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FIRST影展第一幀單元官宣,這個單元的意義是什麼
FIRST 影展第一單元官宣,這個單元的意義就是希望能夠成為電影行業新勢力。第一單元電影展,也是大家比較期待的,在青海西寧舉辦。就憑嘉賓的陣容感覺就能夠達到電影水平,邀請很多一線的演員還有大咖。比如說黃軒,易烊千璽,井柏然,黃渤,還有導演文牧野。的確是非常專業也比較權威的活動,類似於電影節。
有很多想法都是會有客觀的因素,比如說疫情的原因,有很多行業都是特別不景氣。其實現在影視圈也在不斷的關注,很多官方的小夥伴都會選擇其他的定位來做匹配。遇見志同道合產品或者是熱愛攝影的人員來說,他們就會展示自己的舞台。特別是充滿電影短視頻的創作,都能夠展示出魅力的樂園。對此網友們都特別期待這些故事情節能夠演示出當地人文景觀,不僅是各位優秀的演員以及導演的心血匯總,更是整個娛樂圈行業優秀的展現。
⑵ 第11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首批評委曝光
第11屆FIRST影展首款主題海報
11屆FIRST影展評委:托尼-雷恩;曾劍;陳界仁;范偉
今日,第11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的首批評委陣容曝光,赫然紙上的四人分別是:「亞洲電影的伯樂」、英國影評人托尼-雷恩斯(Tony Rayns);台灣藝術家陳界仁;與婁燁導演合作頻頻,柏林銀熊得主,剪輯師、攝影師曾劍;以及去年憑借梅峰導演《不成問題的問題》剛剛摘取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的表演藝術家范偉。
去西寧
「學科的、性別的、地緣的……我們關注一切阻滯的邊界」
「學科的、性別的、地緣的……我們關注一切阻滯的邊界。」在影展網站的評委會板塊,官方如是闡述著對於評委選擇的慎思,或許這句話恰恰能夠揭示你看到這份名單時的些許困惑。跨越學科、跨越文化的評委選擇勢必將帶來更為開放的評價語匯,植根於影像研究與創作的本位身份亦能夠穩妥地關照到電影節既成的自然屬性,這一舉動知談看似是對於節展評價傳統的一次探索創新,也同時引人思考。節展的競賽模式與價值輸出是否一定要忠於電影產業和主流審美?唯電影創作而服務的評審好惡是否已經疲軟固化?這不光是FIRST影展面對的問題,更是所有藝術形式的節展行業同僚需要思考的新命題。
陳界仁2002年錄像作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長久以來,FIRST影展的口味都難以歸納琢磨,一方面,這要歸結於其作為電影節本身資歷的年輕,另一方面,年輕作者創作取向襲搭的多樣態嘗試和尚未成熟飽滿的類型市場亦可能是共同的肈因。
陳界仁2003年影像作品《加工廠》
如是來看,FIRST影展評委會名單上出現首位當代藝術家陳界仁,便更能讓人理解,在陳界仁的藝術創作脈絡中,始終保持著對「被剝奪者」的凝視,關懷和理拍猛拿解人的處境,表達著屬於人的精神和能動性。除了攝影、行為藝術和裝置外,對陳界仁來講,影像是一個關鍵的媒介。2002年,陳界仁拍了他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作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之後的《加工廠》、《帝國世界》系列、《殘響世界》等影像作品,都在表達的訴求下,任虛構、紀實、行為在影像中不斷解構變換出多種表現方式。從影像意義上來說,這其中展示的實驗性,以及陳界仁對人類意義上的關懷,期待能為電影評價帶來電影傳統邊緣的視角。
托尼-雷恩斯
而與陳界仁介入角度大相徑庭的是,英國久負盛名的影評人、電影節策展人、作家托尼-雷恩斯(Tony Rayns)。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是最早將中國及亞洲電影介紹到西方的人士之一,也是溫哥華電影節龍虎單元和釜山電影節的初創者。素有"亞洲電影教父和伯樂"之稱。他所象徵的是近半個世紀亞洲電影史縱深,視角深遠而銳利。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便發覺和推介了眾多亞洲優秀導演,如北野武、李滄東、洪尚秀、陳凱歌、蔡明亮、阿彼查邦等。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回到中國,將如何評價新一年FIRST影展視野內的創作者和作品,看待FIRST影展?是一次未知、刺激、緊張的旅程。
攝影師曾劍
而其他兩位評委自不用說,攝影師曾劍憑借與婁燁導演合作的《春風沉醉的晚上》、《浮城謎事》、《推拿》多次獲得了國內和國際電影節的青睞,兩度收獲金馬獎,並憑借《推拿》榮獲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機如同他手中的畫筆,不斷探索前所未有的拍攝手法,構建獨特的視覺語言。這一點被《推拿》中的「盲視角」體現的淋漓盡致。
范偉
繼葛優之後,FIRST再度迎來憑借喜劇家喻戶曉的范偉老師,直到去年出演《不成問題的問題》,成為金馬獎新晉影帝。或許大多數人是由此開始以電影演員的角度去談論他。但事實上,在范偉的身上,你會發現一個演員的不確定性是最重要的,還有極端性和幽默感。從《耳朵大有福》的王抗美到《求求你,表揚我》中的楊紅旗,他已經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個入木三分的小市民形象,直到最近成為新晉金馬獎影帝,范偉老師實力開掛,在表演維度展示了無可比擬的跨越和轉變,而又自如從容。
據悉,FIRST影展主競賽征片正如火如荼,將進入最後一個月倒計時,初審委員會也即將開始第一輪審片工作;其他三位評委將於五月四日新聞發布會現場公布,屆時,評委會主席將到達發布會現場,代表評委會致辭;發布會現場還將公布一項全新板塊,11屆FIRST影展將新增開設針對競賽/非競賽影片的產業放映板塊,旨面向行業潛在買家,利用電影節的評價基準,為入選作品創造更廣闊的交易可能和宣發服務,為業內帶來驚喜。
⑶ 《七人樂隊》定檔,為什麼能成為第十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開幕影片
《七人樂隊》成功定檔成為第十六屆first青年電影節公開展映的影片,這是由七位香港導演的七部作品影片組成的,向我們展現了輝煌壯麗的跨越70年的香港風貌,對我們回望歷史,以史鑒今有著重要的作用。
《七人樂隊》此前,在第二十五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以及第四十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中,也都收獲了不錯的成績,並且被推選為了這兩個電影節的開幕片。此次再一次受邀第十六屆first青年電影節展映開幕,也印證了這一作品是劃時代的巨作,在藝術和文化層面,有著較高的水準。
《七人樂隊》作為首映開幕電影,在陣容上集結了七位香港殿堂級導演,是絕無僅有的。這部作品的拍攝初衷是為了啟迪年輕一代繼續保持團結,以跨越半個世紀的記憶來描述香港的人文全景,讓觀眾看完之後以史鑒今,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⑷ 國內比較好的影展
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7月份於青海省西寧市舉辦的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由西寧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FIRST青年電影展致力於推廣青年電影人早期作品,鼓勵評獎為主。
獲獎名單
第12屆(2018年)
最佳劇情片
《郊區的鳥》
最佳導演
拉華加《旺扎的雨靴》
最佳演員
池韻《美麗》
最佳藝術探索
《馴馬》剪輯·古濤
一種立場
《狂熱自白》
最佳紀錄片
《四個春天》
最佳劇情短片
《運轉法則》
評委會大獎-長片類
《I Am Truly A Drop of Sun on Earth》
評委會大獎-短片類
《Fauve》
特別提及
The Burden
第11屆(2017年)
最佳劇情片: 《小寡婦成仙記》
最佳導演: 蔡成傑《小寡婦成仙記》
最佳演員:塗們《老獸》、鄭人碩《川流之島》
最佳紀錄片:《囚》
一種立場:《殺瓜》
最佳藝術探索 :《笨鳥》
最佳短片:《野潮》
最佳動畫實驗片: 《異域》
評委會大獎·長片: 《入黑之時》
評委會大獎·短片: 《於是我們把金魚放進了泳池》
第10屆(2016年)
最佳劇情片:張濤《喜喪》
佳導演獎:張濤《喜喪》
最佳演員獎:孫伊涵《我心雀躍》
最佳藝術探索:馬凱《中邪》
最佳短片獎:於鐳《造化》
最佳實驗/動畫獎:趙易《八里溝》
最佳紀錄片獎:黎小鋒、賈愷《昨日狂想曲》
「一種立場」獎:金行征《消失在黎明前》
評委會大獎(國際短片類):Guido Hendrikx《Among Us》、Klara Kochańska《The Tenants》
評委會大獎(國際長片類):空缺
第09屆(2015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長片:德格娜《告別》
最佳導演: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最佳紀錄片:顧曉剛《種植人生》
最佳演員:趙炳銳《命運速遞》
佳藝術貢獻獎:翟義祥《還俗》
最佳短片:周鉅宏《見光》
評委會大獎(短片):Vlad Marsavin《塞巴斯蒂安》
評委會大獎(長片):Laura Bispuri《處女之誓》
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紀錄片:馬倩雯《活著》
最佳劇情片:範文翰《原諒》
最佳動畫/實驗片:張林《魚》
評委會大獎:Laura Spini《完整的你》
第08屆(2014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長片:忻鈺坤《心迷宮》(原名:《殯棺》)
最佳導演:忻鈺坤《心迷宮》
佳演員:黃河《原來你還在》、黃璐《雲的模樣》
最佳藝術貢獻獎:宋曉飛《白相》(攝影)
最佳紀錄長片:黃肇邦《子非魚》
最佳短片:程亮《關於上海的三個短片》
評委會大獎(長片):Tamar van den Dop《Supernova》
評委會大獎(短片):Jean-Bernard Marlin《La Fugue》
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甘劍宇《小學雞大電影》
最佳紀錄片:陳一線《醫院里的中國》
最佳實驗片:張徐展《陰極射線管的神秘儀式》
評委會大獎:Oscar Sharp《The Karman Line》
第07屆(2013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郝傑《美姐》
最佳紀錄片:傅榆《藍綠對話實驗室》
佳短片:施君涵《華麗緣》
最佳導演:郝傑《美姐》
最佳演員:馮四《美姐》
最佳編劇:郝傑、葛夏《美姐》
最佳攝影:徐偉《甜蜜十八歲》
最佳美術:栗存旺《美姐》
最佳剪輯:高則豪《目擊者》
最佳配樂:藤原尚紀《我們永遠在這里》
評委會特別獎:高則豪《目擊者》
大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Brian O』toole《周日早上》
最佳紀錄片:阮建恆《沉漁》
最佳動畫片:Jonathan Langager《約瑟芬與蟑螂》
最佳實驗片:樊夢悅《它的故事》
評委會特別獎:文牧野《BATTLE》
第06屆(2012年)
「大學生影展」短片競賽單元:
最佳實驗片:劉方白《9Nine》
最佳紀錄片:屈詩航《劉立武》
最佳劇情片:潘智欣《代駕》
最佳動畫片:Pablo Serrano《Eso te pasa por borroco》
評委會特別獎:張子龍《西廂》、Jeff Sousa《The Hirosaki Players》
「一戟即中」青年電影推選單元:
最佳剪輯:孟超、孫一凡《頂缸》
最佳攝影:盧晟《這里,那裡》
最佳編劇:楊南倩、秦海璐、鄧勇星、葛文喆、席然《到阜陽六百里》
最佳音樂:Yongmin moon(韓國)《這里,那裡》
最佳美術:李桃《小老頭與電影院》
最佳導演:郝傑《光棍兒》
最佳演員:秦海璐《到阜陽六百里》
最佳紀錄片:范立欣《歸途列車》
最佳故事片:鄧勇星《到阜陽六百里》
評委會特別獎:馬莉《京生》
⑸ 如何評價 FIRST 青年電影展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由中國電影評論學會、青海省西寧市人民政府主辦,FIRST青年電影展組委會承辦。為了將全球頗具探索視角、獨立自由、多元開放的青年電影推介給觀眾,FIRST不懈努力,一路前行。從2006年的第一屆大學生影像節,到2015年的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從中國傳媒大學的校園到青藏高原的入口西寧,FIRST用八年時間成長為中國青年電影人最重要的年度盛事之一,一個為世界電影輸送寶貴的新鮮血液的無價平台。
過去的七年間,數百位青年電影才俊在FIRST收獲了電影藝術上的尊重與肯定,他們包括盧晟、范立欣、馬莉、郝傑、傑夫·蘇薩、塞爾吉奧·巴索、弗拉基米爾·卡尼奇、巴勃羅·塞拉諾等一批備受國際電影節青睞的名字。這些青年電影人的才華也同樣賦予了FIRST一種與其他電影節迥異的獨特魅力。此外,章子怡、徐楓、梁家輝、湯唯、黎明、范冰冰、蘆葦、顧長衛、陸川、管虎、王全安、寧浩、黃渤、劉燁、陳坤、伊莎貝拉·格拉尚、邁克爾·安德林、陳德森、曹保平、徐崢等近六百位資深業界人士以多種方式支持青年電影人的創作。他們的鼓勵和指導,已經化作FIRST和青年電影人們前進的動力 。
FIRST積極發現優秀的處女作電影,並提供挑戰的平台,為當代青年電影的發展提供趨勢參考。FIRST崇尚自由,旨在擺脫體制與意識形態的枷鎖、推動電影現實主義精神的重生。與此同時,代表著FIRST精神的「水晶板磚」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已經成為青年電影人無限嚮往的榮耀。
FIRST標識濃縮了青年影展的創辦理念:
自由(Freedom)、靈感(Inspiration)、復甦(Renaissance)、鋒利(Sharpness)、真誠(Truthfulness)。
當我們站在旁觀者、親歷者的角度時,重新看這樣一個試圖重塑中國新生代電影力量的電影節時,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是對其感到仍有不足?還是對其有更大的希冀?或是對其有感謝?還是會有更多的親身經歷後的體會?
⑹ 你聽說過FIRST青年電影展嗎
FIRST青年電影展是一個專門發現和推廣青年人電影的展覽,如今已經舉辦到第14屆,今年的展覽是在西寧舉行的。
⑺ first青年電影展含金量
含金量高,名列前茅。FIRST青年電影展(),是國內一個專注發掘、推廣青年電影人及其作品的電影節形態服務平台。舉辦城市在青海省·西寧市。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後,經過6年的系統發展,選片已經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的,2018年第十二屆影展共徵集影片131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