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潤發這么厲害,為什麼在好萊塢發展得不順是什麼原因
好萊塢本身就是很排外的,而且他們對於周潤發這些黃皮膚的演員了解不深,他們也不願意去多做了解,因此周潤發盡管一身「功夫」,可惜在好萊塢卻毫無地方施展,白白浪費了8年的時間。
發哥整整地在好萊塢消耗了類似十年的時間,假如那麼長的時間再次留到我國的話,他一定會留下大量的經典之作。如同李連傑一樣,來到好萊塢一樣沒有很大的發展趨勢和太好的代表作品,全部中國人大牌明星僅有成龍大哥和李小龍國外真實混出來了明堂,別人來到好萊塢除開浪費時間,錯過良好的機會哦!,確實一點實際意義也沒有。
2. 周潤發的好萊塢「血淚史」:不受好萊塢待見,混不下去無奈回國
在香港90年代的黃金時期,眾多電影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好萊塢,那裡的電影工業被視為通往國際舞台的橋梁。成龍和李連傑已經率先在好萊塢取得了成功,為亞洲演員鋪就了道路。在這樣的背景下,周潤發也萌生了前往好萊塢發展的念頭。
1995年,《和平飯店》上映後,周潤發決定赴好萊塢發展。這部電影成了他在香港拍攝的最後一部純粹的港片。在這部電影中,主角曾說過:「殺一個人是殺人犯,殺很多人你就是大英雄。」周潤發在香港影壇中憑借槍林彈雨成為英雄,但他最終選擇離開,或許他希望能不再殺人,也不再成為英雄。
當時,周潤發在中國和亞洲地區享有極高的聲譽。《替身殺手》是他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盡管票房未能達到預期,但它在北美取得了1920萬美元的成績,為周潤發在好萊塢的知名度打下了基礎。
1999年,周潤發拍攝了他在好萊塢的第二部電影《再戰邊緣》。這部電影在劇情上比《替身殺手》有所改進,但他在好萊塢的遭遇卻反映了亞洲演員所面臨的局限。在好萊塢,一個由白人主導的商業體系往往不會為黃種人或黑人演員塑造正面形象,他們的角色往往局限於負面或邊緣人物。周潤發在這部電影中扮演的是一個貪污的警察,角色的復雜性反映了他在好萊塢所面臨的挑戰。
同年,周潤發參與了《安娜與國王》的拍攝。這部電影的投資遠超過前兩部作品,且有朱迪·福斯特這樣的奧斯卡獲獎者主演,但最終票房仍然未能達到預期。盡管如此,這部電影在口碑上獲得了認可。
周潤發在好萊塢的三部電影均未能取得理想票房,他的好萊塢之路也因此陷入了低谷。然而,2000年與李安合作的《卧虎藏龍》改變了一切。李安最初希望李連傑出演主角,但李連傑因檔期問題未能參與,於是轉而邀請周潤發。這部電影贏得了奧斯卡四項大獎,並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確立了華語電影的新標桿。
周潤發逐漸認識到,還是華語電影界更懂他,他決定返回中國繼續拍攝電影。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相繼上映,他在這些電影中的表現贏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成功。
2007年,周潤發參與了好萊塢大片《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的拍攝,這一次是好萊塢片方主動邀請他參與。十年後,更多的中國演員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他們與當年的周潤發一樣,是好萊塢主動邀請的對象。
時代已經改變,周潤發的好萊塢經歷雖然不盡如人意,但他的才華和影響力依然在華語電影界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3. 周潤發出演過哪些好萊塢大片
《安娜與國王》,這部電影是發哥的少有的文藝片,搭檔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朱迪福斯特。發哥在影片中飾演一位嚮往西方文化的泰國國王,與來自英國的女主安娜發生了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不是每一個男導演都能像李安那樣將文藝片拍好,這部由美國男導演安迪坦納特拍攝的影片情節枯燥無味,關鍵的浪漫場景也讓人覺得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