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電影手冊派導演

電影手冊派導演

發布時間:2022-04-19 04:25:20

❶ 電影《廣島之戀》准確地說歸屬於哪一個電影派別

《廣島之戀》屬於左岸派(Left Bank Group),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法國電影的一個派別。在法國新浪潮興起的同時,在巴黎有另外一批電影藝術家,也拍出了一批與傳統敘事技巧大相徑庭的影片。由於他們都住在巴黎塞納河左岸。因此而被稱為「左岸派」。

派別特點

敘事技巧與傳統大相徑庭

成員介紹

「左岸派」是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在法國的一個電影導演集團,因成員都住在巴黎塞納河的左岸而得名。他們是阿侖·雷乃、阿涅斯·瓦爾達、克利斯·馬爾凱、阿侖·羅布-格里葉、瑪格麗特·杜拉斯和亨利·科爾皮等。但「左岸派」實際上並沒有組成一個「學派」或「團體」,他們只是一批相互間有著長久的友誼關系、藝術趣味相投並在創作上經常互相幫助的藝術家。由於他們在電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問世的,如雷乃的《廣島之戀》(1959年)和科爾皮的《長別離》(1961年)(兩片均由杜拉編劇),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年,由羅布-格里葉編劇),瓦爾達的《克列奧的兩小時》(1961年)等,加之他們的影片十分講求個人風格,不拘守傳統的電影語言;因此他們的作品常常也被歸入「新浪潮」電影。實際上,「左岸派」導演們的影片和《電影手冊》派導演們的影片有著重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 「左岸派」導演們只把專為電影編寫的劇本拍成影片,而從不改編文學作品;他們一貫把重點放在對人物的內心活動的描寫上,對外部環境則採取紀錄式的手法;他們的電影手法很講究推敲,細節上都要修飾雕琢,絕無潦草馬虎的半即興式作風;他們的影片具有更為濃重的現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羅布-格里葉的影片,因為這兩人本來就是法國現代派小說的代表人物。「左岸派」電影在法國被稱為「作家電影」,意即由文學作家拍攝的電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部影片外,稍後還有雷乃的《姆里也爾》(1963年)和《戰爭結束了》(1967年),羅布-格里葉的《不朽的女人》(1963年)、《橫跨歐洲快車》(1966年)、《伊甸園和以後》(1970年)、瑪格麗特·杜拉斯《音樂》、《印度之歌》及瓦爾達的《走卒們》(1967年)等。

樓主。謝謝。

❷ 影片的藝術手法指的是什麼

各種劇作藝術手法:劇作者在作品中常常採取各種藝術手法。比較常用的有對比、誇張、比喻(明喻和隱喻)、重復、鋪陳、排比等。劇作者是通過以上這些藝術手法,使影片變得更生動、藝術、感人。

一、關於主題和題材的選擇 劇本的主題思想,即所謂的 「 靈魂 」 和 「 主腦 」 。是作者在作品中體現出的中心思想。是劇作者對生活、社會、歷史和現實的理解、認識、評價和理想的表現。也是劇作者用電影思維對所寫的素材進行選擇、剪裁、提煉後得以體現的。另外,劇作者在確立主題思想時,要考慮主題的個性、即它的獨特性。劇本的題材,即是所描寫的事件和內容,是經作者加工的服從主題思想所需要的素材。二、關於素材的搜集和提煉 搜集素材的中心和目的是為了刻劃劇本中的中心——人物。因此,搜集的素材應該是最能集中、有力地揭示人物心理、刻劃人物性格、表達人的思想。對生活中的事件經過選擇、加工和改造,使它變為從藝術要求的典型化,變為符合美學欣賞的要求。這就是提煉的作用。
三、人物性格的塑造 人在電影劇本中是最重要的主要描寫對象,是構成電影藝術形象的主體。而人物形象塑造的關鍵是人物性格描寫,其主要大核心問題是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問題。
四、情節構思和矛盾沖突 電影中的情節是由一系列體現人物之間相互關系的具體事件構成,並顯示這種關系的變化和發展。在情節構思中,對情節線的鋪設,主要情節線和副情節線之間的配合、陪襯關系都得有一個得體合理的安排。在電影劇作中,矛盾沖突是構成情節的基礎,也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正是通過矛盾沖突,才能更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質。同時,通過矛盾沖突刻劃了人物性格、品質,塑造起人物形象。
五、語言的運用和特徵 電影劇本的語言分成兩類:一類是敘述性語言,具體表現在劇本里以文字為媒介、描述聲畫結合的銀幕形象。另一類是有聲語言,指獨白、旁白、對話、解說等。
六、劇本的基本敘述形式和藝術手法 1 、各種敘述形式:電影劇作的敘述形式一般分順敘、倒敘、中間插敘等。不同的敘述形式形成了不同的劇作結構。 2 、各種劇作藝術手法:劇作者在作品中常常採取各種藝術手法。比較常用的有對比、誇張、比喻(明喻和隱喻)、重復、鋪陳、排比等。劇作者是通過以上這些藝術手法,使影片變得更生動、藝術、感人。
請採納

❸ 介紹一部電影《筋疲力盡》

《筋疲力盡》網路網盤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zZmdz0nesQh1tISZv1UxpA

2018).mp4" data_size="2357.14M" data_filelogo="https://gss0.bdstatic.com//yun-file-logo/file-logo-6.png" data_number="1" data_sharelink="https://pan..com/s/1zZmdz0nesQh1tISZv1UxpA" data_code="4yd2">

提取碼: 4yd2

《筋疲力盡》是一部由法國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執導,讓-保羅·貝爾蒙多、珍·茜寶主演的罪案片,於1960年3月16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的是年輕的米歇爾一再想要逃離荒誕不羈的游戲人生,在與社會的抗衡中終於筋疲力盡,以生命的結束換得真正的自由的故事。

❹ 《四百擊》為什麼叫作《四百擊》

因為《四百擊》譯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而後者又譯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該俚語的意思是「青春期的強烈叛逆」。也許譯作「無因的反叛」更好。

《四百擊》是Zenith International Films Inc公司發行的劇情片。由弗朗索瓦·特呂弗執導,讓-皮埃爾·利奧德、帕特里克·奧菲、阿爾貝·雷米、雅克·德米聯合主演。該片於1959年6月3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十三歲少年安托萬在學校偷列印機被繼父送到青少年罪犯拘留所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4)電影手冊派導演擴展閱讀:

四百擊的劇情簡介:

13歲的安托萬(讓-皮埃爾·利奧德飾)是個私生子,與母親(克萊爾·穆里爾飾)和繼父(阿爾貝·雷米飾)同住在巴黎。

安托萬有個好朋友叫雷內(帕特里克·奧菲飾),他們同在一所學校讀書。安托萬功課一直不好,又和老師合不來,有時老師就不準安托萬在課間和同學們一起出去休息。他和勒內都很討厭那個刻板嚴厲的學校,於是一起逃學。

他們逛游樂場,安托萬騎在大轉筒上的時候,越來越感覺到眩暈,望著周圍的人一片模糊。後來安托萬看到他母親在街上與情夫接吻,為之一驚。安托萬回到學校,老師問他為什麼曠課,他竟隨口謊稱母親死去。

當他的父母來學校戳穿了他的謊言後,老師恍然大悟,隨手煽了安托萬一記耳光。 安托萬很生氣,他既傷心,又害怕受罰不敢回家,在外過夜。一天,他做了一篇自鳴得意的文章,老師硬說他是從巴爾扎克的小說中抄來的。他一氣之下決心不再上學。勒內把他藏在自己的家中。

一天,安托萬深夜潛入他繼父的辦公室,偷了一台打字機,但是他無法銷贓換成現錢,只好又把打字機送回到辦公室。然而不料在送回去的半路上,偏偏碰到巡夜的人,結果當場被抓獲,人贓俱獲。繼父很生氣,把安托萬送上法庭,後送到青少年罪犯拘留所。

安托萬受到審訊,同刑事犯和賣淫者關在一起,那裡非人性的教育更加變本加厲。 在少年管教中心,安托萬向心理治療的女醫生訴說了自己不幸的家庭生活。他的母親來探望,戴了一頂新帽子,安托萬隔著桌子看著她。

母親告訴他,繼父再也不管他了。 少年管教所里,孩子們在踢足球,突然間,安托萬從球場中沖了出來,奔向籬笆,從籬笆下面的一個洞鑽了出去,逃走了。警笛響了。一個看守在追蹤。安托萬不停地跑,他跑過農舍,穿過田野,經過灌木叢邊的房子,卻沒有碰到任何人。

安托萬仍舊在跑,從一個坡上滑下來,他看到了大海,正要跨進大海,忽然回過頭來,凝視著觀眾,畫面形象隨即放大,形成模糊一片。

❺ 電影手冊派和好萊塢的區別

摘要 電影敘事結構上,傳統好萊塢幾乎都是戲劇式的線性結構,有一個很好理解的開頭,很能調動人感情共鳴的高潮,和一個基本圓滿的大結局,例子太多比比皆是。

❻ 法國<電影手冊>的歷史

《電影手冊》年度十佳電影是每年從世界各地的影片中評選出來的優秀作品,入選的電影被認為是延續電影藝術發展,提供世界電影新的經驗的年度最佳作品,基於《電影手冊》在全球范圍內獨特持久的影響力,每年出爐的十佳電影實際上也為各個地區的電影文化在全球電影譜系中的地位進行了評估,因而每年的評選結果備受全球媒體關注。今年除了兩部華語片外,還分別有韓國導演洪尚秀作品《電影童話》和新加坡導演邱金海作品《伴我心》上榜,四部亞洲片上榜,在入選數量上與美國電影持平,說明亞洲電影具有非常強大的活力。
電影手冊》派 又稱《電影手冊》集團。是從1955年開始聚集在以安德烈一巴贊為首的《電影手冊》雜志編輯部周圍的一批青年影評人,他們後來從影評工作過渡到拍片,成為法國"新浪潮"電影c內主將。

《電影手冊》雜志創辦於1951年,由安德烈巴贊、羅·杜卡和雅克杜尼奧爾一瓦爾克洛茲任主編,其中巴贊的美學思想對雜志的面貌起著主導的影響。 1955年起,一批贊同巴贊的理論觀點的青年開始以《電影手冊》為理論陣地,運用"作者論"方法,樹立起新的評價標准。他們中的主要人物是特呂弗、戈達爾、里維特、夏布羅爾、杜馬契和謝勒爾等。從1958年起,特呂弗,戈達爾、里維特和夏布羅爾相繼拍出他們的第一部影片,對法國電影中的"新浪潮"起了形成作用,這批人從此被稱為《電影手冊》派。 "新浪潮"在[96t年趨於衰落後,這批人發生了分化,特呂弗和夏布羅爾成為受歡迎的商業電影導演,但他們的影片仍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里維特轉向實驗電影。戈達爾的道路則更為復雜多變,在1968年前,他的影片具有愈來愈濃重的現代派色彩i宣揚存在主義的反道德觀和無政府主義的政治思想,在形式上則肆意破壞傳統的電影語法。從1968年開始,他突然轉向極左,拍攝了一系列有濃厚政治色彩的短片,反對資本主義,鼓吹暴力革命。1971年他因車禍受傷,停止拍片。七十年代末,他又開始拍攝故事片,宣稱"不再過問政治"。

❼ 導演在電影中的作用是否相當與文學的作者

這個很難講,因為一般來說電影劇本都是由編劇編寫的。但是有些導演是集編導為一身的,那他對電影的控制就很強了。還有一些作家出身的人把自己的作品用電影的形式再現出來,他們的作品被稱為作家電影。 另外還有一種電影叫作者電影。就是指那些人文氣息濃厚,導演表達意圖強烈的電影。

比如它堅持「電影是用來提出問題的,而不是用來回答問題的」,再比如它「把技巧作為一種思維的工具,作為影片表達的意義的一部分」,還有它強調重要的是時刻忠於 「我們」(指敘述者和拍攝者)的直覺等等。

新浪潮電影產生於1958年的法國。當時安德烈·巴贊(Andre Bazin)主編的《電影手冊》聚集了一批青年編輯人員,如克洛德·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等50餘人。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他們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繪現代都市人的處境、心理、愛情與性關系,與傳統影片不同之處在於充滿了主觀性與抒情性。這類影片較強調生活氣息,採用實景拍攝,主張即興創作;影片大多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表現手法上也比較多變。

http://www.mtime.com/group/11817/discussion/136917/

無論如何,導演都對一部電影的風格走向起決定性作用。這么說吧,如果說編劇是給了電影的骨骼脈絡,導演就是賦予它生命的人,這個人是美是丑是風華絕代還是愚頑不堪就全看導演的功力了。

❽ 希區柯克為什麼能成為大師,難道只是因為電影手冊的推崇嗎

永遠的驚悚大師——希區柯克

對很多人來說,「希區柯克」這個名字再也不僅是一個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懸疑驚悚的代名詞;而希區柯克著名的那個人頭側像剪影,也不僅只是單純的剪影,它還成了這「希區柯克精神」的一個圖騰意向。

稱呼這位由英國來到好萊塢發展的導演為恐怖大師,他當之無愧!相信只要是喜愛心理驚悚恐怖劇的觀眾,一定會對「希區柯克」這個名字感到熟悉,自大師以後的許多相同類型劇,或多或少都會被拿來與希區柯克做研究比較一翻。這位世界所公認的恐怖大師,事實上也是由他發明了「驚悚文藝類影片」(the thriller genre)這一電影類型。阿佛萊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同時也是個優秀的技師,熟練的把性感、懸疑、幽默都融合在一部電影里。

從小螺絲釘到大導演

希區柯克的電影事業起始於1919年為派拉蒙最有名的Players-Lasky工作室做默片的說明插圖。這份工作讓他習得了編劇寫作、編輯和藝術指導的知識,並在1922年升上助理導演的地位;該年他執導了一部未完成的電影《13號》(Number 13),或譯《皮伯蒂夫人》(Mrs Peabody);而他第一部完整執導的電影則是《歡樂花園》(The Pleasure Garden ,1925)。有了這個經驗,再加上在德國UFA作助理導演的經歷,因而在他電影里,對於視覺上的設計和語言結構上的展現,出現了表現派作風的特質。《房客》(The Lodger ,1926)這部讓他在電影界名聲大作的電影,就是開創了希區柯克式電影風格的一個典型樣本:一個無辜的主角,被人陰錯陽差扣上一道罪名,因而連帶的被捲入一連串陰謀策劃好的圈套中。

喜歡不經意露臉的導演

希區柯克可以說是表現欲非常強的導演,除了常在自己得電影中亮相外,在海報上也常常出現他的側面剪影。而他的喜愛亮相的舉動被柯克迷察覺出這些慣性以後,大家不免會在片中尋尋覓覓那個像大提琴的胖身影:《蝴蝶夢》(Rebecca ,1940)的電話亭旁、《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 ,1954)在牆上的某張小照片里、《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一開始他提著大提琴箱子,拚命拍公車的門想要上車、《驚魂記》(Phycho ,1960)出現在房地產公司、《群鳥》(The Birds ,1963)片頭他拉著狗走出鳥店……後來希區柯克為了怕觀眾只顧著在電影里尋找他的身影,而忘記要去注意劇情,乾脆在片子一開始的前幾分鍾就會露臉出現,免得大家因分神而影響了觀影的情緒。

取用演員的挑剔個性

從希區柯克的電影當中,不難發現他似乎是偏愛金發美女的!比如《深閨疑雲》(Suspicion ,1941)中的瓊·芳汀(Joan Fontaine)、《後窗》(Rear Window ,1954)《電話謀殺案》《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 ,1955)中的格蕾絲·凱莉(Grace Kelly)、《迷魂記》(Vertigo ,1958)中以冒牌身份假跳樓的金·諾娃(Kim Novak)、《怪屍記》(The Tronble with Harry ,1955)里認為自己才是殺死丈夫兇手的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擒凶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的桃麗絲·戴(Doris Day)、《西北偏北》的伊娃·瑪莉(Eva Marie Saint)、《驚魂記》(Phycho ,1960)裡面在浴室被謀殺的珍妮·李(Janet Leigh)、《群鳥》及《艷賊》(Marnie ,1964)里的提比·海德莉(Tippi Hedren)、《沖破鐵幕》(Torn Curtain ,1966)的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這些都是影壇上的金發美女。他也曾經說過:「金發美女最適合被謀殺!想像一下,鮮紅的血從她雪白的肌膚上流下來,襯著閃亮的金發是多麼美阿!」。而其中又以摩洛哥王妃格蕾絲·凱莉為難能之選,獲得希區柯克青睞,連續三次出演他的片子。
除了這些典型的金發美女,他也喜歡用長的得體俊秀的男人,來搭配這些冷艷美女,真是好一對俊男美女所組成的電影,令觀影者賞心悅目極了!像是現今被公認的性格男星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在《後窗》、《奪魂索》(Rope ,1948)、《迷魂記》、《擒凶記》,以及加利·格蘭特(Cary Grant)在《深閨疑雲》、《美人計》(Notorious ,1946)、《捉賊記》、《西北偏北》,這兩位帥哥在這些片中和上述所提及的金發美女搭檔演出。另外更別忘了還有《驚魂記》里清秀俊美的精神分裂殺手安東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沖破鐵幕》里保羅·紐曼(Paul Newman)所飾演的科學家、《艷賊》里至今愈老愈拿翹的老帥哥辛·康納利(Sean Connery)。

嚇死你不償命!

這種令閱聽者賞心悅目的俊男美女組合——大師就是大師——希區柯克就是有辦法把這樣的組合轉變成心理戰栗片,這跟現代科技特效所呈現出來的懸疑緊張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他不靠惡心的鏡頭和死法,以及誇張煽動的劇情,但是他就是有辦法在片中的某位主角掛掉之前,先讓觀眾的腦細胞死掉一堆而神經緊張兮兮的。(不過《驚魂記》這部片在當時播出以後,女主角珍妮·李在浴室里的死法,可是嚇得一堆美國觀眾不敢進浴室洗澡的呢!)

根據希區柯克的理論,所謂的懸疑必須是假設以觀眾群為主線,透過提供觀眾劇中角色陷入危機的情節來發發展,但是觀眾卻無法得知這些角色與危險是誰而造成、或是會再造成什麼樣的危險的這種緊張氣氛。但是為了達到能令人印象深刻和感情印象,又必須讓身處其中的無辜者不會受到傷害,於是男女角色之間的互動,都呈現在觀眾面前,唯劇中的男女主角彼此都毫不知情,我們可以藉由故事的敘述發展來了解男女演員之間的錯綜復雜,但是我們卻無法推測下一步,希區柯克會讓他們發生什麼事情!

永遠的驚悚代名詞

這種聲東擊西的游戲手法,卻是讓後人回味無窮的戲劇張力,他的多部片子都成了經典的代表,為許多後輩導演模仿學習。而其中三部純正一時的電影傑作:《後窗》、《西北偏北》、《驚魂記》,更真是典型的線索追蹤電影,充斥著讓我們會想起希區柯克的元素:足智多謀的拍攝手法、不可思議的男女角色關系、戲劇性的真相、明亮鮮明的色彩、內斂的玩笑戲弄、機制風趣的象徵符號、和最重要的——能支配人心的懸疑配樂。因為這些元素,成就了「希區柯克」這個與懸疑緊張劃上等號的代名詞——讓人感覺無助、驚嚇、祈禱著接下來要(或不要)發生什麼——而這,就是這就是希區柯克!

1. Number 13 (1922) 13號
2. Always Tell Your Wife (1923)
3. The Pleasure Garden (1926) 歡樂花園
4. The Mountain Eagle (1926)
5. The Lodger (1926)
6. The Ring (1927)
7. Easy Virtue (1927)
8. Downhill (1927)
9. The Farmer's Wife (1928)
10.Champagne (1928)
11.The Manxman (1929)
12.Sound Test for Blackmail (1929)
13.Blackmail (1929)
14.Murder! (1930)
15.Mary (1930)
16.Juno and the Paycock (1930)
17.Elstree Calling (1930)
18.The Skin Game (1931)
19.Rich and Strange (1932 )
20.Number Seventeen (1932)
21.Waltzes from Vienna (1933)
22.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34) 擒凶記
23.The 39 Steps (1935) 39級台階
24.Secret Agent (1936) 間諜
25.Sabotage (1936)
26.Young and Innocent (1937) 年輕少女
27.The Lady Vanishes (1938) 貴婦失蹤案
28.Jamaica Inn (1939) 牙買加旅店
29.Rebecca (1940) 蝴蝶夢
30.Foreign Correspondent (1940) 海外特派員
31.Mr. & Mrs. Smith (1941) 史密斯夫婦(諜網情鴛)
32.Suspicion (1941) 深閨疑雲 33.Saboteur (1942) 海角驚魂
34.Shadow of a Doubt (1943) 心聲魅影(辣手摧花)
35.Lifeboat (1944) 救生挺
36.Bon Voyage (1944) (紀錄片)
37.Aventure malgache (1944) (紀錄片)
38.Spellbound (1945) 意亂情迷
39.Notorious (1946) 美人計
40.The Paradine Case (1947) 凄艷斷腸花
41.Rope (1948) 奪魂索
42.Under Capricorn (1949) 風流夜合花
43.Stage Fright (1950) 慾海驚魂
44.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火車怪客
45.I Confess (1953) 懺情記
46.Dial M for Murder (1954) 電話謀殺案
47.Rear Window (1954) 後窗
48.To Catch a Thief (1955) 捉賊記
49."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1955) TV Series
50.The Trouble with Harry (1955) 怪屍記
51.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 擒凶記
52.The Wrong Man (1956) 伸冤記
53."Suspicion" (1957) TV Series
54.Vertigo (1958) 迷魂記
55.North by Northwest (1959) 北西北
56."Startime" (1959) TV Series
57.Psycho (1960) 驚魂記
58."The Alfred Hitchcock Hour" (1962) TV Series
59.The Birds (1963) 鳥
60.Marnie (1964) 艷賊
61.Torn Curtain (1966) 沖破鐵幕
62.Topaz (1969) 黃寶石
63.Frenzy (1972) 狂凶記
64.Family Plot (1976) 大巧局

希區柯克曾6次獲得OSCAR最佳導演提名,可謂無冕之王。

❾ 什麼是電影發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第三電影運動:繼歐洲先鋒派電影運動、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以後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運動,它沒有固定的組織、統一的宣言、完整的藝術綱領。這一運動的本質是一次要求以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藝術的運動,它的出現將西歐的現代主義電影運動推向了高潮。這一運動有兩個部分,一是作者電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電影,即「左岸派」。
背景:浪潮電影誕生的背景是基於歷史傳統的崩潰,主導基本認識的缺乏,對不確定的茫茫將來的彷徨苦悶。這個背景與二戰以後人們的彷徨苦悶相關聯,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對二戰的反思。同時也與後現代思潮緊密相關。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解構,是對現代主義的懷疑,是基於迷茫困惑後的發泄,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解放。「新浪潮」的產生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長期僵化的社會造成了青年一代的理想幻滅。首先法西斯的垮台,歷史性的審判,使得國際上的右派勢力受到嚴重打擊;其後,斯大林的去世,對他的重新評價,又使得左派勢力陷入茫然;而不光彩的阿爾及利亞戰爭和越南戰爭,再次使中間派感到失望。這時整整一代青年人視政治為「滑稽的把戲」。當時的文藝作品開始注意這些年輕人,描寫這些年輕人,成為這一時期文學藝術的特殊現象:在美國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國被稱作「憤怒的青年」,在法國則被稱為「世紀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從主題到情節,從風格到表現手法都帶有這種時代的印痕。「新浪潮」也有著思想根源,這就是唯意志論、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為代表的哲學和文藝理論思潮。產生於1958年的法國。當時安德烈·巴贊(Andre Bazin)主編的《電影手冊》聚集了一批青年編輯人員,如克洛德·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等50餘人。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他們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繪現代都市人的處境、心理、愛情與性關系,與傳統影片不同之處在於充滿了主觀性與抒情性。這類影片較強調生活氣息,採用實景拍攝,主張即興創作;影片大多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表現手法上也比較多變。
1958年是「新浪潮」的誕生年,有兩部處女作問世:特呂弗的《四百擊》與夏布羅爾的《漂亮的塞爾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呂弗憑《胡作非為》在當年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新浪潮」電影以表現個性為主。特呂弗的《四百下》(1959)是較早出現的代表作。他用現代主義手法敘述了他童年時代的悲慘遭遇。他信奉所謂「非連續性哲學」,認為生活是散漫而沒有連續性的事件的組合,在電影創作上否定傳統的完整情節結構,以瑣碎的生活情節代替戲劇性情節。戈達爾是以蔑視傳統電影技法聞名的「破壞美學」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壞傳統結構方面比特呂弗走得更遠,著名的《精疲力盡》(1959)就是其創作風格的最好體現。

❿ 求很牛的電影大師

羅曼·波蘭斯基,他的新版《霧都孤兒》還有2003年的《鋼琴師》都是非常棒的電影

法國呂克.貝松《這個殺手不太冷》《碧海情》、《第五元素》等
斯皮爾伯格 導演作品
奪寶奇兵4 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2008)
慕尼黑 Munich (2005)
世界大戰 War of the Worlds (2005)
幸福終點站 The Terminal (2004)
少數派報告 Minority Report (2002)
神鬼交鋒 Catch Me If You Can (2002)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01)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1997)
斷鎖怒潮 Amistad (1997)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1993)
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 (1993)
霍克船長 Hook (1991)
直到永遠 Always (1989)
奪寶奇兵3:聖戰奇兵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9)
太陽帝國 Empire of the Sun (1987)
紫色 Color Purple, The (1985)
奪寶奇兵2:魔宮傳奇 Indiana.Jones.and.the.Temple.of.Doom(1984)
陰陽魔界(交易地點TradingPlaces(1983)) Twilight Zone: The Movie (1983)
外星人 E.T.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奪寶奇兵1:法櫃奇兵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一九四一 1941 (1979)
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大白鯊 Jaws (1975)
橫沖直撞大逃亡 Sugarland Express, The (1974)
飛輪喋血Duel(1971

閱讀全文

與電影手冊派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電視劇全部播放 瀏覽:73
電影院197 瀏覽:675
快手如何上傳7分鍾的解說電影 瀏覽:392
井岡山電影電視劇全集播放 瀏覽:865
湖南廣播電影電視局 瀏覽:978
北京電影學院國際班是什麼 瀏覽:212
vivo手機贊助的電視劇電影 瀏覽:981
電影院空氣如何消毒 瀏覽:971
電影小轎車圖片大全 瀏覽:916
美國貧窮電影 瀏覽:326
2017年底上映的電影 瀏覽:600
清兒韓國電影在線 瀏覽:702
類似3d豪情電影的名稱 瀏覽:876
少年十大弟子電影 瀏覽:685
日本的動畫電影很奇幻 瀏覽:288
韓國電影女主去泰國旅遊 瀏覽:283
歐美驅鬼的電影 瀏覽:44
和五十度一樣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36
電腦緩存電影軟體哪個好 瀏覽:166
島電影網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