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表面是演員,實際是大學老師的7位明星,他們的學生佔半個娛樂圈,都有誰
娛樂圈是一個藏龍卧虎的地方,其中不乏一些身兼多職之人。他們是光鮮亮麗的明星,然而他們又會化身為各大高等院校的老師,站在講台前教書育人,為娛樂圈輸入一批又一批的後備人才。這些明星們有的曾經當過老師,有的現在仍是老師,當然他們也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在娛樂圈發展得很好。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這些娛樂圈裡的「老師」明星們,細數一下到底有哪些人呢?
1、張頌文
1972年12月27日生於吉林長春,內地影視女演員、導演,199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系中戲表演系老師。1993年,因在張藝謀的電影《活著》中飾演啞女鳳霞一角而出道。2002年,出演管虎執導電視劇《黑洞》;同年執導音樂劇《金沙》。2011年7月,擔任張藝謀執導電影《金陵十三釵》的表演指導。2014年10月,擔任話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總導演;同年獲得首屆「演員形象榜」公眾形象金榜優秀演員獎。
Ⅱ 電影《中國門》觀後感,600字
關於中國高考和大學生出路等題材的紀錄片,我曾看過同時出品於2007年的周浩導演的《高三》,和杜海濱導演的《傘》(描述上海地區大學畢業生求職壓力的第三段)。北京電影學院張獻民教授在一篇網路文章里,曾對福建武平一中拼高考的《高三》里關於中國高考這件事,表達了反感:「反感之盛,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無可逃避,此一生,彼一生,無可逃者,唯死亡而已。現在比死亡多一位,守在成人儀式上。」
幾年之後,王楊導演的紀錄作品《中國門》,把我們帶到甘肅會寧縣這個遠在大西北的知名高考狀元縣城,讓我們見識了匯集自四方貧窮農村孩子的會寧一中,如何從校長,老師到家長,將通過高考以冀望經濟脫困,階級翻身的層層壓力,加諸這批日夜苦讀的學生身上。其實,《中國門》在這個議題上的關注面,展開得更為寬闊。它不但紀錄那些徹底失去青春,只剩日夜背書的甘肅農民孩子,也將鏡頭轉到北京,訪查那些瑟縮在唐家嶺地區如貧民窟一般,只能在街頭干臨時工的來自外地的大學畢業生。此外,本片繼續帶我們前往上海,見證一位從小被迫學鋼琴的都市中產階級女孩的不快樂成長經驗,和一群帶著走路還不穩的寶寶的年輕父母們,在「高級早教機構」的幼兒班裡,參加讓幼兒可以更早地「更聰明」的收費昂貴的英語訓練課程。
一方面,我極為同意張獻民對高考的反感。通過高考窄門所編制的成功,翻身,出人頭地的「中國夢」,這個不僅適用於中國大陸,也遍及各個華人社會的,似乎一直醒不過來的連環噩夢。現代版的科舉機制,和他所繼續強化的封建價值和社會控制,正牢牢鞏固這一套念書、升學、高考的完美而封閉的系統里。現在,通過高考以改變個人命運的思維,還可以跟「中國崛起」以改變國家命運的論述扣在一起:貧窮階級通過考上大學,走向經濟發達的城市生活,而以「更快更高更強」作為不只奧運更是經濟建設指導原則的中國,更讓國家經濟發展成為唯一價值與意識形態,和農村活都市青年追求生命之小我和大我意義的絕對方向。
在《中國門》里,北京一位來自農村的青年堅定的說:「我覺得我不笨,也夠勤勞,我相信我以後一定會好的,所以我決定留在北京。」抱著如此「中國夢」的年輕人,和那些抱著「美國夢」的各國移民,一樣地可敬,也一樣地悲哀。他們認為大都會里遍地都是機會,只要自己肯干,終能有出頭的一天。他們無法看到今日美國或中國之資本市場的結構性剝削,早已讓大多數底層的勤奮勞動力,恐怕永難翻身,只能在階級化社會里原地打轉,甚至消失。
有趣的是,導演王楊在這部影片,以及他對作品的闡述里,透漏出他對高考的一種更為復雜、開放的觀點。影片確實清楚呈現了農村與都市青少年,同樣沉重的不同壓力,但是他認為高考帶來的生活噩夢,與它給農村孩子弟提供的希望與可能,是相伴相生的。因此,在導演如是的提醒下,我們也許應該暫時稍微抽離「這些孩子正在被新科舉壓迫得喘不過氣」這類立即的閱讀效果,以思考「高考」與「中國夢」的辯證意義;如果「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中國經濟改革,盡管帶來了資本主義與貧富差距加劇等各種問題,但許多可能{包括未來的政治改革)也得以從中發生的話,那麼,讓更多青年拼進大學這件事,不也能以同樣的邏輯,期盼在那些想通過高考以改變個人命運的人里,將有一小部分的人得到基進反思的機會,終成未來改造中國命運的隊伍?
我忽然想到一位目前在廣州媒體工作的年輕朋友,正式來自於甘肅嘉峪關附近的青年。這位令我敬佩的好友,高考勝出進入北大,來到都市求學、工作,但他自己早早建立了深刻的省思能力,能夠批判地看待自己的與國家的諸般問題,並且在平面媒體工作里,開始產生了無可忽視的影響力。《中國門》里那些凌晨五點半即湧入會寧一中開始背書的農村孩子,也極可能還藏著好些位將要真正改變中國未來的種子,值得我們在困頓中抱著期待。
(摘自「機不可失」cnex紀錄片影展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