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電影《狗鎮》影評 2000字
《狗鎮》:一部顛覆整個人類價值觀的影片
謝宗玉
如果我的記憶沒出錯的話,《狗鎮》(又名《厄夜變奏曲》)應該是近十年來,最震撼我的一部電影。電影是2003年出產的,我卻在2009年歲末才看到。我的信息真是太閉塞了。好在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無論什麼時候看,都不算晚。
看完片子,我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導演應該槍斃。最好由我去執行死刑。拿槍的手,我不會讓它有半點顫抖。就像電影里的女主人公槍殺她的男朋友一樣,我也會這么乾脆利落。但在槍斃他之前,我會趴在他的腳下,壓肩聳臀,先磕九個響頭。
磕頭,是因為他無與倫比的才華。槍斃,是因為他極具顛覆性的思想。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如果導演馮提爾不死,整個人類似乎都會在他赤裸裸的逼問下羞愧而死!據說《狗鎮》只是他美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接下來不知這個瘋子還會執導出什麼樣的作品來?
電影是同事向我推薦的。理由是性學專家李銀河都為電影寫了評。可他自己卻沒看下去。嫌它是一部有點沉悶的舞台話劇。起初,我也認為用話劇的形式拍電影是導演為了省時省力,但很快我就發現,這正是導演最偉大的地方之一。除了這樣,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形式能夠如此完美地表現這部近似寓言的電影!藝術形式和思想內核在這里達到了空前的統一。導演之所以沒在一個真實的村莊展開故事,就是想讓故事的發生地變得模糊而不確定。說到底,舞台「狗鎮」其實就是一塊人性的試驗場,人物並不局限於「狗鎮的村民」,而是誰都可以上場。
看完電影,整個人絕望得想死。傻在電腦前半天作不得聲。隔好久再去查看李銀河女士的影評,我以為她會與我感同身受,但我失望了。對性學有獨到見解的李銀河女士,在這部片子面前,卻流露出了她膚淺的一面。如此偉大的一部作品,她居然認為僅僅是對窮人的一種審判和否決,並且由此認定窮人是可鄙可恥的,是不值得謳歌的。如果真是那樣,怎值得我在2009年平安夜輾轉無眠一晚呢?
狗鎮:人類社會的縮影
如果只把狗鎮當作一個貧民區,那麼就太小看導演的格局了。馮提爾顯然把狗鎮當作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縮影。閉塞孤獨的狗鎮,有點像馬爾克斯筆下的馬貢多,也像宇宙中我們生存的小小星球。狗鎮的村民不能算壞,但說不上特別的好。大家都不很富裕,可也不是那種致命的貧窮。鎮里所有人都實力相當,因此能和平共處。這樣的村鎮,不單是美國,就是在全世界各地,也是要有盡有。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發生,狗鎮的人們看起來會各司其責,世代綿延下去。
但主人公格蕾絲的到來改變了這里的一切。格蕾絲被黑社會追捕,想隱匿於狗鎮,成為狗鎮的外來戶。狗鎮的人們因為她美麗、友善、熱情、助人為樂的品性,願意承擔某種不明確的威脅而同意她留下來。處在狗鎮的格蕾絲,有點像電影《天使艾美麗》中的艾美麗處在她的社區。按道理,格蕾絲完全可以像艾美麗那樣,憑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將一個平庸社區演變成人們安居的樂園。起初狗鎮有朝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可最後的結果卻恰恰相反。
究其原因,我想不是《天使艾美麗》的導演比馮提爾對人性的揣測更樂觀,而是格蕾絲的處境與艾美麗不同。艾美麗是社區中的一員,而格蕾絲卻始終不是。用學者吳思的話來說,就是狗鎮的人們掌握了對格蕾絲的合法傷害權。格蕾絲也想同艾美麗一樣,用內心的陽光把整個狗鎮照亮。但狗鎮的人卻並不感恩,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格蕾絲是在為自己的居住權賣單。正因為有這種想法,最後格蕾絲只能淪為狗鎮人的奴僕,狗鎮所有的男性都可以隨意去強奸她。惟一一個沒有去強占她的湯姆,卻因此耿耿於懷,覺得是被自己經不推敲的道德優越感害的。而一旦這種優越感不復存在,傷害起女友格蕾絲來,他比狗鎮任何人都來得更徹底——向黑社會老大舉報。明意是以犧牲格蕾絲來換回狗鎮往日的平和。而暗意人人都能看出,一是消滅格蕾絲的肉體,讓狗鎮的人都不能從她身上獲利,讓自己獲得在狗鎮的平等權。二是想靠舉報格蕾絲謀取高額報酬。
至此,狗鎮人們身上隱藏的、為上帝所不恥的七宗罪一齊迸發出來: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暴食、色慾!
事實上,業余作家湯姆一直在致力於狗鎮的道德建設。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如這個小伙不那麼好高騖遠,說得多做得少,而是像格蕾絲那樣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狗鎮每一個人。狗鎮感恩的人們會不會以他為榜樣,從此人人向善,將狗鎮變成一個美麗的家園?這也不是沒有可能。艾美麗就是一個例子。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就出在格蕾絲身上。從人格上講,格蕾絲幾乎稱得上是完人,她本身絕對沒有問題。但她不該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一個錯誤的地方。她的出現,讓狗鎮的人們有了掌握別人命運的機會。內心的邪惡一時受到極大的誘惑。而人,無論經過多長文明歷史的浸染,其本質還是動物。內心既有善因也藏惡意。個體無限膨脹的慾望決定了人內心的惡勢力,而對群居生活的妥協又決定了人內心的善勢力。
導演馮提爾的偉大之二,就是他在同一時間充分彰顯出了狗鎮人身上善惡兩股勢力的並行不悖。對格蕾絲,狗鎮所有的人都是惡的;而他們彼此,卻依然以善相待。狗鎮的人們為什麼對格蕾絲是惡的?因為在他們看來,無論怎麼施惡,格蕾絲都沒有還手之力。這同我們無論怎麼虐待或宰殺一隻弱小動物,這只動物都無法報仇一樣。而狗鎮的人們為什麼對彼此是善的?因為如果不善,狗鎮就會陷入內戰之中,弄得人人自危。
打個比方來說,格蕾絲就像當初來到美洲大地上的黑奴,白人紳士們可以在一種非常民主、非常友好的氛圍下,決定黑奴的生死存亡。至於黑奴的品性如何,則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導演馮提爾的《狗鎮》取材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鄉鎮,但現實生活中,類似格蕾絲這樣的悲劇仍在時時上演。前不久,我看報紙新聞,說是一個精神病女流浪來到中國北方的一個村莊,被一名老漢收養在家,不但做了自己的性奴,還強迫她去賣淫。結果這個村莊的一多半男性都成了嫖客。而流浪女十幾年來生下的幾個子女,都被老漢販賣出去了。新聞的寫作者最後只是質疑農村基層政權的不作為。這種質疑,在思想深邃的《狗鎮》面前,實在是蒼白無力。
是格蕾絲的到來讓狗鎮人擁有了施惡的空間,那麼責任該由格蕾絲負嗎?當然不是!格蕾絲其實只是狗鎮人們施惡的千萬個誘因之一。確切地說,格蕾絲只是打破狗鎮平衡的一個符號而已。沒有格蕾絲,狗鎮的平衡也會被別的什麼打破。而人類任何一個活動空間,其平衡性只是相對的、暫時的。絕大多數時候人類活動的空間是不平衡的。也許在格蕾絲之前,狗鎮的人們就是這樣行走在善惡之間,只是沒有表現得這么尖銳而已。
在人類活動的空間里,其實不可能像狗鎮那樣十指一般齊,都是實力差不多的村民,甚至連個主事的村長都沒有。人類活動的空間更多的是人與人實力的不平衡,家與家實力的不平衡,族與族實力的不平衡,國與國實力的不平衡。
而這種不平衡正是人類施惡的最大誘因!
導演馮提爾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在這部影片中對人類社會的前程表現得如此悲觀失望!是的,平衡使我們遵循了善。而不平衡誘發了我們的惡。問題是,絕大多數時候,我們的空間是不平衡的。所以,整個人類的歷史註定是一部混亂的邪惡史。人類的善,是相對的;人類的惡,則是絕對的。人性中的善意像溫室里的花朵難以培植,而人性中的惡因則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正因為這樣,我曾為之熱淚盈眶的「艾美麗現象」其實是暫時的,而「格蕾絲現象」則是永久的。艾美麗用自己人性中的善感化了她的社區,那是因為她的社區當時暫時處在平衡狀態。假如她的社區也來了一個人人都可以對其合法傷害的格蕾絲,那麼艾美麗的人格魅力就會像湯姆一樣毫無作為。同樣的道理,湯姆要想在狗鎮有所作為,除了真正擁有格蕾絲的品性外,還要有一個相對平衡的空間。
格蕾絲:天使無情的選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格蕾絲像一個降落凡間的天使。由於看不慣身為黑社會老大的父親的窮凶極惡,胡作非為,而離家出走。我們可以把她當作是民主、平等、友愛、和平的象徵。她父親則是專制、等級、強權、暴力的象徵。她離家出走,不是因為父親不愛她,而是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父親格格不入。
魯迅好像曾經設過這樣一個問題:娜娜出走以後將會如何?格蕾絲的出走似乎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說不定出走後的娜娜會有與格蕾絲相同的命運。格蕾絲怎麼也想不到在一個非常民主、也比較自由的空間,她會收獲如此慘不忍睹的命運。
格蕾絲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忍受命運的折磨,導演並沒有給出原因,我們只能進行合理揣測:一是用她的悲慘命運為她父親的無惡不作贖罪。二是她始終沒有放棄對人性的美好憧憬,意圖通過自己的忍辱負重,來改變狗鎮人們的向惡之心,從而讓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判斷與現實基本吻合。她只有擁有一個美好世界,並在這個世界如魚得水,才可以驕傲地返回去,告訴她的父親,民主自由是對的,專制強權是錯的。可惜的是,狗鎮的人們並沒有成全她。在摧殘她肉體的同時,也徹底摧毀了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也許她還想繼續強忍下去,拒不投靠強權,為自己幼稚而天真的價值觀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懵懂的狗鎮人卻在可恥的告密中,給了她一個向父親(強權)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的機會。結果當她父親建議殺一隻狗並把它釘在牆上以示警戒時,她卻非常堅決地認定,要殺人,並且是殺光。
如果你僅僅認為她這是快意恩仇,在實施報復。那你又錯了。在下令殺光狗鎮所有人的時候,格蕾絲完全是理性的、理智的、心平如水的。她甚至都意識到了,如果她是狗鎮中的一員,說不定也會像其他人一樣去欺負「低人一等」的格蕾絲。所以與其說她是在報復,還不如說她是在徹底摧毀自己原來的理想和價值觀。與其說她是在報復,不如說她是對邪惡強權的徹底認可和投靠。她既是在殺他人,也是在殺原來的自己。她清楚地意識到,寬宏和仁愛是救不了這個社會的,狗鎮人犯了錯,只能用強權去懲罰他們。只有這樣,一個狗鎮沒有了,其他千萬個「狗鎮」才會有所顧忌地以善的面貌保持相對的平衡和穩定。只有強權統治,人世間才不會徹底亂套。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分明在借格蕾絲的遭遇來挑向釁正被世人所稱道的民主。很具反諷意味的是,狗鎮每一次對格蕾絲的摧殘都是通過民主大會和民主投票。甚至包括最後一次告密,也是通過了民主的。很顯然,西方發達國家對外侵略的邪惡決策,同樣每一次也是通過了民主的。我們當然不能由此得出結論,是民主導致了社會的惡。但很顯然,我們一直所推崇的民主也不能導致善。民主可能是同一階層的福音,但民主一點都免除不了不同階層的災難。民主雖然不會加速社會道德水準下降,但民主也根本阻止不了社會道德水準的下降。民主在狗鎮的最大好處是,就是可以保證人人都能在和平的氣氛中勞役格蕾絲。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們是不是一定要這么個民主呢?格蕾絲莫過於死的哀傷,正是導演馮提爾的哀傷。而現在,它也成了我內心難解的糾結。
世界真相:魔鬼統治的天堂
我說格蕾絲的父親是專制、等級、強權、暴力的象徵,也許有觀眾要反對,認為我過於誇大黑社會老大的象徵意味。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在這部電影中,導演馮提爾不僅僅是把格蕾絲的父親當作一個黑社會老大,而是把他當作了一個轄區的統治者。以致在他與女兒的對話中,我們都看不出一個黑社會老大和一個政府首腦有什麼區別。女兒離家出走,他能夠隨意操縱警察對她滿世界通緝,他儼然就是強權的象徵。
格蕾絲最初反對的也不僅僅是一個黑社會老大,而要看作是一個占統治地位的集權政府。正是目睹了權力社會的極端腐敗和黑暗,格蕾絲才決定去投奔廣闊民間的民主和自由。但她很快發現,如果沒有極權的約束,民主的力量對道德來說,簡直形同虛設。換句話說,不是民主保證了道德,而是極權維護了道德。極權也許是邪惡的,但它卻用它格殺勿論的邪惡震懾了民間的邪惡,從而使廣大民間只能更多地表現出善的一面。道德是在敬畏中產生。強權才讓人類敬畏。
強權政府之所以為所欲為,是他們掌握了芸芸眾生的合法傷害權。換了任何一幫人來組織這個政府,因為沒有其他權力的制衡,都會像現在的這幫人一樣為所欲為。這也是上帝束手無策的地方。格蕾絲正是在民間走了一遭,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她認同了父親的強權世界。強權政府也許不會被上帝稱道,但它卻能用少數人的惡,來保證絕大多數人的善。這個社會假如沒有強權凌駕其上,那麼整個社會都會像狗鎮的人一樣為非作歹,而且採取的居然還是很時髦的民主形式。
其實世界上所有的政府都是被黑社會把持,或者乾脆說,都是黑社會組織。其合法性只被把持它們的政黨用強權和武力證明過,其他沒有任何證明。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很懼怕民眾發現這一點,所以要反復證明它們的合法性,以期將政府與黑社會區分開來。事實上那似乎都是多此一舉。由於人類社會的不平衡導致了人性中相對的善和絕對的惡,讓人類不得不選擇強權的統治。強權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的「物競天擇」。不是強權選擇了人類社會,而是人類社會在「利益最大化」面前選擇強權。人類其實跟別的物種一樣,都是集體無意識的「賤種」,只有用強權規范,才能跌跌撞撞駛向所謂文明的未來。在格蕾絲離家出走之前,她已經看清了強權的面貌:強權就是一個魔鬼。當格蕾絲返回時,強權魔鬼的面貌並沒有改變。但這時她卻意識到了,只有讓魔鬼來統治人類,人類社會才會顯示出「天堂」的模樣來。如果沒有強權這個魔鬼。那麼人人都是魔鬼,處處都是地獄。就像狗鎮。
所以格蕾絲最後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做了強權的執行者。她的選擇固然沒錯。但導演應該看到,強權也不可能成為包治百病的良葯。當強權者過多,社會最終還是會被無法制約的強權擾亂。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其本質都是強權者過多惹的禍。所以在強權社會,為所欲為的統治者應該有一個相對數額。可這個數額究竟是多少,才能被一個相對和平的社會所容納?強權者又怎麼能自我調控這個數額呢?
也許,在強權社會的頂尖,還該有一個像上帝一樣的獨裁?我們只讓他一個人窮奢極欲,而其他所有強權者的命運都捏在他的手上,就像所有平民的命運都捏在強權者的手上一樣。那麼,掌握不了自己命運的強權者,在為非作歹時是不是會有所收斂呢?從這種意義上說,統治了世界很長時間的君王制,也許人類社會最好的制度。因為從理論上講,它能極大范圍地致使更少的人為惡,又極大范圍地保證更多人為善。可如果真的讓整個世界捏在一個人的手心,這個玩笑又似乎開得太大了。假如這個君王不是一個對生命享樂有著無窮慾望的混蛋,而是一個虛無主義哲學家,那麼他會不會在悲觀厭世准備自殺的時候,將整個人類的命運帶入絕境?
現在,民主社會和民主制度已成為世界潮流。但究竟是古代君王制時的人們行善多,還是現在民主制時代的人們行善多,這真不好怎麼統計。而如果撇開科技對人類社會的貢獻,究竟是古代君王制人們的幸福指數高一些呢,還是現在民主制度下的人們幸福指數高一些?這同樣難下結論。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最完善的民主制度下的美國人民應該是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人群,可他們的這種幸福是建立在多少像格蕾絲這樣的人和民族以及國家的犧牲和痛苦之上的呢?這也許是丹麥導演馮提爾要導演「美國三部曲」的真正原因吧?
當今社會仍然極度的不平衡,所以邪惡仍然是人們被誘發的主要人性成分。所以強權制度仍然該成為世界主流。可是,我們究竟要等到什麼時候,整個世界才會趨向平衡,讓人們之間的關系最後只需人性中的善來維持?以目前的趨勢發展,我實在想像不出,世界會有相對平衡的一天?
非常明顯的是,導演馮提爾在電影《狗鎮》中表現的觀點是逆世界潮流而動的。但它是那麼尖銳有力,證據充分,雖然反動,卻一點都不腐朽,以致我完全臣服在他的觀點之下了。親愛的朋友,你能夠把我和很多像我一樣被導演馮提爾思想「毒害」的人們拯救出來嗎?
湯姆:人類內心的道德之鏡
導演馮提爾的偉大之三,就是他在《狗鎮》中發出宏大追問的同時,又通過業余作家湯姆非常仔細地審察了我們自己的內心。這種自省,讓我既佩服,又敬畏。以致在觀看《狗鎮》的過程中,始終有一種冷汗淋漓的感覺。假如自己身處「狗鎮」這個人性的試驗場中,哪個角色將與我相對應呢?就算我是最有道德感的湯姆,到最後,我也會不得不被內心邪惡的力量所改變。
要命的是,狗鎮無處不在,無論你處在哪種環境,其實都是另一個狗鎮。而在這個「狗鎮」,你雖然還沒有邪惡到要去強奸一個弱者,但你內心的貪欲,在失去警惕的隨大流心理下,已做下了多少與自我標榜的道德不相容的事情?比如說,從一條業已成蹊的草地上踩過去?收下一個從理論上講不屬自己的小紅包?以工作的名義去公款吃喝?以筆會的名義用納稅人的錢去旅遊?等等。
正因為如此,我對李銀河女士在《狗鎮》面前還能不斷膨脹的道德優越感實在大惑不解。原來解讀一部影片,會有如此大的不同?順便說一句,《狗鎮》最後的幾十幅照片,導演似乎也不是像李銀河女士所說的那樣,意圖表現窮人的「骯臟、醜陋、血里糊拉」。在我看來,他只是想進一步告訴人們,人類社會的不平衡仍到處存在,因此人類內心的邪惡仍然在外部世界大行其道。
仔細想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其實同李銀河女士一樣,有一種凌駕於周圍人之上的道德優越感。是導演馮提爾借湯姆這個藝術形象,將我們的這種道德優越感毫不留情地剿滅了。有一句俗語怎麼說的?「女人無所謂純潔,是因為誘惑的代價不夠;男人無所謂忠誠,是因為背叛的資本不足。」這話用在道德身上,也恰如其分。道德的力量其實是最經不過推敲的。我們所有的道德優越感,其實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所以《狗鎮》中可憐的湯姆最後註定要徹底墮落。而在這之前,他之所以要一直堅守,一是因為他真的認為自己比狗鎮其他人更道德一些,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愛情的力量讓格蕾絲只屬於他一個人。當他看清他並不比別人更道德、而愛情的力量在邪惡面前無能為力時,他成了狗鎮最邪惡的一個人。這真是文明社會的悲哀!導演馮提爾就想用湯姆的墮落告訴我們,人類辛辛苦苦累積了幾千年的道德,其實不堪一擊,一捅就破。
不知讀者有沒有發現?湯姆和格蕾絲這對戀人其實自始至終,都步調一致。首先,他倆都迷信在民主自由的空間,人性的善良可以遍地開花。當發現卑賤的人類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時,湯姆決定接受命運無情的安排,藉助外部的邪惡,來消滅格蕾絲的肉體,讓狗鎮回歸到從前的平衡,就像初入美洲大地的白人先要消滅土著印第安人,再坐下來商談民主自由的制度一樣。如果從基因無法改變的自私自利來看,湯姆的決定已不單單是對錯是非所能概括了的。
所幸的是,內心善良的格蕾絲居然也是外部邪惡強權的代表。當她發現仁愛在人類的貪欲面前無能為力時,一忍再忍的她也像湯姆一樣選擇了殺戮。這種殺戮之所以讓李銀河女士感到「歡呼雀躍,有一種強烈的快感」,是因為李銀河女土覺得狗鎮人迫害格蕾絲在先,他們的受戮是罪有應得。可事實上主人公格蕾絲卻清楚地知道,這種殺戮同樣是邪惡的。而它之所以必須執行,是它能夠以惡制惡。因此,面對格蕾絲的槍口,湯姆會由衷地感到欣慰:「你對世界的詮釋,比我要有力得多!」
最終,是湯姆倒在格蕾絲的槍口下,而不是格蕾絲倒在湯姆的告密中,是因為湯姆要藉助強權,而格蕾絲就是強權本身。
如果一定要對這兩種殺戮分出個好壞來,那麼我們不妨這么理解:由善良變為邪惡的湯姆,只想靠絞殺「善」來維持「惡」的平衡。而始終善良的格蕾絲卻要靠絞殺「惡」來維持人類「善」的平衡。湯姆的殺戮有著先天自私的局限性,而格蕾絲的殺戮卻蘊含廣闊的新天地!強權的殺戮催生和保護了其他千萬個「狗鎮」柔弱的善、相對的自由和小范圍的民主。換句話說,民主和自由都是強權的衍生物。離開了強權,二者皆不存在。
Ⅱ 《狗鎮》為什麼評價這么高
作為一部高評分的倫理類電影,《狗鎮》的抓人之處在於:
一、劇情深度對人性進行剖析
電影《狗鎮》於主題劇情方面,是人性的探討,人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
而人性這個大問題,也是類似的,不同在於程度的深淺,但是最後的傷害,並非就可一筆勾銷的。對於弱者,總會有著先天的優勢,所以她在劇中的所作所為能輕松的引起共鳴。
《狗鎮》無疑是會被冠以膽小勿看,未成年慎看,看完之後非常壓抑等一系列頭銜,但也正是如此,越是殘酷,越能觸及靈魂,越能激發對人性的思考,越能引起觀眾共鳴。故它的評價很高。
Ⅲ 《狗鎮》是由下面哪一位演員主演的
《狗鎮》開拍於2002年,是導演和編劇是丹麥籍的拉斯·馮·提爾「美國三部曲」的第一部。由妮可·基德曼、哈里特·安德森等主演。2003年5月19日在戛納電影宮的盧米埃爾大廳首映。
電影:《狗鎮》
主 演:妮可·基德曼,哈里特·安德森,勞倫·白考爾,讓·馬克·巴爾,保羅·貝坦尼,詹姆斯·凱恩
片 長:178分鍾(澳大利亞)
上映時間:2003年05月19日(戛納電影節)
備註:影片故事背景設定在美國1930年代,講述了女主角格蕾絲從逃離都市身入狗鎮到狗鎮夢魘般的經歷。影片獲得了第56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Ⅳ 拜求電影\文學達人:電影狗鎮(由拉斯·馮·提爾拍攝)的原著是什麼好比,讓子彈飛 根夜譚。。。改編
很遺憾的告訴你,《狗鎮》不是改編自什麼原著,劇本完全是由丹麥著名國寶級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原創的。
拉斯·馮·提爾,丹麥著名導演,1956年4月30日出生在丹麥的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第一台8厘米攝影機是祖母買給他的生日禮物,由父母親提供的自由生長空間,成就了他對影像詮釋的無限可能。
不過導演提到:影片故事的靈感來源於布萊希特作品《三分錢歌劇》中的一首歌《海盜傑尼》。
影片也表達了馮提爾對美國社會的一些看法,盡管他從未踏上美利堅的土地。《狗鎮》是他繼「金心三部曲」後推出的「美國三部曲」的第一部。「我這一生一直在對美國社會提出批評,——按照在我的觀點中它所呈現的狀況。我沒有到過那裡,但我對美國的理解是基於大量的信息和圖像。和那些想拍丹麥,比如拍安徒生的美國人對丹麥的了解相比,要多得多。美國在我的意識中佔有的部分,比丹麥在他們頭腦中所佔有的,大很多。」
馮提爾極其迷戀那種只使用一台攝影機、兩個演員和一塊灰色背景幕的拍攝方式。他採用這種刻意簡化的拍法是為了與當代那些使用昂貴的布景和電影技術的影片加以鮮明區別。「我是那麼地欽佩像庫布里克這樣的導演,他可以為了光線合適的鏡頭在山裡等上幾個月。當你能夠在一分半鍾以內用電腦做成同樣的事情時,我就不再感動。」
馮提爾相信他的這種風格能夠強化觀眾的觀影體驗:「觀眾變成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空空的舞台作為一種裝飾性設置,一種眾所周知的固定形式,並沒有太大意義。他的目的是要讓觀眾聚精會神地完全把興趣放在人物、演員和故事上。「這種技術就像心理放大鏡,更貼近人物。」當然他對觀眾能否認同他的這一美學嘗試沒有太大把握。
Ⅳ 這幾部電影,敢看第2遍的人,內心都是極其強大人,你看過幾部呢
這幾部電影,敢看第2遍的人,內心都是極其強大人,你看過幾部呢?
素媛這是一部讓我看了就不會忘記的電影,主角素媛讓我心疼,更讓我痛恨那些罪犯!看這個電影容易造成情感沖擊。電影《素媛》主要講述了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施暴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素媛》這部電影是以社會真實的案件為藍本,描述了社會底層的家庭。
每天的每天,有太多像誠田這樣餓死街頭的孩子,螢火蟲一般,他們窮盡短暫的一生努力生存終究還是無法與世上立足…
Ⅵ 大家對狗鎮這電影怎麼看
真心很好看,特別是對人性的刻畫,黑暗向的
Ⅶ 如何評價《狗鎮》這部電影
《狗鎮》的導演/編劇是丹麥籍的拉斯·馮·提爾。他的《黑暗中的舞者》曾創下丹麥電影史上最高投資記錄,該片是他「美國三部曲」的第一部,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原有望奪得金棕櫚獎,後來輸給了《大象》。這部電影借鑒了不少舞台劇的形式,布景非常簡單,都是象徵性的,像是實驗話劇。一開始確實有些不習慣,進入狀態就好了。按照導演的說法,是為了讓觀眾忽視外在形式,更加關注人物和情節。電影還像戲劇一樣,分了章節。9個章節都有主題,交代了大致情節。還有大量旁白,交代了村民的背景。拍攝方式是手持攝象機,略有些搖動,但不明顯,可以忽略。
故事中的狗鎮坐落於美國洛基山脈的峽谷之上,這里住著很少的居民,他們很普通,也善良。他們的生活非常艱苦,居住的房子也很破敗,但卻安居樂業。湯姆家的房子是整個鎮上最好的,在興旺的年代堪稱為豪宅。湯姆是一個愛思考的年輕人,說他是作家也可以,他常自我感覺良好,喜歡開導別人。特別是在道德上,他有一種優越感。有一天晚上,他在小鎮唯一的街道愛姆大街閑逛的時候聽到了一聲槍響。不久一個美麗的陌生女子格蕾絲無意中闖入這個平靜、保守的小鎮。小鎮的街道通向幽深的死路,她無處可去了。她在躲避一個黑社會老大,她希望能暫時躲避在此。湯姆答應幫助他,支走了向他打聽的黑社會老大。她給鎮子帶來了一種潛在的危險,居民們希望她離開。但在湯姆的熱心開導下,居民們給了格蕾絲2個星期的考驗期,如果她表現得好,便可以留下。
鎮子上的生活清苦又閑散,基本上沒什麼事情可做。格蕾絲小心翼翼地敲開小鎮每一戶居民的房門,並以溫和的態度迎合各式各樣性格怪異的人們,以求得他們的肯定。兩個星期過去了,格蕾絲終於被接受了。此後一段短暫的時間,她和居民們相處愉快,似乎她已經融入這個環境了。不久,警察到來,貼了一張畫著她人像的尋人啟事。小鎮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人們局促不安。他們把格蕾絲看成給小鎮帶來危險的人,但經過湯姆的開導還是允許她留下了。7月4日,狗鎮人們迎來了重大的慶祝活動,居民們藉此機會表示他們真心誠意的接受了她,並期望她能永遠與大家生活在一起,湯姆也在聚會前向格蕾絲傾訴了愛意。然而,正當懷著美好心願的人們共同舉杯慶祝時,警長再一次光臨了狗鎮,他將尋人啟事換成了通緝令,誰在兩星期內找到失蹤的格蕾絲便能得到豐厚獎金。小鎮人們心情又開始起伏,剛建立起來的所謂友誼在考驗面前,脆弱無比。在湯姆的提議下,格蕾絲可以留下,但代價是她要付出雙倍的勞動,而收入會更少。格蕾絲還是很感激,每天她更加忙碌。但似乎她做得再多也無法討得大家的歡心,她很難從居民們的臉上看到笑容。
不久,小鎮又有警察到來,格蕾絲正在給查克家的7個小孩當家教。查克知道她此時不敢聲張便趁機強奸了她。而幾天過後,查克的老婆維拉帶著幾個女人半夜摸進格蕾絲的家裡,查克的凌辱卻使格蕾絲成為了勾引有婦之夫的盪婦,維拉撕扯著格蕾絲。作為懲罰,維拉砸碎了格蕾絲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換取的7個心愛的小瓷娃娃,也砸碎了格蕾絲的心。並冷酷地扔下一句:「如果你能忍著不哭,我就給你留下一二個。」
格蕾絲看透了狗鎮居民的偽善、冷漠和猙獰的面目,決心逃離。格蕾斯在湯姆的安排下以支付開貨車的本10美元作為報酬。格蕾絲清早上了裝滿蘋果的貨車,車顛簸的開出了鎮子,開了好一陣突然停了。本說前面有警察,說這是危險的運送,要付出更高的報酬。格蕾絲身無分文,本強奸了她。顛簸了一天,終於到了目的地,格蕾絲迫切希望擺脫不幸看到異地的陽光。車停下來,她卻聽到熟悉的狗叫,原來她又被帶回了鎮子。她被愚弄了。鎮子里的人早就得到了她要逃走的消息。為了防止格蕾絲再次逃走,又加上誣陷格蕾絲偷了錢,她被當成狗一樣拴了起來,在眾目睽睽之下拖著沉重鐵圈,緩緩地走回了家。
格蕾絲已完全麻木了。白天照常拖著刑具為居民工作,晚上她成為鎮上所有男人發泄性慾的工具。後來她得知,出賣她的人就是湯姆,偷錢的也是。湯姆偽善的解釋著原因,並想佔有他,既然其他的男人都已經這樣做了。格蕾絲拒絕了他,並認為他們的相愛是個錯誤。湯姆認為既然得不到格蕾絲,何必再失去小鎮對他的信任和地位?於是,他找出當時老大給他的名片。
接下來的這幾天,小鎮的人們騷動不安,無心支使格蕾絲,他們似乎都在等待什麼人的來訪。過了五天,寂靜的道路上終於響起了汽車聲。湯姆代表小鎮歡迎老大的到來,並向他們邀功,希望得到更多的賞金。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原來格蕾絲是黑社會老大的女兒,她原是為了不願意當父親接班人才逃離的。格蕾絲一直相信人是善良的,而狗鎮讓她明白了許多。老大諄諄善誘讓她回到原來的生活中,而她還在猶豫。他的父親讓她選擇「你先下去轉一圈,想明白了你再上車」。
格蕾絲下了車,當她再次面對狗鎮的人們,內心的凄涼讓她做出了選擇。她回到車上問老大「如果我答應重作你的女兒,我何時才能得到權勢?」老大說「現在」。「好,那我不想再見到這個狗鎮」。在「老大」的指示下,爪牙們放火燒毀了狗鎮上的所有的房子,並開始屠殺。格蕾絲吩咐手下「有個家庭有好幾個小孩,當著她(維拉)的面殺先她2個孩子,如果她能忍住不哭,那就停止……她欠我的」。外面熊熊的火光,哭聲震天,格蕾絲含淚看著這一切,非常鎮定。人都殺光了,只剩下湯姆。格蕾絲握著槍走出車廂,湯姆還在偽善的說什麼這樣的題材給了他怎樣的靈感,他要寫一本小說……格蕾絲用槍指著他的腦殼,「砰」的一聲,什麼都結束了。她回到車上,對父親說「有的人,要自己親手去解決。」狗鎮消失了。那隻粉筆畫的狗跳了出來,對天狂吼!
看完這部片,心情十分低落,這種感覺就像當年看《天浴》、《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樣。《狗鎮》是一個人性的試驗場,拷問著人類的靈魂。人性詭異、黑暗。善,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人們往往疏忽了這一點。如果沒有法律從外界約束,如果缺乏自省的內在精神,善很容易滑向邪惡的深淵。最可怕的是人們「正大光明」的做著罪惡的事情,卻不以為恥。
格蕾絲在危難之時被狗鎮居民收留,以為只要自己善良隱忍真誠的對待他人,居民也會同樣對待自己。她對別人一無所求,只求一個容身之地。她每天天不亮起床,按鍾點挨家挨戶的忙個不停,拿著稀薄的人工,還要時常受人白眼,被人譏諷或挑釁,連盲了的老頭都要吃她豆腐。她默默忍受,不辯解埋怨,一點牢騷都不發。格蕾絲是一個虔誠的信徒,篤信與人為善,她認為村民們應該是善良的,她原諒他們。但隨著外部的壓力越來越大,居民對格蕾絲越來越刻薄。他們把允許她留下當作一件莫大的施捨,變得貪婪自私和冷漠,無論格蕾絲怎樣勞動,他們都覺得不足以償還他們的恩賜。甚至,格蕾絲做得越多,他們便覺得自己得到的應該更多。這些最普通的人們,當他們自以為寬容、大度,當他們掌握著一切權利,而面對一無所有的弱者的時候,他們人性中惡的一面終於暴露了出來。白天女人們盡情奴役她,孩子們欺負她,晚上男人們玩弄她。鎮子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毫無同情之心的利用她、榨取她。當他們把格蕾絲當狗一樣拷起來的時候,他們自己也淪為了兩足動物。而自詡愛她的湯姆除了把對她的幫助用來滿足自己的道德感外,無所作為,甚至把偷竊之罪嫁禍於她,向居民和老大告密。而最終一切灰飛煙滅,不知是毀滅還是救贖。《狗鎮》讓我倍感悲涼。
Ⅷ 《狗鎮》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狗鎮》於2003年5月19日在戛納電影宮的盧米埃爾大廳首映,是由拉斯·馮·提爾編劇、執導的178分鍾懸疑影片,該片由妮可·基德曼、哈里特·安德森、勞倫·白考爾、保羅·貝坦尼、詹姆斯·凱恩等主演,影片故事背景設定在美國1930年代,講述了妮可·基德曼出演的女主角格蕾絲,一個警察重金懸賞的逃犯,在逃亡中來到了洛基山脈的深處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鎮「狗鎮」。留在小鎮上的她要為小鎮上的居民做一些雜務,以獲得小鎮居民的收容和理解,同時賺一些生活費用。漸漸地,小鎮上的人發現了她的秘密,於是,小鎮的人逐漸轉變了態度,他們開始向她要求更多的代價以換得這里的平靜生活。
總體來說,《狗鎮》不是一部讓人愉悅的電影,倒不是因為拍得不好,事實上影片的敘事結構嚴謹、構思精巧、風格冷峻、造型布景令人耳目一新,同時還具有深刻的思想,妮可·基德曼的表演也非常精準。說它不能使人愉悅,是因為它毫不客氣並且不遺餘力的打破了觀眾的道德心理防線。
Ⅸ 電影狗鎮反映了鎮上是什麼社會
封閉守舊的美國小鎮闖進了一個神秘女子格蕾斯(妮可·基德曼飾)。她美麗善良,正在逃避歹徒追殺。鎮中的作家湯姆(保羅·貝坦尼飾)力勸村民留下這個女子,讓她暫時在鎮里避過難關。然而條件就是格蕾絲要干各種農活來償還。人們同意了,不久後卻發現格蕾絲是一個通緝中的逃犯。大家要把格蕾絲趕走,最後答應,如果她更賣力的幹活,才可以在這里逗留[5] 。
格蕾絲日以繼夜的勞作,終難逃過不幸的事情發生。一個鎮民在警察搜捕後,強暴了格蕾絲。齷齪的事情拉開了序幕:人們開始隨意的污辱她,甚至連湯姆,也揭開了善良的面具,格蕾斯淪為鎮上的一條狗,幹活,受罪,善良的心也有了漸漸的改變。鎮上的人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女子的神秘身世,讓此刻的污辱成為了他日的滅頂之災[5]
這是劇情簡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