文·溫克勒執導,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驚悚片,該片於1995年10月10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一名足不出戶的電腦程序員安吉拉·貝內特,為一個網友修正一個Bug引起來殺身之禍的故事。

4、《異次元駭客》

由約瑟夫·魯斯納克執導,克雷格·比爾克、阿明·繆勒-斯塔爾、格瑞辰·摩爾、文森特·多諾費奧和丹尼斯·海斯伯特主演的奇幻片,於1999年上映。

電影講述了道格·霍爾和漢農·富勒將虛擬現實發揮到了極限,他們在計算機上模擬了 1937年的洛杉磯而引發的故事。

5、《黑客》

講述Dade(約翰李米勒扮演)是一名電腦天才,在他11歲的時候他已經侵入華爾街的金融公司系統並差點令股市崩潰。由於闖了大禍,Dade被懲罰性地剝奪上網權利直到18歲,現在剛好到期。重出江湖的Dade認識了一群新朋友,包括資深玩家Kate,剛入門的黑客Joey等等。

❹ 美國科幻片,講的是一個小孩,打游戲打的好,有一天戰爭爆發了,外星人侵入,要靠這種打游戲的方式來打

《安德的游戲》 根據奧森·斯科特·卡德小說改編,《X戰警前傳:金剛狼》導演加文·胡德執導,哈里森·福特、阿沙·巴特菲爾德、海莉·斯坦菲爾德、維奧拉·戴維斯、本·金斯利和阿比吉爾·布萊斯林等聯袂主演。 影片於2013年11月1日登陸北美,2014年1月7日登陸中國大陸。 故事講述了為了抵抗外星蟲族的攻擊,人類成立了國際艦隊,並在孩子們的身上安裝了監視器,最後一名叫安德魯·安德·維京的小男孩被選入到學校培訓,哈里森·福特飾演的上校開始訓練安德,使其變成一個領導力極強的指揮官 。 望採納,謝謝

❺ 求一部電影名,戰斗場面很類似於CS的那種第一人稱射擊游戲,貌似是美國電影

《勇者行動》?
《勇者行動》是邁克·麥克羅伊和 斯科特·沃夫聯合執導的一部動作大片,影片講述了海豹突擊隊員解救被綁架的CIA特工,並且發現了威脅整個美國的恐怖網路,繼而展開全世界范圍內的大搜捕和大圍剿。活動過程中,每個突擊隊隊員都恪守著自己入伍時的宣言,時刻為祖國效命……
影片花絮
宣傳片最後的廣告是游戲《戰地3》(英文名:Battlefield 3,又被稱為BF3) 角色海報(4張)
·和一般電影不同,這是一部用佳能5DII相機和蔡司ZF卡口鏡頭以及潘那維申Primo系列鏡頭拍攝出來的電影。劇組一共用了三支蔡司ZF鏡頭,分別是18mm、21mm和25mm焦距的鏡頭。
·影片在墨西哥、烏克蘭、波多黎各、美國和柬埔寨等地取景拍攝。
·有人把影片稱為「真人版的《戰地3》」,其實製片方也有這種觀點。所以,影片的一支預告片就被放在了《戰地3》的官方網站上。而且製片方還和游戲公司合作,為任何版本的《戰地》系列製作了電影版本的升級包。
·影片原本計劃於2012年2月17日的總統日上映的,可是後來卻延遲到了2月24日。[1]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

當海豹突擊隊於2011年5月擊斃了美國追蹤了已久的「911元兇」奧薩姆·本·拉登,無數好萊塢公司對此題材躍躍欲試,其中就有因《拆彈部隊》而獲得奧斯卡大獎的凱瑟琳·畢格羅,不過,Relativity Media公司似乎搶得先機,因為由他們製作的《勇者行動》已經拍攝完成。
預告片中,無數動作鏡頭的剪輯,雖老套卻令人熱血沸騰,還有各種高科技新式武器的展示以及海豹突擊隊強悍的作戰能力和配合,無不令人大開眼界,而該片也被稱做《戰地3》的真人版。你甚至可以把它當成
美軍的徵兵廣告。似乎在這個蕭條的時候,傳統的戰爭電影終於在美國銀幕上再度復甦。
這是一部根據現役美軍海豹突擊隊真實經歷改編而成的軍事題材影片,雖然整體故事為虛構,但是影片當中運用到的武器和設備以及戰術等可都是實實在在的真傢伙。壯烈緊張的戰場真實感是影片強調的主題,在預告片中出現了猶如射擊游戲般的第一人稱視角畫面,彷彿就像在打一場真人版的CS。另外,本片非常特殊地採用了佳能EOS 5D MARK II攝影機進行拍攝,其單反攝影般的畫面質感或許將是本片的一個特別賣點。軍事迷、游戲玩家以及攝影愛好者會是本片的潛在觀眾群。作為一部炫耀美軍反恐實力的影片,政治因素以及殘酷血腥的戰爭畫面或許成為本片引進的一大障礙。[2]

❻ 電影《1917》觀後感

奧斯卡的《1917》這部電影不得不說讓人是又愛又恨,最好的調度,最好的攝影,這絕對是一場兩小時的視聽盛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兩刷,甚至是三刷的戰爭巨作。但是相比一邊倒的「吹爆」聲,對於一個沉迷游戲的御宅,1917所帶來的震撼要打上不少折扣了。通過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展現戰爭,而且是相對比較陌生的一戰題材,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只是在看過之後,我最直觀的感受卻是:戰地1真牛逼。

戰地1是一款以一戰為背景的fps游戲,有多人對戰模式,也有故事模式。那些耳熟能詳的索姆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在游戲中都有著精彩絕倫的展示,而且,也是一鏡到底。

相比之下,無論是沉浸感、參與感,游戲都要更勝一籌。甚至連電影的強項,敘事上,游戲處理得也更加巧妙。

現在娛樂圈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游戲越來越像電影,電影越來越像游戲。只是在同化的道路上,游戲一路絕塵而去,電影卻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目前主流的戰爭題材電影無非兩個論點,最常見的就是一直被人詬病的主旋律戰爭片。謳歌軍隊,抨擊侵略者。這種片子並非國內獨有,無論哪裡,都是一抓一大把。另一種則是反戰,批判戰爭,謳歌和平。

有趣的是,通常來說關於二戰的主旋律影片比較多,如《無恥混蛋》《帝國的毀滅》《辛德勒名單》《紫日》等。在這些片子里,都有一個明確的「惡人」符號,他們的作用就是給主角找不痛快,所有觀眾都會痛恨他們。

因為二戰是一場正邪非常明確的戰爭,無論怎麼解構,納粹和皇軍是侵略者,也許其中有好人,但人們不關心,在影視作品中他們就是邪惡的。這一點在所有國家的電影里都高度一致。

而關於一戰的片子就比較微妙了,它們大多都是反戰題材的影片,如《戰馬》《戰壕》《聖誕快樂》等。這一類影片並沒有特別明確的邪惡符號,也許有幾個壞人,但並沒有那個群體被貼上邪惡的標簽。甚至主角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士兵,德國也好、英國也好、土耳其也好。

究其原因,一戰本身就沒有對錯。一戰中的協約國和同盟國並沒有明確的侵略者與被侵略者,雙方都是施暴者,也都是受害者。無非是帝國主義在工業革命中膨脹到了極致之後因為分贓不均而展開的內訌。在一戰中,屠殺平民這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比比皆是。

然而1917的立場則顯得非常曖昧,門德斯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英國人想當然地認為大英帝國是輝煌正確的,德意志則是邪惡的……事實上,在大英帝國眼中,所有的歐洲大陸國家都是邪惡的。所以他的主角自然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英雄——團結、有愛、勇敢……而且有愛。

用咱們比較熟悉的話說,就是個聖母白蓮。

這兩個主角的所作所為讓我甚至有種在看樣板戲的錯覺,除了戰鬥力不太夠以外,這不就是兩個抗戰英雄么?怎麼炸都不死,和法國老百姓同仇敵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心系身在前線的親人,面對受傷的敵人還苦心救治,甚至面臨暴露的危險也不願在第一時間下殺手。

相比之下,德國佬簡直就是抗戰電影里悍不畏死萬歲沖鋒的「鬼子」。明知必死也要和主角拚命,對著自己的救命恩人刀劍相向,著實可憐又可恨。

若是戰爭剛爆發的1914年也就罷了,但是很難想像在經歷過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役之一——索姆河戰役後,這兩個主角居然還如此天真。

一戰不是正邪大戰,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雖然死亡人數相近,但一戰的殘酷程度遠遠勝過二戰。前線是不折不扣的絞肉機,在短短五個月的時間里,參戰雙方在六十公里長的戰線上丟下了一百五十萬具屍體。

人們稱其為「索姆河地獄」。

幾乎所有經歷過索姆河戰役的士兵都得了創傷後應激障礙。

然而門德斯卻非常巧妙地將1917處理成了一部主旋律影片,他已經試圖通過批判戰爭的殘酷來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反戰者,但是所有反戰電影必然存在的要素就是自我批判。在這一點上,1917卻是非常平淡地一語帶過。

「只有一種方法結束這場戰爭——最後一個人站著」。

這是一沒有任何意義的哀嘆,甚至讓人覺得說出這句話的上校是個明白事理的好人。但這並不是戰爭的真相,也沒有展現戰爭的可怕。

為數不多直接描述「地獄」的片段里,兩個通訊兵穿過彈坑遍布的陣地,他們看到了許多屍體,膽小的布雷克被嚇了一跳。斯科菲爾德從瀑布落下之後,越過十幾具屍體爬上岸。

花瓣飄落在漂浮屍體的河流上實在是驚艷的設計,但放在這里又頗令人費解:這強烈的批判,其對象到底是怪罪你的敵人,還是參戰的雙方?

縱然屍山血海,觀眾最直觀的感覺卻不是對戰爭的厭惡,而是對於那些破壞美好田園的德國佬的憤恨。

這是主旋律戰爭片和反戰戰爭片的根本區別。前者讓人痛恨侵略者,後者讓人痛恨戰爭。

我個人並不反感主旋律電影,事實上,很多主旋律電影拍得熱血沸騰,香的很。可是將一場雙方愚蠢而造成的悲劇處理成單方面的過失,就頗有些甩鍋的意味了。

網上對於1917的咱們聲大抵和《鳥人》、《俄羅斯方舟》相同,都是對其一鏡到底的表現手法贊美有加。

一鏡到底的電影就吹爆,爆什麼呢?吹就完了。

可是在1917中的長久頭又顯現出了一些奇怪的弊端。

寫實又過分寫意,唯美的鏡頭和殘酷的戰爭本應產生的強烈撞擊卻因為一鏡到底所扭曲的空間而被扭曲。電影本身就在玩弄時間和空間,剪輯更是重要的電影手段之一。但是為了達到「一鏡」這一形式,不得不舍棄幾乎所有的剪輯手段,與之相對的,精湛的調度和鏡頭的連續性被發揮到了極致。

似乎從阿方索開始,好萊塢就開了個奇怪的頭,許多導演開始迷信一鏡到底,當電影的內核無法企及那些經典,當導演無力通過影片闡述自己的思想,那麼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手段就只剩下演技和調度了。

相比在其他各類獎項上的優異表現,奧斯卡給《1917》的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響效果彷彿是一種無聲的諷刺。

不過說了這么多,並能不能否認這仍舊是一部相當優秀的電影。

閱讀全文

與戰爭電影里是游戲主角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紀實電影解說大全集 瀏覽:849
鬼屋大電影2中文版 瀏覽:606
俄羅斯電影犯罪動作片 瀏覽:308
摩天樓電影觀後感 瀏覽:457
25屆青龍電影節紅毯 瀏覽:329
俄羅斯切爾諾貝利電影 瀏覽:48
血玫瑰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304
怎麼每天都訂不到電影票座位都是滿的 瀏覽:955
電腦看4k電影裝什麼系統好 瀏覽:396
美國電影導彈追飛機 瀏覽:480
傲嬌與偏見是電視劇還是電影 瀏覽:446
北京電影節閉幕式紅毯全程 瀏覽:928
電影大餓 瀏覽:739
ck電影院在線 瀏覽:787
韓國電影怎麼講故事 瀏覽:619
歐美電影軟體哪個好看 瀏覽:940
2022電影院新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40
那不和印度電影 瀏覽:888
香港越南電影大全 瀏覽:696
韓國電影奇怪的理發店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