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
『貳』 哪些中國人獲過威尼斯電影節的獎
威尼斯電影節中國人獲獎情況: 第四十六屆最佳影片金獅獎(侯孝賢)《悲情城市》
第四十九屆最佳影片金獅獎(張藝謀) 最佳女演員(鞏俐)《秋菊打官司》
第五十一屆最佳男演員(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
第五十六屆最佳影片金獅獎(張藝謀)《一個都不少》 最佳導演獎(張元)《過年回家》
第五十八屆評委會特別獎(伍仕賢)《車四十四》
第五十九屆聖馬可最佳影片獎(田壯壯)《小城之春》 特別關注獎(陳果)《人民公廁》
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斷背山》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賈樟柯)《三峽好人》
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色.戒》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賈樟柯)《無用》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吳宇森)《赤壁》 《碟中諜2》《英雄本色》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銀獅獎 蔡尚君《人山人海》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葉德嫻 《桃姐》
『叄』 威尼斯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至2023年9月5日,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歷屆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入謎》、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自由萬歲》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小婦人》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最佳導演:金·維多《洞房花燭夜》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罪與罰》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插曲》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弗蘭德狂歡節》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路易斯·巴斯德傳》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戰斗前夜》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
『肆』 我國有哪些導演在威尼斯電影節曾有過獲獎
李安憑藉以梁朝偉和湯唯為主演,以跌宕的情節和絕美的畫面以及對細節的掌控到每一幀都像一幅畫,人物面部表情無聲勝有聲,眼神的交流碰撞擦出火花,將雙方內心的矛盾掙扎體現的淋漓盡致的《色戒》獲得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賈樟柯憑借《三峽好人》演繹出了失去妻子的人苦苦尋找妻子卻空手而歸,有妻子的人卻有意無意躲著妻子,讓觀眾深思人最大的矛盾,就是你想要的,卻得不到;能得到的,卻不想要。因此獲得2006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張藝謀憑借《秋菊打官司》藉由秋菊漫不經心的視線,張敏感的捕捉到過渡年代愈加分離的城縣鄉百態,以人物秋菊的“犟”反映出改革開放過程中的“犟”,反映出了社會為,以此片獲得1992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侯孝賢憑借《悲情城市》這部從另外的歷史角度理解台灣人價值觀,厚重的歷史感入木三分,簡單樸素的故事顯現真實,悲歡離合不經意間更是深刻動人,被譽為“台灣史詩”而流貫著一種博大的人文精神同時獲得1989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