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喜臨門的作者簡介
張露,教授,新加坡寶路集:團董事長,上海首批外籍永久居民,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上海交大特約研究員,著名華文女作家。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曾就職於江蘇省廣播電視廳。留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和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獲得工商管理學的雙碩士學位,並加入當時新加坡最大的外資企業PHILIPS,從工程師晉升為部門經理。後創立新加坡寶路集:團,在國內也相繼成立了寶路機電有限公司、文化傳媒公司、國際貿易公司等,榮獲2007年度中國CEO十大風雲人物。 由她參與投資拍攝並兼總製片人、第一編劇的電影《喜臨門》被選為中國首屆農民數字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並成為最受農民歡迎的影片。她對文化的獨到感受、對農村生活的豐富體驗和深切熱愛,使她能夠從深處挖掘到影片的精髓。
Ⅱ 趙薇26個影後獎項是哪些
2014 第21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 2014 第05屆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青年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41] (提名)
▪ 2014 第05屆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 2013 第50屆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45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 2013 第29屆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44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22屆 上海影評人協會獎導演新人獎43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10屆 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10屆 中國電影華鼎獎最佳新銳導演42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 2013 第09屆 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最佳導演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08屆 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影視獎項
▪ 2013 第08屆 越南DMA大獎中國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獲獎)
▪ 2012 第09屆 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畫皮2 (獲獎)
▪ 2011 第04屆 中國農民電影節農民最喜歡女演員獎 錦衣衛 (獲獎)
▪ 2010 第30屆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花木蘭 (獲獎)
▪ 2010 第29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赤壁:決戰天下 (提名)
▪ 2010 第29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 花木蘭 (提名)
▪ 2010 第19屆 上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獎46 花木蘭、錦衣衛 (獲獎)
▪ 2010 第17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47 (獲獎)
▪ 2010 第16屆 北京影視春燕獎最佳電影女主角獎 畫皮 (獲獎)
▪ 2010 第10屆 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女主角獎 花木蘭 (獲獎)
▪ 2010 第05屆 越南DMA大獎最受歡迎華人女演員 (獲獎)
▪ 2010 第03屆 鐵象電影大賞最佳女主角 花木蘭 (提名)
▪ 2009 第28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赤壁 (提名)
▪ 2009 第27屆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畫皮 (提名)
▪ 2009 第12屆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評委會特別獎48 (獲獎)
▪ 2009 第03屆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演員 畫皮 (提名)
▪ 2009 第02屆 鐵象電影大賞最佳女配角 赤壁 (提名)
▪ 2009 第02屆 鐵象電影大賞最佳女主角 畫皮 (提名)
▪ 2008 第27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提名)
▪ 2008 第08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配角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提名)
▪ 2007 第43屆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提名)
▪ 2007 第27屆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 京華風雲 (提名)
▪ 2007 第14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 (獲獎)
▪ 2007 第10屆 上海國際電影節之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受關注女演員獎 夜上海 (獲獎)
▪ 2006 第08屆 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女主角獎 情人結 (獲獎)
▪ 2006 第02屆 電視劇風雲盛典內地最受歡迎女演員49 (獲獎)
▪ 2006 第02屆 電視劇風雲盛典最佳女演員 京華風雲 (提名)
▪ 2005 第11屆 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 情人結 (獲獎)
▪ 2005 第10屆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 玉觀音 (獲獎)
▪ 2005 第08屆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女演員獎 情人結 (獲獎)
▪ 2004 第27屆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 天地英雄 (提名)
▪ 2004 第11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 (獲獎)
▪ 2004 第11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天地英雄 (提名)
▪ 2004 第04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內地最受歡迎女演員金獎 (獲獎)
▪ 2004 第04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 玉觀音 (提名)
▪ 2004 第00屆 美國Siren of Cinema國際最佳女演員 (獲獎)
▪ 2002 第47屆 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 天下無雙 (提名)
▪ 2002 第39屆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天下無雙 (提名)
▪ 2002 第02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 少林足球 (提名)
▪ 2001 第01屆 中國電視藝術「十佳演員」50 情深深雨濛濛 (獲獎)
▪ 1999 第17屆 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主角51 還珠格格Ⅰ (獲獎)
音樂獎項
▪ 2011 KRMTV網站2011年最受韓國歌迷歡迎華人歌手亞軍 (獲獎)
▪ 2011 DAUM韓國最具人氣中國歌手亞軍 (獲獎)
▪ 2009 第9屆 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男女對唱歌曲獎 好人卡 (獲獎)
▪ 2008 第8屆 音樂風雲榜年度最佳女歌手(內地) (獲獎)
▪ 2008 第7屆 「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內地金曲獎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年度全能藝人(內地)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最佳唱片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改革開放30年30首最優秀電視劇歌曲獎 發現 (獲獎)
▪ 2008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金曲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真維斯娛樂大典年度女歌手 (獲獎)
▪ 2008 LOVE RADIO年度 十大最愛情歌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YHC流行歌曲排行榜年度評選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銀獎 (獲獎)
▪ 2008 YHC流行歌曲排行榜內地年度最受歡迎國語唱片銅獎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7 第5屆 MTV超級盛典內地最具風格女歌手 (獲獎)
▪ 2007 第4屆 亞洲音樂節中國內地最佳人氣歌手獎 (獲獎)
▪ 2006 第13屆 東方風雲榜最受歡迎女歌手 (獲獎)
▪ 2006 第13屆 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 我和上官燕 (獲獎)
▪ 2006 第12屆 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頒獎禮內地最受歡迎音樂錄影帶獎 我和上官燕 (獲獎)
▪ 2006 第12屆 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頒獎禮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獎 (獲獎)
▪ 2006 第5屆 MTV亞洲大獎中國內地最受歡迎歌手獎 (獲獎)
▪ 2006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 (獲獎)
▪ 2006 「北京流行音樂典禮」 年度先鋒金曲 我和上官燕 (獲獎)
▪ 2006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金曲我和上官燕 (獲獎)
▪ 2005 第12屆 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十五大金曲獎 漸漸 (獲獎)
▪ 2005 第12屆 東方風雲榜最佳舞台演繹(內地) 漸漸 (獲獎)
▪ 2005 第12屆 東方風雲榜最佳音樂錄影帶 漸漸 (獲獎)
▪ 2005 第12屆 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 漸漸 (獲獎)
▪ 2005 第5屆 百事音樂風雲榜最受歡迎女歌手 (獲獎)
▪ 2005 第5屆 百事音樂風雲榜內地十大金曲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 (獲獎)
▪ 2005 第5屆 百事音樂風雲榜內地十大金曲 漸漸 (獲獎)
▪ 2005 第4屆 「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內地金曲獎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 (獲獎)
▪ 2005 第4屆 「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網路最受歡迎歌手獎 (獲獎)
▪ 2005 第4屆 「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最傑出全能藝人獎 (獲獎)
▪ 2005 第3屆 天地英雄榜頒獎典禮內地最佳女歌手獎 (獲獎)
▪ 2005 第3屆 天地英雄榜頒獎典禮影視歌三棲獎 (獲獎)
▪ 2005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 (獲獎)
▪ 2005 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第一季度十大金曲 無盡的莎士比亞 (獲獎)
▪ 2005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金曲 漸漸 (獲獎)
▪ 2005 中國風尚大典風尚女歌手(內地) (獲獎)
▪ 2005 亞太音樂榜十大中文金曲獎 飄 (獲獎)
▪ 2004 第22屆 CCTV春晚最受觀眾喜愛節目 歌舞三等獎 歌組合 (獲獎)
▪ 2004 第12屆 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十五大金曲 漸漸 (獲獎)
▪ 2002 第2屆 音樂風雲榜最佳影視歌曲 情深深雨蒙蒙 (獲獎)
▪ 2000 第18屆 春節聯歡晚會最受觀眾喜愛節目 歌舞三等獎 笑一笑 (獲獎)
▪ 2000 第2屆 TVB金曲榜頒獎典禮最佳音樂錄影帶 愛情大魔咒 (獲獎)
▪ 2000 中國流行歌曲榜組委會最具潛質獎 (獲獎)
▪ 2000 中國流行歌曲榜年度金曲 有一個姑娘 (獲獎)
▪ 1999 第22屆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歌曲銅獎歌曲 有一個姑娘 (獲獎)
▪ 1999 香港JVC新城勁爆人氣女歌手 (獲獎)
▪ 1999 香港明報周刊世紀票選最具代表性百位華人歌手 (獲獎)
綜合獎項
▪ 2014 第33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4 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2013年度電影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15屆 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青年電影創作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09屆 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優秀電影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04屆 紐約中國電影節亞洲傑出貢獻藝人獎 (獲獎)
▪ 2013 《生活》雜志「國家精神造就者」 (獲獎)
▪ 2013 女性傳媒大獎年度影響力女性 (獲獎)
▪ 2013 年度電影榜單「年度電影人" (獲獎)
▪ 2012 AUDI奧迪 青年創建人物—進取引領未來獎(獲獎)
▪ 2012 年度青春勵志人物榜單提名 (獲獎)
▪ 2012 鳳凰時代經典之美-最具個性美女星 (獲獎)
▪ 2012 德國21CHINA中國文化界人物 (獲獎)
▪ 2010 天涯年度人見人愛女明星 (獲獎)
▪ 2009 第01屆 網路貼吧娛樂盛典:最受歡迎女演員 (獲獎)
▪ 2009 福布斯2009中國名人榜:綜合第3名 (獲獎)
▪ 2008 年度BQ紅人榜年度最受歡迎女明星 (獲獎)
▪ 2008 中華衛視時尚奧絲卡大獎:時尚奧絲卡十大時尚皇後第1名 (獲獎)
▪ 2008 新京報第4屆中國最美50人:網友投票第1名,雜志排名第8名 (獲獎)
▪ 2008 風尚志2007明星風尚權力榜:年度風尚網路人氣女明星 (獲獎)
▪ 2008 第6屆BAZAAR明星慈善夜:年度10大慈善藝人之一 (獲獎)
▪ 2008 網易娛樂娛樂圈公信力十大明星第七名 (獲獎)
▪ 2008 TOM網2008大學生十大流行娛樂明星第1名 (獲獎)
▪ 2008 ELLE風尚人氣之星 (獲獎)
▪ 2008 年度中國國劇盛典·回響30年國劇30年最具影響力人物[71] (獲獎)
▪ 2007 第五屆BAZAAR明星慈善夜年度10大慈善藝人:最具魅力慈善藝人 (獲獎)
▪ 2007 中國品牌研究院2006中國個人品牌價值百強榜:第8位 4538萬元 (獲獎)
▪ 2007 首屆新娛樂慈善群星會:最具影響力慈善之星 (獲獎)
▪ 2006 美國People人物雜志全球最美一百人 (獲獎)
▪ 2006 福布斯2006中國名人榜綜合第4名 (獲獎)
▪ 2005 第04屆 中國國際美容時尚周:中國美女標准 第1名 (獲獎)
▪ 2005 第04屆 亞洲人氣偶像50強2005年第30名 (獲獎)
▪ 2005 泰國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第15名 (獲獎)
▪ 2005 福布斯2005中國名人榜綜合第4名 (獲獎)
▪ 2005 中國最美50人第1名 (獲獎)
▪ 2004 MTV超級盛典最具風格卓越表現女藝人、內地最具風格跨界藝人 (獲獎)
▪ 2004 新加坡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新加坡排行第一,世界排行第二 (獲獎)
▪ 2004 好日子時尚中國-皮爾卡丹風華盛典:時尚人物特別獎 (獲獎)
▪ 2004 新浪2004網路中國年度評選:中國年度個性女藝人 (獲獎)
▪ 2004 福布斯2004中國名人榜綜合排名第3名 (獲獎)
▪ 2004 泰國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第3名 (獲獎)
▪ 2004 新加坡星期5周報03/04 學生選偶像:最受歡迎華語電影女演員,總票數前十名,電影組第二,電視組第八 (獲獎)
▪ 2003 第02屆 亞洲人氣偶像50強2003年第31名 (獲獎)
▪ 2003 新加坡星期5周報02/03 學生選偶像:最受歡迎華語電影女演員 (獲獎)
▪ 2003 2002-2003年度推動中國青少年素質傑出貢獻獎 (獲獎)
▪ 2003 中國十大廣告明星人氣指數排行榜第二名 (獲獎)
▪ 2003 泰國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第10名 (獲獎)
▪ 2003 笑容最美之公眾人物選舉第五名 (獲獎)
▪ 2003 香港首屆十大秀身之星 (獲獎)
▪ 2003 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香港館首屆中國尋星之旅:最心儀影視明星第二名、 最合適下尊蠟像第三名 (獲獎)
▪ 2002 第01屆 亞洲人氣偶像50強2003年:第19名 (獲獎)
▪ 2002 中日韓三國亞洲最高人氣美女:中國第一名、日本第一名、韓國第二名 (獲獎)
▪ 2002 搜狐2002瑞士寶路華表Bulova十大娛樂人物:2002年度十大夢中情人 (獲獎)
▪ 2002 新加坡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新加坡排行第一,世界排行第二 (獲獎)
▪ 2002 新加坡星期5周報01/02 學生選偶像:電影組冠軍,電視組第四名 (獲獎)
▪ 2002 美國時代華納2002年華娛十大亞洲之星:第一名 (獲獎)
▪ 2002 韓國DAMN最受歡迎亞洲十大廣告女星:第二名 (獲獎)
▪ 2001 新加坡星期5周報00/01學生選偶像:十大最受歡迎電視藝人第四名 (獲獎)
▪ 2001 馬來西亞2001年新天王天後:10大天後之一,排行第6 (獲獎)
▪ 2001 中國十大最受歡迎廣告模特 (獲獎)
▪ 2001 台灣月歷之星 (獲獎)
▪ 2000 民生報與UDN聯合新聞網中港台人氣最旺的戲劇偶像:第一名 (獲獎)
▪ 2000 南方聲屏報最受歡迎明星評選:第二名 (獲獎)
Ⅲ Angela baby的簡介
姓名: 楊穎 (Angela Baby)
性別: 女
年齡: 18
出生日期: 1989年2月28日
星座: 雙魚座
出生地點: 中國上海
住址: 九龍城
職業: 模特兒,藝人
曾就讀學校: 聖母院書院(中三至中五), 嘉諾撒聖心商學書院(中六)
語言: 中文, 英文, 普通話
身高: 167cm
體重: 46公斤
三圍: 32', 23', 34'
興趣: 跳舞, 唱歌, 功夫, 運動, 電視游戲
模特兒公司: Talent Bang(2004), Lookmodels HK (2006)
喜愛
歌手: 林志穎, 陳冠希, 周傑倫
演員: 張柏芝
食物: 朱古力 (甜的不是苦的)
音樂: Hip-Hop(嘻哈),R&B,周傑倫的,陳冠希的
電影: 本地的, 西方的
工作經驗
電視劇:
香港電台@天下無敵 (2004年7月),
香港電台@獅子山下-菊帶霜 (2006年3月)
電視節目主持:
TVB@香港迪士尼樂園Viva!Club Disney (2004年-2006年)
曾參與廣告:
麥當勞McDonald (2004年)
Motorola摩托羅拉手機 (2006年)
Epson噴墨列印機 (2006年)
數碼通系列手機SmarTone Vodafone (2006年)
香港電訊盈科PCCW-申請電訊盈科,不作他選 (2006年12月)
香港必勝客Pizza Hut (2007年1月31日)
[編輯本段]2.作家
出生日期: 1932年
中共黨員。八一電影製片廠電影文學部編輯。1932年出生,河南洛陽人,1945年入伍,曾任文工團員、放映組長、攝影員。攝影作品曾七次獲西南軍區優秀攝影作品獎,兩次獲全軍優秀攝影獎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大中文系。1949年參加解放軍,歷任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文工團電影隊幻燈組長,昆明軍區文化部攝影記者、組長,昆明軍區公安軍政治部民族工作處助理員,北京八一製片廠故事片攝影助理、軍事紀錄片編導、軍事教育片編劇及導演、文學部編輯,高級編輯。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58年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海鷹》、《勐壠沙》、《旭日東升》、《林海雪原》等六部故事片攝影助理,後調紀錄片、軍教片室工作,編導解放軍生活、長短紀錄片共50餘部,其中《硬骨頭六連戰旗紅》獲1980年全國優秀紀錄片獎;編寫軍教片劇本5部。1986年7月調文學部,編輯電影文學劇本十餘部,主要有《紅指甲》、《女婿還鄉》、《靈旗》等,其中《女婿還鄉》獲上海第一屆農民電影節銀絮獎。創作電影文學劇本有:《血染的畫》,根據中篇小說編劇的三集電視連續劇《她們和戰爭》獲第六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金鷹獎」及「飛天獎」。此外,還發表過長篇小說、雜文多篇。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記者協會會員。
3. 江西師范大學副教授
女 , 副教授 , 江西師范大學學科建設處副處長、女科技工作者聯誼會副主席。 1963 年 1 月生 , 祖籍遼寧大連 .1985 年畢業於江西師范大學地理系,留校任教。 1986 至 1988 年就讀北京師范學院(今首都師范大學)教材教法碩士課程班, 2000 至 2001 年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專業訪問學者 .
2002 年 11 月、 2003 年 5 月先後兩次分別在上海、北京參加國際勞工組織「中國 SYB ( Start Your Business )國際培訓班」學習。
2003 年春節應邀在中央電視台以創業指導專家身份出席「激情創業」春節特別節目的錄播,並進行了三場現場點評。
先後主講過九門課程 : 「地理教學法」、「公關禮儀」、 「公共關系學」、「公關心理學」、、「中國旅遊地理」、「商務談判」、「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溝通」、「現代人才測評」等。獲省級科研成果獎三項,主編、參編公關教材四部,為南昌市人民政府、江西武警編寫、審核公務員禮儀和武警禮儀培訓手冊,曾榮獲省級「優秀班主任」、校級「三育人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嘉獎。自 1992 年起曾在江西電視台、南昌人民廣播電台客串嘉賓主持,並分別榮獲「優秀嘉賓主持」和「榮譽嘉賓主持」稱號。曾應邀在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舉辦過公關禮儀專題講座,曾為省內外眾多企事業單位及政府機關開展培訓活動,著名培訓師。
Ⅳ 中國農民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為農村電影發展,展示全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所取得的成就。整體活動由評選農民「最喜歡的影片和男、女演員」,農民最喜歡的影片」;建黨90周年新片展映,中國農民電影節開幕式,全國農村電影成就展,「新起點·新態勢·新發展——全國農村電影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建黨偉業》首映式,紅歌演唱會,公益事業,紅地毯,中國農民電影節閉幕式等。每年時間7月舉行。電影節可謂星光閃耀、大腕雲集。 新生代電影人,以及 老一輩演員,將來到農民朋友的身邊,與他們一起歡度這個盛放在田野鄉間的光影盛會 評選農民「最喜歡的影片和男、女演員」,農民最喜歡的影片」
建黨90周年新片展映
開幕式全國農村電影成就展
「新起點·新態勢·新發展——全國農村電影發展戰略高峰論壇」
紅歌演唱會
公益事業
閉幕式 獎項 獲獎及作品 農民最喜愛的男演員 潘長江《舉起手來》 農民最喜愛的女演員 舒淇《精武風雲陳真》 農民最喜歡的優秀國產影片 《舉起手來》
《建黨偉業》
《精武風雲-陳真》 農民最喜歡的農村題材影片 《九品村官》
《農家媳婦》 農民最喜歡的經典系列影片 《英雄兒女》
《上甘嶺》 農民最喜歡的科教影片 《農村兒童安全常識》《農村老年人權益保障知識》 獎項獲獎及作品農民最喜歡的男演員 李連傑《白蛇傳說》 農民最喜歡的女演員 范冰冰《人再囧途之泰囧》 農民最喜歡的優秀國產影片 《人再囧途之泰囧》
《白蛇傳說》
《龍門飛甲》 農民最喜歡的農村題材影片 《真假爹娘俏媳婦》
《巧娶媳婦》 農民最喜歡的科教影片 《食鹽與健康》
《家庭急救常識》
Ⅳ 中國農民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2011年7月16日晚,寧波大劇院內紅歌嘹亮,現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閉幕式暨「電影金曲獻給黨」文藝晚會在此隆重舉行。 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紅歌及電影金曲讓觀眾們重溫了記憶。
晚會上,本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農民最喜歡的影片」和「農民最喜歡的男演員」、「農民最喜歡的女演員」評選結果揭曉。「農民最喜歡的影片」為影片《讓子彈飛》,唐國強獲「農民最喜歡的男演員」、趙薇獲「農民最喜歡的女演員」殊榮。
閉幕式晚會由上影演員劇團團長崔傑主持,秦怡、仲星火等100多位著名表演藝術家組成的紅歌演藝團體,在晚會上演唱了30餘首優美動聽的經典歌曲,從不同角度唱響時代主旋律,歌頌黨、歌頌祖國。
《唱支山歌給黨聽》、《旗幟頌》、《開路先鋒》、《天涯歌女》、《漁光曲》……
寧波大劇院歌聲回盪,一首首經典紅色電影歌曲彷彿把現場的農民觀眾帶回了一段又一段的電影時光。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閉幕式暨「電影金曲獻給黨」文藝晚會在此舉行。 閉幕式上,八一電影製片廠建黨90周年的優秀獻禮影片《飛天》劇組亮相現場與農民觀眾進行了互動。當年在《閃閃的紅星》中扮演「潘冬子」的演員祝新運作為劇組一員,剛一露面,台下不少農民觀眾就認出了他。祝新運也熱情地向台下的農民朋友問好,並祝願農民電影節越辦越好。
由全國農民兄弟姐妹共同評選出的「農民最喜歡的影片」、「農民最喜歡的男、女演員」也在昨晚的閉幕式上揭曉。主辦方一改以往評選由大腕明星擔綱頒獎嘉賓的慣例,鄞州區石碶街道放映員俞浩輝宣布了評選結果。經過近半個月的網路投票,《讓子彈飛》成為農民兄弟姐妹最喜歡的電影,農民最喜歡的男女演員則被《建國大業》的主演唐國強,以及《錦衣衛》中的主演趙薇獲得。
此外,為了表彰奮斗在農村電影放映第一線的優秀放映員,閉幕式上,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仲星火、電影《咱們的牛百歲》主演梁慶剛,以及電影《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還一起為堅持農村電影放映17年的寧波鄞州農村電影放映員傅劍光頒發「農民兄弟的放映員」獎杯。 紅毯熱鬧非凡,劉燁、秦嵐攜手公益
2011年7月15日晚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開幕式暨《建黨偉業》全國農村首映禮在寧波象山縣舉行。之所以選擇象山縣,是因為《建黨偉業》有一部分的拍攝工作是在象山影視城完成的。從寧波開始,這部影片將正式進入全國農村院線開始放映。開幕式現場很多當地的百姓都簇擁在廣場上,一部分人載歌載舞,舞龍敲鼓,熱鬧非凡。廣場上鋪設了紅毯,紅毯兩邊擠滿了前來觀影的村民。很多媒體朋友都表示:「以前都是自己拍明星走紅毯,現在自己成了被拍者,感覺很不一樣。」
在開幕式上很多寧波當地的企業為革命老區以及西部地區困難民眾贈送了上千場甚至上萬場的電影。同時象山縣政府也為外來務工人員捐贈了一千張象山影視城門票。
船鼓漁燈,長龍起舞。昨晚,在寧波象山丹城文化廣場,一場富有農村農民特色的文藝表演拉開了中國(寧波)第四屆農民電影節的帷幕。開幕式現場,《建黨偉業》全國農村首映式也同步舉行。
昨天的開幕式上,當《建黨偉業》中「青年毛澤東」的扮演者劉燁、出演「愛國女學生」的影星秦嵐,以及著名青年導演陸川三位明星一上台,立刻引起了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大家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拍照,並與明星進行了互動。 「突出公益性」是本屆農民電影節的又一大亮點。組委會與中國電影集團農村發行放映公司共同發起了向革命老區和西部地區捐贈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場次的公益活動,讓農民看到免費電影。開幕式上,部分企業代表將在現場向西部貧困地區贈送《建黨偉業》等影片的放映場次。
開幕式上,寧波14家單位還向革命老區、西部農村地區捐贈了3萬多場電影,讓全國更多的農村群眾免費看電影。電影節期間還將舉辦農村電影發展戰略高峰論壇、評選農民「最喜歡的影片和男、女演員」、建黨90周年新片展映、紅歌演唱會等系列活動。
開幕式上《建黨偉業》五四運動部分的執行導演陸川,攜主演劉燁、秦嵐低調亮相。最近的三個月陸川、劉曄、秦嵐一直都在象山拍攝《王的盛宴》。當晚劉燁戴著帽子及黑超墨鏡,秦嵐則以一襲白裙清新出場。觀眾紛紛要求要看看劉燁的廬山真面目。劉燁馬上解釋稱因拍攝《王的盛宴》這部古裝片需要戴發套,所以頭發剪得特別短,才會戴上帽子。接著劉燁摘掉帽子墨鏡,以全新寸頭發型向象山的觀眾打招呼。頭發再短也難掩劉燁的人氣,現場觀眾不時發出尖叫聲。劉燁、秦嵐都表示參加這樣的一個開幕式特別的有意義。 秦怡、仲星火等觀影
第四屆中國農民電影節活動之一的電影金曲獻給黨晚會由演員崔傑主持,晚會上上影演員劇團,影人合唱團給觀眾帶來了一首首精彩的電影金曲。《漁光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啊,朋友再見》等經典的革命老歌在寧波劇院響起。現場的觀眾大部分都是當地的農民,這些金曲的重演讓觀眾們的記憶重回那個時代,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很多觀眾都聚精會神的望著演員認真聆聽,每一首歌曲結束之後總能響起十分熱烈的掌聲。
作為獻禮片《飛天》主創劉之冰、徐箭等以一身庄嚴的軍裝在晚會上亮相。除此之外八一電影製片廠的著名導演兼演員,《閃閃紅星》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也來到了紅歌會,祝新運的出場掀起了一陣小高潮,很多觀眾都因為能夠再見到「潘冬子」十分興奮。秦怡、仲星火、吳貽弓、梁慶剛也上台為農民電影節助陣。秦怡老藝術家現年九十歲,來到寧波之後就腹瀉不止,但依然站在台上為公益事業鼓勁,精神令人感動。 中國寧波網7月16日訊 作為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重要活動之一,全國農村電影成就展今天上午在寧波博物館開幕。
「展覽蠻好,尤其是展覽中的老電影海報讓我印象很深!」今天一大早,家住寧波鄞州的張阿姨便和老伴來到寧波博物館參觀展覽。她告訴記者,此次展覽內容很豐富,尤其是展示的老電影海報彷彿把帶她回到過去的青春歲月。
據介紹,此次全國農村電影成就展有三部分內容:一是「農村電影放映工程」10年成果展,通過圖片、文字等翔實的資料,充分展示全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其中還包括寧波農村電影發展情況以及前幾屆農民電影節回顧;二是農村數字電影節目交易會,期間,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農村分會的58家理事單位將現場完成近10萬場農村放映場次的訂購、傳輸和授權,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等也攜10餘部新片在交易會現場推介、展示;三是數字電影放映設備展覽,來自全國各地的17家電影放映設備生產廠商,在現場展示自己的1.3k數字機、2k數字機等設備。 農村放啥電影要讓農民說了算
高峰論壇為農村電影發展獻計獻策
中國寧波網訊 昨天下午,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重點活動之一,「新起點·新態勢·新發展——全國農村電影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在南苑環球酒店舉行。
論壇上,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耿西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鄒大鳴等陸續上台作了主題演講。農民要看什麼電影成為與會嘉賓關注的問題。
農民電影,農民來選
「說實話,現在我們農民觀眾看電影是被動的,他們看到的電影是農村數字院線為農民挑選的,但農民朋友們真的愛看這些電影嗎?這恐怕是我們下一步要思考的問題。」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耿西林告訴記者,「城市裡,觀眾不喜歡看的電影可以不買票,農民卻不行。」在她看來,新形勢下,要讓農民觀眾滿意,就必須強調農民參與選片的重要性。另外,耿西林還建議,要讓農民朋友喜歡看電影,還得用多種方式加強映前宣傳。「現在許多商業大片上映前都要做宣傳,農村放映的電影片方不妨在上映前給農村數字院線一些宣傳場次,請農民代表來看,問問他們到底喜不喜歡,提些寶貴意見。」
農民電影,貼近農民
河南省周口市農村電影院線代表巴莉芬在演講中表示,當地群眾經常反映「想看農村的事」和「沒有戲不好看」。
「如何拍攝農民真正愛看的電影」也是與會嘉賓關注的重點。
據巴莉芬介紹,2010年初,周口市農村電影院線自拍自製了農村題材、地方戲形式的《農家媳婦》和《農家嫂子》,受到當地農民的喜愛。其中《農家媳婦》已於4月15日公開發行,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放映了5萬多場,在節目中心的商業交易平台上,持續排名第一,按照每場10元測算,出品方票房收入有50餘萬元。
秦怡仲星火吳貽弓等支招農民電影
中國寧波網訊 昨天,受第四屆農民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著名電影藝術家秦怡、吳貽弓、仲星火、梁慶剛來甬參加電影節閉幕式。這4位電影名家曾為觀眾奉獻了一部部優秀的電影作品,他們塑造的經典角色更是令一代人難以忘懷。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他們下榻的賓館進行采訪。
秦怡:曾為體驗生活,走四里地挑水
說起農民電影,秦怡一下就想起了當年農村放電影的「盛況」:「以前,農村裡一放電影,老百姓就呼啦啦搬著椅子來看。那時候,我在農村體驗生活,也擠在農民當中一起看。」
解放後,秦怡就拍了《二家春》、《農家樂》等多部農村電影,所以這次來參加農民電影節倍感親切。在秦怡看來,要拍出受歡迎的農民電影,必須要深入體驗農村生活,否則無法真實地將農民生活反映在電影上。想當年,秦怡為拍《北國江南》,提前半年到農村體驗生活,吃住在農家。「每天早上四點,天還未亮,我就跟著老鄉走四里地去挑水,來回好幾趟才能把水缸都倒滿。有了這樣的生活,表演起來才會真實。」
仲星火:了解農民才能拍好農民電影
說起老藝術家仲星火,也許觀眾還反應不過來,但一說電影《今天我休息》里的「民警馬天民」、電影《李雙雙》里的「農民孫喜旺」,相信很多人會恍然大悟。
如今87歲高齡的仲老已是一頭銀發,但他那不變的笑容還是讓記者一下就回想起了仲老電影中的模樣。「農村電影我很早就演過啊,《李雙雙》不就是嗎。我很熟悉農村生活,平常也接觸了不少農民朋友。我覺得,寧波舉辦農民電影節非常好,很有意義。」仲星火告訴記者。
說起農民電影,仲老也為電影人支招:「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拍出農民喜歡的電影,電影人必須充分了解他們的需求,希望文藝界多為農民做些貢獻。」
吳貽弓:新農民電影需要新時期素材
「現在的農民如何發家致富、新農村建設等素材都可以為電影人所用。」曾執導《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等影片的著名導演吳貽弓認為進入新時期的農民電影應該緊扣時代脈搏。
吳導表示,電影要吸引農民觀眾,就必須深入農村。「回想1962年拍攝《李雙雙》時,導演和我就在河南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研究劇本整整一年。兩位主演也提早到農村深入生活,這樣的電影拍出來才經得起時間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