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個人主演票房top100
1、小羅伯特·唐尼,參演43部電影,總票房143.9億美元
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1981年6月13日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演員、導演。2000年,克里斯·埃文斯出演CBS劇集《亡命天涯》,該劇是他的首部電視劇作品。2001年,克里斯主演了喜劇電影《非常男女》。
『貳』 撐起中國電影票房的四個男人,他們是誰
撐起中國電影票房榜的四個男人,我認為是下面這幾位:
一、沈騰既然是要撐票房,那肯定還是以演員為主,畢竟很多人看電影都是沖著主演去的,主演決定了他們掏錢買票的利索程度。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男主演票房榜的前四位是沈騰、吳京、王寶強、黃渤。
沈騰主演電影12部,總票房195.68億。吳京主演電影16部,總票房172.83億。王寶強主演電影25部,總票房170.27億。黃渤主演電影36部,總票房169.20億。
黃渤就更不用說了,除了顏值差點,其他方面可都是頂尖的。演技一流、情商高、口才好,雖然人氣沒有那些流量明星高,但票房號召力絕對強。
基本上看見有黃渤出現的電影,質量都差不了。因為他是一個很認真的演員,選擇劇本很謹慎。他不僅對得起自己的職業,更對得起觀眾的期待。
總結按照電影男主角來分的話,撐起中國電影票房的四個男人就是沈騰、吳京、王寶強和黃渤了。如果要按導演來分的話,那應該是陳思誠、寧浩、徐崢、管虎。
『叄』 一部電影的票房假如是10億,那麼這10億元究竟會誰分了呢導演還是影院的老闆
票房怎麼分法規和行業協會都是規定好的,不是哪個導演或老闆隨便拍拍腦袋決定的
對於國產電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電影發展專項基金5%,交給國家電影管理部門
消費稅3.3%,交給國稅部門
剩下的部分42-48%給製片方和發行方
52-58%給院線和放映方
進口片又分兩種
一種是批片,就是有進口權的國內發行方(國內就中影和華夏兩家有進口的權)一次性付給國外製片方一定的費用(一般最多不超過100萬美元),票房全部歸發行方、院線和放映方所有,絕大多數非好萊塢電影都屬於批片,部分好萊塢B級製作的電影(投資額在8000萬美元以下)也屬於批片;一種是分賬大片,按國外製片方35%,國內發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萊塢電影。
如果還不明白請網路「易網路:電影的票房如何分配?」有更詳細的解釋
導演拿多少和票房沒有必然聯系,有的是拿死工資的,票房再高也分不到他頭上,也有的確實是按票房分成的,但這種情況比較少,有的是票房高於多少會得到額外獎勵,具體要看拍這片時導演怎麼和製片公司簽合同,沒有統一的規定。
現在影院都是計算機售票的,都是和行業主管部門聯網的,是做不了假的,就像賣彩票的網點也對銷售額做不了假一樣的道理。
『肆』 電影片酬和 票房分紅家 一起 是演員得的最多 還是 導演
理論上是出品人最賺錢,因為他是老闆,他投資的,
編劇和導演能拿多少錢就要看你又多大本事,有多大的能耐了!有些演員名氣大的直接和出品人談分紅,即一部電影他不要片酬,只要利潤的提成,這些都是可以談的!導演編劇也是一樣!
以泰囧為例,
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結構大致如下,以《泰囧》目前的10億票房為例:
電影發展專項基金:5% (10億 x 5% = 5000萬)
營業稅:3.3% (10億 x 3.3% = 3300萬)
影院和院線: 剩餘的57% (10億 x (1-8.3%) x 57% =5.23億)
片方和發行方:剩餘的43% (10億 x (1-8.3%) x 43% = 3.94億)
然而,2012年11月,中影、華誼、博納、星美、光線5大發行方聯合向院線提出,將發行方票房分賬比例由原來的43%提高到45%,涉及到《一九四二》、《王的盛宴》、《泰囧》等9部賀歲檔電影。業內預計,預計分賬比例最終將大概率如發行方所期望,提高到45:55。具體到《泰囧》一片,光線總裁王長田稱依然按照傳統的47:43比例分賬。
在世界范圍內,演員一般是不可能拿到影片票房分紅的,除非演員是製作人,演員一般都是拿固定片酬,這個片酬的確定就是按行情,會有一個市場價。導演創作團隊一般也和演員一樣,但如果有合約的話是可以拿到票房分成的,比如張藝謀創建了一個自己的工作室,然後他的工作室不投資電影,但是又不隸屬於任何電影公司,然後他就可以和投資方談影片的票房分成。徐崢這次也是有機會這樣做的,但是導演處女作,沒那大底氣。現在徐崢成了首個過十億的國產片的導演,以後如果自個不和什麼電影公司簽經紀合約,應該他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伍』 撐起中國票房的五位男星,黃渤墊底,第一從未被超越,這五位分別是誰
撐起中國票房的五位男星,這五位分別是誰?
黃渤可以說是這裡面最耐看的,黃渤以《瘋狂的石頭》初露頭角,之後以《泰囧》、《瘋狂的外星人》、《心花怒放》奠定了他在影壇的一席之地,《鬥牛》更是讓黃渤成為金馬影帝。商業片、文藝片都能讓人喜歡,但明顯走入瓶頸。其他人都沒必要談。只能說豬站在風口上也能飛!
『陸』 為什麼每次電影上映都是導演賣力求票房呢電影票房和導演收入掛鉤嗎
人們會發現,每次電影上映後,都是導演在賣力求票房,電影票房與導演的收入有著一定關系。電影製作其實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涉及生產領域還涉及流通領域,如果在其中的一個方面並沒有做到,那麼電影的製作過程就會存在著非常多的阻礙。導演是製作電影的靈魂人物,不僅需要負責電影拍攝的內容,還要負責電影的整體呈現效果。
導演對電影票房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明星也會讓電影的票房有所上升,但是對總體的票房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如果導演與製片商簽訂了相應的合約,那麼獲得的票房越多,導演所獲得的收入也越多。
『柒』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