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買電影票賺收益7天賺錢是不是真的
假的。
目前貓票房檢索不到正規的信息,網路平台受騙風險高,建議您還是謹慎為上。
這個一般都是騙人的,你開始刷單的時候你先付款,然後他再返傭金,他可能前面那幾單或者十幾單他是真的,它會給你返現。但是後面你刷的單越來越多的話,他會要你先貼錢,後面就沒有再返現了,而且你貼的那些錢也回不來了。
2. 你說那些招電影票代理能賺錢嗎
先來說說電影票買賣的一些大環境
在2015年,國內群年的電影票房你估計賺了多少?保守的數據應該是440億人民幣,2014年也只賣了大概294億人民幣,增速高達49%左右。大環境對電影的需求是很大的。今年的票房估計達到575億。而這些票房的買賣方式,70%是在線買賣成交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電影票電商發展非常火爆,這兩年微信朋友圈電影買賣也得到發展。夜貓覺得電商售票沒有朋友圈有前景。任何一個電商平台都需要流量去灌溉,沒有流量就會慢慢變成沙漠,但是現在流量的獲得不像幾年前了,成本越來越貴,一個精準粉的價格將近10塊錢,你再能燒錢,也會有燒完的時候。
關鍵是有些電商平台用戶對你平台粘性不強,搞不好玩半個月就卸載掉。朋友圈不同,朋友圈的用戶越來越多,而朋友圈的流量就像一個泉眼,源源不斷,就像一個黃金圈,我很看好朋友圈。
因此以後會有更多的電影票通過公眾號、朋友圈、微商城賣出去,其實不用等以後,現在已經有不少人通過公眾號的自動回復來賣電影票了。很多人面臨信息社會很多信息,不懂去篩選,篩選也很累,希望有一個信得過的朋友幫他選,給他提供關鍵信息和建議。這些可以通過公眾號和朋友圈去實現。
3.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4. 電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分成方法如下: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總額(簡稱總票房),要向國家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其次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由影院從總票房中直接扣劃並繳納。
以上兩項,合計5% + 3.3% = 8.3%,稱為「不可分賬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即為「可分賬票房」,又名「凈票房」。可得:凈票房=(1 - 8.3%)x 總票房。
然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會征繳凈票房的1% ~ 3%作為發行代理費,簡稱「中數代理費」。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但該分賬階段只存在於大片,小片沒有。
最後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凈票房扣除「中數代理費」後的票房(以下由Δ表示),電影院分享50%,院線分享7%,製片方和發行方合計分享43%。
如果電影院與院線是同一家公司,比如「萬達」、「金逸」,那麼它將獨享這57%(即50% + 7%)。如果製片方與發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麼它將獨享這43%。
一般來說,發行方會與製片方約定,收取上述Δ的5%~15%作為其發行代理費用。那麼只剩下43% - 15% = 28%歸屬製片方,即Δ的28%才是製片方的。
如果某些影片在某個檔期處於競爭劣勢,為了增加影片排映場次,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會承諾給影院和/或院線返百分點,一般占Δ的3~5個點。也就是說,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承諾把自己應得的43% x Δ 中的3~5個百分點返給影院和/或院線,使其原來占Δ的57%的份額提高到60%~ 63%。
製片方,簡稱「片方」,有時本身就是投資方,大多數情況下不只一家,因為很多電影的投資較大,製片方一家無力投資,於是會邀請多家公司聯合投資。多家投資方如何分享票房,這取決於各投資方在總投資額中的地位、主次、份額,業界稱之為「主投方」與「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參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片方。但不論如何,只有真正出資、投了錢才能算投資方,沒有以貨幣形式出資的公司都不是投資方。
一部電影除了票房收入還有哪些渠道能夠獲得收益呢?
1、電視版權:即電視放映權。比如央視或一些省級衛視會購買某些電影(主要是大片)的電視播映權。
2、網路版權: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樂視網等為主要買家。
3、海外銷售:面向中國港澳台地區、海外國家的院線、電視銷售版權。
4、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各級政府的各類專項補貼。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國巨幕兩種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上述這些非票房收入,有時也比較可觀,主要都歸製片方。因此近年來製片方都在不斷加大並積極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潤最大化。
5. 代賣電影票賺錢嗎
代賣電影票是不賺錢的,因為現在網路賣票非常便捷,所以代賣電影票是不賺錢的。
6. 淘票票賣5.8元的電影票電影院如何贏利呢,辦卡後有些電影搶票8毛都有,電影院靠什麼掙錢呢,不虧嗎
你好,有資本在那裡撐著,前期虧的也是投資人的錢。很多生意在前期都要投資,等規模大了,買的人多了,自然會開始賺錢了。比如淘票票現在賣幾毛錢一張票,一張虧30,但是等到市場份額足夠了,恢復市場價30以上一張票,每張票賺3塊錢手續費,那麼賣10張票就可以賺回來了。而且任何平台一但用戶多了,訪問量多了,其中潛藏的利潤空間是無限的。廣告收入,手續費收入等等各種可能存在的利潤點。
7. 開電影院怎麼盈利
票房收入和賣品收入是影院的主要資金來源。
賣品的收入也是電影院收入的重要組成。如今隨著電影票價的不斷下調,其實電影票房的收入金額雖然大,但是毛利率並不是很高,特別各種團體票,包場,團購以及學生票等等,占據票房收入的大部分,直接到電影院買票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各大影院對於賣品生意都非常的重視。
除了食品和飲料的銷售,如今電影周邊產品的開發,也在逐漸的成熟。像很多在日本流行的動畫片往往都有劇場版,在電影院可以再圈錢一次,不僅收獲了票房,對於賣品的銷售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各種手辦以及玩具的銷售,這些都是電影院收入的一部分。
開電影院需要具備的條件:
1.自身條件:影院加盟需要擁有自己的場地,場地適宜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方,這樣才是有利於人們去觀影。
2.雖然說加盟是免費的,但是裝修設計,影院設備等都需要錢才是能完成,所以需要擁有一筆錢,方能順利開影院。
3.法規條件:雖然說是加盟,但是也需要到當地的工商部門注冊,做相關資料進行備案。
8. 現在團購電影票,利潤有多少
電影行業有邊際利潤,27還沒到平衡點
9. 絕大部分國產電影都是不堪入目的,他們怎麼盈利呢
一部電影盈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三。至於樓主所說的卻是有一些電影不是那麼吸引人,製作也不是很大,沒什麼明星,這部分電影是沒有電影院願意上映的,而這些電影有可以分幾類
1.政府部門所投資拍攝的,這部分電影本來就是為了盈利的,就是為了弘揚一些精神,宣傳某些文化。
2還有一部分就是某些地方電視台投資拍攝的就是為了在電視上播放的。比如像電影頻道的數字電影
10. 投資一個象樣的電影院需要多少錢成本和利潤如何
設備(如放映機、音響等)的話前期投入差不多在八萬以上。
場地租金(小型400到800平方,一般要選擇在鬧區)一月的話差不多在兩以上。一年就是24W,一般都要付半年的租金也就是12W
人員工資:月800到1000,一般你要請三到四個人,也就是48000,這個可以先不算。
還有一些打關系,找資源等,也要花個四五萬。
工商管理,稅務登記、衛生費等,年估計在三十到四十萬。
也就是說你開小型的影院,前期硬體投入要在25W
然後:你一天24小時全天放映:每場放映時間2。5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可以放映八場。小型放映廳里有200個座位。
如果你每張票收費在五塊錢,而且每場至少有百份之五十以上的人觀看的話,你每天的可收4000RMB。一個月就是120000RMB,一年就是144W。
當然,你不要被這數字給迷惑了,以為很高。我們再算一比帳:你每天絕對會有大小場之分吧,而且不可能每場都有那麼多人,更不可能每個月里的每一天都是那樣子。另外你還要交稅,交管理費,等等四十萬,扣除人員工資5W,硬體維護:5W,扣除其他額外開支:10W,扣除你的前期投入:25W,樂觀的話,你一年的支出也就85W。
當然,著85W的前提也就是你一年都需要這樣子。那麼,你可以賺40-50W。
但是,做生意不可能這么順利,實際一點的話,你能夠搞個20W。
但是如果你那邊是小地方的話,票價不可能太高,要是訂一張3塊錢的話,那你就慘了,一年下來還有可能要賠!
我這樣子算比較亂。講講我自己02年在廣州開影院時候的數字吧。
第一年,我投了三十萬,每張票五塊錢,第一年,我賺了十幾萬,
第二年,我繼續投了十萬,每張票三塊錢,第二年,我賺了八萬。
第三年,生意不好做,我一分錢都沒投,一張票還是三塊,結果我只賺了五萬。
第四年,關門。競爭對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