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瑤剛紀念館觀後感400字
今天,我們參觀了黃麻起義紀念館及烈士陵園、瑤剛紀念館。至現在,紀念館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入門時,便是一座英雄碑擺在了眼前,那頂天立地的造形,不由自主讓人聯想到革命先烈的光輝形象,他們為了整個新中國付出了珍貴的生命,於是,我們望著碑頂,向他們致敬。此時,我思考著,當年,那刻是如何艱苦呢?想著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我肅然起敬,來到碑後,一首質朴的民謠,浮現在了眼前了,只有這一首,讓我印象格外深,歌詞是這樣的"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聽著導游的歌聲,我的記憶被回到過去,黃安的四十八萬人民,用血用肉築起了中國不倒的長城,該是何等壯觀,何等慘烈。進入紀念館,兩位人物的雕塑讓我倍受鼓舞,他們目視前方,眼睛裡散發出希望的光芒是,是啊,希望就在前方,不到最後是不能輕言放棄的。緊接著,我們通過巨型油畫了解了起義的資料。黃麻起義於1927年七月中旬暴發,史稱九月暴動,當時油畫隨著故事的發展逐漸亮起,我們也隨著故事進入其中,彷彿身臨其境,耳邊槍炮聲,轟鳴聲層層疊起,暢快淋漓,也自然感受得到起義成功後那種勝利的喜悅。五分鍾過去了,雖燈光已全部開起,故事已經全部裝束,可誰也不願離開……
B. 瑤崗1949觀後感
《瑤崗1949》這部電影中的短故事展現了軍警民一心為渡江戰役的獲得勝利作出的無私奉獻和舍棄,謳歌了老一代革命英雄的情懷,詮釋了革命主義精神。
依據觀看這部電影,不僅提高了我對黨史的把握,此外也讓我更進一步地感受到現如今的友情經歷了多少錢的艱難,讓我更加愛護得來不易的幸福的生活,這也是歷史革命先輩們用瘋狂投入的新天地廣場。近百年雨打風吹,近百年輝煌,從近百年前積貧積弱長夜難明到目前雄威巍峨民族偉大復興。
從電影中我真切感遭受革命先輩們遭遇的艱難險阻和他們應對艱辛時展現的堅定信念和擔當。這也是一次觸碰性命的邏輯思維磨煉,讓我更加果斷了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搞清楚作為一名新形勢下共產黨員肩頭載重的使命與擔當。憶黨史,沒忘掉近近百年輝煌得來不易;學黨史,明悟近近百年努力功不唐捐;用黨史,持續近近百年新的征程砥礪前行。
C. 學生有關渡江戰役紀念館觀後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成與渡江戰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謂是一戰定中華。
1949年3月20日,華東局機關先行進駐統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渡江戰役。3月28日,鄧小平和陳毅進駐瑤崗,4月20日下午6時開始渡江。偉大的渡江戰役自4月20日至6月2日在崇明島宣告勝利,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名城重鎮,共計171座縣城,殲俘敵40餘萬,為全國大陸的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紀念館內均為清末徽派建築,意韻悠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往左看是遊客接待處,往右看是總前委參謀處,裡面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文物,有步槍、子彈、手榴彈、軍毯等,保存完好,引人入勝。
總前委參謀處對面有荷花池,白色的、粉色的荷花佇立在荷葉上,是那樣的威風凜凜。荷花池再往北看就是《渡江頌》書畫展,置身其中真的是宏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