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電影「昏迷」講的是什麼劇情
第一集:《生日聚會》該集的主人公是海雲的姐姐雲陽,她是保險公司的職員。一家即將倒閉的醫院院長要求讓該院的最後一個已成為植物人的病人淑喜轉院,並要求保險公司負擔該項費用,保險公司便派她來審查淑喜是否具備資格,來到醫院後 發現了淑喜的醫療病歷疑點重重,而醫院也開始發生了一系列詭異的事情,十年前身患重病的妹妹就是在這家醫院失蹤的,種種的恐怖幻象讓她童年噩夢般的記憶重新鮮活起來,姐妹倆自幼由單親母親撫養,生活非常貧困,母親不得不為生計和妹妹的醫療費用在外奔忙,雲陽不得不一直在醫院照顧病重的妹妹,為此她從沒有一個像樣的生日聚會。為了能在10歲有個自己夢想的生日聚會,雲陽瞞著母親和醫院,將妹妹藏在垃圾桶里,准備將她偷偷帶出醫院,回到家裡。為了支開看門的護士,她需要離開妹妹一小會,於是叮囑妹妹老實藏在垃圾桶中,就像玩捉迷藏一樣。但等她返回來時,妹妹卻不翼而飛,從此音信皆無。十年後再回到醫院,使得她重新陷入深深的負罪感。這時妹妹的鬼魂不斷閃現,對姐姐的怨恨使得她向姐姐展開了報復,最終姐姐在幻覺中被飛奔的汽車撞倒,躺在血泊中。..
第二集:《縫隙》故事裡的主人公是和海雲、淑喜的故事都有聯系的康護士 她在十年前因為海雲事件江醫生怕她會說出去 所以讓她成為自己的女朋友後來 卻嫉妒於江醫生把淑喜當做情人一樣的對待所以把昏迷中的淑喜殺了 可是淑喜卻在之後蘇醒了(應該是成鬼了,人不可能做到之後發生的事情)把想拿錢就跑的康護士拖入十年前海雲死亡的手術室 然後……在這一集里 淑喜和海雲的故事開始明朗化可是還不清晰 甚至讓人產生她們兩人就是同一個人的錯覺……
第三集:《項鏈》故事裡的主人公是喬警官 他接到醫院院長的電話來到醫院找院長 可是卻發現院長已經死亡所以他開始著手調查 漸漸查出了真相認為院長是江醫生殺的 可是後來卻發現那個指紋是昏迷中的淑喜的 他也漸漸回憶起了十年前關於海雲的記憶之後他看到了自己的女兒 可是卻不知道那個是海雲變的他追逐跑出醫院的女兒 看到女兒被車撞馬上把女兒抱回醫院想找醫生 其實他抱的那個是海雲的姐姐他最後聽到電梯上有女兒的聲音 伸頭進電梯里抬頭往上看看到的卻是海雲 然後電梯落下…… 在這一集裏海雲的故事更加清晰明朗而前兩集看到的院長屍體的死因也了解了 在十年前喬警官憑著出色的推理能力 發現了江醫生他們對海雲的罪行可是卻接受了醫生的賄賂 欺騙了海雲的母親隱藏了真相 他聽到錄音機里的那句話正是十年前他對海雲母親所說的「真是個瘋女人」……
第四部:《明亮的彩虹》 主人公是淑喜的朋友紅亞她被淑喜召喚 來到醫院漸漸知道了淑喜的昏迷不是正常的 經過她調查才發現了江醫生對淑喜所做的事 事情的開始是因為淑喜想和紅亞成為很好的朋友來找紅亞 卻在紅亞窗外的路上被車撞了淑喜住進了醫院 經過搶救死而復生 她蘇醒後告訴江醫生自己在被車撞後 曾經到過一個很美麗的地方江醫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了解人死後世界的樣子所以對淑喜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讓淑喜死了又活活了又死 最後導致淑喜的昏迷成為植物人 而淑喜受不了這樣的對待所以召喚紅亞來 想讓紅亞了結自己昏迷的生命最後江醫生發現紅亞知道了真相 而紅亞已經結束了淑喜的生命所以殺了紅亞 並且准備以紅亞開始新的實驗…… 在這一集里淑喜的故事更加清晰明朗化……
『貳』 劉德華與張學友合演的電影有哪些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的導演處女作,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及萬梓良主演,於1988年6月9日上映,是王家衛首部在香港過千萬票房的電影。
http://ke..com/subview/65813/7389066.htm
《江湖》
龍頭大哥洪仁就縱使早對事業萌生退意,可是卻身不由己,他明白江湖上所謂的退出就等於死亡。兒子出生當日亦是他生命受威脅之時。一個消息正盛傳於江
http://ke..com/subview/10572/6929579.htm
《金雞2》
2046年聖誕節,82歲的阿金在俯瞰維多利亞『河』的太平山山頂,及時制止失戀青年盧力士濫用精神科葯物『忘情丸』。盧力士意圖忘記一段刻骨銘心
http://ke..com/view/916897.htm
這部電影中,兩人都是配角
『叄』 張學友主演的電影《男人四十》中背誦的古文是什麼
蘇 軾
壬戍之秋[2],七月既望[3],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4],水波不興[5]。舉酒屬客[6],誦明月之詩[7],歌窈窕之章[8]。少焉[9],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10]。白露橫江[11],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12]。浩浩乎如馮虛風[13],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14],羽化而登仙[15]。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16]。歌曰:"桂棹兮蘭槳[17],擊空明兮溯流光[18]。渺渺兮予懷[19],望美人兮天一方[20]。"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21],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22],如泣如訴。餘音裊裊[23],不絕如縷[24]。舞幽壑之潛蛟[25],泣孤舟之嫠婦[26]。
蘇子愀然[27],正襟危坐[28],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29]?"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30],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31],東望武昌[32];山川相繆[33],郁乎蒼蒼[34]。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35]?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36],舳艫千里[37],旌旗蔽空,釃酒臨江[38],橫槊賦詩[39],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40],駕一葉之扁舟[41],舉匏樽以相屬[42]。寄蜉蝣於天地[43],渺滄海之一粟[44]。哀吾生之須臾[45],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46]。知不可乎驟得[47],托遺響於悲風[48]。"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49],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50],而卒莫消長也[5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2]。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53],而吾與子之所共食[54]。"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55]。餚核既盡[56],杯盤狼藉[57]。相與枕籍乎舟中[58],不知東方之既白。
中華書局1986年排印本《蘇軾文集》
【注釋】
[1]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因後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後赤壁賦》。赤壁:實為黃州赤鼻磯,並不是三國時期赤壁之戰的舊址,當地人因音近亦稱之為赤壁,蘇軾知道這一點,將錯就錯,借景以抒發自己的懷抱。 [2]壬戌:宋神宗元豐五年,歲次壬戌。 [3]既望:農歷每月十五日為"望日",十六日為"既望"。 [4]徐:舒緩地。 [5]興:起,作。 [6]屬(zhǔ 囑):傾注,引申為勸酒。 [7]明月之詩:指《詩經·陳風·月出》,詳見下注。 [8]窈窕之章:《月出》詩首章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窈糾"同"窈窕"。 [9]少焉:一會兒。 [10]鬥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白茫茫的水氣。橫江:籠罩江面。 [12]此二句意謂:任憑小船在寬廣的江面上飄盪。縱:任憑。一葦:比喻極小的船。《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航)之。"如:往。凌:越過。萬頃:形容江面極為寬闊。 [13]馮虛御風:乘風騰空而遨遊。馮:通"憑"。虛:太空。御:駕御。 [14]遺世獨立:出離塵世,超然獨立。[15]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認為成仙後能夠飛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著船邊,指打節拍。 [17]桂棹(zhào 趙)蘭槳:用蘭、桂香木製成的船槳。 [18]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同"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閃動的月光。 [19]渺渺:悠遠的樣子。 [20]美人:比喻內心思慕的賢人。 [21]倚歌:按照歌曲的聲調節拍。 [22]怨:哀怨。慕:眷戀。 [23]餘音:尾聲。裊裊:形容聲音婉轉悠長。 [24]縷:細絲。 [25]幽壑:深谷,這里指深淵。此句意謂:潛藏在深淵里的蛟龍為之起舞。 [26]嫠(lí 離)婦:孤居的婦女。白居易《琵琶行》寫孤居的商人妻雲:"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這里化用其事。 [27]愀(qiǎo 巧)然:憂愁變色。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嚴肅地端坐著。 [29]何為其然也:簫聲為什麼會這么悲涼呢? [30]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 [31]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2]武昌:今湖北鄂城縣。 [33]繆:通"繚"(liǎo 了),環繞。 [34]郁:茂盛的樣子。 [35]孟德之困於周郎:指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吳將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擊潰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周郎:周瑜二十四歲為中郎將,吳中皆呼為周郎。 [36]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劉琮率眾向曹操投降,曹軍不戰而佔領荊州、江陵。方:當。荊州:轄南陽、江夏、長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帶。江陵:當時的荊州首府,今湖北縣名。 [37]舳艫(zhú lú 逐盧):戰船前後相接。 [38]釃(shī 師)酒:斟酒。 [39]橫槊(shuò 碩):橫執長矛。 [40]侶:伴侶,這里用作動詞。麋(mí):鹿的一種。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瓠(hù 戶)樽:酒葫蘆。 [43]寄:寓托。蜉蝣:一種朝生暮死的昆蟲。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暫。 [44]渺:小。滄海:大海。此句比喻人類在天地之間極為渺小。 [45]須臾:片刻,時間極短。 [46]長終:至於永遠。 [47]驟:突然。 [48]遺響:餘音,指簫聲。悲風:秋風。 [49]逝者如斯: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往。斯:此,指水。 [50]盈虛者如彼:指月亮的圓缺。 [51]卒:最終。消長:增減。 [52]曾:語氣副詞。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3]是:這。造物者:天地自然。無盡藏(zàng 葬):無窮無盡的寶藏。 [54]食:享用。 [55]更酌:再次飲酒。 [56]餚核:葷菜和果品。既:已經。 [57]狼藉:凌亂。 [58]枕藉:相互枕著睡覺。
[譯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氏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贊美)明月的詩句,吟唱婉轉優美的樂曲。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後升起,盤桓在斗宿與牛宿之間。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聽任小船飄流到各處,凌於蒼茫的萬頃江面之上。乘著輕風(在江面上)無所不至,並不知到哪裡才會停棲,感覺身輕得似要離開塵世飄飛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於是喝酒喝得高興起來,用手叩擊著船舷,應聲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蘭船槳,迎擊空明的粼波,逆著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懷悠遠,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簫,按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有如怨懟有如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訴,餘音在江上回盪,絲絲縷縷繚繞不絕。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婦為之飲泣。
蘇氏的神色也愁慘起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問道:「簫聲為什麼這樣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么?(這里)向東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鬱郁蒼蒼。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延綿千里,旌旗將天空全都蔽住,在江邊持酒而飲,橫轉矛槊吟詩作賦,委實是當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裡呢?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打漁砍柴,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在江上)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象滄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幕長江的沒有窮盡。(想要)與仙人攜手遨遊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知道這些終究不能實現,只得將憾恨化為簫音,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
蘇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流逝的就象這水,其實並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象這月,終究又何嘗盈虧。可見,從事物變易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是造物者(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大寶藏,你我盡可以一起享用。」
於是同伴喜笑顏開,更換杯盞重新飲酒。菜餚果品都被吃個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亂。(蘇子與同伴)在船里互相枕著睡去,不知不覺天邊已經露出魚肚白。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6706071.html?si=1
『肆』 求《和你在一起》的電影觀後感
《和你在一起》的觀後感 說真的,其實一開始我不大喜歡電影里的某些角色:劉小春敏感而又沉默,完全沒有一個13歲少年應有的天真與活潑;父親劉成一副鄉下人直腸子脾性,只知道讓兒子拚命地去學琴;莉莉玩世不恭,終日打扮得花枝招展。。。。。。知道後來,情節的發展讓我不得不對此改觀。 電影並不花俏,卻能把一段看似普通的故事描寫得如此吸引人。其實導演一開始就已經在為結局作鋪墊:劉小春看似呆板,實則滿懷對母親的思念,小提琴一直都是他最喜愛的表達方式;劉成誠實憨厚,一直以小春為傲,希望能通過大賽讓他成為一個享譽國際的小提琴家;莉莉真誠熱情,個性直率,生活在底層,卻也有一顆珍愛之心。。。。。。 其實,有關親情的電影在中國已不是第一次,但是,這一部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在描述父子二人之間感情變化的同時,導演把古典音樂的烘托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音樂時而洪厚彭湃時而溫暖細致,把角色的感情映襯得更加火燙熱鬧。 影片的結尾,伴著激情彭湃的《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劉小春在喧鬧的火車站含淚為父親奏琴與另一位女生在富麗堂皇的演奏廳拉琴的畫面不斷穿梭,音樂語言和電影語言的完美結合讓人不得不從心底去感動。 記得電影中有過這么一句話:"音樂沒有情感就像槍沒有子彈"。真的,若沒有各名演員的出色發揮,將自己的角色與音樂完美地結合,又怎會有這么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好片子呢?故事雖然簡單,但它表達的內容卻蘊意極深。 在中國,有何其多的父母望子成龍,為了子女不惜付出一切呢?當看到劉成為了兒子能拜師於江老師而奔波勞碌;當看到他一個大男人卻為兒子織毛衣;甚至在最後揭露其實小春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但他卻依然為他奉獻一切時,你是否被劉成這深沉的父愛所感動?你又是否想起默默養著自己的父母呢?可以告訴你,我就是,我想起了父母在我遇到挫折時給我的鼓勵,在我高興時給我告誡,在我生病時給我關懷,想起了他們額上日益顯露的魚尾紋,想起了他們頭上日漸增多的絲絲白發。。。。。。。我很感動,因為我有這樣愛著我的父母。 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劉成,一個城鎮人,在這十三年來默默奉獻,就懷著一個願望--讓養子成為著名的小提琴家。劉佩琦也很成功地塑造出這么一位可敬可憐又可愛的父親形象。雖然最後,在親情與成功殘酷的選擇中,小春放棄了父親的夢想,但是,我相信,戲中的父親並不會因此而責罵兒子,相反,他會更加珍惜兒子,珍惜和他之間的那一份真摯的父子情懷。 毫無疑問,這的確是一部成的煽情之作,令人好不猶豫地融入到影片中,去感受主角的喜怒哀樂,去體會人世間的冷暖,也讓人從中感覺到親情的偉大和父愛的深沉! 《平原的槍聲》觀後感 砰砰砰砰砰……」震耳欲襲的槍聲接連不斷地傳入我的耳朵內,這就是電影《平原槍聲》。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冀北平原地區年輕的八路軍幹部馬英奉命回到家鄉,率領抗日戰士,依靠群眾與日寇、漢奸作殊死搏鬥,用鮮血和無數抗日戰士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之歌。 馬英,,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他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為了老百姓,他領導的游擊隊一次次都把突擊的敵人打敗,取得了勝利。而那些貪生怕死、賣國求榮的漢奸一心想著自己的榮華富貴,對祖國的危難卻視而不見,這樣的人又怎樣對得起自己的祖國呢,最終只能喪命在槍下。 在這部影片中,刻畫了兩個形象鮮明,相差巨大的兄妹倆,他們倆在一次游擊戰中不幸被俘虜,身為兄長的哥哥不但沒帶好頭,反而卻當起了日本鬼子的「走狗」,他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竟出賣了游擊隊,說出了游擊隊的路線示意圖,盡管鬼子陰險狡猾,可隊員們機靈善戰,最終才沒使鬼子得逞,而漢奸走狗最終畢命在隊長馬英的手裡,而年齡較小的妹妹,對共產黨忠誠無私,在敵軍的嚴刑拷打下,寧死不屈,雖然不幸死在敵人的槍下,但他卻是個永垂不朽的列士。 「砰!」這里響起了平原上的最後一聲槍聲,這槍聲表明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謂強敵,高吭的民族精神,在這抗日戰爭中,就是有成千上萬的戰士不謂強敵,不怕犧牲,拋頭盧,撒熱血。才將可惡的日本鬼子和漢奸統統消滅。是八路軍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潑瀾壯闊的民族解放之歌,才使得我們過上幸福安定的日子。 這是一部多好的影片啊!是憤怒,是悲傷?是惋惜,還是崇敬?各種感情交織在一起,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滿意請採納