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評價動畫電影《香腸派對》
《香腸派對》是以一部喜劇動畫問世,但是如果你簡單的這樣以為那你就小瞧了它。觀看電影之前早就有聽聞說是污點滿滿,但是萬萬沒想到,竟然這么污,簡直是只有想不到的,沒有拍不出的呀。
Ⅱ 豆瓣9.1的這部經典動畫電影: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因為米格爾的曾曾祖父拋棄了妻子,追尋自己的音樂表演夢想。米格爾的曾曾祖母宣布:里韋拉斯家族永遠都不能碰音樂。
劇情之初,米格爾的奶奶就像這個家族的所有人一樣,反對米格爾接觸到任何跟音樂有關的事情,整個家族都不允許有音樂。可是,主角米切爾就像是所有動畫片的主角一樣特立獨行。他是一個天生的音樂迷,在街道的任何一個地方他都可以打出節拍,彷彿是他在表演音樂一般。
米切爾說他知道自己不應該喜歡音樂,是因為一個音樂家德拉庫斯(以下簡稱德拉),這是一個在各方面都很成功的音樂家,不過在一次演出中被一個大鍾砸死了。
有一次,是亡靈節的那天,米切爾在音樂廣場為一個樂手擦鞋,樂手用德拉的一句話鼓勵他:抓住你的機遇。他還把吉他借給米切爾,讓米切爾彈給他聽,並且鼓勵米切爾去參加亡靈音樂節的表演。就在這時,奶奶出現了,生氣的趕走了樂手,她說米切爾是個單純善良的天使,不可以受到音樂的詛咒。
而後,回到家中的米切爾引起了家族所有人的震驚,他們沒想到米切爾會去音樂廣場,並且會給樂手擦鞋。這在他們眼裡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奶奶告訴米切爾,今天是亡靈節,逝者只有在今天晚上才能從陰間過來陽間看望家人,不過前提是,家族後人有擺放他們的照片。
他們的靈位是沒有擺放米格爾曾曾祖父的照片的。不過,當有人不小心念到「爸爸」的時候,已經很老、意識模糊的可可祖母就會一直不停的念叨「爸爸」(她的爸爸就是那個拋家棄子的音樂家)。
可是我很困惑,為什麼,所以人都說這個人不能提,可可祖母為什麼一直在念叨?我就想,可能是可可祖母老了,記憶和意識錯亂,即使她的爸爸拋棄了她,但是她內心深處還是很想爸爸的吧。
這時候我對米格爾曾曾祖父的絕情又加深了一分,而且我聯想到了《月亮與六便士》裡面的斯特里克蘭德,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選擇離開家,選擇不為家人認可的道路。
在不小心打翻了靈位的照片後,米切爾看見了曾曾祖母旁邊曾曾祖父的吉他(因為曾曾祖父不被後人認可,所以他的照片是沒有他的頭的),他突然想到他的偶像音樂家德拉的吉他也是長這樣的,他興奮地去驗證之後,他驚奇的發現原來他的偶像音樂家德拉是自己的曾曾祖父。
他很興奮,告訴家人,自己的曾曾祖父居然是最偉大的音樂家。爸爸跟他說,他拋棄了家人,你學他的壞樣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他跟爸爸說,你說我的家人會指引我,而德拉他也是我的家人,所以我應該去玩音樂。
奶奶問他,你難道以後也想不被祭祀在靈堂上嗎?米切爾反駁奶奶,我不在乎自己的照片會在那個愚蠢的靈堂上。
而後,米切爾因為拿了音樂家德拉的吉他,即動了死者的東西,進入到了亡靈之國(即陰間),並且遇上了他逝世的家人們,他彷彿打開了新世界,原來奶奶說的是真的,真的有一個亡靈之國,這里就彷彿是一個新世界一樣,真的有神獸為亡靈帶路,花瓣為他們鋪路。
米切爾注意到,一個男的扮演成一個女的試圖過橋,可是服務員說:沒人放自己的照片那就過不了橋。而這個男的只能以失敗告終。
而工作人員告訴米切爾他要回陽間的話,就只需要得到家人的祝福就可以回去。米切爾拒絕了家人「讓他不要再碰音樂」的請求。他說,他會去找到自己的偶像,也是自己的曾曾祖父音樂家德拉,讓他給自己祝福。
這時候,米切爾遇上了一個很落魄的人,他就是剛才扮成女裝也沒能過橋的人。
他告訴米切爾,他認識德拉,和德拉是好朋友。他可以幫助米切爾,只要米切爾回到陽間之後幫他放一張照片,讓他可以過橋就行。
米切爾同意了。這個人叫埃克托。看到這里我很疑惑,為什麼說自己跟德拉很熟的埃克托會活得那麼落魄?難道是德拉成名之前的普通朋友,那要怎麼幫助米切爾?
一開始我以為這個故事就是這樣而已,它的立意就是一個小男孩受到曾曾祖父的祝福,然後獲得敢於抓住機遇的勇氣,之後回到現實世界,敢於做自己,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
沒想到劇情直接反轉,一開始覺得很落魄、感覺是配角的人(埃克托)突然變成了主角(米切爾的曾曾祖父)。
原來它不是要講大道理,不是要講機遇的重要,不是要講我們要把握時機。
劇情的立意就像那時候,埃克托誤以為偉大的音樂家德拉是自己的曾曾祖父時所問的那個問題,「你後悔為了音樂拋棄家人,拋下一切嗎?」德拉回答「不後悔,再來一次還會這么選」。
而真正的曾曾祖父埃克托的答案卻恰恰相反,他很後悔,他萬分後悔自己拋棄了家人。
並且當劇情發展到這里的時候,我們才反應過來前面的鋪墊: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德拉把富有音樂才華的埃克托殺死,奪走他的曲子和一切,拿著埃克托的音樂成就輝煌了一輩子,甚至到了幽靈世界都是輝煌的。
反觀埃克托,死後都不知道自己是被好友殺死的,一直以為自己是因為香腸食物中毒死的,且在幽靈世界也是很卑微的存在。並且一直不被後人認可,不被擺上靈堂,除了自己的女兒。他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再見女兒一面,所以他一直試圖逃去見自己的女兒,卻一直失敗。
看完之後,我總覺得,埃克托很偉大,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後來重新看了第二遍我才明白:
就像劇情里埃克托說的話: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
這首歌不是寫給全世界的,是我寫給我的女兒COCO的。
真正能夠寫出那麼感人的歌曲的天才音樂家是把自己獻給了自己最愛的家人,這才是他寫出音樂的原因,而不是為了功名利祿才寫的歌。是他對家庭一直的愛超過了一切。而不是像德拉庫斯一樣認為功名才是一切。
所以埃克托的心很小,慾望也小,他不想成為最偉大的音樂家,他只希望自己能夠帶給女兒快樂,他自始至終想的都是女兒可可而已。
Ⅲ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香腸派對》
真正引人深思的是,我們的信仰。
電影中食物們的信仰,是由幾個不會過期(永存)的打火機油所編造的。它們的初衷是為了讓知道自己宿命(被人類謀殺吃掉)的食物們,在生前有美好的嚮往,嚮往它們被人類帶回家是走向他們的「極樂」。換位想想我們的世界,人類的死亡和死亡後的世界究竟如何呢。
(很多時候真相擺在眼前我們不也選擇了逃避嗎)
食物戰勝人類之後就開始了食物的縱欲狂歡派對,推翻了真理,沒有了道德束縛的食物們開始為所欲為。(有點像人類在末日來臨前的放縱樣子,所以人類社會得以安穩發展還是要歸功於宗教,不然就是亂世了)
但結尾並沒有交代派對之後食物該怎麼辦,我猜畢竟人類還是會回到超市裡的,狂歡後的食物會被倒掉,新的一批食物上架,又恢復了平靜。(推翻上帝與信仰只能換來一時的狂歡,人類終究要依賴信仰與希望才能生存得下去。)
Ⅳ 怎麼評價動畫電影《香腸派對》
電影《香腸派對》雖然屬於動畫系列,卻並不適合兒童觀看,影片中存在大寫的「污」,觀眾對於此影片的爭議也是蠻大的,許多人保持排斥的態度。《香腸派對》卻也並非毫無亮點,不得不說編劇真是腦洞大開,以超市食物為第一視角,折射出人類世界的信仰,以及對於各個不同國家領域的諷刺,其實這是一部勵志片,也是一部極具想像力的創意片,同時又是一部蘊涵深意的內涵片。
其實電影《香腸派對》的故事結構和傳遞的主旨是非常好的,在搞笑的基礎上引人深思,當然影片主旨是需要觀眾細細品味的,不能只觀察浮現於表面的東西,拋掉有點污的情節,這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
Ⅳ 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是什麼電影里的
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出自動畫片《海綿寶寶》中章魚哥的一句台詞「well,it was fun while it lasted」,被台灣版配音無厘頭翻譯成了「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由於這句話太過沙雕,就被網友們拿去做各種沙雕視頻的配音,被人大量使用而火了。
此梗的意思就是人的一生總是會經歷著各種各樣的的事情,人生如戲,今天相見,明天掛牆,誰也不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生活中應該保持一顆樂觀,寬容的心態。
而「大腸包小腸」其實是一種台灣小吃,切開的「糯米腸」上夾住一根「香腸」,再加上各種佐料。起源是台灣花蓮的客家人出門工作時的點心,於1990年代開始在台灣夜市流行,現在已經成為了台灣特色美食。
《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是一部由舍曼·科恩、沃特·杜赫、山姆·亨德森、保羅·蒂比特、沃爾特·道恩等導演,湯姆·肯尼、比爾·法格巴克、羅傑·布帕斯等配音的美國喜劇動畫,於1999年7月17日在尼克國際兒童頻道開播。
《海綿寶寶》的故事情節主要圍繞著主角海綿寶寶和他的好朋友派大星、鄰居章魚哥、上司蟹老闆等人展開,場景設定於太平洋海底,一座被稱為比奇堡的城市。2005年1月30日,該片榮獲第32屆安妮獎授予的「最佳TV動畫製作」獎。
Ⅵ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香腸派對》
《香腸派對》是由Greg Tiernan、康拉德·弗農聯合執導的R級動畫電影,由塞斯·羅根、埃文·戈登伯格編劇,喬納·希爾、詹姆斯·弗蘭科、保羅·路德等參與配音。
《紐約每日新聞》:羅根和其他主創在影片中的某些部分簡直越過了底線,但是即使在那些段落,觀眾也會發現想要忍住不笑是根本不可能的。
《國際銀幕》:通常片中的笑點都以很出彩的方式隨機地呈現給觀眾,這顯示出主創們在不惜一切地博觀眾一笑,這種方式越令人吃驚越好。
《費城問詢者》:這部關於超市食物反抗人類的動作喜劇很黃很暴力,而且很瘋狂;《香腸派對》是2016年最有趣而又最容易犯眾怒的作品之一,該片鞭笞了美國人的最大痛處——信仰。
《洛杉磯時報》:該片不夠智慧,因而未能克服片中的老套橋段和刻板印象,同時,該片不夠離譜,它本應該更具有冒犯性。
《西雅圖時報》:影片中的想像力很狂放,片中充滿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歡鬧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