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是什麼獎
一種關注獎項,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
「一種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該單元的最高獎「一種關注大獎」設立於1998年,而自2005年起,法國的「安盟-甘」集團(Groupama-Gan)每年向這一獎項的獲獎者提供3萬歐元的獎金。
本單元素以影片獨特的審美和新穎奇異的小眾風格聞名,最佳影片也一般會頒給不知名的導演。
拓展資料:
戛納電影節獎項設置
一、官方競賽單元獎項
1、金棕櫚獎(Golden Palm)
2、評委會大獎/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
3、評委會獎/評審團獎(Prix Jury)
4、最佳導演、影帝、影後、編劇獎
二、其他單元獎項
1、一種關注大獎(Prix Un Certain Regard)
2、電影基石獎(Cinéfondation prizes)
3、金攝影機獎(Caméra d'Or)
4、影評人協會獎,又稱「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s)
5、國際影評人周獎(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Prizes)
6、天主教人道獎(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
7、同志棕櫚大獎,又稱「酷兒金棕櫚」(Queer Palm)
8、金眼睛獎,即最佳紀錄片獎。
9、金馬車獎
B. 戛納電影節中的金棕櫚獎、評審團大獎、評委會獎、「一種關
戛納電影節中的獎項,金棕櫚獎代表主競賽單元的最高榮譽,是所有影片中的第一名。
評委會大獎則授予次於金棕櫚獎的影片,通常被認為是主競賽單元的第二名。評審團獎是相對安慰性質的獎項,用於表彰評審團特別喜愛的影片,即便該片可能並未得到其他評委的普遍認同。
「一種關注」單元則是一個較低級別的競賽單元,擁有自己的評審團,用於表彰非主競賽單元的優秀影片。該單元的最佳電影獎並非與前三個獎項在同一檔次。
綜上所述,獎項的等級依次為:金棕櫚獎>評委會大獎>評審團獎>「一種關注」單元最佳電影獎。
C. 「一種關注」單元在戛納電影節獎項設置中是怎樣的地位
在戛納電影節的璀璨星河中,「一種關注」單元猶如璀璨繁星,獨具魅力且至關重要。創立於1978年的它,是對新銳導演和獨特藝術視角的庇護所,是小眾佳作的瑰寶之地。
戛納電影節,以其一貫的包容和多元,踐行著「大電影呵護小電影」的理念。在日益國際化的主競賽單元之外,「一種關注」單元更像是一股清流,堅守著獨立與創新的土壤。這里,觀眾可以邂逅來自電影世界的角落,如一些電影小國的瑰寶,或是那些可能不被主流接納但深深觸動人心的傑作。這個舞台不僅為獨立作者導演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台,如柬埔寨潘禮德的《殘缺影像》和我國王超的《江城夏日》的獲獎,更是成就了一段段藝術傳奇。
當然,「一種關注」並非僅限於新銳,一些已成名的大導也會選擇在這里展示他們的獨特視角,如金基德的《阿里郎》、古斯-范-桑特的《無處安生》和索菲亞-科波拉的《珠光寶氣》。這些影片以其藝術深度和創新性,進一步豐富了單元的內涵。
從地位上看,「一種關注」與主競賽單元並駕齊驅,但其獨特的關注點和藝術追求,使得它的影響力雖稍遜一籌,但絕不亞於任何榮譽。歷年來的評審主席陣容強大,包括庫斯圖里卡、楊德昌等國際影壇巨擘,這無疑凸顯了這個單元對於藝術多樣性和深度探索的重視。令人矚目的是,我國知名演員章子怡,作為該單元的常任評審,更是為這個單元增添了中國元素和國際視野。
而隨著1998年增設的「電影基石」單元,戛納電影節更是為新秀們提供了更為直接的晉升通道,那些在校學生的作品在這里綻放,展現出電影藝術的無窮活力和未來希望。這個多元化的布局,無疑讓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更加熠熠生輝,成為電影節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D. 一種關注簡介
自1978年起,"一種關注"單元在著名的戛納電影節上嶄露頭角,其核心任務聚焦於國際新晉電影人的作品展示。這個單元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和對新穎、奇特小眾風格的偏愛而聞名於世。在這里,評選出的最佳影片往往青睞於那些還未被廣泛認知的導演們,他們的才華和創新常常成為電影節的一大亮點。
2011年的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塞爾維亞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Emir Kusturica)作為"一種關注"單元的評委會主席,與他的評委搭檔埃勒迪·布歇(Elle Driver)在法國戛納與媒體共度了一段繁忙而備受矚目的時光。庫斯圖里卡以其在電影界的地位和對新銳電影的深刻理解,為這個單元增添了更多權威和期待。
E. 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是什麼獎
「一種關注」單元1978年在戛納電影節正式啟動,主要關注國際新影人作品。本單元素以影片獨特的審美和新穎奇異的小眾風格聞名,最佳影片也一般會頒給不知名的導演。
2011年,第69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芬蘭導演尤霍·庫奧斯馬寧首部長片作品《奧利最開心的一天》當天獲頒「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獎。
2016年日本導演深田晃司新作《臨淵而立》(又名《小風琴》)獲得「一種關注」單元評委會獎,美國導演馬特·羅斯憑借《神奇隊長》獲得該單元最佳導演獎。
金棕櫚獎的獎項歷史
戛納國際電影節從1946年創立到1954年,最高獎項名為「國際電影節大獎」,獲得大獎的導演一般會收到當代藝術家打造的一份藝術品作為獎品。
1954年,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幾位珠寶設計師為電影節設計獎杯,要求主題要與戛納的自然環境相匹配。設計師呂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從戛納海邊隨處可見的棕櫚樹獲得靈感設計出金棕櫚獎。同時棕櫚是戛納的象徵,非常符合宗旨。
1955年,金棕櫚獎首次成為電影節的獎杯。1964年至1974年期間,金棕櫚獎又恢復「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名稱。1975年開始,金棕櫚獎固定。1998年,瑞士珠寶商蕭邦(Chopard)對獎杯進行了現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與時俱進,具有現代生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一種關注
F. 一種關注 單元在戛納電影節獎項設置中是怎樣的地位 -
「一種關注」單元於1978年誕生,專為新銳導演和小眾佳作設立。戛納電影節秉持「大電影保護小電影」精神,「一種關注」單元在多元化和獨立化方向上持續發展,與主競賽單元的國際化與大眾化形成對比。這個單元為來自「電影小國」和非主流作品提供了展示舞台,獨立作者導演在此獲得關注和成長機會。例如,去年獲獎作品來自柬埔寨導演潘禮德的《殘缺影像》,我國導演王超的《江城夏日》也曾在此榮獲大獎。
「一種關注」單元亦接納成名大導的「特別」影片,如金基德的《阿里郎》、古斯-范-桑特的《無處安生》、索菲亞-科波拉的《珠光寶氣》。盡管在關注度和含金量上不及主競賽單元,但歷屆評審主席陣容強大,包括庫斯圖里卡、楊德昌、蒂姆-羅斯、簡-坎皮恩、保羅-索倫蒂諾等,彰顯了對多樣化和藝術性的重視。我國著名演員章子怡亦多次擔任評審。
1998年後,戛納增設「電影基石」單元,專為在校生作品提供平台,對新秀的提拔更為直接。
G. 戛納電影節一共分為哪幾個單元
戛納電影節共分九個主要單元,
1. Compétition (In Competition) 主競賽單元
主競賽單元是戛納電影節的主要活動,在該環節展映的影片將角逐電影節各類獎項,其中的最高榮譽——金棕櫚獎(Palme d'Or, Golden Palm)能為獲獎影片帶來可觀的票房收入和全球關注及發行渠道。該單元一般只接受敘事類影片,不過偶爾也會有紀錄片闖入。
2. Hors Compétition (Out of Competition) 非競賽單元
非競賽單元嚴格來說並不是戛納電影節的正式組成部分,不過在電影節創辦之初,這個環節就一直存在。在該環節展映的影片多是未能達到參與競賽單元標准(meet the criteria for entering the competition)。
3. Un Certain Regard (A Certain Regard) 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單元創立於1978年,意在吸收一些難以歸類的小眾影片。該單元創立之初並未設立獎項,不過近幾年也開始頒發「一種關注」獎。
4. Cinéfondation 電影基金會單元
電影基金會單元在1998年成為戛納電影節的一部分,主要展映全球電影學院製作的中、短片。該單元有自己的評選委員會,並且會對該環節獲獎的前三名頒發現金獎勵。
5. Cannes Classics 戛納經典單元
戛納經典單元創立於2004年,主要是利用修復的膠卷放映一些經典影片,向全球電影發行公司、版權所有者、電影資料館,以及國家檔案庫的工作成果致敬。
6. Semaine Internationale de la Critique (SIC) (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國際影評人周
國際影評人周由法國影評人工會創立於1962年,是戛納電影節最古老的一個單元,主要關注電影界新人的作品。該單元主要包括14部由初次或二次製作電影的新人製作的故事片或短片角逐獎項,以及特別放映環節。參賽電影由影評人周提名的國際影評人小組選出,獲獎者會得到現金獎勵。
7. 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 (The Directors' Fortnight) 導演雙周
導演雙周由一群法國導演於1968年創立,目的是在不受政治、審查和精英主義影響下放映影片。
8. Marché Film (The Film Market) 電影市場
電影市場是電影節舉辦的終極目標,所有電影從業人員匯集一處,商談與電影有關的各種交易。
9. L'ACID (the Association Cinema Independent pour sa Diffusion) 獨立電影推廣協會
該環節由獨立電影推廣協會贊助,旨在為獨立電影尋找全球發行渠道。該環節被納入戛納電影節已超過16年,不過在最近幾年才得到電影節的官方認可。獨立電影推廣協會單元每年會放映9部尚未在全球發行過的故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