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3D電影質感

3D電影質感

發布時間:2024-06-19 12:30:48

❶ 為何11年後再看阿凡達依舊是神作這部電影有哪些亮點

11後《阿凡達》重映並再次收獲一波好評。不得不說,《阿凡達》的確是一部神作,因為它開啟了電影史上的又一個新時代。

《阿凡達》之後,許許多多大片通過3D技術,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個立體生動的世界。影片本身就在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關於這部電影的亮點我認為無論是從電影技術還是故事情節來看,《阿凡達》都算得上是經典。

總之,《阿凡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電影,高水平的特效,豐富的主題情感,值得我們期待它的後作。

❷ 能用3D眼鏡看的出效果的有哪些電影(略舉一二)

樂火男孩》:中國首部3D電影 中國首部數字3D立體電影《樂火男孩》將於今年暑期檔在全國公映,導演林華全表示,自己當初決定拍攝該片也要突破層層的心理關口,相對於普通二維影片的拍攝,立體影片的投資費用要高出兩三倍。而讓林華全斗膽一試的信念是「越危險的地方越有機會」,他說:「如果大家都一窩蜂去拍一個題材,這個導演就不特別,成功的機會也就不大。」 《樂火男孩》的3D場面集中在歌舞部分,再有就是拿著大鉛筆戳向大銀幕、用魚竿釣起掉入河中的錢包等……該片也並非炫耀特技的電影,對於這部歌舞青春片來說,3D更像是個噱頭。 《飛屋環游記》 上映日期:2009年8月4日 《飛屋環游記》講述一位名叫卡爾的老人與8歲的小男孩小羅,乘坐由無數氣球牽引升空的飛屋踏上冒險旅程的故事,被譽為是今夏最不可錯過的影片之一。《飛屋》上映之後,獲得了全美媒體的交口稱贊——《好萊塢報道》的影評稱:「這是一部迷人、感人的電影,是無可爭議的皮克斯有史以來最棒的影片。憑借《飛屋環游記》,皮克斯再度把3維動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綜藝》雜志也盛贊:「也許這樣的故事聽起來讓人厭倦,但是《飛屋環游記》卻用其深刻的想像力和無數的驚喜消除了這些顧慮。當然還有那關於夢想實現和夢想被擱置這兩點間的巧妙平衡,深深的打動人心」;《芝加哥太陽報》的老牌影評人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也大誇道:「這真是一部很棒的影片!它講了一個非常棒的故事,而且每一個角色都是那麼鮮活,那麼讓人信服。」目前《飛屋環游記》在著名影評網站「爛番茄」的好評率高達97%,絕對是明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種子選手。 《飛屋環游記》同時還是皮克斯第一部需戴特製眼鏡觀看的3D影片,中文配音版與英文原聲版都將於8月4日起,在全國擁有3D播放設備的影院上映。 《豚鼠特工隊》 上映時間:2009年7月24日 動物版007《豚鼠特工隊》採用真人與3D動畫相結合的方式,主角是幾只裝備了高科技間諜裝備、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豚鼠,他們為阻止邪惡的億萬富翁掌管世界展開間諜行動。生動細致的動畫形象、精心設計的場景、幽默的對話、以及真人表演與3D動畫的完美結合,影片《豚鼠特工隊》的精彩看點確實不少,此外影片還請來了好萊塢一線明星尼古拉斯·凱奇和佩內洛普·克魯茲等擔任幕後配音,相信能吸引更多成年觀眾。據說該片中豚鼠的形象相當寫實,令不少鼠類過敏者倒抽涼氣。 《死神來了4》 上映日期:2009年8月28日 從《死神來了》中的空中飛機大爆炸,到《死神來了2》的高速公路連環撞,然後是《死神來了3》中的急速過山車……2000年、2003年、2006年,「死神」每三年就要在大銀幕上讓觀眾體驗一把各式各樣的「死亡」刺激,從沒有遲到過。從該片公布的劇照來看,有人在拖車尾部被點燃;有人被坍塌的建築半掩埋,鋼筋扎進脖頸;有人在洗車時驚懼尖叫,奮力拍打擋風玻璃;人們在影院里戴著眼鏡看3D電影,但他們貌似已經死去,爆米花撒在胸前……種種可怕景象,血腥一如過去。 《天神下凡》 上映日期:2009年12月18日 科幻片《天神下凡》的故事講述了在未來世界中,一個傷殘地球老兵通過DNA克隆技術成為Na'vi人,最後率領潘多拉星球眾生為了生存而戰。該片的男主角是來自澳大利亞的薩姆·沃辛頓,女主角是曾在《幸福終點站》和《加勒比海盜》出演配角的佐伊·薩達納。薩姆·沃辛頓在《天神下凡》引爆前,還將在另一部大片《終結者4》里扮演男主角,與克里斯蒂安·貝爾搭戲,他勢必成為明年竄紅速度最快的外籍男演員。 10年前,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獲得了11項奧斯卡大獎,這讓「世界之王」在以後的10年內沒有輕易拍出任何作品,而這部《天神下凡》不僅承擔著卡梅隆再造輝煌的壓力,同時也要實現它在技術領域成為新領軍的重任。 詹姆斯·卡梅隆介紹說:「我們的目標是讓本片成為一部可以直觀的3D立體電影,所以毫無疑問,我們必須藉助強大的IMAX來實現這一理想,它能讓整個影院的視聽效果達到極致,讓觀眾難以抗拒。」《天神下凡》完成後期製作版本後,將通過數位轉制技術,轉化成IMAX格式在特大銀幕上放映。但在前期製作中遇到的最大技術瓶頸,便是如何實現3D效果,讓觀眾欣賞到影像跳出銀幕的驚人場面。《天神下凡》將有60%的畫面採用CG動畫技術製作,40%的鏡頭由真人演出,而真人演出的部分也將經過大量VFX(視覺特效技術)的處理,從而使影片中的所有畫面質感都趨於真實。此外,《天神下凡》動用了卡梅隆拍攝IMAX紀錄電影《深海幽靈》時使用的Fusion3D攝影系統,在維塔技術力量的支持下,影片採用3D動作捕捉技術對演員的表演進行采樣和處理,卡梅隆把這種技術叫做FPR。 《玩具總動員(1、2、3):3D》 上映日期:2009年10月2日、2010年6月18日 《美女與野獸》 上映日期:2010年2月 迪士尼近日正式宣布了今年10月2日在美國本土他們將以2片連映的形式推出皮克斯名作《玩具總動員》與《玩具總動員2》的3D版本。觀眾只要花1部片子的錢就可以看到2部3D影片了,而這次的3D版上映只會持續2個星期。然後在2010年暑假《玩具總動員3》也將以3D形式正式登場! 從迪士尼角度講,這次上映策略的調整其實是給另外1部迪士尼的3D影片讓路,因為迪士尼已經定於2010年2月推出他們自家經典動畫作品《美女與野獸》3D版。《美女與野獸》也將成為第1部被轉制為3D立體電影的2維動畫,平面的2維動畫如何變為立體的3D電影實在值得人們期待。而據悉,迪士尼在這次的ShoWest大展上展示了《美女與野獸》的開場曲「Belle」的3D版,到場的觀眾表示雖然這不像新的3D電影那麼震撼,但是效果還是相當讓人滿意的。 《愛麗絲夢遊仙境》 上映日期:2010年3月19日 《愛麗絲夢遊仙境》也是伯頓與老搭檔約翰尼·戴普的再度合作,戴普將在本片中扮演瘋狂帽匠。據悉,迪士尼不久前在他們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展示了戴普的首張「定裝照」,贏得了在場觀眾的一致贊嘆,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戴普至今最「詭異」的角色。 而關於影片本身,伯頓曾在之前表示這不是照搬原著或者說是50年代同名迪士尼經典動畫的翻拍版。伯頓對故事進行了大量的修改,本片中愛麗絲會比原著中描寫的年齡大得多,伯頓把愛麗絲設定在了17歲(從他選的演員也能看出來),設定為1個與當時現實社會格格不入的角色,於是她重返仙境,展開了一段新的冒險。 迪士尼影業主席Mark Zoradi表示「伯頓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就是一部為強大的IMAX-3D量身訂制的影片,伯頓將帶領觀眾們跳進兔子洞,去體驗那些棒極了的角色,精彩的冒險和幽默。」 《史萊克4》 上映日期:2010年5月 在拯救公主,尋找到真愛並且穩定住了「遠得要命」王國後,並且有了「小史萊克」後,我們的史萊克成了一個居家好男人。自然的,隨著時間的飛逝,史萊克開始懷戀自己的本性「怪物」的一面。他又開始嚮往那些真正怪物過的生活。於是史萊克被格林童話中的著名角色小精靈侏儒怪所欺騙,與他簽訂了一份協議,使自己陷入了另外一個版本的「遠得要命」王國的世界裡。在那裡侏儒怪是國王,史萊克也得到了真正怪物的「對待」,被追殺,更重要的是,在這個世界裡史萊克和菲歐拉沒有相遇過。在認清事實後,史萊克終於決定為挽回自己本應有的「真愛」而奮斗! 《怪物史萊克4》定於2010年5月21日上映,並且會以3D形式推出,還將登陸IMAX影院。 《藍精靈》 上映日期:2010年12月17日 美國導演拉加高斯內爾將執導動畫電影《藍精靈》,該片計劃以3D和2D制式在上映。高斯內爾的導演作品包括《小鬼當家3》、《一吻定江山》等,去年由他執導的《比佛利拜金狗》也相當賣座。據悉,電影版《藍精靈》將結合真人演員和電腦動畫,讓演員與影片中的小動物們進行對話。 「藍精靈」的動畫形象由比利時漫畫家皮埃爾·居里福特創造,1981年被改編成電視動畫片播出,隨即風靡全球。目前「藍精靈」的動畫片已經被翻譯成30種語言,帶動起來的產業規模約在40億美元左右,以它們為基礎開發出來的產品涉及玩具、唱片、影視、游戲等諸多門類,每年由此產生的版稅收益高達500萬至1200萬美元。 《丁丁歷險記》 上映日期:2011年12月23日 該片的演員陣容包括了「007」丹尼爾·克雷格、「僵屍肖恩」西蒙·佩吉以及「比利·艾略特」傑米·貝爾,《指環王》的導演彼得·傑克遜還將擔任本片的製片人。如此超豪華陣容,會讓這部首次採用3D捕捉技術拍攝的特效大片在兩年後掀動一場全新的視覺革命。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改編自比利時小說家埃爾熱的同名系列小說之一。原著小說已被譯成48種文字,在全球的總銷量高達1.44億冊,今年還是《丁丁歷險記》誕生80周年。在好萊塢拍攝的這部電影中,埃德加-懷特選擇了《獨角獸號的秘密》這本出版於1942年的小說改編。影片講述了丁丁買了一隻船模送給船長,這艘古老的船模叫作「獨角獸號」,背後隱藏著紅色拉克姆海盜的故事,而船的桅桿中還藏匿著阿道克船長祖宗流下的藏寶地圖。丁丁、白雪(去她博客看看)和船長打算揭開獨角獸號的秘密,但困難卻接踵而

❸ 為什麼3D電影和普通電影不一樣3D電影是怎麼做出來的

基本原理
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如在每架放影機前各裝一塊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 立體電影效果
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互補色、開關、柱鏡、狹縫光柵等都是在保證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這一基本原理上的幾種屏幕觀看立體的不同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在屏幕上看立體的方式會更多。
原理解析
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見角度不同,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立體電影的原理即為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亦以兩台放影機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銀幕上,以供左右眼觀看,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 立體電影原理
符合人眼觀看的角度來拍攝。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放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利用人的雙眼視角差和會聚功能等特性拍攝的放映時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普通的電影或照片都是一個鏡頭從單一視角拍攝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據生活經驗(如近大遠小、光線明暗)產生空間感。而立體電影則是由從類似人兩眼的不同視角攝制的具有水平視角差的兩幅畫面組成的,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幕上呈雙影,通過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觀眾左眼看到的是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的是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於是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觀眾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後深處,有的脫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給人以身臨其境的逼真感。採用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的立體電影受觀眾廳座位區位置的嚴格限制,觀眾頭部不能隨便移動,否則立體效果消失,因此觀眾感到異常不便。在戴眼鏡觀看的立體電影中,廣泛採用著彩色眼鏡法和偏光眼鏡法。彩色眼鏡法是把左右兩個視角拍攝的兩個影像,分別以紅色和青(或綠)色重疊印到同一畫面上,製成一條電影膠片。放映時可用一般放映設備,但觀眾需戴一片為紅另一片為青(或綠)色的眼鏡。使通過紅鏡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紅色影像,通過青色鏡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點是觀眾兩眼色覺不平衡,容易疲勞;優點是不需要改變放映設備。初期的立體電影常用這種方法。1985年日本築波國際科技博覽會上展出了採用這種方法的球幕黑白電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鏡法的立體電影,從1922年開始一直為各國所重視,有些國家已和大視野的電影相結合,拍成質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體電影。這種電影在放映時,左右畫面以偏振軸互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會破壞偏振方向的金屬幕上,成為重疊的雙影,觀看時觀眾戴上偏振軸互為90°、並與放映畫面的偏振光相應的偏光眼鏡,即可把雙影分開獲得立體效果。由於製作和放映工藝的不同,偏光立體電影有雙機和單機之分。1985年的築波博覽會上展出了70毫米大銀幕彩色立體電影。自60年代以來,中國拍攝的立體電影是採用偏振光方式觀看的立體電影。 蘇聯在70年代研試了全息立體電影,觀看時不必戴眼鏡,有很大的影像亮度范圍。由於觀眾眼睛的視覺調節和收斂是自然的,不會引起過分緊張和疲勞,觀眾只要轉動頭部,即可看到如同實物那樣的位置變化,比普通電影有更大的深度感,就象真實物體那樣。這種電影仍在研究試驗階段。
偏振技術
你看過立體電影嗎?你知道它的道理嗎?它就是應用光的偏振現象的一個例子。在觀看立體電影時,觀眾要戴上一副特製的眼鏡,這副眼鏡就是一對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這樣,從銀幕上看到的景象才有立體感.如果不戴這副眼鏡看,銀幕上的圖像就模糊不清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要從人眼看物體說起。人的兩隻眼睛同時觀察物體,不但能擴大視野,而且能判斷物體的遠近,產生立體感。這是由於人的兩隻眼睛同時觀察物體時,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體的左側面較多,右眼看到物體的右側面較多,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立體電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方向同時拍攝下景物的像,製成電影膠片。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把用兩個攝影機拍下的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體電影,就要在每架電影機前裝一塊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兩架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用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像直接觀看那樣產生立體感覺。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我國在八十年代製作的立體電影是採用一個鏡頭拍攝和放映的立體電影,兩套圖象交替地印在一條電影膠片上,還需要一套復雜的光路裝置及偏振系統,這里就不一一涉及了。
編輯本段立體電影製作流程
劇本討論
立體影片製作客戶的要求,主要訴求點,製作師交流與溝通。
概念設計
業內通用的專業立體電影流程前期製作,內容包括根據劇本繪制的動畫場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維設計以及整體動畫風格(色調,節奏,情緒,泥塑---魔戒,星戰,綠巨人等)定位工作,給後面三維製作提供參考。
分鏡故事板
根據文字創意劇本進行的實際製作的分鏡頭工作,手繪圖畫構築出畫面,解釋鏡頭運動,講述情節給後面三維製作提供參考。
粗模
在三維軟體中由建模人員製作出故事的場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為故事板(Layout)做准備。
3D故事板(Layout)
用3D粗模根據劇本和分鏡故事板製作出Layout(3D故事板)。其中包括軟體中攝像機機位擺放安排、基本動畫、鏡頭時間定製等知識。
3D角色建模型\3D場景\道具模型
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制、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在三維軟體中進行模型的精確製作,是最終動畫成片中的全部「演員」。
貼圖材質
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制、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對3D模型「化妝」,進行色彩、紋理、質感等的設定工作,是動畫製作流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骨骼蒙皮
根據故事情節分析,對3D中需要動畫的模型(主要為角色)進行動畫前的一些變形、動作驅動等相關設置,為動畫師做好預備工作,提供動畫解決方案。
分鏡動畫
參考劇本、分鏡故事板,動畫師會根據Layout的鏡頭和時間,給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動的對象製作出每個鏡頭的表演動畫,有人工設定關鍵幀,也有動作捕捉器。動畫調節在三維動畫中是與二維動畫類似的思考方法,但在這個工作上三維動畫有很大的優勢。我們知道二維動畫在製作時有「原畫師」和「動畫師或中間畫」,在三維動畫的世界之中設計者做的是「原畫師」的工作,我們操作骨骼系統在不同的關鍵幀設定動畫。而「動畫師」的工作則全部由計算機自動完成。
燈光
根據前期概念設計的風格定位,由燈光師對動畫場景進行照亮、細致的描繪、材質的精細調節,把握每個鏡頭的渲染氣氛。
3D特效
根據具體故事,由特效師製作。若干種水、煙、霧、火、光效在三維軟體(Maya)中的實際製作表現方法。
分層渲染/合成
動畫、燈光製作完成後,由渲染人員根據後期合成師的意見把各鏡頭文件分層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圖層和通道。 配音配樂 由劇本設計需要,由專業配音師根據鏡頭配音,根據劇情配上合適背景音樂和各種音效。片子的音樂可以作曲或選曲。這兩者的區別是:如果作曲,片子將擁有獨一無二的音樂,而且音樂能和畫面有完美的結合,但會比較貴;如果選曲,在成本方面會比較經濟,但別的片子也可能會用到這個音樂。 旁白和對白就是在這時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對白完成以後,在音樂完成以後,音效剪輯師會為影片配上各種不同的聲音效果,至此,一條立體電影的聲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准備完畢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將以上所有元素並的各自音量調整至適合的位置,並合成在一起。這是立體電影製作方面的最後一道工序,在這一步驟完成以後,則立體電影就已經完成了。
後期剪輯
用渲染的各圖層影像,由後期人員合成完整成片,並根據客戶及監制、導演意見剪輯成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
編輯本段觀看方式
1. 空分法
電影院中普遍採用。 現在有不少影院都擁有3D立體放映廳,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來播放兩個攝影機拍下的電影,在屏幕上就會同步出現兩組有差別的圖像,一般用偏振眼鏡觀看,也有用光譜眼鏡的。
不閃式3D技術
不閃式3D 電視方式是最接近我們實際感受立體感,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在電影院里享受生龍活虎的3D影像,能夠同時看兩個影像把分離左側影像和右側影像的特殊薄膜貼在3D電視表面和眼鏡上。通過電視分離左右影像後同時送往眼鏡,通過眼鏡的過濾,把分離左右影像後送到各個眼睛,大腦再把這兩個影像合成讓人感受3D立體感。 不閃式3D的特點:有關視角方面,在視聽推薦距離內觀看時不閃式3D全然不成問題。比如,除了在一米以內站著、坐著或者用非常不正常的姿勢觀看電視以外,在3D電視視聽推薦距離內觀看時沒有任何問題的。 唯一缺點是播放1080p時只有540p,也就是畫質減半,導致效果不明顯。 不閃式的優勢 首先沒有閃爍,能體現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不閃式3D沒有電力驅動,可舒適佩戴眼鏡並且全然沒有閃爍感。因此可以盡情享受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看實際測量閃爍程度的數據就能知道數據幾乎是零,不會有頭暈的狀態出現。 能夠用輕便舒適的眼鏡享受3D影像。不閃式3D眼鏡輕便、價格合理,還可以使用夾套眼鏡讓配戴眼鏡的人也能舒服使用。 體現沒有重疊畫面的3D影像。畫面重疊現象是因為右側影像進入左側眼睛或左側影像進入右側眼睛而發生的。不閃式3D所使用的特殊薄膜分離左右影像後體現3D影像,所以不會發生畫面重疊現象享受好像看到活生生的真實物體的立體影像。通過實際測量畫面重疊的數據就能知道不閃式3D的重疊數據是人無法感知的水平。
2. 互補色技術
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現在也比較成熟,有紅藍、紅綠等多種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色分法會將兩個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這樣視頻在放映是僅憑肉眼觀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以紅藍眼鏡為例,紅色鏡片下只能看到紅色的影像,藍色鏡片只能看到藍色的影像,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3. 時分法
時分法需要顯示器和3D開關眼鏡的配合來實現3D立體效果。時分法所採用的立體眼鏡構造有些復雜,當然成本也高些。兩個鏡片都採用電子控制,可以根據顯示器的輸出情況進行狀態的切換,鏡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換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透光狀態下),雙眼看到不同的畫面就能夠達到立體成像的效果。 優點: 應用得最為廣泛,資源相對較多 缺點: 1、戴上眼鏡之後,亮度減少較多; 2、3D眼鏡快門的開合在日光燈作用下與左右圖像不完全同步,會出現串擾重影現象; 3、快門式3D眼鏡的售價基本在1000元左右,相對較貴,並且需要安裝電池或充電使用。
4.光柵式
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接收電視立體節目,我國自己製造出了光柵式的立體電視機,但光柵式也有缺點,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體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電視上清晰度稍高,但這樣一來,價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這個缺點就是要技術進步。
5.普氏立體
這是一戰後的一位老兵發現的一種看立體的方式(國內叫過全真立體),這項立體電視技術與原有各種制式的電視設備兼容,其原理是在拍攝立體節目時,讓攝像機向左或向右勻速移動,主要是運動立體的效果。觀眾看節目時,戴上一付對應左移或右移的特製眼鏡,這種眼鏡的鏡片一個是透明的,另一個是半透明的,成本低廉,如果不戴眼鏡和看普通電視沒有區別。這項技術面臨淘汰的原因是左移與右移所拍的片子與觀看帶的眼鏡容易混淆,造成立體效果不明顯,而其兼容性好的特點又被過度炒作,八十年代起,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幾起幾落。
6.觀屏鏡:
以前專用於看立體相機拍的圖片對,圖片對一般左右呈現。現在這種觀屏鏡也可看左右型立體電影。缺點:看圖像或電影時最多隻能是屏幕一半大小;優點:非常清晰。
7.全息式:
這種目前無法推廣。在各個角度看上去都是立體的,不用立體眼鏡。價格是貴得出奇,只在科技館有展示。

我們現在在電影院里看到的3D電影一般都是後期製作的說是3D電影起是沒有什麼太多的效果,電影院里播放的時候都是用兩個投影儀播放效果也不明顯,功夫熊貓的3D效果很不錯了,不過看的時間久了眼鏡適應了或者疲勞了就不會感覺那麼明顯了,需要摘下來3D眼鏡休息一下,才能繼續看。想看3D就去一些比較專業的地方的3D短片還可以。

❹ 具體問一下阿凡達各個版本的效果,請比較過3D和數字版的進

。。。你已經看到了,只分數字版和膠片版
- 2K數字版(畫質指數:2K)
就從現在大家越來越熟悉的全高清FULL HD說起。現在大家采購電視或攝像機時都熟悉了全高清和1080p的說法,即畫面解析度達到1920X1080,標準的藍光碟BD的節目也支持這一解析度。與此對應,DVD格式的最大解析度只有720X480,不到藍光的一半。
而大家在電影院看到的數字版電影,目前主流的是2K,2048×1556解析度(國內還有一些低檔的1.3K的投影機,1280×1080解析度)。其實也就比BD高了一點,所以家裡用PS3看BD,清晰度已經和電影院差別不大了。

- 35mm膠片版(1K-2K)
而傳統的膠片版就復雜一些。本來電影膠片一般不標稱解析度,一定要推算,優質的35mm電影膠片對應解析度約4K,或略好於4K;而且後期製作的母帶的解析度視製作水平也是有分別的,好的大概4K左右,差點的3K。然而我們有幸看電影母帶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因為電影院播放的是經過N次「拷貝」的拷貝。拷貝質量好的,解析度大概也就剛過2K的水平,差的解析度甚至不足1K,而且會隨著放映次數增多而衰減。拷貝放映場次一多,就會被劃傷,畫面上會有黑雨絲;影片受到多次高溫烘烤,畫面會褪色,片基翹曲就會導致失焦。看起來膠片版的畫質不會超過2K的主流數字版。不過,膠片電影的優勢在於碩大的畫面能造成的強烈震撼感和膠片特有的質感、色彩風格和景深效果,也會有偏好者。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們在電影院里觀看的電影的畫質水準主要有4個決定因素。前兩個是攝制載體:A.攝影設備,B.製作規格;後兩個是放映載體:C.拷貝規格,D.放映設備。

- 4K數字版(4K)
目前商業故事片70%還是採用35mm膠片的電影攝影機。剛才提到這類膠片素材可以製作4K(解析度為4096x3112)的母帶,這里有個DI數字中間片的概念。它是基於膠片拍攝的生產流程,利用膠片掃描儀將膠片掃描成高分辨數字圖像,利用數字後期生產流程創作完整的數字母版成片,最終再將成片轉回膠片、或超高清分辨度的數字影院系統(2K或4K)。目前SONY公司旗下的電影大都採用4K規格做後期製作。
雖然絕大多數的連鎖影院裝備的放映設備依然是標準的2K-DLP系統,採用了德州儀器開發的數字光學處理(DLP)技術。但索尼公司也推出了世界上目前唯一商業化的4K放映設備占據了少數高端市場,並發行了如《蜘蛛俠3》等影片的數字4K版本。目前上海新開業的金逸影院中環店就采購了一台4K數字放映機,另外港匯的永華也有一台。

也有越來越多的電影採用了全數字攝影,比如盧卡斯星戰前傳2和3、超人歸來等。但目前這些大片採用的數字電影攝像機其實只有1920X1080的解析度,正好與2K放映水準相當。所以目前用數字電影攝像機拍攝的影片反而無法製作出數字4K版本。

- IMAX膠片版(6K)
說到此就要講IMAX的概念了。IMAX(指Image Maximum「最大影像」)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底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目前上海只有和平影都一家商業IMAX廳,科技館只放映科教記錄片,而北京有3家,但只有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真正的膠片版。IMAX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象度,採用了特別的70mm底片,而真正的IMAX影片應該以70mm的膠片攝影機拍攝。
使用IMAX攝像機的理論解析度達18K(每幀18000X13433像素),但是電影工作室無法處理這樣大小的畫面,相應的他們將解析度降低至不到原先的一半,到只有8K這一電影膠片掃描的最大解析度。因此目前電影工業母帶製作的極限就是8K,而IMAX影院放映70mm膠片時解析度可以達到6K,也算是商業放映的極限了吧。
雖然從技術角度來看,IMAX是相當出色的電影格式,但一直以來它並未能普及。製作與播放IMAX的費用與運送困難使它的播放時間較普通電影為短(一般為40分鍾,近年亦有90分鍾的IMAX影片出現),題材大多為適合於科技館等機構播放的紀錄片。目前真正部分採用IMAX規格攝制和放映的商業片僅有的2部,《蝙蝠俠:黑暗騎士》有30多分鍾,《變形金剛2》4個場景(約一分鍾,非Imax膠片版沒有這些場景)。前者在中國沒有公映,後者我在中國電影博物館看過,那水晶版剔透的巨幅影像,並且放到那4個IMAX場景時圖像一下子變成27mX21m,整個銀幕全都充滿了,震撼到你失語,真是享受。

- IMAX DMR版(4K-6K)
而IMAX為了推廣其影院系統,推出了一個DMR技術應用於更多商業片的發行。處理過程是這樣的,首先,製片公司把影片的35mm膠片拷貝交給IMAX,後者運用DMR技術,以最高解析度掃描35毫米膠片的每個畫格,將其轉為數字畫面;然後,使用專有圖像增強技術,對每幅畫面進行優化,最後沖印在70mm膠片上。像今年上映的《哈利波特:混血王子》和《變形金剛2》(該片的大部分場景)等絕大多數IMAX的故事長片都是IMAX DMR。其畫質我想是高於4K、低於6K的水準吧。

- IMAX數字版(2K-4K)
然而,IMAX膠片拷貝製作費用抑制了其發展。公司又大力推廣所謂的IMAX數字影院系統。該系統原理是:IMAX把製片公司送來的電影拷貝,使用DMR技術加工,製作成「數字影院打包」(DCP),這種格式的解析度能達到4K,然後就可以使用硬碟等方式保存並送交給影院放映了,這樣一份拷貝的成本就低了。影院需要配置的IMAX數字放映系統的主要部件包括:兩台2K解析度的數字放映機,這種數字放映機採用了德州儀器開發的數字光學處理(DLP)技術;一台由Doremi Labs公司特製的播放伺服器;以及IMAX自有的圖像增強設備。兩台放映機投射的畫面是迭加的,所以一副影片畫面的實際解析度還是2K,但新的IMAX放映系統能夠增強圖像的保真度,畫質要比使用一台放映機時更好。像北京石景山萬達就號稱是亞洲第一家數字IMAX影院,但其實他的畫質是打了折扣的,只有高於2K、低於4K的水準。IMAX為了經濟效益反而要不遺餘力推廣這種次優的東西,今年的《星際迷航》就只發行了數字IMAX版本。

中國還有更山寨的做法。為了不使片源少的IMAX廳閑置,北京UME華星搞了個數字巨幕,實際就是把普通數字2K的素材投到IMAX的巨幕上,達不到品質硬被放大後清晰度當然慘不忍睹,這是有點涉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了。

現在說到3D電影了,隨著2008年第一部真人3D數字電影《地心游記》在中國受到歡迎,越來越多的3D電影走進人們視線。當然動畫電影做3G有天然的優勢,從09年開始,幾乎所有的動畫巨制都會發行3D版本了。這次的《阿凡達》,將把真人3D電影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說是電影史上的一次革命。

目前世界上3D的放映系統主要分為5類,在中國的影院也都有採用。
* XPAND系統
數字的3D從技術上分主動式和被動式。所謂主動式就是利用眼鏡左右鏡片的高速切換來實現3D效果,這個主要是使用XPAND系統nuvision 3D技術。主動的系統安裝很方便,影院只要一個控制影院內所有眼鏡什麼時候切換的信號控制器就行。但是缺點是眼鏡成本很高,一副一般要一兩百美元。大家如果去看3D電影,發現眼鏡做工很好有XPAND的LOGO,接受信號的那就是用這種系統的了。中國影院採用的比較多,比如上海金逸中環店就是用這個技術。

* RealD系統
被動系統現在影院用的比較多,被動系統的眼鏡很便宜。RealD就是這一類,在北美市場有80%以上的份額。但由於要專門的金屬屏幕,不同於平常播放2D的白幕,在中國只有上海美羅城的柯達一家採用這個技術。

* 杜比系統
考慮到採用主動式眼鏡及金屬幕的不便,杜比3D技術的設計理念和實現優勢就是採用被動式眼鏡和適用於白色銀幕。所以大部分中國影院用的這個系統。

以上這些3D技術現階段都有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亮度太低,無論使用主動還是被動的放3D時候的發光效率只有原來的10%(RealD是15%)換算成亮度大概是2D的1/4到1/5。所以如果影院本來燈泡的壽命就差不多了,看3D會覺得非常暗。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國看3D電影都覺得太暗影響觀感,而柯達的RealD相對而言最獲好評。

* 雙機3D 或單機雙鏡頭3D
現在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雙機3D分別放映左眼和右眼內容,亮度可以大大提高,但是由於成本問題國內影院使用的很少,現在就是傳奇時代影城有一套BARCO雙機3D放映系統。另外蘇州馬上要開業的嘉禾影城也裝了一套。這兩家影院的3D效果會比使用單機的影院好很多很多。除此之外,電影博物館的3D我看過,亮度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我還沒有得到他們官方的解釋,他們的系統是否為雙機3D,但選擇這里無疑沒有問題。
而索尼在其4K數字放映機的基礎上推出了單機雙鏡頭的3D解決方案。由於4K超高清晰的晶元可以輕松容納2個2K的畫面,單機同時輸出兩個2K畫面,3D放映平滑流暢,全無高頻閃爍和畫面模糊現象,消除了3倍頻時差式單機3D系統放映的視覺疲勞和眩暈感,是目前圖像質量最好的單機3D放映系統。我估計其效果比雙機3D還是要差一點。上海金逸中環影城不知道是否會將它的4K索尼放映機應用到3D電影的播放(這個大家要注意,如果它放映的阿凡達的XPAND廳,不採用4K索尼機的話,就和其他影院的數字3D廳沒有優勢了。而它即使用於放映2D數字,因拷貝只有2K,也遠遠無法輸出4K的內容。我印象中索尼放映機主要是搭配RealD的技術)。

*IMAX 3D
IMAX3D則是IMAX立體影片的放映技術,IMAX3D使用兩盤IMAX專用的70mm膠片,一盤膠片對應一隻眼睛,通過偏振過濾眼鏡(被動式)或紅外同步系統(主動式)配合電子眼鏡以提供兩個單獨的圖像。結合IMAX巨幕,IMAX3D能夠產生逼真的全視野立體效果。IMAX 3D技術不僅使用世界最大的IMAX底片,並且使用雙膠片分開錄制、播放左眼及右眼的影像,使得影像更立體清晰,色彩也更鮮明。
不過真正用IMAX 3D攝制的片子非常少,都是些記錄片,比如Deep Sea。當然多數時候是放映由數字3D技術攝制的、經過DMR技術轉制的影片。播放時又有膠片和數字兩個系統。應該膠片系統效果會好一點,因為有6KX2的潛力,數字則還是2KX2。另外,由於無論是膠片版還是數字版,IMAX播放3D是雙機系統,因此其整體表現一定是優於單機的普通數字3D的。台灣的發燒友也證實了數字IMAX 3D的版本好於索尼4K RealD(雙鏡頭系統)的版本。

不過,阿凡達主要是表現3D效果的,其畫質解析度本身並不算頂尖。整部電影大約使用了8部SONY的HDC-F950數字電影攝影機,和8部CineAlta F23數字電影攝影機。其中兩兩組合,共開發了8套雙機的3D攝制系統。此3D攝影系統被命名為:Fusion Camera-3D System。而這兩種機型雖屬頂尖,但都是1920X1080的解析度水準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詹姆斯·卡梅隆接受采訪時說IMAX版本不會比普通數字3D效果好多少的原因了。不是IMAX技術不行,而是他沒有用此技術來拍攝。IMAX數字3D和雙機3D都是輸出2個2K的畫面,應該和攝影規格匹配的。當然,其後期電腦製作和DMR轉制是否會明顯提高IMAX膠片版的品質,或使得IMAX數字3D明顯優於雙機3D的版本,就有待觀影證實了。

綜上所述,選擇觀看阿凡達的版本排序是:
IMAX膠片版(上海和平影都,北京地區是中國電影博物館)> IMAX數字版(北京石景山萬達)> 雙機3D數字版(北京傳奇時代或電影博物館)> 索尼4K 3D數字版(上海金逸中環也許是)> RealD單機3D數字版(上海美羅城柯達)> 其他單機3D數字版 > 2D數字2K版 > 2D膠片版

❺ 電影院的3D電影是怎麼回事

電影院的電影原版3D和英文3D其實都是英語,原版3D就是英文3D,國內除了英文3D還有中文配音版3D。

3D是英文「3 Dimensions」的頃緩態簡稱,中文是指三維、三個維度、三個坐標,即有長、寬、高。換句話說,就是立體的雀源,3D就是空間的概念也就是由X、Y、Z三個軸組成的空間,是相對於只有長和寬的平面(2D)而哪畢言。

根據科學猜想,人們本來就生活在四維的立體空間中(加一個時間維),眼睛和身體感知到的這個世界都是三維立體的(時間是虛構的),並且具有豐富的色彩、光澤、表面、材質等等外觀質感。

原版3D的特點:

1、原版就是沒有字幕,角色對話也是英文的,英文就是有中英文字幕,角色對話是英文的。中文就是中文字幕或者沒有字幕,角色對話是中文配音的。

2、原版的話是純粹外國進口的,藍光原盤這樣的,需要去網上找字幕,但英文版指的是有中文字幕的,區別很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3D

❻ 3D電影在家看會是什麼樣的效果拜託各位大神

3D電影在家看會是什麼樣的效果?拜託各位大神

在電影院看3D電影的確很不錯,感覺好好,陸世但是在家看一樣能看出在電影院的那種效果,我就是喜歡在家看3D電影,不過我用的是不閃式3D顯示器,用他來看3D電影就和在電影院差不多了,立體感強,畫面真實。

看3D電影的效果是什麼樣的?

和2D沒區別 但是 某些場景會有視覺拉伸的立體效果 如同身臨其境的感覺。一個很簡單的裝置和比較誇張的視覺效果 , 第一次看會很新奇 但是很累。 要現場體驗類似感覺就在馬路上的人行橫道蹲著看人家車牌。。這樣就是4D效果了。。。。。。。。。。。。

普通顯示器看3D電影會是什麼樣的效果?

可以買個紅藍眼睛 網上下載紅藍格式的3D電影 也有立體效果 不過肯定沒有正規3D顯示器的好

在電腦看的3D電影有效果嗎?拜託各位大神

有的,但要流暢的話,還要有稍好的電腦配置,再就是自己要去買個3D眼鏡,賣電腦的地方大多都有賣,5~10塊。
麻煩採納,謝謝!

什麼是3D電影拜託各位大神

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顫悉賀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買來3D眼鏡,在家能看3D電影嗎?拜託各位大神

不可以。3D電影的鏡子跟影片是配套的,也就是說你放的影片是3D的才能看出3D效果,直接買個鏡子看什麼都看不出來,還有,街上賣的那種一片藍一片紅的鏡片的純騙人的,以後別上當了,目前家庭的3D裝置出沒出我倒不太清楚,就算以後出了價格也相當昂貴了

學生會是什麼樣的?拜託各位大神

其實學生會裡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你進去裡面之後你人的膽量變大了,還有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對你自己以後出來工作的話也有一點點的幫助,壞處就是裡面真的很黑暗,不過我建議你進的去的話還是進學生會不錯的

3D顯示器在家看3D電影的效果怎麼樣?

你好我用的55寸長虹不閃式的3D顯示器,看的時候要戴配送的3D眼鏡的,說實話剛開始看有點暈,習慣就好了,但是最主要不能長時間看的,眼睛會受不了!另外,要有3D格式的片源才行哦!希望滿意!

3D電影在家看,要換成3D的顯示器嗎?拜託了各位 謝謝

3D電影在家就能看的,主要就是換一個不閃式3D顯示器就可以了。我們家在十一的時候換了一台不閃式3D顯示器,正好也放假,就在網上下載了幾部3D電影。現在看,效果真的沒的說,畫面的質感都特別好,跟去電影院里是一樣的呢。

3D電影在家看效果好的3D顯茄派示器?

呵呵,我已經看過兩三遍了呢!我現在用的LG不閃式3D顯示器看3D 電影的效果挺不錯的,它的畫面效果很好,立體感也強,看3D電影的時候,所呈現的電影人物和背景不僅清晰,而且十分生動逼真,意想不到的3D 效果,我很喜歡這款不閃式3D顯示器!朋友你不妨也去試試吧!還有有獎活動,獎品很豐富噢~~ 回答:2011-11-23 16:04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❼ 推薦幾部好看的3D電影

作為一名電影愛好者,對於我來說好看的電影真是不計其數,而且每個人對好電影的理解不同,一部電影很難做到讓每個人都覺得好看,所以僅推薦幾部個人認為比較好看的電影吧!

1、《阿甘正傳》

一部曾經在1994年電影高產年份打敗《肖申克的救贖》奪得奧斯卡的勵志電影,電影運用了倒敘的創作方式,通過主人公阿甘的回憶來展開劇情。其實整個劇情和《肖申克的救贖》一樣非常平淡,但如果靜下心來看完電影的話,你會在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回味無窮,這可能就是一部電影的精髓所在吧!

好看的電影不計其數,除了國外電影之外,國產電影中林正英的僵屍片系列、周潤發引領的暴力美學、賭聖系列等,周星馳的無厘頭系列,都是值得回味的經典好看電影,當然以上僅代表個人意見,關於大家共同討論!

閱讀全文

與3D電影質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龍偃月刀電影如何 瀏覽:643
電影票文案 瀏覽:122
電影中國r推薦 瀏覽:932
那有什麼電影好看嗎 瀏覽:371
極限特工十部美國頂級動作電影 瀏覽:80
有關天才少年電影電視劇 瀏覽:41
關於做非法生意的歐美電影 瀏覽:634
德魯大叔電影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35
劉德華電影中的經典台詞無間道 瀏覽:223
949韓國限制電影 瀏覽:613
捕獲電影網盤 瀏覽:656
韓劇青春電影有哪些 瀏覽:248
朝鮮第一特工電影 瀏覽:797
偷偷的愛韓國電影 瀏覽:271
特別熱血的動作電影 瀏覽:25
國外最著名的電影作家是男的 瀏覽:868
帶西字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47
強奸電影推薦 瀏覽:172
成龍配角電影 瀏覽:116
中國改編印度的一個電影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