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有沒有女主金貝殼獎
沒有,金貝殼獎只頒發給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是銀貝殼獎。
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64t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於當地時間9月24日晚,北京時間25日凌晨,舉辦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中國導演馮小剛執導影片《我不是潘金蓮》斬獲電影節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貝殼獎」,女主角范冰冰摘得「影後」桂冠獲得最佳女主角「銀貝殼獎」,罕見地包攬電影節兩項重要大獎,這也是中國影片時隔7年再度獲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大獎。
『貳』 嘎那、柏林、奧斯卡、聖塞巴斯蒂安鄧電影節各自有什麼特點或風格
名 稱: 法國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名 稱: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 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名 稱: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
奧斯卡獎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的別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由多家美國工業界巨頭於1927年5月組織成立的一個職業電影人的榮譽性組織,其宗旨就是提高電影的藝術質量。至1999年,學院已有 6000多名成員。
名稱: 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
西班牙第一個、也是該國最大的國際電影節(全稱為:多諾斯蒂亞·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1953年創辦,每年一次,原在9月舉行,1961年至1972年改為6月或7月,1973年以後又恢復在9月,為期10天左右,地點在海濱地市聖塞巴斯蒂安。開始兩屆只有西班牙語電影參展,以後影響逐漸擴大,現已成為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國電影界人士進行合作,以促進世界電影藝術和電影事業的發展。主要獎項有「金殼獎」、「銀殼獎」。1959年有「珍珠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導演、男女演員、攝影等。此外,還有評委會特別獎、國際評論獎,聖塞巴斯蒂安城市獎等。
好象不符和題意
『叄』 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是誰
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是范冰冰。
在2016年9月24日結束的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上,導演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拿下最佳影片金貝殼大獎,女主角范冰冰獲得最佳女主角銀貝殼大獎,這是繼2010年憑《觀音山》獲東京影後以來,范冰冰迎來了第二個國際A類電影節影後桂冠。
『肆』 世界上著名的電影節都有哪些
最著名的莫過於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即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
1、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香港稱「康城」,台灣稱「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2、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3、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從1951年第一屆開始,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避免與戛納電影節「撞車」,提前至每年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
(4)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擴展閱讀:
其他著名的電影節還有:
1、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瑞士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素有「電影節中的王子」的美譽。
2、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3年,是西班牙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在歐洲影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最高獎為「金貝殼獎」。
3、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宗旨為鼓勵文化的多樣性和各國人民之相互了解、刺激各大洲電影製作的提升來培育優質電影、拔擢電影工作者與新創作品、發掘和鼓勵新進人才、並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專業人士的交流,最高獎為「美洲大獎」。
4、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在五十年代成為中國電影最愛亮相的舞台,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5、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原為世界三大非競賽電影節之一,從1991年起增加了競賽單元,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也是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它規定參賽片必須不帶政治色彩,不得在其它電影節上放映過。
6、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7、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伍』 范冰冰獲得的聖塞巴斯蒂安 是個什麼水平的獎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是國際五大A類電影節之一,歐洲三大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與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在國際五大上爭第四位置爭得頭破血流。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歷史悠久,是西語系最久最權威的電影節,素有西班牙電影節「王後」的美譽。戛納電影節有12屆獲獎影片頒給了華語電影。柏林電影節有15屆頒給了中國電影,威尼斯電影節是歷史最悠久的A類電影節,其中10屆頒給了中國電影。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是世界大師誕生的搖籃,中國歷史上拿下最佳女主角「銀貝殼獎」的華語女演員是兩個,一個是寧靜1994年憑借《炮打雙燈》獲得第42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桂冠,一個是范冰冰2016年憑借《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桂冠。范冰冰也是繼張曼玉鞏俐之後第三位手握雙國際A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的華語女演員。三個國際A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目前沒有。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是C類電影節中影響力最廣的電影節之一,該電影節不設競賽單元,主要由觀眾來選擇最佳影片,最高獎是人民選擇獎。《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的是該電影節國際影評人最佳影片。還有馮小剛執導的《我不是潘金蓮》獲得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貝殼」獎,這個獎是馮小剛執導生涯中的最高獎。還有前面網友提到的章子怡當評委的多倫多電影節「站台」單元設立於2015年,是為致敬賈樟柯導演執導的《站台》而設立的單元,並非主競賽單元,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不以評獎為主。
『陸』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的歷屆獲獎
(1953-1958年)聖塞巴斯蒂安
只作放映,未評獎 (195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修女的故事》(美)
銀殼獎:《從阿帕努里到安德》(意)、《西北偏北》(美)
坎塔布連珍珠獎:《走向天堂》(西) (1960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羅密歐、朱莉葉和黑暗》(捷)
銀殼獎:《逃亡者之流》(美)
坎塔布連珍珠獎:〈西米特里奧〉(墨) (1961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獨眼龍傑克〉(美)
銀殼獎:《總統的訪問》(波)
坎塔布連珍珠獎:《人類的兒子》(阿根廷) (1962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阿瑟島》(意)
銀殼獎:《宣告》(法)
坎塔布連珍珠獎:《貧民百姓》(墨) (1963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黑手黨》(意)
銀殼獎:《手工操作的加法器》
坎塔布連珍珠獎:《給阿馬里洛的玫瑰》(意) (1964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美國,美國》(美)
銀殼獎 :《利莫納多維·喬》(捷)
坎塔布連珍珠獎 :《杜拉大娘》(西)
最佳導演獎:米古爾·皮卡左
最佳男演員獎:理查德·阿頓巴勒(英)
最佳女演員獎:艾娃·嘉德娜(美) (1965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幻影》(美)
銀殼獎: 《金皇後》(捷)
最佳導演獎:馬里奧·莫尼塞利(意)
最佳男演員獎:馬塞羅·馬斯特羅阿尼(意)
最佳女演員獎:莉莉·帕爾默(英) (1966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我在這里是幸福的》(英)
銀殼獎:皮爾·埃泰克斯(法)
最佳男演員獎:弗蘭克·芬利(英)
最佳女演員獎:埃萬吉莉娜·沙拉扎爾 (1967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兩人同行》(美)
銀殼獎: 《捷克斯洛伐克式的謀殺》(捷)
最佳導演獎:雅努茲·莫根斯特因(波蘭)
最佳男演員獎:莫里斯·羅內特(法)、約翰·米爾斯(英)
最佳女演員獎:賽雷娜·弗加諾 (1968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長期病危》(英)
銀殼獎: 《山上的夏天》(匈)、迪塔·沙克索瓦(捷)
最佳男演員獎:克勞德·里奇、西德尼·波埃特(美)
最佳女演員:莫尼卡·維蒂(意) (196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雨天的人們》(美)
銀殼獎 :
最佳男演員獎:尼科爾·威廉森(英)
最佳女演員獎:盧德米拉·薩維里耶娃(蘇)、斯特弗尼婭·桑德雷莉(意) (1970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熱浪》(美)、《貝特利厄姆的星星》(捷)
銀殼獎 :《初戀》(西德)、《色情的力量》(法)
最佳男演員獎:英諾肯尼特·斯莫克圖諾夫斯基柴可夫斯基(蘇)
最佳女演員獎:斯特芬·奧蘭德(法) (1971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明亮的燈泡》(法)、《彭戈的夢想》(古巴)
銀殼獎:《再一次跳過泥坑》(捷)、《1942年的夏天》(美)
評委會特別獎: 萬尼亞舅舅(蘇)
最佳男演員獎:維托里奧·加斯曼布朗卡利昂《參加十字軍東征》(意)
最佳女演員獎:格拉西拉·波格斯《一個女人的記事》(阿根廷) (1977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機械鋼琴奏鳴曲》(蘇)
最佳導演獎:阿爾夫·巴盧斯特林、伯恩哈德·辛克爾《姑娘們的競爭》(西德)
最佳男演員獎:赫克扎爾·阿爾特里奧《送給一位不知名的神》(西)
最佳女演員獎:凱瑟琳·亨特《姑娘們的競爭》(西德) (1978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阿蘭布里斯塔》(美)
銀殼獎:《51號檔案材料》(法)、《像在家一樣》(匈)
評委會特別獎: 沒有界限的地方(墨)
最佳導演獎:馬努爾·古特雷茲·阿拉貢《夢游者》(西)
最佳男演員獎:何塞·沙克里斯坦《秋天的花》(西)
最佳女演員獎:卡羅爾·伯雷特《結婚》(美) (197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秋天的馬拉松》(蘇)
銀殼獎:《安吉·維拉》(匈)
評委會特別獎:《媽媽一百歲》(西)
最佳男演員獎:尼爾森·維拉格拉《失蹤的犯人》(瑞士)
最佳女演員獎:勞拉·比蒂小阿基米德(意)
第二十八至三十二屆 (1975-1984年)聖塞巴斯蒂安
未頒發正式獎 (1985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昨天〉(波)
銀殼獎: 〈光源〉(墨)、〈法老的禮儀〉(西)
評委會特別獎: 津納(英)
最佳導演獎:弗朗西斯科·隆巴迪〈憂心重重〉(秘魯)
最佳男演員獎:弗朗西斯科·隆巴迪〈憂心重重〉(秘魯)
最佳女演員獎:梅塞迪斯·桑皮特羅〈城外〉(西) (1986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半邊天》(西)
銀殼獎: 〈27小時〉(西)、〈諾言〉(日)
評委會特別獎: 〈偉大的一代〉(匈)
最佳導演獎:阿克塞爾·科蒂〈歡迎來維也納〉(奧)
最佳男演員獎:埃內斯托·戈梅茲·克魯茲〈財產帝國〉(墨)
最佳女演員獎:安吉拉·莫利娜〈半邊天〉(西) (1987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在加利利地區的婚禮》(法、比)
銀殼獎:《糖果山》(法、瑞士)、《成熟的季節》(英)
最佳導演獎:多米尼克·德基拜爾《瘋狂的愛情》(比)
最佳男演員獎:伊馬諾爾·阿利亞斯《琵琶》(西)
最佳女演員獎:維多利亞·阿夫里爾《琵琶》(西) (1988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黑山》(英)
銀殼獎: 《順風劃船》(西)
評委會特別獎:《一部關於愛情的短片》(波)
最佳男演員獎:弗爾南多·雷《冬天的日記》、《犯罪的線索》(西)
最佳女演員獎:西皮·林科夫斯基、利夫·烏爾曼《友好》(西德、阿根廷) (198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地下民族》(玻利維亞)、《霍默與埃迪》(美)
評委會特別獎: 《大海與時間》(西)
最佳導演獎:米羅斯拉夫·博爾克《領事》(波)
最佳男演員獎:阿里·貝里《人質》(匈)
最佳女演員獎:米爾亞娜·約科維奇《歡笑的新澤西》(英、阿根廷) (1990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阿盧的來信》(西)
評委會特別獎: 《紅色的黎明》(墨)
最佳導演獎:喬爾·科恩米勒的橫渡(美)
最佳男演員獎:默利·雅朱《阿盧的來信》(西)
最佳女演員獎:瑪格赫麗塔·鮑伊斯芬克斯《女神周》(意) (1991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蝴蝶的翅膀》(西)
評委會特別獎: 《沒有回來》(蘇)
最佳導演獎:布魯斯·麥克唐納《61號公路》(加)
最佳男演員獎:西盧·塞帕萊《怪人和鬼車》(芬蘭)
最佳女演員獎:全體女演員《等待》(澳)
第四十屆(1992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世界上的一個地方》(阿根廷)
評委會特別獎:《倉促告別》(波、法)
最佳導演獎:戈蘭·馬爾科維奇《鐵托和我》(塞爾維亞)
最佳男演員獎:羅伯特·蘇薩《公路巡警》(墨)
最佳女演員獎: ( 1993年)
金殼獎:《 始末記》(墨)、薩拉(伊朗)
評委會特別獎:《金色的彈丸》(西)、《魔鬼的勇氣》(西)
最佳導演獎:菲利普·利奧雷《從天而降》(法)
最佳男演員獎:胡安·埃薩諾瓦《希爾達大媽》(西)
最佳女演員獎:尼基·卡莉米薩拉(伊朗) (1994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可數的日子》(西)
評委會特別獎: 《炮打雙燈》(中)
最佳導演獎:丹尼·波伊爾《同屋三分驚》(英)
最佳男演員獎:哈維爾·巴德姆《可數的日子》(西)
最佳女演員獎:寧靜《炮打雙燈》(中) (1995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瑪格麗特的博物館》(加)
評委會特別獎:《當我們死去時沒有人談到我們》(西)、《民警故事》(中)
最佳導演獎:邁克·菲吉斯《遠離賭城》(美)
最佳男演員獎:尼古拉斯·凱奇《遠離賭城》(美)
最佳女演員獎:維多利亞·阿布里爾《當我們死去時沒有人談到我們》(西) (1996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布瓦那》(西)、《特洛伊人艾迪》(愛爾蘭)
評委會特別獎: 《小天使》(德)
評委會獎:《父親》(伊朗)
最佳導演獎:弗朗西斯科·朗巴迪《皮膚之下》(秘魯)
最佳劇本獎:Scott Rosenberg《美麗的女孩》
最佳男演員獎:米高·凱恩《血與酒》(英)
最佳女演員獎:諾瑪·艾琳德羅《秋日》(阿根廷)
終身成就獎:阿爾·帕西諾 (1997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Claude Chabrol《Rien Ne Va Plus》(France)
評委會特別獎:
最佳導演獎:Claude Chabrol《Rien Ne Va Plus》(France)
最佳男演員獎:Federico Luppi Martin (Hache) (Spain/Argentina)
最佳女演員獎:Julie Christie Afterglow (USA)
最佳攝影獎:Nick Morris Firelight (UK)四十六屆
(1998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 Leaving Las Vegas
評委會特別獎
評委會獎
最佳導演獎:Mike Figgis
最佳男演員獎:Nicolas Cage
最佳女演員獎:Victoria Abril
最佳攝影獎 (1999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François Dupeyron C'est Quoi La Vie?(France)
評委會特別獎:Antonio-Pedro Vasconcelos Jaime(Luxembourg-Portugal-Brazil)
評委會獎:Gracia Querejeta Cuando Vuelvas A Mi Lado (Spain)
Colin Nutley Under The Sun (Sweden)
最佳導演獎:張元洗澡(中)
Michel Deville 《Maladie de Sachs》(France)
最佳男演員獎:Jacques DufilhoC'est Quoi La Vie?(France)
最佳女演員獎:Aitana Sánchez-GijónVolaverunt (Spain-France)
最佳劇本獎:Rosalinde Deville/Michel Deville La Maladie de Sachs (France)
最佳攝影獎:Alfredo Mayo Cuando Vuelvas A Mi Lado (Spain) (2000年)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Arturo Ripstein La Perdicion de los Hombres(Mexico-Spain)
評委會特別獎:Nicolas Klotz Paria (France)
評委會獎: El Factor Pilgrim
El Otro Barrio (Spain)
最佳導演獎:Reza Parsa Before the Storm (Sweden)
最佳男演員獎:Gianfranco Brero Tinta Roja (Peru-Spain)
最佳女演員獎:Carmen MauraLa Comunidad
最佳劇本獎:Paz Alicia GarciadiegoLa Perdicion de los Hombres (Mexico-Spain)
最佳攝影獎:Nicola PecoriniHarrison's Flowers (France)
新進導演獎:Edoardo WinspeareSangue Vivo
競賽獎:Arturo RipsteinLa Perdicion de los Hombres
青年導演鼓勵獎:Javier Corcuera La Espalda del Mundo(Spain)
影評人獎:Elie ChouraquiHarrison's Flowers
觀眾獎:Jean-Pierre Sinapi Nationale 7(France)
青春陪審團獎:Reza Parsa Before the Storm(Sweden) (2001年9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奧蘭多·魯伯特《三人乘坐的計程車》(智利)
評委會特別獎:何塞·路易斯·林格《工作進展》(西)
最佳導演獎:讓-皮埃爾·阿梅里斯《這就是生活》(法)
最佳男演員獎:迪茲金·艾汗《逃往天堂》(瑞士)
最佳女演員獎:皮埃爾·洛佩茲-德-阿亞里《愛之狂》(西)
最佳劇本獎: 吉蘭·朗《貝爾的自行車》(法)
最佳攝影獎:羅曼·奧辛《勇士》(英)
多諾斯蒂安獎(成就獎): 朱莉·安德魯斯(美國演員)、沃倫·比蒂(美國演員)、弗蘭西斯科·拉瓦爾(西班牙導演) (2002年9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陽光下的星期一》Los lunes al sol (西、法、意)
評委會特別獎:Carlos Sorín《少量故事》Historias mínimas(阿根廷、西)
最佳導演獎:陳凱歌《和你在一起》(中)
最佳男演員獎:劉佩奇《和你在一起》(中)
最佳女演員獎:梅塞德斯夏皮羅Mercedes Sampietro《平常地方》Lugares comunes(阿根廷、西)
最佳劇本獎:Adolfo Aristaráin & Katy Saavedra《平常地方》Lugares comunes(阿根廷、西)
Gennadiy Ostrovskiy《情人》Lubovnik (The Lover) (俄羅斯)
PREMIO NUEVOS DIRECTORESAlice NellisVylet (Some Secrets) (Rep.
Checa)
MENCION a las películasGyörgy PálfiHUKKLE(Hungría)
Lee Jung-Hyang JIBEURO (THE WAY HOME), (Sang Woo y su abuela)(Corea)
PREMIO PERLA DEL PÚBLICOMichael MooreBOWLING FOR COLUMBINE
PREMIO DE LA JUVENTUD. la directora Patricia CardosoREAL WOMEN HAVE
CURVES
PREMIO MADE IN SPANISHPeter SolletRAISING VICTOR VARGAS (USA)
MENCION a la películaAna KatzEL JUEGO DE LA SILLA, (Argentina)
多諾斯蒂安獎(成就獎)傑希卡 (2003年8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Dito Tsintsadze 《Schussangst》(德)
評委會特別獎:Thomas Mc Carthy Station Agent, The(美)
最佳導演獎:Joon-ho BongSalinui chueok (韓)
最佳男演員獎:Luis Tosar Te doy mis ojos(西)
最佳女演員獎:Laia Marull Te doy mis ojos(西) (2004年9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Bahman GhobadiLakposhtha hâm parvaz mikonand (伊)
評委會特別獎:Goran Paskaljevic San zimske noci
最佳導演獎:徐靜蕾《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A(中)
最佳男演員獎:Ulrich Thomsen Brødre(丹)
最佳女演員獎:Connie Nielsen Brødre(丹) (2007年9月)聖塞巴斯蒂安
金殼獎:王穎《千年敬祈》
評委會特別獎:
最佳攝影獎:彭浩翔《出埃及記》
金貝殼獎:卡洛斯·紹拉 最佳影片(金貝殼獎)—《雙重腳步》Isaki Lacuesta
最佳導演獎—《不公平的世界》 Filippos Tsitos
最佳新人導演獎—《這曾是條男人河》Jan Zabeil
最佳歐洲電影—《吾等何處去》Nadine Labaki
最佳男演員—《不公平的世界》Antonis Kafetzopoulos
最佳女演員—《沉睡的聲音》瑪莉亞·萊昂
最佳編劇—《奇跡》是枝裕和
最佳攝影—《歡喜結局》Ulf Brantas
地平線大獎—《阿卡西亞》Pablo Giorgelli
Zabaltegi Pearls(觀眾獎)—《藝術家》 Michel Hazanavicius
評審圖特別獎—《Le Skylab》朱莉·黛比
新人獎—《Wild Bill》戴克斯特·弗萊切
影評人獎—《我的兄弟》 Joao Canijo
TVE Otra Mirada Award——《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 Asghar Farhadi
特別關注獎—《我的兄弟》 Joao Canijo ★主競賽單元
金貝殼獎(最佳影片):《糟糕發型》導演:瑪麗安娜·隆頓
評委會特別獎:《傷痛》導演:費爾南多·弗朗哥
銀貝殼獎(最佳導演):費爾南多·埃姆克《俱樂部三明治》
銀貝殼獎(最佳男演員):吉姆·布勞德本特《周末》
銀貝殼獎(最佳女演員):瑪麗安·阿爾瓦雷茲《傷痛》
最佳劇本:Antonin Baudry, Christophe Blain, Bertrand Tavernier《奧賽站台》
最佳攝影: Pau Esteve Birba《食人戀》
★其他單元
觀眾選擇獎:《如父如子》導演:是枝裕和
歐洲電影獎:《時空戀旅人》導演:理查德·柯蒂斯
國際影評人協會費比西獎:《奧賽站台》導演:貝特朗·塔維涅
國際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影片獎:《阿黛爾的生活》導演:阿布戴·柯西胥
Kutxa新銳導演獎:《馬與人》導演:Benedikt Erlingsson
拉丁地平線單元Horizontes獎:《狼在門外》導演:Fernando Coimbra
TVE「另一種視線」獎:《花容月貌》導演:弗朗索瓦·歐容
★終身成就獎:卡門·毛拉(Carmen Maura)、休·傑克曼(Hugh Jackman)
『柒』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電影節是什麼
柏林國際電影節:
愷撒電影獎: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吧勒達西尼 愷撒命名(因愷撒獎座由他設計)。始於一九七六年,每年一屆。首屆設十三個單項獎,即最佳影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一九八二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獎。一九八四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歷史最久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創辦於一九四六年,於每年的七月五日至十五日舉行。一九四六年第一屆至一九四九年第四屆在捷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一九五零年起改在療病地卡羅維法利舉行。一九五八年以前,除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五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行一次。一九五九年蘇聯創辦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後,為與之交替舉行,便改為兩年一次,在六、七月間舉行,為期兩周。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一九四八年起正式授獎,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分為大獎和主要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利迪策玫瑰獎」。此外還有導演獎、男女演員獎、編劇獎、攝影獎、榮譽獎、世界進步獎、為新人斗爭獎、自由斗爭獎,國際友誼獎等。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俄羅斯(前蘇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由前蘇聯電影委員會和前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創辦於一九五九年,兩年一次,一九九九年起改為一年一屆,原定七月舉行。一九七九年為了紀念蘇聯電影事業誕生六十周年,改為八月舉行,為期兩周左右,地點在莫斯科市。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最高獎名稱為「聖 喬治獎」,靠政府撥款。該電影節向來是規模大,參加國多,而且東西方客人並重,亞非拉國家也很踴躍,七十至八十年代,常有一百多個國家,五百至六百多部電影參展或參賽。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主要活動項目有:一由三個評委會分別對故事片、兒童片、短片進行評獎。二舉行會外演映和專場演映;三分別召開各種專題討論會;四舉辦回顧展;五開設電影市場。故事片獎項原來分為大獎、金質獎、銀質獎三種。一九六九年起取消大獎,相應增加金質獎和銀質獎的數量。以上獎項授予最佳故事片、兒童片、短片。此外,還有最佳導演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榮譽獎、紀念獎等。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一九七七年,於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舉行。最高 獎名稱為「美洲大獎」。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謂「世界電影節」。此電影節的活動有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一九九五年為了紀念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該電影節邀請全世界最具影響的一批影評人評出本世紀世界十大最具成就的電影導演給予表彰,舉行表彰大會,在這十名導演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名列第七,也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電影導演。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一九三二年八月六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一九三四年舉辦第二屆後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一九四六年恢復舉行。一九三二至一九四五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取消了「墨杯」。一九四九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 「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電影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二戰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電影節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第一個,也是該國最大的電影節(全稱為多諾斯蒂亞 聖 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創辦於一九五三年,於每年的9月21-30日舉行,最高獎為「金貝殼獎」。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國電影界人士進行合作,以促進世界電影藝術和電影事業的發展。電影節規定,凡參賽或參展影片都要打上西班牙字幕,並經電影節主席及選片委員會批准。獎項設正式獎和非正式獎二種。正式獎以「貝殼」命名,分金貝殼獎(大獎)、銀貝殼;非正式獎有雅典娜獎、西班牙旅館獎、堂 吉訶德獎等。
東京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一九八五年,於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最高獎名稱為「東京大獎」。它起步較晚,但是由於財大氣粗的日本財團和政府的資助,電影節的經費富足,所以規模大,起點高。每兩年舉行一屆,活動內容豐富,僅電影節大賽就有二種:國際電影節大賽和青年導演作品大賽。國際電影大賽設:電影節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等。而表年導演作品獎設:金櫻花獎、銀櫻花獎、銅櫻花獎。獲此三獎同時還頒發巨額獎金。由於獎金豐厚,青年導演作品大賽更具吸引力。但此項大獎規定,凡參加比賽的導演年齡要在三十五周歲以下,作品不滿五部。所以青年作品大賽在發掘青年導演人才方面,作出了貢獻。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瑞士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創辦於一九四六年(另一說是一九四八年),每年七至八月間舉行,為期兩周。每年有二三十個國家參加,放映幾十部影片。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從來沒有看過的外國影片,鼓勵各國青年導演或新導演拍攝具有新風格的新內容的影片。
英國電影學院大獎(BAFTA):
在英國的地位等同於好萊塢的「奧斯卡」,故此亦被稱為「英國奧斯卡」地位同樣崇高。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一九四七年,一九五九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一九七五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British Academy of Fli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一九四七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等。第二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三屆增設聯合國獎。第六屆增設最佳英國男女演員、最佳外國男女演員獎,最有前途新人獎等五項。第八屆增設最佳動畫片、最佳電影劇作(英國)兩項獎。第十三屆增設最佳短片獎。第十七屆增設最佳英國片攝影獎。第十八屆增設了最佳英國片藝術指導、最佳英國片服裝設計兩項獎。第二十由增設最佳英國片剪輯獎。第二十二屆增設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一九六七年前,電影和電視分開授獎,一九六八年起,每屆同時授獎。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得提名,獎項敢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類似。
歐洲電影獎:
一九八八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的歐洲電影獎。其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當時柏林是電影獎的永久舉行地。進入九十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
開羅國際電影節:
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創辦於一九七六年,於每年的11月七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國王的王後娜菲蒂蒂命名,娜菲蒂蒂以美貌著稱,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此金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近開羅又把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奧斯卡金像獎:
一九二七年五月四日,當時美國電影界的三十六位領導人在一次集會上發起組織一個以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為宗旨的非贏利團體。這就是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的前身。電影屆領導人梅耶建議學院用頒獎的方式,為正在繁榮和發展中的電影業帶來了聲望和榮譽的人頒獎,於是產生了學院獎,選定了二十四歲的雕塑家喬治 斯坦利創作的鍍金雕像偢獎品,因為塑像為金色,故稱金像獎。首屆頒發儀式是一九二九年五月十六日在好萊塢羅斯福飯店舉行。當時 ,這項活動只限於電影界內部,報道與金像獎有關的活動也只有當地的《洛杉磯時報》。一九三一年第四頭昏腦脹授獎時,該學院圖書館的管理員瑪格麗特 赫利奇看到金像,無意中說了句:「這個人像,使我想起了我的叔父。」原來,她的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戲劇家奧斯卡 沃爾德。她說的那句話,恰好被一群記者聽到,於是就被廣泛宣揚出去,人們便不約而同地把這座獎稱為「奧斯卡」。瑪格麗特 赫利奇後來成為該學院的副院長。一九三四年,洛杉磯廣播電台首次對奧斯卡頒獎儀式作了一個小時的實況廣播,在美國引起了轟動,人們把這次實況轉播稱為奧斯
『捌』 世界九大A類電影節分別是那幾個
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 、 柏林國際電影節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華沙國際電影節、 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官網公布: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包括中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
(8)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擴展閱讀:
世界上共有700個左右的電影節,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批准認可、並有著較高質量的國際性電影節大約有50個左右。這些電影節就其性質大概可以分為以下3類:
1、綜合性國際電影節
2、專業性國際電影節
3、地區性國際電影節
『玖』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1953年1953年創辦,每年一次,原在9月舉行。
1961年至1972年改為6月或7月。
1973年以後又恢復在9月,為期10天左右,地點在海濱地市聖塞巴斯蒂安。
開始兩屆只有西班牙語電影參展,以後影響逐漸擴大,現已成為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拾』 第69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將於何時舉行
2021年9月17日。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是西班牙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也是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它於1953年創辦,每年一次,地點在海濱地市聖塞巴斯蒂安。
第69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的頒獎時間是2021年9月17日 至 2021年9月25日。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是歐洲最古老、最負盛名的大型A類電影節之一 ,獎杯造型來自於市區的「貝殼灣」。
在西語和拉丁美洲電影圈中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力。美國亦有近5千萬西語人口。有11個單元和項目,20多個獎項。
西語電影一共8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僅次於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