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演員大全 > 華語電影十導演

華語電影十導演

發布時間:2022-04-03 00:42:51

㈠ 華語電影10億票房俱樂部的6大男導演都有誰

1、捉妖記 23.17億 導演:許誠毅

2、泰囧 12.67億 導演:徐崢

3、西遊降魔篇 12.46億 導演:周星馳 郭子健

4、心花路放 11.69億 導演:寧浩

5、煎餅俠 11.56億 導演:大鵬

6、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10.46億 導演:鄭保瑞

㈡ 中國電影的導演發展

六代導演僅是針對大陸電影學院派的學術概念
第一代導演: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代表人物: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東山、邵醉翁、何非光、楊小仲等。
作為中國電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導演從中國傳統的敘事藝術和舞台戲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聯系著時代的要求,重視電影的社會教化作用。電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劇的延伸,導演們用傳統的戲劇觀念來處理電影,布景空間層次的設計仍然具有強烈的舞台痕跡。在表演上依舊留有舞台劇的表演痕跡,拍攝時沿用戲劇舞台的一套辦法,攝影機基本固定,電影鏡頭的景別變化不大。早期電影在內容上難免淺陋蕪雜,藝術上也較幼稚,具有實驗性特徵,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沒。
第二代導演:主要活躍在三、四十年代,第一個黃金時代的創造者。代表人物:費穆、蔡楚生、孫瑜、袁牧之、鄭君里、吳永剛、程步高、沈西苓、史東山、桑弧、湯曉丹等。
由他們開始,中國電影就思想內容而言,開始真正從單純的娛樂——「玩耍」中解放出來,開始比較深入地反映社會生活,從娛樂中發揮社會功能。在藝術上,這代導演最大的特點是寫實主義,同時,他們注意把「寫實」和電影化結合起來,開始逐漸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規律。盡管這代導演的「戲劇意識」還比較強烈,但他們已從對戲劇的摹仿從形式轉向內涵,即逐漸擺脫舞台的局限,充分發揮電影藝術之所長,只是在故事情節上強烈地追求戲劇懸念、戲劇沖突、戲劇程式。
第三代導演: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代表人物:謝晉、謝鐵驪、凌子風、崔嵬、成蔭、水華、郭維、魯韌、王炎等。
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第四代導演:60年代電影學院的畢業生。代表人物:謝飛、吳貽弓、吳天明、黃蜀芹、滕文驥、丁蔭楠、鄭洞天、顏學恕、張暖忻、胡柄榴等。
提出中國電影「丟掉戲劇的拐杖」,打破戲劇式結構,提倡紀實性,追求質朴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結構,注重主題與人物的意義性和從生活中、從凡人小事中去開掘社會與人生的哲理。他們尋找歷史底蘊,更多地表現對歷史和現實、對民族文化與現代意識交叉契合點的捕捉。在反映現實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歷史與文化的延續性,看到歷史與文化如何制約著、創造著影片中人物的行動。是真實化的紀實美學。
第五代導演:80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中國電影最輝煌的一代。代表人物: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霍建起、顧長衛、吳子牛、黃建新、李少紅、馮小寧等。
作品特點是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十分強烈。經歷10年浩劫的磨難,又處於改革開放的時代中。他們的思想敏銳,接觸到人民大眾,聆聽最低層人民的聲音,所以他們的影片有生命、有張力,強烈渴望通過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在選材、敘事、塑造人物、鏡頭語言、畫面處理等方面,他們既遵從傳統,又有所創新。
第六代導演:80年代中、後期進入電影學院,90年代後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年輕的導演。代表人物:賈樟柯、王全安、姜文、王小帥、張元、婁燁、陸川、張楊等。
他們極度追求影象本體,偏執於寫實形態、關注草根人群,要麼堅定的走在商業路線上,幾乎難以象「第五代」那樣整體構建電影精神的統一面貌,所以,他們是抗拒歸納的一代。典型特徵是「叛逆與反思」。在影像風格上,他們強調真實的光線、色彩和聲音,大量運用長鏡頭,形成紀實風格。他們注重以電影為媒介來考察當代都市普通/邊緣人的生活狀態,新一代青年在歷史轉型時期的迷茫、困惑和無所適從在他們的鏡頭下被真實地記錄下來。


㈢ 有哪些有名的電影導演實力都如何

有很多。比如說鄭正秋先生,被稱為是中國電影之父,是中國電影的先驅者和奠基人。應雲衛先生,電影藝術家。費穆先生,我國傑出的電影導演,電影藝術大師。吳永剛先生,著名電影藝術家。石揮先生,著名電影演員,導演。卜萬蒼,我國著名的電影導演。黎民偉先生,香港電影開拓者。朱石麟先生,程步高先生,著名導演。謝晉,著名電影導演等等。

㈣ 中國所有導演及其作品列表

中國所有導演及其作品列表 ??

你給350分的懸賞 我估計都沒幾個人去幫你整理。

你想累死人?

㈤ 華語電影導演前五名,有不同意見的嗎

僅僅從奧斯卡與國際A類電影節獲獎情況來說,我覺得排名如下(普通國際A類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分,評審團獎、最佳編劇、最佳導演與終身成就獎2分,最高獎4分;柏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得分是普通國際A類電影節的2倍;戛納國際電影節得分是普通國際A類電影節的3倍;奧斯卡得分是普通國際A類電影節的4倍):

1、李安(70分):2次奧斯卡最佳導演+4次奧斯卡最高獎提名+2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2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2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16+16+6+16+16=70分;

2、張藝謀(57分):1次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3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1次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3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2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1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2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6+9+8+4+6+16+4+4=57分;

3、侯孝賢(43分):1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1次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7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1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6+6+21+8+2=43分;

4、賈樟柯(32分):1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4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2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6+12+8+4+2=32分;

5、陳凱歌(30分):1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4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1次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12+12+2+2+2=30分;

6、王小帥(27分):1次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2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1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2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6+6+4+4+4+2+1=27分;

7、蔡明亮(25分):3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2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1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9+4+4+8+25分;

8、王家衛(21分):1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4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6+12+2+1=21分;

9、王全安(20分):1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1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2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1次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8+4+4+2+2=20分;

10、姜文(15分):1次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1次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1次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2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提名=6+3+2+4=15分。

除此之外,還有徐克、馮小剛、吳宇森、許鞍華與楊德昌等大導演,不過他們奧斯卡與國際A類電影節獲獎情況不如上述導演。

㈥ 現在中國電影最著名的導演有哪幾個

張藝謀
陳凱歌
馮小剛
馮小寧
姜文
吳子牛
謝晉
騰文驥
王小帥
賈樟柯
張元
田壯壯
黃建新
何平
李少紅
婁燁
路學長
管虎
寧浩

㈦ 中國的第一代電影導演有哪些

中國電影始於1905年,由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景豐出資,劉仲倫攝影的京劇《定軍山》。這部電影是對戲劇舞台上表演內容的忠實記錄,攝影機擺放的位置也是在觀眾席,因此這部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一部戲劇紀錄片。早期的中國電影與戲曲有著密切的關系,又受到當時被稱為文明戲的話劇的影響,所以,這個時期的電影又叫做「影戲」。1913年,鄭正秋與張石川合作拍攝了《難夫難妻》,進行獨立的電影劇本創作,開始嘗試擺脫戲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譽為「給中國電影事業鋪下了第一塊奠基石」。他們也就成了中國的第一代電影人,中國的「第一代導演」。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他們作為中國電影的先驅,在既缺乏經驗,拍攝條件又非常簡陋的情況下,創作了中國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第一部長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武俠片《火燒紅蓮寺》、第一部勞工片《勞工之愛情》、第一部體育片《二對一》、第一部系列電影《火燒紅蓮寺》(先後拍了十八集)。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不同程度上表現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作為中國電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導演從中國傳統的敘事藝術和舞台戲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聯系著時代的要求,重視電影的社會教化作用。電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劇的延伸,導演們用傳統的戲劇觀念來處理電影,布景空間層次的設計仍然具有強烈的舞台痕跡。在表演上依舊留有舞台劇的表演痕跡,拍攝時沿用戲劇舞台的一套辦法,攝影機基本固定,電影鏡頭的景別變化不大。早期電影在內容上難免淺陋蕪雜,藝術上也較幼稚,具有實驗性特徵,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沒。

㈧ 國內電影票房超5億的導演都有誰

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啟了中國電影的商業大片時代,也同時立下了「億元」標桿,此後,票房能否過億曾長時間成為華語片大製作高票房的衡量標准,中國電影也因此誕生了「億元俱樂部」這一專有詞彙。而今,隨著全國銀幕數激增到近2萬塊,億元時代早成過去,華語電影已邁入「5億俱樂部」。

暨2012年賀歲檔《人再囧途之泰囧》創下華語電影12.6億元票房奇跡之後,2013年至2014年,已有13部華語電影票房超過5億元,其中既有大導演馮小剛《私人定製》7.17億、徐克《狄仁傑之神都龍王》5.99億;亦有演員、作家等轉型的新興導演創下處女作票房奇跡,包括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7.18億、鄧超《分手大師》6.62億,韓寒郭敬明電影分別沖破6億、5億大關。就連電視節目搬上大銀幕的《爸爸去哪兒》,也拿到了6.94億……


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選手共同組成了「5億俱樂部」。其中既有姜文神片《讓子彈飛》(2010),又有鄧超「神片」《分手大師》(2014),乍看十分違和。不過我們不能忽略這一事實,2010年全國銀幕總數只有6000多塊,而2014年這一數字已經逼近2萬塊。因此,姜文的《一步之遙》才是對一眾新人電影真正的正面「PK」,所以更令人期待。

而與好萊塢大片相比,1998年《泰坦尼克號》在中國內地創下的3.6億票房奇跡看似早已被華語片逆襲,但不要忘了,以那時的銀幕數和票價,《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占當年全國總票房的1/3……華語電影要真正殺出重圍還有待積累,畢竟人家擁有積累百年的完整電影工業。


國內電影票房超5億的導演的電影清單

㈨ 你心中的華語電影攝影十佳分別是什麼

《後來的我們》「看到李屏賓三個字,就知道攝影肯定棒」,的確,李屏賓對光影的塑造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在《後來的我們》中,李屏賓也將他獨特的拍攝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回憶過去的部分,李屏賓使用了大量飽和色以及反差對比來渲染氛圍,表現了見清(井柏然飾)和小曉(周冬雨飾)初到北京的年輕氣盛。而到了現實的部分,畫面轉而變成充滿質感的黑白影像,這是他們被現實磨礪過後的成熟和沉澱。兩種影像風格之間的過渡流暢而自然,尤其是在電影的最後,小曉讀著見清爸爸(田壯壯飾)寫給她的信,畫面就在彩色和黑白之間來回切換,卻完全不顯突兀,再配上杜篤之的音樂和田壯壯的獨白,這個片段讓無數觀眾動容落淚。

《江湖兒女》以公路片的故事結構進行敘述,時間從2001年延續到現在,跨度非常大,每個階段我們都能看到賈樟柯以往電影的影子。而為了呈現出每個年代不同的質感,賈樟柯特意使用了包括膠片在內的6種攝影器材,從最低像素的用起,逐漸過渡變化,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時間的流逝,以及這17年間的物是人非。小旅館里的重逢是《江湖兒女》中最重要的一場戲,通過攝影機的運動配合演員的走動,電影用了一個克制的長鏡頭拍出了巧巧(趙濤飾)和斌哥(廖凡飾)之間的情感暗流。

閱讀全文

與華語電影十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pk俄羅斯坦克二戰電影 瀏覽:600
有個韓國電影名是搖擺什麼 瀏覽:47
斯諾登電影觀後感 瀏覽:233
一個人在國外開咖啡廳電影 瀏覽:390
韓國電影老男孩未刪減 瀏覽:120
俄羅斯的電影免費 瀏覽:628
動作電影很讓人振奮英語翻譯 瀏覽:278
泰國電影哥哥死了弟弟去監獄 瀏覽:942
王力宏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68
警犬電影大全帶名字大全 瀏覽:861
看美國好電影 瀏覽:900
火車一路向俄羅斯電影 瀏覽:680
教育孩子的動畫電影推薦 瀏覽:171
電腦怎麼查看電影觀看歷史 瀏覽:459
恐怖電影院小說txt 瀏覽:670
李晨拍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426
萌催眠日本電影 瀏覽:44
愛情動作片電影軟體 瀏覽:852
電影電視歌曲聯唱串燒 瀏覽:428
國內電影排名第一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