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米VR眼鏡和頭戴影院有什麼區別
頭戴影院和一般游戲VR眼鏡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視場角
視場角,英文 Field of View(FOV)。簡單來說,視場角就是畫面所顯示的邊緣與自己眼睛連線的夾角。如下圖所示,AOB角就是水平視場角,BOC就是垂直視場角。
大多數VR視場角基本上在120°,因為120°是人眼視野范圍內,較為直接清晰能看到的畫面。PS VR的視場角是100°,三星VR的視場角是110°。而且早磨皮,VR設備也不斷追求大於120°范圍的視場角,因為對於游戲來說,視場角越大越有沉浸感。
但觀影並不是這樣,過大的視場角尤其是在頭戴設備,長時間使用會引起頭暈等不適。我們去影院也許可以體會到,坐在第一第二排反而會游答因為屏幕過大,而感到視覺上的疲憊不舒適,看畫面邊緣部分也很吃力,所以影院最佳位置往往是靠中間幾排。頭戴影院主要模擬的是電影院情景陸差,所以更加追求舒適的觀影位置。比如小米頭戴影院的視場角是63°,剛好是比較舒適的觀影范圍。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VR設備清晰度都一般,畫面能明顯感覺到柵格點。因為人家本身就不是為了長時間觀影而製作的,而是將方向和成本預算放在了其他地方。而因為屏幕會經光學放大,單是內部屏幕像素數據,無法完全代表實際體驗中所感受到的清晰度。而PPD(視場角中平均每1°夾角像素點數量)這個數值就能體現出實際感受中的清晰度。而1k出頭的小米頭戴影院PPD就高達35,畫面十分細膩清晰。
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頭戴影院是VR嗎?其實嚴格來說,頭戴影院也是VR衍生物,但它走向了與游戲VR不同的另一條道路,他選擇固定觀影舒適視場角,優化畫面色彩清晰度等感受。常規VR起碼3k上下,小米頭戴影院能壓在1k的價格,主要原因是它只選擇了一個方向去優化,而且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B. 只想用來看VR電影和視頻的話買哪款VR比較好最好是比較方便的一體機
你的預算是多少。如果是200塊以下的話,就買搭配手機的VR眼鏡盒子,這個就比較隨意了,暴風魔鏡、千幻魔鏡、小宅、小米等這些都可以考慮。
如果是要一體機的話,有幾個是可以考慮的:
pico goblin一體機,1800多塊,算是最便宜的VR一體機了。HTC的Vive focus,3999塊,偏貴,不過有3K的解析度。
pico也有個差不多的同款,pico Neo,3DOF(3個自由度)的手柄的話是3999塊。6dof(6個自由度)的雙手柄的是5299塊(觀影估計你也用不到了)。
然後oculus和小米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2018年Q1季度應該會發售,海外價格是199美元,國內目前價格還不知道,這個可以關注。
最早的 VR 技術可以追溯到 1956 年的 Sensorama。它集成了 3D 顯示器、氣味發生器、立體聲音箱及振動座椅,內置了 6 部短片供人欣賞,然而巨大的體積使它無法成為商用娛樂設施。1961 年,飛歌公司研發了一款頭戴式顯示器 Headsight。它集成了頭部追蹤和監視功能,但主要用於查看隱秘信息。
1966 年問世的GAFViewMaster 是如今簡易 VR 眼鏡的原型。它通過內置鏡片來達到 3D 視覺效果,但並未搭載任何電子虛擬成像器件或音頻設備。
1968年問世的 Sword of Damocles (著名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通常被認為是虛擬現實設備的真正開端。它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發,為後來 VR 甚至是 AR (增強現實)設備的發展,提供了原型與參考。
1984 年,第一款商用 VR 設備 RB2 誕生,配備了體感追蹤手套等位置感測器,設計理念已與現代的主流產品相差無幾。 1985 年, NASA 研發了一款 LCD 光學頭戴顯示器,能夠在小型化輕量化的前提下提供沉浸式的體驗,其設計與結構後來也被廣泛推廣與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