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拳擊芭蕾》,帶給你哪些感觸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拳擊芭蕾》,帶給我眾多的感觸。
奧斯卡動畫短片獎(Academy Award for Animated Short Film)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一部分,每年一次,自第五屆(1931-1932)開始。
此類別在1932年至1970年間主題為“短片、卡通”,1971年至1973年間為“短片、動畫電影”。主題始於1974年。在下面的清單中,有頒給迪斯尼的22個奧斯卡獎中的12個,包括1968年的一個追授獎;占該類別最早的12次獎項中的10次。1952年之前,只有美國影片被提名。
《拳擊芭蕾》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作品《拳擊芭蕾》講述了一個拳擊手和一個芭蕾舞者的愛情故事,一位名叫Olya的芭蕾舞演員遇到了粗獷的拳擊手Evgeny,他們的世界之間的對比是如此鮮明,以至於這兩個角色走到一起似乎令人難以置信。但卻又是一部雙向奔赴的愛情題材作品,“ 芭蕾代表優雅卻又齷齪,拳擊代表暴力但也又誠實”。
㈡ 拳擊 格鬥 散打 類型的電影
《永不退縮-地下黑拳》(Never back down) 《斯巴達300勇士》《葉問》《殺死比爾1&2》
都不錯,看著挺刺激的。
㈢ 推薦幾部關於拳擊的電影 有的謝謝 最好是歐美的
《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1980年)
導演:馬丁·斯科西斯
主演�羅伯特·德尼羅 (第5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第5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獎
這恐怕是歷史上最經典的拳擊電影了。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真實,近乎殘酷的真實。以世界中量級拳擊冠軍傑克·莫塔的生平為背景,金腰帶、假比賽、監獄、失敗的愛情、困頓的事業,一個拳擊手與生活的抗爭歷歷在目。片中的拳擊場面充滿著原始、粗獷和恐怖的情緒,利用升降鏡頭,把影像拍成夢幻般的慢動作,伴以怪誕嘈雜的噓聲和尖叫聲的音響效果,短短12分鍾的職業拳賽讓人悲痛至極,幾近慘不忍睹。
為了這部片子,羅伯特·德尼羅跟拳王莫塔本人學了一年拳擊,甚至連莫塔也很難擊敗他,之後為飾演晚年的莫塔,他又在40天里增肥60磅,以至於血壓和心臟都出了問題,不過贏回了奧斯卡小金人和世人的尊敬也算值得了。
贏固偉大敗亦光榮——
《洛奇》Rocky(1976年)
導演:約翰·G·阿維爾森
主演: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獲第4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剪輯獎三項大獎
本片寫下了兩個美國夢,一個是主人公洛奇的,另一個是他的扮演者史泰龍的。30歲的三流拳擊手洛奇,憑著自己的勇氣和毅力,雖說沒能夠贏得比賽,卻贏得了金錢、榮譽和美人。三天半寫完劇本、28天排完、110萬美元成本換來當年7400萬美元的票房和三座小金人,史泰龍本人也從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搖身一變成為一線明星。隨後他又一口氣拍了三部續集,洛奇雖然還是浴血奮斗,卻怎麼也不及第一集來得振奮人心。
片中著力刻畫的是拳手的意志力,洛奇在拳台上被打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視線模糊,也許在真正比賽中這樣的慘狀早被終止比賽了。但你要想打拳,這股子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是必須的。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即使不能贏得偉大,也要輸得光榮!
野性的呼喚——
《搏擊俱樂部》Fight Club(1999年)
導演:大衛·芬奇
演員:布拉德·比特、愛德華·諾頓
這時一部足以激起你原始野性的片子,男人與男人之間的陽剛肉搏,被渲染成一種自覺行動,吸引了一群在社會各角落壓抑生存卻無處發泄的人齊聚酒館地下室,一對一的斗毆、鮮血汗水淋漓下的擁抱,最直接的影像呈現,讓《搏擊俱樂部》幾乎成了積極宣洩暴力滿足的電影。按照導演的意思:人天性殘忍,每日的辛勞使人變得麻木不仁,充滿失落、挫折、絕望、精神空虛,長期的壓抑引發了最原始、最野蠻的痛苦和暴力的動物本能。這倒是和很多白領「運動減壓」的思想比較一致,從這個角度來講,拳擊是最好的業余運動,只不過絕大部分白領們還沒有壓抑到要拳拳見血的地步,況且,第二天鼻青臉腫的怎麼去上班?
悲情拳手,悲劇人生——
《冠軍》Champion(2002年)
導演:郭景澤(韓國電影《朋友》導演)
主演:劉五性(《朋友》主演)
1982年11月,韓國拳手金得九在洛杉磯世界冠軍爭奪戰的13回合中,被對手曼西尼以右直拳擊中下頜而倒地不起,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不治身亡。金得九的死令職業拳擊比賽規則得以改進,原來15回合的賽制,被減為現在的12回合。
這是拳擊史上的真實事件。現在,反映金得九悲劇人生的影片《冠軍》已拍攝完畢。《朋友》的導演郭景澤17歲時從電視中看到那場感人的比賽,便被深深地打動了。多年以後,他要將真實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冠軍》並不是一部單純的體育電影,在激烈的勝負場面中,更多是反映那個時代一拳擊手的人生、夢想和愛情。為了更接近一個職業拳擊手的形象,主演劉五性也經過了一個精心設計的由「仰卧起坐,俯卧撐,跑步」等組成的訓練過程。
拳擊不是100%——
《壞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1996年)
導演:北野武
主演:安藤政信、金子賢
這部片子對於拳擊愛好者起到的應該是警示作用,它告訴我們一些事實:第一,拳擊不是你想練就能夠練的,再有熱情,沒資質也不成,小馬那樣的紙老虎只會被人家一拳打倒;第二,拳擊不是過剩荷爾蒙的發泄,於是,為了練拳而練拳的新志很快便失去了方向;第三,拳擊是一個淘汰率很高的行業,阿林、「老鷹」還有剛剛成為希望之星的新志最終都是別人成功的基石。片尾,小馬的那句台詞極為經典:「胡說,我們才剛剛開始。」是啊,就是不打拳,我們還有明天。
仇恨與愛——
《颶風》The Hurricane(1999年)
導演:諾曼·賈維森
主演:丹澤爾·華盛頓
2000年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颶風》的故事原型——魯賓·卡特,在拳擊史上確有其人。這位綽號「颶風」的拳手是美國60年代中量級拳王稱號的強有力競爭者。在「颶風」 奪冠前夕,因在酒吧涉嫌一起三人被殺案而被捕。被錯判有罪的「颶風」在獄中,他將自己的遭遇寫成傳記——《第十六輪比賽》。多年後,這本傳記被一個大學生讀到,他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要求釋放「颶風」的請願活動。最終「颶風」獲得了自由。
這部影片再現了拳壇上的風雲突變,宣揚了愛心與奉獻是逾越仇恨與不公的主題。片中,「颶風」的聲明「仇恨將我送入監牢,而愛讓我重獲自由」令人感動不已。
同樣,為了演繹好「颶風」這個角色,丹澤爾·華盛頓先是增重以飾演入獄前的拳擊手,後來他又減肥來扮好那個被關在獄中的人。雖然分別扮演過足球、棒球、籃球、短跑等相關運動員的角色,但拳擊對於華盛頓來說,仍是個難題。
生命不能承受之擊——
《阿虎》A Fighter''s Blues(2000年)
導演:李仁港
主演:劉德華 常盤貴子
估計這部片子能夠讓不少美眉愛上拳擊手,因為劉老帥哥在片中確實挺酷。但是,結尾的決戰,阿虎似乎應該更加理性地面對對手。像第一回合一樣,而不是正面硬拼,像史泰龍那樣堅持到底取得勝利畢竟不那麼現實(況且作為電影來說也太俗)。為理想付出生命固然悲壯,而且也夠煽情,但現實中值得珍惜的東西更多。
話又說回來,拳擊運動不是街頭斗毆,安全還是第一位的,無論是練習還是比賽之中,如果覺得自己不成,還是抓緊時間撤退,跟丟命比起來,丟點面子又算得了什麼呢?
激動人心的10年——
《阿里》Ali(2002年)
導演:邁克·曼恩
主演:威爾·史密斯
影片一改以往傳記片的作法,只記錄了阿里從1964年爆冷擊敗利斯頓到1974年復出後金沙薩大敗福爾曼的10年。這10年,是整個美國社會不安而躁動的10年,也是阿里的人生中充滿個性的10年。從初嘗冠軍滋味,到拒服兵役,被WBC剝奪了其世界冠軍稱號,在度過最為艱難的幾年後,阿里重又回到事業的頂峰。
影片中對阿里拳擊生涯中兩場最重要的比賽均做了較為詳盡的表現,與福爾曼比賽的場景,幾乎再現了當時的驚心動魄。片中,促成那場世紀之戰的唐·金,在那時還是個輕浮而饒舌的傢伙。
據說,影片拍攝過程中,阿里經常會到片場探班。每次,威爾·史密斯就向阿里「挑釁」:「我比你漂亮,出拳比你快,動作比你迅速!」其實,這一招,正是他從阿里那裡偷學來的。體格勻稱的威爾·史密斯為了練出像阿里一樣的發達肌肉,毅然增重35磅,並在影片開拍前10個月就開始在高原地區進行跑步鍛煉。
拳擊的電影還有很多,好萊塢今夏出品的《無可爭議》是影射泰森的絕佳之作,在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中,布魯斯·威利斯也通過拳擊手的角色著實展現他健碩的肌肉,伍迪·哈里遜與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在喜劇片《拳拳到骨》中大耍寶,由布拉特·比特飾演的另一位拳手的《偷蒙拐騙》,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的愛爾蘭影片《拳擊手》……就是在近年來電影市場相對低迷的香港,除《阿虎》外,也曾有郭富城的《浪漫風暴》,古天樂、吳彥祖的《野獸之瞳》,甚至,星爺早年間的《破壞之王》。
㈣ 尋找一個日本拳擊動畫電影
《熱拳本色》、《熱拳本色2》---車田正美
《拳斗暗黑傳》---技來靜也
《青春交叉點Katsu!》---安達充
《小豆子拳王》---高橋陽一
《花花拳擊手》---國友泰士
《猛龍拳王》---村上紀香
《拳擊擂台》----司馬遼太郎
《左拳天使》---今泉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