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我的姐姐》,張子楓飾演的姐姐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我的姐姐》是一部極具中國家庭特色價值觀的電影,老一輩對於家庭中孩子存在了非常嚴重的重男輕女的表現,覺得女孩子在家庭的角色中就是不如男孩子來的重要,什麼好的條件都要緊著男孩子來,因為老一輩的家庭觀念和教育也影響著下一代孩子的思想。張子楓飾演的的角色讓人印象深刻,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第三點,堅強。我們也可以看到安然是個十分堅強的姐姐。在爸媽離開人世時候,相繼而來的自己的另一半也離開自己了,親情和愛情都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並且自己想走出小鎮出去看看大城市的願望也變得如此的渺茫,因為弟弟還需要她的照顧,不可以留下弟弟一個人,這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但是這些都沒有讓安然放棄自己的生活,她重振旗鼓,重新找回自己,跟弟弟兩個人開啟美好的生活。
2. 我的姐姐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由張子楓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在豆瓣評分中,目前獲得的分數是7分,這個分數在豆瓣評分中算是中規中矩,是屬於比及格線高一些的水平。其實《我的姐姐》這部電影最開始的豆瓣評分有7.6分,但是後來觀影人數越來越多,而且打分的人也越來越多,評分也開始慢慢下降,如今停留在7分很長一段時間,想來這就是這部電影最終的分數了。
最後,《我的姐姐》講述的故事本身也容易引起爭議,本身社會上關於“扶弟魔”的新聞就很多,很多人對“扶弟魔”有天然的惡意,但是很多人看了電影以後,又希望張子楓扮演的安然撫養弟弟,所以說這部電影的評分會落到7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3. 如何評價電影《我的姐姐》
總地來說,故事的取材很真實(那又怎樣,這么多年各種家庭倫理肥皂劇翻來覆去拍,題材也僅僅是貴在真實、早就不新穎了),但是故事的發展卻極其生硬。演員彷彿是導演的提線木偶,更別提6歲的小孩的一系列表現,彷彿就是導演搶了這么一個小孩的身體在念台詞。
女主面對著本就親情斷裂(從小打罵的爸、背著自己改高考志願、大學之後就沒花過一分錢)的原生家庭、一年沒見過幾面根本沒有感情基礎甚至說陌生的6歲弟弟,很多行為根本不合常理。
要不是我和我女朋友都不是獨生子女,我們差點就信了;要不是我和我女朋友都是醫學生,我們差點就買賬了。
女主就算18歲高考畢業,護理專業讀了4年或5年,考證參加工作,按照在電影里的表現怎麼也得有一兩年的工作閱歷了,這時候至少也25歲了。這還是假定女主是本科護理。如果是專科,還要先專升本,那就更久了。那就按女主是25歲吧。
你說你是性格原因不願意說話也就算了,電影前半段小孩再怎麼搗,女主要麼是躲躲躲,要麼就說的話幾乎沒幾個字是在點上的。正常人面對一個這樣沒有教養也不懂事的熊孩子,早就該,「你爸媽已經死了,肉包子?自己買去。敢鎖門?反手把你關門外面,你鬧去?」
熊孩子敢來搗電腦鍵盤?這個動作至少重復了六七次,一開始是用手搗,女主就換位置,換姿勢,然後是爬到沙發上用腳搗,左腳搗完右腳搗……我都看不下去了,這種情況不巴掌甩臉就算好的了。對這個情景中的姐姐來說,小孩不能碰別人東西、要懂事的道理,是需要教的,你不教,以後他還使勁煩你。你指望著平白無故就把6歲小孩感化了?得虧這是在電影里。
看到有別的答主說,女主缺愛,是弟弟給了她愛。敢問弟弟給了她什麼愛?6歲,幼兒園都沒畢業,跟姐姐一起過了這么久還是沒學會穿鞋子系鞋帶,還是依然那麼鬧騰,你說他懂燒水泡姜?
6歲的小孩會說「我就想你陪我?」說「我想去那個叔叔家玩玩具」還差不多。
女主被叫了幾聲姐姐,就心軟了?跟弟弟的互動戲,還有跟父母的懷念戲,壓根不存在的感情基礎,硬是發展起來了。
男朋友也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唯一的貢獻是讓觀眾看清楚,男朋友的家人頂多也就是想著趕緊結婚,給生個兒子罷了。剛跟家長見第一面就說起兩米二的大床和嬰兒房了,這也有點太司馬昭之心了。
且不說舅舅是怎麼精準定位到女主是從哪個單元門走出來的,舅舅指示小孩跑過去叫媽媽,是個什麼動機?6歲小孩懂不懂什麼叫男朋友什麼叫談戀愛?這一段除了讓觀眾看到小孩的令人討厭、舅舅的無厘頭和女主回家之後又雙叒叕沒有爆發的悶炮,對整部影片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結尾也是,就硬洗成所謂的「開放式結尾」——自己好生備考考研,孩子都給別人家養了幾個月了,結果你考上了,機票買好了臨走前一天了,才來簽協議,然後你又不捨得了?又把孩子從別人家帶走去踢球?
這如果也能說成是「去養父母的草坪上踢球告別」——導演好不容易煽情,給了那麼久的慢鏡頭看子楓妹妹如何把眼淚憋出來,手顫顫巍巍了那麼久愣是沒簽下字,然後一聲不吭就把自己小孩拽走了,敢情捨不得,出去瘋跑一圈又給孩子送回來了,這不是逗人玩呢?
有的答主還說女主要把孩子接走,說什麼不影響追夢,真是搞笑,6歲的小孩,完全撫養成人還需要多久?12年,前面說過女主已經至少25歲左右了,25+12=37,女主怎麼自己帶?更何況現在還是6歲,就算賣了房子有點錢,就一定能比養父母給他更好的生活嗎?將來到了青春期,吵架必然會有「你當初為什麼要帶走我?你能給我什麼?你能當我爸媽嗎?你算老幾憑什麼管我?」這樣的問題出現。這壓根就是異想天開。
4. 電影《我的姐姐》中有哪些戳心的細節
電影我的姐姐中有一些戳心的細節,最打動人的應該是姑媽。
從一開始,葬禮上,姑媽哭的很傷心,但是當有客人來祭奠弟弟的時候,她能站起來堆起笑臉,去照顧所有的人,這大概就是成年人,連自己的傷心都不能發揮的盡興
再到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弟弟的撫養問題,對姑姑非常的不解,明天她也是女人,為什麼會說出姐姐一定得撫養弟弟,因為他們家就這么一個弟弟,以後還得靠他,當時對姑媽還沒有什麼好感
再到後來,表姐跟姑媽吵架,說她,你不命苦誰命苦,姑媽也沒有氣惱,還是去給弟弟拿被子,當時覺得這個姑媽是真的操勞,脾氣也是真的好
然後姐姐在咖啡店「面試」領養家庭,姑媽非常生氣的把杯里的水倒在了姐姐身上,說她丟人,說如果她敢把弟弟送走,就去法院告她,姐姐非常生氣的走了,之後有一個小細節,服務員送上來一杯咖啡,姑媽跟服務員說了謝謝,在剛剛吵完架的時候還能跟服務員說謝謝,足以證明她的涵養;之後姐姐把咖啡倒進了杯子里,還把杯子上的最後一口也舔進嘴裡,就是養成的節儉的習慣,因為平時要照顧的人太多,生活比較艱難,所以就會有這種不浪費的習慣
再之後,姑媽流著淚,在弟弟的領養協議上簽字,然後說說姐姐,你怎麼對得起你爸媽,但是等姐姐去男朋友家給男朋友的媽媽過生日的時候,姑媽還是去給弟弟做飯吃,給她們收拾屋子,當姐姐還在慪氣說已經找好了家庭,讓姑媽可以去告自己的時候,姑媽說,長輩說你兩句還當真了,當時姐姐也是一愣,也是為姐姐以後的轉變打下了基礎
之後是姐姐去醫院看病倒的姑父,說出了小時候在姑媽家被姑父看洗澡,姑媽明顯一愣,在姐姐走後,打姑父,但是最後又倒在了姑父身上,一個是抱怨姑父,也是埋怨自己沒有照顧好姐姐,但是最後的一倒,彷彿也是再說,自己現在只有姑父這么一個依靠,但姑父病倒了不是依靠反而是累贅,因為有病人,自己沒有能力幫侄女更多
在最後,姐姐從姑媽家離開,姑媽一邊把套娃裝好,一邊說著簡單的俄語,祭奠和懷念自己的青春,和根本沒有完成的夢想,但是在客人來的時候,依然是摸乾眼淚,笑臉相迎,和最初葬禮上的情節呼應
最後一個配角,就是舅舅。從最開始葬禮上,跟姑媽形成鮮明對比,風輕雲淡的跟別人打電話說自己的姐姐和姐夫出車禍走了,然後還一邊打著麻將,賴著錢,活脫一個紈絝子弟;再到後來,每一次他出場,都是為了錢,為了那個貨車司機賠償的錢,甚至是為了賣房子的錢;但是在堂姐結婚的那天,他徹夜打麻將,然後來到姐姐家,讓姐姐把他的錢帶給堂姐,並且幫他拍照,晚上也講了自己原本打算每年都給妻女拍照一直到女兒結婚,但是才拍了五年,就離婚了,他頭一次以懺悔的形象出現,讓人突然心頭一軟;
直到最後,姐姐去爸媽的墓前告別,出來發現了正在喝酒的舅舅,他說,自己每星期都會過來,姐姐也是一愣,才有了最後跟舅舅說的,如果你是我爸爸就好了。從最開始覺得他是一個不知感情的賭博鬼,到最後發現他也只是誤入歧途把一切都搞砸了的「笨蛋」。舅舅的形象,其實也是在那個重男輕女背景下「弟弟」的一個縮影,並不是每一個被寵著、讓著長大的弟弟都能成人成才,也算得上是對於這種重男輕女思想的批判和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