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
建黨偉業觀後感1:
《建黨偉業》我覺得拍得非常不錯,故事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起一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頁,幾乎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如毛澤東、孫中山、胡適、袁世凱-----等等,都是可以單獨寫一部電影了,要把如此眾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個小時內說清楚,其實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劇中人物形象豐滿的不多,但歷史事件述說著非常清楚,觀看時隨得劇情的起伏,會有熱血沸騰的感覺,編劇的功力確實不凡,演員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建黨偉業》採取了多線敘事的方法。從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運動中的大事說得非常清楚,不少人物都寫著有聲有色,比如,發哥演著袁世凱痛罵日本人,霸氣十足,一個梟雄的形象讓發哥演活了,為了當皇帝,出賣國家主權,簽訂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再比如,劉德華演著蔡鍔將軍,火車站與小風仙揮淚相別,與孫中山相談時的吐血,抱病上戰場的沉著,很好地再現了一代儒將以身許國的悲壯;
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以及毛澤東和他的朋友們苦苦尋求救國之路的歷程,是《建黨偉業》濃墨刻畫的另一條主線,劉燁演著毛澤東確實不錯,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著青年毛澤東初到北大,頗有鄉下人進城的感覺,他聽胡適講課時與胡適的對話,蠻有意思,與楊開慧的愛情平淡之中見深情,劉燁的演技真是牛!
以陳獨秀、李大釗為首的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適、辜鴻銘等國學大師為首的保守思想的辯論和沖突,是《建黨偉業》寫著很精彩的第三條主線,馮遠征演出了陳獨秀特有的領袖魅力,看完《建黨偉業》,你會覺得,沒有陳獨秀,可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沒有這樣順利。
《建黨偉業》的畫面也很注意視覺效果,讓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歡南湖上周迅演著王會悟撐得一把傘,坐在嘉興南湖的船頭,煙雲籠罩的湖上,古色古香的木船,船頭美麗的女子曼妙的身姿,構成了一幅美侖美奐的美景,真是美極了。
《建黨偉業》真精彩!
建黨偉業觀後感2: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影片《建黨偉業》是向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獻禮的重點影片,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陳獨秀、蔡和森、向警予、張國燾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心,講述他們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
看《建黨偉業》,除了演員明星陣容的強大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人心靈的沖擊。電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現了那段風雨飄搖的歷史,重溫了老一輩革命家為了挽救人民與水火之中,為了拯救危難中的中國,歷經千難萬險,經過不懈斗爭,終於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的歷程,對我們這些出生在新社會、沐浴在黨恩下的年輕人,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正處於命運的危難時刻: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妄圖滅我中華,瓜分我領土。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行動,尋求救國之路。其中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這一革命的果實卻又被袁世凱竊取。緊接而來的軍閥混戰,更進一步的加劇了人民的苦難。
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中國,卻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領土,那些強權國家,根本不顧中國人民的強烈要求,硬是將德國在中國的權利轉讓給日本。「弱國無外交」,演員陳道明在劇中沉痛的話,告訴了人民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須自強。
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它應允了歷史的要求,應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誕生,給中國帶來了希望,給人民帶來了光明,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斗爭,最終終於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勞動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② 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
原發布者:時列會下 建黨偉業電影觀後感篇一《建黨偉業》圍繞1921年前後展開,展現了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中國 *** 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它以 *** 、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周恩來等一批中國 *** 員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風雨搖擺的時代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電影分單個部分,每部分啟用不同類型的演員。第一部分講述辛亥革命,由周潤發、劉德華、趙本山等巨星演出;第二部分敘述十月革命後,中國知識分子精英探索革命發展及五四運動,這部分由劉燁、馮遠征、張嘉譯等實力演員出演;第三部分是講述這群社會精英成立了中國 *** 的故事!十年之間,在這短短的十年裡,我們能做什麼?而革命者們又做了什麼?在這短短的十年時間里,然而這十年有事極其不平凡的十年。在這十年裡,許許多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走向著名的時間都發生在這十年中。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法戰爭、巴黎和會、五四運動、 *** 成立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正稱得上是「風雷激盪」、「巨變迭起」。雖然歷史事件眾多,知名人物眾多,然而電影《建黨偉業》都以時間的順序為脈絡,以不同空間發生的歷史事件為故事的著眼點,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絕倫,引人入勝。最讓我感到血脈噴張,激動莫名的電影橋段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全面失敗,日本全面接受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消息傳來,舉國震動,全國各地莘莘學子終於把滿腔的愛國熱情迸發 [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建黨偉業》的故事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到1921年中國 *** 成立,這段時期的中國歷史可謂是風雷激盪巨變迭起,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其間,著名歷史事件之多、相關歷史人物之眾、人物、事件互為因果相互牽扯的關系之復雜,遠遠超出了一部電影的容量。同時,絕大部分觀眾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只是個皮毛而已,因此,要在一部電影里把這段歷史清晰地表述出來,對編導是最大的考驗。 由於眾多歷史事件和人物內在的關系太過復雜,因此編劇在盡量簡化、明晰歷史脈絡時,採取了抓住標志性事件的辦法。比如關於宋教仁被暗殺導致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其間的紛爭糾葛足以另拍一部電影甚至是電視劇,但編劇在暗殺前,讓陳其美在宋教仁提出建立國民黨演說時意味深長地點評了一句,暗殺後,用字幕打出孫中山發動護法運動。 當然,盡管採取了刪繁就簡的策略,《建黨偉業》在涉及史實的部分還是相當嚴謹,因此觀眾若能事先對中國近代史多做點功課,將有助於看懂電影。 人物處理慎重 還原歷史面目 《建黨偉業》採取了多線敘事的方法。其中一條線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記,從辛亥革命講到五四運動;一條線是青年 *** 的人生軌跡,從參加新軍到參加 *** 一大;另外一條線是 *** 成立前的歷史思潮,主要是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辜鴻銘等人的事跡串聯,觀後感《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 其間涉及不少歷史教科書中的反面人物,《建黨偉業》並沒有簡單地將他們臉譜化,很多細節上更接近這些人物的本來面目。 以袁世凱為例,無論是鎮壓戊戌變法還是改制稱帝,他都是一個絕對的反派,在過往的影視作品中,袁世凱往往被臉譜化為一個殘忍、愚蠢的大光頭形象。但是在《建黨偉業》中,周潤發飾演的袁世凱是個有手腕、有心機、有膽量對日本人破口大罵,甚得部下擁戴的總統形象,但最終因為想過把皇帝癮,結果過把癮就死。 關於五四運動中最出名的三大賣國賊之二的曹汝霖和章宗祥,近年來,隨著關於二人在抗戰期間始終拒絕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不做漢奸的史實被披露,對他們的評論也越來越客觀。顯然,這種評論也被帶進了電影中。比如,章宗祥和太太被學生困在趙家樓內,借著牌桌上的幾句對白,點出了章宗祥在職務上的身不由己。另外,作為和火燒趙家樓齊名的痛打章宗祥這段史實,也被巧妙地藝術化處理為章宗祥夫婦脫身離去。 疏漏未免生憾 笑星令人出戲 盡管頂著巨片的名頭,出品單位多達40家,但電影本身依然難以避免出現粗疏錯漏。 廖凡扮演的朱德打了場個人英雄主義的惡戰,槍炮轟鳴的好萊塢動作片范兒十足。這場一個人的戰斗居然就是蔡鍔指揮的護國戰爭的濃縮。如此鋪排,未免有點惡搞之嫌。 片中 *** 的服裝要麼是筆挺的學生服,要麼是漿洗熨燙得沒有一絲褶皺的長衫,外加一根很五四青年范兒的長圍巾。編導顯然忘了,求學時期的 *** 一直是個貧窮學生。 《建黨偉業》是部全明星陣容電影,純屬打醬油的明星安排本應是非常簡單的,但黃建新導演顯然沒有意識到笑星一張嘴,正劇眨眼間會被消解為喜劇。馮鞏扮演的馮國璋和李菁扮演的袁克定開腔講話的那一刻,影院里笑聲一片。
③ 革命電影觀後感500字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我們郭里園小學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9月25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年輕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電影將重大歷史事件在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感和真實感,從45年重慶談判講起,講到談判破裂,內戰爆發,三大戰役,其間穿插了敵機轟炸中毛澤東的淡定沉著,聞一多的慷慨就義,傅作義被女兒感召,李宗仁履新後的無奈,蔣經國穩定上海經濟,國際上對於共產黨、國民黨的態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國民黨、各個民主黨派幾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場、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看到劉燁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儀仗車上的毛主席敬軍禮時那堅毅而充滿信念的目光,讓我們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為什麼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當我們看到蔣介石一聲長嘆說: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讓我們看到一支腐敗的政黨滅亡的必然性。當我們看到共產黨人的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國民黨對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誘,瘋狂殺戮,一個政黨的從容大氣與另一個政黨的狹隘猥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等這些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四海皆準的真理:一個成熟健康的政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讓自身的肌體保持青春與活力,否則必將被歷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事事想著人民。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
影片展現的新中國成立的艱難過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偉大,他們總是事事想著人民的利益,為了全國人民,為了解放新中國,他們不怕辛苦和困難,最終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和平安樂的家——成立了新中國。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你們讓祖國變得如此繁榮富強,是你們讓我們這祖國的下一代享受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作為教師的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扎實教育基本功,積累教學經驗,努力提升教學水平,繼承、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④ 建黨偉業的觀後感550字左右
《建黨偉業》是家喻戶曉的電影,通過它我們感受到了建黨的艱辛和偉大。那麼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建黨偉業》 觀後感 550字,一起來看看吧。
《建黨偉業》觀後感
暑假裡,我在網上一連看了兩遍《建黨偉業》,感受頗多。
《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開始,一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十年時間,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裡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件: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些國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的歷史事件,而今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當見到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我們感到雀躍與自豪,對未來充滿期待。當宋教仁遇刺時,我們恨不得上前一槍崩了那個刺客。當我們聽到中方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說的那些話:「尊敬的各位代表:你們憑什麼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我很憤怒!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時,我們在憤怒的同時,又不得不深思「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的真諦。
五四運動時,一聲聲「保衛主權」、「還我青島」喊得氣壯山河,慷慨激昂,令人熱血沸騰!那轟轟烈烈的場面,感動著每一個觀眾,讓人為之自豪。當「二次革命」失敗後,看到孫中山在妻子宋慶齡面前長嘆的的鏡頭時,我們能感受到偉人的無奈與哀痛,也使人聯想到偉人那傳揚千古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見到朱德在槍林彈雨中捨生忘死地拼殺時,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代偉人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
這部電影帶領我們走進了那段歷史,讓我們心中湧起一股豪情,立志用所有的一切去捍衛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偉大的黨啊!祝願您九十華誕愉悅!祝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祝我們的民族興旺強大,祝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
建黨偉業觀後感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建黨偉業》,它是一部建黨__周年的經典愛國主義大片,它是由韓三平、黃建新導演的,於2010年6月15日全國首映,片長為2小時20分鍾。
《建黨偉業》的 故事 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期的中國歷史可謂是「風雷激盪」「巨變迭起」。其間,著名歷史事件之多、相關歷史人物之眾、人物、事件互為因果相互牽扯的關系之復雜,遠遠超出了一部電影的容量。由於眾多歷史事件和人物內在的關系太過復雜,因此編劇在盡量簡化、明晰歷史脈絡時,採取了抓住標志性事件的辦法。盡管採取了刪繁就簡的策略,《建黨偉業》在涉及史實的部分還是相當嚴謹,因此觀眾若能事先對中國近代史多做點功課,將有助於看懂電影。
《建黨偉業》採取了多線敘事的 方法 。其中一條線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記,從辛亥革命講到五四運動;一條線是青年毛澤東的人生軌跡,從參加新軍到參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條線是中共成立前的歷史思潮,主要是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辜鴻銘等人的 事跡 串聯。其間涉及不少歷史教科書中的反面人物,《建黨偉業》並沒有簡單地將他們 臉譜 化,很多細節上更接近這些人物的本來面目。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國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建黨偉業》觀後感 作文
在一個下著毛毛細雨的夜晚,我們全家一起來到慶春電影院看電影,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動。
一進門,我就像從籠子里飛來的小鳥一樣,迫不及待地奔向電影廳。當我一抬頭,就看到了一條醒目的橫幅,上面寫著:歡迎來看電影。頓時,我的心情又激動了很多,連忙拿著電影票來到電影廳裡面准備看電影。突然,一片黑乎乎的景象展現在我眼前,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好可怕呀!」電影開始了,一位位英雄人物映入我的眼簾,有毛澤東、周恩來、李大釗等等英雄,在《建黨偉業》中的精彩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那次隆重的會議。他們四處奔波,召集各處的領導和嘉賓,開啟了緊急的會議。可是,他們在湖南長沙開了一次又一次的會議,都沒有成功,最後,他們在去加薪南湖的路上,在船上開了一次緊急而成功的會議。我輕輕地閉上眼睛,浮現的都是1945年的抗日戰爭勝利的事情,在睜開眼睛看見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畫面。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戰爭,死掉多少人,到現在雨過天晴的好日子,可是沒有人珍惜過以前的艱辛勞動的成果,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那風雨飄搖的時代中,他們為國家赴盪蹈火,付出了自己的鮮血。
看完了《建黨偉業》我才明白,作為一名當代的學生,我們有無限的自由,可這些自由都是誰贏來的呢?是黨,如果沒有黨,就沒有我們,也就沒有我們這幸福美好的生活。在以前,小孩子們呼吸不用呼吸著戰場上的滾滾消煙,而我們卻在一個美麗而富饒的環境下,沐浴著四季美好的氣息。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生活的幸福與快樂之中,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勝利。
建黨偉業觀後感相關 文章 :
1. 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作文
2. 建黨偉業的觀後感600字 觀建黨偉業有感600字作文
3. 建黨偉業觀後感300字
4. 鴉片戰爭的觀後感400字範文
5. 電影鴉片戰爭的觀後感600字
⑤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6篇
影片《建黨建業》是一部再現辛亥革命後到中國共產黨正式建黨這一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的恢宏巨制電影作品。下面是我整理的《建黨偉業》 觀後感 500字6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觀後感相關內容推薦↓↓↓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5篇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觀後感5篇
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800字5篇
關於《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5篇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1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講述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夜這段時間內的 歷史 故事 與風雲人物。民國六年,朝廷腐敗,大臣無能,敵奴趁機騷擾,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光復會的同志們好不容易才保下了這片江山,但一個七歲皇帝如何掌握這大權?只好托任給袁世凱。
袁世凱嘴巴上雖說要使中國富強,但卻是個糊塗官,給日本人咋呼幾下就簽下了密21條並更改國體。北京大學的同學們坐不住了,組織起來抗義。孫文和蔡鍔也商義要出師討袁,很快袁世凱就在討伐聲中死去了。之後又隨著張勛復辟的失敗,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可奸臣賊子趁國家無人可用之時出賣我國的山東。青年們忍無可忍,全國爆發了五四運動。
經歷了眾多波折後,中國進步青年終於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才適合中國國情。1921年3月,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彼此來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無產階級的政黨。1921年7月23日,一艘小小遊船上的十幾個年輕人,在碧波盪漾的嘉興南湖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神州大地有了一群引路人,中華民族有了堅韌挺拔的鐵骨脊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斗爭,最終終於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勞動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中國共產黨已走過了x年的歲月。我們不會忘記那些把牢底坐穿的先驅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共產黨員、那些為新中國建設而奉獻了青春和熱血的共產黨員。
如今,全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就連我們海門這樣一個普通的縣市也已達到了小康水平。奧運會、世博會等的成功舉辦,提升了中國在世界的形象,中國在國際重大問題上越來越有發言權。中國科技突飛猛進,x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的發射被人視為中國在國際間崛起的又一象徵。
作為一個21世紀的小學生,我倍感自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從小立下遠大志向,長大後報效偉大的祖國!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2
看了《建黨偉業》,我覺得這部影片拍的很好,具有很深刻的 教育 意義。影片真實地還原和再現了歷史,讓我們彷彿置身於當年的歷史風雲變幻之中,受到感染和感動。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x年前的舊中國,風雨飄搖,瘡痍滿目;國運垂危,民生多艱;山河搖搖欲碎,人民慘遭塗炭。在那風雨如磐的日子裡,鴉片戰爭的硝煙、列強瓜分的國恥、民不聊生的慘景……不是我們今天這一代青年人所能想像的。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是甜。影片為我們重現了歷史,讓我們知道了當年的深重苦難,知道了今天的勝利和幸福是多麼來之不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173位明星傾情演繹了x年前那波瀾壯闊、歷史意義極其深遠的一幕幕。我被北大「新 文化 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多少志士仁人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而艱難探索,多少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看完電影,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翻開了黨史。作為年青一代,我們需要重新走進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激勵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標,尋找自己的青春動力。真的很感激這部電影,它讓我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們對那一段歷史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更值得一談的是,這部電影讓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的和直觀的了解。每一個歷史人物都被演員們鮮活形象地演繹了出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著我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澎湃在我的胸中。南湖上的紅船劃出了東方的黎明,庄嚴悲壯的國際歌唱出了中國的希望。當代表來自全國的50名黨員的12位黨代表結束了共產黨的第一次會議,站起身來,准備奔向斗爭的各個戰場的時候,我才真正理解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壯大的歷史,就是一部一代代人前仆後繼、英勇斗爭的歷史。我們要萬分珍惜今天的勝利成果,繼續努力下去,完成先輩們未竟的事業。
我是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著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聖歷史使命。我要牢記黨的教導和人民的希望,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時時鞭策自己,扎實做好本職工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3
《建黨偉業》發自內心地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特別特別鍾情於這部影片。這是我看過最多次的一部電影,並且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想起它,並有再重頭看一遍的慾望。盡管沒一次我是從頭到尾看完的。然而,每一次的觀看,都能令我心頭感到震動。
今天,我多次在觀影過程中酸澀了眼眶。尤其是五四運動爆發的那一段。
與我在抗日劇中偏愛《雪豹》出於同樣的原因——抗日的主人公是學生、是年輕人。
來自青年學生的革命片段往往最令我動容:我是那麼羨慕那般熱血沸騰的他們。我嚮往著那樣的生活:也許我會是擁擠的人潮中不起眼的一個即使在暴動中死去也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可至少那般轟轟烈烈地活過,轟轟烈烈地赴死。
如今,入目大多是麻木茫然的學生——懷揣目標的我,也常常覺得自己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偶爾有幾個志向特別偉大的,也不過高至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是幾日前宣講的老師所說:「我們現在不會有大學生像周總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當然,國家現在也不需要你們這么做。」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所以我說,我羨慕他們。羨慕他們的熱血,羨慕他們有可以為之燃燒、為之肝腦塗地的東西。更羨慕他們的崇高理想之上,不為自己,而是更大、更廣的世界。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4
今天觀看了《建黨偉業》,覺得還不錯,除了演員陣容非常強大之外,有些地方真的非常感人。在這里, 說說 我個人的感想。
此片吸引我的是劇本本身來源於真實的歷史記錄,其次就是178名來自兩岸三地,國內外眾多一線的明星們的加盟。
影片講述從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彷彿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話:「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當然,作為一個中國人,對這段的歷史不可能不了解,但是看了片子之後,通過電影手法刻畫的人物讓我對此段歷史又有了一些不同的認識。大家都知道的"歷史"。但是影片既沒有故意歌頌什麼,也沒有故意詆毀什麼。
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它是由無數共產黨用鮮血換來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靠的就是黨。讓我們張開翅膀,向廣闊天空飛去,為未來打拚,為祖國爭光!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5
最近,我看了《建黨偉業》這部電影,心中充滿了驕傲與自豪。
《建黨偉業》從孫中山第一次領導的成功起義——武昌起義說起,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在動盪與變革的歷史時期中逐漸孕育的過程。1911年冬天,孫中山從海外歸來並在1月1日設立「中華民國」,擔任臨時大總統。可是,好景不長,袁世凱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皇室中的威信,又從孫中山手中奪取了大元帥的身份,不僅如此,他還准備恢復封建帝制。工農群眾大怒,雖他們努力工作,但沒有收入,都被軍閥剝削掉了!所以他們停止了工作,學生罷課,工人罷工,整個中國的老百姓忍無可忍,他們要把腐敗無能的政府推翻!在這種情形下,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志士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只有建立自己的布爾什維克,團結工農大眾,才能拯救危難中的國家。幾經努力,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遊船上正式成立了。她領導著全國4億人民群眾,與反動派作斗爭,最終贏得了勝利。
中國共產黨,一個響亮的名字。她,一心為人民群眾著想;她,在危難關頭勇往直前;她,與敵頑強抗爭。看到這紅得似火的黨旗在空中飄揚,看著那熠熠生輝的黨徽在陽光下閃爍,看著新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的心中湧起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這不都是中國共產黨鑄就的偉業嗎?我的眼眶漸漸濕潤了:共產黨母親,我們不能辜負您對我們的一片殷切希望,我要用實際行動來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報效祖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紅色歌曲,我情不自禁地贊頌道:「黨啊,母親,謝謝您!」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6
最近有一部電影讓我特別的感興趣,前前後後看了四遍,它就是《建黨偉業》,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x周年特別拍攝的一部影片。
影片講述的是從清朝滅亡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這段歷史,它讓我很清楚地了解了中國國體是如何從封建帝制轉型到了現在的民主共和制。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人有:孫文、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因為他們的出現拯救了中國、改變了歷史,成就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給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一場 辯論 賽,以陳獨秀、胡適和李大釗為首的一方,堅持認為文化應跟著時代發展的前行而革新;而以辜鴻銘為主的一方則認為舊文化無錯,我們應該尊重中華五千年的 傳統文化 。從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新舊兩種文化在革新時期激烈的對峙與沖突。
還 有一個片段讓我看後久久不能平靜,那就是中國在巴黎和談上失敗,充分驗證了「弱國無外交」的說法,也真實地表現了中國當時在世界上是沒有任何發言權和地位的,是不被各國列強所重視的。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些愛國志士的失落,我能深深地理解他們當時的那種愛國熱情和對不平等對待的委屈和憤懣。
同時通過這部影片,也讓我對我們國家現在的強大感到由衷地自豪,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改變了很多,經濟強大了、國家富強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富足了,就連外國人也對中國越來越刮目相看。我們應該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6篇相關 文章 :
★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範文
★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4篇
★ 建黨偉業的觀後感500字左右
★ 建黨偉業觀後感範文5篇
★ 《建黨偉業》500字讀後感小學作文
★ 建黨偉業觀後感範文500字
★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心得體會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