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動畫電影賞析論文

動畫電影賞析論文

發布時間:2022-05-04 02:11:55

㈠ 影視藝術鑒賞論文3000字左右。。。急!急!急! 偏僻點的。。。。。

影視藝術欣賞論文 一、 對電影的認識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里,電影是一種在電影院看的,故事。不過比起電視劇來,故事講得有點太短了,看著不過癮。長大一點才知道,電影是一種藝術,不同地方的電影有著不同的特色,這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吧。 下面談談對各地電影的看法: 內地電影,從我有記憶開始看得最多的就是一些黑白戰爭影片,大多是講抗日和解放戰爭的。後來看到越來越多的故事片,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宣教片,那也是學校組織觀看的。自己跟家人也看過一些片子,不過到現在大多都忘記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當時的確給我很大震撼。後來就不再去電影院看電影了,在電腦和網路上看得大多是國外片,國內的一般只是喜劇片如《手機》、《大腕》、《天下無賊》,和一些比較有名的,像《無極》等。 香港電影,給人感覺娛樂性較強,以市場為導向,像周星馳的一些電影,的確很好玩,但看的時候又不會有什麼思想負擔。挺適合休閑時觀看的。 韓國電影,最近才看韓國電影,一般是些愛情電影和倫理片,但很適合中國人觀看,大概是我們的文化很相近吧,感覺很細膩,和生活貼近。給我印象較深的是《我的野蠻女友》,這部電影當年可是在中國乃至亞洲颳起了一股野蠻旋風呀。 印度電影,只看過有限的幾部印度電影,片名大多記不清了,只是對那大篷車和時不時的音樂和舞蹈還有點印象,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但那時的印度電影感覺上更像歌舞劇。 俄國電影,現代的俄國電影看得倒是很少,只是看過前蘇聯的一些片子,也大多是和十月革命和二戰有關的片子,印象都不是很深。 歐洲電影,最為代表的應該是法國電影吧,感覺藝術感很強,不是看得很懂,畫面很漂亮。像《天使愛美麗》我看了幾遍都沒看懂。 美國電影,看得最多的還是美國的好萊塢大片,美國片是最為成熟的,無論影響力還是票房收入都是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現在在中國大學生中,看好萊塢大片的人肯定比看國產片的人多。尤其是國產片中有些類型的片子太少或基本看不到,比如科幻片,恐怖片。 下面談談對兩種類型的電影的看法: 對一般的類型,我想因為見得多了,也不會有什麼感觸,那我就拿兩種比較特殊的類型來談談我的看法。 動畫電影,我認為也算一種很重要的電影類型(因為有人說動畫是小孩子看的東西),我不否認,小孩子更容易被動畫吸引,但不是說動畫片就一定時給小孩子看的。我認為,除了演員和布景是由真實的轉變成用畫的,其他的電影元素都有保留,導演一樣可以用動畫來表現自己的想法。在動畫電影方面,日本和美國無疑是兩種典型的代表,日本的平面二維動畫產業可以說是全球最發達的,像在流水線上生產產品一樣生產著動畫片,以動畫系列片為主,也會定期為這些系列片出些劇場版,當然也有單獨的動畫電影,比如宮崎駿的《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我覺得都是不錯的影片,日系動畫的唯美畫風也很讓我喜歡。個人感覺就二維動畫而言,美國比不了日本,就拿比較好的《獅子王》來說,在它之前,日本實際上有一個很類似的動畫系列片《森林大帝》,這很有抄襲的嫌疑。不過自從3D動畫出現之後,美國的技術優勢又體現出來了,不愧為IT技術的起源國,尤其是最近Pixar公司的幾部作品《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超人特工隊》、《汽車總動員》等,無論是畫面還是講的故事,都讓我們耳目一新。 恐怖電影,談到恐怖電影還是要談到日本。先不談日本人的民族性的問題,日本的恐怖電影的確是很不同的,是一種懸念的恐怖,用意識來引導你,而不是用那種血腥的場面來達到目的。如《午夜凶鈴》、《咒怨》等,會在整部片子彌漫恐怖的氣氛,但就是不讓你見到,讓你提心吊膽到最後。美國的片子就完全不一樣,突然出現的血腥畫面,如果沒有準備的話,簡直讓你會吐出來。記得有一部叫《異次元殺陣》的片子,有一個把人切成塊的鏡頭,足足讓我倒了一天胃口。還有《死神來了》、《死神來了2》和《死神來了3》在表面很青春很陽光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的那種很血腥的場面,這也許就是美式的恐怖吧。 二、 從有記憶開始怎麼看電影 說實話,已經很久沒有到電影院看電影了。小時候倒是只能去電影院看電影,不過,現在看電影的渠道已經太寬了。從網上、電視上都可以免費看到(如果不算電費的話),很多國內電影過了檔期,國外電影大約上映一年後,中央6就會放映,這還不算國內大大小小的電視台提前買碟片看。我們自己也可以買正版或盜版的盤來先睹為快。不過,現在看來,還是在影院里看得比較有感覺。有一種看電影的味道。 三、 列舉喜歡看的電影 《我的野蠻女友》、《超人總動員》、《指環王》三部曲,《帝企鵝日記》、《公主日記》、《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死神來了2》、《開國大典》、《天下無賊》、《新警察故事》、《征服怒海》、《阿甘正傳》、《愛國者》、《勇敢的心》

採納哦

㈡ 一篇關於 動畫片的論文 3000-4000字

小談中美動畫之差異

曾經看過一句話,給你一張白紙,不論什麼樣的夢想和奇跡都可以實現。

自十九世紀動畫誕生以來,各個國家對於動畫的創造與研究就不曾間斷過,創造是動畫藝術魅力之所在。動畫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化,它全面體現了不同歷史階段中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特點。由於世界各國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風情和不同的經濟形態,縱觀世界一百多年來動畫在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發展的歷史,它們所經歷過的興與衰,以及其所呈現的藝術特色,也就各不相同。也正因如此,世界動畫才得以具有如此斑斕多姿的綿延景觀。

接下來以中國與美國為例,在幾個方面上介紹有關兩個國家的動畫差異。

一、題材內容

5000年的歷史沉澱使中國擁有豐富的題材內容。早期的有神仙傳說、古代寓言故事、民間故事、歷史傳說,甚至還有外國故事,比如《神筆》、《驕傲的將軍》、《漁童》和《牧童與公主》;也有革命傳說故事,如剪紙片《紅軍橋》、木偶片《紅雲崖》;還有階級教育類的題材,如描繪舊社會兒童悲慘命運的木偶片《三毛流浪記》,還有《半夜雞叫》;甚至還有關於國際諷刺內容的,如漫畫風格的動畫《黃金夢》和木偶片《誰唱的好》。盡管中國動畫題材的多樣化,古今中外內容的選擇廣泛,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以育人為主。而且中國動畫片創作中體現的一種思想就是:動畫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國的動畫片也就是呈現幼稚的特色。由於動畫兒童化的思想影響,中國動畫在題材上鮮有愛情題材。以致2002年出現的一部關於青春題材的動畫《我為歌狂》,造成不小的轟動。雖然在製作、畫面效果等方面還存在可圈可點的地方,但在中國動畫史上依舊是個不小的進步。

至於美國動畫,美國的動畫創作有許多是借鑒它國的故事原型,進行動畫再創作。以迪斯尼公司製作的動畫為例,如《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皆取材於德國著名的《格林童話》;包括《獅子王》,也是演繹了《王子復仇記》的故事。而且在題材上,美國並不強調教育思想,因為育人不是西方人製作動畫的目的,從《貓和老鼠》中就能體會到,「樂」才是根本。

二、動畫形象

中國設計的動畫人物形象一般都是正正經經,形象正統。如以前製作的哪吒、神筆馬良等。雖然也有像《三個和尚》這樣的動畫形象設計,但都不能成為主流。現在的動畫形象也是如此,譬如《藍貓淘氣3000問》中的藍貓,不也都是規規矩矩的形象么。而且中國動畫中的人物並沒有自己極為鮮明的個性,尤其是人物的眼睛,許多時候人物的表情、眼神和性格、劇情完全脫節,同一畫面上的兩個人物根本毫無交流,似乎只是各自獨立存在著的。

反觀美國的動畫形象設計,人物造型設計規范,與生活中的原形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個性鮮明;動物形象則大都作大幅度的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鑒的卡通模式。

三、音樂

音樂對於一部動畫的重要性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明。一般音樂的作用,是作為一種獨特的聽覺藝術形式以滿足人們的藝術欣賞要求。而一旦成為動畫綜合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就具有了獨特的審美特性和審美規律。

早期中國的動畫也很講究音樂的作用,例如《牧童》,是中國式的音樂與繪畫的完美結合。天真的牧童,潺潺流水和搖曳的竹枝始終傳遞著細膩、含蓄的感情,完全是中國格調。貫穿全片的笛聲由中國一代笛子宗師,享有「魔笛」之美譽的陸春齡擔綱,更是經典。《牧笛》被美國評論家稱為「在中國聽到的最妙的電影音樂」。但近年來中國動畫的音樂,彷彿是動畫的附屬品,是由動畫而生,純粹為了製作而製作,絲毫無任何美感可言。

美國動畫中的音樂,依舊以迪斯尼為例。在迪斯尼動畫中,音樂佔有極大的比重,每一段故事,都有與之相匹配的音樂貫穿始終,淋漓盡致地表達著動畫所想要表達的情緒。在迪斯尼的作品中,音樂的發掘是無所不至的,我們可以說的每一部都找到了很對位很合拍的音樂,常常和影片相得益彰,使二者都煥發光彩。

四、藝術性

毋庸置疑,我國早期的動畫片對藝術性的要求非常高,創作十分嚴謹。中國的動畫片創作者一直非常講究創作個性和獨特的思想理念,在有關動畫片的藝術表現的領域中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不少藝術類動畫片都曾在國際上獲過大獎,有著極高的聲譽。譬如80年代著名的水墨片《山水情》,通過古琴師向漁家少年傳授琴藝的感人故事,將中國古典藝術最高水平的寫意山水與古琴曲完美結合在一起,闡述了人與自然高度融洽的得意境界。該作品在國內外一共獲得了8個獎項。

反觀美國動畫,相較於藝術性而言,則更加註重商業價值。美國在其動畫的創始初期即很快進入了產業化式操作,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雖然當時也出現了純藝術追求的實驗動畫,如《美國一瞥》,但佔主流的還是商業動畫。《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美女和野獸》、《灰姑娘》、《獅子王》、《泰山》等一系列的動畫長片的製作,已然形成一個動畫操作體系,並且獲得價值不菲的市場回報。

至於其他方面,則不再一一列舉說明。其實就以上幾個方面的差異而言,中美動畫之間的差別還是挺大的。不斷成長中的中國動畫,若能結合自身特點,揚長避短,合理選題,一定能夠取得巨大的進步。文秘雜燴網 http://www.rrrwm.com

㈢ 動畫電影賞析角度

2002年,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這兩個耀眼的獎項全部頒給了一部動畫長片,出自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之手的《千與千尋》,2005年,宮崎駿本人也被授予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動畫片作為一種特殊的電影類型,伴隨著其低齡定位的固定印象常常被置於電影學術視角之外。10年前,宮崎駿以其作品動畫長片《幽靈公主》打破動畫界為兒童觀眾製作電視動畫短片的時代,紅遍亞洲電影院線;10年後,《千與千尋》以動畫這一類型片形式史無前例地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項;這足以留給我們許多思考:顯然動畫片作為電影的特殊類型之一,看似單薄的畫面、出自畫筆或電腦軟體的人物也能超出我們想像地成功承載導演試圖傳達的思想、成功傳遞人類特有的感情,動畫電影在票房與藝術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並逐漸走出淺薄單純的刻板印象,在審美與藝術價值上得到了承認。

一、具有分析意義的動畫電影及其美日兩大風格

根據動畫電影的表現風格與文化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全球動畫電影中執牛耳的美國與日本動畫電影是兩種具有明顯不同風格的流派。動畫電影的生成機制依賴於人在腦海中的想像與筆在白紙上的描繪,由於背離了傳統電影的真實本性,歷來以幼稚、簡單等刻板印象在各種電影學術視角的邊緣徘徊,這種印象的形成與沃爾特·迪斯尼及他的迪斯尼王國通過系列改編自世界童話的動畫電影在全球大眾通俗文化中產生的重要影響緊密相關。從1923年迪斯尼的第一部有真人參與的動畫電影《愛麗絲在卡通王國》開始,諸如《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經典動畫影片屢屢在全球取得票房成就,在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工作室出現之前,奧斯卡最佳卡通片獎項長期為迪斯尼所獨占。以迪斯尼為代表的美國好萊塢動畫生產線歷來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群,考慮到美國復雜的電影分級制度,動畫影片往往迴避時事主題與性主題等成年人才能理解的內容,以改編、創編經典童話故事為主,並且始終貫穿著好萊塢對電影技術的崇拜。如最新賣座電影《功夫熊貓》中,其導演與敘事力量已經完全為CG動畫造型所帶來的震撼所取代,製作商也坦言其生產路線就是製造「針對兒童的夢幻」,其終極目的是讓家長掏錢購票,領著孩子走入電影院享受一次娛樂。

與美國動畫電影具有的「兒童化」、「超級英雄」、「3D」等風格關鍵詞相比,日本動畫電影就有著更寬泛的路線。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開始在日本社會普及的動畫產業如今擁有非常廣泛的觀眾覆蓋面,如2007年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排行中動畫電影就占據半壁江山,這些票房冠楚大多是具有各種不同目標觀眾與風格的本土動畫電影,特別是知名連載電視動畫的劇場版:如以兒童為觀看對象的《寵物小精靈》、《哆啦A夢》;還有講述清純戀愛內容的《秒速5厘米》等以少女為觀看對象;以及熱血格鬥主題的《海賊王》、偵探類《名偵探柯南》等以青少年為觀看對象;其次才是《美食總動員》這部皮克斯作品[1]。日本作為全球動漫大國,其總人口中視閱動漫的比率高達87%,居全球之冠,動漫產業成為其第三大產業[1];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動畫電影就開始了「輸出」之旅,而日本動畫電影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廣泛關注與贊譽多要歸功於目前日本國內公認的動畫界三大權威: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製作的動畫電影以構思復雜、思想深邃、主題哲意為共同特徵,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大批擁躉,其中大部分是成年人。宮崎駿自《風之谷》後便在亞洲享有盛譽,2002年更是憑借《千與千尋》一舉贏得全世界矚目,其作品就此邁入全球關注的時代。押井守則是以根據日本科幻漫畫教父士郎正宗的漫畫原著改編製作的《攻殼機動隊》電視動畫片與動畫電影成名,在全球范圍尤其是美國產生了強烈反響,2004年製作的《攻殼機動隊》第二部劇場版《Innocent》在戛納電影節上展播,2008年以《空中殺手》與宮崎駿一齊角逐威尼斯電影節。而大友克洋早在1988年就以由自身創作的連載漫畫《阿基拉》改編的同名動畫電影驚艷於西方世界,這部承前啟後的作品甚至深刻影響了整個西方的科幻電影思想[2],2004年他製作的《蒸汽男孩》也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展映,並成功在國際市場發行。雖然三人的作品風格各異,但目前從影片國際發行數量、所獲國際獎項這些標准來看公認宮崎駿是最有影響力與代表性的。

從電影分析的角度來說,電影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藝術作品,它可以衍生一個在敘事結構上以及視覺、音響上建立意義,並對觀眾產生特殊效應的文本[3]。雖然傳統電影分析的視角並未將動畫電影置於其中,電影藝術的論述著作中也常常僅將動畫作為一種影片類型寥寥簡介,但是以宮崎駿及其系列作品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具有顯著的美學特徵與導演風格痕跡,具有與商業電影對應的票房成果;在影片主題構思、創作水準、藝術效果、視聽音像、目標人群上都具有了超越迪斯尼經典改編童話動畫電影的高度;其進入國際市場的高品質作品以深沉的內容哲思與獨特的畫面風格獲得了觀眾與影評人的認可。如此2002年《千與千尋》才獲得了除柏林電影節大獎與香港金像獎以外,當年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波士頓電影批評家協會特別獎、第30屆Annie Awards長篇動畫片電影獎、導演獎、腳本獎、音樂獎、第9屆好萊塢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日本電影大獎導演獎動畫片電影獎等幾乎所有動畫電影評選的獎項[4]。這樣一部動畫電影能超越國界得到藝術與市場同時好評,為動畫電影這一常常被電影學術界忽略的類型具有放入電影思想與文化視域進行解析的價值做出了旁證。

二、日本動漫產業語境下的宮崎駿電影賞析

日本動漫產業市場除了數量繁雜眾多的印刷出版物,還包括動畫電影、動畫電視片和動畫音像(錄像帶、DVD)與周邊產品。在這個巨大的市場內產品內容無所不包,目前全日本有400多家動漫製作公司,科幻、靈異、偵探、戀愛、格鬥、人際關系、倫理批判、個人奮斗等各種題材與內容的動畫產品每天在這些公司中生產出來,其中也不乏暴力、血腥、尚武、頹廢、色情、肉體刺激等充滿負面內容的動畫作品。在這樣一個龐大蕪雜的環境內,靠觀眾以自身脆弱的感知與判斷在消費中來辨別動畫產品的良莠實在過於勉強,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代表的這部分深刻、人性化、富有哲思並激勵感悟的動畫電影作品才得以以標桿的位置豎起日本動畫電影的發展旗幟。「動畫電影作品」與立足於短期收益的「動畫電影商品」是不同的,並不是說提倡只觀看欣賞權威導演的作品,但是對於日本動畫電影的消費與賞析,必須首先選擇在內容與思想上有品質與品位,其次是能傳遞出一定的導演通過世界觀、價值觀設定所欲表達的創作與人生理念的電影。

對於本文欲討論的日本動畫電影主要代表人物宮崎駿,其作品無論是美學視域還是導演的作者角色都具有十分鮮明的特色,尤其是成立個人主創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後,其個人風格在所有作品中一貫延續,並且在這背後還能看到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的輪廓。

1、「吉卜力」的作者印章

「電影作者論」的命名者、倡導者、實踐者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主將「三劍客」之一的弗朗索瓦·特呂弗;電影作者角色的倡導與實踐意義始終限定在三個層面之上:通過編導合一賦予導演在影片視聽構成與總體風格的掌控權利;將文學研究中的作家作品論研究方式實踐進入電影評價,以導演作品的視角考察其電影;以導演作為劃分並指稱電影作品的方式,取代此前的主演明星或大製片廠的標示來勾勒電影現象與電影作品[5]。「電影作者論」與其說是一種理論,不如說是一種態度,導演在堅持藝術理想與平衡大眾口味之間取捨,持續培育自身的風格。

原作與編劇、編劇與導演在電影作品內容的理解上產生矛盾與沖突是十分常見的,製作人與投資方提出修改意見也常有發生,編導的沖突與磨合在動畫領域中主要表現在原作與腳本間、製片人與導演間。宮崎駿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創立之初推出的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就是根據小說家角野榮子的原作改編,因為影片加入魔女奇奇失去魔力的情節,曾被原作者認為有違展現魔女奇妙生活的作品精神而遭到強烈反對[2],雖然最後雙方做出了改編的妥協,但無疑原作者的意圖是導演意圖的干擾因素之一。或許是出於這一原因,宮崎駿創辦的吉卜力工作室至今只製作了《魔女宅急便》與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兩部由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其餘作品的原作、腳本、導演、人物設定、分鏡全由宮崎駿一人完成,配樂設計也是由合作數十年的老搭檔久石讓完成。吉卜力工作室的合作製片人德間康快、高田熏等人則是以有名的從不幹預導演的任何製作工作而與宮崎駿保持了長時間的合作關系。可以說在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真正實踐了「導演作者」的自覺意識。宮崎駿作品的主要題材與重復主題也是十分明顯的,以《風之谷》聞名於世的關注自然,批判戰爭與破壞的「環保教父」頭銜在其後的《幽靈公主》、《天空之城》中得到反復印證;每部影片中必然出現的「飛行」場景;每部影片必然出現風格細膩的水彩寫實風格自然景觀;絕大多數影片主角都是特定年齡段的青少年;絕大部分鏡頭由細致的手繪畫面製作…這些主題與表現上的特點已經形成導演本人的獨特烙印,成為宮崎駿的個人風格標志。

可以說,即使沒有任何真人明星演員,宮崎駿及其吉卜力動畫工作室通過系列動畫影片已經建構了一個完整的「宮崎駿世界」,打上了本人鮮明的藝術烙印,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吉卜力出品」甚至成為票房的保證,每部影片都是當年日本國內票房冠楚。即便是常被人忽視的動畫形態,只要打破「給兒童看」這個藩籬,導演也能實踐自己的藝術意圖,甚至由於人物、背景、色彩等畫面設定上的自由性還能更方便的以一以貫之的方式實踐導演個人的主題與風格追求。

2、寫意的美學追求

寫意本是與「工筆」相對的中國畫技法,強調以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從而表達作者的意境。簡言之,寫意是以看似簡單的筆觸體現出描繪對象的精髓。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畫面線條都十分簡單,無論是人物還是背景近景等,都是以手繪原圖為基礎製作出來的2D畫面,畫面立體感全部依賴色彩表現,主色調突出,色彩柔和豐富。但所有的宮崎駿電影都以流暢的視覺觀感與明亮的色彩成功傳達出影片的情緒,令觀看者腦海中久久留下那簡單卻純凈的意境。以任何美術研習者都能具備的技巧繪畫製作的電影如何給人們產生觀看的愉悅?這就是寫意的境界。

動畫藝術本身是綜合性的,它包括造型、動作、語言、繪畫和聲音等表現手段。這些手段又以不同的方式在動畫形象上集中表現,構成了獨特的審美價值[6]。宮崎駿的寫意手法就在於動畫形象的整體意境描繪上。蘇珊·朗格在《藝術問題》中提出,一部繪畫作品打動觀眾的方式在於以畫布、色彩等物質事物達到一種平衡的形狀,從而組成一個蘊含著畫面要素的能動關系、充滿著張力與馳力的空間,即所謂的藝術作品的「幻象」[7]。借鑒這種分析畫作的觀點來分析宮崎駿電影中的畫面,即是以色調、角色造型、表情細節、背景設計等合力營造出整體的獨特「畫風」空間。比如《龍貓》中的大龍貓,以簡單的灰色調與毛邊橢圓造型,配上尖耳朵大嘴巴與富有變化的眼睛和鬍子,並添上與巨大身材不相稱的小爪子與尾巴這些細節,寥寥幾筆背後是深厚的畫風積累,成功塑造出具有毛茸茸質感又富有童趣的造型;龍貓出現的場景設計在臨近森林的農田中或者是樹上,以淺綠這種生動活潑的色調為主要背景,既有細膩得連經絡都畫出來的樹葉,又有以簡單化高光與明亮色彩背景化交代的農田,再加入幾束陽光投射的光線細節描繪,便將畫面襯托的生機勃勃。宮崎駿式「幻象」的營造在於對畫面傾注的充沛情感,以寫意的手法描繪角色,但是又利用畫面的每個細節同時向觀眾傳遞關於角色的情緒,因而成功營造出獨特的浪漫主義意境。

宮崎駿本人比較排斥電腦技術,他堅持在其製作的動畫電影中不使用任何電腦技術,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的寫意意蘊才是他真正打動觀眾的美學理念。

3、民族文化的輪廓

同樣是「毛茸茸的巨大生物」,可以將龍貓這一角色與迪斯尼2001年製作的影片《怪獸公司》中的主角毛怪做個對比;皮克斯在設計表現「毛怪」這一主角時所採取的是全球最先進的3D技術,毛怪身上的絨毛多達300萬根以上,為了詳細表現出每根絨毛,並且在動作上同時表現出重力感與靈巧度,皮克斯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專門開發了一種用於建模設計的電腦軟體[8]。製作方花了巨大的代價試圖表現一隻「可以亂真」的怪獸,影片中以毛怪的動作為表現重點,解救小女孩阿布的情節安排緊湊令人印象深刻,但其角色性格與心理的刻畫反而略顯牽強。而輪廓化二維化的龍貓雖然沒有一句台詞,卻以鄉間森林中憨胖可愛的精靈形象留在了每個孩子的心中,「龍貓」一詞與「巨大柔軟憨胖精靈」建立起了意指鏈,影片播出後龍貓形象的毛絨玩具在整個亞洲大受歡迎,至今仍在生產。也許這兩位主角甚至這兩部動畫電影的審美差異折射出的也是東西方之間的審美差異,以漢文化圈為代表的東方文化中歷來貫穿「天人合一」的理念,從觀看畫面時的視覺習慣到把握概念時的認知習慣,東方文化都傾向於從「整體」上著手,具有追求整體和諧的習慣;尤其是宮崎駿的美學理念向來在於以柔美舒緩的筆觸營造整體意境,以欲言又止的含蓄與意境美觸摸觀眾的心靈。而發軔自歐洲的西方文化則以「人物對立」的理念來統攝其世界觀,視覺習慣上關注主要部分,概念把握上關心結論,西方觀眾尤其是美國觀眾也更習慣接受主角在畫面中心不斷地行動、打鬥。

藝術無時無處不與主體、社會及其文化等深刻地聯系在一起,它總是某種社會文化類型的模型。文化在賦予一個民族以表達方式時,也賦予了該民族觀察這些藝術的眼光。在宮崎駿的所有作品中都深深浸潤著日本社會文化的審美特性與個性輪廓。

(1)日本社會與平民主角

在《菊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中,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是一個強調團體與一致,以「恥感」為道德標準的社會,各自擁有固定的角色與責任、傾向合群低調的人群就像同質的汪洋。低調與寡言的日本人面臨著職業與家庭的角色責任,背負著社會既定的壓力。「中庸」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被完整移植到了日本社會,並在此之上置入「國家神道」的信仰核心,個人主義在這個社會是不被提倡的。在這種提倡團隊精神與社會規則的社會精神下,我們在以宮崎駿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中看不到天賦異稟的美國式超級英雄,片中的主角都是凡人,普通的中小學生少女少年,連魔女都是穿著灰袍自食其力(《魔女宅急便》),即便有位見義勇為的飛行員也是一頭豬(《紅豬》);嚴格來說他們根本不算英雄,他們只是通過戰勝生活與心靈的挫折重新找到自信,幫助了身邊的人也幫助了自己。

也正是因為如此導演在每部影片中並不僅是講一個故事,而是將故事中每個角色的性格、心理細細鋪陳開來,讓觀眾目睹著身邊的平凡人與普通孩子如何在成長的荊棘路中發生變化,找到自己的方向。「平民主角」源於社會文化性格對個人英雄的摒棄,給觀眾帶來的是心靈的貼近與更多的自我感觸。毫無疑問在觀感撼動性沖擊與心理撫慰式感觸間,宮崎駿所選擇的是後者。

(2)自然神靈與和而不同

日本社會的主要特點是多種宗教並存[9],與此對應的便是多神的觀念。多神觀念的源頭是日本原始宗教神道教,神道教認為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界諸神,日本各地可見的神道神社就多出於山嶽信仰而修建。敬畏山嶽、河流、森林等自然神靈雖然看起來與現代社會的開發背道而馳,但多神與自然神靈的觀念伴隨著人類學傳承而滲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龍貓》的創作就直接源於宮崎駿本人幼年聽過的傳說;而《千與千尋》的原片名為《千與千尋的神隱》,「神隱」就是日本文化中用來表示孩子突然不見或失蹤的說法,意為被神靈藏起來了;在宮崎駿的作品中,自然神靈的存在理所當然。

在對自然神靈的崇拜中目睹的是摧殘自然的現狀,被稱為「環保教父」的宮崎駿常常在影片中展現人類對信仰的漠視與大自然沉默的報復,也許不只是對於環境惡化現狀的危機感使然,導演更想從自然神靈與現代社會和諧存在的理想圖景中召喚那逝去的尊敬自然的崇敬之心。不論是《幽靈公主》中人類與森林生靈血淋淋的戰爭,還是《千與千尋》中各路神靈悠然自得的異世界,「和而不同」是導演在其所有作品中設定的一以貫之的世界觀,在這種世界中徜徉的觀眾也能回味起日本民族敬畏自然的時代。

(3)含蓄深遠的淡雅之美

「含蓄」可以說是概括以儒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美術、文學理念的關鍵詞之一。表現在影片的審美領域,即是「其中深意,欲說又止」的敘事方式,以及傳承自「物哀」情結的婉轉淡雅氣氛的營造。

宮崎駿動畫電影常常在120分鍾以上的時間里陳述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架構,並安排一段極其復雜的劇情,在人物關系與背景架構交代清楚後,影片便圍繞一個核心情節展開,但高潮的鋪陳舒緩,主題立意深遠,導演有意無意不交代徹底的一些細節為觀眾留下了無盡的回味與想像空間。如《幽靈公主》中著名的結尾台詞「一起,活下去」,又如《千與千尋》中帶著些許悵然的千尋離開異世界的腳步,再如《天空之城》中載著生機緩緩升空的大樹之城等等,沒有「從此幸福快樂」的結論讓人安下心來,這種欲說還休的敘事方式以及一些刻意的細節懸念交代,類似於繪畫中的「留白」技法,於空白處留出想像的空間,邁入這處空白的觀眾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導演的世界,這與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直白單調相比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物哀」則是由《源氏物語》在日本社會所開啟的一種審美意識,淡淡的哀傷,婉轉的情意自公元1世紀以來就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散文家、物語作者流傳了下來[3],就連日本的國花櫻花也是充滿著繁茂枝頭轉瞬即逝的哀婉與悲傷,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是以小說《古都》、《雪國》中物哀、風雅、幽玄這一獨特美感與日本文化的內在精神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浸潤在日本文化中的藝術家無不受到「物哀」情結的影響,宮崎駿的作品當然也不例外,即便具有充滿異域文化的場景設計,影片的情節內容等仍是十足的東方味。如《天空之城》中孤獨的機器人伴隨著大樹上的都市飛向太空,《幽靈公主》中為了各自生存註定要斗爭下去的雙方,《紅豬》中寧願變豬、常常留給吉娜期望與等待的波魯克等等情節的安排,充滿著無奈與感傷。而體現在人物關繫上,導演則常常描繪一種少年少女間的朦朧傾慕或嚮往之情,人物細膩的表情、目光移動與面紅向觀眾訴說著心中情愫,婉轉淡雅,甚至根本不曾言說過的情感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有力感染觀眾,以意蘊取勝。

三、結語

作為人類想像的產生物,動畫電影這一類型與傳統電影源起同步,目前不少優秀動畫電影都能以深刻的思想與意蘊在藝術與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同時不少動畫電影導演還能以獨特的作者意識使動畫這一形式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客觀的立場與審美角度出發,在與傳統電影平等的視角下對動畫電影給予應有的關注與解析。有趣的是,隨著全球電影廣泛使用進而依賴CG技術,流行商業電影的畫面開始有了追求「以假亂真」境界的傾向,也許押井守曾預言過的「所有電影都將成為動畫」的時代真的並不遙遠

㈣ 動漫賞析的論文.. 要2000字

[摘 要] 發展我國動漫產業,既要清醒地理解動漫產業作為高科技、高文化產業的科技文化內涵問題,又要注重著力解決制約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人才瓶頸問題。美日動漫產業的實踐為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注重科技內涵和文化內涵的經驗教訓。我國動漫人才的培育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注重科技內涵和文化內涵的動漫人才素質教育道路。
[關鍵詞] 動漫產業 科技內涵 文化內涵

目前,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可謂內外交困。要解決這樣一種被動局面,關鍵在於解決動漫產業作為高科技、高文化產業的內涵問題,解決制約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人才瓶頸問題。
一、動漫產業發展的科技內涵
就畫面製作而言,動漫製作技術經歷了通過人工手繪的圖畫攝制、計算機二維動畫製作、計算機三維動畫及利用網路技術三個階段。
傳統的動畫製作是用人工手繪的圖畫攝制完成的。在總體設計階段,按照劇本繪制出一張張連環畫一樣的故事圖畫,專業術語叫分鏡頭繪圖劇本。一般短短的幾分鍾,需要繪製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張圖畫。然後使用特製的靜電復印機將草圖謄印到醋酸膠片上,用手工給譽印在膠片上的畫面的線條進行描墨,然後上色。最後拍攝製作。可以看出,傳統的動畫製作技術耗時費力,效率不高,對動畫產業化發展形成了制約。
計算機二維動畫製作是輔助動畫師製作傳統動畫。二維電腦動畫製作,同樣要經過傳統動畫製作的四個步驟。主要的區別是電腦的使用。這種方法可以隨時存儲、檢索、修改和刪除。大大簡化了工作程序,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可以利用電腦對兩幅關鍵畫面進行插值計算,自動生成中間畫面。精確、流暢,而且將動畫製作人員從煩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電腦動畫輔助著色可以解除乏味、昂貴的手工著色。用電腦描線著色界線准確、不需晾乾、不會竄色、改變方便,而且不因層數多少而影響顏色,速度快,更不需要為前後色彩的變化而頭疼。電腦動畫中的各種角色造型,以及它們的動畫過程,都可以存在圖庫中反復使用、修改等等。
計算機三維動畫製作。三維動畫主要依賴電腦圖像生成技術(簡稱CG)。在完成了前期製作,如文學劇本創作、分鏡頭劇本創作、造型設計、場景設計的一系列工作後,便進入了動畫片段製作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建模、材質、燈光、動畫、攝影機控制、渲染等。首先根據前期的造型設計,通過三維建模軟體在計算機中繪制出角色模型。凡是出場的角色和場景中出現的物體都要建模。通常使用的軟體有3DS Max、Auto CAD、Maya等。建模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它更需要創意和美術素養。因為藝術性是建模的追求。建模包括多邊形建模、樣條曲線建模、細分建模等。
完成了建模,接下來需要將模型表面的細節和結構進行加工處理。如加工處理表面的顏色、透明度、反光度、反光強度、自發光及粗糙程度等。細節處理和結構加工必須要有生動逼真的效果。
然後進行燈光模擬、動畫片段製作、攝影機控制、渲染器渲染。最後將動畫片段、聲音等素材,按照分鏡頭劇本的設計,通過非線性編輯軟體的編輯,生成動畫影視文件。
動漫產業科技創新方面,美國動畫得風氣之先。1995年迪斯尼推出世界上第一部電腦三維動畫《玩具總動員》,比之於二維平面動畫三維動畫更加真實,更具立體感。等到1998年第二部三維動畫《蟲蟲危機》推出,三維動畫技術更加成熟。其溢出效應直接促使華納、夢工廠等公司盡快地應用三維動畫技術進行影片的製作。1999年迪斯尼推出《玩具總動員2》時,其三維動畫技術又上了一個台階,動畫的三維效果比之前的影片更加平滑流暢。2000年迪斯尼耗資3.5億美元推出的《恐龍》,其三維動畫技術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1300個電影特效鏡頭展現了活動的、寫實的、會說話的三維恐龍和狐猴,該片畫面「逼真」的視覺效果讓受眾瞠目結舌。
這種逼真來自對技術細節的關注。如製作狐猴的動畫時,為了呈現它們身上細密的皮毛,技術人員不但為每個狐猴加上了超過上萬根的毛發,更誇張的是,還特別用軟體將這一萬多根毛發一一編號,並藉由這套昵稱為「發型師」的程序,在電腦中依場景所描寫的環境,將不同編號的毛發依風向決定它的方向及位置甚至是不同的毛色。為讓觀眾體驗到更真實的情境,技術人員特別設計了一組程序,將這些恐龍身上的肌肉,依所在的位置及特性,切割成幾千塊大小不等的多邊形,貼附在骨骼上,使片中恐龍的肌肉與皮膚能根據整個骨骼移動的方向、力量、速度的大小,產生不同的皺折或震動。
就動漫製作技術而言,美國的計算機三維動畫製作技術是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的。較多的動漫產品由計算機三維動畫製作技術完成。這就為動畫作品中人物的肢體語言刻畫增加了技術含量。美國動畫的連貫性和走形率比日本動畫好很多。相對而言,日本的動畫純三維製作的並不多,計算機三維動畫製作技術僅是日本動漫製作錦上添花的輔助。應該說,在動漫製作技術方面,特別是計算機三維動畫製作技術的運用,美國動漫呈現出勃勃生機。
二、動漫產業發展的文化內涵
動漫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品類,它的核心特徵依然是創意內容。雖然創意內容中也有技術創新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文化內涵的創新。
日本動漫之所以能與美國動漫爭雄的主要表現是其動漫的創意內容強於後者。相對於美國動漫而言,日本動漫更注重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被譽為日本「動漫之神」的手冢治蟲在動漫製作方面就明確的強調動漫要關注情節和人心。他抓住了文化創意產業在內容上的藝術本質,著力於動漫創意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情節的創造。這一選擇不僅節省了資金,而且注重並提升了日本動漫的藝術品位。這應該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位日本「動漫之神」宮崎駿對於動漫創作的藝術理解與手冢治蟲如出一轍:「動畫是一個如此純真、樸素,又可讓我們充分發揮想像力來表現的藝術。」後來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宮崎駿和導演高田勛,正是因為要「追求純粹而高品質的動畫,能真正深入人心、刻畫人們生命中喜悅與悲傷的動畫」而走到一起的。吉卜力工作室成立後,他們更是將全部精力都灌注在他們的每一部動漫作品中。他們的創作理念和主旨更明確為「絕不犧牲品質向有限的時間和預算妥協」,「將良好的影片擺在第一位」。也因此,吉卜力工作室在日本乃至世界動漫和電影界名聲大噪,並奠定了它作為動漫創作經營楷模的世界級地位。
以手冢治蟲為代表的日本動漫作家,除了注重動漫創作的藝術性外,他們還認識到了動漫創作的真實性。如有「日本動漫之聖」美譽的大友克洋可能意識到了日本動漫平面化的缺陷,其動漫作品就非常強調人物和背景的細部真實。
日本動漫作家還認識到了動漫創作的現實性。他們的眼光自然瞄準了「描繪真正生活」的社會題材。由於日本動漫直接源自於漫畫的原因,其動漫創作帶有強烈的哲理和人性思考,更注重揭示世界的規律和人性的本質。宮崎駿的動漫作品就含有更多的哲理和人性思考。幾乎在他的每部作品中都有關乎人類生存、生活的反思。這也是宮崎派漫畫在日本乃至於全世界受眾中引起共鳴,受到熱烈追捧的重要原因。宮崎駿的合作者高田勛亦如此。大友克洋動漫作品的生命力也同樣與其注重動漫創作的現實性有關。
與美國動漫創作相比,日本動漫顯示出了內容上的精深厚重。雖然日本動漫產業發展抓住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根本,在質上表現出其發展的強勁勢頭,但面對現代社會大眾文化的主流市場和日益開放的世界市場,過分藝術化、哲理化的內容,容易走向精英文化和發達國家文化的金字塔,也容易成為民族文化的標榜。同時,忽視動漫創作的產業化發展方向,對動漫產業的發展影響也必將是致命的。
三、結論
發展我國動漫產業,既要清醒地理解動漫產業作為高科技、高文化產業的科技文化內涵問題,又要注重著力解決制約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人才瓶頸問題。美日動漫產業的實踐為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注重科技內涵和文化內涵的經驗教訓。我國動漫人才的培育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注重科技內涵和文化內涵的動漫人才素質教育道路。
參考文獻:
[1]葉朗主編:《2008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年度報告》[R].湖南文藝出版社,2008年6月
[2]孫步忠 曾詠梅:《文化產業發展與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相關性分析》[J].《財智文摘》,2008年第10期
[3]張曉明 胡惠林 章建剛主編:《文化藍皮書,2007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㈤ 求一篇日本動漫論文 800字

本動畫從20世紀80年代初進入中國並迅速風靡,可以說伴隨著80年代出生的一代一起成長,這期間日本動畫對中國青年的心智和意識形態發展成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文化影響力卻是有限的。由於二戰的影響在中國青年關念里構成的刻版成見,使其對日本動畫的欣賞一般而言只止於感官審美的層面,而不涉及意識形態層面;同時由於所反應的本不是日本文化的全貌,加之日本文化的矛盾的一面在其中的體現導致的解讀困難,日本動畫所設置的象徵性現實與中國青年頭腦中的主觀真實是不相吻合的。最終產生的一種結局就是:中國青年喜愛日本動畫及日本動畫中表現美的象徵性元素,但是反感涉及政治和歷史的日本的文化特質。
不能否認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都是伴隨著動畫成長的。筆者就中國青年收看日本動畫的情況作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98.8%的人看過日本動畫,這其中51.3%看過超過10部的日本動畫。事實上,長期以來,動漫產業為日本帶來了巨大商機,廣義的動漫產業實際上已佔日本GDP十多個百分點,有力推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為了加強本國在國際文化中的地位,日本政府非常青睞動漫產業,不但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出口產業,而且還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化來培養。作為其鄰居的中國,改革開放開展起來以後,就成為日本動畫大量出口的重要窗口。有調查顯示,在10部最流行的動畫中,9部來自日本;在最受歡迎的10個動畫作者中,8個來自日本。之所以日本動畫能在80年代在中國領土上迅速風靡,與當時中國特殊的政策環境是有著深刻聯系的。改革開放政策實施後,這個新興開放的國家在媒體輿論和意識形態方面的管制還是比較嚴格的,日本動畫被視為對意識形態影響較弱的媒體產品,加之其引進成本相對美國動畫而言極低,因而被大量引進,一來用以加強中日邦交正常後的兩國友好關系,另一方面也用以改善電視台內容產品匱乏的狀況。一定程度上可以這么說,如此富有趣味性的內容產品是中日恢復友好關系的政治副產品。

然而,就在不久前,據《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規范電視動畫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國各級電視台所有頻道在每天17時—20時之間,均不得播出境外動畫片和介紹境外動畫片的資訊節目或展示境外動畫片的欄目 [3]。長久以來省級電視台在每天17時-20時之間播出國外動畫的歷史將就此告終。對這一陪伴八十年出生的一代成長起來的內容產品,風靡中國大地達數十年之久,卻少有人注意其研究價值。

理論框架

培養分析是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George Gerbner主持的一項研究,通過研究,Gerbner等人認為電視變成為了美國社會的核心文化武器,認為「電視機已經變成家庭的關鍵成員」,長期收看電視嚴重影響著電視受眾的信息資源、意識和觀念 [4]。因此我們認為,大眾傳媒提示的「象徵性現實」對人們認識和理解現實世界發揮著巨大影響,由於大眾傳媒的某些傾向性,人們在心目中描繪的「主觀現實」與實際存在的客觀現實之間正在出現很大的偏離。同時,這種影響不是短期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的過程,它在不知不覺當中制約著人們的現實觀。[5] 日本動畫從70年代末被引入中國,伴隨那個年代出生的一代成長起來,特別是在那個時期,這一代人的學習能力處於最強的時期,心智逐漸成長並發展成熟。尤其是中小學生在學習的業余時間,基本上大量時間都是在接觸電視,而收看的最主要節目也通常都是動畫。根據培養理論可知,在中國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日本動畫對其意識形態、文化價值觀和審美等都是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的。

「刻版成見」(Stereotyping)的概念是由Walter Lippmann首次提出的,最初用以描述人們基於自身的種族特性對其他人做出的評價。傳播學中的刻版成見指的是人們對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隨著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的感情 [6]。在跨文化傳播中,刻版成見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刻版成見通常會使我們接受一個被廣泛流傳的觀點,即便事實上這個觀點很有可能是錯誤的;長期地接受和使用某一種刻版成見可能使這種成見得到鞏固和加強 [7]。盡管中國青年從小開始接觸日本動畫,但是由於同時接受更集中和刺激更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尤其是關於日本侵華戰爭的教育,難免會形成一種對於日本文化的固有的排斥心理和刻版成見,而且這種刻版成見並不一定能被日本動畫傳達的關於日本文化中美好的元素所扭轉。

文獻綜述

國內對日本動畫的研究基本上可以歸為三類。其中大多數研究都傾向於關注日本的動畫產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並因此來尋求中國動畫產業之所以實力不夠雄厚的原因,並探索中國動畫產業可能的出路,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後。比如劉洋《中國與日本動畫與動漫產業的比較與思考》,周京《日本動漫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等。

第二類是通過對日本動畫的內容研究分析其軍國主義文化特徵,揭露日本作為侵華戰爭罪魁禍首在新時期的文化帝國主義行為,亦即日本通過動畫宣揚其侵略者本性的企圖;或者是針對日本動畫傳達的文化特質的研究,力求尋找日本動畫背後隱藏的日本文化,比如李秋波《披著櫻花的死魂靈-日本動漫中的軍國主義思想》,熊濤《尋找夢幻島:日本動畫電影的文化特質研究》。

第三類是針對日本動畫在中國的盛行對中國人的文化影響所做的調查研究,比如中國青年報1996年所做的「中國青年對日本的認識調查」,但是由於問卷本身的嚴重傾向性,這項調查雖然影響廣泛卻在研究方法上有著極大的缺陷;也有如香港大學Poon Man Wai的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Contemporary Influence of Japanese Animation on Hong Kong Teenagers,但是問卷完全撇除了侵華戰爭對中國青年產生的影響,僅僅從文化生活方面分析日本動畫對中國青年的生活方式的影響;也有如Yang Wang的 The Dissemination of Japanese manga in China: The Interplay of 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Post Reform Period,這項研究教系統地分析了日本動畫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對中國動畫市場的佔領,以及中國青年對日本動畫的態度,卻少有分析中國青年在刻版成見的作用下對日本動畫的接受程度,以及對產生文中所謂「double-fold image」的原因缺乏深層次的分析。

㈥ 跪求一部動畫電影的視聽語言分析論文

《人狼》動畫賞析

在押井守的動畫里是不要想得到任何樂趣的。他對於人類肯定是失望的,在他編劇或導演的劇場版動畫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降至最低點,似乎每個人都脫離了身為人的屬性,而進入了某一殘酷的社會角色,你死我活的叢林法則和爾虞我詐的人性陰暗面在他的電影里被持續放大,以至成為灰暗的基調,縱有偶爾的溫情,也會在瞬間被撕裂。所以對於押井守,不喜歡的人會坐立不安,因為太殘酷,喜歡的人會像中了毒癮一樣,任自己沉淪於他的陰暗世界裡,享受那一刻的殘酷之美。

故事發生在一個沒有正義的年代,描寫了一場公安部和首都警的政治斗爭。看似木訥的主角,首都警成員伏一貴在鎮壓暴民時親眼目睹女學生阿川自爆,由此結識她的「孿生姐姐」。伏一貴的首都警身份和阿川姐妹的恐怖分子身份被公安部利用,希望籍此一舉摧毀首都警的勢力。但是公安沒有想到,繼恐怖分子集團「捷克特」毀滅之後,首都圈新近崛起的第三股勢力,神秘的「人狼」也對二人虎視耽耽。在洶涌的政治漩渦中,伏一貴和阿川的命運早已被註定。

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是男主角在公車上,慢慢無力的將右手搭在拉環的左手上,將頭倚過去。以及那段對話。「你是過不來的,」 「你不可以過來。」

這部畫面細膩程度堪比真人演繹的《人狼》,在政治層面著墨甚多,開場的背景介紹,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虛擬的戰後重建的社會。當然可以認為這是當年日本的投射,有些情節似乎也真實發生過,比如與政府軍對抗的恐怖主義、地下游擊隊員。當年日本的「赤軍」幾乎就是用這種方式和政府對抗的。其實雖然說在日本經濟重建期有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但並不如影片中所表現的這般激烈,只是押井守在這里把當年的政治矛盾更加表面化和尖銳化,更利於表現尖銳矛盾下的故事發展和人物刻畫。插句題外話,我倒覺得片中的情形和中國有點像:由於政府刺激經濟增長的方式失誤而引發大批工人失業,導致社會動亂因素增加,反對派利用這個矛盾挑起暴力沖突,而政府卻愚蠢地使用暴力鎮壓,結果出現惡性循環……唉,簡直就是對中國的悲觀預言,而且片中的那個專制的日本政府比之如今又壞了多少呢,希望押井守不要成為偉大的預言家。

影片為我們描繪了這樣的背景,也似乎在說明,在這樣的一個社會,活下去的代價便是拋棄人類之間的感情,也為後來故事的殘酷性做了鋪墊。故事在四方政治勢力的角逐中展開,自治警——完全受政府控制;首都警機動隊——政府組織的用於鎮壓暴力沖突的高裝備軍隊,但因其強大,有日益脫離政府控制,尾大不掉的麻煩;地下游擊隊——政府對立面,既要提防自治警,更要防備首都警;人狼組織——這個組織很神秘,他們散落在各個政府部門內部,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他們只是為自身的利益著想,他們的反擊往往致命。影片開場的一場對峙戲就很好地交代了他們的關系,同時也引出了一段感情糾葛。自治警與游擊隊對抗,卻不許首都警介入,首都警從觀望到主動介入,最後首都警擊斃游擊隊員。做為首都警的男主角「伏」在這次行動中因為對方的游擊隊員只是一個小女孩而未及時開槍,受到處分。身為伏的好友的邊見在自治警工作,卻背叛了伏,埋伏下另一投降的游擊隊女孩——和那位游擊隊員很像——做為誘餌,引誘伏與其發生關系,以便到時揭發做為打擊首都警的一個政治步驟。卻不料伏是「人狼」成員,對這一切早已知曉,將計就計誘殺了邊見,也葬送了對自己動了真情的投降女游擊隊員的生命。

可以看到,影片中所有的人物關系都處於一種欺騙與對抗的狀態,這是一則借政治來說人性的隱喻。唯一的一對真實的關系便是伏與那位做為誘餌的的女游擊隊員的愛情。但這個愛情很快就被沉重的現實壓垮。影片被改造了的小紅帽的故事可以成為理解故事意圖的一把鑰匙。小紅帽喝了母親的血、吃了母親的肉,比喻了人類之間的自相殘殺,狼的最終勝利則徹底戳破了這個童話(也是我們生活)的溫情面紗。那些放棄了人類的感情、放棄了人類的喜怒哀樂的把自己訓練成狼的人類,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這是令人窩火的一件事,但悲劇是,這是事實。

但押井守似乎要把悲劇進行到底,這就是愛情的破滅。按說這是無可避免的,但壞在愛情發生了,若一開始就沒有愛情,這個悲劇就會止於這么一人類的變異,但當愛情破滅時,悲劇便蔓延開來,那些還是善良的人類受到了永久的傷害,這是我們最不願看到的。伏也應該是動了真情的,不然他不會在屋頂和她熱烈地接吻,不然他也不會在最後遲遲無法下手,但他是狼,「任何和動物扯上關系的人的故事,都沒有好結局」這句讖語好像註定了人類在感情上的弱勢地位,這個已經變成狼的男人,就算有一刻的溫柔纏綿,就算他真的回心轉意,他的狼的夥伴會同意嗎,伏的一個惡夢給出了答案:狼群撕咬著她的身體,他卻在一旁無能為力。一旦放棄了做為人的特徵,便會成為狼。

殘酷之外是身不由己的迷茫。擁有六十年代情結的押井守用人狼系列為那個時代的日本立起一塊紀念碑。包括動畫、電影、小說和漫畫,劇場版動畫的情節與漫畫第一章有些接近,但是更加復雜和令人寒心。

㈦ 關於日本動漫的論文 在2000 -3000字左右 謝謝啦

日本動漫對中國青少年的影響

摘要

隨著動漫的引進,尤其是日本動漫,與我們青少年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為了客觀了解青少年學習生活受日本動漫的影響,我們擬此課題,希望為社會提供一份引導青少年的參考。

日本動漫業在中國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尤其對我們的青少年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日本動漫在中國身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我們針對這一現狀擬此課題,目的在於讓青少年能在眾多日本的動漫中有選擇性地從它們的身上有所借鑒。

我們通過了解電腦、日本動漫發展的概況;並通過製作調查表、調查問卷等了解青少年對日本動漫的態度和心理,獲取資料;初步整理,請教老師專家,分析典型事例;查閱社會心理學的相關書籍,分析青少年在對於日本動漫的心理狀況;成果匯總,根據調查表、調查問卷及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得出了動漫對青少年的影響的成果。

我們的結果表明:日本動漫對青少年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日本動漫有利於我們了解各國文化,它涉及的范圍廣,包括科學、歷史等 ,它以青少年喜歡的方式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豐富了我們的課餘生活,調劑了我們在學業中的重負;但同時有些同學沉迷於動漫,花費太多的時間在動漫上,以至於荒廢學業,使得學習成績退步。

因此,我們課題組認為,最優化的方案在於引導,這樣才能長久的健康的發展中國的動漫業,使青少年從動漫中受益。
緒論:

從《櫻桃小丸子》,到以後的《美少女戰士》、《聖鬥士星矢》,再到後來逐漸引進的《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魔卡少女櫻》等這些日本動漫大片,讓在國內的中小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動漫。所以,現今青少年中喜愛動漫的學生越來越多。逐漸,在全國各地盜版漫畫店遍地開花;各地各種形勢的動漫畫展也越來越多;在網上有關動漫的網站和論壇更是隨處可見。

顯然,動漫文化的席捲而來是許多人都始料未及的,於是,針對動漫文化的席捲而來,人們對於新鮮事物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從1980年代末開始,隨著動、漫畫的進入,中國的青少年開始介入一個動漫時代。同時,在視覺文化的逐步強勢過程中間,「讀圖時代」開始主宰平民化的閱讀領域。隨著這個領域范圍的不斷擴大,日本動漫畫可以說已經登上了中國動漫市場的首席。長期以來,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左右著中國不同年齡動漫迷們的視線。回首中國動漫輝煌的時光,我們不禁感嘆,為什麼中國的動漫不但沒有搶占國外市場反而自己的市場卻被日本動漫佔領. 我國的動漫也曾輝煌過,1986年之前,曾在各類國際電影節上獲獎46次,被國際評論認為「達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藝術風格上獨樹一幟」。但1991年以來,中國動畫已經十餘年與國際獎項無緣。從1984年開始,連環畫藝術系紛紛從大專院校里銷聲匿跡,美術出版社裡原本紅火的連環畫創作部也人去樓空。上海零點調查有限責任公司與上海電視台財經頻道合作的這次調查顯示,日本的動漫作品最受歡迎。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可以說,青少年的精神面貌是一個國家未來的精神面貌,我們的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而現在的青少年接受的都是日本動漫,都是日式的教育色彩和教育方式, 日式的人物形象、日式的思維方式、日式的文化背景……在這種濃烈的日本文化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以後還能有中國的味道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動漫席捲中國,早在當年的《鐵臂阿童木》就開始了,只不過當時我們還有《孫悟空》之類的動畫片可以一爭高低。到了今天,打開傍晚的電視,舉目皆是日本動畫片,多到數不過來,《機器貓》、《忍者亂太郎》、《天空戰記》、《灌籃高手》、《足球小子》、《家有賤狗》……連我們的名著《西遊記》也有了日本版。漫畫就更別提了,淪陷得更徹底。

在動漫迷大軍中,青少年的陣容最強大。青少年自然就是漫畫讀物最忠實也最基礎的消費群。那麼,趕潮流的青少年喜歡哪些漫畫呢?據一次隨機調查顯示,男生喜歡看戰斗科幻類漫畫,女生則鍾愛少女漫畫。對此,我們也做了一個隨機調查,我們隨機的從學校內找了85個男生85個女生,問其最喜歡的動畫片是什麼。結果是,喜歡《蠟筆小新》者居多,達65.48%。《灌籃高手》次之,達60.85%。另外《百變小櫻》,《四驅兄弟》,《足球小子》的受歡迎程度大概在34%~47%之間。與此同時,現在流行的《犬夜叉》,《浪客劍心》,《游戲王》也頗受青少年青睞。由此可見,在沉重的學業壓力之下,大部分青少年以輕松搞笑,具有幽默感的動漫畫(如《蠟筆小新》)和有積極向上意義的動漫畫(如《足球小子》)作為調節劑。大部分日本動漫畫營造的正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能使人放鬆心神,調節身心。
在此基礎上,我們又請這170位隨機抽取的青少年學生談談他們喜歡日本動漫畫的原因。其中,49.47%和55.16%的學生被片中人物酷酷的造型和連貫的情節所吸引。最為普遍的一個原因是日本動漫畫的搞笑、幽默、輕松吸引了青少年的視線。調查顯示,平均每5個學生中便有3個超級日本動漫fans.除此之外,也有人認為片中人物的叛逆性格吸引了他們,這一選項的點擊率為25.27%。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青少年也同樣存在叛逆心理。所以,叛逆人物在一部分人群中深受歡迎也不足為奇!還有其它原因如「前衛時尚」「口袋型漫畫小巧,易攜帶」「科學性強 」「有點色情,很誘人」「暴力,血腥,刺激,過癮」等也是日本動漫魅力之所在。從中可以看出日本動漫畫其實良莠參半。那麼,就此而言,我們青少年在對其豐富有趣的情節頂禮膜拜之餘,對其某些不良因素可能也會全盤接受。
另據下一個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有92.2%的學生認為日本動漫畫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讓他們覺得輕松和興奮」佔55.52%和34.88%;「讓他們對中國動漫畫感到悲哀」佔12.46%;「對其中的人物很崇拜」的佔16.37%;「說不出什麼影響」的也有16.37%。除此,還有少數人認為看過動漫畫後會促使他們對日本人很警惕,並痛恨其險惡意圖。由此可見,日本動漫畫對青少年的影響逐漸加強。而其對中國青少年的影響雖大部分是比較積極的(如放鬆身心,獲取一些科學知識等)。但另一項調查也顯示了日本動漫畫的弊端。平均每10個學生中便有4人有過在課堂上偷看漫畫的經歷,且有對其產生迷戀的心態。這些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這是不可取的。
通過全體成員的分析討論,我們得出了日本動漫畫對青少年造成消極影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好奇,趕潮流是這一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因此極易受某些畫質華麗,人物造型獨特而空洞內容的迷惑。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早期的日本動漫畫一直以清朗的面目出現。發展至今,日本動漫畫的表現手法日益成熟,在描摹人性方面更經驗老到。然而,剝去其誘人糖衣,可窺見其醜陋的精神內涵和一再重復使用的商業元素。在這種背景下,尚未具有足夠鑒賞能力的青少年會因部分日本動漫畫表現出來的惡俗取向與虛榮心理而走偏路。另一方面,漫畫文化在中國得以抬頭與日本文化在中國的日漸流行有著很大關系,而且日本漫畫沒有年齡界限,更是讓從成年人到孩子的所有觀眾群體廣為接受。一些劣質的漫畫趁空鑽入並被接受在所難免的。雖說這種現象已引起老師、家長、教育部門的普遍關注,但其整治的效果還不能令人滿意,整治的力度也還有待加強。另外,中國動漫畫罕有令廣大同學們贊賞之作,同時,在短期內,中國動漫畫的水平還難以超過日本動漫畫。遺憾的是,老師、家長並沒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日本動漫畫。

1.日本動漫在中國的現狀

前一些日子, 某市一些少男少女因為打扮成動漫COSPLAY,成群行走在該市熱鬧地段而被警察因為破壞市容而拘留,為此,在網上各大動漫論壇進行了關於「作為一個動漫愛好者是否也應該有一定的准則」的大討論。的確,在國內,動漫愛好者大多數都是青少年,加上動漫業在中國還不成熟,動漫對青少年的影響和青少年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動漫成了我們課題組關心的話題。

目前的內地漫畫市場99%以上被日本漫畫占據,12歲以上的中國青少年很少有人喜愛國產動畫;12歲以下的兒童因為人數、思想、社會影響力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是觀眾的主體。動畫最大的市場是14歲至30歲的青年,這個群體不但思想上較為成熟,有判斷力,更為重要的是這一群體比較有消費能力,是動畫周邊產品的主要市場。這一點對於動畫製作的良性循環是極為重要.

在日本,漫畫作為一種產業,年銷售額達到2500億日元以上,年出版漫畫7000種以上。僅以周邊產品為例,至少就有人偶、模型、午餐盒、鏡框、電話卡、日歷、毛巾、手絹、鑰匙扣、音樂鍾、相冊、襯衫、手提袋、徽章、信封、信紙、明信片、圓珠筆、瓷杯、紙巾、打火機、海報……與國內的差距顯而易見。如果一部影片受歡迎的話,這些周邊產品就能為製作商帶來豐厚的回報。而製作商也能把收回的資金投入下一部作品中,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在這種制度下,漫畫大師鳥山明一個月的稅金就是6億日元。

青少年喜歡動漫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認為適當的高質量動漫可以減輕壓力,放鬆心情,活躍大腦。有些是覺得動漫很有趣,或是認為裡面的人物很漂亮。據調查顯示,關於喜歡動漫的種類,有16.54%的學生表示喜歡國產的,其理由無非兩個:一是愛國,二是國產的有教育意義。而佔65.3%的學生都表示喜歡外國的。有些學生還特別註明是日本的更受歡迎。其理由很多,歸納如下:1.形式自由,畫面精彩,不拘一格 2. 有趣,內容充實,更適合各個年齡層。 3.刺激,含技術水平高,很創新。 4.浪漫,有濃厚的青春氣息。5.作品情節省豐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幽默,手段新穎。而日本動漫除有以上特徵外,其內容貼近生活,男才女貌等特徵深受廣大漫畫迷們的喜愛。

當代的學生看過的動漫舉不勝舉,大多數的人都看過十部以上動漫的作品,而且許多學生談到這個話題時可謂津津樂道。170名同學當中41.73%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欣賞動漫,3.15%利用上課時間(看漫畫書為主),46.36%的同學表示不確定。37.93%的人認為動漫對我們的影響利大於弊,其原因多和為什麼喜歡動漫一樣,是絕對的動漫迷。15.52%的認為弊大於利,其原因是認為動漫看得過多會令人心思不能放在學習上,整天沉迷於動漫,給生活和學習帶來負面影響,40.52%的人認為利弊相等。但更多的認為適當的漫畫書對我們是有益的。在這里,我們還對30名學生家長進行調查,有6.19%表示反對,46.90%的表示適可而止,另外有27.43%表示不清楚。

家長不支持孩子看動漫的主要原因是個(1)浪費時間和精力(2)影響學習(3)產生不良後果。再加上最近在書店裡流行的不健康的「口袋」漫畫書更是令家長頭疼。「口袋」漫畫書是在進入20世紀後在中國流行起來的,主要從日本、台灣引進,其內容不健康,多以色情、暴力等為主。深深毒害青少年的心理,雖然我國各個部門和單位嚴打銷售和租借「口袋」漫畫書給青少年,但是這種漫畫書還是隨處可見,許多家長因此禁止孩子閱讀漫畫書,以防萬一,但也否定了其他無害漫畫。針對這方面,在我們所調查的170名學生當中,雖然絕大多數學生表示堅決反對,但他們當中有的還不知道什麼是「口袋」漫畫書,他們還沒認清這種漫畫書的害處。而表示支持的學生認為只要好看,看一些是無所謂的。正是由於青少年對「口袋」漫畫書認識不夠,且存在僥幸心理,才造成「口袋」漫畫書到處泛濫,萬幸的是,大多數學生認為青少年對待漫畫書應該適可而止,不應過於沉迷。

㈧ 賞高分 求一篇論文,內容是隨便找一部動畫片,寫2000字的觀後感。急…

回到童話——《龍貓》觀後感

童年是一個現實和童話交織在一起的美好時期,長大以後想起來,有時真的分不清哪些事情真的發生過,哪些只是自己的幻想。

這話是我在看宮琦峻的《龍貓》時想到的。很久沒有看動畫片了,原因是我對現在的動畫片感到失望:《四驅小子》和《數碼寶貝》商業味太濃、《校園怪談》太恐怖、《蠟筆小新》、《加菲貓》雖然生動,但那是給成人看的,和童話故事不搭界,讓人看後找不到兒時夢想。我一度以為在動畫片里,童話已經死了,直到看了這部《龍貓》。

小月和妹妹小梅在媽媽住院期間跟隨爸爸搬到鄉下的新家,雖然這里的房屋都已經破舊,但卻有清新如畫的田園風光和高大得難以想像的樟樹伴隨著他們。一天,小梅在大樟樹的樹洞里發現了一隻小山一樣肥肥的憨態可掬的龍貓,故事就此展開……

如果你兒時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的話,就算不愛看童話也該看看這部片子,我保證它不會讓你失望,這部動畫片有太多情節是你曾經過的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帶著弟弟妹妹在野地里瘋跑、到小河溝捉小魚和蝌蚪、在田裡掰玉米、吃用井水冰過的黃瓜、罵得妹妹哇哇大哭後她還屁顛屁顛像小尾巴似的跟在你後面……甚至連下雨和躲雨的場景都是那麼的熟悉和親切。

宮琦大師一貫以充滿人情味的畫風和細膩的筆觸著稱動畫界的,這部《龍貓》堪稱其風格卓著的典範,在他親手繪制的片子里,沒有變形機器人,沒有打敗惡魔拯救地球的責任義務,沒有在女孩摔倒後露出她的三角褲,只是簡要平和地講述了一個溫馨浪漫故事,卻告訴了人們什麼叫真正意義的童話,就像山泉般清冽,讓人沉醉,讓人欣悅,欲罷不能。

有一點值得注意:在故事中,大龍貓的出現從始至終都只有小月和小梅看到過,甚至在小梅拉爸爸來看龍貓時,不但龍貓,連樹洞都不見了。龍貓真的有嗎?還是僅僅是幻想和作夢?8歲的小月和5歲小梅堅信是有的,可她們長大以後還這樣確定嗎?

最讓我感慨的情節是小梅獨自去探望住院的媽媽,卻在途中迷路了,為了找她,心急如焚的小月坐上了大龍貓召來的有10條腿的龍貓公車,當貓車在田野間飛馳,從大人身邊駛過時,大人們根本看不見它,只感到有一陣風掠過。

是什麼遮住了成年人的眼睛,讓他們視而不見?

現在的我們,眼睛還能看到童話嗎?
-----------------------------

<獅子王>觀後感

矛盾重重,歡樂中的帶有悲傷電影,圍繞著辛巴而展開的故事。辛巴出身在貴族家庭,並切是將來的國王,是一個無比幸運的小獅子,同時矛盾也伴隨而來,主要矛盾的起源來自刀疤(辛巴父親的兄弟)的嫉妒之心,因為辛巴的出生表示著他當國王的願望破滅,覺得生活對它很不公平覺得自己有當國王的才能卻當不了國王,於是勾結豺狗謀殺辛巴父子讓自己當上國王。所以在看似平和的獅子王國卻隱含著嚴重的危機,那就是來自刀疤的謀反。故事以辛巴的生為開始,以下一代的出生為結局,呼應開頭也算收的漂亮。
影片以順序開始,從那宏大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音樂,可以看出草原上的動物王國有一個盛世,具體是什麼呢?誰都不知道,跟隨著動物們的流向,把觀眾帶到了榮耀石那象徵著神聖權利的地方。我們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慶祝一個小獅子的誕生,並且他將來會成為國王。多麼幸運的辛巴在他出生那一刻就受到萬眾的注目。當在那宏大的場面與被舉在空中的小辛巴形成對比時,無不令觀眾羨慕,不又自主的與動物們產生共同朝聖小辛巴的出生的感覺。這段描繪中使用了大量的全景來表現,從構圖到視角表現的非常到位.
也許因為已經被歷史承認為經典影片了,由於題材的原因會感覺到歷史的味道,我不禁的想起《海底總動員》它一部一以小人物為題材的動畫,在題材的選擇上我到是覺得《海》是更勝一籌 。《獅子王》則是以大人物為題材的故事。在《獅》中沒有小人物的偉大,也沒有過多的強調愛的偉大,更多的表現在責任方面。是辛巴他的責任,因為他的叔叔刀疤並不是一個好國王,在他統治的領域充滿了飢餓與荒涼,他把生機勃勃的獅子王國帶進了黑暗,同時娜娜遇到了辛巴,按照傳統慣例辛巴應該是國王,是大家公認合法的國王,娜娜把獅子王國的危機告訴了辛巴,於是處於責任,他決定回去,但他內心的害死父親的犯罪感並沒有消失,而此時的辛巴並不知道是刀疤是害死父親的真正兇手。富有戲劇化的劇情,人物內心的矛盾和觀者內心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由一個矛盾衍生出來的復雜感情,牽動著觀者的心。作惡多端的刀疤還在享受他的國王的生活時他不知道沒有死的辛巴正在回歸,人們還在刀疤的欺騙中活著,同時辛巴的回歸讓刀疤的王位再次會受到威脅。當在辛巴與刀疤決斗取回王位時,可惡的刀疤利用辛巴對害死父親的犯罪感,想乘機殺死辛巴,但這一招並沒有起到決定性的效果,到最後刀疤用謊話欺騙辛巴時隱藏在背後原本想幫刀疤的豺狗三兄弟也看到了刀疤的真正面目,終於在辛巴最危險的時候刀疤說出了自己殺害辛巴父親的事實,這是一切都真相大白,憤怒的辛巴看到自己的殺父仇人就是自己的叔叔,忍無可忍在決斗中把刀疤蹄下了山,最後刀疤的結局被豺狗吃掉也是他自己造成的死有餘辜,戰後完的一場雨預示著被刀疤所統治的黑暗時期已經過去了獅子王國即將迎來他的黎明,就這樣獅子王國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勃勃。
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得到了一定的表達。但完美中又有許多的不完美,視覺上的完美就不用說了,故事只是在著力刻畫一個人物辛巴,有著強烈的戲劇性但他的故事性相對要弱一點。〈海〉它的故事的優點就在於他可以滿足觀者的好奇心,可以感覺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活的理解,無論群居,還是單個的水生生物,觀眾可以到每一個圈裡感受的不同感覺。他們的演義真是惟妙惟肖毫不做作。而〈獅〉中只有彭彭和丁滿活躍了一下氣氛,可還是由於故事的悲劇感太強的緣故,不時的讓人想起王子復仇記 。
人物的形象設計很考究。傳統的迪斯尼風格我們可以發現,木法沙的偉大,他的特點是方形的下巴,鬆散的紅色頭發以及飽滿的身軀,在動作設計上也體現出王者風范,於之想對應的刀疤雖然都是獅子在外表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瘦削的身體造型,黑色的頭發等有著不同的表現,在動做上也和刀疤的性格相符。
說道動作設計,我覺得很有各自的特點,在表達動物之間不同關系的動作在加上擬人化的融合令人親近,賦予了人的表情和情感,你還會認為它們是動物嗎?他們的表現賦予人的特徵,同時有具有了人所不能有的可愛等因素。
音樂上的巨大成功,音樂的節奏和畫面配合的很好,音樂在著部影片中是一個不缺少的一部分,跟著音樂畫面不斷的變化,渲染氣氛,帶領著觀眾暢游。
這部電影成為了歷史的經典,取得巨大的成功,感動了無數的觀眾,隨著3D的發展2維顯得不太能適應現在動畫發展的情況。3D有著它明顯的優勢,23維相結合的利用各自的優勢我想會有更優秀的動畫誕生。
在這里我也是淺談一,有什麼意見和建議請多指教!
-----------------------------
觀動物動畫電影《獅子王》有感

由氣勢磅礴的的非洲音樂序曲,到動人心弦的閉幕樂章。《獅子王》均展現了迪士尼動畫的至高成就。進入《獅子王》,探索新生的壯闊世界,體驗愛與冒險的生命感動,你會得到的驚喜將不只是這么多!讓我們走進塞瑞蓋提大草原,身臨其境,感受這一切。讓我們隨著辛巴曲折的成長歷程,明辨是非,獲得朋友、智慧、信心、力量……因為它們會給你歡樂,給你成功。
金橙色的陽光普照大地,在這春光明媚,群芳爭妍的時光,一個新的生命在榮耀王國誕生了!充滿幻想、心地善良的動物們聚集榮耀王國,准備著觀望新的小生命,它就是令榮耀王國引以為榮的小獅子辛巴,木法沙王位的繼承人。當太陽升上高空,拉飛奇舉起小獅子辛巴時,一素聖光照向辛巴,這就是獅王家族的聖光!小動物們見到未來的國王後歡呼雀躍,這就是榮耀王國一個新的紀元!

但一直想篡奪王位的刀疤,卻令這無知的孩子一次又一次上當。可怕的大象墓園、松樹腳下都是可惡刀疤布下的「死亡陷阱」。刀疤曾幾次想害死木法沙和辛巴……可怕的事終於發生了,木法沙為救辛巴而被刀疤推下羚羊深谷,刀疤當了國王,而辛巴卻懷著一顆內疚的心,逃到了一個素不相識的荒原,但幸好的是兩個好搭檔在困難與失落中幫助了它。風趣幽默的丁滿還讓它品嘗含蛋白質豐富的「蟲子」,教會它「無憂無慮」的人生信條。後來,辛巴長成了一隻黃褐色棕毛的雄獅。辛巴與兒時的好友娜娜又再次相見,娜娜還要求辛巴馬上返回榮耀石,為了榮耀王國的榮耀;為了榮耀石的尊嚴;為了榮耀子民的安居樂業,應該回到榮耀石,鏟除這害國害民的刀疤。又經過拉飛奇及它父親靈魂給予它的信心與力量,辛巴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榮耀王國!在母獅與彭彭、丁滿等朋友的幫助下,辛巴揭開了父親慘死之謎,而且刀疤在絕望中死去了,離去了生命的輪回……

隨著拉飛奇的一聲「是時候了!」使本片第一部已接近尾聲,最後辛巴登上榮耀石,成為榮耀王國新的領袖!

在這榮耀王國歡慶的時候,新的小生命又誕生在榮耀王國,這聰明乖巧的琪拉雅又編寫了一段新的歷程。琪拉雅在一次玩耍中結識了荒原小獅子高孚後兩人就成了夥伴,但人生中沒有不散的宴席,兩個好夥伴還是在父母的驅使下分開了。辛巴與琪拉雅一起唱的「我們是一家人」揭開了吉娜的罪惡行經。後來,琪拉雅與高孚相繼長大,這份友情也漸漸淡忘,但事情總不會在每個人的意料之中,吉娜灌注了高孚那滿腔的仇恨,讓它殺死它的殺父仇人辛巴,真是怨怨相報何時了?在一次大火中,高孚救了琪拉雅,勉強成為榮耀王國的一員。雖然計劃很成功,但是高孚卻無法狠手殺死辛巴,因為它是為了一個人「琪拉雅」。在一次吉娜策劃的伏擊中辛巴身受重傷,但追逐它的努卡卻死在樹樁下,吉娜為努卡的死感到非常的傷心,就在高孚的臉上留下了幾條爪痕,那爪痕極為像刀疤,辛巴把高孚放逐了,小動物們也趕高孚趕緊走,成為了榮耀王國的罪人!

但深愛高孚的琪拉雅卻不願離開高孚,就在榮耀王國的山洞中逃走了。琪拉雅苦苦尋找,終於在一片空曠的草地中找到了它。高孚的「我們是一家人了」提醒了琪拉雅,它們迅速向榮耀王國回奔……

只見辛巴的母獅軍隊損失慘重,兩方無力交戰時,兩只獅子齊步跳出,琪拉雅說:「從前有一位明智的國王告訴我,我們都是一家人,看它們再看看我們有什麼不同嗎?」這使辛巴感到萬分的懊悔。天空終於放了晴,這說明木法沙也同意!就在這時,吉娜奔了過來,琪拉雅奮不顧身的頂下去吉娜,吉娜畢竟心中有一個仇字,結果仇字卻害死了自己!

最後不用說,又是一個美好的結局!辛巴的族群與吉娜的族群終於統一了!四隻獅子在榮耀石上放聲怒吼,贏得了榮耀王國又一次新的紀元!家族圓滿、子民歡慶、族群統一,也是《獅子王》這部迪士尼動畫長片偉大而又圓滿的結局!

我們都渴望溫暖,我們都渴望長大,我們都渴望獲得真、善、美的啟迪與指引。朋友,讓我們一起手拉手,帶著辛巴的智慧和勇氣走向未來,永遠做一個成功者!

《獅子王》是美國迪士尼公司第三十二部動畫長片!片中史詩般的對白,幽默的劇情,耐人尋味的序曲《生生不息》,將是您學習和生活的唯一選擇。品位著《獅子王》的簡介篇,你是否感受到心潮澎湃了呢?那就請您帶著這心潮澎湃的心漫步走入我的感受篇吧!
每個喜愛迪士尼卡通的小朋友,都會知道白雪公主、灰姑娘、小飛俠、阿拉丁等可愛的動畫人物,也會知道一位偉大的動物國王,這位偉大的動物國王就是辛巴!辛巴是迪士尼第三十二部動畫長片《獅子王》的主要卡通角色,它是一個經歷很多驚險歷程才成為國王的獅子。由此想到學海苦讀的我們,我們不是正在與學習、與生活、與人生賽跑么?只要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一天、學習一天;我們就不應該虛度年華、虛度人生……鋪在我們腳下的路並不是平坦的,不知何時一條坎坷的路將鋪在我們腳下,又不知何時我們將在這條路上跌倒,只要站起來就是堅強!辛巴不也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坎坷與阻撓么?辛巴成為了榮耀王國偉大的國王,我們又為何不成為祖國的棟梁呢?一個卡通人物都可以作出這么偉大的業績,我們又何嘗不可以作出這么偉大的業績呢?

人生旅程,坎坷不平,你要去體會它的真諦。
嘗嘗人情冷暖,或是體會世間的風險,沒有辦法逃避。
盡管向前走,是對是錯,希望和失望,事事沒有絕對。
朝著陽光走,慢慢你會知道,看這世界,是生生不息!

人生之路是非常漫長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就是從搖籃到墳墓這一過程,但在我們生存的一天中,你為這個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呢?即使我們的人生旅途是坎坷不平的,但我們依然要向前走,因為地球還在轉動,我們的心還在跳動,我們就要用我們唯一的生命來譜寫一曲壯麗恢弘的篇章!

聽到我的感受,你是否對《獅子王》感到無限喜愛呢?很難說,喜愛《獅子王》的男孩或是女孩都會把它當作目標的起點,但《獅子王》一定會讓您感到無限的愉快。我不就是一個小小的示例么?《獅子王》給予我無限的指引,我將順著路標向成功走去。願我們記住《獅子王》的殷殷教導,努力學習,就像我的格言一樣「只要有信心,野石變黃金!」我堅信,《獅子王》一定會給您無窮的信心與力量!《獅子王》,一部充滿愛與成長歷程、學習、希望的真情巨片,請您一起細細感受……

㈨ 關於電影龍貓的論文(2000字)

暑假裡,我看了一部日本宮崎駿的動畫片《龍貓》。

故事講述了和爸爸一起般到鄉下的兩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樹下發現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見的TOTORO。其間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而有趣的故事。一天,妹妹小米和姐姐吵了架之後,便獨自出走去找自己生病住院的媽媽。途中卻迷了路。姐姐四處尋找無果的情況下,只好求助於TOTORO。善良而溫和的TOTORO喚來龍貓電車,載著姐姐找到了迷路的妹妹,乘著龍貓電車,妹妹把親手摘的玉米送給了媽媽,希望她早日康復。故事很普通,但是卻很溫馨,如果你兒時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的話,就算不愛看童話也該看看這部片子,我保證它不會讓你失望,這部動畫片有太多情節是無憂無慮的童年:帶著弟弟妹妹在野地里瘋跑、到小河溝捉小魚和蝌蚪、在田裡掰玉米、吃用井水冰過的黃瓜、罵得妹妹哇哇大哭後她還屁顛屁顛像小尾巴似的跟在你後面……。因此我們就要像龍貓和兩姐妹一樣,快樂相處,雖然有的時候會生氣,但是,內心還是快樂的,我們可以聯想到生活中的小事,比如,不小心碰到你了,不要為這么小的事而大發脾氣,一笑了之就可以了。

《龍貓》我想看很久了,因為據說龍貓是自然界中的精靈,有樓房那麼大,可以在幾秒種之間使小種子長成參天大樹。那天,我有幸看到了這部動畫片,故事內容主要講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媽媽身患重病在住院,爸爸工作又很忙,姐姐帶著年幼的妹妹,一邊上學,一邊勞動,還好鄰居是一位好心的婆婆,經常幫助她們。有一次,媽媽病情加重,是龍貓把她們帶到醫院,把禮物送給媽媽,媽媽開心地笑了。
龍貓是一種只有擁有純潔心靈的人,才能看到的動物。我覺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屬於自己的大龍貓,但卻不是人人都看得見它,如果有機會的話,你們也到大自然中去聽一聽,聽一聽風兒的聲音,說不定還可以聽見你心中那隻龍貓奔跑的聲音呢。
再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其實龍貓這種動物世界上真的有,只不過它長著濃厚的毛,非常漂亮,所以遭到人們的屠殺,估計現在野生的龍貓已經絕種了。
龍貓真可愛,我一定要找到屬於我的那隻大龍貓!

童年是一個現實和童話交織在一起的美好時期,長大以後想起來,有時真的分不清哪些事情真的發生過,哪些只是自己的幻想。
這話是我在看宮琦峻的《龍貓》時想到的。很久沒有看動畫片了,原因是我對現在的動畫片感到失望:《四驅小子》和《數碼寶貝》商業味太濃、《校園怪談》太恐怖、《蠟筆小新》、《加菲貓》雖然生動,但那是給成人看的,和童話故事不搭界,讓人看後找不到兒時夢想。我一度以為在動畫片里,童話已經死了,直到看了這部《龍貓》。
小月和妹妹小梅在媽媽住院期間跟隨爸爸搬到鄉下的新家,雖然這里的房屋都已經破舊,但卻有清新如畫的田園風光和高大得難以想像的樟樹伴隨著他們。一天,小梅在大樟樹的樹洞里發現了一隻小山一樣肥肥的憨態可掬的龍貓,故事就此展開……
如果你兒時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的話,就算不愛看童話也該看看這部片子,我保證它不會讓你失望,這部動畫片有太多情節是你曾經過的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帶著弟弟妹妹在野地里瘋跑、到小河溝捉小魚和蝌蚪、在田裡掰玉米、吃用井水冰過的黃瓜、罵得妹妹哇哇大哭後她還屁顛屁顛像小尾巴似的跟在你後面……甚至連下雨和躲雨的場景都是那麼的熟悉和親切。
宮琦大師一貫以充滿人情味的畫風和細膩的筆觸著稱動畫界的,這部《龍貓》堪稱其風格卓著的典範,在他親手繪制的片子里,沒有變形機器人,沒有打敗惡魔拯救地球的責任義務,沒有在女孩摔倒後露出她的三角褲,只是簡要平和地講述了一個溫馨浪漫故事,卻告訴了人們什麼叫真正意義的童話,就像山泉般清冽,讓人沉醉,讓人欣悅,欲罷不能。
有一點值得注意:在故事中,大龍貓的出現從始至終都只有小月和小梅看到過,甚至在小梅拉爸爸來看龍貓時,不但龍貓,連樹洞都不見了。龍貓真的有嗎?還是僅僅是幻想和作夢?8歲的小月和5歲小梅堅信是有的,可她們長大以後還這樣確定嗎?
最讓我感慨的情節是小梅獨自去探望住院的媽媽,卻在途中迷路了,為了找她,心急如焚的小月坐上了大龍貓召來的有10條腿的龍貓公車,當貓車在田野間飛馳,從大人身邊駛過時,大人們根本看不見它,只感到有一陣風掠過。
是什麼遮住了成年人的眼睛,讓他們視而不見?
現在的我們,眼睛還能看到童話嗎?

劇 情 簡 介:
皋月和梅姊妹倆隨著爸爸搬至鄉下的新家。房子雖然有點老舊,然而秀麗的田園風
光、屋旁的巨大樟樹使得他們十分喜愛這個環境。
不過這間屋子卻有些古怪的地方:他們在屋內發現橡樹子、看到許多像故事書里的
黑小鬼、以及晚上的怪風。鄰家男孩勘太嚇唬他們,說他們家是鬼屋;後來經勘太的奶
奶解說,才知道那些黑小鬼是煤蟲,常在沒人居住的老房子里,弄得到處都是煤煙、灰
塵。這種種有趣的事令他們對於新生活充滿了期待。
第二天他們去醫院探望生病的媽媽,***精神很好,醫生說不久後就可以出院了
。 星期一爸爸在書房工作,皋月則要上學。梅獨自在院子里玩兒,意外看到神奇的精靈
,梅覺得很好奇,對它們窮追不舍,跟到了樹林里,卻一不小心跌落樹洞中,竟發現一
只更大的正在睡覺。由於它發出 "to~~to~~ro~~" 的聲音,梅就把它叫做 "totoro"(龍
貓)。後來梅玩得疲倦,不禁趴在龍貓身上睡著了。醒來時龍貓已經不見了,樹洞也消
失了。
隔天皋月去上學前,托勘太的奶奶照顧梅,但是後來梅還是忍不住到學校去了。放
學時,老天下起大雨來,她們躲在土地公廟躲雨。勘太看到便二話不說借傘給她們,回
家則騙媽媽說忘了帶傘。後來她們到勘太家還傘,並至公車站去接沒有帶傘的爸爸,大
龍貓在此時突然現身了。皋月將傘借給渾身濕淋淋的龍貓,龍貓聽到雨水滴在傘上的聲
音,便很高興地玩了起來。不久公車來了,來的竟是一輛龍貓公車,龍貓上車前給他們
一包橡樹子作為謝禮。終於爸爸回來了,他們很興奮地與爸爸講述今天遇見龍貓的事。

她們回去後將橡樹子種在院子里,梅每天都在期待它們發芽。一晚,皋月看見龍貓
們在橡樹園旁打轉,她們便跑出去看,只見龍貓手裡拿著雨傘,以魔法讓橡樹子迅速發
芽、生長,後來竟長成一棵大樹。龍貓用它那圓圓的肚子帶著皋月、梅和小龍貓,乘著
陀螺在田野間飛翔,並到樹梢上吹笛。可是白天她們起來後,大樹卻不見了,一切彷佛
又回復原來的樣子。然而跑到院子中一看,橡樹子真的發芽了,她們才知道這不是在做
夢。 時間過得真快,正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皋月姊妹滿心期待***歸來,梅還想送
勘太奶奶的玉米給媽媽,希望媽媽早日康復;然而此時一封醫院的電報竟送達皋月手中

原來是媽媽身體不太舒服,回家時間必須延後,這使得姊妹倆頓時無精打采。梅見
了姊姊傷心的模樣,決定一個人獨自至醫院將玉米送給媽媽......
梅失蹤了,村人到處都找不著,皋月找到腳都腫了。勘太告訴皋月在神池找到一隻
鞋子,後來證實只是虛驚一場,可是天就要黑了,到底梅到哪兒去了?
皋月見眾人無能為力,突發奇想求助於龍貓,結果真的遇上了!龍貓聽了皋月的請
求,呼叫龍貓公車將她載至小梅處;皋月卻意外發現眾人竟然看不到龍貓公車呢!龍貓
公車迅速賓士過田野、穿越樹林、爬上高壓電線,抵達了梅所在處。兩姊妹興奮地擁抱
在一起,龍貓公車看她們的神情,便載她們至醫院看媽媽。原來媽媽只是小感冒,讓她
們白擔心了;於是她們就悄悄地將玉米留在窗檯上,歡歡喜喜地回家了!
簡 評:
這部家喻戶曉的卡通,內容極其溫馨感人,對於數十年前日本農村生活的描繪相當
細膩,暗中強調自然與人之間和諧共存的關系,實在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卡通。相對縱多
卡通來說,蒲芯最中意的就是這部卡通了,公司電腦的桌面也經常放著龍貓的圖片呢,
呵呵……希望各位也喜歡上龍貓呢

同志,你首先先簡寫一下電影介紹,然後再摘兩句評論,湊合湊合就能夠2000字了。

㈩ 日本動漫電影賞析論文怎麼寫

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內容提要
是 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1、先確立一個論點。全文圍繞這一論點展開論證。對「開卷有益」這種說法,既不能全盤否定,寫駁論文;也不宜全盤肯定,寫成立論文。因為這種說法既有它正確的一面。又有它不夠全面的地方,所以對這個看法要採取「一分為二」的方法進行分析,肯定其有益的一面,否定其有害的一面,從中總結出正確的論點來。只有這樣才能對這一說法作出合乎事實的評價,最終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2、運用「一分為二」的方法進行分析,要防止出這樣一個毛病:自相矛盾。一會兒說開卷有益,一會兒說開卷有害,令人不知所雲。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文章中還要將二者的聯系點明,才算把道理真正說透。
3、從論證方法看,如果所讀的書是壞書,則開卷未必有益,這里可以採取例證法,並輔之以引證法和喻證法,用前幾年社會上黃書泛濫成災毒害青少年作為事實論據,用名人名言作為理論論據,充分論證黃書的害處和讀好書的益處。在此基礎上,再把這兩者辯正地統一起來。說明我們中學生既要多讀書,又要慎重地加以選擇、讀好書。這樣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就將問題說得比較全面而深刻,文章也就具有了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導思:這是一篇給材料作文。該題雖然規定了作文題目,但仍給學生思維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從文體來看,寫議論文是最好的選擇。學生可以從是非觀、處世態度、治學精神等方面談自己的看法,闡述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要寫好議論文,必須做好以下三點:
1、確定論點。根據命題提供的材料,可從不同角度提煉出諸多觀點,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選准一個論點充分論證。
2、選好論據。論據能起到充分證明論點的作用,論據選擇要遵循兩個原則:①真實確鑿,不能有虛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說服力,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3、組織好論證結構。最常用的結構一般為「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閱讀全文

與動畫電影賞析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動畫電影中有女反派 瀏覽:537
電腦看3d電影怎麼樣 瀏覽:467
泰國女性看電影 瀏覽:987
CHC電影頻道怎麼沒有了 瀏覽:347
代駕電影韓國 瀏覽:769
哪個網站訂電影票 瀏覽:553
我要看超級飛俠大電影 瀏覽:239
夫妻看什麼愛情電影 瀏覽:81
吳京拍的清朝電影大全 瀏覽:908
電鋸驚魂7電影電視投屏 瀏覽:23
80少林武打電影大全 瀏覽:463
怎麼拍網路大電影 瀏覽:578
私人電影院設計 瀏覽:105
初七是什麼電影的女主角 瀏覽:575
電影院閉幕 瀏覽:884
美國喝奶怪物電影 瀏覽:818
春節檔電影哪個更好看 瀏覽:411
女主角全身癱瘓電影 瀏覽:802
電影推薦自愈系 瀏覽:46
吸血鬼男孩1美國電影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