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韓國導演金基德的電影《春去春又來》獲得過哪些獎項要完整的。
2004年韓國第41屆大鍾電影獎最佳影片
第十三屆俄羅斯電影節「金羊獎」中的最佳外國影片獎
韓國第24屆電影青龍獎最佳影片
第5屆拉斯帕爾瑪斯國際電影節「The Golden Lady Harimaguada」獎和攝影獎
❷ 春天的狂想電影導演是誰
導演是 滕文驥,請採納我哦
❸ 歷屆春晚導演
1983黃一鶴、鄧在軍 ,
1984年黃一鶴、張淑芬
1985年黃一鶴
1986年黃一鶴
1987年鄧在軍
1988年鄧在軍
1989年趙安、張曉海
1990年黃一鶴
1991年郎昆、胡淼
1992年趙安
1993年張子揚
1994年郎昆
1995年趙安
1996年張曉海
1997年袁德旺
1998年孟欣
1999年劉鐵民
2000年趙安、張曉海
2001年王冼平、王憲生、金越
2002年陳雨露
2003年金越
2004年袁德旺
2005年郎昆
2006郎昆
2007金越
2008張曉海、陳臨春
2009郎昆
2010金越
2011陳臨春、柳鋼、馬東
2012哈文
2013哈文
2014馮小剛
2015哈文
2016呂逸濤
2017楊東升
2018楊東升
(3)電影導演春擴展閱讀:
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簡稱為春晚,起源於1979年,正式開辦於1983年,2014年被定位為國家項目。央視春晚涵蓋小品、歌曲、歌舞、雜技、魔術、戲曲、相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把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帶入到狂歡之中,打造「普天同慶,盛世歡歌」的節日景象。
《春晚》在大年三十晚八點正開播,陪著人們進入新的一年,盡管現在網路發達,各種各樣的節目琳琅盲目,應接不暇,春晚已不是人們的必選項目,但是到了春晚播出的當時,還是一家人准時坐在電視機前,說說話,磕磕瓜子,打打牌,在春晚的歡聲笑語中迎接新的一年,《春晚》已成為過年的一個文化符號。
❹ 33歲知名導演蔣春亮病逝,關於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青年導演蔣春亮因病去世,年僅33歲。是冥冥之中,還是天妒英才,而立之年卻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錯愕不已。關於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不管什麼原因,死者已逝,除了不舍就是惋惜,畢竟將春亮實在是太年輕了,還有大好的前程。正如導演陳嘉上相容的,自己都沒有做好送別的他的准備,他就這么突然的離開了,離開了他的家人,他熱愛的事業。世事無常,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
❺ 春晚總導演和電影導演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的,春晚總導演屬於舞台導演,職責和電影導演有很大不同。
春晚相關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的主舞台除了充滿中國元素、中國文化,還呈現出開放性的特色。舞美設計上,舞台上多根巨大的柱體,一直延伸到觀眾席,既擴大了表演區、增強舞台的縱深感,又營造出向外的放射感,讓整個一號廳成為一個整體,打通舞台和觀眾席的界線。
還有三天,《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將與觀眾如約見面。春晚北京主會場將聯動河南鄭州分會場、粵港澳大灣區分會場共同為全球受眾奉獻一場「盛世大聯歡」,讓我們一起期待!
第三次執導春晚,楊導的目標是「做得更好」。據楊導介紹,今年春晚從三、四月份就已經開始籌備。到目前進入沖刺階段,整個劇組三班倒,日夜不停進行最後的綵排、調整。目的就是在除夕之夜,把最好的演出呈現給全國觀眾。而這其中最難的是對時長的把控,因為零點鍾聲敲響的時間是固定的,為了控制晚會時長,有些節目會被迫拿下,這讓楊導很不舍。
❻ 《小城之春》的導演
1948年電影《小城之春》的導演是費穆
費穆,字敬廬,號輯止。1906年10月10日出生於上海,中國電影導演、編劇。
1932年,執導了批判現實的劇情片《城市之夜》,由此受到關注;1934年,執導了劇情片《香雪海》;1935年,執導了倫理電影《天倫》,於中國電影史上首次以民族樂器配樂;1936年,拍攝了號召抗戰的國防電影《狼山喋血記》;1937年,拍攝了戲曲電影《斬經堂》;1940年,執導了古裝劇情片《孔夫子》;1941年,為中美兩國第一次合作拍攝的影片《世界兒女》編寫了劇本,隨後退出影界;1942年,組建了上海藝術劇團; 1944年,創辦新藝劇團;1948年,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1951年1月31,費穆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享年四十五歲。
2002年電影《小城之春》的導演是田壯壯
田壯壯,1952年出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
1968年田壯壯中學畢業後當了七年兵,在軍營期間自學攝影。1978年,文革結束中國恢復高考,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0年在大學實習期間和同學執導了首部短片《我們的角落》。1992年因為執導的《藍風箏》涉及「文革」等敏感題材,被罰十年禁止拍攝影片,期間參與監制《長大成人》等影片。2003年,卸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擔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
2005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茶馬古道-德拉姆》榮獲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2007年憑借第一部人物傳記影片《吳清源》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導演獎。2009年自編自導的影片《狼災記》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服裝及提名。2014年與張藝謀、十慶聯合執導歷史古裝影片《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並兼任藝術總監。
❼ 有關春字的電影有什麼
《放牛班的春天》、《暖春》、《志明與春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開往春天的地鐵》等。
1、《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
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2、《暖春》
《暖春》 是由山西電影製片廠出品,烏蘭塔娜編劇並執導,田成仁、張妍、郝洋、於偉傑等主演的一部親情片。該片講述了在偏僻大山裡,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孤兒想要一個家的故事。影片於2003年10月在中國內地上映。
3、《志明與春嬌》
《志明與春嬌》是一部導演彭浩翔執導的香港愛情電影,由彭浩翔、麥曦茵編劇,楊千嬅、余文樂主演,於2010年3月25日上映。
影片講述了香港禁煙的環境下,兩個吸煙男女張志明(余文樂飾)與余春嬌(楊千嬅飾)在後巷展開的愛情故事。本片獲得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獎。
4、《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華視影視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青春愛情電影,由趙薇執導,趙又廷、楊子姍、韓庚、江疏影主演。
影片改編自作家辛夷塢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群青春少年從大學校園的追愛之旅到步入社會的迷霧和抉擇的故事。
5、《開往春天的地鐵》
《開往春天的地鐵》是由北京電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都市愛情電影,由張一白執導,耿樂、 徐靜蕾領銜主演。
該片是張一白的電影處女作,影片講述了從南方來到北京闖天下的建斌和小慧在經歷了七年的婚姻後面臨著何去何從的情感矛盾的故事。影片於2002年5月28日在中國上映。
❽ 武俠電影中有個名叫華玉春是什麼電影
玉面俠
一段相隔兩代的武林悲劇,恩情愛情難解難分。導演嚴俊在《玉面俠》中拍出陣陣悲意,不愧曾是首席文藝小生,演而優則導。大俠章臻受傷,被愛慕他的長春門大師姐所救。但章臻與婢女月奴相戀,誕下雙胞之後,夫婦被「勞山四怪」所殺。大師姐設下毒計,讓章臻好友嵐煙抱走女嬰,她抱走男嬰,訓練他找嵐煙報仇,好讓他們兄妹傷殘。豈料,節外生枝,嵐煙手抱女嬰,被惡人谷搶走,訓練她成為了天下最毒的人。十八年後,雙胞胎兄妹重聚,掀起江湖風雨、武林悲劇……
中文名
玉面俠
外文名
The Jade-faced Assassin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類 型
古裝/武俠
上映時間
1971年4月9日
色 彩
彩色
《玉面俠》
【片名】:玉面俠
【外文片名】:The Jade-faced Assassin
【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國語對白
【類型】:古裝/武俠
【片長】:105 分鍾
【上映時間】:1971年4月9日
【物料】:有聲、彩色
2演職員表編輯
【導演】:嚴俊
【原著】:古龍(改編自《絕代雙驕》)
【編劇】:黃楓
【監制】:邵逸夫
【助理導演】:黃楓
【攝影】:王劍寒
【剪輯】:姜興隆.
【演員表】:
何莉莉 飾 小鹿兒(小魚兒)
高遠 飾 章臻(江楓)/華玉春(花無缺)
潘迎紫 飾 謝心嬋(鐵心蘭)
谷峰 飾 連嵐煙(燕南天)
林嘉 飾 大師姐華玉娥(邀月)
郭竹卿 飾 二師姐(憐星)
陳依齡 飾 月奴(花月奴)
張佩山 飾 章庭樂(江別鶴)
嚴俊 飾 藍存秀(萬春流)
樊梅生 飾 玉池昭光(軒轅三光)
蘆葦 飾 林大嘴(李大嘴)
劉禕珏 飾 九姑娘(慕容九)
❾ 如何評價金基德執導的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與大多數人一樣,認識金基德從《漂流浴室》開始。這部被媒體無知地打著「情色」的旗號吸引觀眾的片子,讓當時觀影經歷並不十分豐富的我看得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以至於整個晚上滿腦子盤旋著片子里的場景,最後在黑暗中楞是流下了淚。看完片後,能夠這樣讓觀眾身心難受的導演是不多的。可能對於普遍稀少台詞的電影天生有好感吧,我先遇見了蔡明亮,然後就是金基德。
金基德出生於不幸的家庭,經歷十分豐富曲折。最終學歷是初中。雖然他畢業於農業大專,卻因為學校為非正式學校,而未獲得學歷。有過5年的部隊生活,轉業後未找到過收入穩定的長期工作。30歲時,為了追尋自己的美術夢隻身去了法國,在歐洲學習生活的2年時光使他的生活經歷更為復雜充實。96年開始寫劇本,當導演也只是心血來潮的想法,處女作《野獸之都》雖然已有了相當的暴力成分,但並非震撼之作。直到《鱷魚》的出現,所謂「問題導演」的名號在他身上開始熠熠發光。
金基德的電影基本是對不幸苦難底層人物的描寫,但在表達上顯然超越了韓國的國度及民族,顯露著無法輕易模仿的大膽與獨特。每部片子的選景、素材與細節無不透露著他的美術功底,以及所展現的不同一般的人生觀、價值觀與自成一套的哲學理念,這些都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這位國際性的高產(每年一部半的速度,96年至今已有16部長片作品)又高質的韓國導演曾經的生活歷程。
《春去春又來》看到第二遍才明白其實只有佛學的表象,其本質依舊是人生與命運的思考。「慾望」、「輪回」與「救贖」的主題本來便是老金的專用。幼年和尚用石頭去綁魚、蛙、蛇結果被老和尚用同樣的方式綁住了自己,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對於「殺生」的懲罰,其實是老和尚在教小和尚學習如何去自我救贖;少年和尚與女施主發生了關系,也全在老和尚的預料之內,同時正是老和尚治好女施主重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這里也沒有對與錯的區別、沒有佛教觀念的束縛;小和尚為女子離開佛家彷彿更脫離了一般的佛教倫理。老金是要更深刻地探討潛隱於人性內部的糾結與反復:柔弱與剛強,敦厚與暴戾,平和與偏執,善良與邪惡。在整體的敘事進程中偏離原有的「立地成佛」的故事原型,而更側重以敘事變奏暗示人性較量的艱難與曲折。
與蔡明亮一樣,「水」依舊是老金的主要使用意象。首先從場景的選擇就可見一斑。一大片被群山包圍的湖水,雖然與老金以往片子中蘊含無數能量的海水略有不同,但仍然有毫不遜色的震撼之感。場景的安排非常有意思,一間小寺廟一年四季漂浮在平靜的水面上。「水」是慾念的象徵,佛家講求無欲無求,但老金的安排顯然在暗示,慾念是人的本能,任何東西都無法關住它。年輕和尚喜歡進入水中游泳撒歡,在面對少女施主的時候也是用游泳的方式發泄體能和慾望,在與少女偷偷上山野合的途中,水漲沒了道路,慾望噴薄而發。而歷經世事的老和尚從來懂得控制好自己與水的距離,不會輕易逾越。
與「水」相仿,蛇從聖經里開始就成為了「慾望」的代名詞。影片中也出現了多次。少年和尚最初也是在兩蛇交尾的場面下萌發了最初的性意識。
另一個有意思的場景,就是廟宇裡面的隔間無牆卻有門。很容易理解,「門」是常規的通道,而越牆卻不走門則是違反常理的行為。少年和尚「越牆」的行為也只因為經受不住少女的誘惑。
片中共有三次人物流淚的場景。壯年和尚殺妻後回來企圖自殺、老和尚圓寂前、以及後來送嬰兒的婦女在佛前。老金都用紙與布遮住了他們流淚的臉但能看清他們流下的淚水。淚是心中悲苦的流瀉,而以老金的哲學,生命的悲苦來源自身的慾望,所以淚可以直接理解為慾望從身體的流出,此後便是解脫。
可以說,在這個片子里,老金的意象使用是最為豐富和復雜的,這可能造成了該片看上去玄之又玄的重要原因。他借鑒了佛家的學說套用在自己的理解之上,不得不說是十分高明的。片子最後的部分,中年和尚重負登上山頂修煉是種相當終極的自我救贖方式,全部由金基德親自完成,他確實是位身體力行的電影者,極好地統一了電影的藝術性與社會活動性。
借用四季表達人生是非常妙的選擇。將夏季與秋季作為人最動盪的時期,情色和暴力的因素全部注入在這兩個集結。經歷了世間普遍的愛恨情仇,在冬季冰封,孕育了下一個春季的重生。這次,「輪回」的主題變得十分明朗。而這種輪回並非只是在講述一個人,一個季節便是一個人生階段,每一次小和尚的出現其實也都可以看成是不同的人處在這一個階段而已。
看慣了老金以前的片子,特別是我這種將《收件人不祥》和《空鏡子》封為「神來之作」的影迷初看《春去春又來》是十分不習慣的。該片2003年上映,在此之前是以《漂流浴室》、《收件人不詳》與《空鏡子》為代表的極端狂暴虐心的作品,之後的作品彷彿明顯的平和下來,尤以《空房間》為代表。所以說《春》有承前啟後的作用。但他從來不會讓人輕松地看片,對於人的自然本性的深刻挖掘和藝術表達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❿ 中國歷代導演名單
第一代導演:指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如張石川、鄭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紅牡丹》、《火燒紅蓮寺》等。
第二代導演: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在影壇上的一批導演,如蔡楚生、孫瑜、費穆、吳永剛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漁光曲》等。
第三代導演: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活躍於影壇的導演,如鄭君里、謝晉、水華、成蔭、崔嵬、凌子風、謝鐵驪等。優秀作品有《南征北戰》、《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張嘎》、《早春二月》、《女籃五號》、《芙蓉鎮》、《鴉片戰爭》、《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等。
第四代導演:「文革」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或各電影廠培養出來,在新時期嶄露頭角的一些導演,如吳貽弓、吳天明、謝飛、鄭洞天、黃建中、黃蜀芹等。
提出中國電影「丟掉戲劇的拐杖」,提倡紀實性,追求質朴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結構,注重開掘社會與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鷗》、《本命年》、《小花》、《城南舊事》、《小街》等。
第五代導演:電影學院上世紀八十年代畢業的一批導演,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何群等。作品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特別強烈。《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獵場扎撒》、《紅高粱》等。
第六代導演:第六代導演一般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年代後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年輕的導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
管虎《鬥牛》、《殺生》、《上車走吧》、《頭發亂了》、《老炮兒》,寧浩《綠草地》,賈樟柯《天註定》、《小武》、《站台》,張元《媽媽》、《北京雜種》,王小帥《冬春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阿年《感光時代》。
王一持(王強)《新一年》,路學長《長大成人》,章明《巫山雲雨》,何建軍《郵差》,婁燁《周末情人》、《蘇州河》,張揚《愛情麻辣燙》、《洗澡》,王全安《月蝕》《圖雅的婚事》,陸川《南京!南京!》等。
第七代導演:陸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幾人,中國第七代導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業片。
導演的職責是:
1、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
2、與製片人和導演組其他成員攜手遴選演員。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揮現場拍攝工作。
6、指導工作團隊完成後期製作,包括剪輯、錄音、主題曲、動畫、字幕、特效等。
7、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