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曲面》電影解析是怎樣的
經典的Netflix式爛片。
導演到底是真的想表達什麼,還是早就猜到有人有人會在知乎上提問:「如何評價《曲面》這部短片,」然後引發討論火一把?
這也是Netflix這兩年最喜歡做的,拍一堆不知所雲,風格怪異,製作成本極低的電影。只要一部能火,給Netflix帶來的宣傳收益都是任何廣告不能比擬的。
這部電影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殘酷的,沒有人不願意看到主人公到達相對最平緩的位置,同時幻想著從上方扔下來繩子,上面的人喊到「I 'll pull you up」。
再想想,即便女主能靠自己的努力脫險爬上去,然而爬上去之後呢?是否牆的另一邊是同樣的情形,他仍然無法走出這片禁錮住她的巨大的水泥牆?
平凡的人是否在努力的時候也在想,萬一我努力後仍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麼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這種不確定性慢慢的吞噬一個人的耐性,最終導致人生墜入深淵。
敘利亞的戰爭難民想必大家都看過他們的一些照片,他們的心靈我想就處在這樣的境地之中,不知道何時會死,也很難看幸福生活的曙光。
歸根結底這是部影片,這個世界就是由形形色色的平凡人構建的,你絕不會是最慘的,最慘的那個人已經在電影中掉下去了,而你還有希望,努力吧騷年。
2. 球幕電影的原理是什麼
1、通過伺服器畫面拓展,利用投影儀將主題視頻投影於圓形球幕內。
2、利用多道邊緣融合技術系統,在曲面上實現大尺寸圖像拼接合糾正的無逢拼接。
3、投影畫面投射到透明的投影幕,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真實的球體在運動。
穹幕電影是一種放映銀幕為穹形的電影,也叫「球幕電影」。其穹形銀幕是寬銀幕發展到極限,轉而又向天空發展而成的,它就像一口大鐵鍋一樣把觀眾罩在下面。
這種穹形銀幕最早是半穹形的,1939年,在紐約舉行的一次世界博覽會上,有人用五台放映機把一幅幅巨大的合成畫面放映在半球形的銀幕上,當時,看到這種電影的人們紛紛贊嘆不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的國家曾經把敵機的形象放映在這種穹形銀幕上,供防空訓練用。
70年代才發展成全穹形。穹幕電影多採用單機拍攝,單機放映方式。拍攝時用帶魚眼鏡頭的65mm或35mm攝影機,放映時一般採用帶魚眼鏡頭的70mm放映機。
有一家電影院專門上映這種電影,銀幕的形狀是大半個圓穹頂,穹的直徑有25米,高度大約18米,一直延伸到整個觀眾席的後面,好像半個巨大的球罩在地上似的。觀眾是通過專用的地道進到「球」里去看電影的。
在這種奇特的銀幕上曾經放映過有關星際航行以及阿波羅宇宙飛船登上月球探險的影片,效果特別好。我國已有幾座穹幕影院,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中國科技館穹幕影廳,該廳於1995年8月建成,銀幕直徑27米,有500個座位擾遲鍵。已放映的影片是美國70mm影片《大峽谷》和《飛向太空》。
(2)女子被困在光滑的曲面上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由於穹幕電影廳建築主體是個半球,而且球的直徑又是那樣大(穹幕影廳球體外殼直徑達35米),因而在建築施工上,本身上就比一般建築復雜得多。像球網架安裝、屏幕的固定,廳內排氣換氣,消防報警等施工項緩巧目,都是建築過程中的難點。特別是在建築聲學處理上,更是關鍵。
為了避免和減少球體中心處的聲聚集,不能將聲聚焦中心設計在觀眾座位上,而設在觀眾的上方。從放映系統看,由於普通35毫米電影的屏幕只有幾十平方米,放映機的氙燈用到2至3千瓦,甚至要用到15千瓦。如此大的光源,冷卻散熱成了最大的技術難點之一。
因此有的放映設備在鏡頭處不僅要用風冷,旦脊而且加水冷。此外,放映機魚眼鏡頭是其另一個技術關鍵,它不僅光通量大、呈像清晰度高,而且要設法消除色差和盡量減少球差以降低畫面變形。
由於70毫米影片比35毫米影片面積大幾倍,放映時影片輸片速度相應加快,因此,70毫米影片系列,包括70毫米5孔、8孔、10孔、15孔等規格。加拿大首先推出70毫米15孔影片,影片採用橫向水平輸片,畫幅大,質量好。
美國和日本等國推出70毫米8孔、10片孔影片,採用垂直輸片方式,技術上比15孔片相對簡單,性能價格比較好。中國科技館穹幕影廳正在放映的70毫米10孔影片「大峽谷」,就是由日本五藤光學研究所引進美國70毫米15孔底片,縮制拷貝而成的。
從還聲系統分析,與傳統的影片塗磁或聲光轉換方式對比,穹幕電影採用多軌錄音機放音方式,通過多路專業音響設備放音,達到理想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還音質量,國際上個別穹幕電影廳已採用多路激光還音方式。
中國科技館穹幕電影廳的還音方式,是靠一台八軌錄音機把磁帶上六個聲道的伴音號作為聲源,經過多級信號處理放大後,由屏幕背後六組音箱喇叭放音。
3. 女子醒來下面是深淵,手上是鮮血是什麼電影
2016年澳大利亞恐怖短片《曲面》(Curve)
導演/編劇: Tim E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