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入圍名單
18部參賽影片:
《再見,王後》(法國、西班牙)導演伯努瓦·雅科(開幕影片)
《芭芭拉》(德國)導演: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
《凱撒必須死》(義大利)導演:保羅·塔維亞尼、維托里奧·塔維亞尼
《俘虜》(法國、菲律賓、德國、英國)導演:布里蘭特·門多薩
《兒童游戲》(西班牙)導演:安東尼奧·查瓦里亞斯
《回家》(法國)導演:弗雷德里克·維多
《回家過周末》(德國)導演:漢斯-克里斯蒂安·施密德
《傑恩·曼斯菲爾德的賽車》(俄羅斯、美國)導演:比利·鮑勃·桑頓
《只是風》(匈牙利、德國、法國)導演:本斯·弗利高夫
《仁慈》(德國、挪威)導演:馬蒂亞斯·格拉斯納
《流星聖殿》(德國、希臘)導演:斯皮羅斯·斯塔圖洛普洛斯
《來自動物園的明信片》(印度尼西亞、德國、中國)導演:埃德溫
《皇室風流史》(丹麥、捷克、瑞典、德國)導演:尼古拉·阿塞爾
《姐姐》(瑞士、法國)導演:烏爾蘇拉·邁爾
《忌諱》(葡萄牙、德國、巴西、法國)導演:米格爾·戈梅斯
《今天》(法國、塞內加爾)導演:阿蘭·戈米斯
《戰地巫師》(加拿大)導演:金·恩古延
《白鹿原》(中國)導演:王全安
5部參展不參賽影片:
《俊友》(英國)導演:德克蘭·唐納倫
《特別響,非常近》(美國)導演:斯蒂芬·達爾德里
《金陵十三釵》(中國)導演:張藝謀
《龍門飛甲》(中國)導演:徐克
《影子舞者》(英國、愛爾蘭)導演:詹姆斯·馬什
2部特別展映影片:
《制勝一擊》(美國)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鐵娘子》(英國、法國)導演:菲莉達·勞埃德
B. 世界所有的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 金棕櫚獎
威尼斯電影節
柏林電影節
蒙特利爾電影節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
洛加諾電影節
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
莫斯科電影節
斯德哥爾摩電影節
聖丹斯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釜山國際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
亞洲拉子影展
戛納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又名坎城電影節或康城電影節,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1946年9月20日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創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每年5月在法國海濱小城戛納舉行。從首屆以來除1948年和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1968年受「五月風暴」影響中途中止外,已舉辦58屆(截至2005年)。
電影節設有專門的選片委員會,負責選片工作。評獎委員會則負責評獎工作。電影節授予評選出的最佳影片以大獎—— 「金棕櫚獎」。此外還有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音樂、評委特別獎、最佳娛樂片、最佳劇本、國際獎等多種獎項。
除比賽、評獎、觀摩影片之外,戛納國際電影節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電影藝術和商業活動。1962年設立了「評論周」,1969年設立了「導演半月」研究會,1973年開展了「法國電影前景」討論,並經常舉辦影展、電影先驅者和導演的紀念活動。電影節期間影片交流活躍,各國的電影商都雲集於此成交大宗的影片買賣,使得戛納成了世界最大的影片交易市場。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泄》,入選影展競賽部份,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戛納電影節對世界各國的電影藝術家們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影響十分廣泛。
威尼斯電影節是每年八九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主要獎項是金獅獎。它也是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
威尼斯影展是威尼斯雙年展的一部份。威尼斯雙年展,顧名思義,是每2年所舉辦的展覽,所展覽的是超現代藝術,是這領域一個很重要的藝術活動。
最近在最佳「反潮流」這一個領域增加了聖馬克獎。
2005年正在舉行的是第62屆。開幕片為香港導演徐克的七劍。
柏林電影節:Berlinale(德文全稱Internationalen Filmfestspiele Berlin,簡稱IFB)和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稱三大A類電影盛事。
柏林電影節也是各大傳媒的盛事,每年大約有15,000名的專業參與人員,其中來自世界76個不同國家的記者多達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舉行的第54屆柏林電影節參展影片有3,117部。
從2002年開始柏林電影節隸屬於商業性質的「柏林藝術展出有限公司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北美洲其中一個重要電影節。 每年9月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於1976年首次舉辦,早期是以放映其他電影節的參展電影為主的電影節。經過多年發展及多番轉變,今日已成為頗具規模的電影盛會,近年更被認為是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預演。
電影節強調多元化口味,並藉此肯定加拿大為電影工業作出的貢獻。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全稱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之一,每年在捷克的卡羅維發利(Karlovy Vary)舉行一次。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整個中歐以及東歐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盛事。
不行了,太多了,你還是自己去看吧: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4%B5%E5%BD%B1%E8%8A%82
C. 凱撒必須死的柏林首映
2012年 2月11日,第62屆柏林電影節第二日就出現了質量上乘的競賽作品,快八年沒有執導電影的保羅與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兄弟此次出手不凡,《凱撒必須死》把莎士比亞的《凱撒大帝》搬上一個特別的舞台,台上的演員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重刑犯,他們在監獄的房間、走道、操場上演兩千年前的陰謀和悲劇,演員表一出,影評人便鼓起了掌。保羅與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兄弟在隨後的發布會上亮相,談起這次在監獄拍攝的新鮮經歷,那些演技一流的重刑犯也觸動他們對藝術的理解。
談罪犯與莎翁:凱撒大帝的經歷就是他們的經歷
《凱撒必須死》的故事沒有它的名字那麼驚悚,片名是來自悲劇《凱撒大帝》裡布魯托斯對弒君行動的疑問,影片發生在羅馬的Rabibia監獄里,一群重刑犯要排演這部莎士比亞的劇作,並在一個月後公演。這些背負著六年、十四年乃至終身監禁的人經過試鏡、排練,把監獄變成了多維度的舞台,真實與虛幻模糊了界限,最令人叫絕的是,影片的背景、地點和所有演員都並非虛構,這些在鏡頭前全無生澀感的犯人如今大多仍在一邊服刑、一邊演出。
導演之一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透露了這部電影取材的動機:「這是一次巧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際遇。幾年前有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們,說她看了一場話劇,感動得痛哭流涕-她很少看戲看哭的,她推薦我們去那個監獄看一下他們的表演。離開那裡的時候,我們意識到自己想對他們的生活狀態了解得更多,我們想拍一部關於這個地方的電影。」
這也是為何影片敘述演員們在獄中排練《凱撒大帝》時全用高反差的黑白畫面,「彩色也許會顯得更自然,但我們想拍出這些人的靈魂,那樣殘酷的生活和記憶,其實是超現實的,過去沒有人嘗試過在這樣的環境拍這樣的電影。」
談演員:這些犯人能和角色溝通
影片里的情節全是實拍,卻有非常強烈的戲劇效果,其中一段試鏡戲就非常精彩:「我們認識這些人的時候,他們有的還算不上演員。一般我們在排練前都會安排試鏡,而且就像我們在片子里那樣,要求他們用兩種情緒-第一次是痛哭、第二次是憤怒-來進行自我介紹。人們其實可能會隨便報一個假名字,可是他們居然沒有撒謊。他們知道我們在拍電影,以後會有很多人看到他們,所以他們報上了自己的真實背景。有的場面很觸動我們,他們確實也是在表演,但是另一種質感,比如布魯托斯殺掉凱撒那場戲,他是痛苦糾結的,過去沒有人那樣演,這些犯人和他們的角色能溝通。」
扮演布魯托斯的Salvatore Striano如今成為了真正的職業演員,他在06年被保釋出獄,因為這部電影又「重回」Rabibia監獄:「Fabio Cavaili(指獄中的話劇導演)說塔維亞尼兄弟導演要找我拍這部電影,我當時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我回到監獄、參加試鏡,劇本里就有這場戲,對演員來說很正常。莎士比亞的劇作對我很大的啟發,2000年前的故事讓我明白發生在監獄里的事,他們在掙扎、想活下去,想得到寬恕,我感謝導演們送我這份珍貴的禮物。」
片尾簡要地交代了幾位主演的命運,保羅·塔維亞尼也表示,當時參演的罪犯里,除了兩、三位已經出獄、並且投入話劇表演事業,大部分的人還在Rabibia監獄服刑。
D. 白鹿原電影完整版資源,謝謝了
《白鹿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toxbrzO5w3ZuUltUSANVZw
《白鹿原》是根據陳忠實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由王全安執導,張豐毅、張雨綺、吳剛、段奕宏等主演。該片籌備9年、拍攝3年,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爭斗為背景,主要表達北方農民生存狀態中那種耐人尋味的原生態的東西。該片獲得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銀熊獎和金熊獎提名。
E. 國際四大電影節分別是
美國奧斯卡電影節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1979年已是第五十一屆。主要項目有: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
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合稱為世界9大A級國際電影節。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眾多的電影節中,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德國柏林電影節
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周。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於1946年,如今已成為世界最有聲望的電影節之一。她旨在展示和提高將電影作為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戛納國際電影節通過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選作品能立即介紹給世界觀眾,還提供了電影創作者與買主接觸交流的機會。
電影節的內容由電影節理事會在外國影片、法國影片和短片三個委員會的幫助下確定,由10位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影片評獎. 每年,戛納國際電影節都要選出大約50部故事片和20多部短片,分為參賽影片、非參賽影片、短片、"某種關注"四類進行展映。
從1978年開始,設立"金攝影機獎"獎勵參加展映的最佳處女作。1998年又新增了"電影基金獎"和"職業:製片人"獎兩個獎項。
非參賽影片通常是曾經獲過戛納獎的導演的作品,他們不希望再參加競賽。非參賽影片還包括要求作特別安排如作午夜場放映的影片。
"某種關注"類屬於正式入圍的非競賽單元影片。在這個單元展映的處女作影片可以競爭"金攝影機獎"。
金棕櫚短片獎授予兩部15分鍾以內的優秀短片。
戛納國際電影節1998年開始推出名為"電影基石獎"的新獎項,旨在發現和鼓勵全球范圍的青年電影製作者。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31年,於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9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獅獎」;義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在每年8月底至9月初的兩周里都是世界影壇的焦點。電影明星、著名導演等國際電影業人士以及影迷都會雲集此地參加一年一度的威尼斯電影節。今年8月31日至9月10日舉行的威尼斯電影節已是第62屆,並走過了70多年的風風雨雨。
威尼斯電影節「誕生」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共有20多部影片參展,共設了7個獎項,分別為最受喜愛女演員獎、最受喜愛男演員獎、最佳原創故事獎、最佳導演獎、最感人電影獎、最有趣電影獎和最佳技術獎。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沒有固定的評審委員會,是由觀眾投票選出喜歡的電影和演員。
從1934年開始,威尼斯電影節開始趨於穩定,並於每年的8月底9月初舉辦。但威尼斯電影節曾一度被義大利法西斯政府所控制,獎杯叫「墨索里尼杯」。1938年,為對抗被法西斯把持的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應運而生。威尼斯電影節從1938年到1942年的評獎不為後人承認。1943年到1945年,威尼斯電影節因戰爭而停辦。
威尼斯電影節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是在1946年重新舉辦之後。法國著名導演讓·雷諾阿的《南方人》獲得「最佳影片獎」。1949年,「聖馬克金獅獎」正式設立,法國導演魯佐憑著《曼儂》一片捧走了第一個金獅獎。1951年,黑澤明的《羅生門》奪得金獅獎,這是西方人第一次把焦點對准東方電影。
威尼斯電影節的最大特點是獨立自主的原則和冒險精神,評判標准為「藝術性」。威尼斯電影節成為藝術電影的大本營。與之相比,戛納電影節兼顧影片的商業性和藝術性,而柏林電影節則注重意識形態。
F. 通靈珠寶是柏林電影節的贊助商嗎
第64屆柏林電影節主辦方傳來最新消息――通靈珠寶作為電影節全球唯一的珠寶類合作夥伴,將從2014年第64屆柏林電影節開始,榮升為一級贊助商。這意味著,在連續合作5年之後,雙方合作向更高層次、更深領域拓展。
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柏林電影節不僅有享譽國際的威望和影響力,更以對高品質藝術的不斷追求著稱。自2009年起,通靈珠寶成為柏林電影節指定珠寶,同樣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為赴約電影節的國際明星們設計紅毯珠寶。
柏林電影節主席Dieter 與通靈珠寶總裁沈東軍共同慶祝通靈珠寶與柏林電影節合作5周年。
對於此次升級為一級贊助商,通靈珠寶的老朋友――柏林電影節主席迪特?克斯利特先生也在官方網站表示:「我們感激通靈珠寶的忠誠支持,不斷增加柏林電影節和中國觀眾的緊密性,也很高興通靈珠寶能保持在電影節新聞中心舉辦金熊休息室的傳統。」迪特對通靈珠寶的設計很有信心,曾在62屆柏林電影節珠寶沙龍上稱贊其是「全世界最美的鑽飾之一。」
G. 鄧科的主要作品
年代 名稱 職務 備注 2014《星語心願之再愛》 導演、編劇影片已於2015年上映2012 《爺爺騎士團》 編劇 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大獎 2011 《壞孩子的秋天》 導演、編劇 第20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提名
第6屆華語論壇年度新銳導演
第62屆柏林電影節展映展銷
第8屆夏衍文學獎優秀文學劇本 2012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大獎
2011年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提名
2011年第6屆華語論壇年度新銳導演
2011年第62屆柏林電影節展映
2009年土豆映象節最佳導演獎提名
2008年作品被中國電影博物館珍藏
2008年榮獲維他廣告大賽金獎獲得者
2008年榮獲英特爾迅馳廣告大賽金獎
2008年榮獲大學生追夢基金金獎
2007年榮獲微軟反盜版亞洲區第三名
2007年榮獲傳媒影像力最佳編劇獎
2007年榮獲第七屆北外影像最佳影片
2007年榮獲中山大學生影像最佳劇情片
2007年榮獲大學生影像節最佳剪輯獎 第62屆柏林電影節2月10日凌晨開幕。這個全世界最「冷」的電影節今年更是遭遇席捲歐洲大陸的「極寒」天氣,不過這並沒有阻擋電影人的熱情。中國青年導演鄧科攜處女作電影《壞孩子的秋天》亮相柏林,此次《壞孩子的秋天》參與展映和展銷環節,口碑頗佳,贊潛力青年導演。
鄧科攜《壞孩子的秋天》亮相柏林電影節
據悉,《壞孩子的秋天》是一部80後懷舊電影,影片以「壞孩子」和「好孩子」兩人的視角回憶一段八十年代的兄弟感情,影片中充斥著大量80後熟悉的元素「古惑仔」「拳皇街霸」「小虎隊」等,據導演鄧科透露,《壞孩子的秋天》並非只是一部靠回憶吸引人的電影,主打的還是感人的兄弟情。
作為青年導演,此次鄧科攜處女作電影《壞孩子的秋天》亮相柏林,成為一大亮點。在接受采訪時鄧科表示:「柏林電影節是世界三大電影節,也是歐洲主要的電影市場,對於觀眾來說電影節可能意味著榮譽和明星,但是對我們從業人員來說,電影節更重要的功能其實是推廣和銷售,柏林電影節下設的歐洲電影交易市場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全世界的電影發行商都會在這里挑選和銷售影片。」
鄧科亮相柏林被贊最具潛力青年導演
作為繼陸川(微博)、寧浩之後,09年唯一納入中影青年導演計劃的導演,鄧科憑借處女作《壞孩子的冬天》中運用的細膩鏡頭語言,扎實的基本功,一舉獲得「第二十八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獎」,「第六屆華語年度新銳導演」,等眾多電影節的提名與獎項。
這對於一個十八歲入行,二十歲拍攝數字電影,二十二歲受邀好萊塢考察學習的青年導演來說無疑是一番不小的褒獎。如今,鄧科儼然已經成為80後青年導演的代表人物,媒體曾以「網路代導演崛起」形容他近兩年在電影方面取得的不俗成績,盛贊這位潛力十足的青年導演。
中影、土豆聯合投資青年導演鄧科
中影、土豆聯合投資青年導演鄧科由土豆網和中影集團聯合投資青年導演鄧科的新媒體短劇《Mr.雷》劇組日前雙喜臨門。首先,該劇在歷經半個多月的緊張工作後終於完成了前期拍攝過程,已經進入到後期製作階段。同時,劇組在先期得到東風標致的產品植入贊助後,又在拍攝過程中受到了惠普和摩托羅拉的相繼青睞,精彩的《Mr.雷》中同樣也出現了惠普電腦和摩托手機的身影。而東風標致、惠普和摩托羅拉三大品牌的聯袂助陣也創造了國內新媒體短劇在收到贊助金額上的歷史新高。導演鄧科對此興奮異常,成為下一個「互聯網百萬富翁」已經不是夢想。 隨著以網路劇為代表的新媒體短劇逐漸成為各種屏幕上的常見內容,其短小精悍、活潑互動的形式受到網友們的普遍歡迎和追捧,廣大品牌廣告主也開始對這些節目投來欣賞的目光,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品牌產品在新媒體劇中大量植入的開始。土豆網銷售副總裁鄧薇表示:由土豆網和中影聯合投拍製作的《Mr.雷》無論在導演選擇、劇本創作、演員選角還是後期製作推廣上都有著極高的保障,因此也受到了品牌廣告主的熱捧。此次東風標致、惠普和摩托羅拉三大品牌的加盟,也必將創造出一個新媒體節目品牌產品植入的營銷典範,值得整個新媒體行業學習和借鑒。
作為2009土豆映像節選拔出的土豆資深播客,鄧科實際上只是一名科班出身的草根導演,此次執導《Mr.雷》本來只被他看作藉助土豆網和中影的平台提高自身實力的一次挑戰。然而,令鄧科意想不到的是,在土豆網和中影的全力支持下,首先在演員選角上就有了驚喜的突破,男主角「Mr.雷」由實力派話劇演員謝硯簫(波仔)擔綱,而女主角「小美」則找到了素有「小張柏芝」之稱的新星貢米加盟。同時,三大品牌的助陣也讓鄧科底氣十足,畢竟"還未上映就已經賺錢"的好事不是每個導演在初出道時都能體會到的幸福。更為重要的是,《Mr.雷》完成後將在由土豆網獨家運營的中國移動視頻平台原創頻道上收費播出,成為第一部專為 3G 時代量身定做的新媒體短劇。這對於該劇未來的盈利前景更是作出了鑽石級的保證。
對於以鄧科們為代表的整個播客群體而言,土豆網與中影集團的這次聯合投資可謂給他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通過網路成為百萬富翁的夢想第一次離他們那麼近。
中國新銳導演領軍人物之一,中影集團重要合作導演。
H. 觀《壞孩子的秋天》有感
在2月10日凌晨開幕的第62屆柏林電影節上。出現了一個黃皮膚的新面孔——中國青年導演鄧科。他帶來了自己的處女座電影《壞孩子的秋天》,在柏林參與展映和展銷環節。雖然並未參與主競賽單元,但是這位80後新銳導演及其作品,卻在柏林贏得了足夠贊譽。鄧科成為了繼張藝謀、李安、王小帥、王全安等人之後又一位從柏林電影節開始受到世界影迷的關注的華語導演。
電影節期間,鄧科導演受邀參加了柏林精英酒會,精英酒會在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的大劇場舉行,是針對世界優秀電影工作人員的酒會,眾多世界優秀電影人參與其中,鄧科導演和中國兒童電影協會都出席了活動。
華語兒童電影備受矚目
電影節期間,鄧科接受了cctv6電影頻道的采訪,他表示華語兒童電影此次在柏林影展中備受矚目,《大鬧天宮3d》和《壞孩子的秋天》都受到了外國觀眾的關注,cctv6第一時間對他進行采訪報道。
此次鄧科實際上還有另一項重要任務——和候克明主席帶隊的中國電影兒童協會一起來參加歐洲電影市場單元,將中國的優秀兒童電影推向全世界。除了《壞孩子的秋天》在柏林進行了展映和展銷以外,《大鬧天宮3D》也同樣震撼了全球影迷。鄧科導演表示:「柏林電影節是世界三大電影節,也是歐洲主要的電影市場,對於觀眾來說電影節可能意味著榮譽和明星,但是對我們從業人員來說,電影節更重要的功能其實是推廣和銷售,柏林電影節下設的歐洲電影交易市場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全世界的電影發行商都會在這里挑選和銷售影片。」 侯克明會長也藉此機會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把中國優秀兒童電影從柏林輸送到了全世界。
實在不忍心讓這樣一個清秀瘦削的孩子去打拳擊,但是北野武選擇了他。這個看起來內心明凈單純的孩子常常讓人覺得心疼,想來他在拍攝的時候一定吃了不少苦。他眼睛裡出現的迷茫和困惑是否就是北野武自身痛苦的寫照?
音樂和畫面沉靜而令人難過,他們的路和生活常常讓我覺得喘不過氣,那不是我所熟悉的生活,盡管我非常明白是我自己失去對外部真實世界的關注。
他們是壞孩子?
我感受到的,是綿延在他們一生里的被動和無奈。像所有在成長岔口的孩子們一樣,他們遇到的人,事,物,桎梏的教育制度,沉悶而階級強化的社會已經在客觀上為他們選擇了生活的路。他們甚至還沒有判別好與壞的能力,上帝已經無情的為他們開啟了一條路,這條路沒有通向光明美好的前途,他們的人生從成長的那天起就已經浸潤在無窮無盡的悲哀里,蔓延到每一個觀賞者的心裡。
我害怕這樣的人生。Which is more difficult? To die or to go on living?
但我又相信,經歷這樣成長和人生的孩子,內心仍然善良。他們甚至不懂得傷害任何人,卻只能夠掙扎在自我認同感和他人認同感之間,苦悶於該如何走下去的現實和答案中,他們因為一開始就註定的友情而相互牽絆,難道選擇暴力是唯一的出口?
明快而跳躍的音樂讓通往回憶的路聽起來美好而欣喜,但回憶里充滿的卻是漫無邊際的困惑。那個為了見到自己喜歡的女孩而每天到咖啡館的男孩,兩個把未來投諸於相聲的男孩,一群被勒索而毫無辦法的男孩,因為受欺而選擇用暴力反抗的男孩,這是每一個男孩都可能經歷過的事情?那些被現實禁錮的無奈的老師,那些在生計和職位里掙扎的職員,那些強於把自己的「壞影響」加諸他們身上的前輩,人生看起來就是一出沒完沒了的悲劇,最可怕的悲哀在於沒有人去面對自己的信仰去關照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世界和現實向他們洶涌而來的時候,他們手無寸鐵也沒有城牆抵抗,只能夠被動的完全被同化,一點一點瓦解最初懷有的美好幻想。
生活在交疊的痛苦之後歸於平淡,不,是麻木。即使可以重新找到一條走下去的路,他們的心也再沒有激情和夢想。他們是這樣被毀掉的?或者是我嚴重了,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I. 跪求《禁忌(2012)》百度網盤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LauraSoveral主演的
鏈接:
J. 求點亮燈光2012年百度網盤在線觀看資源,托爾·林德哈特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HWSuAbBWpMansVaA8uWiwg
導演: 艾拉·薩克斯
編劇: 艾拉·薩克斯 / 毛里西奧·扎克瑞亞斯
主演: 托爾·林德哈特 / 扎克瑞·布斯 / Marilyn Neimark / 帕普麗卡·斯汀 / 塞巴斯蒂安·拉·考斯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同性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丹麥語
上映日期: 2012-01-20(聖丹斯電影節) / 2012-02-10(柏林電影節)
片長: 101分鍾
又名: 為你流的淚(港/台)
IMDb: tt2011953
劇情簡介:1998年紐約,紀錄片導演艾瑞克(托爾·林德哈特 Thure Lindhardt 飾)在一夜情中邂逅未出櫃律師保羅(扎克瑞·布斯 Zachary Booth 飾),互生好感的兩人終究正式交往,從而開始了一段歷經十年寒暑分分合合的愛情長跑。艾瑞克發現保羅有愛用毒品的習慣後並不排斥,偶爾還一起享用,但保羅的毒癮漸漸發展至失控。當艾瑞克的紀錄片斬獲國際大獎卻找不到愛人分享時,當他在酒店看到淹沒在毒品和男妓中的男友時,艾瑞克痛苦的體會到,原來他對保羅的愛就像毒癮一樣沉淪無助。每一次爭吵,每一次妥協,每一次拉扯都在透支和傷害著對方,直到原諒再也無法止住淚水……
《點亮燈光》榮贗年度最傷心愛情電影,入圍聖丹斯主競賽單元,獲第62屆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電影有如一幅悱惻畫卷,又如一封笑忘情書,細膩而真實的描繪了同志世界的各種甜蜜與苦痛。導演艾拉·薩克斯曾憑《藍色的四十道陰影》獲聖丹斯最高榮譽評審團大獎。此次他將自己的過往戀情以半自傳形式拍成電影,希望能照亮同志世界的所有暗處角落——不留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