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
截止2020年,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
1、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全球累積票房:27.9億美元
4、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全球累積票房:20.68億美元
5、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 全球累積票房:20.4億美元
6、侏羅紀世界 Jurassic World 全球累積票房:16.7億美元
7、獅子王 (2019) 全球累積票房:16.5億美元8、復仇者聯盟 (2012) 全球累積票房:15.18億美元
9、速度與激情7 (2015) 全球累積票房:15.16億美元
10、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全球累積票房:14.05億美元
Ⅱ 歷年來中國國產電影票房排名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filmTV&idArticle=89819
中國國產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榜(截至2007年7月)影片 年份 導演 單位:人民幣
滿城盡帶黃金甲 2006 張藝謀 2.91億元
英雄 2002 張藝謀 2.50億元
周恩來 1992 丁蔭楠 2億
無極 2005 陳凱歌 1.80億元
功夫 2005 周星馳 1.64億元
十面埋伏 2004 張藝謀 1.536億
夜宴 2006 馮小剛 1.3億元
生死抉擇 2000 1.2億
天下無賊 2005 馮小剛 1.2億
白金龍 1996 唐季禮 1.12億
霍元甲 2006 於仁泰 1.01億元
405謀殺案 1979 1億
神秘的大佛 1980 1億
少林寺 1982 1億
媽媽再愛我一次 1990 1億
寶貝計劃 2006 陳木勝 0.97億
紅番區 1995 唐季禮 0.95億
神話 2005 唐季禮 0.91億元
七劍 2005 徐克 0.83億元
我是誰 1998 0.8億
傷城 2006 劉偉強、麥兆輝 0.74億元
鴉片戰爭 1997 0.7億
墨攻 2006 張之亮 0.67億元
義膽廚星 1997 0.65億
頭文字d 2005 劉偉強、麥兆輝 0.63億元
門徒 2007 陳可辛 0.63億元
手機 2003 馮小剛 0.53億元
龍虎門 2006 葉偉信 0.53億元
Ⅲ 你認為電影前景是怎樣的
電影的前景還是很光明的,至少在50年之內;很多年之後能取代電影的藝術形式可能也就是 游戲 了,也可以說成今後的 游戲 是電影的進化版,觀眾可以參與到電影里,操縱角色的情節發展,最後得到不同的結局;但是目前 游戲 電影化和電影 游戲 化在技術上還遠遠達不到要求,即使是最起碼的3D技術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喊了那麼多年了,市場上3D電影和3D電視的市場保有量還是止步不前;從我個人而言,我看那些立體電影超過十分鍾就覺得頭暈目眩。
100多年電影的技術變化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變化不大是因為還是在一塊幕布上用投影器放映平面的畫面;說變化大是這么多年來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4:3的銀幕到寬銀幕,到近三十年來電腦特技的大行其道;只要是人類想的到的奇幻題材,都可以完美地通過電影的形式呈現出來;在電影這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很早就出現了立體電影,但是一直是很邊緣化的存在, 娛樂 性大於藝術性;人們去看立體電影只是去感受下不同於普通電影的新奇感,往往對電影本質的東西要求不高,所以主流電影目前不太會採用3D電影的形式。
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推進,主流電影離開幕布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全息技術的應運而生可以把電影畫面360度的放映出來,到那時電影院很可能是個圓形的場子,中間就是電影放映的舞台,電影里的場景就像真實的在你面前;而在家裡,電腦屏幕也會進入博物館,取而代之的是全息投影儀,電影會區分影院版和家庭版,家庭版是可以讓觀眾參與進電影里,從而操縱電影的走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電影 游戲 化和 游戲 電影化。
《速7》票房過20億,最快破億、最快破10億、最高票房……成紀錄粉碎機。
《捉妖記》票房20.6億,觀影人數超過5500萬,成華語電影南波萬。
之前《泰囧》刷新三觀,《速7》刷新大家三觀,《捉妖記》又一次刷新三觀。
考慮到在可預見的未來,大家的三觀會一次又一次被刷新。這里我就一次刷新完畢,以後不用再驚訝。
中國電影票房 歷史 數據:
2000年,中國電影票房8.6億;2005年,中國電影票房20億;
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101億;2014年,中國襲運賀電影票房296億;
從2000年到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年均增長28.75%;
從2010年到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年均增長30.84%;
按照這個增長速率,我們計算一下8年之後的2023年:
按年均增長30%計算,2023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將達到3138億,年度最佳電影票房有望達到188億;
按年均增長20%計算,2023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將達到1527億,年度最佳票房有望達到91億。
有人指出,3138億的數據不能達到。原因在於,如果以60元/張計算,這相當於50億人次,相當於每個中國人年均看近4次。這在2023年很難達到。這是正確的。
談到中國電影的前景問題,我認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縱觀各大電影院的觀影情況,我們曾經做過相關的調查,隨機拜訪了去電影院觀影的觀眾,他們都表示喜歡在電影院里看美國大片,比如,加勒比海盜系列,速度與激情系列等,認為這樣的電影在電影院看的特別過癮,簡直就是視覺盛宴,不僅在觀影過程中能欣賞到特技帶給人的震撼感!而且能在電影結束後留下好多話題,能共同暢聊!起到了通過看電影增強兩個人友誼的作用!不過國產電影在最近幾年也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像前段時間比較火的吳京導演的戰狼,流浪地球等電影可以說是國產電影到達一定的高度的標志,讓好多觀眾直呼過癮!
提到電影一般人們都會想到美國悄咐大片,那麼中國的電影市場怎麼樣?拍派中國的電影市場最近幾年可以說是非常火爆的,隨著國家扶持電影行業的政策不斷地推出,一個個引人注目的政策措施相繼出台,電影經營准入的門檻大大降低,減少了政府審批程序,拓寬了電影融資渠道,使得我們普通的人也可以從事電影投資。
電影對於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維護 社會 穩定、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影視行業更從來都是一個熱門行業,也是公認的朝陽產業。影視業在我國 社會 主義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中國電影市場從2005年開始迎來了 歷史 性的爆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影視文化產業的扶持使得電影產業得到快速發展,電影也成為了人們生活 娛樂 的首選方式之和投資對象。
2018年我國電影總票房更是突破600億
因次也誕生了很多的投資方式,就像阿里巴巴推出的 娛樂 寶,網民出資100元即可投資熱門影視作品,預期年化收益率7%,還有版權認購的方式就是製片方發布一個影視項目,劇本,導演,演員都已經定好,然後然後初稿送到廣電局備案,備案通過之後,就開始前期籌備,那麼製片方把影視項目的版權,分割出讓,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比如一部電影是5000萬的拍攝成本,那麼分成1000份,就是5萬一份,投資者投一份就占影視總收益的千分之一。上映之後,理財投資者,可以獲得票房分紅,還有上映到騰訊、愛奇藝等播放平台上的流量版權費,分紅都是按照投比例的。據了解今年暑期檔的《奪寶大師》就是以這種方式投資拍攝。
這個前景得看有多遠!
可是如果時間跨度到五十年到一百年後,電影還會如此火爆嗎?我覺得不一定了。現在一些好的電影,已經出現了一個共同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大部分的優秀的電影除了有好的演員,好的故事情節外,更多的是加入了大量的電腦製作的虛擬的動畫。尤其是一些科幻電影,加入了大量的電腦製作出來的動畫,非常震撼,非常美觀,非常吸引人的眼球。這些電腦動畫主要是由一些相關的電腦專業的人士製作的,目前我們普通人想要製作確實比較難。可是五十年一百年後呢,到了哪個時候估計人人都是電腦(那時候應該是更高級的電腦吧)高手,完全靠電腦應該能夠製作出來高質量的整部影片了,完全不用演員,不用實地取景。那個時候你還會想去看這樣的電影嗎?反正我是不會。所以說等到五十年一百年後傳統電影應該會慢慢的退出 歷史 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級更完美的超級電影(姑且這樣叫吧)!
電影我覺得前景很大。
電影,是文化的一種反應形式,好的電影,好的題材,能將文化進行廣泛宣傳,比如,目前的好萊塢大片,不得不承認,人家電影做的好,但咱們國內的近幾年也有很好的勢頭。像阿凡達,速度與激情系列的電影,都在全世界得到廣泛的播放,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文化進行宣傳。
目前,國內的電影勢頭也很猛,比如,吳京導演的系列電影,戰狼系列,也是得到很好的各界反向,這就是文化,其次,一定的民族類的電影題材,能將文化進行更好的交流傳播。
電影的前景,應該以正能量為目的,傳播正能量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讓電影更有意義。
多些反腐題材的電影,老百姓喜歡看
已經不看電影很久了,生存壓力太大,以後看電影的人會越來越少,
很簡單,按毛主席說的去做
目前是大發展期,還有視頻類的
Ⅳ 最近十年裡(2010-2020)最火的電影有哪些
戰狼2
《戰狼Ⅱ》是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由吳京、弗蘭克·格里羅、吳剛、張翰、盧靖姍、淳於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20年3月20日,《戰狼Ⅱ》重映。該片講述了脫下軍裝的冷鋒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本來能夠安全撤離的他無法忘記軍人的職責,重回戰場展開救援的故事。該片以56.8億元雄踞國產電影歷史最高票房紀錄。並在中國內地創下累計觀影人次1.4億的成績,榮登全球榜首。
Ⅳ 如何評價中國電影的發展現狀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影市場收入規模、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中國電影行業集中度
行業概況
1、定義
電影產業是對以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三個行業為主,同時包括電影的後產品的開發(如音像製品、電影頻道、相關圖書、玩具等)以及與電影相關的市場活動的總稱,屬第三產業中娛樂業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過視聽技術傳遞藝術形象信息,為人們提供審美、娛樂、宣教服務。
電影產業的特徵包括以下幾點:
2、產業鏈剖析:包括五大階段
從電影行業整體來看,其產業鏈包括電影製作、出品、發行、放映環節。電影製作作為整個產業的最前端,決定了行業的影片供給數量、質量等情況,具有一定的議價權。影片製作完成後,通過出品及發行方使得影片得以面世,向下游院線企業進行宣發。電影產業的終端是院線市場,其基本職能是提供放映服務獲取票務收入,一般占據乎滾姿45%的票房分賬比例,同時還為合作商提供廣告服務、提供賣品等衍生品服務以獲得非票務收入。
在電影產業鏈中,發行上承製片方,下連院線播映方,是將影片全國推廣的渠道,整個電影產業鏈的參與者眾多。
電影製作方主要包括國內外文學與劇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國外的漫威、迪士尼,國內的華策影視、騰訊文學等;內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華納兄弟、環球影業,國內的萬達影視、華誼兄弟等專業影視公司;宣傳發行方包括華納兄弟、環球影業等傳統影視公司發行方,以及淘票票、愛奇藝與貓眼電影等網路發行方;電影產業鏈終端的院線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與國內的萬達影院、大地影院、橫店影視等。
行業發展歷程:處於「互聯網+時代」
從1950年發展至今,我國電影行業共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為「國有資本時代」、「民營資本時代」、「商業大片時代」和目前所處的「互聯網+時代」。
行業政策背景:多項政策加持
以政策扶持為主導電影產業的迅猛發展與國家層面以及政策層面出台的各項扶持政策有著緊密的聯系。2010年的《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由國務院辦公廳出台發布,我國對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方針、具體政策措施保障;
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在2014年由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聯合發布,明確了八項具體政策,使得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公益服務質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於2015年由國家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並規定,向申請工商登記的經營性電影放映單位徵收5%的電影專項資金,用於電影產業發展的金融、稅收和人才引進扶持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於2017年3月1日發布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於正處於發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依據及保障的電影市場來說,無疑給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帶來了法制化的信心,也為中國電影"走出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可以說,國家法律和政策,特別是政策幾乎決定著電影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發展程度。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電影市場收入規模:疫情後強勢反彈
從電影票房收入來看,2016-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長,並成功突破600億大關。2019年,我國票房收入備棚達641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增速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僅為203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截至2021年12月中旬,我國電影票房收入457億元,較2020年恢復較快。
2、中國觀影人次情況:2020年下降近7成
從觀影人次的變動情況看,2020年全年觀影人次5.49億人次,歲絕相比2019年減少了68.23%,降幅與票房降幅基本持平。對比2019年全國約14億的人口總量,人均觀影次數為0.39次,相比2019年的1.24次下滑明顯,若以8.48億的城鎮人口計算,人均觀影次數為0.65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1.43次。
3、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疫情影響放映場次大幅度下降
2020年全國影院共放映電影5658.4萬場,同比減少55.58%,降幅明顯低於觀影人次和票房降幅。對比票房、觀影人次和放映場次的變化情況,隨著國內影院數量的逐年增多,放映場次的增加速度始終能夠大幅高於票房和觀影人次的增長速度。
行業競爭格局
1、行業集中度:頭部效應明顯
整體來看,中國電影市場頭部效應明顯,行業集中度較高。隨著檔期競爭加劇、口碑宣傳作用凸顯,國內電影票房集中度加劇。2020年受疫情影響,電影前五名票房達到全年總票房的50%以上。除2020年特殊情況外,2018至2021年電影票房前三名和前五名佔比穩步提升,這意味著影視行業的龍頭公司能夠分到更多紅利。
2、企業競爭:萬達影院市場份額最高
從各院線票房情況來看,我國電影產業市場集中度仍待提高,以票房TOP5院線的票房合計僅為2020年電影總票房的47%。其中,萬達院線以15%的票房比重位居榜首,其次為大地院線,其票房比重為10%,上海聯合院線(8%)、中影數字院線(7%)和中影南方新干線緊隨其後(7%)。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方面:《「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
2021年11月9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也是針對內地目前電影市場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指導性方針政策,其中既有一些具體的數字指標要求,也有一些針對性較強的規劃部署。整個規劃書近萬字,基本涵蓋了內地電影近幾年發展出現的問題和症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也包括了之前一些方針政策的進一步執行。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