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少林寺》在當年取得了1.6億的票房,在如今是相當於多少錢
少林寺這部電影當年1.6億的票房在如今的電影市場能夠相當於三四百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因為少林寺在當年每張電影票的票價在一毛錢左右。而現在的每一張電影票價格都在三四十元左右。可以說電影票的票價從當年到現在已經上漲了幾百倍。如果單純從電影票價的角度來看,少林寺1.6億的票房將會上漲幾百倍,也因此少林寺的票房將會達到驚人的300多億人民幣的票房。
當然少林寺在當年能夠獲得1.6億的票房絕對是非常出色的水平,因為當時的物價水平以及購買力都非常的低,能夠達到驚人的1.6億票房,這也說明了少林寺這部電影的精彩程度絕對能夠成為經典之作。因為1.6億的票房在如今的電影市場當中都是非常出色的成績了。
Ⅱ 沈騰主演票房破250億,僅次於吳京,看電影真的變得越來越貴了嗎
沈騰主演票房破250億僅次於吳京,看到這個數據之後網友們為沈騰感到開心,但同時也對電影票價進行了一番討論。因為如今看電影確實變得越來越昂貴了,平時的電影票價就在50元錢左右,到了春節期間電影票價更是會進行一系列的增長。有的時候想去看個首映甚至需要花費100多塊錢,所以只要電影稍微好看一些電影的票房就會特別的可觀,畢竟票價的基礎已經定在那裡了。
如今的電影票價確實讓人覺得越來越離譜,雖然說有關部門一直都在控制電影票的增長幅度,但是電影票價依舊沒有便宜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影市場也變得越來越不好了。以前的電影票房很高是因為看的人多,如今的電影票房高是因為電影票價貴,這種對比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希望後期電影的票價真的能降下來,就算不能降下來也不要持續增長了,否則就真的看不起電影了。
Ⅲ 為什麼現在電影院消費那麼貴
場地成本上漲,人力成本上升,設備維修和置舊費用,物價上漲,加上平時的觀影淡季影院入不敷出,旺季的時候就會隨著電影的市場需求成倍上漲票價
打開購票APP,你或許會發現,一部電影的票價已經最低30元起步,而繁華地段影院的票價則一般高達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約朋友看一次電影可能比聚一次餐還貴了。
而與我們相鄰的印度,電影票價格普遍約合人民幣5、6元。首都新德里最豪華的電影院看一次電影大概16元人民幣,加上印度高分電影頻出,難怪有網友驚呼:「印度是影迷的天堂」。
可能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電影票價才2角左右,如此低廉的票價也曾經令外國影迷羨慕不已。而如今,四十年過去了,票價翻了不止百倍,占人們收入比重也越來越大(據統計,過去一張電影票價占人均收入0.67%,如今已經上升到2%)。
那麼電影票為什麼越來越貴?我們梳理了中國電影票價變化的歷史,期望能找出票價變貴的原因。
二十世紀50年代~80年代:低票價政策
在民國時期,電影並不是一個親民的娛樂活動。當時一流影院的票價大概分為4角、6角、1元等三個級別,普通影院的票價一般在2角左右。要知道,那時候一元錢就能買20斤麵粉,所以普通人一般看不起電影。在這個時期,電影票還是相對昂貴的。
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們各項管理政策都向隔壁蘇聯大哥學習,電影票價的制定機制當然也不例外。當時蘇聯為讓盡可能多的群眾走進影院,接受國家意識形態宣傳,採用低票價政策。所以,當時中國電影也是由政府統一定價,票價甚至低至幾分錢。在這個時期,電影迅速成為真正大眾的娛樂藝術品。
所以,想不降價又能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電影本身的質量是首當其沖的要素。在此基礎上,採取更加靈活的定價機制,制定多層次的票價體系,才能讓每個觀眾都能買得起電影票,才能讓電影真正成為他/她娛樂生活中的一項重要選擇。
公眾號:狸貓電影惠,一隻貓為你推薦最新電影資訊解讀和電影票優惠資訊
Ⅳ 影院經理回應春節檔票價偏高,偏高的原因是什麼
四五十塊錢一場的電影,你還會走進電影院支持嗎?隨著春節檔電影已經播出強大的的一段時間,很多的電影票房也是達到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今年的春節檔一共有7部電影同時上映,正所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一部電影都有非常優秀的劇情和演員陣容。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我認為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畢竟要達到一個非常合理的價格,電影院才可以就此的生存下去。但是對於有一些虛台票價的行為,我們就不予提倡了很多的電影,因為後期口碑的上升,所以他們提高了相應的票價,這樣的行為是我們予以唾棄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春節檔的時候走進電影院,支持自己喜歡的電影。為電影院的經營以及中國國產電影的發展助上自己的一片力。也可以觀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電影和演員,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