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網上高清電影資源是從哪裡來的
首先,糾正你的錯誤先,,目前是沒有1024*780P的,只有1024*720P
現在網路上發行的高清版主要是幾種來源:
第一,藍光和HD-DVD碟,有1080P逐行掃描,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真正意義上的全高清(1920×1080),還有一種1080i隔行全高清。
第二,就是通過錄制高清電視信號取得
第三就是個人高清發燒友通過自己用高清攝像機拍攝出來的,現在數碼店有很多高清的攝像設備賣的。
知道高清聯盟論壇么,很有名的高清發燒友論壇,他們喜歡在上面發布很多高清電影,視頻。目前迅雷等很多網上的高清電影資源一般都是影視交流論壇製作供會員交流使用的。
目前好像沒有什麼軟體能把DVD還原成1080P的,如果有,成本也很高,商家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膠片的解析度還是很高的,只要你的膠片質量好。
❷ 影視文化常識
1. 影視文字常識
影視文字常識 1.電影基本常識有哪些
電影,也稱映畫。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藝術。是一門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極強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
電影是一門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以及還音)在銀幕上造成活動影像(以及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技術。
電影時一種綜合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世界裡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影,也有很多種電影的分類方法。
1889年電影是由愛迪生發明的。用強燈光把拍攝的形象連續放映在銀幕上,看起來像實在活動的形象。
從有聲電影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科技的時行中羨代。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美國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G——所有觀眾可看片;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PG——一般觀眾可看;英國U——內容正派片;A——一般觀眾可看片;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電影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2.戲劇影視文學常識該看什麼書
最佳答案培沖戲劇影視文學和編導高考的內容都是一樣的 。
如果是編導高考的話,最基礎的東西就是文藝常識和影視評論。了解和掌握影視語言。
影視高考方面主要就是考文藝常識、影視作品分析、面試和編講故事等 。面試中有文藝特長方面的 。
就業范圍方面可在各級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和文化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編導、藝術攝影、音響設計、音響導演、撰稿、編劇、製作、社教及文藝類節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也可在平面媒體擔任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等。准確地說是個技術性比較強的專業,就是上機實踐之類的東西比較多,而且要求你的文化功底厚,編故事的能力要強,由於這個專業是幕後的,所以你的性格影響不大。
就業方向么,一般就是電視台啊,廣播電台啊,這樣的地方。電視節目製作呢,和編導差不到哪兒去,但是比編導要輕松一點,對性格什麼的也沒要求,因為它也是幕後的工作。
總的來說吧,技能方面你不要擔心,以後找工作吃碗飯肯定沒問題,但是這兩個專業都要跟著工作組到處跑,挺累的。如果想自己開個工作室或者影視公司的話,你個人的獨立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現在很多高考生想要考編導專業,有的學生會問到上輔導班的問題。個人認為輔導可以上也可以不上,決定上還是不上在於你個人的綜合素質了。
如果你上個好的輔導班還好,萬一上的輔導班很差,建議你最好找幾本正規的正版的書看看,中國編導網有這方面的輔導書和光張藝謀的盤。如果上輔導班,建議也不要太長時間,最多去學一個月。
其實如果輔導班負責認真教的話,兩個星期也行。甚至你聽花幾個小時認真的聽一個講座你就把所以的東西都了解了。
老師只是給你一個大綱或者說一個方向,關鍵還是自己努力,努力去背文藝常識,這些都是最基礎的東西,還有影評方面,我也知道高三的學習挺檔拍緊張,但也一定能抽出一點是時間去看電影。到音像店買個電影光碟,兩塊錢,回家做完作業就好好看看。
然後根據輔導書中理論來分析這部電影,寫影評方面的輔導書有《影視作品分析》,山東一個輔導班的老師編的,你把這本書看了,就相當於這個老師給你輔導了幾個小時,所以大家應該明白這個道理。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好老師對話,看一本好的輔導書就是得到了一位好老師的輔導。
有學生問看什麼電影,看哪些電影?看大陸的電影,編導網有整理的全國各大高校歷年考試中所考到的電影,從那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大陸電影,尤其是第五代導演的。學編導的學生應該有一個政治意思。
意思就是那些被廣電總局封殺的或者封殺過的導演的電影不看也罷。反正也考不到。
我們是為了考試。所以就得世俗點。
就看主旋律的電影,關於母愛的,關於時光的,關於中國歷史發展的等。陳凱歌的、張藝謀的。
編導高考一般不考動作片,但也有例外,2007年天津師范考到過周星馳的《功夫》。所以學校中考的最多的是文藝片,而且是近兩年的。
累了,先說這么多。 7。
3.影視基礎
廣播影視製作包含的內容很多,如果你對影視不勝了解,那麼先不用去學習技術,首先是需要解決你的意識問題。
影視後期是指:拍攝結束後的影視製作工作。包括:輸入素材、三維動畫、二維動畫、特效合成、色彩校正、非線編輯、音樂、配音、輸出成品等。
看了你說的這些班,估計就是非線編輯、特效合成這些方面的開始的部分。學習非線編輯需要掌握:影視編導的畫面剪輯方面的能力,了解影視的基礎知識,了解你的素材來源狀況,能合理的運用各種素材來講述故事。
然後才是軟體的使用,各種軟體都大同小異,基本上1月可以熟練掌握。當然,如果是僅僅會軟體,你就是一個工人,每個月1000元的工資而已。
如果你會做編導(導演給你東西,你可以獨立操作編輯出來,然他們最後來審閱),那你就可以掙錢了。在香港DD的剪輯師,剪輯一個廣告的收費為10萬。
在廣州,剪輯一個廣告的收費為5000以上。如果學習合成技術,那你得具備美術知識,在色彩、構圖方面必須優秀,同時具備影視視覺藝術的具備能力,這樣你的合成才能出效果。
當然,這樣的能力也會提升你的身價。就像上面說的那樣,剪輯一個廣告不僅僅是組合畫面,還有處理畫面的問題,所以才能剪輯一個廣告掙上千元了。
建議: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電視劇剪輯、節目製作、廣告編輯?),然後惡補相關的知識,大量觀看相關的影片,臨摹大量的片段,最後去學習,學習的目的就是交流,補充自己沒有注意的。
4.編導的文學常識
第一部分 考試環節及科目 一、考試環節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術科考試由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組成,滿分300分,其中筆試滿分160分,面試滿分140分。
二、考試科目 1、筆試(滿分160分) ①科目一:綜合知識及命題寫作(綜合知識30分,命題寫作50分,共80分) ②科目二:影視作品分析(80分) 2、面試(滿分140分) ①科目一:命題演講、命題講故事或根據材料編故事(70分) ②科目二:回答考官提問(30分) ③科目三:自我介紹(10分) ④科目四:特長展示(聲樂、器樂、舞蹈、曲藝等,30分)第二部分 《綜合知識及命題寫作》考試大綱 一、綜合知識部分 (一)考核目標 具備一定的文學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常識和素養,是今後學習和將來從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必不可少的基礎和條件。因此,設立綜合知識考試科目,旨在達到以下考核目標: 1.考查考生對中學語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後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所應具備的戲劇、戲曲、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常識。 3.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後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所應具備的廣播電影電視基本常識。
(二)考試形式 1.閉卷集中考試,滿分30分。 2.與命題寫作合卷考試,時間共90分鍾。
3.考試題型為選擇題、名詞解釋題和簡答題。 (三)考試要求 1.對基本知識識記准確,對基本概念理解正確。
2.文字通順,表述准確。 3.卷面整潔。
(四)考核知識點 1.文學常識: (1)《詩經》中的民歌代表作與中國文學的現實主義源頭 (2)屈原、《楚辭》與中國文學的浪漫主義源頭 (3)《左傳》與編年體史書 (4)司馬遷、《史記》與紀傳體史書 (5)「三曹七子」 (6)「唐詩宋詞」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8)「三言二拍」 (9)中國章回小說與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 (10)魯迅小說和雜文的主要成就 (11)郭沫若的詩歌和歷史劇作品 (12)茅盾、巴金的長篇小說 (13)老舍的長篇小說和戲劇作品 (14)曹禺的戲劇作品 (15)沈從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說和田漢的戲劇創作 (16)「茅盾文學獎」 (17)古希臘的神話、史詩和戲劇 (18)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9)巴爾扎克和他的《人間喜劇》 (20)普希金和他的詩歌創作 (21)托爾斯泰和他的長篇小說 (22)高爾基和他的文學成就 (23)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說 (24) *** 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5)泰戈爾和他的文學成就 (26)文學體裁的「三分法」與「四分法」 2.藝術常識: (1)世界三大古老戲劇 (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3)南戲與崑曲及其重要劇作 (4)中國古典四大名劇及其藝術成就 (5)李漁及其戲劇理論 (6)四大徽班與京劇的形成、京劇的「四功五法」、京劇的行當、京劇四大名旦及京劇藝術的三大美學特徵 (7)重要的地方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品 (8)戲劇的種類,如悲劇、喜劇、悲喜劇等 (9)戲劇性 (10)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及其代表作品 (11)莎士比亞和他的四大悲劇作品 (12)三一律 (13)歐洲現代戲劇之父及其四大社會問題劇 (14)契柯夫及其戲劇代表作品 (15)世界三大戲劇體系 (16)象徵主義戲劇、表現主義戲劇、存在主義戲劇與荒誕派戲劇及其代表劇作家和他們的重要戲劇作品 (17)美國現代戲劇之父及其戲劇代表作 (18)民族樂器的基本分類及西洋樂器的基本分類 (19)器樂演奏形式的分類 (20)聲樂的分類和演唱形式的分類 (21)古典音樂 (22)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肖邦、威爾地、約翰·施特勞斯、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23)音樂的體裁,如交響樂、搖滾樂、爵士樂等 (24)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 (25)聶耳、冼星海、陳鋼、賀綠汀、華彥鈞、雷振邦、王洛賓等作曲家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 (26)電影音樂 (27)民間舞蹈 (28)現代舞 (29)芭蕾舞劇 (30)「文房四寶」與「書法五體」 (31)中國繪畫的三大題材 (32)顧愷之、閻立本、吳道子、顧閎中、張擇端、齊白石、徐悲鴻、黃永玉等畫家及。
5.影視編導專業的一些基礎知識,我想要的是基本的、學習這門課必須
1.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有一本基礎知識,你搜下,這個好多學校的基礎題都在上面,很好
影視專業基礎知識(藝術類高考系列叢書),9787811277067,李振營 李慧欣,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振營 李…, 來源: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瀏覽數:35 【書名】影視專業基礎知識(藝術類高考系列叢書)
【叢書名】藝術類高考系列叢書
【作者】李振營 李慧欣
【ISBN】9787811277067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定價】25.00
【出版年月】2009-10
【內容簡介】《影視專業基礎知識》知識量大,涵蓋面廣,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導演、攝影、戲劇影視文學、藝術管理等影視藝術專業的考生都可以使用。同時,專業內容結合真題詳解,在診斷學生通病的基礎上進行理論講解,實用性強。
【作者簡介】
【目錄】第一章 視聽語言第一節 鏡頭與畫面一、鏡頭與畫面二、畫面與畫幅第二節 畫面語言一、畫面構圖二、畫面色彩三、畫面景別四、畫面光線第三節 鏡頭語言一、鏡頭的分類二、蒙太奇理論與長鏡頭理論第四節 剪輯語言一、剪輯的概念二、剪輯的步驟三、剪輯的規律五、鏡頭的組接方法六、聲音的剪輯形式第五節 段落轉場一、段落轉場的概念二、段落劃分的依據三、段落轉場的方法第六節 影視時空一、影視時間二、影視空間第七節 影視敘事結構一、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二、電影的敘事結構第八節 影視聲音一、人聲二、音樂三、音響四、聲畫關系第二章 電影基礎知識第一節 電影的產生與發展一、電影的產生二、電影藝術的形成三、電影的發展第二節 電影的類型一、按表現題材分類二、按拍攝手法與表現形式分類第三節 中國大陸電影一、按年代劃分二、按代際劃分三、電影獎項設置四、中國大陸電影的「第一」第四節 香港、台灣地區電影一、香港地區電影二、台灣地區電影第五節 世界電影一、電影流派二、著名導演三、電影獎項設置第三章 電視基礎知識第一節 電視概述一、電視的產生與發展二、電視傳播三、電視語言第二節 電視節目一、電視節目的分類二、電視節目的構成第三節 電視節目製作一、電視節目製作的人員構成二、電視節目製作的體系構成第四節 電視編導一、電視編導的概念二、電視編導的任務附錄 影視專業術語電影類影視工種類影視技術類參考資料後記……
2.《影視編導專業考前輔導教程》+《影視作品分析》《文藝常識》+《廣播影視高考強化訓練--面試技巧》+《20天突破影視高考》+《影視高考輔導叢書--編導》+《胡考必勝--影視高考速成攻略》+《編導歷年真題解析》。
我覺得在影視分析的前期寫作時,可以可以多看看網上的一些評論文字(請注意:不要照搬照抄,更不要養成依賴心態),網上許多評論可取的地方是能夠讓你更好的了解主題。而網上評論文字的格式與我們考試說要求的內容不符合。我們考試時是要求的影視分析並非影評。
二、在影評寫作前期和中期可以重點體會、感悟影片並形成自己獨特的影視分析風格和特色。其實是有模式可循的。(1)可以少量闡述影片主題和情節(2)重點分析影片藝術特色,比如說畫面(攝影、光線、構圖等等)、聲音、色彩等。在其中一定需要注意的是,影視分析不是讀後感,應該少加一點個人對影片的感受。因為作為一名編導學生,需要你站在導演角度來分析此布影片。
三、影評與寫作能力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大家在寫作上一定要加強。
四、編導影視分析的方向大多並主流成為紀錄片的分析,記錄片大多沒有一定的故事性,不過其實只有有一定的思路和長期形成的風格和模式還是比較好寫,大家可以重點看點記錄片。如中央電視台《見證》(時間的重量)、《探索發現》和其他記錄片。
自學主要是自己會心裡沒底,因為找不到方向,更無法得到好的資源。所以建議可以適當參加補習班。影視分析是筆試,寫作能力是長時間鍛煉成了。
在命題編講故事(多搜集一些比較好的故事例子,和了解故事創作和編講的原則,比如矛盾和懸念)和廣告創意(最主要的是有點子)
影視分析自己多看。
在報考學校的時候(校考)多了解,可以多報,多鍛煉。
希望可以幫到你!!!
6.(1)文藝常識
①文學、藝術的分類
古代文學中
文章分:史體文、諸子文、駢文、古文、小品文
戲曲分:諸宮調、北曲雜劇、散曲、南曲戲文、傳奇
小說分:志怪、志人、傳奇、筆記小說、變文、話本、擬話本、章回小說
現當代文學主要分以下四大類
一、小說
根據篇幅的長短,小說分為長篇、短篇和中篇。
按照內容的不同,小說可分為言情小說、歷史小說、科幻小說、武俠小說、譴責小說、心理小說等。
按照體例格式,則可分為書信體小說、日記小說、章回體小說、系列小說等。
二、散文
有敘事、記人、狀物、寫景
散文之分根據內容和表達方法的不同,散文可分為敘事、抒情、議論三類
三、戲劇
從戲劇的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一般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和戲曲答案補充
四、詩歌
文字、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皆屬藝術。
藝術種類
藝術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藝術分為以下一些類型: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藝術可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美術是一種空間藝術。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藝術可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藝術。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藝術可分為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藝術可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關於「藝術」與「美術」的含義和適用范圍,在東西方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它們的概念和使用它們。
一般來說,根據表現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藝術可分為:
表演藝術(音樂、舞蹈等)
視覺藝術(繪畫、攝影等)
造型藝術(雕塑、建築藝術等)
視聽藝術(電影,電視等)
語言藝術(文學等)
綜合藝術(戲劇、歌劇等)
比較新的分法,則根據時空性質將藝術分為:
時間藝術
空間藝術
綜合藝術。
電腦藝術
電腦藝術是指以電腦科技為基礎的,藝術與電腦技術相結合的,一種嶄新的藝術創作手段。
凡是一切與電腦有關的藝術創作~也可以叫CG,CG包括二維、三維的,靜止畫、動畫(movie),從自由創作、服裝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規劃設計、工業設計、電視廣告(CM)到網頁設計,可謂包羅萬象。
藝術專業分類
美術(繪畫、設計、雕塑、建築)、音樂(聲樂、器樂、舞蹈)、播音主持、表演、戲劇、等都是屬於藝術類的,藝術類形態有很多很多。主要分為靜態藝術和動態藝術兩大類別
7.常用的影視編輯基礎術語有哪些
合並、分割、剪輯、粘貼、轉場。
1.Clip(剪輯) 一部電影的原始素材。它可以是一段電影、一幅靜止圖像或者一個聲音文件。
Adobe Premiere中,一個剪輯是一個指向硬碟文件的指針。 2.Frame(幀) 電視、影像和數字電影中的基本信息單元。
在北美,標准剪輯以每秒30幀(frames per second,fps)的速度播放。 3.Time Base(時基) 在北美,時基等於每秒30幀(fps);因此,一個一秒長的剪輯就包括30幀. 4.Hours:Minutes :Seconds :Frames(時:分:秒:幀) 以Hours:Minutes: Seconds : Frames來描述剪輯持續時間的 SMPTE(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電影與電視工程師協會)時間代碼標准。
若時基設定為每秒30幀,則持續時間為0 :00 :06 :51 :15的剪輯表示它將播放6分51.5秒。 5.QuickTime Apple公司開發的一種系統軟體擴展,可在Macintosh和 Windows應用程序中綜合聲音、影像以及動畫。
QuickTime電影是一種在個人計算機上播放的數字化電影。 6.Microsoft Video for Windows Microsoft公司開發的一種影像格式,可在Windows應用程序中綜合聲音、影像以及動畫。
AVI電影是一種在個人計算機上播放的數字化電影。 7.Capture(獲取) 將模擬原始素材(影像或聲音)數字化並通過使用 Adobe Premiere Movie Capture或Audio Capture命令直接把圖像或聲音錄入PC機的過程。
影像和聲音可實時獲取(電影以正常速度播放)或非實時獲取(電影以慢速播放)。 8.pression(壓縮) 用於重組或刪除數據以減小剪輯文件尺寸的特殊(硬體或軟體)方法。
如需要壓縮影像,可在第一次獲取到計算機時進行或者在Adobe Premiere中編譯時再壓縮電影。
❸ 電影小知識1:現實主義和形式主義
即便電影早已成為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其本質上仍屬於一種藝術形式,既然是藝術,其自然有流派之分。
早在19世紀末,電影已朝兩個方向發展,即 現實主義 和 形式主義。
長久以來,坊間都把盧米埃爾兄弟和梅里愛分別稱贊為電影寫實傳統和形式傳統的始祖。
19世紀90年代中葉,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就用短片記錄每日發生的事,藉以娛樂觀眾。諸如《火車進站》等影片會使觀眾著迷,主要是因為這些影片捕捉了事件流動、自然的影像,宛如隨處可見的真實生活。
約莫同一個時期,著名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也拍了一連串強調純屬想像的奇幻影片,諸如《月球旅行記》等電影,都典型地混合著幻想式的敘事和奇巧的攝影。
要注意的是,「現實主義」和「形式主義」只是概括而非絕對的名詞。當規劃某些極度傾向這兩種風格的電影時,才會主要提及這兩個名詞,但風格如此清楚的電影並不常見,換句話說,很少有電影是絕對的形式主義或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
早在1910年,俄國偉大的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就說過:「這種轉動著手輪的機器,會造成我們生活的革命,它直接攻擊老式文學藝術,其變換迅速的場景、交融的情感和經驗,比起我們熟悉的、沉重的、早已枯澀的文學強得多,它更接近人生。」彼時他早已深知這種新藝術形式將超越19世紀現實文學的光輝成就。
評論家和理論家都稱揚電影是所有藝術中最寫實的,因為它能捕捉經驗中真正擬真的聲音和影像。
比如2003年的美國電影《怒海爭鋒:極地征伐》,對於電影中所製造的拿破崙海戰的驚濤駭浪,劇場導演只能用象徵的方法打風格化的燈光和做音效來形容風暴,小說家使用文字,畫家則在平板的畫布上用畫筆和顏料發揮。但電影導演卻能將攝影機投入駭人的經歷中,使人如親臨其境。觀眾可以不用真正陷入危險卻體驗到其刺激。
「現實主義」和「現實」並不屬於同樣的含義。現實主義是一種特別的電影「風格」,而「現實」則是所有電影(不管是寫實還是表現)的原始素材。基本上導演在現實世界中尋找素材,但他們如何處理這些素材——如何設計及經營——才是決定他們風格的重點。
大致來說,寫實的電影企圖盡量以不扭曲的方式再復制現實的表象,在拍攝事物時,電影工作者想要表達與生活本身相似的豐富細節。但無論現實主義或形式主義的電影導演,都必須選擇(強調)混亂現實中的細節,而現實主義電影中,這個「選擇」的因素較不明顯。
簡言之,現實主義者較想保持一種幻覺,即他電影中的世界是未經操縱而較客觀的反映了真實世界。另一方面,形式主義者卻絲毫不做這種處理,他會故意使素材影響扭曲或風格化,使大家明白其影響並非真的事件或事物,他也會故意扭曲其他細節的時空脈絡,使其「世界」與真正可見的物質世界大不相同。
現實主義的風格大致來說並不醒目。其藝術家在面對素材時,寧願抹殺自己,較關心電影顯現了什麼,而非如何操縱這些素材。體現在攝影機上的運用是相當保留的,它基本上是被當成記錄的工具,盡可能不做「評論」地復製表面可見的事物。某些現實主義者的目的常是粗糙的視覺風格,在形式上並不求完美。其最高准則是簡單、自然、直接。
不過並不是說現實主義電影缺乏藝術性,因為最好的現實主義藝術擅長的便是隱藏其藝術手段。
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的電影風格就花哨許多。導演所關切的是如何表達他對事物主觀和個人的看法。形式主義者通常是表現主義者,形式主義的自我表現至少和本身一樣重要,其內在的精神面、心理的現實,都可經由扭曲外在現實世界的表面達成。攝影機被用來評論事物,是強調本質意義而非外在現實的方法。形式主義的電影有相當程度的操縱和對「現實」風格化的處理。
形式主義電影中,導演的個人標志通常非常明顯,操縱敘事元素與風格化視覺元素都流露刻意的痕跡。故事基本上是導演個人情感的抒發,對客觀現實的忠誠一般而言不是導演的考慮。藝術上高度風格化的影片類型如歌舞片、科幻片等,都是形式主義的電影。影片充滿高度象徵性的元素,情感均借形式傳達,大部分電影風格大師都是形式主義的信徒。
比如1934年美國電影《美女》,影片中導演雷·恩賴特用奇特的鳥瞰鏡頭,把美麗的女孩以整齊劃一的排列,成為半抽象的視覺單位,宛如萬花筒般使觀眾著迷。電影中的編舞創造了人工化的、脫離現實世界的形式,當時遭受過經濟大恐慌的觀眾無不潛入電影院想逃避現實生活,他們寧可要幻夢和沉醉也不願面對真實生活的困境。
古典主義--
大部分現實主義者認為「內容」比「形式」和技巧重要。題材本身永遠是最重要的,任何分散對內容注意力的方法都值得懷疑。因此現實主義電影的極端便是紀錄片,強調人與物的真實攝像,而形式主義電影則強調技巧與形式,其極端是先鋒派影片,比如1961年的美國先鋒短片《誘惑》,主題常以抽象形式出現,並強調形式之美,其純粹的形式(非具象的色彩、線條和形狀等)構成了唯一內容。
但我們日常所接觸的大部分劇情片都居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稱之為 古典主義 電影。
在古典電影中,「形式」和「內容」這兩個詞不是那麼壁壘分明。許多時候,這些名詞意思差不多,只是強調的程度不同而已。一個鏡頭的形式——即一個題材如何被拍攝下來——即是其真正的內容,不一定與現實中該題材給人的印象相同。
古典敘事電影通常避免極端的寫實或形式主義風格,而比較傾向於帶有一些表現風格,但影像的表面仍採取十分具可信度的處理手法。這類影片通常拍得不難看,但很少吸引觀眾注意到影像的風格。畫面的取捨是由它們與故事或人物之間的關系來定,很少是因為寫實的慾望或形式上美感的需要而來。
古典敘事電影向來以故事本身為重,敘事線很少逃離主題,強調故事的娛樂價值,因此經常屈從於類型的慣例,人物通常由明星扮演,角色性格也會被調整成個人魅力的展覽場。
一般而言人物是古典敘事電影至高無上的元素,劇中人物常會被塑造為獨具魅力,觀眾在觀賞這樣的影片時,會不自覺地去認同或反對這些角色的價值觀與目標。
--總結來說,形式和內容最好是相輔相成地使用。在觀看一部電影時,將藝術的某些部分孤立來看是有用的,我們如果能了解電影媒體組成的基本要素——其不同的系統——我們最終能了解電影的內容、形式和其他的藝術其實是一模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