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票房分成比例
票房分成比例如下:
電影票房收入首先棗州凳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約91.7%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可分賬票房中,院線及影院分到57%,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征繳1%-3%的代理發行費,剩餘的40-42%為製片方和發行方的分賬比例。
考慮到發行方一般會提取2%-5%左右的發行費,實際上到製品方最終的分賬比例最高40%左右,也就是大約佔到總票房的36%左右。這還是相對理想的情況,如果是相對弱勢的片子,為了跟影院協商多排片,還可能在分賬比例上作出更大讓步,導致最終的分賬比例進一步下調。
電影的排片規則:
大型的院凳旅線在總部會下發排片指導,尤其是重點影片的上映,但這也只是粗略的全國性指導。剩下的就是各自門店對跡虛於自己的情況進行微調。一般的排片根據自身情況調整,上下幅度范圍在5%左右。
而每個影院的經理要為自己的業績負責,無論宣發團隊怎麼宣傳,最後排片還是影院經理來定。某部電影預售高,等於提前鎖座,把三分之一的影廳與時間分配給預售好的電影是很正常的做法。而隨著每日的上座率,會有相應的調整。
㈡ 電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電影票房收入如何分成?中國電影票房分賬機制如下:
1. 電影票房首先需扣除5%的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相關稅費,剩下的為可分賬票房(凈票房=91.7%*總票房)。
2. 在可分賬票房中,影院抽成50%,院線抽成7%,剩餘43%(即製片方和發行方的份額)。
3. 發行方通常收取凈票房的10%作為發行代理費。製片方實際票房收入為凈票房的33%(總票房的91.7%乘以33%)。
具體計算示例:
- 假設電影票房收入為100元:
- 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收取5元。
- 營業稅金及附加收取3.3元。
- 剩餘91.7元為電影院線和製片方的分賬基數(總票房的91.7%)。
- 影院+院線方分賬為91.7元的57%,即52.269元。
- 發行代理費為凈票房的3%,即2.75元。
- 製片方(含發行方)的凈票房分賬收入為91.7元減去57%和3%,即91.7%的凈票房。
- 製片方(含發行方)按凈票房的40%-43%分賬,即91.7元的40%,為36.68元。
- 發行代理費為製片方收入的10%,即3.668元。
- 製片方實際分賬收入為33元。
預期票房(盈虧平衡點)計算公式為:製作成本 ➗ 33%。
㈢ 電影票房如何分賬
1.就是投資方,和製片方,運作方的票方分成,比例4:4 :2大概這樣分成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睜譽首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虛悶,電影院悉數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8.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成本6000萬人民幣,目標票房2億以上,在中國做電影宣發合理的宣發成本是目標票房的10%上下。也就是再拿出2000萬左右作為宣發費用。總成本是8000萬人民幣,不考慮其它回收渠道的話,按上面的演算法,確實要2.4億才能回本。
顧名思義就是一部大片在別的國家放映票房收入按分成分配。
比如美國大片在中國放映,(版權不賣給中國,以增加他的收入)他會以分賬的形式向中國引進,這樣票房成績所取得的利潤他會拿較多的比例!
㈣ 票房收入怎麼分配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
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PS: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
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
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
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
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
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
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
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
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 *** 補貼:主要是 *** 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 *** 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㈤ 電影票房和演員片酬是如何分配的
1. 電影票房的分配涉及多個環節。首先,院線總票房需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和3.3%的稅費。
2. 扣除這些費用後,剩餘的91.7%票房中,院線大約會保留50%-55%,宣發費用佔5%-8%,其餘約40%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即出品方的分賬比例。
3. 個人票房分紅計算方式為:總票房乘以35%左右(往期統計約為35%)乘以個人的投資比例。
4. 除了票房,電影的其他收益來源包括電視台版權、網路版權、海外版權以及廣告收益。
5. 票房的結算在中影集團監督下,與第三方會計事務所合作,在電影下映後三個月內進行。結算後的款項會分配到出品方的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至個人賬戶。
6.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通常在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結算周期為六個月一次。
7. 演員、導演、製片人通常會獲得固定片酬,這部分薪酬算作前期投資的一部分,投資方的利潤則來源於此。
8.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上述人員也參與投資,他們將按照投資比例獲得收益。
9. 演員片酬的偏高與市場上資金的湧入有關,資金方常常高薪吸引明星以增加項目的知名度,並可能進行不當炒作。
10. 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影響,有建議對惡意抬高片酬和炒作的公司進行行政警示,並建立片酬指導制度。若片酬顯著超過指導線,相關公司需提供解釋。
11. 同時,應倡導正確的價值觀,減少社會不良影響,不宣傳和炒作片酬問題,不鼓勵發布收入排行榜。
12. 應通過指導原則限制以明星為中心的過度宣傳,並鼓勵藝人參與公益慈善,成為青少年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