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大閱兵電影觀後感100字

大閱兵電影觀後感100字

發布時間:2025-03-09 14:37:38

Ⅰ 閱兵儀式電影觀後感

一個國家的閱兵儀式是很重要的,它不僅是國家軍事力量是否增強的標志,還是國力是否強盛的體現。棚沒那麼你看過閱兵儀式或者與此相關的電影嗎?可以簡單的寫一下它的觀後感哦!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有關於閱兵儀式電影觀後感,希望你喜歡。

#41850 閱兵儀式電影觀後感1

2月25號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看電影《20--》,之前我聽叔叔講過。這天爸爸一說我們濮陽要演斗和薯這部電影了,我就興致勃勃的和爸爸媽媽一齊去了。

七點半准時開始,我聚精會神地看著,有幾位地質學家在激烈地討論者關於地球與宇宙的問題,這時地震開始了,地面不停的裂開,樓房在轟轟的倒塌,老人孩子不停的呼救吶喊、逃離。這時我真的有點害怕。

主角傑克開車載著一家人朝機場逃亡,公路在下沉、起伏,橋梁崩塌,別墅變平地,高樓傾覆,尤其是加長林肯穿過最後一棟大樓那部分,看著那慢慢變形的柱子,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太驚心動魄了!脫險後他們遙望覆滅的洛杉磯,偌大的城市瞬間變為碎片一點一點的沉入大海。

那位有錢的俄國人看著那架暴大的運輸機說「俄國人造的」,裡面有滿滿一飛機的好車等等。朝中國飛的路上,(lz13)經過夏威夷,本想下去加油,可惜整個夏威夷不存在了,全部都是火海。在諾亞方舟基地,黑人科學家要求放人進方舟,闊氣的俄國老拚命把兒子送上了諾亞方舟而自己卻沒有上去,傑克捨身回頭,勇敢的兒子小強、10億歐元一張超昂貴的船票,這些創意都不得不叫人佩服!

恐怖的場面和感人的事情,一幕幕在我腦子里回放。盡量讓災難不好發生,讓它遠離人類。那我們就從小事做起吧,我們團結起來,一齊來愛護地球,呵護我們的大家園。讓幸福、平安永遠伴隨我們!

#41851 閱兵儀式電影觀後感2

看完電影《20--》,我真是有點憂慮了,人類真的快要進入諾亞方舟時代了嗎?我經常看《聖經》,對諾亞方舟有一點了解,而《聖經》中的馬可福音13:24-25以及路加福音21:25-28,經書對人子的降臨的描述就好像是對當今社會走向的一種預示,放眼世界,海嘯、火山爆發、地震、颶風災難接二連三沒有間斷,空者是人子真的要降臨了嗎?

經書中描述:「在那些日子,那災難以後,日頭要變黑,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要有大潛質、大榮耀駕雲降臨。」「日月星辰要顯出異兆,地上的邦國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響聲,就慌慌不定。天勢都要震動,人想起那將要臨到世上的事,就嚇得魂不附體。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有潛質,有大榮耀,駕雲降臨。」「看哪,耶和華必在火中降臨。他的車輦像旋風,以烈怒實行報應,以火焰實行責罰。」「正因耶和華在一切有血氣的人身上,必施以火與刀施行審判,被耶和華所殺的必多。」

看完電影《20--》,我真是有點憂慮了,我上網查閱有關世界末日的預言,尤其是關於20--年12月22日的預言描述更是危言聳聽啊,但是結合眾人的評論,我反倒釋然了。憂慮什麼呀,即使真的有這么一天,又不是我一個人的末日,何況《聖經中》也教導我們:「不好憂慮,因此我告訴你們,不好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因此,不好為明天憂慮,正因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自有一天當就夠了。」「耶和華不是說:至於我和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加給你的靈,傳給你的話,必不離你的口,也不離你後裔與你後裔之後裔的口,從今到永遠。」永遠是個啥概念,是沒有盡頭的意思,也就是無論如何人類總有生存下去延續下去的機會,也就是從這個禮貌進入另一個禮貌而已。

看完電影《20--》,這讓我想起我在20--年6月做的一個夢,我夢見太陽在下墜,有很多人在商量著如何拯救太陽,有一人跳起來至半空中,用盤子接太陽沒接住,太陽反彈上升了一下又下墜至地,在地上翻了幾翻,之後又被一人彎腰抱到懷里,站了起來,此時的太陽像那快要燃燒完的煤球,紅而不刺眼。我夢中的太陽的樣貌像原恆星的樣貌。宇宙中原恆星慢慢的有灰塵變小石,變成星球。發亮氣體,內部有核子反應的星體,當核子反應開始時,新星便誕生。新恆星創造出環繞它的行星群。我在想夢中的那個太陽,太陽最後變成了原恆星的樣貌,是不是也意味著一個新的太陽以及新的行星群即將誕生了,也就是國際形勢要發生改變了,一個新的禮貌就要開始了……

看看電影《20--》,導演的構思靈感或許來源於發生在生活中的真實事件,或許來源於《聖經》,對於把拯救地點放在東方的中國,《聖經中》也是有預言的:「誰從東方興起一人,憑公義召他來到腳前呢?我從北方興起一人,他是求告我名的,從日出之地而來。」

看看電影《20--》,也許導演的真實目的是引起我們對環境保護對自然生態平衡的足夠重視,讓我們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的未來。信主耶穌的也許會覺得是人子要降臨了,人子要來審判人類了,世界末日要來到了,我們就應信主愛神才能得救贖。不管怎樣說,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是與我們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我們就應保護她。

#41852 閱兵儀式電影觀後感3

這部電影我十分喜愛,不僅僅讓我了解到海嘯的瘋狂,地震的危險,災難的殘酷,災難的來臨是人們無法抗拒的,我知道了生命是自己爭取的,走對一步就能夠活下來,走錯一步後悔一生。

海嘯撲面而來,在睡夢中的人,在不知道的狀況下已不在人世,失去生命。地震會讓堅固的房子倒下,再好的車子一轉眼已經沒有,火山爆發有一個個小火球射打在大地上,在這時錢已無用,生命可貴。

在電影里男主人公是傑克遜,很勇敢,在大家准備關方舟的大門時,有一個東西被卡在了門邊,如果門關不上,就無法開啟防預措施,這樣的話,人們就全部沒有期望,但傑克遜為了大家能活下來,冒險去了方舟門邊,查看出了問題,發現有一塊黃色鐵卡在門上,傑克遜使勁往外撥,在這時方舟已經靠近冰川,如果在這時再關不上方舟的門,大家都會沒有活不來的期望,時刻緊迫,經過發奮,傑克遜最後拿掉了這個黃色的鐵塊,大家得救了!美國總統不上方舟,他願意和人們一齊離去,等待著地震、海嘯的來臨!

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有些災難是我們人類無法避免的,但是只要有智慧,團結不懈地共同發奮,就會有奇跡發生!

#41853 閱兵儀式電影觀後感4

作為一部好萊塢災難大片,《20--》這部片子堪稱卓越,但長達二個多小時還是能找出一些尿點,對於觀眾來說,影院票價如果太法西斯,也最好忍到720P的資源出來再下。最後,如果有人對我說這部片子「但是是一部好萊塢電影,毫無深度……特效還行,欠缺那種發人深醒的美感……」之類的話,我對此唯一的忠告是「小資是病,得治!」在國內影評的話語系統中,對好萊塢大片一向是不公平的,我只看到這個產業怪獸在不斷進步,而且沒有止境,誠然藝術評論是沒有國界的,但文化心態卻有。

導演擁有著雄心壯志,除了上述兩條剪輯飛快、動感十足線索之外,還體此刻當影片的視點集中在公海上的民運航船時,內景拍攝上在心理節奏上選取了相對平靜的固定機位和正/反打鏡頭來細細刻畫人物,配合著《1900》般優雅的光影效果和爵士音樂』等樂隊的兩個耄耋老人透過幾句簡短的台詞表現出的跨越時刻的滄桑感,分別給家人打得告別電話,已經他們在死亡來臨之時的相互呼叫姓名,包含著濃濃的人間溫情和催人淚下的力量。和公海的場景一樣,盡管洛城和白宮已是兵荒馬亂、奔逃呼救,在西藏的場景里,片段風格也凸顯出一種文藝片的寧靜氣質,老喇嘛和小喇嘛在得知災難來臨時的品茗對飲,奶奶就算知道末日將來也要先做好飯再說的那種固執,無一不是原始的宗族社會對於現代的經濟社會的一種再教育。

#212354 閱兵儀式電影觀後感5

一群活潑可愛的女中學生,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為祖國獻身的熱情,帶著善良純真的心靈和團結友愛的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華彩樂章。只因青春無價,歲月無言。

如今的我們所擁有的今天是一個改革開放、科技發展、國力壯大的新時代。我們有崇高的理想,遠大的志向,我們挑燈夜戰,勤奮苦讀。我們讓學習效率不斷提高,我們讓集體活動別出心裁,我們把玩與學勞逸結合,我們用心與愛互幫互助。因為學習本來就是一份獨到的快樂,而青春本來就是一種無言的獲得。青春是呼喚友誼的先鋒。最珍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師益友,優秀的老師會視自己的學生如兒女,真誠的益友是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姐妹弟兄,他們是我們前進旅途中的鋪路石,奮力沖刺的催化劑。與他們一道共同創造一個輕松而高效的學習環境,塑造一個熱情而沉穩的友誼氛圍,對於我們是一種互補、一種冶煉、一種醞釀、一種升華。團結、善良、純真的友誼和無私的精神,就像一首動聽的旋律令人沁透心脾。感謝青春讓我們萍水相逢,感謝友誼讓我們共同進步。

「明天給我們的到底有多少陽光和花朵,多少責任和期待,這,我們不太清楚,但是我們都確定的知道了未來的生活道路,這道路就是為了祖國,為了社會主義獻出一切!」

是的,如今的我們與她們一樣,為了自己未來的日子瀟灑芬芳,為了昨日的期待與明日的憧憬,我們不甘寂寞,我們不知疲倦,用超人的代價,有淚水與汗水,用理性的思索,用澎湃的熱情去凝固和鑄就。絢爛的歲月,火紅的青春,它是一種堅忍不拔的氣質,一種不服輸不自傲的清高,最後更是一種學會審視自我靈魂的成熟。如夢的青春,貴在青春!就讓我們一同高喊「青春萬歲」,共同放飛青春!

Ⅱ 大閱兵觀後感要500字

又是個金秋的十月,又是個裝滿收獲的季節。在經歷走過來的數次磨礪後,祖國以其堅強不屈的脊樑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們自豪,我們驕傲,我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而歌唱。

曾看到有位網友寫過這樣的詩句:「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聖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的脊樑!」 詩句朴實簡練,卻抒發了共和國的兒女們對祖國母親的心聲,唱出了兒女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母親而自豪的贊歌。

走過六十個春秋,追憶烽火歲月。我們有過苦難,我們經歷過磨礪,我們有過苦澀的追求,我們都挺過了,我們都走過了,祖國的脊樑堅強了;我們有過夢想,我們有過豪情壯志,我們也有過無數快樂和喜悅,我們都擁有過,我們都經歷了。我們為有一個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們為祖國有一個堅強的脊樑而驕傲。

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脊樑,就不會站立行走;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脊樑,則只能屈服在別人的腳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國家,才會有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動力,才會有不被任何困難所嚇倒的勇氣。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月,是祖國經受磨礪的日子。雪災、4·28撞車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災人禍似乎接踵而來,祖國在忍受著痛苦,也在為那些離去的兒女們流淚、心痛。可祖國依然挺立著,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祖國依然堅強著,一個具有中華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國比任何時候都堅強。災害災難,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毀我們美好的家園,可以讓我們失去善良的家親。但是,動搖不了兒女們的意志,壓不垮我們祖國的脊樑。脊樑看似平常,但它卻是支點。它不僅是一個人站立的支點,也是一個民族雄起的支點,更是一個國家昂首前進的支點。脊樑有時看不見,但卻能感受的到,它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樑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堅強的祖國脊樑在,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勇氣。

有人說,多災興邦。每一次災難,會讓我們每一個人變得更加成熟,會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堅強,我們為有一個不甘屈服、永遠堅強的祖國而自豪。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祖國,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揚眉吐氣,才能擔負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人類文明譜寫輝煌的篇章。過去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苦澀,但也有歡喜。29屆奧運會在中華大地上舉辦。這是人類一次最偉大的聚會,也是中國人百年夢想,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國。半個多世紀之前還被罵作「東亞病夫」中國人,而今已邁步跨入體育大國的行列,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舉辦奧運史上最好的體育盛會。 奧運期間,中華兒女抱著對奧運精神的尊重、崇尚與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世界友人手拉手、心連心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大地上共同發揚壯大了奧運精神,譜寫了「新奧運」的美妙篇章!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成功,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一個歷盡磨難而又奮發自強的民族經過改革開放,已邁步跨進了一個追求科學、和諧、進步、和平的現代文明的國家。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悲傷,但也有驚喜。從災難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經受過挫折磨礪的國家必將是奮起的國家。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在偉大建設實踐進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讓我們信心百增,看到了組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趨增強。中華民族和中國的脊樑已不是彎曲的,而是頂天立地,驕傲地挺立著堅強的脊樑。

當時間的腳步跨入2009年,祖國六十年的歷程是永遠聳立在我們心中的豐碑,是激勵我們永遠前進的火炬!「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這雄壯的國歌,不正唱出了我們偉大祖國堅強不屈的脊樑嗎?讓我們以航天精神為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去築成我們新的

Ⅲ 看《2009年10月1日國慶閱兵儀式》觀後感

又是個金秋的十月,又是個裝滿收獲的季節。在經歷走過來的數次磨礪後,祖國以其堅強不屈的脊樑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們自豪,我們驕傲,我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而歌唱。

曾看到有位網友寫過這樣的詩句:「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聖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的脊樑!」 詩句朴實簡練,卻抒發了共和國的兒女們對祖國母親的心聲,唱出了兒女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母親而自豪的贊歌。

走過六十個春秋,追憶烽火歲月。我們有過苦難,我們經歷過磨礪,我們有過苦澀的追求,我們都挺過了,我們都走過了,祖國的脊樑堅強了;我們有過夢想,我們有過豪情壯志,我們也有過無數快樂和喜悅,我們都擁有過,我們都經歷了。我們為有一個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們為祖國有一個堅強的脊樑而驕傲。

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脊樑,就不會站立行走;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脊樑,則只能屈服在別人的腳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國家,才會有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動力,才會有不被任何困難所嚇倒的勇氣。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月,是祖國經受磨礪的日子。雪災、4·28撞車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災人禍似乎接踵而來,祖國在忍受著痛苦,也在為那些離去的兒女們流淚、心痛。可祖國依然挺立著,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祖國依然堅強著,一個具有中華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國比任何時候都堅強。災害災難,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毀我們美好的家園,可以讓我們失去善良的家親。但是,動搖不了兒女們的意志,壓不垮我們祖國的脊樑。脊樑看似平常,但它卻是支點。它不僅是一個人站立的支點,也是一個民族雄起的支點,更是一個國家昂首前進的支點。脊樑有時看不見,但卻能感受的到,它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樑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堅強的祖國脊樑在,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勇氣。

有人說,多災興邦。每一次災難,會讓我們每一個人變得更加成熟,會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堅強,我們為有一個不甘屈服、永遠堅強的祖國而自豪。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祖國,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揚眉吐氣,才能擔負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人類文明譜寫輝煌的篇章。過去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苦澀,但也有歡喜。29屆奧運會在中華大地上舉辦。這是人類一次最偉大的聚會,也是中國人百年夢想,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國。半個多世紀之前還被罵作「東亞病夫」中國人,而今已邁步跨入體育大國的行列,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舉辦奧運史上最好的體育盛會。 奧運期間,中華兒女抱著對奧運精神的尊重、崇尚與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世界友人手拉手、心連心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大地上共同發揚壯大了奧運精神,譜寫了「新奧運」的美妙篇章!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成功,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一個歷盡磨難而又奮發自強的民族經過改革開放,已邁步跨進了一個追求科學、和諧、進步、和平的現代文明的國家。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悲傷,但也有驚喜。從災難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經受過挫折磨礪的國家必將是奮起的國家。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在偉大建設實踐進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讓我們信心百增,看到了組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趨增強。中華民族和中國的脊樑已不是彎曲的,而是頂天立地,驕傲地挺立著堅強的脊樑。
曾看到有位網友寫過這樣的詩句:「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聖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的脊樑!」 詩句朴實簡練,卻抒發了共和國的兒女們對祖國母親的心聲,唱出了兒女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母親而自豪的贊歌。
走過六十個春秋,追憶烽火歲月。我們有過苦難,我們經歷過磨礪,我們有過苦澀的追求,我們都挺過了,我們都走過了,祖國的脊樑堅強了;我們有過夢想,我們有過豪情壯志,我們也有過無數快樂和喜悅,我們都擁有過,我們都經歷了。我們為有一個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們為祖國有一個堅強的脊樑而驕傲。
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脊樑,就不會站立行走;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脊樑,則只能屈服在別人的腳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國家,才會有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動力,才會有不被任何困難所嚇倒的勇氣。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月,是祖國經受磨礪的日子。雪災、4·28撞車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災人禍似乎接踵而來,祖國在忍受著痛苦,也在為那些離去的兒女們流淚、心痛。可祖國依然挺立著,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祖國依然堅強著,一個具有中華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國比任何時候都堅強。災害災難,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毀我們美好的家園,可以讓我們失去善良的家親。但是,動搖不了兒女們的意志,壓不垮我們祖國的脊樑。脊樑看似平常,但它卻是支點。它不僅是一個人站立的支點,也是一個民族雄起的支點,更是一個國家昂首前進的支點。脊樑有時看不見,但卻能感受的到,它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樑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堅強的祖國脊樑在,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勇氣。

有人說,多災興邦。每一次災難,會讓我們每一個人變得更加成熟,會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堅強,我們為有一個不甘屈服、永遠堅強的祖國而自豪。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祖國,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揚眉吐氣,才能擔負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人類文明譜寫輝煌的篇章。過去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苦澀,但也有歡喜。29屆奧運會在中華大地上舉辦。這是人類一次最偉大的聚會,也是中國人百年夢想,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國。半個多世紀之前還被罵作「東亞病夫」中國人,而今已邁步跨入體育大國的行列,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舉辦奧運史上最好的體育盛會。 奧運期間,中華兒女抱著對奧運精神的尊重、崇尚與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世界友人手拉手、心連心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大地上共同發揚壯大了奧運精神,譜寫了「新奧運」的美妙篇章!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成功,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一個歷盡磨難而又奮發自強的民族經過改革開放,已邁步跨進了一個追求科學、和諧、進步、和平的現代文明的國家。過去的這一年走過的日子,雖有悲傷,但也有驚喜。從災難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經受過挫折磨礪的國家必將是奮起的國家。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在偉大建設實踐進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讓我們信心百增,看到了組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趨增強。中華民族和中國的脊樑已不是彎曲的,而是頂天立地,驕傲地挺立著堅強的脊樑。

當時間的腳步跨入2009年,祖國六十年的歷程是永遠聳立在我們心中的豐碑,是激勵我們永遠前進的火炬!「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這雄壯的國歌,不正唱出了我們偉大祖國堅強不屈的脊樑嗎?讓我們以航天精神為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去築成我們新的
1954年,新中國迎來了成立5周年國慶。這次國慶閱兵儀式上的受閱部隊由陸海空諸軍兵種編成,包括38個地面方隊,以及4個空中梯隊,並第一次出現了傘兵方隊。而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則是最後一次接受檢閱。此次閱兵,受閱部隊武器裝備基本是蘇式的,是我軍武器裝備的一大進步。
主持人:看來這一年的閱兵式上,兵種很齊全。因為在開國大典上受閱部隊主要是由陸軍組成的,當時的海軍和空軍還只是象徵性的。在新中國進入第五年的時候,我軍就出現了傘兵部隊,而且騎兵部隊也從此退出了閱兵的舞台,張將軍這樣的一個「出現」和一個「退出」,我們應該怎樣理解?
張召忠:這一年騎兵部隊的退出,它說明了我們的部隊,正在由「騾馬化」向半機械化和機械化進行轉變,已經不需要騎兵了,因為我們有很多的坦克、裝甲車、汽車牽引的火炮,所以說這個時候,部隊的機械化能力已經有很大的增加。
另外這個五周年的時候呢,有一個重要的節點,就是我們開始制定我們的「五年規劃」,五年計劃一直到現在,是第十一個五年計劃。那時就開始制訂國家的五年計劃。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制訂國家12年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劃。因為我是負責軍事高科技和武器裝備這方面的研究,所以說我回顧起來那一段總是讓我心潮澎湃。就是國家剛剛建立五周年,大家就有這種科學發展觀,進行統籌規劃。不能說想哪兒發展哪兒,我們就是百廢待興,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你看這就有一種發展戰略的思維。而且12年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劃,國家非常重視的是科學技術,國家百廢待興,我們怎麼辦?要向科學技術要戰鬥力,要生產力。那個時候他雖然理論沒有到那個高度,但是老一輩革命家你發現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高瞻遠矚。
主持人:其實觀看每一次閱兵的時候,也都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讓我們想起那個時代的情形。那麼到了1955年呢,我們國家就開始實行軍銜制了。那這在我軍的建軍史上也有著里程碑的意義,我們來看一下。

1955年國慶閱兵:實行軍銜制後第一次閱兵

1955年建國6周年國慶閱兵,是我軍實行軍銜制後的第一次閱兵。受閱的部隊官兵身著嶄新的制式軍服,佩戴軍銜、領章,煥然一新的軍容軍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一年,一位38歲的少將被挑選擔任閱兵部隊領隊。此舉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結束了「有軍無將」的歷史。

主持人:張將軍您見過當時新換的那種軍服嗎?什麼樣子?

張召忠:我當時還是比較小嘛,1955年。但是後來我在很多場合見過,當時我們十大元帥、將軍的服裝,都見過。這次閱兵就是說它展示了中國軍隊,從過去的那種所謂的「土八路」,你說自己連個軍裝沒有,原來在延安的時候自己紡線,拿織布機穿梭子,自己來紡那個老粗布,然後染一染,自己再縫。就是說從那樣的一種條件下,自給自足,一直發展到現在正規化部隊,不僅有統一漂亮的軍服,而且有授銜,這個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主持人:其實我軍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那麼在接下來的這場國慶閱兵當中,展現給人們的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來了解一下。

1957年國慶閱兵:國產戰機首次受閱

在1957年新中國成立8周年的國慶閱兵儀式上,最大的亮點來自於空中部隊。那一年,人們驚喜地看到國產的伊爾-28噴氣式轟炸機、殲擊機第一次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有的飛機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建立過功勛,而幾乎所有的飛行員都是戰斗英雄,其中還有少數民族飛行員。

主持人:那這次閱兵呢,是首次出現了國產噴氣式轟炸機伊爾-28,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飛機?國產的嗎?

張召忠:伊爾-28,就是我們當時的這個見過的飛機。蘇聯的飛機分「伊爾」系列,你看這次我們這次即將參加閱兵的就是伊爾-76,這是它的設計局的名;,還有「米格」系列的,米格-15,包括現在的米格-29,這是米格設計局的。還有「圖波列夫」,「圖」系列主要是以轟炸機為主,像我們的轟-6,原來就是「圖系列」飛機上來延續的。這個「伊爾」系列呢,它側重走運輸機、偵察機,作戰支援飛機,側重走這個系列。「米格」呢,側重走戰斗機這個系列,蘇貨1,也是蘇聯蘇27,蘇30,他側機蘇24,側重走這個攻擊機,對地作戰的飛機這個系列,「圖波列夫」側重走大型的轟炸機,像圖-160,這樣的它走這個系列。

主持人:那剛才我們看的在這一次閱兵式上,出現的受閱的殲擊機,是什麼型號,也是國產的嗎?

張召忠:當時這個殲5可能已經出來了這一年,我們的殲擊機系列最早的是殲5,是仿蘇聯的。那麼以後呢,到60年代逐漸出現了殲6,以後殲7,包括這次受閱當中我們還有殲7系列的改進型。那個時候是我們第一代戰斗機開始在蘇聯的幫助下,進行研製、仿製這樣的一個階段。

主持人:其實那個時候也就建國才第八個年頭,那我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實現,比如說剛才我們提到的這幾種飛機的國產化,是不是也體現出那個時代的國防建設的一個發展?

張召忠:全部的國產化談不上,主要是一個初級的國產化吧。我們的武器裝備呢,當時採取這么一個辦法,首先從蘇聯老大哥那個地方買一批飛機,我們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一邊使用,一邊改進,一邊學習這個技術,這是一個方面。再一個方面呢,蘇聯幫助我們培養一些技術人員,我們也在他們傳授技術的情況下,也開始學習。另外再加上許可證生產,就是說許可我們生產和他類似的這樣的飛機,比方說米格15,生產這樣類似的飛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呢,我們是邊干邊學。

主持人:歡迎回到《天下天天談》。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和各位觀眾朋友一起回首過去,展望未來。那在節目開始到現在的這段時間呢,我們是回顧了從新中國建國到50年代末期,歷次閱兵式上出現的令人難忘的第一次。那麼1960年的9月,中央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厲行節約的方針呢,決定改革國慶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在十年大慶的時候舉行閱兵式」這樣的方針。到了1981年的12月,中共中央決定,在1984年的10月1號,舉行國慶35周年的閱兵式,也是共和國第12次大閱兵

新中國成立之後,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1959年建國10周年,新中國每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國慶閱兵,前後共舉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1964年國防部頒布的軍隊列條令中,首次出現閱兵條款。之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緣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國連續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直到1981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恢復閱兵,並於1984年國慶35周年時,舉行了恢復閱兵後第一次大型的國慶閱兵。

新中國建立以來共舉行過13次國慶閱兵,其中影響較大且最具代表意義的是開國大典、建國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閱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每年的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National Day)。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就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毛澤東同志在神聖禮炮聲中庄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廣場聚集了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1984年,國慶35周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3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的兩次。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2009年10月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活動。

遊行結束,人們經常聚在公園或公共場所共同歡度節日,盡情歡歌暢飲。

這只是資料,真正的感受是你自己的,當你通過自己的思考,想到之後,你的人生便又上升了一點,而不是靠網路來應付學校的作業。相信網路她也是這樣想的!
檢舉 60年國慶閱兵觀後感
隨著60支禮炮打響,祖國成立60周年第13次閱兵儀式正常開始。

此時此刻的天安門前已是人山人海,歡呼聲,尖叫聲榮成一片。
排列在長街之上的陸軍學員方隊、水兵方隊、空降兵方隊、第二炮兵方隊、三軍女兵方隊、武警方隊、
預備役方隊、女民兵方隊等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似挺立的峰巒,如堅固的城垛,巍然屹立。
此時的天安門是花的海洋,樂聲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還是整整齊齊的解放軍。
「咚——咚——咚」這是他們行進時清脆腳步聲,他們正踏著雄壯的步伐。
「咚——咚—— 咚」多麼有勁,多麼鏘鏘有力的步伐聲啊!這不是普通的腳步聲,這是我們國家邁向世
界民族之林的聲音,是祖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喜悅之聲,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腳步聲。是他們
,是解放軍叔叔在戰場上與敵人頑強搏鬥,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用他們的生
命和熱血來保衛祖國的邊疆,無私地向自己的崗位奉獻自己的青春,就是因為有這一群 「威武之師、文
明之市、勝利之師」為祖國做後盾,才有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社會的安定,民族的團結。
就在這個時刻,一群身穿橄欖綠軍裝的威武之師走了過來。口號聲如雷貫耳,有如開閘流出的急水,有
如滾滾而來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騰的駿馬。你看,他們的軍資是多麼標准,步伐均勻,剛勁有力,

每一個動作都一致。行進的時候,這千萬個人的行動如同一個人,橫直有行,行行筆直,就像刀切一樣
,個個面目庄嚴、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地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向黨和國家致敬,向人民致敬。這一舉
動,無不牽動和震撼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
檢舉 今天,我們懷著赤誠之心觀看了影片《2009年中國國慶大閱兵》。這是我們祖國規模最大,兵種最多的一次大閱兵。同時,也是獻給中華人民建國60周年最隆重的禮物,是對中華人民最好的祝福。
當國家領導人宣布閱兵式開始時,當炮仗打出齊鳴時:當禮儀隊伍布滿會場時:當~~~~那一刻,我們的心沸騰了,震動了。那一刻,北京天安門成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那一刻,世界正諦聽著中國獨有的聲音,我們永遠也無法忘記在天安門舉行的盛世典禮:我們永遠也無法忘記祖國是如此的偉大;我們永遠也無法忘記中國軍隊勢不可擋的氣勢;我們永遠也無法忘記軍魂的足跡。
由陸軍,海軍,空軍組成的三大中國軍隊在我們面前顯的更加的威武,雄偉。陸軍,海軍,空軍的三位軍官在隊伍的正前面,他們高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手握鋼炮,步伐整齊的向主席台走進。看那鮮艷的五星紅旗,無不讓我們心中激起對烈士的敬仰,對英雄的崇拜,對先烈的敬佩,對英烈的回憶。
各種兵種步伐整齊,口號嘹亮,手握鋼炮向主席台走去。他們在陽光的閃爍下變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機械部隊整齊而有序的向主席台開去接受檢閱。他們配備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先進武器。空軍駕駛著各種不對的軍用飛機像鷹一樣的在高空自由的翱翔,看著天空,那一刻,完美無暇。
建國50年,中國已經建立了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現代軍隊,他們擁有良好的素質,高超的技術,先進的裝備。他們捍衛著祖國的領土完整,保衛著人民的生命安全,我只想用最平凡的言語對他們的敬仰感激之情。我國軍隊的強大,標志著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很高的提升。
時光流逝。如今,大閱兵已經過去將近十年了。它留下了我們對昔日的追憶,對曾經的回憶,那勢不可擋的雄武之師,將伴隨著祖國一天天繁榮昌盛。
此時此刻的天安門前已是人山人海,樂聲陣陣。在這喜慶的日子,祖國母親的兒女把您團團圍住,歡慶著,問候著。有解放軍戰士、學生以及各省和各族的人民,他們都掛著鮮花、紅旗。一萬多名學生持著紅色和黃色的鮮花,組成了四個大字「祖國萬歲」。這四個大字的周圍是由黃色的鮮花圍成的,這紅色和黃色不是象徵五星紅旗嗎?……此時的天安門是花的海洋,樂聲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還是解放軍叔叔的閱兵儀式。

「咚——咚——咚」這是解放軍前進的腳步聲,他們正踏著雄壯的步伐,沿著長安街的天安門廣場前進。「咚——咚—— 咚」多麼有勁,多麼鏘鏘有力的步伐聲啊!這不是普通的腳步聲,這是我們國家邁向世界民族之林的聲音,是祖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喜悅之聲,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腳步聲。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在戰場上與敵人頑強搏鬥,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來保衛祖國的邊疆,無私地向自己的崗位奉獻自己的青春,就是因為有這一群 「威武之師、文明之市、勝利之師」為祖國做後盾,才有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社會的安定,民族的團結。

就在這個時刻,一群身穿橄欖綠軍裝的威武之師走了過來。口號聲如雷貫耳,有如開閘流出的急水,有如滾滾而來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騰的駿馬。你看,他們的軍資是多麼標准,步伐均勻,剛勁有力,每一個動作都一致。行進的時候,這千萬個人的行動如同一個人,橫直有行,行行筆直,就像刀切一樣,個個面目庄嚴、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地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向黨和國家致敬,向人民致敬。這一舉動,無不牽動和震撼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

當受閱的三軍勇士邁著矯健的步伐,雄赳赳、氣昂昂地通過天安門時,國防武器已接踵而來地展現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戰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種戰略導彈。祖國啊,祖國,你讓我看到了你50年來的繁榮昌盛和國防力量的日益強大,你的人民從此揚眉吐氣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想到這,我全身每個毛孔如吃了人參果,無一處不激動,無一處服帖。如果時間可以停住,真想能夠留住那永恆的一瞬間。強大的軍隊和先進的戰鬥武器,為祖國的改革開放,提供了安全保障,為祖國的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這天,這只跨世紀的軍隊在天安門廣場向祖國和人民展示了他們的風貌、變化和成就,讓人民對這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充滿了信心,對祖國的前程也充滿了信心。

面隊著威嚴的陣容,雄壯的節奏,整齊、矯健的步伐,閃亮的槍炮,還有青春般的口號,我真想大聲喊:「偉大的中華人民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

Ⅳ 關於國慶閱兵的觀後感

1.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從茫茫戈壁到綠水江南;從廣闊草原到巍巍高峰;從涓涓細流到洶涌大海。祖國啊!你寬廣的胸懷容納多少萬物生靈。鳥兒在林里歌唱,魚兒在水中游盪,雄鷹在空中翱翔。還有那勤勞勇敢的人們,他們用雙手奏響華美的樂章。
沒有那幅畫作能描繪她的輝煌,沒有那首詩篇能展現她的雄壯。惟有樂章,如高山流水般訴說她的盛況!聆聽共和國之音,聆聽這華美的樂章。
生之音
這是一個黑暗的時代,這是一個愚昧落後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壓迫與專制的腐朽年代。然而,一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如驚雷般響徹大地,打破沉寂;如利劍般劃破長空,馳騁蒼穹;如潮水般乘風破浪,直掛雲帆。黎明從這里開始,黑暗在這里埋葬,歷史在這里載入新的一頁。
這聲音如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是生的聲音,是希望的聲音,是倔強不低頭的聲音。這聲音飽含母親的劇痛與愛心。多少仁人志士為了這一」生之音「的到來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啊!不能忘記,瀘定橋上為奪取勝利與敵人浴血奮戰的英雄;不能忘記,狼牙山上為不當俘虜視死如歸的壯士;不能忘記,長江天塹上為最後的勝利英勇無畏的忠魂。
一個世紀的屈辱隨著這聲巨響,銷聲匿跡。
富之音
當」春天的故事「演繹成一個民族富裕的神話。沒有誰會懷疑」改革開放「聲音的穿透力和震撼力。這聲音像春雨灑向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從伊利草原到南沙群島,從帕米爾高原到泰山之顛。改革在這里紮根,開放在這里歡唱,改革開放奏響時代最強音。
當世界7%的土地成功養活世界上22%的人口時;當香港、澳門如約回到祖國的懷抱時;當唐古拉山傳來隆隆的汽笛聲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正像世界傳遞著富裕的聲音。美國的自由女神聽到了,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注視到了,英國的白金漢宮感受到了。聲音如此響亮,樂章如此高亢,感情如此激昂!
正如改革開放的窗口由一個小漁村發展為一個大都市,神州大地正發生著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最深刻的變化。地王大廈是深圳崛起的標志,而改革開放無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開端。風雨彩虹,霜濃葉紅。一個老人的聲音改變一個民族的面貌。富裕的聲音遍遞華夏,傳向世界,遍至宇宙!
強之音
體育的盛會、文化的大餐如約相聚北京,相約在2008這個不平凡的夏天。文明在這里交匯,智慧在這里結晶,歷史在這里駐足。一幅巨制的畫卷展示著東方文明的博大與精深。一首」我和你「唱出多少中華兒女的心願與豪情!世界正聆聽著中國,中國正感動著世界。北京歡迎你,國人開放的胸懷猶如開放的國門!微笑成為這個民族的明片,志願者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世界的贊譽。賽場上,中國健兒用行動詮釋著奧林匹克的精神與真諦。鮮艷的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冉冉升起,激越的《義勇軍進行曲》一遍又一遍在人群中傳唱。當中國代表團歷史性的以金牌51獎牌100傲視群雄時,北京沸騰了,民族沸騰了,世界也為之沸騰!
百年夢想,圓夢今朝。世界給中國一次機會,而中國向世界人民呈上一份完美的答卷。奧運會是一個窗口,是一次契機,是一組信號。中國向世界傳遞出她日益強大的聲音!如果說奧運會是一股東風,那麼中國這艘巨船正借著東風駛入世界的河流。鳳凰在烈火中涅盤,雄獅沉睡中蘇醒!
六十年華風和雨,領路人畫山畫水完成人間巨作。
甲子輪回苦與笑,共和國興民興業譜就曠世樂章
六十年坎坷,六十載奮斗。一首氣勢恢弘的壯麗樂章在神州大地回盪。這樂章如此動人,如此扣人心弦,聽之讓人心潮澎湃!聆聽共和國之音,追尋她不平凡的成長足跡;聆聽共和國之音,見證她波瀾壯闊的奇跡;聆聽共和國之音,期待她更輝煌的業績!

2.2009年10月1日,在庄嚴的天安門廣場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式。這是我國為了慶祝國家的生日而舉行的軍隊形象和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向國家和人民的匯報,是向世界鄭重聲明我們的軍隊在維護國家主權和世界和平穩定的決心和實力,是對一切敵視我國和企圖破壞我國建設的敵人的警告和震懾,同時也向世界人民展示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形象。
今年的閱兵方隊具有優良傳統多、歷史榮譽多、完成大項任務多的「三多」特點。
從受閱部隊的構成上看,有紅軍時期創建的老部隊,也有剛組建不久的新兵種。有戰爭年代浴血奮戰的英雄團隊,也有站在歷史潮頭用高科技武裝起來的典型部隊。有參加過歷次閱兵的老牌兵種,也有首次亮相的新兵種。以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形象向世界展示我軍的成長進步和發展步伐。以敢打必贏的姿態宣誓我國軍人決心和信心。
從展示的武器裝備來看,都是從各部隊精心挑選的,全部是自主研製生產的新型列裝裝備。有的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這次閱兵裝備方隊中沒有一件裝備是引進的裝備。這將展示了中國軍隊和武器裝備現代化、信息化、自主化建設的成果和取得的巨大進步,展示了我國武器裝備建設的自主研製和創新能力。將極大的鼓舞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將讓我國人民放心得在和平、穩定、繁榮的環境下享受勞動成果和幸福生活。為全球發展進步的歷史寫上濃重的一筆。
從參閱力量的構成來看,無論是陸、海、空、二炮、武警等軍種部隊,還是裝甲兵、空降兵、防空兵、特種兵等兵種部隊。無論是坦克、火炮、導彈等戰斗裝備,還是雷達、通信、醫療衛生等後勤保障,都將在這次閱兵中全景展示。參閱的要素將更加齊全,武器裝備類型將更加多樣,兵種專業更加全面。展示了我軍很強立體能力、縱深能力和防禦能力具有很強的聯合性和對抗性。將向世界宣布我軍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在世界舞台上維護世界和平和國家穩定發展,保衛國家主權和人民的勞動成果。
我們的軍隊發展之快,武器之強,軍心之穩、信心之足、人民之放心讓我感慨。我的情結、我的情感、我的感激、我的驕傲和自豪無以言表,傾瀉、噴涌而出。我的愛國之心被再一次凝聚、被升華。我為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而慶幸,為我們國家的未來充滿了幸福的期待。對為我們幸福生活的護衛者、捍衛者充滿了感激。感謝黨領導下的軍隊,為我們的安定和平作出的貢獻和犧牲,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安定與繁榮,就沒有我們國家的強大與和平發展。就沒有我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就不能挺直腰桿對世界說:「我們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子孫」。

閱讀全文

與大閱兵電影觀後感1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1號農場大電影 瀏覽:399
人類被外星生物寄生美國電影 瀏覽:645
胸部的大電影 瀏覽:236
美國電影生產基地 瀏覽:104
小王子動畫電影完整版英文 瀏覽:100
李鍾大是那部電影 瀏覽:273
電影灰猴什麼時間公映 瀏覽:321
好久不見我頭發有變長是什麼電影 瀏覽:734
人間第一情電影資源 瀏覽:452
青花瓷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21
2019年印度最好看的科幻電影 瀏覽:993
最後的深愛韓國電影 瀏覽:811
有個電影叫什麼城 瀏覽:241
2018年網大電影預告 瀏覽:946
泰國電影玩蛇的圖片 瀏覽:690
歌曲love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曲 瀏覽:559
電影院場景動畫圖片大全 瀏覽:184
指環王電影經典導演 瀏覽:66
2018年上印的電影有什麼 瀏覽:850
有個電影所有人物都是主角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