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苔絲觀後感

電影苔絲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3-14 14:51:10

A. 跪求《苔絲》的英文讀後感! 1000字左右 謝謝!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omas Hardy』s most famous masterpieces in the world.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story:the poor girl girl---Tess Durbeyfields had to work for Alec d』Urbervilles in order to support her family.She was so beautiful that the so-called gentleman seced her.And form then on,Tess』s life was doomed to be a tragedy.Later she found her true love ---Angel Clare.However,when Tess told him about her misery past soon after their wedding day,the man deserted Tess instead of forgiving her becaused he learned that Tess was not as pure as he thought---she was no more a maiden.Angel went to Brazil alone and asked Tess not to write to him .Tess waited for his return,living in a sorrow.Finally,Alec found her and wanted her to be his woman by all possible mean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him ,Tess had no choice but to murder him.It is such a heartbroken story that I couldn』t help thinking about it for several days.
Tess has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bility and self respect.Her father was lazy and her mother was blind.She was exactly the one who devoted herself to the family.I think,as a daughter ,she had done encough.She was also strongwilled and optimistic.There had been much gossip in the small village because of her prengnancy and people in the village looked down on her .However,she managed to recover from all these and decided to begain a new life at a distant dairy farm.
Tess was independent and loyal to love .She refused to get money from either Alec or Angel,she made a living on her own.She worked hard.What』s more,she was honest.She confessed her sufferings to her husband even though her mother told her not to.She did nothing wrong,she was just a little child at that time.
Tess was brave encough to kill Alec—the man who ruined her whole life.She set a good example to the women throughout ages.And she didn』t accept the unfair fate as it was,instead she resisted the tempatation of Alec and she won over the misfortunes in some way.
I admire Tess for her attitudes toward life;I also show my profound sympathy for Tess』s miserable fate;I envy Tess for she had the courage to fight against fate.

B. 《苔絲》讀後感怎麼寫

先根據所讀的東西,進行一點概括性闡述。然後根據自己所得所想,得到的啟發什麼的,把這些東西寫出來就行。

這是我第二次看《苔絲》,看著的時候,自我有點憤怒,怎樣能是這樣的呢?不一樣社會,不一樣東西,不一樣結果。

一個那麼好的姑娘就這樣被這個社會玷污了,碰到了錯的人,家庭的原因,讓她沒能看清這個社會的樣貌,不知是否相信那些關心她的人,人的誘惑也是一樣的,憑什麼男女之間是那麼的不公平哈。是女的真的就那麼珍貴嗎?

苔絲,從你身上我看到了,你的寬恕,你的諒解,你對愛的堅持,你一向在追求著自我的真愛,過程是艱辛的,可是結局有點完美。

有點厭惡安奇,明明那麼愛苔絲,就因為她被世俗給污染了,你對她冷冰冰的,都不給人家機會,嘴上說能夠寬恕人家,結果,還不如對苔絲狠點呢,就不要有那麼多的依靠了,就不會抱有那麼多的期望了。可能還會有另一種結局。

突然發現,無論是愛還是被愛,都是一種杯具了。被一個你不愛的人愛上,他有那麼固執,那麼庸俗,像個流氓,和你說話帶著有點調戲的感覺,對你肉體上總是佔有欲的,真是想想都覺得可怕,又因為某種原因,不能擺脫他,哎,怎一個杯具呢?

愛上一個你愛的人,他以往和你說,無論做了什麼錯事,他都會原諒你的,可是,絕對不可能的,這種情景實現的幾率不大,自我還是看著辦吧,不是什麼事都能夠那麼坦白的。最可靠的人就是自我了。

C. 欲求一篇苔絲,簡愛,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三個女人的命運為主題,寫在同一篇

女性文學中的兩朵奇葩

———《傲慢與偏見》與《簡·愛》女主人公對比
摘要:《傲慢與偏見》與《簡·愛》這兩部作品都反映了英
國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女性的生活, 表現了其對命運不
屈服的精神。本文論述了兩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的
差別:伊麗莎白較為保守被動地追求愛情,強烈希望得到男性
的尊重;而簡·愛則大膽主動,追求男女完全的平等。造成這
種差別的原因是作家主體個性的差異以及所處環境的不同。
關鍵詞:女性意識;性格特點;對比;原因
《傲慢與偏見》與《簡·愛》,這兩部作品的作者都是生活在
18 世紀末19 世紀前期的女性作家。她們在作品裡都反映了
當時英國女性的生存現狀:男女不平等,社會對女性生活的壓
抑。女性經濟上不能自立。每當談論婚嫁,金錢和門第對決定
婚姻關系都脫不了干係。這是由於英國的法律規定,只要家中
有兄弟或堂兄弟,女子就沒有財產繼承權,即使繼承了財產,
一旦結婚,她的所有財產的支配權就都要轉交給她的丈夫,自
己沒有獨立的財產處置權。經濟條件決定了她們的思想意識
上對男性的依附,婚姻上處於受支配的弱勢地位。如果無法找
到一個體面的丈夫,她們的生活將是非常悲慘的。而如果想
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在社會上立足,只能去做家庭教師,但這
在當時是非常卑微的職業。在這種生存狀況下的女子有許多
的無奈和不滿,甚至有不少女子放棄了對真愛的追求,隨波逐
流。所以這也是《傲慢與偏見》與《簡·愛》這兩部作品一經問
世便,便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的原因,如同黑夜中的一絲
光亮,給桎梏中的女性帶來了希望。通過伊麗莎白和簡·愛這
兩個個性鮮明的形象塑造表現了對命運的抗爭。在相似的時
代背景下, 她們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比如都受過一定的教
育;都沒有出眾的長相;都有自己聰明獨到的見識;都不滿於
男性社會對女性的壓迫。但兩者在思想上、行動上表現出了
明顯的不同。
一、伊麗莎白和簡·愛追求愛情和男女地位觀點的差異
排偷出了吉諾的孩子,也正是她的愚蠢做法導致了孩子的死
亡。
一個孩子夭折了,另一個人卻清醒了,這個人就是菲利
普。對於這個可怕的後果,菲利普開始了自己的反思。他認為
「這件事是他自己的過錯, 是由他性格中人所共知的弱點造
成的」。那麼,他的弱點是什麼呢? 福斯特並未明言,但讀者是
可以很容易看到的。菲利普自視清高卻循規蹈矩,憤世嫉俗
又優柔寡斷。他的清醒正是融合文化沖突的關鍵。尤其是在
他得到吉諾的徹底原諒之後,菲利普感到自己「被一種幾乎
驚人的親密紐帶」同他連在一起。他對艾博特小姐的看法也
發生了變化,甚至從內心深處愛上了她。他同時對自己和自
己的民族進行了反思:「 我們英國人在冷靜的時候,在我們不
相信幸福的時候,才這么說。吉諾並不為自己這種表裡不一
而感到慚愧,這正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4] 在福斯特看來,
菲利普和艾伯特小姐這樣的人完全可以轉化過來,只要他們
處於適當的環境下就可以發生質的飛躍。[2] 經過了這次精神
的洗禮,菲利普已經對索斯頓和它所代表的保守、狹隘的文
化產生了反感,決定離開那裡。促使他發生質的飛躍的正是
義大利的文化。義大利,以其無拘無束的社會價值體系與索
斯頓古板的愛德華時期的生活方式形成鮮明對比,她所提供
的社會機制最終使莉麗亞、卡羅林和菲利普從先前阻礙他們
實現自我的赫里頓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跨越了他們紊亂的
家庭體系中的人際關系障礙。[6] 很明顯,福斯特將他的希望放
在艾博特小姐和菲利普身上,他們是融合文化沖突、促進文
化交流的催化劑。

福斯特創作《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這篇小說的初衷是
諷刺和批判保守、狹隘的英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作為這種文
化代表的英國中產階級,但小說的結局並不是悲觀的,而是
充滿希望的。赫里頓夫人和哈里特雖然無法發生轉化,但活
潑真誠的吉諾和能夠自我解剖的菲利普與艾博特小姐卻完
全可以成為解決文化沖突、促進不同文化和諧共融的力量。
這充分體現了作為小說家和思想家的福斯特對人類不同文
化之間和諧共存的深切願望。
參考文獻:
[1] 侯維瑞.英國文學通史[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
社,1999,599 。
[2] 苑輝.談《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發育不良的心靈」的
主題[J].遼寧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4,(5),542 。
[3] 岳峰.福斯特義大利小說中文化身份的嬗變[J].名作欣
賞,2006(2),76 。
[4]E·M·福斯特.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M]. 林林、薛立敏
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 。
[5] 王佐良、周珏良.英國二十世紀文學史[M]. 北京:外語
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213 。
[6]Kenneth Womack. A Passage to Italy: Narrating the Family in Crisis in E· M· Forster』s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J]. Mosaic: a Journal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Literature. Winnipeg: Sep 2000. Vol. 33, 130.

81

(一)伊麗莎白較為保守被動地追求愛情,而簡·愛則大膽
主動地追求幸福
伊麗莎白和簡·愛對待愛情的觀點比較相似, 她們都鄙
視不是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拒絕只以金錢為基礎的結合。她
們都曾拒絕過牧師的求婚, 雖然這對於身無分文的貧困女子
來說十分誘人。柯林斯先生可以成為伊麗莎白日後生活的保
障,但她認為這種生活毫無情趣可言。聖約翰也可以使簡·愛
生活無憂,但她明白自己並不愛他,這種沒有心靈交融的婚姻
也是簡·愛無法接受的。雖然兩位女主人公對待愛情婚姻的
看法十分相似,但在追求幸福的行動上卻表現得截然不同。
伊麗莎白雖然嚮往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但是思想上卻
接受了男人應向女人示愛求婚的保守觀念。她拒絕了柯林斯
的求婚,表現了她對真摯感情的嚮往。但是對待追求愛情的
過程,就像文中所描述的舞會景象,女士在等待男士的邀請
和示好。在伊麗莎白發現了達西的種種優點之後,在對自己
虛榮心的不斷批判中,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伊麗莎白的小心謹
慎、勇於認錯、敢愛敢恨的性格。雖然她十分後悔拒絕了達西
的求婚,但這時的她不是向達西解釋,而是選擇被動地等待
他下一次的表白。當然最終結果皆大歡喜,有情人終成眷屬,
但這個過程確實有著錯失良緣的風險。
而簡·愛作為出身更為貧窮的家庭女教師,卻勇於突破傳
統和階級差別, 與自己出身有著天壤之別的上層貴族談情說
愛,付出了比伊麗莎白更多的努力。她是以自己獨特的人格
魅力征服了愛人。她這樣做是和的人生經歷以及愛情觀密不
可分的。而當後來她意外獲得了遺產,羅徹斯特卻已經傷殘,
她還是回到了心愛人的身邊, 這時的簡·愛主動地把握住了
自己的幸福,這是不以任何經濟條件為代價的愛情。
(二)在男女地位的觀點上,伊麗莎白強烈要求男性對女
性的尊重,簡.愛則追求男女的完全平等和自我的獨立
在男女地位的觀點上,伊麗莎白和簡·愛是不同的。伊麗
莎白的條件並不出眾,她雖有姿色,但不足以吸引所有人的
眼光,當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見面時,達西就認為她的相貌「僅
僅過得去,不過不漂亮到能夠打動我的地步」, 不願邀請伊麗
莎白跳舞。伊麗莎白雖財產不多,但畢竟屬於地主鄉紳階級,
而且還具有能使顯貴男士也為之傾倒的沉魚落雁之姿。她對
於達西一開始的偏見就滲入了一種自身虛榮心受損的心態,
因此,她的反抗意識就有點流於表面,不夠深入,給人一種強
烈震撼中的「放鬆感」。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伊麗莎白的生活
前景存在著危機,因為沒有兄弟,父親的財產就要被遠房的堂
兄柯林斯所繼承。所以能結識一個有錢人並與他結婚是她人
生的最好歸宿, 為此她常常參加一些舞會以求結識有身份和
地位的男子。而達西的傲慢以及對她家人的蔑視都激發了她
對達西的厭惡,並刺傷了她的自尊心。在此後的接觸過程中,
伊麗莎白不斷地取笑奚落達西,所以在達西第一次向伊麗莎
白求婚時,她嚴詞拒絕,與其說這是對達西傲慢的報復,不如
說這是伊麗莎白追求男女平等的反應。當然,正是這種女性
意識的萌發,才使得男女主人公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其實伊
麗莎白拒絕達西的求婚,在當時是非常冒險的。因為伊麗莎
白強烈要求男性對女性的尊重,很可能會錯失達西這個家境
和自身條件都十分理想的對象,作一輩子老處女。伊麗莎白
對達西求婚的拒絕,在男尊女卑的社會中看起來是多麼了不
起,實在是勇氣可嘉。
而簡·愛則不同,她既不具備美貌,也沒有任何財產,只

82
不過是個無父無母、自食其力的小女人,一個不小心誤入紳
士淑女這個「天鵝湖」的丑小鴨,她必須時刻處於一種緊綳的
反抗狀態,必須時刻小心地維護著自己那僅有的一點自尊與
權利,在愛上了主人羅切斯特後也不敢表現出來,害怕成為
貴族小姐們的玩物。正是在這個環境中,她形成堅強不屈不撓
的性格,在那個時代是男性俯視女性的時代,大多數女性選擇
被動地對待,而簡·愛她能夠以「我」的標准來打量這個世界,
她是一個有自己獨立思想的人,不像其他女子那樣盲目遵從
男人的思想。另外,簡·愛不在是男權社會中的弱者,而是代
表比男性更為堅強的形象,當羅徹斯特殘廢後,簡·愛來到他
的身邊說:「 我能幫助你嗎? 先生, 我願意拿我的生命為你效
勞。」這其實也是那個時代要求平等和尊重的所有女性的呼
聲。
二、伊麗莎白和簡·愛的性格特點差異的原因
伊麗莎白和簡·愛的性格特點之所以有著這樣的不同,與
兩位女性作家的分別所處的環境和個性有著重要的聯系。
奧斯丁是一向公認的善於塑造形象的小說家,從最重要
的主人公伊麗莎白, 直到極其次要的陪襯人物德伯格小姐,
都有自己獨有的特色。她們各具時代特徵。伊麗莎白這個女
性形象, 她的秀外慧中的個人素質以及那充滿理性的觀念,
以及她的圓滿歸宿,都充分表達了女作家本人對愛情婚姻以
及對全部人生的理想。她筆下的女性們同當時英國的大部分
女子一樣,即使模糊地感覺到女性所受到的種種局限,但她們
長期以來所受的教育以及對已有的寧靜生活的慣性依賴,也
使得她們會依照這種慣例繼續生活下去。對於「嫁妝不足就
不能找到一個好丈夫」這一點,她們雖然會感到無奈與不滿,
但對此她們所採取的回應態度是通過展示自身的其它優點
來嫁到一個「體面的紳士」,而不會是用什麼抗爭或爭取的積
極手段來改變這種不合理現象。縱然意識到了在當時英國社
會中女性的無奈,在無力改變的情況下奧斯汀選擇的是妥協:
既然無力抗爭,那就乾脆不要抗爭好了。
與伊麗莎白相比較,簡·愛似乎更受到讀者們和評論家們
的推崇,被認為更能代表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
的女性形象。有人認為簡·愛做出了較大的努力去尋求一種
新生活。最低限度,她比較積極地奮斗與抗爭過,並且敢於爭
取自由和平等地位。勃朗特所處的是英國無產階級爭取民主
權利的憲章運動高漲的年代, 提出了爭取婦女自由權利的口
號,女性的自主意識被極大地喚醒了。她們已經明白女性有追
求與男性平等的權利,認為男女平等。由於其自身的經歷,對
於呼籲追求男女平等的願望更加迫切, 因此簡·愛所表現的
性格特徵較伊麗莎白更為鮮明。
參考文獻:
[1]. 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M]. 張玲、張揚譯.北京: 人民
文學出版社, 1997 。
[2]. 夏洛蒂·勃朗特. 簡·愛[M]. 祝慶英譯.上海: 上海譯文
出版社, 2001 。
[3]. 郭征難.奧斯丁和她筆下的女性[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學報,2001, (9) 。
[4]. 黃靜.《傲慢與偏見》中女性意識的體現[J].蘭州大學
學報, 2002, (6) 。
[5]. 李迎新. 從《簡·愛》看女性主體意識的確立[J].理論觀
察, 2000, (6) 。

D. 《苔絲》讀後感200字,和主要內容300字。答完我還給加賞啊

苔絲天性純朴,厭惡趨炎附勢,她性格中最不容忽視的一點便是她強烈的責任感了,正如苔絲堅決地要把與亞歷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訴她所深愛,並且也深愛她的丈夫安吉爾一樣,她原本可以完完全全地把這件事隱藏起來,說像她母親教她的,然而,苔絲沒有,她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安吉爾。
我所說的都是苔絲,也許你會問起安吉爾為什麼會接受不了苔絲曾被亞歷克玷污並產有一子這一殘酷事實而提出與她分居,他不是很愛苔絲嗎?難道他對苔絲的愛並不是高尚的嗎?那麼,我要說,他是因為太愛苔絲了,他心目中的苔絲是如此美麗,如此善良,是一切純潔的象徵,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見,心目所想的苔絲有任何過錯,他努力扼殺自己對苔絲的感情,他覺得那個屬於他的苔絲已經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經不是他以前所深戀的苔絲,而是有著苔絲形貌的另一個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絲把往事告訴他的那個夜晚,也就是他們開始分居的那個夜晚,他曾夢游,抱著苔絲走到了樹林中,把苔輕輕放在一口棺材中,看過這篇小說的人一定不會忘記他當時所一直重復說的那一句話:「死了,死了,苔絲,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個苔絲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絕情,他的棄苔絲而去的行為,正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失去了當初最真最純的苔絲。
至於亞歷克,我不想多說,他給苔絲帶來的災難是顯而易見的,他對苔絲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對苔絲的愛,因為愛是高尚的,他對苔絲只有情慾可言,絲毫沒有愛的根據。然而,苔絲並沒有因為亞歷克給她帶來的打擊而不純潔,她自始至終都是那麼的純潔,善良,都顯得那麼美麗。

E. 苔絲讀後感

《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著稱於世的「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力作。小說描述了一位純潔姑娘的不幸命運。主人公苔絲是一位美麗的農家少女,因受東家少爺誘迫而失身懷孕。從此,這一恥辱的事實剝奪了她接受真正愛情的權利,致使新婚之夜遭丈夫遺棄。後來,萬般無奈之中,她重回了少爺的懷抱,不料,就在這時她那有名無實的丈夫拖著病驅千里歸來,苦苦尋覓。苔絲為了自己真正的愛,毅然殺死同居的少爺,在與丈夫短暫歡聚後,走上了絞刑台。

父親德伯的愚昧無知,對於金錢的貪婪推使苔絲跌下了社會的的深淵;而亞雷的邪惡無恥則將苔絲少女的所有美好夢想化為灰燼,促使她遇上了改變她人生的第三件事——與安璣·克萊相愛。而正是這個安璣·克萊,這個有著天使之名的懦弱男人——最終造成了苔絲的悲劇。有人會說安璣·克萊才是真正該批判的人,但是無疑他生活在那個時代,他需要時間來釋放自己,不可忽視的是,安璣·克萊是愛苔絲的,至少那愛是真的,而不是像亞雷一 樣,只有肉慾,把苔絲當做自己的玩偶。所以我認為苔絲的悲劇應該是當時的時代所釀成的,或許在現代社會也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不過對於像苔絲一樣的人來說,生存的機會就多了。合上書,我想鞭撻當時的社會,指責亞雷的無恥行徑,藐視安璣的懦弱,同情苔絲的悲慘遭遇。

F. 關於看《德伯家的苔絲》的觀後感

我沒有看過原著,但看過電影,是BBC迷你劇,賈斯丁霍德爾主演的。
苔絲首先給人的印象就是漂亮,迷人,但起初卻顯得些須柔弱,不過在向克萊爾吐露實情時,顯出了少女天生的純真和勇氣,由於家世的沒落,她與亞雷同居,但這畢竟是為了活下去,等待思戀的人,我想是克萊爾的歸來,使苔絲殺死了亞雷,與克萊爾的最後幾天的生活,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刻,雖然她知道等待她的將是什麼,因為在她心中早已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生命短暫,苦澀,但對她來說最後的幾天就是她生命的全部。

關於克萊爾,也許是維多利亞時代特有的對女性貞潔的追求,如果換了現代的我們,苔絲吐露了真情,我們也許會原諒,甚至更加呵護她,但在那個時代,我想克萊爾做出的的決定,是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男人都會做的,所以,換位思考一下,克萊爾也是無奈。

我的感想也許很膚淺,請多多包涵。謝謝。

G. 能幫寫一篇德伯家的苔絲1200字影評

你應該感到幸運,你可以陪著我一起墮落。德伯的笑容里帶著的是無盡的無奈以及疼惜。世界太復雜,因為太復雜,所以使得有著三個人的世界,就已經痛苦到無法再去有更多的時間去折磨和感受呼吸。
苔絲說,那時候的自己什麼都不懂,你欺騙了我,現在又來引誘我,我恨你,你毀掉我一生的幸福。
也許沒有人明白,「苔絲說」這番哀求卻有苦同的理論,也許可以自流一派,成為一本新的難念經。
因為追求的太過完美,所以死的也無所。因為看的太透,抑或又看的已經高斯模糊。安奇爾因為容不得背叛,追求者無暇,所以,很快的應驗了一句話,苔絲無錯,克萊爾無錯,如若德伯不死,傷的會是三人,甚至更多。安奇爾追求並娶苔絲。其實就像是在PS里很認真的做完一幅圖,然後再認認真真的打上馬賽克,使其失真。
你愛我嗎?安奇爾問伊利,笑容落拓,卻又充滿了調侃的嘲諷。
我愛你,很愛很愛。伊利說。
那你陪我去巴西,好嗎?看到這里,我對安奇爾心冷。
好啊。這就是伊利的選擇,這兩人可真是一唱一和呢,看到這里,嘴角突然勾起了一抹嘲諷的笑意。
你真的比苔絲還要愛我么?突然,我的心有了一絲希望。
不,我沒有苔絲愛你。苔絲愛你可以愛到為你去死,而我卻做不到。伊利的率真的話語,竟讓人有一絲瞭然的恍惚。
苔絲赤著腳走路,卻被黛西這種小肚雞腸之人視為像乞丐一樣的裝可憐而博得同情。其實看到這里,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突然就想起了陸游其妻唐婉的《釵頭鳳》的其中兩句:「世情薄,人情惡」。用在這里,再合適不過,真的,誰也不知道,苔絲這個女人,只是捨不得穿那雙安奇爾送給她的靴子,卻被黛西這種人送給了乞丐。是的,現在她連鞋都沒有了,她死在了過去,凍死在了那個名為寒冷的夢里。
曾經發誓一輩子都不會再結婚,可是,愛情卻抵不過過去的惡禁。
因為偷食了禁果,所以才進不了天堂。明明都愛著,愛的痛苦,也愛的絕望。
為了丈夫,竟然可以殺死另一個深愛著自己的男人。為了,為了換那短暫五天的幸福。可以道貌岸然的生活在一起,又可以像沒有防備的嬰兒一樣。可以毫不猶豫的殺死,其實在那一刻,苔絲可能已經恍恍惚惚地認為自己殺死了那不貞的過去。
露其實我感覺是不配苔絲,其實,她雖然和苔絲擁有相像的臉,擁有更純潔的沒有被玷污過的靈魂和軀體,但是她沒有心。面對,絕望的苔絲,她可以冷到面無表情,在苔絲被處以絞刑後,卻步了苔絲的塵緣,成了克萊爾太太。他們跪在那裡,太陽不會憐憫,因為,實在是替不了,也成為不

H. 《德伯家的苔絲》影評

曾以為作家的偉大在於多產,在於創作大量經典名著。看了Thomas Hardy的名作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絲》),才知道好著作只需一部足夠。哈代筆下的苔絲曾被多位出色的女演員演繹過,1979年德國女演員Nastassja Kinski出演的電影《苔絲》獲得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三項Oscar金獎,後來相繼拍成了其他演員擔演的電視連續劇,其中我最愛Justine Waddell飾演的Tess---1998年BBC推出的電視劇《德伯家的苔絲》。 好的故事因有好的情節,演繹的出色不亞於情節本身。 有人說曾獲得Oscar獎項的電影《苔絲》不如BBC於98年的電視劇《德伯家的苔絲》,因為女主人公的扮演者不同。據說Nastassja Kinski太野性,她的經歷使她難以演繹出哈代筆下的苔絲---美麗的英國鄉村少女的形象;而Justine Waddell有種英國式的古典美,既優雅甜美又有種說不出來的孤寂感,所以與哈代筆下的苔絲的形象更為接近。 我也更喜歡98年的電視劇《德伯家的苔絲》。五年前買了《德伯家的苔絲》電視劇VCD(片長約3小時,共3張),痛快地看了又看,越看越著迷,叫人心碎…五年後的今天,對苔絲的眷念仍不減,執起筆來,重溫些許插曲與片段,細細回味劇中的氣息,濃郁的悲情… ★ 我的「苔絲情結」 1. 潔白如詩那般美,令人迷醉 Tess很美。她的姣好與玲瓏映襯在一身的潔白下。她很白,白的那麼純,不可褻瀆;白的那麼美,無與倫比;白得那般艷,令人驚羨。那般白,曾盛開在燦爛的日光下,奔放在原野綠叢中,舞動在庄園秋色里。那般白,曾如此的出奇奪目、嬌艷動人。當火紅的玫瑰戳傷了手,鮮血沾染了潔白,Tess的白,開始讓人憐惜。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否將你比作夏天?你比夏天更美麗溫婉。」(出自我最愛的詩歌---莎翁十四行詩之18) 很自然想起這首詩,就學著它那樣來形容Tess--- 「Shall I compare you to an Easter lily? You are more pure and pretty.」「我能否把你比作百合?你比它更純潔更美。」 2. 影音與命運雙重奏,撩動人心 無論快樂與苦痛,Justine的真情演繹,皆發自內心,毫不虛掩。盡管命運一次次變著戲法,給無知的Tess開玩笑,幸福一次次繞過她身旁溜走,她依然亭亭玉立,猶如一朵鮮花,嬌艷欲滴,沁人心脾。我不禁震懾住了,內心涌動一股悲情,哀Tess所哀,愁Tess所愁,我相信觀者定能感受到,並與之共鳴。 令我驚詫的,還有劇中反復奏響的樂曲,那淡淡的憂傷。那樂曲多麼美妙動聽,讓人如痴如醉,百聽不厭。佳音好比天籟,就象莫文蔚的一曲《盛夏的果實》,誰也計算不了曾經醉過多少天下人,歌曲里那淡淡的憂傷,和諧的韻律與無窮的韻味令多少人為之傾倒! 電視劇《德伯家的苔絲》的插曲與故事情節如此吻合,激起了我心底萬般柔情。故事的情節不失浪漫,浪漫之餘卻散發著憂傷,彌漫著宿命。情節與畫面交織的天衣無縫,影音與命運的雙重奏,給純潔的Tess蒙上了宿命的色彩。主旋律、背景音樂與摻和的曲調穿插於劇情中,訴說著淡淡的憂傷、綿綿哀怨、柔弱、孤苦與無助,預示著冥冥中的命運。 3. 咽著淚水那一幕,百折不回 當歷盡磨難的Angel決定從巴西重返英國,與心愛的Tess言歸於好,便有了Tess含淚帶笑,默默注視Angel的一幕。Angel的歸來,猶如一把利刃,徑直刺向Tess的心坎。「Too late...Too late!...」 一切都來的太晚! 多少個日夜,Tess企盼著丈夫回心轉意,回到自己身旁。抱著一線希望,她給Angel寫信,懇求丈夫迅速歸來保護自己。可是伴隨她的卻是孤獨、悔恨、憤慨、絕望,最後,她只能甘受屈辱和苦難。 Too late! 聲聲悲切。這遲來的相見,是命運的捉弄,天意弄人。 想起韓國影視的女角色都愛哭。為感動而哭,莫名、單純地哭,天真可愛甚或淘氣地哭。如My Girl(《我的女孩》)里李多海飾演的「周幼琳」,一把鼻涕、滿臉淚花,毫無保留地把一切溢於言表,以淚水宣洩…而Tess,則將所有的冤屈與苦痛以及對愛人的思念都統統深埋在心裡,默然含淚,淚往心裡流,此情此景,言語怎來得及思索? 4. 死亡是苦難的終結,肝腸寸斷 苦難終有盡頭。在一個靜謐的黎明,Tess被捕,被處絞刑,至此,全劇終了。然而,與電視劇不同的是,小說的結局燃點了希望:Angel懷著懺悔和苔絲的妹妹開始了新的生活。這種希望,是否預示著新的愛情的萌生?就好象許多愛情故事一樣,妹妹繼承姐姐的愛,和男主人公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可是真能幸福快樂嗎?當初愛得那般死去活來、肝腸寸斷,我懷疑這種愛的繼承,至少,在《德伯家的苔絲》里我相信愛是無法繼承的。就象《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愛人?》里的故事一樣,愛,無法彌補,沒有替身,也沒有退路,只能按著原路走,唯一條路,一直走下去…… 只有在懸崖,斷腸人才得以解脫

I. 《德伯家的苔絲》誰看過的。看過的給點感覺。說下讀後感如何

我看過英文簡寫版,被小說的情節和優美的語言吸引住。苔絲真的是一個很純的鄉村姑娘,為了家庭可以去「攀」所謂的親戚,為了生活可以不辭艱辛地努力工作,為了自己的愛甚至可以殺掉那個偽君子。然而,在那個社會,苔絲註定是個悲劇。父母的無知,讓這個純潔的女孩在壞人的誘惑下失去了上天賜予女孩最珍貴的禮物。社會固有的偏見,使克萊爾在結婚後痛苦的離開苔絲,隻身去巴西。俗話說對的人在對的時間遇見是一種幸福,然而苔絲總是和克萊爾錯過,一次次的錯過讓人不免感到惋惜。若是在第一次跳舞時克萊爾能選苔絲為舞伴,或許結局不會這樣;若是克萊爾在知道實情後能寬容苔絲的過錯,或許他們不會分開;若是苔絲能堅守自己的愛,不被生活的艱辛,亞力克的花言巧語,克萊爾的懲罰所打倒,或許等待他們的就是幸福。然而結局就是一個悲劇,當一面黑旗子緩緩升起時,表明了苔絲生命的終結。苔絲死了,是被絞死的,是被那些所謂愛她的人害死的。或許死對於苔絲也是件好事,至少她不用再在這個社會上艱難生活了。看完整個故事,雖然感到有些可惜,但還是有些欣慰,因為看到了一個堅強的女孩在那個黑暗的社會里帶給我們一絲純潔與希望。

J. 求《德伯家的苔絲》讀後感

1.
下午讀完《德伯家的苔絲》,托馬斯?哈代曾經是一個那麼值得爭議的人物,但我不想評論此書的價值所在,我只想很簡單的闡述一些他筆下的那個女人——苔絲。
看到「痴心女子」和「冤家路狹」感覺很難過,很壓抑,眼淚在眼眶打轉,終於眼淚下來了,也讀完了,雖然早已結局,但真的看到的時候還是感覺很難受、很難過。多少詞彙在腦海中出現,而我,只能用一個短語來形容苔絲——天真的美。她是美麗的鄉村姑娘,雖然有著貴族血統卻依然純朴,美,不是一種外表,而是內心高雅純潔的表現。心靈純凈自然的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而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凈透明的依然是藍天。

一直想如果沒有開頭那個牧師的幾句話,也許可憐的苔絲會是另一番生活,然而,十六歲的鄉村女孩苔絲的悲劇就從這里開始了。苔絲愚蠢的父親忽然知道自己是一個大貴族的後裔,就在算計著怎麼才能享受貴族的生活就逼著苔絲去認親,結果天真的苔絲遇上了毀了他一生的那人——亞雷。他是苔絲宿命中永遠逃不開的仇。奪去了苔絲所有的夢想,以及追夢的能力,奪去苔絲的青春年少的純真的渴望。然而,我們那個天真的女孩,依然是如此清純,如此單純到讓人疼惜的女子。

苔絲決心開始新的生活,就去幾百里以外的奶牛場工作了,在那裡,她遇上了她第二個不應該遇上的人,至少我是這么覺得,一個她真正愛的人,但我始終以為那個人辜負了她的愛,他的舉動我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偽善。如果沒有克萊,苔絲的一身是悲劇化為平淡,然而克萊的出現卻是在悲劇的背後塗上更濃墨重彩的黑暗。其實我相信克萊是愛苔絲的,不然也不會在夢游時表露自己的情感,但,他還是被道德束縛著,不能接受這突如其來的一切。

克萊正是因為苔絲獨具特色的純凈才愛上她並向她求婚。對克萊奔涌的愛潮,窒息的是苔絲自己。他用他的愛傷害著那個天真的女孩兒,給她幸福的希望,又全部抹殺。而她也用她所有的愛折磨自己。苔絲經過內心的痛苦掙扎,決定接受克萊的愛情。可是當苔絲向她所愛的人坦白她那受傷的過去時,那所謂的愛人卻猶豫了,對愛人的不理解和對感情的不堅定讓克萊最終選擇了離開。

苔絲心碎了,當她幫她的傷口小心翼翼的展現在所愛的人的面前時,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諒,可是狠心的愛人在弱小的苔絲的傷口上灑了一把鹽。他並不是一個感情很專一的人,也許我們看見他對苔絲那種深深的眷戀,可是當苔絲的失真違背他表面所鄙視的宗教時,他毫無餘地的選擇了退縮,而且退縮得是那樣的磊落不羈。

苔絲今後又要一個人面對生活了,還要向父母隱瞞事實的真相,裝著很幸福的樣子,並且從僅有的一點生活費中寄錢給父母,克萊的離去,苔絲從事著最臟最累的工作,忍受著身體和心理兩重的磨難。而此時,那個口口聲聲說愛她的男人在哪裡?但她卻始終惦記著自己的丈夫有一天能夠原諒她。我只能說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絲喜歡克萊,並把克萊當成他生存的全部源泉,甚至可以說他就是她的救命稻草,所以她的全部意念都是存在這樣一個人物身上,而面對現實愛情是多麼蒼白無力啊,美貌與高貴的血統,也許是戰利品,但不是武器。也許我們的苔絲,她,真的是太天真了。

苔絲看到回來的克萊傷痛欲絕奪門而去,苔絲也傷心不已,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仇恨,拿起了刀,將她多年以來所受到的屈辱與艱辛都發泄在刀頭,刺向了那個毀了她一生的男人。後就奔向黑漆漆的馬路,追趕她的安琪兒去了……

雖然苔絲和克萊最後度過了五天美好的時光,可是,為愛復仇的苔絲結局依然悲慘。一切平靜了,苔絲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里終於和她愛的人體驗了真正的蜜月,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後一站,是她終於解脫的日子。心碎的她,帶著夢想和遺憾走向絕路的人生,在最後的,又是最漫長的,幸福的一夜……在生命中最後一次日出之時,她把對人生、愛情的遺憾帶去了——另一個——美妙的世界。

我就是不明白,一個很好的天真女孩為什麼會落的如此結果?她有什麼錯?漂亮?天真?自尊?也許你的天真善良真誠是你美之源,亦是悲之源。

2.

三國時魏國有一文人叫繁欽,他在《與魏文帝箋》中言:「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脾肝,哀感頑艷。」指的是歌聲的哀婉凄惻,使愚蠢的人和聰明的人同樣受到感動。讀了哈代的《苔絲》就是這種感覺。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和詩人托馬斯*哈代創作的代表作之一,一百多年過去了,女主人公苔絲也早已樹立在世界文學畫廊之中,這不僅僅因為人們對傳統美德有所超越,更因為作品主人公所擁有的人性與靈魂深處的巨大魄力使之成為最動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哈代以小說女主人公苔絲的悲慘命運替西方悲劇作了一個形象的闡釋,苔絲足以「哀感頑艷」。

苔絲本是一位純潔美麗又非常勤勞的農村姑娘,她嚮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時時遭到偽和惡的打擊。苔絲的悲劇始於為了全家人生計去遠親家打工,卻因年幼無知而被亞雷騙去了處女的貞操,成了一個「墮落」的女人,受到社會輿論的非議,把她看成不貞潔的罪人;苔絲後來與青年克萊相愛,又因為新婚之夜坦誠有污點的過去而被丈夫遺棄,而與近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於高度的家庭責任感和自我犧牲精神,苔絲為換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違願淪為亞雷的情婦;最後因為丈夫的回心轉意使得絕望的苔絲憤而舉起了復仇的利刃,終於成了一個殺人犯,最後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導致「象游絲一樣敏感,象雪一樣潔白」的苔絲最後終被完全毀滅。

苔絲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現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絲是美的象徵和愛的化身,代表著威塞克斯人的一切優秀的方面:美麗,純潔,善良,質朴,仁愛和容忍。苔絲的靈魂是純潔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資產階級的道德面前,她卻被看成傷風敗俗的典型,奉為警戒淫盪的榜樣,是侵犯了清白領域的「罪惡化身」。丟下《苔絲》一書,眼前那個歷經磨難,失身而又殺人的女人,卻使我想起它們,想起我喜歡的兩件事物:黎明與茶花。黎明,如處子的皮膚,光潔潤滑,在明與未明之際,透著希冀與光亮;有一種茶花,叫「雪塔」,她潔白肥碩,細膩如瓷,在寒冷的季節里,傲然怒放,在出塵與入世間,清麗如水,獨自芬芳。也許他們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我覺得它們同出一處,那便是純潔。正因為這一點《苔絲》的故事才更凄涼。

苔絲為什麼會有「哀感頑艷」之能呢苔絲的「哀」既有社會的因素,也與她的性格有關。

毫無疑問,苔絲的「哀」首先是「社會制哀」。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說是以其故鄉威塞克斯為背景的。19世紀中期英國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侵入農村,面對工業文明帶來的後果,哈代作為一個人道主義著者,心靈受到強烈沖擊,在感情上深深地依戀古老的宗法文明,痛恨工業文明對人們和諧生存狀態的摧毀。《苔絲》中,哈代對當時工業文明對鄉村的沖擊進行了全景式描繪,然後以苔絲家作為個體農民的縮影,深入展現人們在物質困境中的痛苦掙扎。社會悲劇是人同社會環境的沖突造成的。苔絲生活在英國資本主義侵襲到農村並毒化社會氣氛的維多利亞時代。這位弱女子,盡管聰明美麗,勤勞善良,但家貧如洗,經濟拮據,負擔沉重,她處於低下的社會地位,作為一個勞動者,一個無權無錢的農業工人,自然會受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壓迫和凌辱,這些壓迫和凌辱有經濟的,權勢的,肉體的,更有精神的,宗教的,道德的,傳統觀念的。她的「哀」是時代造成的,同時,亞雷和克雷代表了把苔絲推向深淵的兩種不同的客觀社會勢力,他們直接地共同造成了苔絲的社會悲劇。

苔絲能哀感頑艷的第二個原因,她是暴力,惡勢力及維護它們的法律,國家機器的受害者。這種暴力,惡勢力的集中代表就是亞雷*德伯。

苔絲在綠草如茵,風景如畫的鄉野里長大,盡管家庭生活窘迫,但少女時代的苔絲內心是明朗,歡快的。她熱愛生活,敢於面對一切困難,為了維持家庭,不惜犧牲自己。苔絲一生都是強權和暴力的受害者。亞雷之所以敢稱霸四野,為非作歹,為所欲為,不僅因為他有錢,有勢,而且更主要的是有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法律的保護。社會和法律都認為侮辱和迫害苔絲的人是正當的,而受迫害的苔絲則是有罪的。苔絲一生都必得逆來順受,忍受含垢,不能自衛,而當她有生以來第一次起來自衛的時候,「』典型』明證了,埃斯庫羅斯所說的那個眾神主宰對於苔絲的戲弄也完結了。」苔絲成了資產階級國家祭壇上的祭品。苔絲的悲慘遭遇,社會對苔絲的不公正,表明了資產階級法律的不仁道和虛偽。

苔絲的「哀」,在社會制哀的總前提下,同時又是性格制哀,其「哀」的成因不僅有客觀的而且還有主觀的,亦即說不僅有外在的,而且還有內在的。

我們在論及了苔絲「哀」的諸種社會因素之後,還應該指出的是造成她痛苦,不幸的還有其自我的原。苔絲是勇敢的,她敢於大膽地反抗傳統道德,追求幸福,然而她卻不能徹底擺脫傳統道德對自身的羈絆,這又表現了她性格軟弱的一面。

她「根據陳腐無聊的習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體和聲音」,用「一堆使自己無故害怕的道德精靈」來恐嚇自己。即使在大自然中間,「老是把自己看作一個罪惡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領地」。這種靜觀的結果,必然造成她內在的自我折磨和譴責,因此,使她所受的磨難,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就更加沉重和強烈。這種「靈魂有罪」,使她負疚,自責,使她即使被克萊無情拋棄,也認為是自己的罪過,默默忍受命運的擺布。因此,她在遭到世俗輿論,傳統道德迫害的同時,又受制於它的道德准則,毫不留情地責難自己;她在大膽地反抗傳統道德的同時,又囿於它的觀念成為傳統維護者。故而說,苔絲哀婉的美學特質在社會制哀總前提下,又屬於性格制哀。因而她的「哀」更深刻,更感人。

《苔絲》中亞雷有一句話:「美是要付出代價的。」苔絲用美換取了人們無限的「哀傷」,無論是愚蠢還是聰慧,都會被苔絲的「凄美」而傷。

閱讀全文

與電影苔絲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果電影院復工了 瀏覽:546
賽羅大電影奧特曼 瀏覽:404
成龍電影木人港大全 瀏覽:919
老羅星巴克什麼電影 瀏覽:32
2017六月份電影上映的電影 瀏覽:713
動漫戀愛電影免費 瀏覽:164
日本電影男主叫中村 瀏覽:719
新出的適合情侶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1
life豆瓣2017電影 瀏覽:796
iOS哪個app電影資源最多免費 瀏覽:94
傳紙條被發現的日本電影 瀏覽:678
蜂鳥電影美國 瀏覽:821
熱門電影剪輯片段2017 瀏覽:398
劉德華30部電影 瀏覽:571
德州龍成龍電影 瀏覽:161
香港電影講古代愛情的 瀏覽:883
木偶動漫電影 瀏覽:122
主角叫贊恩的電影 瀏覽:465
動物世界電影哪個版本好 瀏覽:874
周星馳封筆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