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汁原味的秦腔民樂超震撼!推薦六部唱出了老陝血和淚的電影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
在我國陝西的關中及陝北地區流傳了兩種比較廣泛的音樂——秦腔和陝北民歌,這種自成體裁又各具特點的傳統歌謠,成了陝西電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紅高粱》中的顛轎歌、酒神曲這些,在電影里響起,我們似乎能感受到陝北人民火辣、豪放、朴實的人性,對生命的熱愛和吶喊。
而這些民歌承載了多少往事,它們在電影中作為一種語言,給觀影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許多共鳴。
比如下面這六部經典之作。
1.《百鳥朝鳳》
類型: 劇情
導演: 吳天明
主演: 陶澤如 / 李岷城 / 嵇波 / 胡先煦 / 鄭偉
又名: Song of the Phoenix
「百鳥朝鳳」是一首著名的民間樂曲,流行於陝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雖有著不同版本,但基本旋律大同小異。該樂曲以嗩吶為主要演奏樂器,透過樂曲,彷彿能夠聽到布穀鳥、鷓鴣、燕子、山喳喳、藍雀、畫眉、百靈、藍臘嘴等鳥兒的叫聲,很有味道。
從表層看是寫的吹嗩吶,擔其主要的討論重點不在音樂,嗩吶只是個載體,打動我們的除了影片里平實樸素的敘事,並且還原了我所認識的陝西農村生活,西北農村那種貌似粗糲卻很詩意的生活。呈現出濃郁的鄉土氣息,為其他當代鄉土電影的創作者們成功作出了表率,吟唱出了最動人的田園牧歌。
《百鳥朝鳳》堅守的,正是一條與《人生》《老井》《變臉》《首席執行官》等一脈相承並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深化現實主義的電影發展道路。這正是在東西方文化八面來風的現實背景下,面對形形色色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和東施效顰的「西化」鼓噪,依然葆有可貴的文化自覺和文化定力的體現。它是中國特色的電影創作的成果。
2.《紅高粱》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歷史 / 戰爭
導演: 張藝謀
主演: 姜文 / 鞏俐 / 滕汝駿 / 錢明 / 陳志剛
又名: Red Sorghum / Sorgo rojo
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了迎親時的吹打樂——《顛轎歌》,採用了嗩吶腰鼓和人聲的組合。黃土地、黝黑的轎夫和熱烈的音樂結合在一起,渲染著生命的激情和黃土高原人們熱辣奔放、狂放的性情,展現了黃土高原人的真性情。
伙計們釀出新酒後在羅漢大哥的帶領下唱《酒神曲》,敬酒神同時也慶祝新酒釀成。伙計們唱得充滿激情,聲音高昂,唱出了伙計們釀出新酒的喜悅,也體現了陝北漢子的朴實、善良,還有一種高粱酒醇烈般的特質。
電影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這首曲子,它在電影中出現了很多次,每次出現都十分震撼人心。
電影中多次運用了富有陝北特色的民謠、小調,極具有開創性,是本電影的一大特色。它們作為劇中人物表達和宣洩情感的手段,或者是對生命意識的表現,又或者是對人物命運和情緒的體現。
3.《美姐》
導演: 郝傑
主演: 葉蘭 / 馮四 / 葛夏 / 馮雲 / 李玉琴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家庭
又名: 鐵蛋兒的情歌 / The Love Songs Of Tiedan
除了電影中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純美的愛情故事,音樂的民族性也是該電影吸引眾多關注的重要因素。在這部電影中,「二人台」這種地方小戲的大量使用既推動了電影情節的發展,也對電影情感的抒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人台」屬於地方小戲的一種,多流傳於河北、山西、內蒙古和陝西地區,表演者多為兩人,一人扮演丑角一人扮演女旦,所以稱之為「二人台」,其代表曲目《走西口》以委婉優美的唱腔流傳各地。
當鐵蛋的情人大女子遠嫁蒙古後,鐵蛋在一次醉酒後唱出東路《走西口》,他運用了散板的類似於念唱的哭腔形式,夾雜著「甩腔」的藝術,在這段音樂中多由大跳音程組成、音樂張弛相間、用頭腔共鳴表現失去摯愛之情,悲痛欲絕地唱出了對愛情的絕望,其哭嚎的訴怨使得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4.《白鹿原》
導演: 王全安
主演: 張豐毅 / 張雨綺 / 段奕宏 / 吳剛 / 劉威
類型: 劇情 / 歷史
又名: White Deer Plain / Bailu Place
電影《白鹿原》中出現的陝西地方曲藝有老腔《將令一聲震山川》《世相》以及皮影戲《桃花源》,三者在電影中所發揮的作用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這些具有悠久發展歷史的陝西地方曲藝能夠使觀眾感受到別樣的風情,通過與電影內容的融合也能夠使觀眾感受到陝西地方曲藝獨特的魅力以及其中飽含的厚重的滄桑感。
老腔《將令一聲震山川》是陝西曲藝中最為典型的秦腔調式,使電影畫面與曲藝本身互相彰顯,烘托出了那種典型環境中以黑娃這種倔強、桀驁、執著而又叛逆的典型性格的藝術魅力。
5.《邊走邊唱》
導演: 陳凱歌
主演: 劉仲元 / 許晴 / 黃磊 / 馬羚
類型: 劇情
又名: 斷了的弦 / Life on a String / 命若琴弦
盲人歌手用琴聲和音樂構建著一個光明的未來,這個世界又建築在謊言的基礎上。這是陳凱歌試圖從一個簡單的生命渴望和民間故事,對黃河、黃土高原和民族性格的思考,再次闡述一個世界的真相的影片。影片具有的悲憫氣息和寓言式的故事,表現出陳凱歌的對社會和過去的深沉反思,也是對一個過去的世界的關注。
影片中但凡出現歌唱的情節,都顯得十分戲劇化、儀式化。比如神神在片中的兩次深夜演出,萬千火把中的他被放置在舞台的最中心,造型感極強,讓我們看後印象深刻。村民們恭敬地圍繞著他,用心地傾聽著他,本身說書就是一種表演藝術,這些村民就是戲劇演出的觀眾,神神就是戲劇演出的主角。
6.《黃土地》
導演: 陳凱歌
主演: 薛白 / 王學圻 / 譚托 / 劉強
影片《黃土地》翠巧對新民歌的認識過程來表現了反對舊社會惡劣習俗,倡導文明新傳統的主題,而電影中的音樂作為載體,不但呼應了這個主題,更加深化了這個主題,表達了落後、愚昧的舊社會習俗必然會被新的文明的習俗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每次當影片中響起鐮刀斧頭歌,都有一層新的含義。
《黃》作為一部反映陝北人民的影片,很好的表現出了屬於陝北人民讀有的那種淳樸與粗獷。而很好體現這種風格的就是當地特有的信天游以及簡單的嗩吶和鼓的曲調。增加了影片中對黃土高原地區環境與人文的表現力,渲染了一種空曠、豪邁而又略顯悲涼的氛圍。
如影片中出現的嬌轉悠揚的嗩吶聲即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又與影片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的相結合,增加了畫面原由的表現力與感染力。
影片中出現大量的陝北民歌,不僅與前文相照應,也充分顯出陝北這塊革命老區處處充滿著文化風俗,有民族特色,人們所唱的民歌都符合場景,也能反映出人物的心理。在背景方面,採用陝北地區,更突出反映陝北生活習俗,更易貼近大自然,貼近生活。
2. 陝西話電影有哪些
《紅高粱》、《秋菊打官司》、《走著瞧》、《紫陀螺》、《高興》、《三槍拍案驚奇》、《白鹿原》、《瘋狂的賽車》、《古寶奇緣》、《天下無賊》、《鬥牛》、《火箭鵪鶉》、《到一斗谷當村長》、《盲山》等等
3. 尋陝西方言版電視劇或電影!!!
《白鹿原》《天下第二》《夜店》《殘刀》《關中刀客》2X10部=20集 《高興》《瘋狂的石頭》
《羊侍做豎肉泡饃麻辣燙》《盲山》《秋菊打官司》《有話好好說》 《天下無賊》《春嬌與志胡慶明預告片》等
電視劇老大的話就多的去了,關中系列的,還有陝北的都挺多的,自己去網上找下;例如關中男人,關中槍聲,陝北漢子,等等
4. 陝西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陝西方言對白電影:
高興
秋菊打官司
盲山
羊肉泡饃麻辣燙
紡織姑娘
走著瞧
光棍兒
5. 求一部陝西方言的電影!!!
電視電影系列《關中刀客》
導演為黃建新、張建亞、王小列、孫皓,描寫的是過去年代關中地區十個性格迥異,類型不同的民間布衣豪俠「刀客」。
《關中刀客》以村童的野性嘶喊「糞操子、花翎子/ 手裡提著鋼刀子/ 踏遍溝溝坎坎/ 鋤盡惡鬼人渣子/ 七寸子、肉瓤子/ 剛板兒硬正真漢子/ 熱血奔淌胸腔子/ 拚死要活個人樣子/ 血脖子、馬駒子/ 好身好手耍家子/ 頭掛高桿為面子/ 子孫後代留名字」為引子,引出了《糞操子》、《花翎子》、《肉瓤子》、《董二伯》、《虎頭》、《拼橛子》、《鷂子龍五》、《人廚子》、《黑脊背》、《七寸子》十個既有聯系又個個獨立的電影故事。共十部二十集,有著濃郁的地域特點,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關中的眾多民俗活動、眾多禮儀和具有特色的關中戲劇、關中語言,充分展現關中人性格中的「生、冷、噌、倔」、「刁、野、狂、魯」,以及黃河、渭水養育的獨特地理風貌都將令人感到好奇和興奮;將令影片新穎好看;將令觀眾耳目一新。
http://ke..com/view/1585312.htm
6. 有哪些突出方言特色的國產電影值得推薦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各地的語言也是有各自的特色,百花齊放。因為語言的不同電影行業也就有了寫突出特色方言的國產電影,有著方言特色的電影表現得不僅僅是當地的一種方言,也表現了每個地方的生活習俗不同。雖然各地方言不一樣,但我們老百姓的心都是中國心。
影片《無名之輩》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四川方言電影。影片的質量毋庸置疑,通過幾個「小角色」的命運及經歷,側寫了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不甘與奮斗。「做大做強,走向輝煌!」是影片中的經典台詞,而且每次聽到「眼鏡」用四川話說出這一句台詞,我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7. 有沒有關於陝西方言的電影
帶有陝西方言的電影有很多,比如《秋菊打官司》、《關中刀客》、《盲山》、《舉起手來》、《美麗的大腳》、《羊肉泡饃麻辣燙》、《風過菜花黃》、《孫子從美國來》、《盜劍72小時》、《古寶奇緣》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秋菊打官司》,鞏俐演的。
8. 《撥浪鼓咚咚響》
《撥浪鼓咚咚響》
【費用】¥25元/人
【地點】艾尚樂汀藝術影城(銀座店)
【形式】放映+導演映後對談
一部土生土長的陝西原生態影片。導演白志強是陝北清澗人,主創班底也都來自陝西。電影在陝北取景拍攝,所有的人物都講一口羨鍵地道的陝西方言。
白志強本是一名紀錄片導演,本片是他的首部劇情片。導演從紀錄片轉型到拍攝劇情長片源於一個契機,即在農村拍攝盲人題材的紀錄片《邊走邊唱》時,接觸了很多的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其中的很多細節是本片故事的原型和最初的創作靈感。
影片以公路之旅作為敘事載體,描繪了兩位主人公(一個身懷失子之恨的貨車司機和一個想念爸爸的留守兒童)如何建立起如父子一般的情感。影片作為公路電影,賦予兩位主人公堅定的前進信念。
「要命的真實」,是白志強反復強調過的創作理念。他把自己拍攝紀錄片的多年經驗融入《撥浪鼓咚咚響》,基本採用「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手法」,全程使用素人演員,戶外實景拍攝,自然採光櫻派橘,同期錄音,多用長鏡脊團頭。
盡管影片故事帶有公路片元素,但看上去卻那麼真實質朴,對留守兒童、城鄉差異等問題的觀察和展現則頗具社會學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