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徐克是香港新浪潮導演之一對嗎
對!徐克正是香港新浪潮導演之一。
香港新浪潮是於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一個潮流,參與者多為擁有電視製作經驗及於美國或者英國電影課程資歷的年青導演,當中包括徐克、許鞍華、嚴浩、譚家明和方育平以及牟敦芾等等。他們在1970年代回到香港後都加入本地電視台發展;在電視台磨鍊後,離開電視台發展各自的電影事業。在此期間拍攝的一批風格清新的影片。1978年8月18日出版的電影雜志《大特寫》(《電影雙周刊》的前身)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香港電影新浪潮:向傳統挑戰的革命者》,首次用新浪潮一詞來期待香港的新電影。
香港人的身份確立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粵語文化的盛行成為了香港新浪潮的創作因素。新浪潮期間,比較著名的包括許鞍華導演的《瘋劫》、《撞到正》、《投奔怒海》,譚家明導演的《烈火青春》、《愛殺》,徐克導演的《蝶變》、《第一類型危險》,梁普智於1976年導演的《跳灰》,章國明導演的《點指兵兵》、《邊緣人》,嚴浩導演的《茄喱啡》、《夜車》,方育平導演的《半邊人》、《父子情》,余允抗的《山狗》、《凶榜》(1981)及《師爸》等以及牟敦芾的《打蛇》。
香港新浪潮的導演將人際關系、社會問題、家庭及香港文化納入為題材,為當時的香港電影帶來一片新景象。
② 徐克屬於香港新浪潮導演之一對嗎
徐克屬於香港新浪潮導演之一。
徐克(Hark Tusi),1950年2月15日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2017年3月21日,榮獲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
(2)新浪潮電影導演擴展閱讀:
導演及代表作
1.梁普智 Po-Chih Leong (1939- ):《跳灰》(1976)、 《夜驚魂》(1982)
2.方育平 Allen Fong (1947- ):《父子情》(1981)、《半邊人》(1983)、《美國心》(1986)
3.許鞍華 Ann Hui (1947- ):《瘋劫》(1979)、《撞到正》(1980)、《胡越的故事》(1981)、《投奔怒海》(1982)
4.徐克 Hark Tsui (1951- ):《蝶變》(1979)、《地獄無門》(1980)、《第一類型危險》(1980)
5.嚴浩 Ho Yim (1952- ):《夜車》(1980)、《公子嬌》(1981)
6.譚家明 Patrick Tam (1948- ) :《名劍》(1980)、《愛殺》(1981)、《烈火青春》(1982)
7.余允抗 dennis yu (1950- ) :《師爸》(1980)、《山狗》(1980)、《凶榜》(1981)
8.章國明 Cheung Kwok-Ming (1951- ):《點指兵兵》(1979)
9.於仁泰 Ronny Yu (1950- ) :《救世者》(1980)
10.蔡繼光 Clifford Choi(1946- ):《檸檬可樂》(1982)、《男與女》(1983)
11.麥當雄 Johnny Mak (1949- ):《省港旗兵》(1984)
12.黎大煒 David Lai :《靚妹仔]》(1982)
13.麥當傑 Michael Mak (1958-)《俏皮女學生》(1982)
14.翁維銓 Yung Wai-Chuen(1949- ):《再生人》(1981)
15.區丁平 Tony Au (1954- ):《花城》(1983)
參考資料:網路-香港電影新浪潮
③ 中國電影新浪潮的推動者有誰
中國電影「新浪潮」的推動者是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由北京電影學院培養的一批中年的電影導演們,即第四代導演,如鄭洞天、騰文驥、黃建中等,他們鑒於中國電影的陳舊性,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工作。但對中國電影的創新發展起來揚波助浪作用的都是新時期培養的第5代導演,如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馮小剛等人。
他們構思大膽,多方借鑒於西方的現代派電影,不守舊法,敢於創新,淡化故事與情節,把現實主義生活在熒屏上再現。他們把鏡頭指向人物的內心深處,努力創新電影的語言,對人物心理活動進行了熒屏上的塑造,力求人物心理表現上的完美。
④ 大家推薦幾個厲害的電影剪輯師,最好是國外的,要把他們的資料作品也放上來。
希區柯克,作品有驚魂記;阿拉伯勞倫斯,作品有諜影重重、羅拉快跑、爆裂鼓手。
剪輯(Film editing),即將影片製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捨、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並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從美國導演格里菲斯開始,採用了分鏡頭拍攝的方法,然後再把這些鏡頭組接起來,因而產生了剪輯藝術。
剪輯既是影片製作工藝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藝術創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最後一次再創作。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戈達爾:剪輯才是電影創作的正式開始。
⑤ 法國電影新浪潮詳細資料
「新浪潮」是指從1958年興起於法國的新一代電影導演的電影觀念和在這種觀念下涌現出來的一大批影片﹐這批導演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做過多年導演助手及拍過短片﹑具有專業知識的電影工作者﹐包括雷乃﹐A.﹑馬爾凱﹐C.﹑馬勒﹐L.﹑P.卡斯特等。二是《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家們﹐即所謂「電影手冊集團」﹐包括A.阿斯特呂克﹑戈達爾﹐J.-L. ﹑特呂弗﹐F.﹑夏布羅爾﹐C.﹑G.弗朗敘﹑羅梅爾﹐.﹑里維特﹐J.等。這些人沒有共同的綱領﹐並不組成一個流派﹐唯一共同點是他們都反對傳統電影的作法﹐強調電影是一種個人的藝術創作﹐要求電影從傳統藝術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們繼承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作法﹐不用攝影棚﹐不用電影明星﹐使用輕便攝影機﹐用非專業的或不出名的演員在實景中拍片。這種作法主要是由於拍片資金不足所決定的﹐在他們的影片獲得成功後就被逐漸放棄。「新浪潮」電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問題或社會問題﹐主要是表現個性﹐有的是導演個人的經歷﹐如特呂弗﹐F.描寫他的童年的《四百下》(1959年)﹑成年後戀愛的《二十歲的愛情》(1962年)﹑服兵役生活的《裝病躲差的士兵》(1961年)﹔有的是導演所熟悉或感興趣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寄生者或歹徒的生活和他們所關心的事情﹐如夏布羅爾﹐C.的《漂亮的塞爾日》(1958年)﹑《表兄弟》(1959年)﹐馬勒﹐L.的《情人們》(1958年)﹐戈達爾﹐J.-L.的《精疲力盡》(1960年)。在表現方法上﹐他們拋棄傳統的電影手法(倒敘﹑反打鏡頭﹑背景放映法﹑劃入劃出﹑疊化等)﹐打破傳統的影片樣式和戲劇演出概念﹐廣泛使用短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和從人物背後拍攝﹐畫面具有相當的真實感。他們也使用長時間的搖拍﹑長鏡頭﹑空格﹑鏡頭搖晃顫動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們的影片節奏快﹐切割頻繁﹐鏡頭直接跳接。出身於《電影手冊》評論家的導演們信奉巴贊﹐A.的理論。
「新浪潮」歷時不長﹐1962年後漸趨衰落﹐它的導演有的走上商業性電影的老路(如夏布羅爾)﹐有的轉向「作家電影」或「真實電影」(如雷乃﹐A.﹑馬爾凱﹐C.)﹐有的標新立異﹐企圖全盤否定傳統的電影﹐創造一種新電影(如戈達爾)。但總的說來﹐「新浪潮」對法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都有很大影響。
⑥ 法國新浪潮導演是否同樣的出身
是
法國新浪潮是指法國新聞界把1958-1959年間突然涌現的一股由不知名的青年人競相拍攝影片的熱潮稱之為「新浪潮」。新浪潮電影的興起主要得力於《電影手冊》雜志,從1955年起在巴贊的領導下團結了特呂弗、戈達爾、夏布羅爾等一批青年影評人,對法國商業電影的平庸和虛假進行猛烈的抨擊,提倡在電影創作中展現導演的個人風格,鼓吹「作者論」方法;新浪潮導演們並不反對商業性,而是主張把商業性和藝術性結合起來。法國新浪潮是繼歐洲先鋒派運動和德國表現主義後,世界史上第三次具有里程碑式影響力的電影運動。
⑦ 中國導演前十排名里都有誰
1、張藝謀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是中國重要的電影導演,在中國,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業電影製作人,他的喜劇電影在票房上一直很好。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夢工廠》、《在那裡》、《嘆息》、《大人物的葬禮》、《手機》、《有話好好說》、《唐山大地震》。
7、杜琪峰
生於1955年的杜琪峰是香港電影導演和製片人,他製作了各種類型的電影。他以動作片和犯罪電影而出名,他的電影經常探討的主題是友誼、命運和香港社會的變化。
他在1989年拍攝了一部關於阿郎的電影,主演周潤發,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黑社會》、《暗花》和《槍火》。
8、劉偉強
劉偉強1960年出生於香港,從小就喜歡攝影。劉德華製作的電影類型多種多樣,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動作片和犯罪電影,其中包括《逃學威龍》系列電影,以及《無間道》和 「建國三部曲」。
9、徐克
出生於1951年的徐克是香港新浪潮電影導演,他的風格非常百變,擅長以瘋狂的動作和明顯的半開玩笑的口吻敘事。
在美國,他最出名的是他那復雜、氣喘吁吁、令人激動的電影《刀馬旦》。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蝶變》,《英雄本色》,《蜀山傳》,《新龍門客棧》和《龍門飛甲》。
10、何平
何平是中國十大著名導演之一,他的主要電影作品包括西方武俠電影的混合類型。他創作了三部具有代表性的電影,分別是《甲方乙方》、《雙旗鎮刀客》和《天地英雄》。
⑧ 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的主將有哪幾位
弗朗索瓦.特呂弗
楚浮
高達
夏布洛
侯麥
賈克希維特
⑨ 新浪潮和左岸派的區別
一、成分不同
1、「新浪潮」的製作者大都是巴贊創辦的《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員,他們是些影迷,由到電影俱樂部中看影片、在雜志上寫評論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壇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將們: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里維特、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
2、而「左岸派」的製作者們則是聚集在塞納河左岸「門階出版社」這一左翼作家團體的周圍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羅伯—格里葉等;有戲劇家雷乃、亨利·高爾比;有記者阿爾芒·卡蒂;有攝影師阿涅斯·瓦爾達等。
而真正搞電影的只有克里斯,馬克一人。不同的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講,「左岸派」導演的文化修養要比「新浪潮」導演高。
二、時間不同
1、「新浪潮」運動始於50年代末期,以195S年為誕生的日期。
2、而「左岸派」電影導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導演早。雷乃在1948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瓦爾達也於1954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
三、影片主題和手法不同
1、「新浪潮」作者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
2、而「左岸派」的作家電影反映的卻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全人類性質的主題;作者電影較多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而作家電影則較多採用「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甚至混亂地採用人稱來敘事;作者電影有一種真實誠懇的風格。而作家電影卻有著強烈的文學、戲劇色彩,藝術的假定性也遠遠超過了「新浪潮」電影。
四、拍攝地點的選擇不同
1、由於「新浪潮」電影從來不去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不具有社會性主題和政治性主題。因此,所選擇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動范圍總在這個大城市中進行;同樣基於影片主題的不同。
2、「左岸派」導演們拍攝的地點也極為廣泛,足跡遍及蘇聯、日本、朝鮮及歐洲各地。他們是些跨越國界的人,他們的目標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⑩ 香港新浪潮時期的著名導演,簡要說出幾個。
1979-1983年徐克、許鞍華、方育平、嚴浩等人掀起香港電影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電影的源起是一班在電視台出身的年輕導演各自開始拍攝風格新穎的電影。1979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涌現出章國明的《點指兵兵》、徐克的《蝶變》、許鞍華的《瘋劫》和翁維銓的《行規》。而在1978年,嚴浩拍攝了《茄喱啡》。1980年,譚家明拍攝了《名劍》。
到如今一直堅持拍片並且占據主流電影位置的可能只剩下徐克和許鞍華了。那些曾經心懷電影夢的年輕導演的離開或淡出,多少勾勒出香港電影這些年從蓬勃走向低谷的一個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