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電影講述的是畫家的故事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亞平寧半島的棕櫚樹,蘸著維蘇威火山的岩漿在天空勾畫的金色畫幅,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充滿了動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米開朗基羅創造了一件件氣勢恢弘的作品,成為人類高尚精神的象徵。
有關米開朗基羅的片子有1950年的義大利影片《泰坦:米開朗基羅的故事》、1980年的美國影片《米開朗基羅》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羅爾·里德導演的《迷狂與痛苦》,影片描述了米開朗基羅在繪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頂畫的過程中和僱主,羅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間發生的故事,著力表現兩個巨人之間的沖突和友誼。(P16-1A、P16-1B)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這個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數當選為代表整個20世紀的個人,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曾經嘗試過從現實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結構主義以至波普藝術的各個繪畫流派,並且是「立體派」畫法最重要的發明人,這使他成為我們這個飛速發展時代的象徵。除了在繪畫領域表現出的驚人創造力,作為情聖的畢加索也可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一生中曾經和難以數計的女人有過浪漫史,而他「畫風隨著情人變」的癖性更是被史家們津津樂道。
不少電影都以畢加索為主角,其中比較優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魯佐導演的《畢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電影《畫家畢加索》、1996年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畢加索》、以及曾經在中央台播放過的瑞典影片《畢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體現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筆下的魑魅魍魎彷彿會飛出紙面。而這種奔放感在另一些繪畫中表現為對革命的熱情和對不公正的憤怒。當然,戈雅也有溫情的一面,他畫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聯想起畫家不凡的浪漫史。
關於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爾多的戈雅》,這部製作精美的藝術影片描繪了西班牙畫家戈雅熱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奧·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術史上的一個謎團。1906年,這位百分百英俊瀟灑的青年才子從義大利來到巴黎,窮愁潦倒地度過了十數年的時光,1918年後其自創的畫風逐漸被社會承認,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絕從絕望和放盪的泥潭中爬出來,幾乎每天都要喝得爛醉如泥,終於在1920年溘然長逝。莫迪里阿尼喜歡描繪高度變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鵝式的長脖子」而聞名於世。這些形象大多賞心悅目,在構圖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諧之美,這些畫是如何在醉酒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這一直是令史家頭痛的謎題。(P16-4A,P16-4B)
關於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爾納斯19號》,在這部法國導演雅克·貝克導演的影片中,錢拉·菲利浦演活了這位命運多蹇的天才。這部影片獲得了激進的電影大師戈達爾的賞識。
迭戈·里維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聲名顯赫的拉美畫家裡維拉曾經嘗試過立體派和抽象派,但在壯年時毅然轉向挖掘祖國墨西哥的傳統文化,歌頌偉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畫法、馬雅和阿茲台克的古老畫風、以及西方現代諸流派的技法,創造了一種屬於自己,也屬於左翼進步力量,屬於拉美人民的,富於裝飾性和宣傳性的畫風。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搖籃還要搖》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這位藝術家開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畫家、版畫家和電影製片人幾重身份的安迪·沃霍爾是按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紅人。他提出了「藝術不必手工製作」的著名主張,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製作的瑪麗蓮·夢露絲網版畫,這些畫組成的「版畫走廊」探討了大眾文化和藝術之間的關系,成為波普藝術運動中的最強音。
1996年的美國影片《我射殺了安迪·沃霍爾》表現了一個希望安迪·沃霍爾買下自己的電影劇本,卻履履不能如願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殺了這位先鋒人物的故事,影片從海報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藝術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達·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這位墨西哥女畫家的作品中,幻覺和想像如野馬狂奔。卡羅曾經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後來嫁給了墨西哥畫家裡維拉,他們的婚姻生活騷動不安。在20世紀40年代後,女畫家的脊柱出了問題,但她仍然作畫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終結,畫作的主題從超現實主義的想像變成了對神的禮贊。
還未上映的美國影片《弗瑞達·卡洛》由著名影星塞爾瑪·海耶克主演,將在觀眾面前展現卡羅傳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爾·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畫作多是宗教題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塊和拉長的形體表現嚴肅的精神性主題。這在當時文藝復興的世俗化氛圍中無疑是一種反潮流的風格,但400年後,格列柯的平塗技巧和精神主題卻正好投合了現代畫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為對現代流派影響最大的古典畫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這更增加了現代人對他的興趣。
1963年,梅爾·費雷爾在影片《埃爾·格列柯》中,再現了這位大師不平凡的繪畫生涯。(P16-8A、P16-8B)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畫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裡已經表現得相當成熟,但到波洛克這里才真正顯示出其瘋狂的魅力。波洛克創造了各種極端的畫法:以戲劇化的狂暴將顏料潑灑到畫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顏料,再甩向釘在牆壁上或鋪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開的畫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隨便拋灑在畫布上。他作畫時在房間中不停地走在走去,並且把這種行動看作是繪畫的一部分,這使其風格獲得了「行動藝術」的稱號。但這並不是說波洛克的行動大於藝術,在其作品中,我們仍能夠感到一種清新、和諧而又豐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國繪畫第一次擁有了一種完全獨特的視覺語言,為美國成為戰後視覺藝術中心立下了汗馬功勞。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劇性的,因為一直懷疑自己藝術的價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戀酒精,直至最後被車撞死。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波洛克》中,美國實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這個孤獨而又瘋狂的開拓者,因此而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寫風格的清晰勾線和富有光感的色彩運用使勞特累克的畫作彷彿杜米埃和印象派的雜交。這位少年身殘的畫家喜歡和下層人士來往,敏銳的感覺使他得以同時捕捉環境氛圍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過,他所畫的人物總是比實際上看起來丑些,成為作者憤世疾俗情緒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兩部《紅磨坊》中,勞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這兩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這位18世紀的畫家畫風甜美細膩,可以說達到了洛可可風格的極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兩個弗拉戈納爾》根據畫家的名畫《洗衣婦》的主題,設置了洗衣婦瑪麗安娜作為女主人公,為影片引入社會畫卷,注入浪漫情調。(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這位中國近代女畫家幼時父母雙亡,13歲即被賣入煙花樓,受盡凌辱,1916年被革命黨人潘贊化贖出並與之成婚。之後受鄰居的影響開始學習文化和繪畫,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績考入上海美專,之後考入法國國立里昂美術學校和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1925年以畢業創作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羅馬獎學金,進入羅馬皇家美術學院,之後其作品兩次獲得國際大獎。潘玉良把中國傳統和勾線畫法和當時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她筆下的人物多表達出強烈的情感,而女性沒有層次感的紅艷嘴唇是她畫作的商標。
大陸香港合拍的影片《畫魂》由著名影星鞏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現了潘玉良從妓女到畫家的過程,觀眾對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和影片中的裸體鏡頭津津樂道,卻並沒有意識到主人公是一個多麼傑出的畫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歸於印象派,有人把他歸於表現主義,其實凡·高不屬於任何派別,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題材、明亮的色彩,旋轉的筆觸,凡·高的每一幅畫上都帶上了自己的商標。凡·高的人生有著太多的詭謬之處:他有著渴望擁抱一切人的熱情,卻連親近的朋友都無法和他友好共處;他像個聖徒一樣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難,卻被認為是反社會的怪人;他的畫在生前無人問津,在死後卻價值連城,其復製品比「可口可樂」的廣告還要常見。凡·高同時擁有著最富親和力的畫作和最富戲劇性的人生,沒有理由不成為最為公眾熟知的藝術人物,以至於在中國的任何一個鄉鎮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說起他的名字就像說「蛋糕」一樣自然。
凡·高是電影業的寵兒,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內利導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並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間的同性戀關系。在黑澤明的影片《夢》中,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國著名導演莫里斯·皮亞拉執導的《凡·高》中,攝影師用電影畫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繪畫給人的感覺。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兒童片《我與凡·高》,在片中一個小姑娘在夢中的凡·高的鼓勵下追回了自己的畫。
(P16-13A、P16-13B)
讓-米歇爾·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寫的文句以及科學的數字圖式,加以豐富的色彩拼湊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畫似乎比任何經典畫家的作品更契合於我們這個紛亂的時代。從紐約嬉皮士的塗鴉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紅起來,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國際聲望,但不久死於吸毒過量,年僅26歲。
1996年米拉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紛亂的色調和激越的搖滾表現了這位畫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唐伯虎(1470-1523)
唐寅,字伯虎,弘治十一年(1498)中應天府解元,後入京會試,受考場舞弊案牽連下獄,
被黜為吏。於是伯虎絕意功名,藉詩畫謀生,他泛取宋元諸家之長,筆墨細勁秀潤,格調瀟灑
清逸,行利兼具,雅俗共嘗。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羈,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
不過,我們了解這位畫家,主要是因為星爺的影片《唐伯虎點秋香》。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
畫家業余時間做成的一件小事:化身為唐伯虎的敵人打入仇家內部,只因為看中了府里長相酷
似鞏俐的丫環「秋香」。在求愛的過程中,唐伯虎不但表現了繪畫的絕技,更顯示出其在曲藝
、武術、氣功等方面的多項才能,最終抱得美人歸。《唐伯虎點秋香》塑造了電影史上最神氣
的畫家形象,並且給了本文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尾。
(轉的別人的……)
B. 關於一位畫家的電影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亞平寧半島的棕櫚樹,蘸著維蘇威火山的岩漿在天空勾畫的金色畫幅,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充滿了動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米開朗基羅創造了一件件氣勢恢弘的作品,成為人類高尚精神的象徵。
有關米開朗基羅的片子有1950年的義大利影片《泰坦:米開朗基羅的故事》、1980年的美國影片《米開朗基羅》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羅爾·里德導演的《迷狂與痛苦》,影片描述了米開朗基羅在繪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頂畫的過程中和僱主,羅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間發生的故事,著力表現兩個巨人之間的沖突和友誼。(P16-1A、P16-1B)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這個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數當選為代表整個20世紀的個人,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曾經嘗試過從現實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結構主義以至波普藝術的各個繪畫流派,並且是「立體派」畫法最重要的發明人,這使他成為我們這個飛速發展時代的象徵。除了在繪畫領域表現出的驚人創造力,作為情聖的畢加索也可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一生中曾經和難以數計的女人有過浪漫史,而他「畫風隨著情人變」的癖性更是被史家們津津樂道。
不少電影都以畢加索為主角,其中比較優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魯佐導演的《畢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電影《畫家畢加索》、1996年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畢加索》、以及曾經在中央台播放過的瑞典影片《畢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體現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筆下的魑魅魍魎彷彿會飛出紙面。而這種奔放感在另一些繪畫中表現為對革命的熱情和對不公正的憤怒。當然,戈雅也有溫情的一面,他畫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聯想起畫家不凡的浪漫史。
關於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爾多的戈雅》,這部製作精美的藝術影片描繪了西班牙畫家戈雅熱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奧·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術史上的一個謎團。1906年,這位百分百英俊瀟灑的青年才子從義大利來到巴黎,窮愁潦倒地度過了十數年的時光,1918年後其自創的畫風逐漸被社會承認,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絕從絕望和放盪的泥潭中爬出來,幾乎每天都要喝得爛醉如泥,終於在1920年溘然長逝。莫迪里阿尼喜歡描繪高度變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鵝式的長脖子」而聞名於世。這些形象大多賞心悅目,在構圖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諧之美,這些畫是如何在醉酒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這一直是令史家頭痛的謎題。(P16-4A,P16-4B)
關於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爾納斯19號》,在這部法國導演雅克·貝克導演的影片中,錢拉·菲利浦演活了這位命運多蹇的天才。這部影片獲得了激進的電影大師戈達爾的賞識。
迭戈·里維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聲名顯赫的拉美畫家裡維拉曾經嘗試過立體派和抽象派,但在壯年時毅然轉向挖掘祖國墨西哥的傳統文化,歌頌偉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畫法、馬雅和阿茲台克的古老畫風、以及西方現代諸流派的技法,創造了一種屬於自己,也屬於左翼進步力量,屬於拉美人民的,富於裝飾性和宣傳性的畫風。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搖籃還要搖》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這位藝術家開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畫家、版畫家和電影製片人幾重身份的安迪·沃霍爾是按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紅人。他提出了「藝術不必手工製作」的著名主張,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製作的瑪麗蓮·夢露絲網版畫,這些畫組成的「版畫走廊」探討了大眾文化和藝術之間的關系,成為波普藝術運動中的最強音。
1996年的美國影片《我射殺了安迪·沃霍爾》表現了一個希望安迪·沃霍爾買下自己的電影劇本,卻履履不能如願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殺了這位先鋒人物的故事,影片從海報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藝術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達·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這位墨西哥女畫家的作品中,幻覺和想像如野馬狂奔。卡羅曾經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後來嫁給了墨西哥畫家裡維拉,他們的婚姻生活騷動不安。在20世紀40年代後,女畫家的脊柱出了問題,但她仍然作畫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終結,畫作的主題從超現實主義的想像變成了對神的禮贊。
還未上映的美國影片《弗瑞達·卡洛》由著名影星塞爾瑪·海耶克主演,將在觀眾面前展現卡羅傳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爾·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畫作多是宗教題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塊和拉長的形體表現嚴肅的精神性主題。這在當時文藝復興的世俗化氛圍中無疑是一種反潮流的風格,但400年後,格列柯的平塗技巧和精神主題卻正好投合了現代畫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為對現代流派影響最大的古典畫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這更增加了現代人對他的興趣。
1963年,梅爾·費雷爾在影片《埃爾·格列柯》中,再現了這位大師不平凡的繪畫生涯。(P16-8A、P16-8B)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畫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裡已經表現得相當成熟,但到波洛克這里才真正顯示出其瘋狂的魅力。波洛克創造了各種極端的畫法:以戲劇化的狂暴將顏料潑灑到畫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顏料,再甩向釘在牆壁上或鋪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開的畫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隨便拋灑在畫布上。他作畫時在房間中不停地走在走去,並且把這種行動看作是繪畫的一部分,這使其風格獲得了「行動藝術」的稱號。但這並不是說波洛克的行動大於藝術,在其作品中,我們仍能夠感到一種清新、和諧而又豐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國繪畫第一次擁有了一種完全獨特的視覺語言,為美國成為戰後視覺藝術中心立下了汗馬功勞。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劇性的,因為一直懷疑自己藝術的價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戀酒精,直至最後被車撞死。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波洛克》中,美國實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這個孤獨而又瘋狂的開拓者,因此而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寫風格的清晰勾線和富有光感的色彩運用使勞特累克的畫作彷彿杜米埃和印象派的雜交。這位少年身殘的畫家喜歡和下層人士來往,敏銳的感覺使他得以同時捕捉環境氛圍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過,他所畫的人物總是比實際上看起來丑些,成為作者憤世疾俗情緒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兩部《紅磨坊》中,勞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這兩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這位18世紀的畫家畫風甜美細膩,可以說達到了洛可可風格的極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兩個弗拉戈納爾》根據畫家的名畫《洗衣婦》的主題,設置了洗衣婦瑪麗安娜作為女主人公,為影片引入社會畫卷,注入浪漫情調。(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這位中國近代女畫家幼時父母雙亡,13歲即被賣入煙花樓,受盡凌辱,1916年被革命黨人潘贊化贖出並與之成婚。之後受鄰居的影響開始學習文化和繪畫,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績考入上海美專,之後考入法國國立里昂美術學校和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1925年以畢業創作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羅馬獎學金,進入羅馬皇家美術學院,之後其作品兩次獲得國際大獎。潘玉良把中國傳統和勾線畫法和當時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她筆下的人物多表達出強烈的情感,而女性沒有層次感的紅艷嘴唇是她畫作的商標。
大陸香港合拍的影片《畫魂》由著名影星鞏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現了潘玉良從妓女到畫家的過程,觀眾對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和影片中的裸體鏡頭津津樂道,卻並沒有意識到主人公是一個多麼傑出的畫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歸於印象派,有人把他歸於表現主義,其實凡·高不屬於任何派別,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題材、明亮的色彩,旋轉的筆觸,凡·高的每一幅畫上都帶上了自己的商標。凡·高的人生有著太多的詭謬之處:他有著渴望擁抱一切人的熱情,卻連親近的朋友都無法和他友好共處;他像個聖徒一樣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難,卻被認為是反社會的怪人;他的畫在生前無人問津,在死後卻價值連城,其復製品比「可口可樂」的廣告還要常見。凡·高同時擁有著最富親和力的畫作和最富戲劇性的人生,沒有理由不成為最為公眾熟知的藝術人物,以至於在中國的任何一個鄉鎮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說起他的名字就像說「蛋糕」一樣自然。
凡·高是電影業的寵兒,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內利導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並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間的同性戀關系。在黑澤明的影片《夢》中,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國著名導演莫里斯·皮亞拉執導的《凡·高》中,攝影師用電影畫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繪畫給人的感覺。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兒童片《我與凡·高》,在片中一個小姑娘在夢中的凡·高的鼓勵下追回了自己的畫。
(P16-13A、P16-13B)
讓-米歇爾·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寫的文句以及科學的數字圖式,加以豐富的色彩拼湊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畫似乎比任何經典畫家的作品更契合於我們這個紛亂的時代。從紐約嬉皮士的塗鴉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紅起來,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國際聲望,但不久死於吸毒過量,年僅26歲。
1996年米拉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紛亂的色調和激越的搖滾表現了這位畫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C. 哪些電影里有畫家
忘情畢加索 Surviving Picasso (1996)8.0
狂愛走一回 | 拯救畢加索
導演:詹姆斯·伊沃里 主演:安東尼·霍普金斯 娜塔莎· 麥克艾霍恩 朱麗安·摩爾
畢加索的秘密 Mystère Picasso, Le (1956)8.3
畢加索的奇異歷程 Picassos Aventyr (1978)8.1
梵高 Van Gogh (1991)7.9
梵高傳 | 梵谷
導演:莫里斯·皮亞拉 主演:雅克·迪特隆 Gérard Séty Corinne Bourdon
梵谷與提奧 Vincent & Theo (1990)8.0
文森特與西奧
導演:羅伯特·奧特曼 主演:蒂姆·羅斯 Paul Rhys Adrian Brine
弗里達 Frida (2002)8.5 本片講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羅傳奇般的一生
達利和他的情人 Little Ashes (2008)8.0 本片講述了西班牙著名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
畫家克林姆 Stealing Klimt (2007)
一代畫家卡拉瓦喬 Caravaggio (2007)8.2
波爾多慾望天堂 Goya in Bordeaux (1999)7.7 講弗朗西斯科·戈雅
波洛克 Pollock (2000)7.4 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波洛克痛苦而自我毀滅的一生
情迷畫色 Love Is the Devil: Study for a Portrait of Francis Bacon (1998)7.5 英國畫家培根
D. 電影主人公叫邱一格是畫家請問是哪部電影
《深宅未醒》
男主是畫家。
是由北京東方飛雲國際影視公司投資製作的數字電影。
劇情簡介:顧曉冰與邱一格青梅竹馬,從小一塊兒長大,由於家庭原因,曉冰被爸爸帶出國,離開了15年,回來後發現彼此依然相愛並結婚了,後來發現一格曾經有過一未婚妻,但是死了,所有人都說一格跟他母親都是神經有問題。一格的妹妹(無血緣關系,父親抱養回來的。)深愛著一格,想方設法讓大家去誤以為一格有神經病,殺害了其未婚妻和母親。通過曉冰的逐一偵查,證明丈夫一格並未殺人。
E.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主角是個畫家。故事從小開始說的。。外國片。
中文名稱:遠大前程 英文名稱:Great Expectations 別名:烈愛風雲 主演:伊桑·霍克 格溫尼斯·帕特洛 羅伯特·德尼羅 安妮·班克勞馥 根據19世紀大文豪狄更斯原著小說改編,充滿現代、激情及爭議的電影《烈愛風雲》,故事描述一位年輕藝術家,在旅程中遇見三個毫不相乾的陌生人,但卻改變了他一生,這些人毫無預期且無情的闖入他的生活:一位危險的囚犯勞斯汀,冰山美人伊斯黛拉及有錢卻古怪的黛斯摩夫人,經由這四人間的驚奇互動,使得《烈愛風雲》呈現對於生命中之偶然,睿智且又獨特的風貌。
F. 有哪些是關於畫家的電影
《梵高:畫語人生》,我是在去年看的,把梵谷畫家一生的作品都放在一個電影里,世界上每一個著名畫家都為他畫一幅畫,然後拍攝完成。
G. 求一部關於畫家的歐美電影
1、《莫迪里阿尼》
H. CCTV6播放過一部有關一位中國畫家的電影,那部電影是什麼
應該是 《畫魂》
大陸的鞏俐和香港的爾冬升分飾男女主角,飾演大太太的台灣女配角瀋海蓉卻是演出最精彩的一位。故事主人翁民初傳奇女畫家潘玉良,她原是江南的妓女出身,因為認識了蕪湖海關鹽業總監潘贊化而改變了一生命運。她隨潘贊化到了上海,開始了學畫的學生生活。其後她留學巴黎,成為國際著名的畫家。上海美術學院校長劉海粟觀念開明,請她回國任教,但卻遭到保守的國人排斥。最後她再度漂泊異鄉,在摯友王守義(片中改名王守信)的陪伴下度過黯淡的晚年。全片闡事手法比較平淡和表面化,只有潘玉良、潘贊化與元配夫人之間的三角關系拍得較為細膩動人。
轉自網路空間:http://hi..com/ququskytwo/blog/item/599e3217f9d0536fcb80c42c.html
I. 推薦幾部講述畫家的電影
繪畫還是做愛 Peindre ou faire l'amour(2005)
導演:
Arnaud Larrieu
Jean-Marie Larrieu
主演:
丹尼爾·奧特尤爾 Daniel Auteuil
薩賓·阿澤瑪 Sabine Azéma
國家/地區: 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
威廉和曼德琳住在山腳下的一個小城。他們結婚多年,彼此忠誠相愛,生活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 夫婦倆唯一的女兒去了義大利,現在他們只需要照顧好自己就行了。 一次,曼德琳去周圍的山中散步,她在一所老房子前支起畫板准備畫畫,卻遇到了亞當,他優雅博學但是雙目失明。亞當帶曼德琳參觀了這所房子,說這房子正在尋找買主。曼德琳一眼就看中了,於是和威廉商量決定買下來。 搬進新家後的幾個星期,威廉和曼德琳沉浸在幸福快樂中。他們開始和亞當以及他年輕的女伴伊娃過從甚密起來,亞當的住所距離他們只有幾百碼遠,一天,亞當的房子不幸遭遇火災,但一切都無所謂。
莫迪里阿尼 Modigliani(2004)
導演:
Mick Davis
主演:
艾爾薩·茲爾貝斯坦 Elsa Zylberstein
安迪·加西亞 Andy Garcia
巴黎畫派才子莫迪里亞尼,出生之年比畢卡索晚三年,僅擁有三十六歲短暫的一生,他的一生,盡是充斥著酒精、大麻與女人的放盪生活,然而,他的繪畫或雕刻作品卻是完全兩樣的對比——穩定而精準的線條、沈著的色彩、簡潔的造形及有條不紊的表現手法。莫迪里亞尼的一生,可以說是由一連串的「抗議」串成的——抗議中產階級的志得意滿,抗議他那寫生風景的繪畫老師,抗議不認同、不回饋他藝術才能的整個社會,抗議他自身久患的結核病。他在酒精與葯物中極端放恣,他在創作時也一樣狂野,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藝術家,在絕望與貧病交纏之下,以瘋狂的速度創作,和時間之神艱苦地競賽,最後終於以三十六歲的短暫生命,為藝術綻放永恆的光芒。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2003)
導演:
彼得·韋柏 Peter Webber
主演:
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科林·費爾斯 Colin Firth
Geoff Bell
以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楊·維梅爾(Jan Vermeer)為題材的歷史影片。改編自Tracy Chevalier的同名暢銷小說。以舊時代女人試圖突破環境限制、改變自身命運為描寫主題。
葛麗葉(Scarlett Johansson 飾)是出身貧苦人家的少女,因為前往畫家維梅爾(Colin Firth 飾)的家中幫佣,在維梅爾家幫佣期間,葛里葉必須在好色畫商、掌利權的老夫人、忌妒狐疑的少夫人、不懂人事的孩子間周旋,更重要的,她愛上了男主人。擁有極高藝術天份的葛麗葉,深深影響了維梅爾的創作,甚至成為畫中的模特,但卻因為身分地位的懸殊,而空餘一場情恨……
畫魂(2003)
導演:
關錦鵬 Stanley Kwan
牛樂 Le Niu
主演:
李嘉欣 Michelle Lee
伊能靜 Shizuka Inoh
劉燁 Ye Liu
著名華人畫家潘玉良有著傳奇的一生。
醉畫仙 Strokes of Fire(2002)
導演:
林權澤 Kwon-taek Im
主演:
崔岷植 Min-sik Choi
安聖基 Ahn Seong-gi
孫藝珍 Son Ye jin
1850年代內憂外患的朝鮮,人民過著艱苦的生活。被人毆打的乞丐少年張承業被書生金柄文所救,二人結下終生不解的友誼。在金柄文的朋友李凝軒的幫助下,承業在大畫院正式拜金柄文為師學畫。五年後,承業憑著自己過人的天分,開始學有所成,離開了老師雲游天下。一次偶然的機會,承業結識了青樓女子梅香,為她在群擺上畫了梅花,並題寫了「梅花一生不賣香」的字句。不久,承業來到初戀情人李凝軒的妹妹素雲家中,為久病的李凝軒作了一副《仙鶴圖》。李凝軒仙逝後,承業告別素雲繼續流浪。當時的社會非常鄙視作畫的文人,失意的承業只得繼續四方遊走,修身養性。一天,承業來到一個鄉村,偶遇在此避難的梅香,令得他百感交集,再次面對相逢離別。承業一路走到濟州島,遇見了參與政變的老師金柄文,老師首次認可了學生的作品,可承業卻自認為沒有達到理想中的境界。再度回到漢城,承業無意又碰到梅香,恍然間,他終於明白他一生苦苦追尋的是什麼。
弗里達Frida(2002)
導演:
朱麗·太莫 Julie Taymor
主演:
阿爾弗雷德·莫里納 Alfred Molina
薩爾瑪·海耶克 Salma Hayek
本片講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羅傳奇般的一生。弗里達(薩爾瑪·海耶克飾)從小生活在墨西哥城,七歲的時候她患了小兒麻痹症,導致右腳活動困難,甚至不能正常上學。十八歲那年,她又遭遇了一場車禍,這場車禍不僅導致了弗里達終身不孕,還給她的心靈遮上一層厚厚的陰影,在以後的日子裡,弗里達始終無法擺脫後遺症的纏繞。
面對這一切,弗里達並沒有灰心喪氣,她對生命的熱誠依然那麼強烈。在母親鼓勵下,她研習繪畫,並因此結識了恩師里維拉,與他譜出愛曲。透過畫筆,她那天賦才華充分表現出來;她的毅力,讓她成為獨當一面的傳奇人物……
波爾多慾望天堂Goya in Bordeaux(1999)
導演:
卡洛斯·紹拉 Carlos Saura
主演:
弗朗西斯科·拉瓦爾 Francisco Rabal
José Coronado
影片再現了戈雅這位開啟了現代畫風的一代畫家的人生軌跡和心靈歷程,追憶了那個時代歐洲畫壇和宮廷志趣以及藝術探索。戈雅在多年與世隔絕和離群索居中,除了噩夢和非理性的幻想的陪伴,他再也聽不到小鳥的歌聲、女人的笑聲,無法享受音樂的震撼,唯一能做的是消沉而悲哀地在女兒練琴時用手的觸摸去感受琴體的震動。因為他被疾病奪去了聽力,只能在追憶中和過去的自我和逝去的歲月對話,他的聽眾只有他的女兒。他深深地懂得,只有理性的幻想才是藝術之母、奇跡的起源。而他終日徘徊在非理性的幻想中,使他陷於惡魔的折磨和糾纏中。在幻覺中他走上街頭,被人當成瘋子。有誰知道他的平版畫的成功、他筆下那個栩栩如生的動人女人的故事,以及他這位宮廷畫師的輝煌歲月。他們在沙龍里相遇,那裡有最具才華的人物和政治家,也有最高貴典雅的女人,他的繪畫藝術正是在這些人中得到肯定。但是,一切都在45歲時發生了改變,從此,他只能傾聽自己的思想。
慾海輪回Artemisia(1997)
導演:
Agnès Merlet
主演:
傑克斯·諾勒 Jacques Nolot
Miki Manojlovic
Valentina Cervi
講述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女畫家阿特米西亞青年時代的愛情故事。
片中的女主人公阿特米西亞·簡提列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2)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她出生於藝術世家,父親奧拉其奧·簡提列斯基(Orazio Gentileschi 1563-1639)是在義大利很有名望的畫家,她擅長創作富有表現力的作品,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她戲劇性一生的反映。阿特米西亞在19歲時在羅馬被父親的朋友兼同事阿格斯提諾·塔西強奸,並在隨後的審訊過程中飽嘗折磨,但她以驚人的毅力克服了那個時代的性別偏見,最終塔西被繩之以法。1612年,她和藝術家皮埃托·斯提阿特西結婚且定居佛羅倫薩,還成為了瓦薩里創建的繪畫學院的第一位女性成員。
卡拉瓦喬Caravaggio(1986)
導演:
德里克·賈曼 Derek Jarman
主演:
Nigel Davenport
肖恩·賓 Sean Bean
劇情
影片是對性、犯罪行為和藝術的一種深思,導演成功地將影象和繪畫這兩件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呈現出來,豐富地描繪出義大利傳奇畫家的一生。
安德烈·馬松與四種元素André Masson et les quatre éléments(1958)
導演:
Jean Grémillon
類型:短片
片長:24分鍾
國家/地區: 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
劇情
表現了法國超現實主義畫家安德烈·馬松(1896—1987)的創作歷程及其所思所想
梵高Van Gogh(1948)
導演:
阿倫·雷乃 Alain Resnais
主演:
Claude Dauphin
劇情
以荷蘭著名畫家梵高(1853—1890)的繪畫作品作為影像素材講述了梵高的生平並評述了他的繪畫藝術。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一望無際的麥田,古樸清幽的農舍,梵高及其朋友和鄰居們的形象依次出現在銀幕上。這些形象不是攝自現實的生活場景,而是取自畫家的繪畫作品,零碎的形象在攝影機的關照之下復活起來。
倫勃朗Rembrandt(1937)
導演:
亞歷山大·柯爾達 Alexander Korda
主演:
查爾斯·勞頓 Charles Laughton
17世紀荷蘭著名繪畫大師倫勃朗,世稱畫聖。影片從他的中年時期即1642年開始,當時倫勃朗事業成功,可是他心愛的妻子他所崇拜的偶像他畫了多年的模特兒莎士基婭不幸去世。倫勃朗在精神和生活上受到不堪忍受的打擊。莎士基婭給他留下了—個四歲的兒子和—筆可觀的財產。從此,倫勃朗變得沉默寡言,全部精力和樂趣都傾注在繪畫上。雖然他的繪畫才華遠近聞名,可是有人對他的畫並不欣賞。倫勃朗十分清高,為人正直,不為宮廷貴族畫畫。這樣,這位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貧窮潦倒,連買畫筆和油彩的錢都付不出,房屋和傢俱被債主們拍賣。倫勃朗晚年,愛上了—位名叫漢珠里長的年輕女傭。他得到莫大的安慰,可是姑娘體弱不久去世。倫勃朗的晚年孤單凄苦。然而,他工作努力,從欣賞自己的作品中得到快樂。
J. 哪位電影達人能給推薦幾部關於著名畫家生平故事的電影
《神筆馬良》由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洪汛濤於20世紀50年代創作。1980年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一等獎,被譯成各國文字,在世界各地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為祖國多次贏得榮譽。後被編成美術片《神筆》、真人版電影《神筆馬良》;另有同名歌曲。 補充: 我是 王申 浩~記得給我加分啊~我的答案多麼的詳細··· 而且,支持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