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光輝歲月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顫歲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下面是光輝歲月電影觀後感,請參考!
很絕胡早以前曾經看過這樣一段文字,曼德拉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我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仍然還在獄中!」由此記住了這個名字——曼德拉。曾經我年輕時代最喜愛的一首歌《光輝歲月》,是黃家駒寫給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激人奮進的旋律表達了歌者的景仰之情。後查閱資料,曼德拉的簡歷及一系列世界級殊榮讓人極為震撼:一位傳奇式的黑人領袖,在監獄中度過了27個春秋,終獲自由後,經民選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領導人民打破了南非種族隔離的堅冰,使南非成為一個白人和黑人共同擁有的民主國家。奧視他為「個人心目中的英雄」,曼德拉曾獲過諾貝爾和平獎,五度榮登《時代周刊》封面人物,被評為「這個世界上最接近聖人的人」, 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自2010年起,將每年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為1918年7月18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以表彰他為和平與自由做出的貢獻。一個代表最廣泛國際社會的組織將一名在世政治人物的生日定為國際性紀念日,這在世界史上少有前例。
一個稱自己「沒有敵人」的人,一個能打破由來已久種族隔離堅冰的人,一個讓全世界各個層面的人們感動的人,一個受全世界人們景仰的人,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他成就這些?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翻開《曼德拉傳》去尋找答案。答案是——寬容的力量。
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大酋長家庭,是家中長子並被指定為繼承人,口含金鑰匙來到人間的他,有著廣闊的個人前景,但他「決不願以酋長身份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他自願走一條解放之路,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被白人統治者關在荒涼的大西洋羅本島上達27年之久。獄中二十七年,曼德拉經歷了苦難的磨練,他的心沒有更加冷酷僵硬,反而更加溫和柔軟。經過茄宏睜深刻的思考他對自己的信仰有更深的反思。二十七年,曼德拉失去了肉身的自由,卻獲得了心靈真正的解放。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寬恕和仁愛,而拒絕荼毒與仇恨。他說「在那漫長而孤獨的(被囚)歲月中,我對自己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對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獲得自由的渴望」。1990年2月南非政府迫於國際政治壓力,釋放曼德拉。獲釋後的曼德拉,以他的智慧和寬容放棄 了當時一度甚囂塵上的暴力推翻白人政權的計劃,致力於以和平方式結束種族隔離政策,並積極推動建立新南非民主政權。1994年5月,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大選結果揭曉後,曼德拉成為南非史上首位黑人總統。
曼德拉在他長達27年漫長的牢獄生涯中,他以人類的慈愛面對他遇到的一切不同的人,包括折磨與虐待他的那些看守、警察與監獄管理人員。他說:「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一樣需要獲得解放,奪走別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見和短視的鐵柵囚禁著」。認為他們做出這樣非人道的行為,他們也是一種思想文化的受害者,因為他
們被偏見與歧視及短見的鐵柵囚禁著。因此,曼德拉在牢獄里的27年時間里,用同情、理解的心胸對待殘酷迫害過他的人。曼德拉最令人景仰的地方,是他對過去曾經迫害過他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寬容。二十七年漫長的牢獄給他的身心帶來嚴重的傷害,白人看守即使在他高齡時,也依然像對待一般的年輕犯人一樣虐待他。以常人之心推測,曼德拉肯定會有仇必報的。可是,曼德拉沒有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他沒有向過去的仇敵和曾經逼迫他的人報復。他在1991年出獄當選總統以後,在就職典禮上,專門邀請了當初看守他的三名羅本島監獄前獄方人員到場。典禮進行時,他請這三名看守起身,向世界各國的來賓介紹他們。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恭恭敬敬向三個看守致敬,令全世界為之震撼和動容。那一刻全世界人們知道,告別仇恨的最佳方式是寬恕。
耳旁彷彿又響起他的發人深省的話語:「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在獄中」。這是多麼智慧的選擇,多麼博大的胸懷。抗爭容易,仇恨也不難,難得的是,在經歷過壓迫、不公、甚至傷害之後,卻能夠放下仇恨,寬恕別人。
明白了正是這寬容的力量,使得曼德拉成為沒有敵人的人,仁者無敵,擁有一顆仁愛的寬容之心,仇恨的種子就不會發芽,種族對抗的堅冰才會被打破,「彩虹的國度「才會被建立。正如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所說,他用他的寬容,改變的他祖國的制度,也改變了世界的面貌。這就是寬容的力量!一種讓人想要流淚的`力量!也許,武力
能夠讓一個人的肉體完全屈服,然而寬容卻能征服一切心靈!
「在那漫長而孤獨的歲月中,我對自己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對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獲得自由的渴望。」這是怎樣的一種的人類溫暖情懷!黑暗沒能讓他沉淪,苦難也沒有讓他選擇仇恨,自己深陷圇圄卻渴望所有人包括傷害過自己的人的自由!這又是怎樣的一種博大寬廣的胸襟!燈下品讀這些看似普通卻透射出巨大力量的文字,我知道在每一個文字的背後,都是一段真實的苦難的歷史和血與淚的經歷,而在這血與淚的經歷則閃耀著無比光明強大的超脫一切的包容之光。我感受到了一種令人潸然淚下的力量。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曼德拉用他超乎想像的包容與博大,征服了所有人。也許有人會說,曼德拉是一國總統,他是偉人,所以他有這樣海納百川的包容之心。可是,誰又是生來就是偉人和總統的呢?並不是偉人才有那樣的胸懷,不是總統才有那樣的境界,而正是因為擁有那包容一切的心胸,曼德拉才會成為讓全世界景仰的偉大總統!曼德拉的包容,讓他能夠在監牢中心懷光明度過數十年,他的包容,拯救了他自己,也征服了所有人,他的人民,和他的敵人。
包容之心、寬容之力,是如同水滴石穿的柔和之力,然而這柔和之力卻可以打破世界上最硬的頑石、融化世界上最硬的堅冰、拯救陷於最深的深淵的靈魂和征服最頑固的心靈。眼前又浮現曼德拉平和安祥的微笑。這微笑讓人溫暖,給人信心。他彷彿在鼓勵我們說,別擔心,放下心中的仇怨,前面是一片美好的天地。
Ⅱ 建國大業觀後感 對中國革命的看法
《建國大業》觀後感
在沂蒙精神紅色文化進教室文化之際,我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現在回想起來,仍感慨萬千。《建國大業》再現了宏大的歷史場面,將感情刻畫得細致入微,以之作為國慶獻禮正當其時。我在盛大的視聽享受之後也偶有所感,付諸筆墨,希望可以起拋磚引玉之效。
《建國大業》這部影片,集中反映了從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這五年間的風雲變幻,展示出一副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以一百五十分鍾的膠片再現了眾多歷史重大事件,使人真實地體會到那崢嶸歲月,那熊熊戰火,那滾滾狼煙。如李公朴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後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民主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影片的重點,是國共兩黨的實力如何從勢均力敵、針鋒相對,到最後共產黨技高一籌,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讓歷史的天平終於傾向在共產黨一邊,中國的歷史從此改變了前進的方向。
共產黨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從《建國大業》一片來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這也是政治協商制度誕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牆腳,眾親叛離,諸如蔣經國、白崇禧等經世之才的一度無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看著電影,想著歷史,心中無限感慨。遐想當年歷史的種種,心中激起了年輕人澎湃的漣漪,心在起伏,隨著60國慶,我百感交集,伴著新中國成立的禮炮,回想起60年前,中國說民主政治協商,60年後,中國說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這是60年抒寫的新中國。
影片的重點放在了國共兩黨的實力變化之上,而我覺得,共產黨贏得這場戰爭,是得了民心。從影片來看,無論是從共產黨主動要求談判,還是解放軍官兵進上海,為了不擾民,都睡在街上。都反映了《建國大業》「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要基調。孟子雲:「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說的就是得天下必先得民心這一亘古不變的真理。像那秦末陳勝吳廣率領的農民起義,便是順應了民意。而《孟子•公孫丑下》中也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述。作為儒學大家,孟子認為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試想,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誰人不望著、盼著、乞求著和平呢?反觀國名黨一黨獨攬政權,各個派系紛爭內耗,使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後。而派出特務暗殺民主人士,更是大失民心,成了「橫眉冷對千夫指」。解放軍得民心,才有那小車退出來的戰役。
電影以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的飛機上拉開序幕。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群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佔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展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殺,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遭到殺害。此舉遭到了以共產黨為首的各黨派的強烈反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大白天手持白燈籠闖入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後。馮將軍義憤填膺的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足以看出當時的時局是多麼的恐怖,而馮將軍也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群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我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現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六十周年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再說說具體的表演,張國立的蔣委員長無疑是「驚艷」的,在形體有差距的情況下能夠用神情,用內心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慶齡,宋美齡兩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當不錯。再說唐國強演毛澤東淋漓盡致。
最後,更有無數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建國大業》作為祖國六十年獻禮的影片還是相當好。60年,光輝歲月彈指一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最後我想說:建國的是我們的前輩,強大的祖國是咱父輩,那接下來實現祖國真正有一個跨越騰飛的任務就由咱——新一代大學生開始承擔吧!讓我們繼承先輩們頑強的革命意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闖出新天地,發揚臨沂大學紅色文化、經典沂蒙精神,攜手共創沂蒙革命老區紅色大學。
Ⅲ 建國大業觀後感
(一。開國大典上那些發自真心的無邪歡笑,讓人想到這個國家曾經也是個有著無邪笑容的嬰兒。這部電影拍了一個國家誕生前的陣痛和血污,和充滿希望的嬰兒年代。
然後,一切都不可阻止的發生,血污和黑暗,更多的血污和更多的黑暗,電影里的馮玉祥打起燈籠,照見了穿越回去的鬼:
老蔣一字一句的說:「國民黨的腐敗已經到了骨頭里,反,是亡黨。不反,是亡國。難啊。」
腐敗,家天下,官商勾結,封建獨裁,這些鬼在中國歷史里穿行,從一個朝代穿到另一個。但本朝的鬼在電影里現了身,真是分外驚悚。
60年前的人並不怕鬼,他們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他們反對內戰,呼籲民主:「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李先生賠上了一條性命,我們要換來一個代價。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 —— 聞一多《最後的演講》
看見聞一多的慷慨激昂和理想主義,看見民主黨派的天真和理想主義,看見毛和周的謙恭下士和理想主義,看見毛澤東說:「現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完全新的基礎上召開的,它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它獲得全國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因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宣布自己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至此,你看見了這個國家的基礎,看見了它的合法性來源,看見了它從血污中攜帶理想的誕生過程,看見這個嬰兒的天真笑容,《建國大業》完成了它的使命,不能更好。記憶和遺忘的搏鬥,不能停止。
最後引用兩句話,一句是白樂天的:「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另一句是Milan Kundela:"The struggle of man against power is the struggle of memory against forgetting." (人和權力的斗爭是記憶和遺忘的斗爭。)且竄改了合在一起做個收稍也罷:
蔣公恐懼渡江日,潤之謙恭下士時。
建國大業誰猶記,腦海不存關鍵詞。 )
(二。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主題深刻,寓意豐富,至少有以下幾個:「得會議者得天下」、「開大會者事竟成」、「只要你會開的比我好、什麼都難不倒」、「不要迷戀哥,哥只是愛開會」,以及「最恨你那麼久都不來叫我開一次會,最愛你當台上傳來你的發言。最容易想起,最難忘記,最想要得到,最害怕失去,最初的陪伴,最後的需要,最遠的距離,最近的心跳」。
故事是這樣的。正如西哲薩哈夫所言,每一次戰爭都是為了開好一次會,每一次會開不好都將引發戰爭。救亡戰爭勝利後,藍營的張國立就邀請紅營的唐國強前來,商量以後怎麼開會的事情。本來,大家說好了,開大會,人人都能上台發言。但是藍營內部有反對意見,認為這樣人多嘴雜的,椅子也不夠,開會不盡興。張國立聽從了這一派的意見,自己開會,不讓紅營參加。這還得了,不開大會,只開小會,唐國強答應,人民都不答應。那些粉紅系的小營就更憤怒了,他們和藍營紅營不一樣,手裡沒有槍,唯一的人生希望就是開大會,見者有份,他們才不會被落下。唐國強太了解他們的心思了,就向他們承諾:只要你們支持我把藍營滅了,我主持會議,一定是人人有份,誰都能發言。這樣一來,粉紅系紛紛倒向紅營,建立了「開大會」統一戰線。很多學生上街,很多知識分子寫文章,譴責藍營「開小會」路線。藍營內部也有分裂,對於張國立的小會作風多有不滿,陳凱歌反在明處,王學圻和尤勇反在暗處。後來,外國兩大營的態度都變了。美帝疏遠藍營,蘇聯力挺紅營。此消彼長,紅營掌握了局勢,戰場上節節勝利,會議也越來越多。從探討辣椒和紅燒肉,到爭論隊旗和校歌,話題廣泛,氣氛熱烈。而在這一過程中,唐國強完全展示了他的天才,確切地說是開大會的天才,本來有不好意思參加的,都被他的魅力征服,統統前來鼓掌獻花。最後是經典的大團圓結尾,唐國強主持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盛大會議,從室內搬到了廣場。大會勝利,小會滅亡,人潮澎湃,舉國若狂。
會議開不好,後果很嚴重。一部電影說出這樣的道理不難,難就難在要說得有道理。韓三平做到了,他說的甚至不是道理,而是哲理。為什麼藍營實力強大,最後卻慘敗在紅營手上?影片通過一系列細節對比,非常雄辯地告訴我們,這是歷史的必然。對會議的態度不同,決定了成敗。藍營不是不開會,他們也開會,但都是壞會議,採用投票制,大家發言不踴躍,場面冷冷清清。紅營就不同了,他們採取舉手制,熱熱鬧鬧,爭先發言,這是好會議。張國立性格不好,整天沉默寡言、愁眉苦臉,喜歡談心散步,而不是開會。兒子陳坤也是這樣,愛搞私訪,開家庭小會。當然藍營不愛開會,和他們的老婆比較辣有關系,下班必須回家慰妻。電影中有一幕,張國立的老婆去美使館,門口的黑人士兵驚嘆,她真辣!紅營就大不相同了,絕大多數是單身漢,唐國強也是光棍,反正沒見他愛人出鏡。沒有辣老婆,自然毫無牽絆,可以通宵達旦地開會。他們形式也搞得非常活潑,會前有人專門抓拍,會後一定合影留念。有時候開完會還會唱K,幾個大男人喝完酒,抱在一起大唱《國際歌》,場面十分感人。和張國立相比,唐國強的性格真是太開朗了,完全是開會型的,談笑風聲,嘻嘻哈哈。他真是開會迷啊。有一次開會,蠟燭不夠,他就吹滅了,說開黑會也要開。真的就像歌里所唱的「我最愛的就是那個會議,愛到可以去死,愛到整個世界燈全熄滅,最後還要給你體貼。」 還有一次,他開會太晚,第二天醒不來,敵人的戰機來轟炸,他穿著睡衣就被擔架抬走了,可是自己的炊事員,因為他沒吃早餐,就留在廚房不肯走,被敵軍炸死了。唐國強非常悲傷,想到那次會議被敵人利用,害死了廚子,就更加堅定了「槍桿子里出會議」的信念。這也像那首歌里唱的:「我最恨的就是那個會議,恨到可以去死,恨到快把自己的全部忘記,最後還要刺青銘記。」
毫不誇張地說,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能把「會議」這個主題拍得如此深入。如果不是由一個擅長開會的人掌鏡,恐怕根本就拍不出這么多神髓。完全可以肯定,沒有人比韓三平更勝任此片導演——在官場里,他最藝術;在藝術里,他最會議。片中的演員表演也非常精彩,相對而言,港台明星遜色一些,演技有待提高,也許與他們平時缺少會議訓練有關。但我們內地演員非常出色,每一次大會小會上需要的表情、動作和語氣,他們全都演出來了。這里就不一一表揚了。但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些最精華的表演都是在不收片酬的情況下做出的,可見金錢並非動力,而是對藝術的腐蝕。所以,我建議以後拍戲最好不要給他們發片酬,如果有意見,就讓他們開會。中國的事情,只要開了會,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
Ⅳ 光輝歲月觀後感800字
一部電影成功,大家都爭功,片方說是我拍得好,宣發的會說我宣傳得好;一不好,就各個推卸責任。一部影片叫座或者不叫座在當下的國內電影市場上都很正常,如今製片方和發行方「掐架」還真是頭一遭。《光輝歲月》製片方跟負責發行的光線傳媒這一架,掐得真有些莫名其妙、不清不楚,硬生生造出一起新的羅生門事件。
電影《光輝歲月》講述的是清朝末年一群沒落英雄重拾寶刀再戰江湖的故事。由熊欣欣執導,匯聚了曾志偉、呂良偉、狄龍、莫少聰、王敏德、黃日華、徐錦江、惠英紅等三十多位在港產片輝煌時代大放異彩的影視明星。明星陣容亦算強大,但緣何在上映期間表現不佳?作為致敬華語動作經典、致敬黃金時代港片精神的誠意之作,《光輝歲月》喚起一代人的記憶,再度與心中的偶像一起俠義江湖、快意恩仇。以「英雄聚首,再戰江湖」為基石,以「喋血復仇,捍衛自由」為主線,以「生有所戀,死無所懼,以暴制暴,血債血償」為情懷,《光輝歲月》呈現的是一段熱血沸騰的英雄記憶。但英雄從何而來?光輝的歲月又是如何鑄就?《光輝歲月》沒有為你揭開這段英雄聚首、盪氣回腸的「光輝歲月」,卻給你帶來了一場羅生門的「戰爭」。
憑心而論,之前確實鮮見《光輝歲月》的新聞稿和任何話題式新聞,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國產保護的六月檔還有這樣一部港片。造成這樣的結果,發行方的宣傳工作確實沒有做到位,觀眾都不知道有這么一部片子,怎麼可能會去影院觀看?影院里放映時沒有觀眾怎麼可能會有排片,不足3%的數字也就不足為奇啦。對比一下製片方和發行方的聲明,覺得很有意思,你方態度強硬,我方態度溫和以示同情。
有些電影是需要口碑的,如《瘋狂原始人》正是因為口碑的發酵才使得院線不斷的增加排片力度,使電影的票房持續走高。國內的電影發行環境沒有機會給有口碑的電影做,沒有空間。一出票房不好,馬上就減場次,口碑還沒出來就已經下畫。這不是某部電影的問題,是很多電影都會碰到的問題。
縱使製片方、發行方、院線,針對這場羅生門的戰爭各有各的無奈,但絕對不是《光輝歲月》當炮灰的借口。作為影片的代理發行方,光線有責任和義務去挖掘影片的宣傳點,去盡最大努力去鋪設宣傳品,讓更多的觀眾在上映前知曉這部影片。力爭做到影片的最大票房匯報。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影片,甚至用玩票的心態去對待一部集結了上一輩香港眾多明星的影片。電影市場競爭激烈,放任自流的發行方式只會讓影片成為一日游,半日游。所以,態度決定一切,特別是發行方,沒有認真的態度只會加速影片的滅亡,也會對行業有不好的影響。
在電影票房接連噴發,市場容量空前巨大的大環境下,連投資不足千萬的小成本驚悚片或山寨時尚片都能動轍拿到數千上萬場排片的當下,這部召集我們回到影院重溫美好回憶的《光輝歲月》竟然被遭受到了「炮灰」待遇,著實讓影迷唏噓。
Ⅳ 美國電影光輝歲月觀後感
導語:我們很多的時候都會寫美國電影光輝歲月觀後感,但美國電影光輝歲月觀後感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這是一部經典影片。我喜歡的體育題材。雖然是較陌生的'橄欖球,可是,還是讓我在影片的尾聲流下眼淚。淚花從眼中流出的那一刻,更多是真情流露的感動。好久沒有如此感動了,相信只有經典可以做到。
為什麼DWashington的電影都特別好看?在我印象中,他從沒演過爛片。是我對他本人演技十分出色的喜愛,還是他的電影本來就很好看。已經弄不懂這個問題了,相信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回答它。
電影是在周末看的。是在網上某個留言看到的。2001年的老片,那時候我對電影的關注不多,或者可以說,不如現在這么喜歡看電影。看來,真的要找些經典老片回顧一番了。不想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錯失太多美好的東西。
劇情呢,很簡單,很美國勵志電影的套路。()據我觀察,只要是關於體育的好萊塢電影,基本都是一個套路。有爭斗,有困境,最後取得非常棒的成績。還好光輝歲月這部戲是basedontruestory.
影片唯一一個特點,是很大膽的利用黑人白人間的摩擦來講故事。這是巨大勇氣。種族歧視一直是重大問題,無論何時,它就在那裡。希望有一天,不會像片中和現實中那樣敏感。都是人,都有所長所短,世界和人都是公平的。
好萊塢體育勵志電影,核心思想就是面對困境,無所畏懼。不寫太多了,推薦觀看。五顆星。
Ⅵ 美國電影光輝歲月,死亡詩社的觀後感。。。原創加懸賞!!!
光輝歲月--
影片的情節簡單,卻富有深意。它並不是一部單純的運動類影片,而是通過一位黑人教練的事跡來反映人類對平等與自由的憧憬。
70年代,赫爾曼-布恩(Herman Boone)曾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反對種族歧視、調節種族矛盾作出過重要貢獻,他也因此被奉為一位黑人英雄。當然相比較馬丁-路德金,赫爾曼-布恩並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時至今日更少會有人記得他,但是弗吉尼亞人都記住了Titan隊的名字,因為它是黑白市民的共同驕傲,這大概正是該片起名為Remember the Titans的原因吧。
死亡詩社--
及時行樂。
在我把心情改成這四個字以後,俊岸的簡訊漂洋過海抵達手機:「《死亡詩社》么?它曾讓活著的死去的我看到詩與真。」
要沿著既定的軌道往下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癟著一張木然的臉,逐漸消磨熱情和年光。順應各種教條倫常,不去期盼內心的所願所想。現世需要我們如此。
O!Captain!My captain!He told me, size the day,do whatever you want.
若我身在草原而不放馬縱歌,若我置身暗城而不明燈前行,那便讓我心墜入幻想,在地獄里歌唱,在黑暗裡起舞。
《麥田的守望者》中有這么一句:當年輕時,可以為崇高的理想而選擇光榮的死,當年長時,可以為崇高的理想而選擇卑賤的活。
問題在於,崇高的理想,不是誰都能擁有,並且忍氣吞聲堅持下去。
這是沒有理想的時代。看過那麼多人,為了現實奔忙,說好的理想轉瞬便成灰。又或者,理想從來沒有出現過。我們從未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熱切的是什麼。所謂理想,不過是世俗林林總總灌輸給我們的宏偉藍圖。他們會說,你將如同狂風暴雨般席捲某某領域,你將創造一個新的世界。此等玩笑,如同自嘲。鮮有人還擁有如此浪漫情懷,芸芸眾生,只想著如何去適應這個螻蟻一般的世界,而不是創造。我們都清楚,生命的最終,肉體被黃土掩埋,被分解者齜牙破裂為一粒塵埃。人們借著死後的亡靈聊以自慰。盛大的葬禮,不是對死者的告慰,而是對生者的安慰。
莫待無花空折枝。雖說好花需賞,不可褻瀆。但更重要的是,莫在無花之時,連花的美麗也不曾留下。
Ⅶ 小學《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600字作文5篇
《我和我的祖國》講述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演繹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經歷,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600字作文,歡迎參考。
小學《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600字作文【篇一】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雞,喚醒拂曉的沉默;你是沖天騰飛的巨龍,叱吒時代的風雲;你是威風凜凜的雄獅,舞動神州的雄風;你是人類智慧的起源,點燃文明的星火。你有一個神聖的名字——中國!我們是新世紀的文明開括者,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少年!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滋養了整片神州大地,我們都深深地愛著祖國。黃色的皮膚烙印著祖先留下的顏色,搏動的心臟跳動著五千年的脈搏,涌動的血液奔騰著長江黃河的浪波。1949年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了。飽受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立起來,以一個泱泱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那是全中國人民的榮耀!光輝歲月彈指之間,今年10月1日,我們又將迎來祖國母親70歲的生日,一個舉國歡慶的重大節日!
歷經重重磨難,古老的萬里長城依然挺立著不屈的胸膛,咆哮奔騰的黃河長江依舊翻滾著咕咕的浪花,*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依舊鮮艷得耀眼奪目,縈繞著陣陣書香的教室里童稚的孩子們朗朗的誦讀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漫無邊際的草原上不再彌漫著槍炮的滾滾硝煙,廣袤無垠的土地上不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和平的歌聲唱響了整片神州大地!中國已經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越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科技時代,無數堅強不屈的華夏兒女為新中國的繁榮昌盛譜寫了一段又一段的偉大篇章!
梁啟超曾在《少年中國說》里這樣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祖國未來的重擔在我們青少年一代的肩上,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新時代的少年,都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遠大重任。弘揚愛國之心,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磨煉意志,砥礪品格,刻苦學習,是我們作為新一代青少年的必備品質!
讓我們秉承著革命先烈精忠報國的赤子雄心,讓我們承載著文人墨客名垂青史的奮筆疾書,讓我們肩負著創建更輝煌祖國的重任!努力拚搏吧!弘揚愛國之心,樹立青春之志!
小學《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600字作文【篇二】
管虎執導的《前夜》講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天的故事。
開國大典當天,我們只看到五星紅旗在*前冉冉升起,卻不知道在開國大典前夜,關於國旗還有這么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因為這次升旗是第1次使用電動,為了確保升旗過程在開國大典當天萬無一失,要用1:1的方式進行模仿實驗。
而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有很多的困難,比如,不能到現場,沒有合適的音樂,沒有黃綢子,沒有紅綢子,會經常突然斷電……
為了確保在升旗過程中不出現任何的紕漏,做到萬無一失,負責電動升旗保障的林志遠(黃渤飾演)做了反復試驗,困難被一一解決,但是在離驗收還有5個多小時的時候,控制旗桿阻斷器又因為生銹而被碰下。
要保證阻斷器沒有問題,的方法是要在阻斷器里添加化學物質,而三種化學物質都是不常見的稀有金屬,身邊根本沒有,再加上時間緊迫,林志遠感到了絕望……
但就是在最後緊急時刻,屋頂上的呼喊,讓鄉親們從四面八方提著燈籠拿著認為能夠幫上忙的東西來到這里支援,大家拿出了祖傳的寶貝,孩子的長命鎖,教授貢獻出了實驗室里珍藏的特殊金屬製品……再加上其他保衛部門的幫助,他們終於合成了所需要的東西。
阻斷球合成了,可是時間緊迫,還需要把他焊接在旗桿頂端。作為會焊接的林志遠卻有著恐高症,然而沒有辦法,他只能用簡陋的工具咬著牙,克服恐懼爬上旗桿頂端,按時完成任務。
我覺得這個故事情節完整,緊湊,演員們的演技都非常的到位。
通過這個故事,我也深刻體會到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升旗儀式背後卻凝聚著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付出,完美的結局背後是大家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
小學《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600字作文【篇三】
由張一白執導的《相遇》講述的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1顆原子彈爆炸的爆炸成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高遠是由張譯飾演。他是中國許多在研製原子彈過程中的無名英雄的其中的一個。
當時為了做原子彈,很多人要隱姓埋名投身這個事業當中,無論在原單位還是在派出所,都是查無此人。
而故事的主人公高遠,就是為了拯救試驗結果因為輻射受傷,才在醫院住下。因為保密原則,他什麼都不能說,只是每天都在聽外面是否有什麼響動,他在期待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
而他的所有故事是由原本的相親對象,在公交車上與其相遇,有姑娘的講述展開的。為了保證實驗成功,他們嚴格遵守保密原則,3年多不與家裡聯系,但姑娘卻深信他的為人。
直到後來很多年,原子彈研製成功,相關故事和事跡才被披露了出來,姑娘看到了她的照片,欣慰地笑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體會到:每一個巨大的科研成果的完成都是有許多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在背後作出了巨大的奉獻,是團體的力量,和強烈要求愛國熱情共同鑄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