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歷屆戛納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有金棕櫚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1、金棕櫚獎獲獎名單:
2018年(第71屆):《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7年(第70屆):《自由廣場》魯本·奧斯特倫德
2016年(第69屆):《我是布萊克》肯·洛奇
2015年(第68屆):《流浪的迪潘》雅克·歐迪亞
2014年(第67屆):《冬眠》努里·比格·錫蘭
2013年(第66屆):《阿黛爾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
2012年(第65屆):《愛》邁克爾·哈內克
2011年(第64屆):《生命之樹》泰倫斯·馬力克
2010年(第63屆):《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2009年(第62屆):《白絲帶》邁克爾·哈內克 [6]
2008年(第61屆):《課室風雲》勞倫·岡泰
2007年(第60屆):《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
2006年(第59屆):《風吹麥浪》肯·羅奇
2005年(第58屆):《孩子》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2004年(第57屆):《華氏911》邁克爾·摩爾
2003年(第56屆):《大象》格斯·范·桑特
2002年(第55屆):《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
2001年(第54屆):《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
2000年(第53屆):《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
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1998年(第51屆):《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1997年(第50屆):《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鰻魚》今村昌平
1996年(第49屆):《秘密與謊言》邁克·李
1995年(第48屆):《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94年(第47屆):《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
1993年(第46屆):《霸王別姬》陳凱歌、《鋼琴別戀》簡·坎皮恩
1992年(第45屆):《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
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1990年(第43屆):《我心狂野》大衛·林奇
1989年(第42屆):《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
1987年(第40屆):《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
1986年(第39屆):《戰火浮生》羅蘭·約菲
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84年(第37屆):《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
1983年(第36屆):《_山節考》今村昌平
1982年(第35屆):《失蹤》科斯塔·加夫拉斯、《自由之路》Serif Gören,尤馬茲·古尼
1981年(第34屆):《鐵人》安傑依·瓦依達
1980年(第33屆):《浮生若夢》鮑勃·福斯、《影武者》黑澤明
1979年(第32屆):《鐵皮鼓》沃爾克·施隆多夫、《現代啟示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8年(第31屆):《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
1977年(第30屆):《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1976年(第29屆):無
1975年(第28屆):《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
1974年(第27屆):《對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3年(第26屆):《稻草人》傑瑞·沙茨伯格、《受雇者》阿蘭·布里吉斯
1972年(第25屆):《工人階級上天堂》艾利歐·培特利、《企業家之死》弗朗西斯科·羅西
1971年(第24屆):《送信人》約瑟夫·羅西
1970年(第23屆):《陸軍野戰醫院》羅伯特·奧特曼
1969年(第22屆):《如果》林賽·安德森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66年(第19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克勞德·勒魯什、《紳士現形記》皮亞托·傑米
1965年(第18屆):《決竅,如何得到》理查德·萊斯特
1964年(第17屆):《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
1963年(第16屆):《豹》盧奇諾·維斯康蒂
1962年(第15屆):《諾言》安塞爾莫·杜阿特
1961年(第14屆):《長別離》Henri Colpi、《維莉迪安娜》路易斯·布努埃爾
1960年(第13屆):《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
1959年(第12屆):《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
1958年(第11屆):《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1957年(第10屆):《四海一家》威廉·惠勒
1956年(第9屆):《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1955年(第8屆):《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
1954年(第7屆):《地獄門》衣笠貞之助
1953年(第6屆):《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2年(第5屆):《奧賽羅》奧遜·威爾斯、《兩分錢的希望》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1951年(第4屆):《米蘭的奇跡》維托里奧·德·西卡、《茱莉小姐》阿爾夫·斯約堡
1949年(第3屆):《第三人》卡羅爾·里德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相見恨晚》大衛·里恩、《伊麗斯和上尉的心》阿爾夫·斯約堡、《失去的周末》比利·懷爾德、《瑪麗婭·康德萊西婭》費南德斯·埃米里奧、《沒有翅膀的男人》Frantisek Cáp、《貧民窟》Chetan Anand、《大地將變成紅色》Bodil Ipsen,Lau Lauritzen。
1946年(第1屆):《寶石花》Aleksandr Ptushko、《鐵路戰斗隊》雷內·克萊芒、《為我譜上樂章》華特·迪士尼、《最後的機會》Leopold Lindtberg、《偉大的轉折》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 Chirskov。
1946年(第1屆):《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伯托·羅西里尼、《田園交響樂》讓·德拉努瓦、《法爾比克》Georges Rouquier、《217注冊證》米哈伊爾·羅姆。
2、最佳導演獎:
2018年(第71屆):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戰》
2017年(第70屆):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2016年(第69屆):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私人采購員》、克里斯蒂安·蒙吉《畢業會考》
2015年(第68屆):侯孝賢《刺客聶隱娘》
2014年(第67屆):貝尼特·米勒《狐狸獵手》
2013年(第66屆):阿瑪特·艾斯卡蘭特《赫利》
2012年(第65屆):卡洛斯·雷加達斯《柳暗花明》
2011年(第64屆):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亡命駕駛》
2010年(第63屆):馬修·阿馬立克《巡演》
2009年(第62屆):布里蘭特·曼多薩《基納瑞》
2008年(第61屆):努里·比格·錫蘭《三隻猴子》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施納貝爾《潛水鍾與蝴蝶》
2006年(第59屆):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通天塔》
2005年(第58屆):邁克爾·哈內克《隱藏攝像機》
2004年(第57屆):托尼·加列夫《流亡》
2003年(第56屆):格斯·范·桑特《大象》
2002年(第55屆):林權澤《醉畫仙》、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
2001年(第5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缺席的人》、大衛·林奇《穆赫蘭道》
2000年(第53屆):楊德昌《一一》
1999年(第52屆):佩德羅·阿莫多瓦《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1998年(第51屆):約翰·保曼《將軍》
1997年(第50屆):王家衛《春光乍泄》
1996年(第49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冰血暴》
1995年(第48屆):馬修·卡索維茨《怒火青春》
1994年(第47屆):南尼·莫萊蒂《親愛的日記》
1993年(第46屆):邁克·李《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羅伯特·奧特曼《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帕維·龍根《計程車司機布魯斯》
1989年(第42屆):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流浪者之歌》
1988年(第41屆):費爾南多·索拉納斯《南方》
1987年(第40屆):維姆·文德斯《柏林蒼穹下》
1986年(第39屆):馬丁·斯科塞斯《下班後》
1985年(第38屆):安德列·泰西內《情陷夜巴黎》
1984年(第37屆):貝特朗·塔維涅《鄉村星期天》
1983年(第36屆):羅伯特·布列松《錢》、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鄉愁》
1982年(第35屆):沃納·赫爾佐格《陸上行舟》
1981年(第34屆):無
1980年(第33屆):無
1979年(第32屆):泰倫斯·馬力克《天堂之日》
1978年(第31屆):大島渚《愛之亡靈》
1976年(第29屆):伊托·斯柯拉《驚恐、污穢、邪惡》
1975年(第28屆):米歇爾·布洛爾特《命令》、科斯塔·加夫拉斯《特別法庭》
1974年(第27屆):無
1973年(第26屆):無
1972年(第25屆):米克洛斯·楊索《紅色贊歌》
1971年(第24屆):無
1970年(第23屆):約翰·保曼《最後的萊奧》
1969年(第22屆):格勞貝爾·羅沙《職業殺手安東尼奧》、沃依采克·雅斯尼《一切善良的市民們》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費倫茨·科薩《一萬個太陽》
1966年(第1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列寧在波蘭》
1965年(第18屆):利維烏·丘列伊《弔死鬼的森林》
1964年(第17屆):無
1963年(第16屆):無
1962年(第15屆):無
1961年(第14屆):朱麗婭·索恩澤娃《烽火連天》
1960年(第13屆):無
1959年(第12屆):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
1958年(第11屆):英格瑪·伯格曼《生命的邊緣》
1957年(第10屆):羅伯特·布列松《死囚越獄》
1956年(第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奧塞羅》
1955年(第8屆):謝爾蓋 · 瓦西里耶夫《Geroite na Shipka》、朱爾斯·達辛《男人的爭斗》
1954年(第7屆):無
1953年(第6屆):無
1952年(第5屆):克里斯蒂安·雅克《勇士的奇遇》
1951年(第4屆):路易斯·布努埃爾《被遺忘的人》
1949年(第3屆):雷內·克萊芒《馬拉帕加之牆》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雷內·克萊芒《鐵路戰斗隊》
3、最佳男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2017年(第70屆):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2016年(第69屆):沙哈布·侯賽尼《推銷員》
2015年(第68屆):文森特·林頓《市場法律》
2014年(第67屆):蒂莫西·斯波《透納先生》
2013年(第66屆):布魯斯·鄧恩《內布拉斯加》
2012年(第65屆):麥斯·米科爾森《狩獵》
2011年(第64屆):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2010年(第63屆):埃里奧·傑曼諾《我們的生活》、哈維爾·巴登《美錯》
2009年(第62屆):克里斯托弗·瓦爾茲《無恥混蛋》
2008年(第61屆):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切·格瓦拉》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蕭貝爾《潛水鍾和蝴蝶》
2006年(第59屆):塞米·鮑亞吉拉、伯納德·布蘭卡恩、羅什迪·澤姆、賈梅爾·杜布茲、薩米·納塞利《光榮歲月》
2005年(第58屆):湯米·李·瓊斯《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2004年(第57屆):柳樂優彌《無人知曉》
2003年(第56屆):伊敏·托普拉克、穆扎菲·奧德梅爾《遠方》
2002年(第55屆):奧利弗·古爾邁《兒子》
2001年(第54屆):伯努瓦·馬吉梅《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梁朝偉《花樣年華》
1999年(第52屆):埃馬紐埃爾·肖特《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彼得·穆蘭《我的名字是喬》
1997年(第50屆):西恩·潘《她是如此可愛》
1996年(第49屆):帕斯卡·杜奎奈、丹尼爾·奧圖《第八日》
1995年(第48屆):喬納森·普雷斯《卡林頓》
1994年(第47屆):葛優《活著》
1993年(第46屆):大衛·休里斯《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蒂姆·羅賓斯《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約翰·特托羅《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傑拉爾·德帕迪約《大鼻子情聖》
1989年(第42屆):詹姆斯·斯派德《性、謊言和錄像帶》
1988年(第41屆):福里斯特·惠特克《菜鳥帕克》
1987年(第40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黑眼睛》
1986年(第39屆):米歇爾·布朗《晚禮服》、鮑勃·霍斯金斯《蒙娜麗莎》
1985年(第38屆):威廉·赫特《蜘蛛女之吻》
1984年(第37屆):阿爾弗雷多·蘭達、Fernando Rabal《聖嬰》
1983年(第36屆):吉昂·馬利亞·沃隆特《馬里奧·里奇之死》
1982年(第35屆):傑克·萊蒙《失蹤》
1981年(第34屆):烏戈·托格內吉《一個可笑人物的悲劇》
1980年(第33屆):米歇爾·皮寇利《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傑克·萊蒙《中國綜合症》
1978年(第31屆):強·沃特《榮歸》
1977年(第30屆):費爾南多·雷依《埃莉莎,我的愛》
1976年(第29屆):何塞·路易斯·戈麥茲《巴斯瓜爾厄一家》
1975年(第28屆):維托里奧·加斯曼《女人香》
1974年(第27屆):傑克·尼科爾森《最後的細節》、查爾斯·博耶《史塔維斯基》
1973年(第26屆):吉安卡羅·吉安尼尼《愛與無政府》
1972年(第25屆):讓·雅南《我們不願互訴衷曲》
1971年(第24屆):里卡多·庫喬拉《薩可與方齊迪》
1970年(第23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妒忌夢》
1969年(第22屆):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焦點新聞》
1967年(第20屆):奧戴德·科特勒《一個男孩的三天》
1966年(第19屆):帕爾·奧斯卡森《飢餓》
1965年(第18屆):特倫斯·斯坦普《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塔爾·帕傑爾《雲雀》、薩羅·烏爾濟《被誘惑被遺棄的女人》
1963年(第16屆):理查德·哈里斯《超級的男性》
1962年(第15屆):拉爾夫·理查德森、傑森·羅巴茲、迪恩·斯托克維爾《長日入夜行》、穆雷·梅爾文《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安東尼·博金斯《何日君再來》
1959年(第12屆):布拉福德·迪爾曼、迪恩·斯托克維爾、奧遜·威爾斯《朱門孽種》
1958年(第11屆):保羅·紐曼《漫長的炎夏》
1957年(第10屆):約翰·奇茲米勒《和平谷》
1955年(第8屆):斯賓塞·屈塞《黑岩喋血記》、尼古拉·格里岑科、鮑里斯·比秋科夫、帕維爾·卡道奇尼科夫、尼古拉·謝爾蓋耶夫、鮑里斯·科科夫金、鮑里斯·安德列耶夫、謝爾蓋·盧克亞諾夫、阿勒克塞·巴塔洛夫、瓦吉姆·梅德維傑夫、謝爾蓋·庫里洛夫《大家族》
1952年(第5屆):馬龍·白蘭度《薩巴達萬歲》
1951年(第4屆):邁克爾·雷德格瑞夫《白朗寧版本》
1949年(第3屆):愛德華·羅賓遜《陌生人之屋》
1946年(第1屆):雷·米蘭德《失去的周末》
4、最佳女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
2017年(第70屆):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2016年(第69屆):傑克琳·喬斯《羅莎媽媽》
2015年(第68屆):魯妮·瑪拉《卡蘿爾》、艾瑪紐爾·貝克特《我的國王》
2014年(第67屆):朱麗安·摩爾《星圖》
2013年(第66屆):貝熱尼絲·貝喬《過往》
2012年(第65屆):克里斯蒂娜·弗盧圖爾、考斯米娜·斯特拉坦《越過群山》
2011年(第64屆):克爾斯滕·鄧斯特《憂鬱症》
2010年(第63屆):朱麗葉·比諾什《合法副本》
2009年(第62屆):夏洛特·甘斯布《反基督者》
2008年(第61屆):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越線》
2007年(第60屆):全度妍《密陽》
2006年(第59屆):布蘭卡·波蒂洛、尤漢娜·柯博、達茲·萊姆波瑞娃、佩內洛普·克魯茲、卡門·毛拉、勞拉·杜納絲《回歸》
2005年(第58屆):漢娜·拉斯洛《自由地帶》
2004年(第57屆):張曼玉《清潔》
2003年(第56屆):瑪麗-喬西·克羅茲《野蠻的入侵》
2002年(第55屆):卡蒂·奧廷寧《沒有過去的男人》
2001年(第54屆):伊莎貝爾·於佩爾《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比約克《黑暗中的舞者》
1999年(第52屆):艾米莉·德奎恩《美麗羅塞塔》、賽芙琳·卡尼爾《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娜塔莎·雷尼埃、艾洛迪·布歇《兩極天使》
1997年(第50屆):凱西·伯克《切勿吞食》
1996年(第49屆):布蘭達·布萊斯《秘密與謊言》
1995年(第48屆):海倫·米倫《瘋狂的喬治王》
1994年(第47屆):維爾娜·麗絲《瑪戈皇後》
1993年(第46屆):霍利·亨特《鋼琴別戀》
1992年(第45屆):佩尼拉·奧蓋斯特《善意的背叛》
1991年(第44屆):伊蓮娜·雅各布《兩生花》
1990年(第43屆):克里斯提娜·楊達《審訊》
1989年(第42屆):梅麗爾·斯特里普《黑暗中的吶喊》
1988年(第41屆):琳達·姆夫西、喬迪·梅、芭芭拉·赫希《隔離的世界》
1987年(第40屆):芭芭拉·赫希《羞怯的人》
1986年(第39屆):費爾南達·托里斯《永遠或永不愛我》、芭芭拉·蘇科瓦《羅莎·盧森堡》
1985年(第38屆):雪兒《面具》、諾瑪·阿萊昂德羅《官方說法》
1984年(第37屆):海倫·米倫《卡爾》
1983年(第36屆):漢娜·許古拉《皮耶拉的故事》
1982年(第35屆):亞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另一個天堂》
1981年(第34屆):伊莎貝爾·阿佳妮《四重奏》《迷戀》
1980年(第33屆):阿努克·艾梅《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莎莉·菲爾德《諾瑪蕾》
1978年(第31屆):吉爾·克雷伯格《不結婚的女人》、伊莎貝爾·於佩爾《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1977年(第30屆):莫妮克·梅居爾《攝影師馬丁》、謝莉·杜瓦爾《三女性》
1976年(第29屆):瑪麗·托洛斯克《德里夫人您在哪裡?》、多米尼克·桑達《遺產》
1975年(第28屆):瓦萊麗·佩萊恩《列尼傳》
1974年(第27屆):瑪麗-若斯·納特《舞會的小提琴》
1973年(第26屆):喬安娜·伍德沃德《雛鳳吟》
1972年(第25屆):蘇珊娜·約克《幻象》
1971年(第24屆):吉蒂·溫《毒海鴛鴦》
1970年(第23屆):奧塔維亞·皮科洛《麥泰洛》
1969年(第22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絕代美人》
1967年(第20屆):比亞·戴格瑪克《鴛鴦戀》
1966年(第19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摩根》
1965年(第18屆):薩曼莎·艾加《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妮·班克羅夫特《太太的苦悶》、芭芭拉·蓓麗《天倫淚》
1963年(第16屆):瑪麗那·維拉迪《女王蜂》
1962年(第15屆):凱瑟琳·赫本《長日入夜行》、麗塔·塔欣厄姆《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索菲婭·羅蘭《烽火母女淚》
1960年(第13屆):瑪麗娜·墨蔻莉《痴漢艷娃》、讓娜·莫羅《如歌的行板》
② 歷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影片匯總(1939-2023)
時光流轉,金棕櫚獎見證電影史的璀璨瞬間
戛納電影節,這座殿堂級的影展自1938年誕生,初衷是對抗黑暗時代的文化侵蝕,1939年的缺席,更凸顯了它的獨特價值。而自1955年設立的金棕櫚獎,猶如電影節皇冠上的明珠,每一部獲獎影片都承載著電影藝術的巔峰時刻。從華語電影的初試啼聲,到國際影壇的重量級角逐,金棕櫚獎見證了眾多影片的輝煌與突破。
華語電影的榮耀時刻
1960年,《倩女幽魂》作為首部角逐金棕櫚的華語片,雖然未能折桂,卻已奠定了中國電影在戛納的地位。1987年,《現代啟示錄》的勝利,更是讓世界矚目東方,證明了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
歷屆經典之作璀璨奪目
從法蘭西斯科·羅西的《馬太事件》在1973年摘得桂冠,到馬丁·斯科塞斯的《計程車司機》在1975年震撼人心,再到埃曼諾·奧爾米的《木屐樹》在1978年展現深刻內涵,每一部作品都在戛納的歷史長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80年,法蘭西斯·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以其磅礴敘事,贏得了國際贊譽,直至2023年,潔絲汀·楚特的《一場墜樓的剖析》再次讓世界屏息以待。
金棕櫚獎的歷任得主,如《巴頓·芬克》的雙胞胎導演喬爾·柯恩和伊森·柯恩,史蒂芬·索德柏的《性、謊言、錄影帶》,大衛·林區的《我心狂野》,以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都在各自的年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昆汀·塔倫提諾的《黑色追緝令》和奉俊昊的《寄生蟲》則分別在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為戛納增添了一股全新的力量。
未來與傳統共舞,電影藝術的永恆魅力
每一次金棕櫚的揭曉,都是電影藝術的一次盛大慶典,它不僅記錄了過往的輝煌,也預示著未來的可能性。每一部獲獎影片都凝聚著導演的才華與演員的精湛演繹,它們是電影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向世界宣告著電影的無窮魅力與無盡可能。
完整的歷史長卷尚未在此一一呈現,但每一部熠熠生輝的金棕櫚影片都在講述著戛納電影節的故事,展示了電影藝術的無窮魅力。讓我們期待更多的金棕櫚得主,繼續在光影之間,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
③ 涓栫晫鍥涘ぇ鐢靛獎濂栭」
涓栫晫鍥涘ぇ鐢靛獎濂栭」鏄錛氶噾媯曟堝栥侀噾鐔婂栥侀噾鐙濂栥佸ゥ鏂鍗¢噾鍍忓栥
閲戞曟堝栵紙GoldenPalmAward錛夋槸娉曞浗鎴涚撼鍥介檯鐢靛獎鑺傜殑鏈楂樺栭」錛屽壋絝嬩簬1957騫達紝姣忓勾棰佸彂涓嬈°傞噾媯曟堝栦笌寰峰浗鏌忔灄鍥介檯鐢靛獎鑺傞噾鐔婂栥佹剰澶у埄濞佸凹鏂鍥介檯鐢靛獎鑺傞噾鐙濂栧潎涓虹數褰遍嗗煙鐨勫浗闄呮渶楂樺栭」銆傞噾媯曟堝栨槸鎴涚撼鍥介檯鐢靛獎鑺備富絝炶禌鍗曞厓鏈浣沖獎鐗囧栵紝涓鑸浠呴佸彂緇欎竴閮ㄧ數褰變綔鍝併1993騫達紝闄堝嚡姝屽兼紨鐨勩婇湼鐜嬪埆濮銆嬭幏鎴涚撼鍥介檯鐢靛獎鑺傞噾媯曟堝栵紝鏄鍗庤鐢靛獎絎涓嬈′篃鏄鍞涓涓嬈¤幏寰楅噾媯曟堝栥
閲戠唺濂栵紙GoldenBearAward錛夋槸寰峰浗鏌忔灄鍥介檯鐢靛獎鑺傜殑鏈楂樺栭」錛屽壋絝嬩簬1952騫達紝姣忓勾棰佸彂涓嬈°傞噾鐔婂栦笌娉曞浗鎴涚撼鍥介檯鐢靛獎鑺傞噾媯曟堝栥佹剰澶у埄濞佸凹鏂鍥介檯鐢靛獎鑺傞噾鐙濂栧潎涓虹數褰遍嗗煙鐨勫浗闄呮渶楂樺栭」銆傞噾鐔婂栨槸鏌忔灄鍥介檯鐢靛獎鑺備富絝炶禌鍗曞厓鏈浣沖獎鐗囧栵紝涓鑸浠呴佸彂緇欎竴閮ㄧ數褰變綔鍝併1987騫達紝寮犺壓璋嬪兼紨鐨勩婄孩楂樼脖銆嬭幏鏌忔灄鍥介檯鐢靛獎鑺傞噾鐔婂栵紝鏄涓鍥界數褰辯涓嬈¤幏寰楅噾鐔婂栥
閲戠嫯濂栵紙GoldenLionAward錛夋槸鎰忓ぇ鍒╁▉灝兼柉鍥介檯鐢靛獎鑺傜殑鏈楂樺栭」錛屽壋絝嬩簬1949騫達紝姣忓勾棰佸彂涓嬈°傞噾鐙濂栦笌娉曞浗鎴涚撼鍥介檯鐢靛獎鑺傞噾媯曟堝栥佸痙鍥芥煆鏋楀浗闄呯數褰辮妭閲戠唺濂栧潎涓虹數褰遍嗗煙鐨勫浗闄呮渶楂樺栭」銆傞噾鐙濂栨槸濞佸凹鏂鍥介檯鐢靛獎鑺備富絝炶禌鍗曞厓鏈浣沖獎鐗囧栵紝涓鑸浠呴佸彂緇欎竴閮ㄧ數褰變綔鍝併1989騫達紝渚瀛濊搐瀵兼紨鐨勩婃偛鎯呭煄甯傘嬭幏濞佸凹鏂鍥介檯鐢靛獎鑺傞噾鐙濂栵紝鏄鍗庤鐢靛獎絎涓嬈¤幏寰楅噾鐙濂栥2022騫6鏈1鏃ワ紝絎79灞婂▉灝兼柉鍥介檯鐢靛獎鑺傜粍濮斾細瀹e竷錛屾硶鍥藉コ婕斿憳鍑鐟熺惓路寰風撼鑺欒幏緇堣韓鎴愬氨閲戠嫯濂栥
濂ユ柉鍗¢噾鍍忓栵紙Oscars錛夛紝鍙堝悕緹庡浗鐢靛獎鑹烘湳涓庣戝﹀﹂櫌濂栵紙AcademyAwards錛屼腑鏂囩畝縐板﹂櫌濂栵級錛屾槸鐢辯編鍥界數褰辮壓鏈涓庣戝﹀﹂櫌涓誨姙鐨勭數褰辯被濂栭」錛屽壋鍔炰簬1929騫淬傝ュ栭」鏄緹庡浗鍘嗗彶鏈涓烘偁涔呫佹渶鍏鋒潈濞佹у拰涓撲笟鎬х殑鐢靛獎綾誨栭」錛屼篃鏄鍏ㄤ笘鐣屾渶鍏峰獎鍝嶅姏鐨勭數褰辯被濂栭」銆傚ゥ鏂鍗¢噾鍍忓栨槸緹庡浗鐢靛獎鐣岀殑鏈楂樺栭」錛屼笌鑹劇編濂栵紙鐢佃嗙被濂栭」錛夈佹牸鑾辯編濂栵紙闊充箰綾誨栭」錛夈佹墭灝煎栵紙鎴忓墽綾誨栭」錛夊苟縐頒負緹庡浗婕旇壓鐣屽洓澶у栵紙EGOT錛夈傚ゥ鏂鍗¢噾鍍忓栧叡璁劇疆22涓甯歌懼栭」鍜3涓闈炲父璁懼栭」錛屾ゅ栫編鍥界數褰辮壓鏈涓庣戝﹀﹂櫌榪樿劇疆浜庡ゥ鏂鍗¢噾鍍忓栫殑3涓鑽h獕濂栭」錛屽悎縐頒負濂ユ柉鍗$悊浜嬩細濂栥傚ゥ鏂鍗¢噾鍍忓栨瘡騫翠婦鍔炰竴灞婏紝涓鑸浜庢瘡騫2鏈堣嚦4鏈堝湪緹庡浗媧涙潐鐭跺ソ鑾卞潪鏉滄瘮鍓ч櫌涓捐岄佸栧吀紺礆紝鍏ㄧ悆瓚呰繃200涓鍜屽湴鍖鴻繘琛岀數瑙嗘垨緗戠粶鐩存挱銆
④ 近三年戛納電影節的獲獎影片
金棕櫚獎
2019年(第72屆):《寄生蟲》奉俊昊
2018年(第71屆):《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7年(第70屆):《自由廣場》魯本·奧斯特倫德
最佳導演獎
2019年(第72屆):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年輕的阿邁德》
2018年(第71屆):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戰》
2017年(第70屆):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最佳男演員獎
2019年(第72屆):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痛苦與榮耀》
2018年(第71屆):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2017年(第70屆):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最佳女演員獎
2019年(第72屆):艾米麗·比查姆《小小喬》
2018年(第71屆):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
2017年(第70屆):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⑤ 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在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璀璨舞台上,眾多電影大師與新銳導演匯聚一堂,共同見證了一場電影藝術的盛宴。在這個星光璀璨的夜晚,各項大獎逐一揭曉,每一項榮譽都承載著電影人的汗水與夢想,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閃耀的瞬間。
金棕櫚大獎由法國電影《牆壁之間》(ENTRE LES MURS/THE CLASS)摘得,這部作品以其深邃的視角和獨特的敘事方式,贏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贊譽。
評委會大獎由義大利電影《格莫拉》(Gomorra)獲得,這不僅是對其電影藝術價值的肯定,也是對電影人不懈追求的致敬。
評委會特別獎分別授予了法國的凱瑟琳·德納芙和美國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表彰他們在電影界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和卓越表現。
評審團獎則被義大利電影《大牌明星》(Divo, Il)收入囊中,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主題,贏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評價。
努里·比格·錫蘭憑借其作品《三隻猴子》獲得最佳導演獎,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他導演才華的認可,也是對他對電影藝術的執著追求的肯定。
本尼西奧-德爾-托羅以其在《切-格瓦拉》中的精彩表演,榮獲最佳男演員獎,他的表演深情而深刻,令人難忘。
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憑借在《越線》中的出色表現,摘得最佳女演員獎,她以細膩的演技,將角色的靈魂與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憑借《羅娜的沉默》獲得最佳編劇獎,他們的作品以其精湛的編劇技巧和深刻的情感內涵,贏得了評委們的青睞。
英國電影《飢餓》(Hunger)榮獲金攝影機最佳影片獎,其獨特的視覺風格和對主題的深刻探討,令人印象深刻。
金攝影機特別獎頒給了俄羅斯電影《ils mourronttous sauf moi》,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主題,贏得了評委們的特別認可。
羅馬尼亞電影《盤封管》(megatron)榮獲最佳短片金棕櫚獎,它以其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製作,展現了短片藝術的魅力。
哈薩克電影《Tulpan》獲得了「一種關注最佳影片」獎項,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文化視角和深刻的內涵,贏得了評委們的特別關注。
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北京時間15日—26日在法國戛納電影宮舉行,《奪寶奇兵4》、《功夫熊貓》等商業大片在內的眾多影片紛紛亮相。中國史詩大片《赤壁》10分鍾片花首度曝光,電影節還特別放映了王家衛的舊作《東邪西毒》。在26日凌晨的頒獎禮中,歐洲電影大獲全勝,法國影片《牆壁之間》獲得最高榮譽,而唯一入圍金棕櫚獎的中國影片《二十四城記》(賈樟柯導演)未獲任何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