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精選5篇)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以紀實拍攝的手法,影片融入珍貴的歷史鏡頭,特別是從1949年起經歷的不同年代的彩色膠片開篇。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2022《大國糧倉》電影 觀後感 (精選5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2022《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1
是誰,在田間辛勤工作;是誰,忙於工作,以實驗田為家;是誰,解救人民的飲食問題……種種疑問指向一位偉大國士——袁隆平。
望著面前熱氣騰騰的米飯,一位辛勞的身影漸漸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在田地埋頭苦幹,一次次實驗造福於民,您的功名被人傳頌,您的身影永存於人們的心中!您雖已是高齡老人,但您不辭辛勞,一直在田間穿梭,一直為人民服務;您整天潛心實驗,但您絲毫不古板,爽朗的聲音回盪在我們的心中,您的發明成就,也成為人們暫無絕口的美食,成為了人們的福音,解決了人們的飲食問題。像這樣的偉人、國士,被所有人所贊頌。
可是,就在昨天,您卻遠離了我們,遠離了世界,遠離了您的實驗成果……當您的遺體在駛過長沙街道時,許多人追隨著您,大聲呼喊——「袁爺爺,一路走好!」話音剛落,許多人泣不成聲。
關於糧食,你們這樣說:「一粒糧食能夠拯救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上世紀六十年代,飢荒餓死人,大家都吃不飽飯,我都親眼見過。」當記者問:「您還擔心這種現象會發生嗎?他釋然的回答:「不可能了。」說完,他鬆了一口氣。
關於工作,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國的夢。「我畢生追求的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這樣說。
5月23日,袁爺爺去世後,長沙天降暴雨,群眾冒雨為袁爺爺送行。
回過神來,面對著白米飯,我竟淚眼朦朧,懷著的崇敬與懷念,對袁爺爺說一聲:「袁爺爺,一路走好,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
2022《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2
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他創造的社會財富,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無價。
——題記
有一位老人一直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他解決了中國14億人口的溫飽問題;他曾多次赴國際水稻所開展合作研究和技術交流;他曾率先在中國開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他就是我的偶像袁隆平。
他是一位飽經風霜而消瘦的老人,他那黝黑的皮膚是被太陽親吻過的色彩,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一道道皺紋,須發已被匆匆流去的時光染成花白,他大步邁向田野,望著收成的水稻,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那麼靜謐,他那雙粗糙的手,輕輕的撫摸著水稻,眼裡充滿了喜悅。
袁隆平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在一次實驗中,他所研究的雜交水稻稻穀減少了5%,而稻草卻足足增加了60%,在這時有人就說:「人要是能吃草的話,你這個水稻就大有發展了。」面對無數的譏諷,袁隆平爺爺依然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一直堅持研究水稻,終於將雜交水稻研究成功,還將它推廣到了全世界。每當有記者采訪他時,他總會像個小孩子樂呵呵的,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80歲時是80後,我90歲時就是90後。」袁爺爺總是懷揣著一顆年輕的心,面對事物總抱以樂觀的心態,正是他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感染了我,對待事情總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看待,那麼所有事情都會變得美好起來。
我喜歡他從不言敗的精神、樂觀積極的態度、純朴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個真正能讓我們吃飽飯的男神——袁隆平。
2022《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3
中國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從古到今,都很愛國,真讓人佩服。在眾多了不起的中國人中,我認為袁隆平最了不起。
袁隆平乃是雜交水稻之父。提起他,絕大多數的人都對他十分尊敬。袁隆平列過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飢荒,一個個百姓都面瘦飢黃……袁隆平也親身經歷了飢餓的痛苦。他見證了嚴酷的現實,想起了舊社會,想起了平民百姓的困苦,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培育出水稻的新品種。
在試驗田裡,他發現了一株不同的稻子,和普通的水稻不同。它們的差異在於稻子產量差別巨大。這一發現,令袁隆平大吃一驚,細細尋找以後,碩大的試驗田中就只有這一株。在對其仔細觀察和統計分析,論證了這棵稻是「天然雜交稻。」證明了這種水稻存在明顯的雜交優勢現象,他激動地把它做成標本,拍下照發給助手,去外面尋找。
他和助手找了很長的時間,最終在一處水邊,找到了珍貴的6株天然稻。第一次雜交成果並不理想,新的問題又來了,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用,自花授粉,難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
為了克服這個世界難題,他每天都在試驗田裡,彎下腰,精心呵護著一棵棵水稻,彷彿是他的親兒子一般。當下一批水稻成功時,他剛走進田中沒多久,就興奮地沖出來,抬頭大笑:「我成功了!我的雜交水稻成功了!」反復多次的培育,產量從每畝800斤一躍到1600斤,研發到了2020年,稻桿比茭白還高,畝產超過了2000多斤。
袁隆平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讓十幾億人吃上了飽飯。也為世界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在雜交水稻已在全世界推廣。我要好好學習,在未來能報答祖國。
2022《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4
因為熱愛祖國,錢老毅然冒著生命危險——回到祖國;
因為熱愛水稻,袁隆平頂著閑言碎語研究雜交水稻;
因為熱愛華夏民族,青少年投身於知識的海洋,只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
因為熱愛中國,我們甘願付出,只為它明天能比今天更好。
錢學森,這位偉大的老人,他知識淵博,才華出眾,在國外學習,連外國人都稱贊他為天才。美國政府願意支付巨額工資,只為讓他在美國工作。可是他卻毅然決然的拒絕了。只是因為心繫祖國,渴望回到祖國,將自己的才能奉獻給祖國。他的願望是如此的強烈,以致於在美國政府以其生命威脅的條件下阻攔他返回中國,他還是毅然的帶上一家老小在周恩來的幫助下回到祖國。他對中國的貢獻是巨大的,人們親切的稱他為「兩彈元老」。
袁隆平,他說他的願望是讓每個人都吃飽飯,讓水稻長成甘蔗一樣高,米粒像雞蛋一樣大。讓大家不愁吃,不愁穿,家家過上小康一般的生活。他可不是開玩笑,雖然他並不高大,而且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人又黑又瘦,但他真的成功了,他研究出來的水稻,雖沒有雞蛋大,卻讓中國的水稻增產了好幾倍,幾乎每家都能吃飽,穿暖。袁隆平,他是全國的恩人,為全國人民帶來了充裕的米飯。但當有人誇獎他時,他只是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我只是熱愛水稻,熱愛祖國,能專業於我熱愛的水稻,還能為祖國帶來利益,是我的榮幸。」
不管是錢學森,還是袁隆平,他們都是因為熱愛祖國,所以不怕困難,不畏堅辛,甘願付出畢生的精力,只為祖國的明天更興盛,更強大。
所以我們青少年作為祖國明天的花朵,更應該向他們看齊,為中國的崛起而奮斗。現在有很多青少年,因為考試的失敗,父母的閑言碎語而想不開,以致於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認為這是很不該的。如果我們能看著錢老和袁隆平博士為中國付出的艱辛,是否會有愧疚的感覺。現在,讓我們昂起頭,向前走,努力學習,為祖國的未來而學習。
2022《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5
當金戈鐵馬的喊殺聲漸漸遠去,誰,會為人們所崇拜?在曾經一次媒體調查中,有舞台上的明星,有英勇的烈士,還有偉大的領袖,直到這份名單的最後,袁隆平教授的名字才擠入我的眼簾,這入選的科學家默默守望著人們對科學家的那份敬重,而到了第二年,這的守望者也消失了。
數年前的一個夏天,在湖南安江的一塊農田裡,一位農民模樣的人,頭頂烈日,腳踩爛泥,低著頭,彎著腰,正在尋尋覓覓。他,就是袁隆平。在那時,他是安江農校的一位教師,正在尋找雄性不育株水稻,以便進行水稻雜交試驗。在次年六月份,他帶領助手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先後共檢查了1.4萬余株稻穗,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植株,之後耗時六年進行試驗。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挫折,袁隆平並不氣餒,繼續堅持著。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於一九七三年培育出了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的成功培育,與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多養活幾千萬人口。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們帶來了福音。」
面對世人的高度評價和各項殊榮,袁隆平教授沒有居功自傲,繼續默默地探索著、奉獻著,只為讓更多人不再忍受飢餓。功夫不負有心人,袁隆平教授又研製出一項重大發明——海水稻,然而,在中國並沒有很多人注意到這項成就,是因為在同一時期,某某明星公布戀情,導致網路癱瘓。看到這件事,我不禁萬分感嘆,想起一句話:將軍冢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句話,不正是當下社會的寫照嗎?
為了心中那崇高的理想,袁隆平教授鍥而不舍,廢寢忘食,兢兢業業,為全人類帶來了巨大利益,卻鮮有人知,而某個明星的家常小事,卻引起了網路的轟動。這是一種多麼不正常的現象啊!誠然明星優異的外表、風度、知名度會深深的吸引青少年的目光,追星行為也無可厚非,然而,又有多少人在追星中迷失了自我?
周國平說過,有著純正追求的青春歲月才是最美好的。在這最美好的時光中,我們崇拜的對象不應該是聚光燈下那些所謂的「星」,而是那些能夠激勵我們,充實自我的,真正為社會做出奉獻的人。讓我們,將目光轉向像袁隆平教授一樣無私奉獻的「星」,讓我們與星光同熠。
2022《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精選5篇)相關 文章 :
★ 2022年央視感動中國個人觀後感(精選5篇)
★ 2020《大國戰疫》觀後感作文精選5篇
★ 2022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最新觀後感5篇
★ 2022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有感6篇
★ 2022年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精選5篇)
★ 2019電影觀後感大全精選5篇
★ 2020《囧媽》電影觀後感
★ 2020《大國戰疫》觀後感作文例文大全5篇
★ 《感動中國》2022年度觀後感(5篇)
★ 央視2022感動中國個人觀後感【精選5篇】
2.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0篇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展現了以袁隆平為代表的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在農業科技攻關征程中矢志創新、勇攀高峰,同時帶領觀眾更加清晰、深入了解了我國農業一段時期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大國糧倉 觀後感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
微風拂過稻田,麥浪滾滾,田中立著一位老人……
5月22日,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一位偉人——「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聽聞這個消息,我不禁心中一震,心中情緒波濤洶涌。從小,父母就告訴我袁爺爺的 故事 , 教育 我,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粒粒皆辛苦」。
在上個世紀動盪的年代,年輕的袁隆平目睹了一個國家最飢餓,最貧窮的場面,深切體會到了糧食的重要性,於是他許下了一個願望:我要讓大家都吃飽。
帶著這個信念,他和他的團隊紮根稻田,為的就是找到合適的雜交水稻。他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與心血,終於找到了合適的水稻。
因為水稻是雌雄同體,而且在種皮開裂前已經完成自花傳粉。所以要想雜交水稻,必須提前將雄蕊去掉。因此在這一步耗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千辛萬苦,他終於培育出了雜交水稻。所以,他造福了全中國人民。袁隆平爺爺在世時,全力與團隊共同研發新品種的水稻,九十一歲高齡,還在如此拼搏,十分值得尊敬!
如今,袁爺爺離開了我們,或許他到天上去為神仙們繼續研發新品種水稻呢!
他的精神打動了我,打動了全中國。是的,他做到了,做到了自己的承諾,而且做得很好。袁爺爺,您看我們,都吃的飽飽的呢!
您就是一顆偉大的種子,包含了中國人堅持,努力,奮斗等諸多優良品質;您是一顆偉大的種子,播撒對祖國熾熱而深沉的愛。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舌尖百味,每一顆糧食都是耕種者的汗水,理應由心敬畏,點滴珍惜。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2
在今天下午大概1點左右的時候,我們整個中國迎來了一個比不幸還更不幸的一個日子,因為被我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去世了,對,沒錯,就在今天下午1:07左右的時候,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走了,他一生只活了91歲。
袁隆平爺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幾乎貢獻給了中國,自己只留下了短暫的幾分鍾來讓自己歇一會兒。
袁隆平爺爺他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夢想,他希望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能吃上一口飯,這幾乎是他一生中最希望實現的夢想了,袁隆平爺爺說過:他等待的是考試,而考生就是水稻,分數就是畝產,通過這句話,我們就可以體會到袁隆平爺爺是多麼厲害啊,袁隆平爺爺也希望能夠活到100歲,這樣,他就有足夠的力量來研究了,可是他卻只活了91歲。袁隆平爺爺還有最後一個夢想,那麼他就是希望大家也都能吃上飽滿的米飯,全國77億人都不再因為沒有飯而感到挨餓了。
袁隆平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雜交水稻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方面。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發現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敗」作為雜交水稻的不育材料並發表了水稻這就是我們中國為什麼偏偏把袁隆平被給評為雜交水稻之父,就是因為他很厲害,為中國做了很多貢獻,這就是我們中國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3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鴻毛。」2021年5月22日「共如國勛章」獲得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這樣重如泰山的人物永遠地離我們而去。長沙市全體市民為他送,全國人民都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惦念他。
袁隆平爺爺1930年9月7日年出生於北京,江西德發縣人。1949年,袁爺爺各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南農學院,學習農作物專業。1953年,23歲的袁爺爺被分為湖南懷化一所農校當老師。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重的糧食飢荒,袁爺爺目睹了嚴重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心睡覺。只有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如識,盡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解決飢餓。他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十汗水十靈感十機遇二成功。他確信,雜交水稻能增產。可是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因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難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袁爺爺知難而進,他邁開雙腿,走進水的莽莽綠蔭,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賢料沒有見過報道的水稻雄性株,「功夫不怕有心人」,終於在第14天發現了一株雄花花葯不開裂,性伏奇特的品種。袁爺爺欣喜若狂。經過10年反復討論與實踐, 種植 雜交水稻增產1000億公斤以上,解決了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
袁爺爺一生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現在變成天上的星星照耀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4
今天,我看了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新聞,我心裡非常的難過,他在2021年5月22日13時去世,享年91歲。它是我們國家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他是所有中國人的英雄。
袁隆平爺爺這位可敬可愛的科學家,為中國解決了吃飯問題,一生奉獻給了水稻事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田疇,淡薄名利,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都能吃飽。
我聽爺爺奶奶講,在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人們,都是一個個吃不上人飯,天天餓肚子,個個餓的皮包骨頭,還有很多人甚至被餓死,那時候沒有糧食吃了,人們都是吃野草啃樹皮,有的連樹皮也吃不上。袁隆平爺爺發現了自然雜交水稻,他反復雜交試驗,研究出了人工雜交水稻,糧食的產量大大的提高,終於人們都有飯吃了。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他都在他的實驗田裡忙碌著,就算在他生病的時候也堅守在他的稻田。
他一生就為了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就矢志不渝的在田間和實驗室艱苦奮斗,他幾十年如一日,在不停地嘗試和摸索,最終終於心願得以實現。他艱苦奮斗,不怕困難的精神,他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他為祖國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樣的大人物,是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的。
今天中午我看著一大碗白白的米飯,心裡想著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消息,心裡很不是滋味。有了袁爺爺,我們每天才能吃的飽飽的,幸福的生活著。袁爺爺一路走好願天上您能笑著看著我們成長,我們會珍惜每一粒米。希望您歸去路上稻花飄香,溫暖明亮。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5
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湖南長沙的一個街道上,一輛靈車從醫院里緩緩駛出,上站滿了許多人,他們有的哭泣,有的獻花圈,還有的再說:「袁爺爺,一路走好!看到這個畫面,我不僅想到了袁爺爺的一些事情。
袁爺爺是我們全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研究出來的.水稻數量多而且重量大,以保證讓種植水稻的國家僅能解決溫飽。但是在以前的時候我們的國家卻不是這樣。
記得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當時的中國十分貧窮,解決溫飽都十分的困難。因為當時的糧食十分難種,一畝地一年的收成不到300斤。一家人一年的收成在300斤,遠遠不能讓家人們吃飽。
但是當袁隆平爺爺開始研究水稻之後,我們新中國的溫飽問題是成功解決了!袁隆平爺爺在1961年7月的一天,在農田裡發現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雜交水稻,於是開始了對雜交水稻的研究。袁隆平就開始全身投入發明雜交水稻的實驗中,在雜交水稻的研究中先後發明了第一二種雜交水稻,產量不下100噸左右。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中國的溫飽問題是成功解決了。
但是發明了第二代雜交水稻之後,袁隆平並沒有停下來,開始發明了第三代,在後來的的幾年中,袁隆平的團隊不怕艱難,終於發明出了第三代雜交水稻,產量是接達到幾千噸。
在袁隆平爺爺七八十歲的時候他還說要把雜交水稻搞到幾萬噸,他還說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把雜交水稻帶到世界的夢想。
現在我體會到了糧食來的十分不容易,所以我要好好的珍惜糧食,不去浪費糧食,好好去吃我們身邊的每一頓飯。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6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袁隆平的 勵志故事 充滿了奮斗和堅持的色彩,不畏艱難,知難而進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貫的原則。「一顆種子改變世界」是對袁隆平所作貢獻的詮釋。
這個勵志故事從袁隆平年輕的時候開始講起。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 畢業 ,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那時國家實行畢業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窮鄉僻壤的安江農業學校當教師,負責教三門課。然而就在這個落後的湖南鄉下,袁隆平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18年歲月——這些日子裡,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做農業科研,積累了大量的 經驗 。
那個年代的人都深受飢餓的折磨。1960年,嚴重的大飢荒像蝗蟲般掠過中華大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袁隆平內心的壯志被激發起來了,他發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自己的同胞吃飽!當時,科學家都認定水稻雜交沒有優勢,可是倔強的袁隆平不認輸,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都沒有使他氣餒。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走在實驗田裡,突然發現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驚喜之下,繼續潛心研究。終於,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7
我成功的秘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袁隆平
學校走廊里,掛著許多科學家、歷史偉人、革命烈士的海報照片和資料。平常路過的時候總會習慣性的看看,可總是感覺他們離我們似乎很遙遠。但最熟悉的,莫過於掛在我們教室對面牆上的袁隆平爺爺的海報,每天出了班級門,都會習慣性的看看。所以,每當看到袁爺爺的照片,聽到關於袁爺爺的新聞,總會有一種親切感。可能就是因為他一直在班級門口「守護」著我們的緣故吧。
聽過他的故事,知道他的功績,他和雜交水稻讓億萬人民不再為糧食而擔憂。
也許是巧合吧,彷彿總有一種冥冥中的註定,昨天下午放學的時候,最後又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袁爺爺的照片,才匆匆忙忙跑下了樓。
「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試驗田,那我一定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袁爺爺在地上播種,在天上灑下甘霖。一陣微風吹過,這些金黃的稻子見證了袁爺爺生而平凡,但卻無比偉大的一生。
「我有兩個夢,一個夢是超級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接的子有花生那麼大,叫做禾下乘涼夢。」
中國人民有一個夢,九十多歲高齡的袁隆平爺爺和他的孩子們,坐在金色波浪般的田地里,看著蔚藍的天空,那是「禾下乘涼夢」實現的那一天。
如今,國家的經濟水平突飛猛進,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我們似乎從不用擔憂糧食問題和醫護保障。可是,不要忘了,祖先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囑托,也不要忘了,無數像袁爺爺這樣,窮盡一生只為照亮來時路的那些偉人們。
所謂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我們有了今天「醫食無憂」的生活,正是偉人們窮盡一生為我們換來的幸福生活。他們忍受了我們難以想像的挫折,面對了我們不敢面對的苦難,負重前行,為億萬人民帶來幸福。
經歷過戰亂,體會過飢荒,為了萬千同胞甘願犧牲一切,受過傷害卻依然相信那個「禾下乘涼夢」的夢想。
最終,願意為世界留下不可多得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便是袁隆平爺爺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一個近乎完美的形象的原因。
國之脊樑,國士無雙。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名垂千古,萬世流芳。
彌留之際,正值正午。華夏大地千家萬戶傳來午飯香噴噴的味道。
一個聲音說道:「袁老,該走了」。
袁爺爺說:「再等等吧,我要看孩子們吃完午飯。」
袁爺爺待全國人民吃完午飯後,靜靜的離開了……
一日三餐,好好珍惜。袁爺爺,我們記住了,以後一定好好吃飯……
袁爺爺其實從沒有離開,他只是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8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盤中的每一粒米都要吃干凈,這是人們的勞動所得。2021年5月22日下午1點左右突然傳出來了一個噩耗,袁隆平爺爺去世了。我對袁隆平爺爺並不是很了解,後來在網上看到,原來人們平一夜是我國的水稻之父,我國的雜交水稻都是袁隆平爺爺一點一點研究發明出來的。才得以讓我們吃上這么優良的大米飯。
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課。在老師的手機視頻上,我們看到了原平爺爺生前與中央電視台的記者的對話。先來介紹一下袁隆平爺爺。生於193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十年,袁隆平已經親眼見證了許多人民被餓死的慘烈狀況。看著幾百萬人被活活餓死,袁隆平也立下了一個志向,讓水稻覆蓋全中國。於是近60年來,袁隆平一一一直在實現它的這個志向,他每天都辛勤的到地下勞作看著每一種水稻的好處和壞處,把他們在雜交在一起變成了一個新的水稻品種,這樣的水稻可以結合兩種水稻的優點。就這樣袁隆平爺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艱辛的勞動著,我們每人餐盤里的米飯都有袁隆平爺爺的身影。是這位老人家花了大半生時間為我們創造著優良的食物。我們應該向袁隆平致敬。
袁隆平爺爺還有一個夢就是禾下乘涼夢有一天晚上袁隆平爺爺夢到了比高粱還高的麥桿,和花生米一樣,豐滿的麥子,這樣的小麥足以讓全球剩下14億人口都能吃飽飯了。袁爺爺帶著他的團隊奔波了60餘年讓這個夢不再成為夢,而是變成了現實。
在視頻的最後一點,記者問到袁隆平醫院,您為什麼不把你發明出來的新的雜交水稻拿到外面去賣呢,這樣賣下來足有幾億美元那樣多,你也不愁吃穿了。但袁隆平爺爺卻說:「我不想當物質上的和首富,我要當精神上的首富。」這種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袁爺爺用自己的一生來為我們創造了食物,現在我們應當倍加珍惜食物,知道這些大米飯背後的來之不易。還要學習袁隆平爺爺身上的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9
在我爺爺奶奶那一輩,很多人都吃不飽飯,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袁隆平爺爺就是那個時代的人。由於經常見到挨餓的人們,一個夢想在他心中萌芽:「如果人們可以種出比人還高的禾苗,大到可以讓人乘涼,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挨餓了?」於是,他開始為了這個夢想而奮斗。
長大後,他投身雜交水稻事業。當時很多人都反對雜交水稻,認為雜交水稻無法培育。袁爺爺沒有因為這些人的反對而放棄,他帶領著他的小隊頭頂烈日,堅持拿著工具在田裡開展工作。經過無數次的研究試驗,他們終於發明了雜交水稻,這一成果使我國的水稻產量大幅增加,震驚了全世界。中國所有人都可以吃飯了,再也不會出現以前那種情況了。
但袁隆平爺爺並沒有停止他的研究,他不斷的改良雜交水稻,不斷地將中國的水稻產量提升又提升。不僅如此,他還把雜交水稻推廣到世界上很多國家,今天,雜交水稻養活了很多亞非國家,馬達加斯加甚至把袁隆平爺爺的頭像印在了鈔票上。
慢慢地,袁爺爺老了,但他依然沒有停下研究的步伐,以90多歲的高齡仍在田中工作。有一天,袁爺爺在海南做 報告 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醫生勸他靜養,但是他一直惦記這他的那片稻田,最終還是義無反顧地回到稻田裡去,終於傷情惡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袁隆平爺爺雖然離開了人世,但是他的精神永世長存。我要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絕不浪費。我更要學習他的精神,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將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自己的一份力。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0
盛世無飢餒,含笑傲蒼穹。
——題記
你的一生是詩,讓人痴,讓人醉,痴迷於你的辛勤勞作中,沉醉於你的憂國憂民里。你的一生是偉大的,年少時便立下兩個偉大的夢,你讓人敬讓人畏;你的一生是辛勞的,一畝田可收獲2000萬水稻,便是你日以繼夜在田間勞作最真實的寫照。你讓人敬讓人仰。
多年前在書本上的驚鴻一瞥,我記住了你,那時你已功成名就,卻仍在試驗田裡辛勤研發產量更高的雜交水稻。也許你的一生在多年前就已註定,一次次實驗的失敗,一次次的瓶頸與一次次的迷茫,都無法止住你堅定而偉大的腳步。因為你知道,身上背負著的是全國14億人口的溫飽大事!你不辭勞苦,研究出來的最新型雜交水稻,令全世界人民都嘆為觀止,令別國望塵莫及。
夜深了,雪落了,看著試驗田裡的水稻,你憶起了從前,少年的夢,充滿了朝氣與炙熱,可你卻從未後悔過,你愛這一畝三分地;你愛祖國那廣袤的土地;你愛腳下的每一捧黃土,每一顆石粒……彼時,你有的只是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祖國無私奉獻的一腔熱血。這一刻,你是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我恨自己,恨自己晚生了70多年,沒能陪你走在試驗田旁,看你認真研究的樣子。有人說你腰纏萬貫,那是他們不了解你,你的風采早已蓋過了那個時代,你的身姿如高山般,不畏懼任何風雨。
袁隆平——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院士;一位胸懷人民,內心坦盪,令人懷念的雜交水稻之父。
就是這樣一位驚才艷絕的國士,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於2021年5月22日在長沙與世長辭了,那一天舉國悲鳴,全國人民都沉浸在悲傷中。
袁老,願你的魂,永不泯滅,我想寫下你的名字,寫在心裡,永遠。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0篇相關 文章 :
★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0篇
★ 大國糧倉電影記錄觀後感心得10篇
★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十篇
★ 2022大國糧倉電影個人觀後感(10篇)
★ 觀看《大國糧倉》2022觀後感十篇
★ 2022《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精選5篇)
★ 電影《大國糧倉》2022觀後感五篇
★ 《大國糧倉》觀後感
★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
★ 焦裕祿精神個人學習感受600字範文10篇
3. 雖然袁隆平先生已經離開了,但是我們會永遠懷念他,曾經都有誰扮演過他呢
袁隆平獲得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改革先鋒"和未來科學大獎等榮譽的袁隆平,在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之際,又獲得"共和國勛章"。從第一期超級稻到第四期,以及每公頃 16 噸、17 噸和 18 噸攻關目標的實現,中國雜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水平始終領先於世界。
陶海陶海應該是所有扮演者中,最為特別的一位。因為他所扮演的「袁隆平」,跨越時空和「宋應星」握手見面。並且他也是最近才扮演過袁老的演員,之前陶海還在塑造「袁隆平銷隱嫌」的角色,結果才短短兩個月,真正的袁隆平爺爺就離開了我們,讓人感到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