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我們買電影票時的票價和票房有直接聯系么
有間接關系。因為影響電影票房有兩個點:1.口碑。2.觀影人次。不過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觀影人次越多,說明這部電影的票房會越來越高。
舉例:《攀登者》目前該部影片已經48.4萬人想看,那麼上映時這些去看電影,按照一人一元的票價來看就有48.4萬元;如果按照每人10元票價來看就是484萬;隨著電影口碑的直接發酵觀看的人會越來越多。
《犯罪現場》目前想看的只有2.5萬人,同樣每人一元的票價只有2.5元,每人10元的票價就是25萬。
因此電影票房和票價是有關系的。而和觀影人數和口碑是直接關系。
② 請問電影票房是如何統計的
每天統計,通過影城的售票系統直接在結束當日營業後上報當日票房數據到中影,再由中影的數據處理系統算出結果,全部數字化。
比如a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建黨偉業,有學生票:30元,共10人,標准票:60元,共10人,團體票:20元,共10人,會員票價:15元,一共10人,那一天的總票房是:30*10+60*10+20*10+15*10 現在影院都實行的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的固定時間都會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分成統計和票房統計是一個體系內的東西,不能分為兩個體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數據,跟票房沒有關系的單位隨便去統計,影院也不讓,能設計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線和發行公司,統計也是院線發給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在發行前會給影院一個發行通知,每部電影都會規定一個最低售票價:比如變形金剛三的最低售票價15元,任何形式的團體、優惠會員卡均不得低於15元,也就是只要進一個人看電影,就最少要出一張15元的票。
③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統計,怎麼計算票房的
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票價無論購買者是否有折金券或打折,一律按原價計算),引用下別人 對這兩者比較的回答吧:12年以前,《泰坦尼克號》在中國上映的時候,票價是20元一張,有的地方10元一張,而《阿凡達》以濟南新世紀電影城的票價為例:普通票價:50元。普通3D:80元。IMAX:150元(北京價格還在不停的漲),再說《阿凡達》作為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看的就是3D效果,自然高跡歲價票賣得多。於是可見,《阿凡達》的平均票價比當年泰坦尼克號高了一倍還多。這還是在經濟狀況較為穩定的濟南,如果是上海,北京,廣州,這種差距會更大。12年以前,統計制雹仔度也是不完善的源州汪,或者上報數量存在很大誤差。統計的大多是「公辦」影院,而現在的統計制度比較完善了。在很多非發達國家,以前看一場電影是非常奢侈的消費,而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看電影只是普通的一種消費手段。但就是在12年前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仍然有數量極其巨大的國人觀看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當年只有6歲的我),所以說硬用票房來比較《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的高低,對後者不夠公平。這樣計算下來,即使不計經濟發展,統計水平等各方面原因,只看票價。《泰坦尼克號》當年的全球票房是18億美元。今天的《阿凡達》要想超越泰坦尼克號,則必須拿出30億以上的票房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