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寶蓮燈的動畫評價
寶蓮燈的動畫評價:
該部動畫電影似乎兼具藝術性和商業性 ,在1999年重啟了中國國產動畫片復興之旅;電影大量使用了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相結合的製作方式,面向的觀眾年齡也較同時期其它動畫有顯著提高,其在影院的成功上映是中國國產動畫業界內地原創動畫迎來「生命第二春」的標志之一。
《寶蓮燈》既有大量的突破,又留下了不少的缺憾。而二郎神完全是個沒頭腦的教條主義者,壞得一目瞭然。還有一個不應該出現的毛病,就是情節設計和個別細節上的考慮不周:既然二郎神如此毫無人性,為何還要把沉香這個禍根留在身邊。
(1)有關花的國產老動畫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影片改編自同名中國神話,為上海美術製片廠出品,總投資1200萬,從1995年開始籌備,由常光希擔任導演,吳貽弓任藝術指導,金復載任音樂總監,劇本幾易其稿,人物造型、背景設計方面也進行了反復推敲,主創人員還遠赴敦煌、西安、華山、西雙版納、寧夏等地采風,收集創作素材。
製作過程:
影片攝制歷時三年,採用了先期創作整體音樂和進行對白錄音的製作手段,並使用電腦三維特效技術繪制動畫,後期為六聲道全數碼立體聲錄音,在80分鍾的片長內,背景音樂總長有70多分鍾。
前後共有超過300位工作人員參加製作,總共繪制逾15萬幅動畫畫面、2000餘幅背景,全片鏡頭2000多個,人物近50個。
B. 有哪些講述花木蘭的動畫作品可以安利
當然,有很多講述花木蘭的動畫作品可以安利。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作品:
1.《花木蘭》(1998年):由迪士尼公司出品的電腦動畫電影,改編自中國民間樂府詩《木蘭辭》,講述了一個女孩為了替父從軍而化裝成男人的故事。
2.《花木蘭》(2020年):真人電影,由劉亦菲主演,講述了一個女孩為了替父從軍而化裝成男人的故事。
3.《花木蘭》(2018年):迪士尼製作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女孩為了替父從軍而化裝成男人的故事。
C. 馬蘭花 觀後感
情節平淡,畫面平淡,人物平淡《馬蘭花》的原作是一部童話音樂劇。原作劇情這里不準備再說,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路。這里要說的是,新的動畫版《馬蘭花》與原作相比,有了不小的改動,首先作為主題道具的馬蘭花,由一朵神花變成了只是馬蘭山上到處都有的普通的花,馬郎也由神人變成了馬蘭山上的普普通通的莊稼漢;其次作為劇中絕對反派的老貓和老狼(還有一個版本的介紹,說老貓是由老狼變的,這個無傷大雅),也不再是一出世就是為了當壞人的,老貓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願望,就是想像人類一樣能夠說話,而老狼雖然是重復著想用馬蘭花實現不勞而獲的願望的老主題,但卻通過自己勞動的果實,認識到了勞動的美好,最後甚至還回歸到了善.姑且不論改編的成功與否(這是下面將要談到的問題),首先對編劇這種勇於創新的精神表示敬意。相比較一些「XX動畫化」或者是翻拍經典,不過是對原作的一種換了形式的復制,甚至都無法達到原作的精神,《馬蘭花》對原作所做的改編,實在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嘗試。但是這又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說實話,我並沒有看過原作,對《馬蘭花》原作的了解,來自於兒時看過的一本連環畫《馬蘭花》,對其中老貓變成人形的面目猙獰,和變回貓後撲死小鳥的一幕印象極為深刻。《馬蘭花》的主題有教育人們要勤勞,不能不勞而獲,這從裡面那首經典的歌謠「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即可看出;但是,單靠「勤勞」這樣一個抽象而寬泛的詞彙,是不足以支撐起一部動畫的劇情的,所以在原作中,事實上構成劇情並推動其發展的,是以小蘭、馬郎和小鳥為代表的善的陣營,與以老貓(老狼)為代表的惡的陣營的對立所產生的矛盾和沖突。而善打敗惡,正義戰勝邪惡的皆大歡喜結局恐怕是很多小觀眾都願意看到的結局。據說童話音樂劇《馬蘭花》在上演時,出現了這樣的盛況:「劇中老貓教唆大蘭冒充小蘭,並害死小鳥的卑鄙行徑引起了小觀眾們的憤怒。當馬郎號召小動物們一起來抓老貓時,老貓向觀眾席逃竄而去。許多熱心的小觀眾情不自禁站起來幫馬郎助威:『追呀!快追!』『抓住它!它在這里!』更有小朋友離開座位試圖幫演員一起抓老貓。劇情發展至此,場內氣氛掀起高潮。」
而在動畫《馬蘭花》中,小蘭與馬郎還有小鳥依然是善良的,但老貓和老狼也不再是絕對的惡的代表。個人認為這樣的設定是具有人性化的,但這同時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善與惡的對立是易於製造矛盾與沖突,並推動劇情發展的;如今取消了絕對的善惡對立,那麼矛盾與沖突勢必要向別處去尋。人性正因為沒有簡單的善惡而見其復雜,既然外部的矛盾不具備,就應該探求其內部矛盾,即由復雜的人性而引起的矛盾。而《馬蘭花》的劇情讓我怨念的也正在這里。劇情進展過程中,有幾處本可以成為極具張力的情節,然而不知是功力問題,還是編劇為避免什麼有意為之,完全就是一片葉子飄進水裡,波瀾不驚啊~~~~
首先一處便是老狼慫恿大蘭搶奪小蘭的馬蘭花。對於狼的慫恿,大蘭的回應居然是一句「我是有那個賊心,沒那個賊膽」!天!是這個世界變了,還是我很傻很天真了?從誰那裡隨便白拿個什麼,也不應該是這種態度吧?況且面對的是你親妹妹的幸福啊,一點點的內心掙扎都沒有么?居然還問狼「那你有什麼好主意?」就算編劇不喜歡她,也不用把她表現的如此欠扁吧?
第二處是為了得到馬蘭花,大蘭和老狼無意中使得小蘭掉進了河裡。個人認為這里本來應該是處理地很激烈才對,馬蘭花是普通的花,還有小蘭沒死,在這里都是未知,劇情在這里所交代的,就是大蘭害死了自己的親妹妹。話說是一個生命消失了哎,適當的煽點情,需要很費力嗎?還是說會損失什麼啊?怎麼就那個樣子的一筆帶過了啊?
第三處就是簡介里說到的,「背負著『害死』妹妹的伏罪感,經過了風吹雨打、歷盡了千難萬險,大蘭終於得到了馬蘭花,她終於可以向馬蘭花許願,讓妹妹『活過來』了。」其實看這片子實在是因為被這句介紹萌到了,「背負」「害死」「負罪感」,印象里以往的國產動畫,還沒有哪一部用到過這么戲劇化的字眼。然而事實上是……失望啊,關鍵場,不論是情節還是畫面都處理地及其平淡,「經過了風吹雨打、歷盡了千難萬險」,咳……我一點都么看出來的說……
前面廢話了一大堆,其實後面的吐槽才是關鍵。我討厭對於某部經典的動輒「動畫化」,而事實上是盡毀:不但完全沒有把動畫這種影視表現形式的長處和優點發揮出來,反而是連原來舞台劇也好,真人影視也好的表現程度都達不到;所以我希望看到,但凡改編,能改編出一些新的東西來。然而《馬蘭花》的功課明顯沒有做夠做到位,本來是想加入自己的思想去重新講述這個故事,反而弄的連高潮都沒有了,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啊。
還有眾人最後齊聲朗誦馬蘭花的口訣,笑,國產的編編們還是,實在不行了就讓角色像喊口號似的把主題喊出來呀?不過這一幕居然讓我的心裡稍稍暖了一下,仔細想想,實在是,適時響起的音樂的功勞吧。主題歌很好聽,其餘,有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