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心理學電影觀後感2000

心理學電影觀後感2000

發布時間:2022-03-12 14:41:01

❶ 關於心理學的電影或書的觀後感如題 謝謝了

這事當然要去找豆瓣電影了。 建議你回想一部自己看過的符合老師要求的電影 畢竟那電影你也得熟悉才能應付課堂提問 然後去豆瓣電影搜索 觀後感非常多。

❷ 關於心理學的電影或書的觀後感

這事當然要去找豆瓣電影了。
建議你回想一部自己看過的符合老師要求的電影 畢竟那電影你也得熟悉才能應付課堂提問
然後去豆瓣電影搜索
觀後感非常多。

❸ 心理學電影子熊故事觀後感2000字

轉發的:
記得小時候,CCTV非常喜歡放這電影,那時我是只要一碰到這片就一定看,看在多遍也不煩,還看的感動到哭,從那時起,我從熊有了特別的好感。
我一直都在琢磨,導演是怎麼拍出來的?真是太神奇太偉大了。其實這二十年來也出現了很多動物的片子,有的也很感人,但是沒有一部能比得上它在心目中留下的份量。今天我又看了一遍,也不知道是這些年來的第幾遍。
小淘氣真是太可愛了,看到它拱媽媽的身子、吃了毒蘑菇的時候、在大熊的身邊玩耍、學習大熊站立的時候,我覺得非常溫柔非常開心,這種感覺比喝醉還舒服。
我覺得最美的畫面,是大熊小熊並排站在山崖頂上觀察人類情況的那幅畫面,面對藍天,這幅帶來的絕對不僅僅是震撼,更多的是一種幸福,自由的幸福,完美的幸福,充滿情的幸福。
小時候看,對獵人恨之入骨,現在看,覺得獵人還算可以吧,在狗狗在地上嗚咽的時候,獵人留下了淚光;獵人逗小熊,也是蠻有父愛的;獵人最後的感動和離開更不用說了。
但是現實中,人比電影骯臟太多了。
如果人類死絕了,那麼地球就美麗了。地球上最醜陋最骯臟的就是人類。

❹ 從心理學角度寫《心靈捕手》觀後感,2000字左右。。。

可以從咨詢師身上的咨詢方法上下手,比如其中有求助者的沉默,最後他是如何成功打破的之類上著手,具體的還是自己看吧~~加油哦~~

❺ 電影的心理學角度賞析,什麼電影都行,要求3000字左右。

找到太多了,希望能給你靈感!

在電影《長江七號》中,就可以看到父親對孩子那種驚人的嬌寵,父親為了孩子上貴族學校,可以忍受非人的磨難,犧牲自己的尊嚴乃至性命。這種父子關系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平民尤其是農民家庭結構的典型代表。
孕育這種人格結構的親子關系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發生在極端的貧窮和巨大的社會貧富差距的背景下,窮人(父親)在這種社會中並沒有起碼的為人尊嚴,遭受到歧視和白眼;
第二,以父親為代表的整個家族把一個「救星」的形象投射給孩子,期望著通過孩子的成就(主要體現為學習的成就)能夠改變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或者僅僅是獲得失落的尊嚴(面子);
第三,在這種親子關系中,父(母)親以一種近乎自我虐待的方式省吃儉用,提供給孩子(往往是男孩子)優越的條件——讀書,而孩子的整個人格通過讀書學習和父母親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所以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或者「貪玩」不學習的時候,出現的是整個家族系統自我的崩潰。父(母)親會在此時突然從奴隸一般辛苦勞動供養太子讀書的人,變成一個完全忽略兒童愛玩天性的暴君,開始毆打(虐待)孩子,之後又出現自我的崩潰、哭泣、自責。
而通過這個過程,孩子開始真正進入家庭的系統自我中,他會開始刻苦地帶有自我虐待色彩地學習,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並且期待著學習能夠帶給整個家族(學校、村鎮)榮耀。在這種情況下,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格結構形成了。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自我理想、自我價值感、以及其情緒和認知模式都是和父母(家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他並不會具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我判斷標准,而他的情緒和慾望也是和父母緊密聯系的。
魯迅說,中國人是合群的自大。正是說明了中國人的自我、超我乃至本我的一部分都是外化式的、關系性的。在《長江七號》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我想大概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的,這種教育可以總結為兩條核心指令:千萬不要讓別人看不起咱們;讀書學習是一切的核心。其實這第二點也是為第一點服務的,「學習好了,別人才會看得起咱們。」而這兩點的共同目的都是要建立起「我們」和「別人」的一種關系。有些時候,對這種「我們-別人」關系的需求不過是要求「我們」和「別人」能夠彼此平等、相互尊重。

而更多時候,則是期望著「別人」能夠無條件地欣賞、崇拜、羨慕「我們」,乃至在「我們」面前感到自卑或者混雜著幾絲嫉妒。這後者就是「面子」,面子的背後,是自體-客體系統的施虐-受虐關系的循環和逆轉。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個話題——何以中國人會形成這么一個群聚性的關系性心理結構,恰如一位來訪者所言,「我就像長在我媽身上的一個東西。」?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應該反問:「何以美國白人會形成一個獨立的、和他人有清晰界限、有相對獨立的情緒和慾望系統的心理結構?」美國白人的這種「個體性自我」的心理結構是最近200年來適應工業生產要求而在全球大批量生產的精神產品。

「個體性自我」的產生是和民主社會、法治社會、物質豐富、社會大生產保持同步的。而「關系性自我」這種精神產品就特別適應於中國,尤其是中國農村。這就像高保真音響適用於發達國家的都市,而對於飢荒的非洲來說,手搖發電的礦石收音機是最適合的,因為貧窮他們沒有電更買不起電池。在一個人口眾多、國家無法提供足夠保障的社會,「自我」必須是關系性的,才能提供一個社群足夠的安全感和穩定性。農民子弟們如果不緊緊地把自己作為人的存在性和父母、鄉親們緊緊聯系,那麼不可避免的災難性後果就是他們的父母在一個沒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下必然要度過窮困潦倒、孤獨悲慘的後半生。
謝謝 請採納

❻ 心理電影觀後感

比如《希布》:

《希布》是一部冒險題材電影,又名《沙漠小野狼》。

影片主題單純直白,沒有表現復雜的地緣政治、人民階層與文化交叉,而是以小主人公希布在追隨哥哥的過程中,經歷重重危險和恐懼掙扎,最終超越痛苦的旅程為主線,單純從成長角度去闡釋了他的心理能量由弱變強的蛻變。

雖然它是一部冒險題材電影,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欣賞這部影片,我們能夠發現其中帶給我們的關於「成長」的探索。

影片中希布的好奇心,貫穿了影片的整個過程。

第一次對英國人的箱子感到好奇,他看到了英國人因為自己碰了他的箱子而發瘋,埋下了他繼續探索的慾望。

然後,在追隨哥哥一起踏上沙漠之路後,他又一次嘗試著窺探英國人的箱子,結果引發劇烈沖突。也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在後來哥哥遇害、自己掉進井裡時,成為希布不甘死去,並終於在不斷嘗試後努力爬出井口的力量來源。

而當希布救了殺死哥哥的壞蛋之後,迫於現實不得不聽從對方的安排。但是,當壞蛋讓他在火車站外等待,自己進去賣東西時,他依然是憑借自己永不泯滅的「好奇心」。

進入火車站里,看到了壞蛋的「真面目」,並最終等在火車站外用手槍結果了從站內出來的壞蛋,獨自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❼ 求個心理學的書觀後感2000字的,要原創。謝謝,急!!!

推薦個網站藍心網可以去看看

超個人心理學及相關書目推薦、部分書籍讀後感
----巫小仙

超個人心理學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學主要以病理學為依據,認為心理健康只不過是身體上「沒有病」而已。超個人心理學則認為心理健康包含著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內在潛能和價值的最高實現,達到身心健康長壽、超凡脫俗的境界。

對於超個人心理現象和神秘的內心體驗的研究,主流心理學要麼認為它毫無意義、要麼斥之為病態的或宗教的。超個人心理學則認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認同是有重大差異的;並且認為所謂神秘體驗中也存在著科學真理。科學心理學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讓位給宗教。

針對主流心理學的這些不足,馬斯洛、薩蒂奇、格羅夫等人多次協商,決心建立「第四種心理學」,即超個人心理學。1969年春《超個人心理學雜志》創刊,1971年超個人心理學會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還有塔爾特(C.Tart)、沃什(R.N.Walsh)、威爾伯(K.Wilber)、克瑞普納(S.Krippner)、阿瑪斯(A.H.lmaas)等人.

超個人心理學關心的是那些與「終極的人類能力或潛能」有關的心理學方面。薩蒂奇曾指出:「這種新出現的超個人心理學(第四勢力)特別關注對成長、個人和種族的超越需要、終極價值、統一的意識、高峰體驗、存在價值、神入、神秘體驗、敬畏、存在、自我實現、本質、極樂、驚嘆、終極意義、超越自我、精神、一體性、宇宙意識、個人與種族的協同一致、最高的人際了解、日常生活的神聖化、超越現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戲、最高的覺知、反應與表達,以及相關的概念、經驗和活動等實證的與科學的研究,對它們的認真貫徹實施和研究發現」。

超個人心理學有三個關鍵性主張:第一,超個人心理學家認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以外,還有精神(或靈性)的層面;第二,超個人心理學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數人盲目和錯誤地認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種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觀念,或認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識狀態下所含含糊糊覺察到的所謂「我」,但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為我,也就是說,都不是「真我」;第三,超個人心理學家強調,每個人都不是絕對獨立的個體,而是屬於「大我」,並置根於「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學所強調的自我實現而已,人還需要自我超越。

對我而言最迷人的就是威爾伯的著作。

初讀時就與人曰:我只承認兩個天才,一個是寫《丹東之死》的畢希納,另一個便是威爾伯。只惜畢希納這等人物二十四歲即死於高熱,不再得見其他著作。如今怕是只承認威爾伯一人。

通達廣博的威爾伯以整合觀點為核心,憑借深入到底的洞悉力和幾乎恐怖的歸納整合能力,提出了詮釋法界構成演化的二十條法則、四大象限、從長青哲學的大存有連上發展而來的意識光譜等基本概念,展示了能同時容納科學、宗教、藝術、社會、哲學、個人內心成長、靈性擢升等各方面的統觀知識體系。由此揭露了許多領域有意或無意忽視其他方面,這樣排他的封閉、狹隘和傲慢,最終造成自身體系的崩毀坍塌。

他所謂「定位歸納」法的關鍵觀念在於:各種不同的知識領域在純抽象的層次上,其實是相互融通的。將各種領域的相對真理提煉歸納,串連成緊密相系的網狀綱要,可由此照見較為狹窄的途徑中的不完整。

瑪麗琳的《寶瓶同謀》和威爾伯的《萬法簡史》都是讓譯者苦不堪言的「硬書」,橫跨各大領域,以純粹的理性研究態度切入意識領域,視野開闊,對資訊的處理和思考的深入精密著縱橫捭闔,對普遍存在的盲信、崇拜、教條、傳統的狹隘以及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理論和觀念有著強大的除舊布新作用。

毫不誇張地說,那是難以概其綱領敘其精妙的。絕不是我這樣幾筆帶過能夠展示筋骨的,頂多隻是描其皮相。

《萬法簡史》里威爾伯試圖定位詮釋整個「法界」的氣魄令人咋舌,所謂「法界」是包含了物質、生命、心智、靈魂和靈性等所有存在領域的定性本質與過程。他提出二十條法則,如法界由全子組成,所謂全子,既為整體又為更大整體的部分。全子沿著一定的秩序演化,謂為「全階序」……等等。

由個人、集體、內在、外在組成的這看似思考范疇極其簡單的四大象限,填充後且不敢說是最嚴密周到的考量體系,但確定的是,展開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知識地圖,比以往支離破碎上的傲慢要開闊寬容得多。

在這幾個基本概念的支撐下,他探討了遠古、魔幻、神話、理性和存在期的核心觀念的發展脈絡,尤其理清了長久以來存在於各領域的「前成規期」和「後成規期」(前和超)的混淆,以及各種現代與後現代典範里或明顯或微妙的二元對立議題。

額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對定性式術語挑剔得近乎苛刻的選擇,很大程度地昭示了,如今使用的語言系統是如何僵化了我們的思維,將我們帶入了狹隘的境地。

但讀來擊節贊嘆,如獲至寶,非但不覺艱澀枯燥,反而覺得像熠熠生輝的明珠,本散落四處,現終被一雙用心的手拾起串聯,美得光芒四射。

有時甚至覺得自己以前在不少領域浮光掠影地涉獵,彷彿只等待著有朝一日與這般書籍的邂逅。於是零亂散落的知識碎片像遇到一隻魔棒,輕輕一揮調遣,各自歸位,整個的知識結構震顫抖動,渣滓簌簌落下,雜亂殘缺而僵固的認知結構整合成具有更好彈性的新結構演化,並將持續演化。

契合之處實在太多,難以細述,只一點於我尤其重要。「究竟有沒有這樣的本源存在,能消解和否定各種由此延伸發散並固置的價值意義,而不是被各種觀念所抽象掉?是否它的核心在於有流動著的、生發性的否定力量?如有,如何跳出先驗范疇和已有概念的陰影,去追溯這種個人真實性?」

這個問題現在仍舊沒有解決,只是我終於清楚明白我那時始終覺得不對勁的重點——我尋求和相信的,是那冠以千名的,本體、道、梵、諦、空性、上帝、絕對真理等的個人真實體驗,我要棄絕的是對這種體驗扭曲了的詮釋。用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則是,我尋求的是真正的光明,而不是光明的投影。

而威爾伯帶來的是我態度的轉變——只要放下盲信,一直保持辨別,這投影也就是入口所在。各種詮釋都可為我所用。

「我所尋找的,正是那尋視的。」
(二)
《恩寵與勇氣》被稱為威爾伯難得的感性之作,以他和妻子崔雅的靈修之路貫穿始末,由崔雅的日記、威爾伯的補充註解以及學術議題組成,一則動人心魄的愛情故事在「偉大的智慧傳統、靜修的本質、心理療法與靈修的關系,以及健康與治療的本質」(威爾伯語)的主題表達中,盪氣回腸地演繹。

美麗聰慧的崔雅,有著十多年的靈修基礎,已認為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適合的男人,卻在三十六歲那年遇到了「夢寐以求的男人」——小她兩歲,身高一米九五、光頭、長相猶如外星人的超個人心理學者肯。倆人一觸鍾情,第一次見面就感覺奇妙,彷彿生生世世都在尋找對方。兩周後決定結婚。卻在新婚幾天後發現崔雅患了癌症……

這戲劇化的開頭簡直像一個童話故事的初始。也是我「夢寐以求」的——一個契合的靈魂伴侶,一份能全方位深入並促進彼此發展轉化的關系。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書中對以上那些主題純理論的介紹探討,便是在崔雅在面對種種挑戰——癌症、身心反應、情緒起伏、夫妻間的齟齬——時,對自我的坦誠得接近赤裸的自省和剖析。

在崔雅和肯的身上都發現了不少自己也有的特質,綜合起來是過於陽性、傾向於做而非存在的價值觀;對理性、智慮的執著;強烈的掌控欲; 「喜歡在最簡單的事物上編織理論」;對「由理論、邏輯、概念與符號組合而成的理念的阿波羅世界」的熱愛……

有了這樣的印證,隨著倆人赤誠地一步步自我揭露、剖析和轉化,尤其是閱讀倆人身心靈都落入泥潭的艱難時期的敘述,我很多深埋的意識也隨之曝光,輔以阿瑪斯強有力的威脅和干擾,開始自我轉化與自療。

讀到最後,崔雅接納和承擔了生命中的種種磨難,通過愛與慈悲的修行,保持了靜定、喜悅、自在並充滿著生命力的精神狀態,並透過磨難轉化自我,最終解脫。而肯也從放棄自己的事業、五年隨侍左右這樣無私的奉獻中,了悟了無我和解脫的真諦。

讀到接近末尾時忍不住流淚,完全讀畢,心中卻是一片純然的溫暖平靜。

<三>

阿瑪斯「鑽石途徑」的理論基石,在我看來幾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後人本心理學的「坑洞」理論。

此理論的核心在於:剛出生的孩子和本體是合一的(當然,這種不能分辨的合一與後來證悟了的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為童年某些創傷經驗、與環境互動中的艱難造成了失去和本體某些面向的聯結,會造成某些坑洞。而一旦隔絕了本體中的能量、熱情及價值感,我們勢必會感到虛弱、匱乏和不滿足。無法安住在匱乏感上,會造成兩種傾向——逃避傾向,補洞傾向。

補洞傾嚮往往是被我們的自我和整個社會所認可的,它促使我們向外追尋各種的肯定、贊美和支撐,來自父母的、朋友的、愛人的、工作的、地位的等等。一旦那個用來補洞的對象發生改變,會立刻帶來不安全感,這時就會企圖固定對象在原位,以維持洞被填滿的暫時滿足。(這簡直可以用來分析所有的關系,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物之間)

整個社會就這樣建立在補洞的基礎上。男性往往表現為追求事業的成就,極端的則拚命追逐金錢、權力,女性多表現為對一份穩定的關系的追求,極端些的病態依賴伴侶。

我們都希望被愛被關注被肯定,由此來維護自我的安全感和價值感。這份對價值感、安全感的需求隱藏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上——穿衣打扮,說話措辭,順服他人和社會的要求。

依照社會標准順服地存活,其實是和大家一樣地補洞,總是安全而容易的,不會受到排斥。若一個人不以一般的方式來補洞,甚而不補洞,必然會威脅到別的補洞的人,讓補洞者更明顯地感到自己的匱乏,從而引來對他的排斥和攻擊。

而被人否定和貶抑(尤其是親近的人)時,都常常不舒服,會自動護衛和反擊。因為底端是對孤絕、被拋棄的恐懼,通過自我防衛機制的處理,通常表現為通過否定對方(批判、攻擊、說服),以否定對方對自己的否定。

補洞傾向從本質上而言,也是一種逃避。我們從來都無法安住當下,完全地去經驗那份匱乏和不滿足,用各種事物、追逐、游戲來打發時間,為自己設立一個又一個目標企圖獲得些許安穩的確定性,將意義賦給外物——工作、愛人、興趣,用忙碌來使自己對匱乏的感覺遲鈍,以求得暫時性的虛假滿足。

而真正的喜悅、滿足、意義、力量、愛與慈悲都是來自本體。

阿瑪斯在「鑽石途徑系列」的第二章就介紹了如此完備的「坑洞理論」,他系統的現代心理學知識和豐富的個案知識,即使不涉及深層次的靈修方面,說服力也是很強大的。他對心理議題的探討客觀得簡直無情,促使我反觀自照,努力保持對自我的覺察。

初讀時心中滋味復雜,苦樂交陳,有幾個晚上煩躁不堪,幾乎恨不得把書狠狠砸出去。它一方面揭露性過強、印證極多,另一方面威脅實在太大,劇烈動搖了私我的根基。

我讀書一般都容易讀得興奮,阿瑪斯的書每晚卻讀得我很快睏倦,巴不得早點丟了睡覺,也是不願意麵對自我真相的一種逃避。

在斷斷續續保持了近一個月對內心狀態、情緒生滅的覺察後,終於可以承認這個真相:我和絕大部分人一樣,基本每天的行為、念頭和情緒都是一種近乎自動化的機械反應,它的構成機制十分單調,只有恐懼、慾望和自我防衛三個基本單位,以抗拒為關鍵演化點,遇到外在刺激時,可以表現和發展出各種花樣:逃避、期待、興奮、壓力、耽溺、焦慮、憤怒、沮喪、悲傷、嫉妒、仇恨、認同、譴責、批判……通過投射和外界緊密連接,和過去的經驗組合成「人格」這個冒牌貨。

我們習慣以各種各樣的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謂的「自我」只是被恐懼、慾望和自我防衛機制所掌控、由一堆舊有觀念、記憶累積而成的機械反應物,「自我」還渾然不覺感覺良好。

這完全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最細致真實的個人體驗,在意念的升起之處目睹所得。

認識到內心的混亂破碎並不亞於外在世界,甚至本就是一體,所謂外在世界的種種都只是內在意識投射和擴張的結果——這實在是讓人難受的事,震撼比以往看見這個社會的愚鈍腐爛更大。畢竟我們習慣主客對立,事不關己。

尤其憋屈的是,阿瑪斯把意識上所有的問題追溯下去,都歸結為「和本體某個面向失去了連接」,本體這個個我壓根沒見過沒體驗過的內在寶貝,不可能不接受我的懷疑。

調整好心態,放下抗拒來讀阿瑪斯,斬獲頗豐。他是充滿洞見的靈性導師,用通俗易懂但深具穿透力的語言來探討各種議題。

最關鍵的是,他和克里希那穆提都使我從那個理念的阿波羅世界回歸到最切身的體驗和認知轉化上。讓我意識到,智性的進益如果沒有心靈的修煉配合,是一種極不平衡的畸形發展,而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我的文字世界,竟然都建築在我對內心的整體結構和自身局限幾無所知的情況下。

若能保持覺察,大部分時候的經驗都是正向的,都是能夠拓展出空間,並在偶爾安住當下的瞬間體味到空寂里的平靜與喜悅。堅持了十來天後,就能很快識辨出自我緊縮的傾向,不止覺察到心念的走向,也能捕捉到它對身體的影響(對我是往往帶來肩頸部位的緊張和僵硬)。

再配合以羅伊的情緒平衡技巧,輔以腹式呼吸,抓住身體不適時使情況糟糕的關鍵點——升起的第一個抗拒念頭,頗能緩解不舒服條件反射式的緊張和抗拒。

但我遠做不到「無揀擇的覺察」,無法不以自己的認知去評斷干擾,最好的時候也只能目睹著自己念頭的升起,並目睹自己對念頭的抗拒,因抗拒而升起嗔意,覺察到嗔意,又生出對嗔意的惱怒,再是覺察惱怒,升起對惱怒的恨意……這一細微迅速而永遠上演的模式。

最糟糕的時候則是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因為覺察到自我防衛的機制有多麼頑固和難以抵抗,它一層一層地敷在恐懼和慾望的雙面體上,露出猙獰的嘴臉朝我得意地笑。於是會連續產生——憤怒、自憐、投射、批判、自我認同、壓抑、否認以及企圖以理性分析轉移注意力——等各式各樣的逃避方式,被意識到後,情緒只會更加糟糕,愈演愈烈。

用威爾伯的比喻,這好像凍瘡,本來是凍著的,因為麻木遲鈍反而不覺得痛,現在解凍了一部分,開始痛得受不了。問題沒有解決,敏銳程度增加,只增了痛苦。

這樣的問題,是只能獨自面對的,無人訴說。

無人可訴說的原因在於:

一、我覺得棘手的這些問題已經超出一般人關注、思考的層面,如要闡釋,則牽一發動全身,要迅速介紹足夠的背景知識網路是不可能的。

二、否定、反叛和轉化某個東西的力量,來源於更強大事物作為後盾。我窺見問題,必也窺見可能的明光。而訴說的對象很可能不見明光只聞問題。

三、即使訴說的對象有誠意和耐心了解問題本身和背景知識脈絡,但它們太具威脅性,攸關緊縮著的「私我」的生死,教人難以接受。

而無論訴說的內容為何,訴說本身就是一種尋求肯定的企圖,說給不懂的人只會增加自憐和憤怒,於事無補。

但不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去看,這一意識的覺察和轉化自療初始,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我承認,某些最根本的「傻問題」,比如「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里」「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且不知是否有能力找尋答案。但這團問題的火焰我想讓它一直燃燒下去,燒掉所有的無明,用各種各樣的觀察和學習喂養它,而不是試圖以任何外來的答案熄滅它,不管是社會的、宗教的、文化的還是證悟者的。以免陷入自以為知的渾噩生活。

提煉歸納出想要對治的四個主要問題為:

一、強烈的掌控欲(底端隱藏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問題(批判性、攻擊性、意義感)

三、合理化自己的嚴重傾向(自動防衛機制)

四、明知有些習慣是自身發展的阻礙,大部分時間仍舊保持著(慣性和惰性)

❽ 心理學電影的觀後感五百字左右

其實故事中的那位醫生也有著一段永生難忘的經歷,或許是張昕的這個個案,觸及到了他記憶的深處吧。他的眼前不停地出現著上學時一個女孩兒的影子。但他卻始終相信這是幻覺,並且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心靈也出了問題,他竟然在辦公室採取為自己進行電擊的方式來抵制這種所謂的「幻覺」,被同事發現後,他仍然不願說出事情的真-相。後來,在同事的鼓勵下他改變了原來不願與人交往的生活習慣,並和張昕確立了戀愛關系,生活接近了平靜。然而,在一次他與同事小聚時,冒然闖進來的一對老夫婦對他的過激舉動打破了這場平靜,也激
發了他內心深處的記憶。他變得近乎失常,但仍然拒絕面對自己的內心,拒絕敞開自己的心扉。直到最後站在當年那個女孩跳-樓自殺的地方,他才迫不得已的說出了積壓在自己內心的秘密,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真正的面對了自己的內心。
故事至此,已經接近了尾聲。想必您會產生疑問,心理醫生也會出現心理問題?其實心理醫生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們也有著自己的七情六慾,也有著生活的苦惱。我接下來的說法,或許會得到大多數心理學工作者的贊同,其實相對於其他人而言。心理工作者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他們每天都要接觸許多負性情緒,過多的負性情緒積聚到一起便會形成負性的心理暗示,在這種負性暗示的影響下再加之一些生活問題,自然就像是一顆定時*一樣,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我的老師在第一堂課時對我們說「他很佩服我們的勇氣,敢於向這種高危險的工作所邁進。」這一點在我經歷了志願工作後深有體會。我想這也是心理咨詢督導這個職業所由來的原因之一吧。不知大家是否看過央視12套的《心理訪談》節目,我對片頭中的一句話頗為認同「沒有一個人的心靈永遠一塵不染」。故事中那位醫生認為自己是心理醫生,自己出了心理問題會招來別人的笑話,所以寧願默默承受,也不願意向自己身邊的朋友、同事、領導所傾訴,不願敞開心扉。最後險些讓自己葬身在高樓之上。
我不想憑借著這小小的一篇文章來糾正人們對於心理學的錯誤認知。只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那些患有「心靈感冒」的人們,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和鼓勵,讓他們有勇氣敞開自己的心扉。同時作為一名心理學專業的自考生和志願者也想對廣大心理學工作者說上一句:你們辛苦了!工作固然重要,但要學會調試自己的心理。我們都是同樣的人類,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煩惱。面對煩惱,敞開自己的心扉吧!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心裡達人」。

❾ 心理學十大電影觀後感5000字《別對我撒謊》《愛德華大夫》《沉默的羔羊》《美麗的心靈》《心靈捕手

只看過《愛德華大夫》,還是很久以前看的,無法幫你寫觀後感。
不過建議你閱讀《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上面的這些電影大部分在書中有過介紹,這樣你才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寫觀後感。

閱讀全文

與心理學電影觀後感20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ipadu盤電影播放器哪個好 瀏覽:304
美國變異電影大全 瀏覽:162
韓國三級倫理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314
我想考上北京電影學院英語怎麼說 瀏覽:286
鄧紫棋的光年之外是哪來自哪個電影 瀏覽:240
電影奇門遁甲2017插曲 瀏覽:63
電影刪減什麼 瀏覽:707
日本電影製片人 瀏覽:528
法國電影中的十大經典 瀏覽:900
pr電影轉場哪個過濾看起來自然 瀏覽:610
綿陽科技館電影城 瀏覽:109
怎麼約女的出來看電影 瀏覽:68
秋霞電影網蘋果手機 瀏覽:566
國外一部電影女主長丁丁 瀏覽:617
tvb黑社會粵語電影有哪些 瀏覽:688
成龍和誰演過電影 瀏覽:298
怎麼電影剪輯然後發到抖音 瀏覽:259
2021軍事動作電影 瀏覽:375
能看的電影怎麼寫 瀏覽:818
有沒有日本海嘯的電影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