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薩克電影遺產十五佳
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提議下,49個國家的電影資料館共同評選出了能夠體現各國文化和影史重要性的十五佳電影。電影學報計劃推出「電影遺產」系列專題,共49期,旨在整理並發布各國電影資料館篩選出的優秀作品。目前整理的工作已經進行,大多作品稀有,有些甚至難以獲取,但已有的資源被精心整理。
今日,我們聚焦於哈薩克電影遺產十五佳。哈薩克的電影風格多姿多彩,既融入了蘇聯詩意,也體現了哈薩克民族的獨特文化、風俗、宗教儀式和生活方式。以下是哈薩克電影遺產十五佳目錄:
1946年的《阿拜之歌》
1957年的《他的時代終會到來》
1964年的《我叫科沙》和《父島》
1966年的《肖克的小馬駒》和《肖克與永恆之觸》
1972年的《女子絲帛》、《肖克與小馬駒》、《最後一站》和《戀愛中的小魚》
1988年的《針》、《最後一站》、《戀魚》、《觸摸》和《訛答剌的毀滅》
1989年的《卡依哈》、《兩兄弟中間的女人》和《灰色三角帶》
1992年的《1992卡依哈》和《兩兄弟中間的女人》
1993年的《哈薩克電影資料館額外增加》作品包括《陽台》、《Aladar Kose》、《永恆之觸》、《死海卷軸》、《展開的掌心的秘密》、《Toro》、《天使的消亡》、《未宣布的示威的紀實》、《Orynbasar之歌》、《Kumshagal的歷史》、《蠅王》、《為什麼烏鴉的尾巴是羽毛》、《金鶯》等。
❷ 中亞電影推薦
《沒關系,別哭Let's Not Cry》韓國與烏茲別克合拍
《婚禮之前》2006年,法德,吉爾吉斯斯坦和俄羅斯合拍
《月亮情人Luna Papa》德國 日本 塔吉克 烏茲別克合拍
《游牧戰神》哈薩克
《柯林》哈薩克,選送角逐201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沒有對白的《柯林》(Kelin),該片講述了公元2世紀中亞地區的一段包辦婚姻,由Ermek Tursunov自編自導,將在本屆多倫多電影節上放映。
《圖班嫁給我》德國哈薩克波蘭三國合拍
海軍服役期滿以後,年輕的Asa回到了家鄉哈薩克大草原.在那裡他的姐姐和姐夫都過著游牧生活,Asa對新生活滿懷期待,但是再成為一個牧羊倌之前,Asa有個願望,就是給自己討個媳婦,而在這片荒涼的草原
《斯佐的愛》 哈薩克 / 俄羅斯 / 德國 / 法國
個性孤僻的哈薩克男孩,被命運推向不法的地下拳擊,他像草原和巴爾喀什一樣平靜的眼神中流露出一切無所謂的人生哲學。他愛上了俄羅斯族女人,為她過著仍然平淡的生活。而生活就像草原上的天氣...
《鐵血一千勇士》
影片講述了十八世紀時,哈薩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昂額拉海與准格爾侵略軍決一死戰,保衛家園的故事.在這場決定性的戰役中,由於准格爾人的侵略暴行而成為了孤兒的薩爾泰...
《如果荒漠,一個旅人》
法國人查理西蒙(Philippe Torreton 飾)獨自一人驅車來到中亞邊境,車子故障後,他棄車而行。在一家夜總會他與一群年輕人度過狂亂之夜,護照和歐元都在酒醉時分贈與他人。次日,獨自上路孑然...
《迦南》韓國與烏茲別克合拍
故事將目光聚焦在烏茲別克的朝鮮族移民第三代,男主角Stas的祖父母被前蘇聯驅逐出境來到烏茲別克...
《吉爾吉斯少年行》
烏茲別克電影《MARGIYANA》
http://tieba..com/p/1639808807
❸ 俄羅斯拍攝的二戰女阻擊手的電影
蘇聯二戰巨片《女狙擊手》[上、下合集]
故事梗概:年輕的哈薩克姑娘阿麗婭從軍事學校畢業了,她和維特基娜、科
瓦列娃、舒拉以及其他女同學一起,唱著歌列隊行進在通往前線的道路上。途中經過一個小湖,姑娘們被清涼的湖水吸引,脫去軍裝在水中嬉戲。突然,敵機出現
了,在炸彈的巨響和機槍子彈的尖嘯聲中,很多姑娘失去了生命……湖岸上立起了一排墓碑,女戰士們畢業後開的第一槍竟然是為犧牲的戰友誌哀……
團部首長要求女戰士們留在司令部工作,但阿麗婭和她的夥伴們堅決要求上前線。在前沿陣地,她們在老戰
士的幫助下漸漸學會了戰斗。這時,德軍狙擊手用冷槍打死了不少紅軍戰士,一個叫作克留格的德軍狙擊手最為狡猾殘忍,為此,前線指揮員馬特維也夫給女狙擊手
們下達了消滅德軍狙擊手的命令。老戰士斯捷潘大叔想出了挖掘暗壕轉移射擊點的計策,但他還沒來得及使用這個方法就犧牲在克留格的槍下。阿麗婭發誓要為斯捷
潘報仇,她獨自一人拚命挖掘暗壕,失敗了又重頭再來。暗壕終於挖好了,阿麗婭用紗布纏好鮮血淋漓的雙手,端起了狙擊步槍。暗壕幫助她掩藏了自己的方位,克
留格無法捕捉目標,他惱羞成怒開槍射擊陣地上的一隻小貓(那是斯捷潘生前所收養的),——狡猾的敵人因此暴露了身形,阿麗婭在這一瞬間射出了復仇的子彈,
打死了這個窮凶極惡的劊子手。
紅軍大反攻開始了,阿麗婭在指揮員的帶領下和戰士們一起沖鋒;指揮員倒下了,阿麗婭擔負起他的責任,
高喊著口號繼續向前沖;最後,阿麗婭自己也倒下了,然而,紅軍的隊伍踏著烈士的鮮血繼續前進……當初一起上戰場的四個女狙擊手只剩下了維特基娜一個人,她
在給後方的人們寫信,寫下了這些犧牲在戰場上的姑娘的故事。影片的結尾,銀幕上出現了一幅幅黑白照片,觀眾在照片上看到的,是那些在戰爭年代親身經歷了本
片故事的紅軍女狙擊手們——這種「真實的還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❹ 電影風暴之門講的是是真事嗎
故事發生在切克尼亞叛亂時期,十八世紀末的俄羅斯被捲入了內戰,在二十世紀初出現興起了新的哈薩克軍隊,國際恐怖主義分子把這片土地當成了打靶場.....由陸軍上尉多洛寧帶領的戰斗連,被派到一個四面環繞巨岩的狹窄山區,他們的首要任務看似很簡單,即阻止一夥叛軍匪徒通過這個峽谷。士兵們希望這次任務一切都能順利。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被解除職務,一些作著隨時離開的打算,另一些人則期盼著愛人的來信……沒料到由泰姆拉茲率領的叛軍達到1000人,並很快地進入了他們所在的陣地。沖突迅速變成了一場血腥的肉搏戰。這些俄羅斯戰士們能否堅持信念,與十倍數量的叛軍戰斗到最後一口氣嗎?
《風暴之門》的故事背景取材於車臣戰爭中的真實戰役。車臣叛軍與俄羅斯政府軍的常年戰爭一直是神秘和遙遠的,而這部電影就將這個局部戰爭的細節平鋪直述的擺在了觀眾眼前,即使是用於歷史參考都有眉有眼。片中車臣叛軍的組織性、對戰爭的專業性和哈薩克軍人的兇殘本性確實讓人佩服當時普京總統對待車臣叛軍絕決的魄力。更令人興奮的是,片中前蘇聯常規軍備的集體亮相是軍事愛好者難得一見的誘人場面。以前從美片中看到了蘇聯制式武器不僅單一而且缺乏認真的描寫,這對軍事迷來說是一種遺憾。但本片可謂是蘇式常規武器的集體檢閱,從制式步槍AK74到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這些聞名世界的經典武器被無限度全方位的予以展現。片中「米 24」強大的攻擊力第一次作為電影鏡頭有著強大的視覺震撼,了卻我一樁曾經的心願——「這個和阿帕奇直接對抗的傢伙到底威力如何?」影片的戰爭場面相當真實客觀,並且具備很強的可看性。片中尋找狙擊手的一幕戰爭戲扣人心弦又驚險刺激,而森林中的偵察分隊的遭遇戰短兵相接之處驚心動魄,凶險之極。而最終的大決戰宏觀壯偉且觸目驚心。由這些場面構成的《風暴之門》對於軍事題材的愛好者來說完全是當下少有的選擇。個人認為,這部影片是前蘇聯常規武器和作戰模式最全面系統化演練的一部戰爭電影,尤其對於軍事迷來說。
❺ 求幾部俄羅斯戰爭電影...
片名:敢死連2
類型: 動作片 戰爭片 歷史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7年
簡介:
敢死連2 決戰森林
片名:限界戰線
類型: 動作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6年
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俄開戰,在戰爭的緊要關頭,俄軍接到斯大林的命令,要奪下得軍佔領的一座鐵橋,……
片名:特蘭濟特集中營
類型: 愛情片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8年3月4日
簡介:
二次大戰在傷痛中落幕,一群被俄國俘虜的德軍,於戰俘營等待審判,而負責看守他們的,則是在戰時失去丈夫……
片名:殲滅任務
類型: 劇情片 戰爭片 歷史片 犯罪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亞歷山大·羅高斯基 Christopher Delsman Caterina Innocente
上映時間:2006年6月7日俄羅斯...
簡介:
講述了二戰期間,美國飛行員們從阿拉斯加運送物資到西伯利亞的一個小鎮 協助當地蘇聯紅軍共同戰斗,盟友美……
片名:風暴之門
類型: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6年
簡介:
故事發生在切克尼亞叛亂時期,十八世紀末的俄羅斯被捲入了內戰,在二十世紀初出現興起了新的哈薩克軍隊,國……
片名:最後的裝甲列車
類型: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塞亞·阿哈瓦 埃卡特菲娜·佩克巴
上映時間:2006年5月11日俄羅斯
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俄開戰,在戰爭的緊要關頭,俄軍接到斯大林的命令,要奪下得軍佔領的一座鐵橋,為此……
片名:第九突擊隊
類型: 動作片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5年9月29日
簡介:
故事發生在1987-1989年,當時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近15000名蘇聯士……
片名:第九連
類型: 動作片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5年9月29
簡介:
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電影的故事發生在1987-1989年,當時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
片名:游牧戰神
類型: 冒險片 劇情片 戰爭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6年
簡介:
電影講述的是哈薩克的第一任總統努爾蘇爾丹那扎爾馬耶夫成長的歷程。影片採用旁述的形式,以恢宏的戰爭……
片名:無畏上將高爾察克
類型: 劇情片 戰爭片 歷史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8年10月9日
簡介:
以俄國著名海軍上將高爾察克為主人公,講述他傳奇的軍旅生涯和愛情生活。高爾察克在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
片名:敢死連
類型: 動作片 戰爭片 歷史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2000年
簡介:
《敢死連》[敢死連DVD國語配音][經典火爆二戰大片] 導 演:瓦切斯拉佛?尼基佛羅夫(Vyach……
片名:伊凡的少年時代
類型: 戰爭片 曲折片 語言:俄語
主創人員:
上映時間:1962年
簡介:
◎簡 介 獲1962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伊萬的童年》是塔爾科夫斯基的第一部長片
❻ 哈薩克最新電影
哈薩克最新電影有光影守護者,蕎麥瘋長,小山河,鑽石寶劍,哈薩克之子,具體如下:
(1)光影守護者
二戰結束後,蘇聯士兵來到德國的一個小鎮上。鎮上多數建築都被破壞了,這里仍舊炮聲隆隆,子彈嗖嗖。年輕的哈薩克士兵救下一位德國老人,還幫他藏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這位老人給了哈薩克士兵一個袋子,袋子裡面有一台攜帶型放映機和一些電影膠片。對這位老人來說,這些是他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
(2)蕎麥瘋長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入社會的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追求新生活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不可思議的命運考驗。他們在蓬勃發展的90年代,與夢想一同升騰幻滅,又絕處逢生。
❼ 二戰蘇聯女狙擊手電筒影名叫什麼啊哪有的下載啊!
影片《狙擊手》則講述的是一個來自哈薩克草原年僅19歲的女狙擊手阿麗婭的故事。
電影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
年輕的哈薩克姑娘阿麗婭從軍事學校畢業了,她和維特基娜、科瓦列娃、舒拉以及其他女同學一起,唱著歌列隊行進在通往前線的道路上。途中經過一個小湖,姑娘們被清涼的湖水吸引,脫去軍裝在水中嬉戲。突然,敵機出現了,在炸彈的巨響和機槍子彈的尖嘯聲中,很多姑娘失去了生命...湖岸上立起了一排墓碑,女戰士們畢業後開的第一槍竟然是為犧牲的戰友誌哀...團部首長要求女戰士們留在司令部工作,但阿麗婭和她的夥伴們堅決要求上前線。在前沿陣地,她們在老戰士的幫助下漸漸學會了戰斗。這時,德軍狙擊手用冷槍打死了不少紅軍戰士,一個叫作克留格的德軍狙擊手最為狡猾殘忍,為此,前線指揮員馬特維也夫給女狙擊手們下達了消滅德軍狙擊手的命令。老戰士斯捷潘大叔想出了挖掘暗壕轉移射擊點的計策,但他還沒來得及使用這個方法就犧牲在克留格的槍下。阿麗婭發誓要為斯捷潘報仇,她獨自一人拚命挖掘暗壕,失敗了又重頭再來。暗壕終於挖好了,阿麗婭用紗布纏好鮮血淋漓的雙手,端起了狙擊步槍。暗壕幫助她掩藏了自己的方位,克留格無法捕捉目標,他惱羞成怒開槍射擊陣地上的一隻小貓(那是斯捷潘生前所收養的),--狡猾的敵人因此暴露了身形,阿麗婭在這一瞬間射出了復仇的子彈,打死了這個窮凶極惡的劊子手。紅軍大反攻開始了,阿麗婭在指揮員的帶領下和戰士們一起沖鋒;指揮員倒下了,阿麗婭擔負起他的責任,高喊著口號繼續向前沖;最後,阿麗婭自己也倒下了,然而,紅軍的隊伍踏著烈士的鮮血繼續前進......。當初一起上戰場的四個女狙擊手只剩下了維特基娜一個人,她在給後方的人們寫信,寫下了這些犧牲在戰場上的姑娘的故事。影片的結尾,銀幕上出現了一幅幅黑白照片,觀眾在照片上看到的,是那些在戰爭年代親身經歷了本片故事的紅軍女狙擊手們--這種「真實的還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7年9月13日我到哈薩克阿克糾賓州的首府阿克糾賓市考察時,經當地中國公司安排參觀了阿麗婭紀念館,從而了解了這位不凡的年輕女狙擊手的感人故事和生平。阿麗婭是阿克糾賓州人,本應是幸福爛漫的花季年齡,卻被迫走入了殘酷的戰爭,年僅19歲就犧牲在了戰場。阿里婭犧牲後,被蘇聯政府授予蘇聯英雄稱號。阿麗婭的事跡被哈薩克人民永遠傳唱。
蘇聯衛國戰爭是二次大戰期間最殘酷的戰場,象阿麗婭一樣當時有千千萬萬的熱血青年為了趕走侵略者,捍衛祖國的尊嚴和美麗的國土,毅然走向了血與火的戰場,並永遠倒在了疆場!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時光,英雄的精神也昭示著我們,當國家需要我們挺身而出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抉擇!
阿麗婭紀念館靜靜地坐落阿克糾賓市一處僻靜地地方。紀念館的門面非常簡朴,就如同阿麗婭一樣,朴實無華。紀念館面積並不很大,走進紀念館,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前方阿麗婭剛毅決然的半身塑像,她的眼神剛毅、果敢而深邃,在默默的凝望著每一個走進紀念館的人們,你不由的肅然而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一位年輕的哈薩克族女講解員非常認真地給我們講解。紀念館里展出的圖片主要是阿麗婭小學、中學時候和她的親人的照片以及一些有關阿麗婭的繪畫作品、攝影作品和雕塑,而且還有一些描寫歷史上哈薩克民族英雄的繪畫作品。實物展品大都是二戰期間的槍械和戰場上揀拾的無名烈士的遺物,我看到還有一些已經殘缺的女戰士的木質發卡,但沒有看見一件真真屬於阿麗婭的遺物。唯一的幾件女狙擊手曾經使用過的軍衣、狙擊步槍等裝備遺物還是戰後倖存下來的阿麗婭的女戰友捐獻的自己當時的用品。
是啊,阿麗婭的生命畢竟是如此的短暫,她剛剛步入戰場就獻出了自己年輕而美麗的生命。戰爭又是如此的嚴酷,戰死疆場的人太多太多了,當時誰還有時間去留存阿麗婭的遺物啊!可阿麗婭的生命之火雖然短暫,但是她集19歲的青春年華,發出了劃破蒼穹的最璀璨明亮的光華!她用年輕的生命鞭撻著罪惡的戰爭,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我相信她的祖國和人民會永遠懷念她!熱愛和平的人們會永遠記住這個美麗的名字--阿麗婭!
PS:其實,據說二戰期間,蘇聯戰場活躍著2萬多名女狙擊手,王牌女狙擊手當數獲蘇聯英雄稱號的來自烏克蘭的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她在傲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中她一人就擊斃了309個德國鬼子。
希望是你要找的電影。
❽ 二戰時期前蘇聯與德國戰爭片有關狙擊手的片子都有哪些
《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又名《決戰中的較量》《大敵當前》《敵對邊緣》,讓-雅克·阿諾導演,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一部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這部電影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紀實小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蘇兩軍對峙,雙方士兵互相廝殺、屍橫遍野。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憑著他神準的槍法,殲滅敵軍無數,他的響亮名號傳到敵軍陣營。於是德軍派出最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和他一決高下。他們就在槍林彈雨中,展開一場生死之戰……
❾ 介紹前蘇聯在哈薩克核爆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波拉特》與真實的哈薩克
1990年代,哈薩克電影和前蘇聯許多國家的民族電影一樣,首先是在認清自己獨立的新形勢,其次是彌補失去的一切,並且——最主要的——重塑民族歷史。結果 是,我們以對待前帝國的態度同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劃清了界限,電影似乎在自我封閉中尋找民族認同。正是在這種浪潮中,最近十到十五年間創作出了哈薩克最優秀的藝術影片:謝里克·阿普雷莫夫的《阿克蘇阿特》( 1998)和《獵人》( 2004 ),達米爾·馬納巴耶夫的《蘇爾熱克——死亡天使》( 1991 ),阿爾達克·阿米爾庫洛夫的《奧特拉爾的覆滅》( 1991 ),達列讓·奧米拉巴耶夫的《心電圖》( 1995)和《殺手》( 1998 ),阿米爾·卡拉庫洛夫的《溫和的撞鍾人》( 1995)和《日拉瑪》( 2000 ),博拉特·沙里普的《扎曼奈》(1998),魯斯捷姆·阿布德拉舍夫的《復活島》( 2004 )。以上影片及其他一些影片參加了大量國際電影節,證明了哈薩克電影具有很高的地位和藝術水平。但是隨著新千年的來臨,情況很明顯,已經到了從這種雖然聲名在外、但終究固步自封的藝術電影圈子裡走出來的時候了。 此外同樣重要的一點是,獨立的哈薩克形象已經樹立和穩固。國家從總體上開始重新自我定位:一個有著堅定目標的國家——「進入五十個世界發達國家行列」。打開國門,以新的方式展現自我成為一種渴望。
雄心勃勃的突破嘗試——《游牧人》
創作影片《游牧人》的構思正是由此而來,這是一部歷史巨片,希望通過偉大 的歷史向世界講述哈薩克是什麼樣子。構思在哈薩克總統的關懷下得以實現,影片獲得了3700萬美元的巨額投資。從一開始影片就沒有打算用哈薩克人擔任創作者。為什麼?因為在1990年代也曾有過幾次藉助國內力量拍攝大製作歷史片的嘗試。阿爾達克·阿米爾庫洛夫的《阿拜》、卡諾·卡瑟姆別科夫的《江布爾的青年時代》(1995)、波拉特·卡雷姆別托夫的《塞爾達爾》(2003)等相繼拍攝完成,但所有這些影片都沒有達到大總結的高度,作者們繼續在「自由——不自由」的概念框架內反思。好萊塢的規模以及克制反思——這是影片所需要的。由此才產生了邀請美國人的想法。米洛什·福爾曼獲邀成為製片人,經他推薦,伊凡·帕瑟擔任導演。項目從1990年代末就開始進入討論,直到2005年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