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總算找到了,片名是《泰國女妖》(片名很無語,難怪我找這么久都找不到~)簡介國王的兩個兒子成年了,國王希望他們可以努力學習政治和軍事以便今後接管國家。兩個王子於是分別學習了音樂和棍術。哥哥的笛聲可以讓世界上一切生物為之沉醉到入眠;弟弟的棍術也是所向無敵。老國王得知後,認為兩個兒子學的盡是些無用的東西,難成大業,一氣之下把王子趕出了國家。兩個王子立志,一定要在外面做出一番成績給父親看。路上,二王子遇到三勇士,並幫他們殺死了邪惡的壞人。王子的新朋友們在見識了小王子的棍術後,不相信長王子音樂的威力。於是哥哥吹起笛子,其他四人聽著聽著就睡著了。迷人的笛聲也吸引了海妖,這個丑巨人頓時愛上了吹笛子的王子。她用法術迷昏了王子,然後把他帶回了自己的山洞。被笛聲迷倒的小王子和勇士們醒來時,四處找不到長王子,卻看到巨人的腳印。會占卜的勇士立刻算出長王子是被海妖抓去。於是四人駕船一起尋找長王子。長王子在海妖的洞中醒來,看到已變成美女的海妖。海妖說自己盡管是海妖,但也會一直愛他,絕不離開他。王子無計可施,又看上了海妖的美貌,就留下來和海妖生活。小王子他們在尋找哥哥的路上,經過一個王國。小王子無意中看到了美麗的公主,並愛上了她。於是在敵國進攻時,小王子自告奮勇地請命,要幫他們打敗敵人。國王則許諾,如果勝利,他將滿足王子的任何願望。小王子與三勇士們輕松獲勝。國王滿足了小王子的要求,將公主嫁給了他。幾年時間轉眼過去,大王子和海妖的兒子已經七、八歲了。此時,王子的思鄉之情越發強烈。加上逐漸了解了海妖的真面目,王子開始想辦法擺脫海妖的控制。這天,長王子偶遇了美人魚一家,懇求之下,人魚一家答應帶王子和他的兒子逃往一個海妖不敢去的島嶼,但海妖必須要離開三天,他們才有足夠的時間游到島上,否則將在途中被捉。王子說謊騙走了海妖,馬上帶著兒子和美人魚一起跑了。海妖發現被騙,一氣之下邊成巨人,大步追上了王子,殺死了人魚的爸爸媽媽。就在正要殺死小美人魚時,小王子帶領勇士和公主趕到,可他們並不是海妖的對手。最終長王子又拿出笛子,殺死了海妖。美麗的美人魚失去了父母傷心無比,長王子發誓永遠照顧她……zon
-------------------------------------------------
望樓主採納
2. 電影《紅燈籠》主要講什麼
劇情介紹
因為父親的意外去世使本在大學讀書的頌蓮,被財迷的繼母嫁給陳老爺做第四房太太。讀了半年大學的頌蓮梳著兩條黑油油的長辮,一身學生裝束的青年女子,嫁到這個由許多宅院相連的形同古堡式的大院——陳家大宅。 陳家有四位太太分別住在四個院落,每當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哪位太太的宅院,那麼當晚陳老爺便住在那個院子。四位太太都想得到老爺的寵幸,於是,這陳宅里就發生了許多爭風吃醋、是是非非的故事。 大太太肥胖臃腫,在頌蓮眼裡怕有一百歲了;二太太甜言蜜語菩薩臉,可背後卻笑裡藏刀蠍子心;三太太曾是戲班中的名旦,模樣俊俏,性情刁鑽。 頌蓮新來乍到便被前幾位太太擠兌的叫苦不迭。涉世不深的她想用假懷孕來博得老爺的寵幸,不想此事被幻想做陳家太太的丫環雁兒識破,告訴了二太太。當陳老爺得知頌蓮並沒懷孕時,下令封燈。三太太與陳府醫生高先生偷情,被二太太告發,在樓台上的小屋裡被害身亡。失去寵幸的頌蓮終於明白了「在這個院里人算什麼東西:像狗像貓像耗子,唯獨就是不像個人」。頌蓮瘋了,她在陳家大大小小的算計下瘋了。她難堪封建的禮教等待她的將是漆黑的一生,那個時代女人的一生。 第二年,陳府大院又娶進第五位太太……
影片賞析
這里沒有春天。這是一部沒有春天的電影。 影片的一開始,是夏天。然而這是個什麼樣的夏天呢。頌蓮踏過層層落葉,楊樹那慘白的樹干棵棵高聳入雲——不知這是不是一種象徵,日後,頌蓮就活在了這些條條框框里,束縛的不能動彈。這是一個夏天,然而這個夏天寂靜而枯萎。 頌蓮是個女學生,有著新思想,有著不肯屈服的倔強的性格。然而還是逃不出封建社會里女人悲慘的命運,她被母親嫁到了陳家,做了四姨太。然而,她沒有坐轎,她自己走來,一步一步走向了自己的命運。 陳家——是陳舊的家,那是怎樣的一個大院,進門後的影壁漆黑而幽陳,上面用古老的篆文寫著咒語般的文字,方方正正,猶如一枚大印,把這院子封印起來。院里死氣沉沉,高大的牆分割了狹小的天。老管家做著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陳百順」。百順,百順,這就是這個大院對他的要求標准,也是對所有人的要求標准。 大院里灰撲撲的,唯一的鮮亮顏色便是那一盞一盞的紅燈籠。左右對稱的板板正正的大院子,透著一種威嚴在裡面。那灰色方磚堆砌著的,是一個又一個的老規矩,「點燈捶腳」、「誰點燈誰點菜」……那嘩啦嘩啦的捶腳聲,是空曠的大院里唯一的聲音,然而鳥鳴山更幽,有了這聲音,院子里卻更靜寂了。這聲音也是所有太太們的煎熬,一下一下,都打在人的心裡,讓人既抗拒,又嚮往。它代表著在這個大院里的地位,代表著一種可悲的秩序,那屈辱的寵幸,已經被這個大院的統治者馴化成為之甘願爭寵獻媚的施捨。 頌蓮是反叛者,卻漸漸被這里同化了。她初時討厭這些條條框框里的「老規矩」。然而當她指著雁兒大喊:「府上規矩知不知道」的時候,已然成了這個陰暗的大院里封建勢力的代表。頌蓮記仇,頌蓮自認為聰明,卻不知在這樣一個大院里,你在算計別人,別人也一樣在算計你。她本是個敢說大太太「她有一百歲了吧」的年輕洋學生,卻被這個大院的條條框框鑲在了裡面。她無法走出這個框框一步。她在這里沒有一切權力,沒有吃想吃的菜的權利,沒有哭的權力,沒有生氣的權力,沒有回憶的權力。那隻笛子,是她最後的一點自我意識,然而這最後的一點也被老爺毀掉了。她丟失了一切,終於成了這個陰暗大院里的一隻傀儡,盼望著那唯一的寥若晨星的紅色光亮,完全同化成了封建制度下的內心矛盾個性扭曲的變了形的人。終於,在重重壓抑之下,她只能瘋掉來解脫。 三太太也是反叛者。她可以清晨大聲在院子里唱戲(這是從聲音上對捶腳聲的反抗),她可以半夜從別的太太房裡把老爺搶過去,她可以穿著一身大紅色翩翩起舞,她可以請兩個男人來家裡打麻將,她可以和醫生在家廝混,她可以把屋子布置成舞台,掛滿臉譜。那留聲機是她對過去的回憶,那似水流年,那日子裡她是角兒,她是許許多多人仰慕崇拜的對象。然而現在,她卻成了牢籠里的金絲雀,只能自顧自美麗,只能唱著寂寞的歌,只有一個聽眾,或是一個聽眾都沒有。然而她還是唱著,唱給自己聽,唱給這個空曠的大院聽,她在內心裡怕極了這個靜寂無言的巨大牢籠,她想弄出點聲響,有點活人氣息。她表面上看起來狠毒又不近人情,但她卻真誠。她敢說敢做,然而她還是逃不出那封建禮教的魔掌。 而二太太,完全被這個昏暗的大院所同化,完全成為一個「菩薩臉蠍子心」人。她為了爭寵不惜一切手段,她可以慫恿雁兒做布娃娃詛咒頌蓮,她可以背地裡一套當面一套的虛情假意,她可以領著一眾人去捉三太太的奸,她可以給三太太的飯菜里下墮胎葯,她可以為了早三太太生下孩子而用催產葯……這是個可惡的人,也是個可悲的人。我們可以想像,她最終的結局就像是大太太一樣,成為一個看不出年紀的老古董,不得寵,卻是一個家法的代言者,是老爺不在家時的老爺。 雁兒是個渴望愛情的女孩,然而她卻生錯了人家——她是丫頭命,就一輩子是丫頭。她並沒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然而她的世界裡只有老爺這一個男人,她渴望成為老爺的一位姨太太,而老爺卻娶了頌蓮進門。她的希望破滅了,但她卻沒有真正絕望,直到頌蓮燒了她偷偷在屋裡點的紅燈籠——那是她對愛情的全部希望。她渴望著,有一天,燈籠能在她的屋裡點起來,她不再是個被人使喚來使喚去的丫頭,她不再是個不被男人正眼瞧的下人,她也可以綾羅綢緞,她也可以有人來捶腳。那燈籠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她可以在黑夜裡點起一盞燈籠,驅走黑暗的陰霾,驅走這個殘酷的現實世界,驅走這個有著太多太多見不得人的事的大院,驅走這個院里的「鬼氣」。她自信老爺喜歡她,而她的結局卻是老爺的那一句話:「盡管用好葯,不要讓別人說,咱家不管下人死活……」。她只是老爺的一點消遣,老爺從沒拿她當過回事,更別說考慮納她為妾——而這是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丫頭的一輩子的希望。 而老爺,這個大院里的統治者,卻從沒露過正臉,不是遠遠的一個遠景,就是黑暗裡一個模模糊糊的臉。他彷彿是這里的帝王,妻妾成群,為他而爭風吃醋,為他而勾心鬥角。但到影片的最後,我都不知道這個老爺長什麼樣子,他從不露面,卻無處不在,他就是這群女人的一生,他就是這群女人的一切。他挖了陷阱讓所有人跳進去,他同化著一個又一個有反抗精神的女人,他得樂這一切,這一切又對他俯首帖耳。他正是這吃人的禮教的化身。所以他面孔不清,所以他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因為他代表了太多太多這樣的人,這樣的大院,這樣的家法,這樣的種種禮教。有太多太多這樣的小世界,他是君王,他是許多人生命的中心,他可以剝奪這個小世界裡一切人的一切權力,讓你死,你就得死。反抗無用,只能百順。 這個大院里所有女人都是受害者,然而她們卻在這個巨大的牢籠里斗的你死我活。她們自相廝殺著,卻沒有發現老爺的冷笑——他根本不在乎死幾個姨太太。 於是蕭煞的秋也過去,冷寂的冬也過去後,第二年夏天,在迎娶頌蓮的那個季節,陳家又新迎娶了一位五姨太。就像是命運的輪回般令人嘆息。又一輪新的苦難開始了。 整個影片中都沒有出現春天這個季節。導演告訴我們,這些女人沒有春天。她們永遠活在蕭煞的季節里。沒有陽光,只盼望著紅色的燈光,永無出頭之日。 所有的場景都是在那一座大院里拍攝完成的(倒也省事),其用意是這些女人永遠都無法逃脫這個牢籠。三姨太出去了,但也沒有拍攝她在院外的場景,但其結局就是被人綁著回來。逃出這個牢籠的女人,有著悲劇的下場。這便是導演的用意所在。 那房頂上徘徊的四太太,渴望接近天空(自由的象徵),然而她在房頂瘋掉了——那座死人屋也在房頂,最接近天空的地方,也是最接近天國的地方。對這些封建禮教的犧牲品來說,死也許是離開這里的唯一方法,也是最終的救贖。 「什麼好不好,本來就是做戲,做得好可以騙別人,做不好只能騙自己。」 「人和鬼只差一口氣,人就是鬼,鬼就是人。」 「在這個院里人算個什麼東西,像貓像狗像耗子,就是不像人。」 在這個沒有春天來到的院子里,只有那一次又一次掛起的大紅燈籠還在無聲的控告著。
3. 找一部印度電影
《Road to Bali》1953
是蠻老的電影、、、
劇情片段1:喬治和哈羅德二人同時迷戀上部落美女拉拉公主,在篝火派對上大獻殷勤,公主為他們表演吹笛絕技:隨著公主的笛聲,一個美女從籃子里現身出場並為哈羅德獻上花環,令喬治倍受打擊。
劇情片段2: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返回途中,他們先誤中獵人陷阱後遭遇鱷魚,夤夜猩猩老虎輪番來襲,哈羅德再遭劫難,險遭一母猩猩綁架,幸虧他歪打正著,用一支彎管獵槍擺平了兇猛的野獸。
4. 以笛子有暗器為主的老電影有哪些
新仙鶴神針,鐵笛震武林。以笛子為武器的老電影有新仙鶴神針,鐵笛震武林,蛇鶴八步,追魂鏢等,可自行觀看。電影,也被稱為運動畫面或動態畫面,是作品視覺藝術來,通過使用移動圖像的溝通思想,故事,認知,情感,美女,或大氣模擬體驗。
5. 只有芸知道電影劇情介紹
只有芸知道改編自馮小剛摯友張述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主人公中年喪妻後替亡妻完成遺願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風景如畫,宛如仙境的紐西蘭,一個考上音樂學院、靠打工維持生計的窮小子隋東風(黃軒)遇到了美麗的羅芸(楊采鈺),並與她相識、相知、相愛。
婚禮當天,生活拮據的小兩口只邀請了林太(徐帆)一人,婚禮是在林太的出租屋裡舉辦的。但東風對羅芸表白卻是:「我喝白水你喝酒,我吃飯你吃肉,我吃肉你吃燕窩。你跟我在一起,家裡最好的東西保證在你肚子里」。
朴實的土味情話透出東風對妻子愛慕與寵溺。然而命運總是殘酷的,對平凡的小夫妻開了一個可怕的玩笑。東風和羅芸無緣白頭到老,人到中年時羅芸猝然離世讓東風陷入無限哀傷與孤獨,並踏上了為亡妻完成遺願的旅途。
影片用蒙太奇手法將主人公的回憶與完成亡妻遺願這兩條主線完美地演繹出來,細節精湛、場景美好、影片剪輯天衣無縫……既表達了愛情該有的樣子——堅貞而純潔。同時將現實的部分闡述得深情動人:東風、羅芸在異國他鄉艱難的條件下,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互相欽慕
片中林太說道:「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也許羅芸一開始就知道東風註定是半路留下的那個人,也知道這個男人的骨子裡是愛自由、愛藝術的,可為了給自己安定幸福的生活,在婚後的十幾年,東風再沒有碰過他心愛的笛子。
雖然鏡語中大篇幅展示東風為妻子的付出、犧牲和愛,殊不知羅芸致死放不下的卻是東風長久不拿起的笛子,笛子是東風的愛好亦或是夢想。才有了羅芸看極光時許下的願望:「燒毀中餐館」,中餐館是東風與羅芸的港灣,是柴米油鹽的支撐、是安全感。
卻不是那個愛自由、愛藝術的小伙想要的生活,是東風和羅芸在生活中、愛情中的相互理解,這是一種「舍與得」之間的平衡。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東風從笛子里抽出那張字條,重新吹起笛子。我想此刻他對妻子的離去釋懷了,他將帶著自己的夢想替妻子活好剩下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